赤壁二 讀后感
《赤壁》是著名導(dǎo)演吳宇森所執(zhí)導(dǎo)的一部電影,出自[明]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里的“赤壁之戰(zhàn)”。在讀后感(一)里,我站在劉備和孫權(quán)的角度,分析了曹操不該在如此亂世出全國之兵大舉攻擊皇叔劉備和東吳的孫權(quán),勞民傷財,使百姓遭到涂炭。但是,曹操也并不全錯,而孫.劉也并不全對,因為孫權(quán).劉備等領(lǐng)幾十萬軍隊割鋸稱霸,擁兵自立,還相互征伐.攻打,也給百姓帶來了不少傷害,也是東漢政權(quán)(當(dāng)時獻(xiàn)帝在位)的一個很大的'威脅,曹操打他們也是理所應(yīng)當(dāng),況且曹操是奉“天子之命”統(tǒng)帥“天子之兵”討伐劉備.孫權(quán),這是名正言順,至于勞民傷財,那是出征所必須,歷史上如此之多的所謂的“明君”也有無數(shù)次征伐,卻沒人說他們“昏”,這不是不公平嗎?
再說孫.劉兩家,劉備是一般人眼里的“明君”,但他自從黃巾被平叛后,他就自為君王,不服東漢,還在曹操南征后,不隨劉琮投降,負(fù)隅抵抗,公然遷走新野城內(nèi)十萬居民,發(fā)動長阪坡之戰(zhàn),縱容部下殺東漢軍眾多,至于劉備不放棄百姓也只是獲取民心的一種方式,換一種角度,也是“魚肉”百姓的一種方式,那些百姓想跟他走嗎?背井離鄉(xiāng),疲于奔命,把命系在褲腰帶上,就為了他劉備?不太可能。“不放棄百姓”更是劉備表示要遷走百姓,反抗東漢決心的一種方式!而且,據(jù)史料記載,劉備小時候都玩他當(dāng)皇帝的游戲!
孫權(quán)。孫氏三代擁兵于江南,表面是從屬東漢,但暗地里卻自施其政,自募其兵,自用其人,自封其職,完全漠視東漢朝廷,還聽從“主戰(zhàn)派”周瑜.魯肅.黃蓋等人之言,聯(lián)合反叛朝廷的劉備.關(guān)羽.諸葛亮等人,于獻(xiàn)帝在位.東漢尚存之時公然發(fā)起“赤壁之戰(zhàn)”并將東漢軍打敗,日后一直反叛東漢,反叛曹軍。至于曹操“名為漢相,實為漢賊”這不過是孫權(quán)打赤壁之戰(zhàn)的口號而已!
三國時期,曹操管轄下的百姓也未必痛苦,而曹操卻并沒稱帝,魏太祖也是曹丕追加的,曹操沒稱帝卻留下了千古罵名,曹丕.曹睿等稱帝了卻沒留下什么罵名,那曹操還不如稱帝呢!
赤壁之下,多少英雄盡事,多少騷客留情。赤壁的美,赤壁的妙,在大文豪蘇軾的筆下,以簡極的筆墨躍然生輝,意境悠長,令我陶醉。“月出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v一葦之所如,凌萬傾之茫然,”月色水光,天宇合一。是實景還是幻象?蘇軾寫的是常景,但卻叫我也不禁“羽化登仙”了。
夜游赤壁,雖怡然但因苦悶。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政治上遭受嚴(yán)重打擊,內(nèi)心的苦悶可想而知。而東坡畢竟是個胸懷曠達(dá)之人,他放情山水,隨緣自適,不禁令人欽佩。文中此情此景,令人賞心悅目。正當(dāng)主客陶然其中,扣弦而歌卻又引出了纏綿悲涼的洞簫聲,剎那間情緒轉(zhuǎn)為惆悵。借景生情,情由景生,“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客”由曹操之口抒發(fā)感情:赤壁一帶,當(dāng)年何等英雄,而今安在?何況吾輩魚樵江渚之上!江水無窮,人生須臾,渺如滄海一粟。若能“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卻“知不可驟得”。賦寫客之生悲,實為蘇子開導(dǎo)之關(guān)合。他針對“客人”之言有感而發(fā),從宇宙的變化說到人生的哲理:從變化的角度看,天地一刻也不會變,人生短暫,自然可悲;但從不變的角度看,天地與我同生,萬物與我為一,都會無窮無荊況天地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齲”如此,人世間的榮辱,得失,憂樂便不足為念了。蘇子的人生哲理,雖有佛老思想的隨遇而安,惟我自然相適的消極因素,但他身處逆境而不消極頹廢,豁達(dá)開朗,超然物外,在當(dāng)時是難能可貴了!此賦中對江山風(fēng)景的熱情贊美,對歷史英雄的傾慕向往,對理想的追求,值得受到我們感染,不愧為名作!
合卷閉目,坐思己過,F(xiàn)代人生何嘗不是如此?困難與坎坷雖無窮盡,但是只要有開朗樂觀的心態(tài),遼遠(yuǎn)曠達(dá)的胸襟,何畏之所有?
【赤壁二 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赤壁讀后感05-04
文赤壁 讀后感04-20
《火燒赤壁》讀后感05-24
火燒赤壁的讀后感09-20
赤壁懷古讀后感05-27
火燒赤壁讀后感04-06
赤壁之戰(zhàn)讀后感06-12
《赤壁賦》讀后感05-09
赤壁賦讀后感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