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如何寫班級建議
(一)考核知識點
1.小學生思想品德的特點: 1.幼稚性與可塑性 2.模仿性與易變性3.自我中心性與缺乏自律性
2.小學德育的基本原則:
3.小學德育的實施途徑: 小學德育的方法主要包括說服教育、榜樣示范、實際鍛煉、表揚和批評、獎勵和懲罰等
4.小學德育方法的運用: 1.說服教育——說服教育是社會主義學校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方法。這個方法通過講解、談話、討論等方式擺事實,講道理,啟發(fā)學生的自覺性,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和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品質(zhì)。2.情感陶冶——情感陶冶法是指通過設(shè)置一定的情境讓學生自然而然地得到道德情感與心靈的熏陶、教育的一種教育方法。如果說講授、談話、討論等是一種明示的德育方法的話,陶冶則是一種暗示的德育方法。陶冶法的基本理論基礎(chǔ)是環(huán)境與人的發(fā)展的相互作用。3.榜樣示范——榜樣示范教育法是以別人的好思想、好品德、好行為去影響、教育學生的一種方法。榜樣人格具體、生動、形象,對學生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和說服力,易于為學生所領(lǐng)會和模仿。特別是小學生,他們的心理特點之一就是特別希望找到具體的值得尊敬的英雄模范人物,去學習,去模仿,所以教育意義更大。運用榜樣教育學生,要選好典型,使典型本身有教育意義,切合學生的實際。4.實際鍛煉——實際鍛煉是形成和鞏固學生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的最有效的方法。這種方法是讓學生通過參加各種活動和交往受到實際的鍛煉,從而養(yǎng)成學生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達到知行統(tǒng)一、言行一致的目的。5.獎勵與懲罰——獎勵與懲罰(含表揚與批評),是小學德育不可或缺的教育方法。
(二)考核要求
1.識記
(1)小學生思想品德的特點:1.幼稚性與可塑性 2.模仿性與易變性3.自我中心性與缺乏自律性
(2)小學德育內(nèi)容的側(cè)重點:具體德育內(nèi)容主要有以下十條:一、熱愛祖國的教育;二、熱愛中國共產(chǎn)黨的教育;三、熱愛人民的教育;四、熱愛集體的教育;五、熱愛勞動、艱苦奮斗的教育;六、努力學習、熱愛科學的教育;七、文明禮貌、遵守紀律的教育;八、民主與法制觀念的啟蒙教育;九、良好的意志、品格教育;十、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
(3)小學德育的主要實施途徑:小學德育的方法主要包括說服教育、榜樣示范、實際鍛煉、表揚和批評、獎勵和懲罰等
(4)小學德育的方法(上面)
2.領(lǐng)會
(1)小學德育的基本原則:
(2)各科教學與德育的關(guān)系:德育工作要寓于各學科教學之中,貫穿于教育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誠然,各學科教學主要任務(wù)是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zhì)。但是,離開了德育,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就不可能有正確的方向和強大的動力,學科教學也就不可能真正搞好。脫離了各科教學這一主渠道,德育工作就喪失了主陣地,也容易形成空對空,失去實效性。優(yōu)秀的教師,總是把教書和育人和諧地統(tǒng)一、融合在一起,既使學生很好地掌握了學科知識,又對學生人生志向的形成、思想品德的發(fā)展、政治素質(zhì)的提高產(chǎn)生重要的影響。因而各科教師都是德育工作者,這一概念不僅不過時,相反,在當前形勢下,需要進一步明確和叫響。
(3)德育方法的特點:1.道德教育的內(nèi)容、方法服從學生的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2.教師在教育過程中始終是一位顧問,一位討論問題的參與者,一位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的引導者。3.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
3.簡單應(yīng)用
(1)小學德育的實施途徑
(2)小學德育方法的運用
【如何寫班級建議】相關(guān)文章:
班級建設(shè)建議08-30
班級活動建議08-04
給班級的建議書12-24
班級的建議書11-19
班級建議書07-23
如何寫交通安全建議書02-08
保護班級建議書11-28
有關(guān)班級建議書03-20
班級紀律的建議書03-12
給班級管理的建議書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