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宮100解說詞紀錄片全集介紹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故宮100的解說詞紀錄片
百集微紀錄片《故宮100》以每集6分鐘時長講述了故宮博物院內(nèi)100座建筑的命運,兼具演繹故宮建筑的實用價值和美學價值,其創(chuàng)新性的表達方式和表現(xiàn)手法贏得了觀眾的青睞。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故宮100的解說詞,僅供參考。
第一集 天地之間
氣味、聲音、光線,稍縱即逝,被時光切割的記憶,構(gòu)成了我們的生活。而對于這座城,我們幾乎沒有記憶,因為從前,百姓不能進入這座城,它的記憶只屬于皇帝,皇帝的記憶不能說,別人也無從知道。那些想象中已經(jīng)褪色的歷史,如今依然清晰地封存在這個空間散落的碎片里。
一座城,一座大得令人茫然的城。它是大地上長出的天空之城,人在天地間,也在歷史與現(xiàn)實間。秦時明月、漢唐風度,在這明清的城里,我們生活中那些被稱為歷史的東西,可以被真實地觸摸。走進這座城,不管是有心還是無意,都會留下與這座城彼此映照的影像,成為它記憶中的一部分。
紫禁城是一面鏡子,天空、大地、記憶、未來,所有的地方、所有的時光、所有有情的生命,都可在這一刻的映照中,被喚醒。
第二集 至大無外
紫,是古人心目中的王者之星,紫微,來自天上。禁,是權(quán)利,來自于人,也施之于人。城,是這一片連綿殿宇,在大地上的輝煌建設(shè)。
太和門廣場和它身后的太和殿廣場,構(gòu)成了紫禁城的重心。廣場,在中國的傳統(tǒng)里,叫做庭院。庭院源于古人聚居的居住形式,在共同的空間里,一家人圍攏的不單是安全,更是中國文化里相互關(guān)懷、照應和守望的倫理價值和親情。一般來講,家庭越大,院子也就越大,就像一棵大樹那樣,分枝抽條、開枝散葉、秩序分明。
皇帝以天下為自己的責任,以國為家,他所住的皇宮庭院也層層相依、緊緊相連,成為現(xiàn)在我們所見到的偉大宮殿。帝皇所在便是宮廷,在家為庭、在宮則廷。傳統(tǒng)民居中軸對稱,院落重門的格局沒有改變,放大的空間營造出超越民居的大格局。它不僅可以應付這個龐大家庭現(xiàn)實生活的需要,還處處殫精竭慮,把王朝的秩序和信仰納入其中,讓帝王的生活成為權(quán)力的展示和倫理的示范。
這里曾經(jīng)是皇帝一個人的庭院,體現(xiàn)著天下一人的權(quán)威。古代帝王以無限權(quán)力在他的家國里俯仰天下,就體現(xiàn)在這一個又一個巨大的空間里。
大不可測,多即無窮,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最高的狀態(tài)是意會的境界。大,意味著多。多,意味著無窮無盡,無窮無盡就是空。既無窮莫測,故實則虛之。實則虛之,是中國人的文化密碼,投射到每個人的心中。
第三集 有容乃大
它是紫禁城里最大的門,它矗立在紫禁城中軸線的開端,開啟宮城的冷峻威嚴;它的布局、結(jié)構(gòu)和形制表達著中國人對神圣的理解;它所處的方位和擁有的形態(tài),昭示著一種古老的和諧;它的造型和鳳凰有關(guān);它在曾經(jīng)的國家儀式中,總是接受萬人的跪拜;它就是午門,紫禁城正式的大門。
正午的太陽,總是出現(xiàn)在正南方向,所以南門叫做午門。坐北朝南的是天子,所以正南方向的午門就是紫禁城里最尊貴的大門。午門的形制,好像中國古代木建筑中一個關(guān)鍵的連接部件——榫卯。方位上,屬性至陽的午門,卻采取了帶著陰性意象的凹形形制,這其中充滿中國古代哲學意味。榫卯與它的外部空間形成的凹凸結(jié)構(gòu),指向陰陽和諧,表明有界與無形其實相對存在,印證和象征中國人對天、地、人關(guān)系的理解。有容乃大,是它的氣魄。
古代典籍《周禮》中規(guī)定,皇宮的正門叫做雉門。雉,也叫朱雀,是傳說中一種火紅的神鳥。午門凹字臺墩上,五座屋脊微翹的樓閣,形似五只舉翅的大鳥。朱雀到底是怎樣的,沒有人知道,倒是鳳凰好像近一些,所以民間往往稱這里叫做五鳳樓。
門雖設(shè)而常關(guān),熟練掌握開合之道,才是真正的帝王。
公元1760年,一場慘烈的戰(zhàn)爭后,戰(zhàn)敗者被千里迢迢押解到京師,當做戰(zhàn)俘獻給皇帝,這個儀式叫獻俘禮,明清兩代都在午門上演。成千上萬的戰(zhàn)俘顫抖著跪在廣場上,不敢抬頭。午門城樓的最高處,皇帝端坐。在這個位置俯望,戰(zhàn)俘皆匍匐于視線下方的地平線上。威嚴的氣勢中,君王忽然粲然一笑,下令赦免,一切罪罰與恐懼、忠誠與背叛都化作烏有。
這,就是午門。開合之間,威嚴與寬厚瞬間轉(zhuǎn)換。
第四集 五鳳朝天
紫禁城的午門,從正面看有三個門洞,從背面看卻有五個。其實在午門正面東西雁翅樓下方,分別還有兩個掖門,就像兩道暗門,于是午門門洞便有了明三暗五的說法。這樣設(shè)計自然會有特定的規(guī)制,五座門洞中除了中門,剩下的四個門洞都是為王公大臣進宮上朝設(shè)置的。
每當早朝,大臣必須午夜起床,穿越半個京城前往午門!洞竺鲿洹酚涊d,凌晨三點,大臣到達午門外等候,當午門城樓上的鼓敲響時就要排好隊伍。鐘聲響起時,宮門開啟,文武百官走東偏門,宗室王公走西偏門。東西兩個拐角處的左右掖門平日不開,只有逢大朝之時,官員按文東武西分別由掖門出入。
今天人們進入故宮可以完全不理會過去的規(guī)矩,隨意出入午門的各個門洞,包括居中的那個門洞。而在一百多年前,這座門洞是皇帝獨享的通道,除了皇帝,只有很少很少的人能從這座門經(jīng)過,所以這條路又叫御路;实壑,有一個人,一生能從這里進入一次,有三個人能從這里出來一回。
進來的人是皇后,皇帝大婚,皇后的花轎在錦簇的儀仗簇擁中,沿著御道穿過午門入宮,這條御道就好象迎接新娘的紅地毯。夫妻是人倫之本,中國文化更是強調(diào)陰陽和合,皇帝娶皇后入宮,自然要以天下最隆重的一條路迎接她的到來。
春末夏初,科舉考試的最后一關(guān)——殿試,在紫禁城結(jié)束。這次考試的前三名,狀元、榜眼和探花接受皇帝的接見后走出皇宮,三位幸運兒得以享用了只有皇帝和皇后才能走過的道路,這是天下讀書人夢境中最漫長的一段路。
金榜題名的讀書人走出紫禁城,把以文治國的傳統(tǒng)施于天下;屎髲奈玳T走進,為皇族血脈的延續(xù)帶來希望,而從午門走出去的三個人則肩負皇帝的重托,去實現(xiàn)家國興旺的理想。
第五集 四面玲瓏
在紫禁城的四個角落上各有一座角樓,它高居在紫禁城 十米高的城墻上,作為城墻上的高點,它肩負著觀察、守望和防衛(wèi)紫禁城的任務。從明永樂十八年開始,它靜靜地站在這里將近六百年。它的形制、它的玲瓏護衛(wèi)著這座宮殿的神圣,那是一段浮動著守護與尊嚴、生與死的年代。
今天那段歲月已經(jīng)漸漸被遺忘,它褪去了防御、鎮(zhèn)守的歷史角色,成為被我們眺望的那個美的存在。角樓因為時光的洗禮韻味十足,也許這時的它才有了遠離塵世的自由感,因為它是天上的星宿下凡到紫禁城的棲息之所。
紫禁城的建筑除了符合功能與審美的需要,也都符合八卦陰陽之理,所以角樓也不會例外,它的修建是為了讓二十八星宿中的角宿住在里邊以鎮(zhèn)守宮城。既然星宿下凡,那就要住大房子,而建筑以樓閣為大,那這四座大房子便取名為角樓。
從南往北眺望紫禁城,午門充滿力量與莊嚴感,城墻則無處不讓人感覺大氣、厚重。而角樓的存在讓城墻的延長線在末端向上微微翹起,厚重的城墻如大鳥的翅膀頓時輕盈。角樓由六個歇山頂交疊而成,三層屋檐共有二十八個翼角、十面山花、七十二條脊,吻獸共二百三十只,素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條脊的說法。這種科學而精妙的建筑結(jié)構(gòu)使它成為紫禁城里造型最為復雜的建筑,科學與美,完美地融為一體。
一縷微風如手指般在角樓的梁柱之間彈奏著潺潺音符,原來的它靜靜地守護著宮城,凝望著這個世界,而現(xiàn)在卻成為被人們觀望的最美的結(jié)構(gòu)。它在水中的倒影如此寧靜,如一位經(jīng)歷了風風雨雨的老人般波瀾不驚,生命的躍動在它自己的樂章中得到休息。
拓展:故宮100紀錄片觀后感
故宮100是一場別開生面的文化盛宴,讓人看到了許多平日里無法觸及的紫禁城內(nèi)部景象。作為一位游客,我深深感受到了這座文化古城的歷史沉淀和文化底蘊。
在故宮100中,我看見了那些古老而珍貴的文物,如玉牌、金石、器皿、文房四寶等等。它們無聲地見證了中國幾千年的歷史和文化,也向我們展示了中國古代的智慧和藝術(shù)成就。
此外,我也看見了紫禁城深處的景象,那些平日里無法接觸的宮殿,如太和殿、乾清宮、宜春院等等,一個個高大宏偉的建筑,都充滿了雄渾的氣息和莊嚴的氣息。在這座城市之中,我感受到了中國幾千年的宮廷文化和皇家氣質(zhì)。
同時,我也看不見了很多東西,如紫禁城深處的秘密,歷史上發(fā)生過的許多事情。這也讓我更加好奇和向往,想要深入了解中國的歷史和文化。
故宮100讓我看到了中國的文化底蘊和歷史沉淀,也讓我感受到了中國古代的氣息和莊嚴。它是一次難忘的文化之旅,也是一次對中國文化和歷史的尊重和了解。
【故宮100的解說詞紀錄片】相關(guān)文章:
故宮100解說詞紀錄片全集介紹09-13
故宮紀錄片解說詞08-06
故宮解說詞10-12
故宮導游的解說詞08-16
故宮導游解說詞10-02
故宮解說詞(推薦)10-26
故宮導游解說詞07-26
紀錄片春晚解說詞04-16
紀錄片《故宮》編導專業(yè)評析08-17
故宮解說詞(13篇)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