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孫悟空的人物形象分析
摘要:人物形象是小說藝術創(chuàng)作的中心,孫悟空無疑是《西游記》中真正的英雄主角,孫悟空身上體現出來的勇敢機智,積極樂觀,愛憎分明,見義勇為,詼諧函默等品格,無疑反映出了我們民族性格中的精華。它我們看見了一個英雄成長的過程,從無知和率性到施善于天下,從為自身喜好而行為到為造福萬民而取經,從懵懂的孩童最終成長為充滿神奇色彩的、天下人都喜歡的理想化英雄人物,更讓我們看到了明代中葉以來商品經濟發(fā)達的社會生活和一些商業(yè)人士追求自由、個性解放的先進思潮。本文通過《西游記》孫悟空這一形象給我們生活所帶來的文化現象入手,分析孫悟空性格形象特征。
關鍵詞:《西游記》、孫悟空、反抗性 斗爭性
作為我國古典文學“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記》堪稱一部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小說。自1986年央視電視連續(xù)劇《西游記》播出以來,《西游記》的影響日益深入人心。在世界范圍內,《西游記》已被翻譯成英、法、德、意、俄等多種不同國家的文字。英國大百科全書稱《西游記》“是中國一部最珍貴的神奇小說”。
《西游記》雖是神魔小說,但并非是作者憑空捏造出來的。這本書在撲朔迷離的情節(jié)下,隱藏著作者對深刻的社會問題的抨擊。吳承恩生活的明代,統(tǒng)治階級政治腐敗,生活糜爛,百姓深受其害,苦不堪言。整個社會的秩序處于混亂狀態(tài)。《西游記》是作者的思想與現實撞擊而成的產物。吳承恩撰寫神話題材,有名確的指導思想,他寫過志怪體裁的《禹鼎志》,序言中表達他明確的寫作意圖:“雖然吾書名為志怪,蓋不專明鬼,時紀人間變異,亦微有鑒戒寓焉。”1
身為主角之一的孫悟空無疑是一位真正的英雄,他是我國以至世界人們所熟知的文學形象之一。他是不怕困難,忠誠敬業(yè),不屈不撓,勇于斗爭,爭取自由的英雄的化身,是追求自由平等并為之終生奮斗的英雄代表。下面筆者就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結合自己在讀《西游記》1時的一些感悟對孫悟空這一形象及性格略作一些分析。
第一,孫悟空來歷不凡,聰明機智,神通廣大
孫悟空本是在東勝傲來國花果山上的一個天生石猴,日月所感,天地所生。他出世之后,就在仙山福地、古洞神川過著不服麒麟轄,不服鳳凰管,不服人間五國所拘束的自由自在的生活。他從菩提祖師學道,學得十萬八千里的筋頭云,七十二般變化,后來又在東海龍宮獲得一根重一萬三千五百斤的如意金箍棒(第二至第三回)。他被二郎神捉住后,玉帝下令送至斬妖臺處死,結果是“綁在降妖柱上,刀砍斧剁,槍刺劍刳,莫想作傷及其身”。1火燒雷打也不能損他一根毫毛,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爐里燒了七七四十九天,也沒有把他燒成灰燼,相反卻煉就了一雙火眼金睛。大鬧天宮時,十萬天兵天將被他打得落花流水(第五至第六回),從八卦爐里逃出后,又“打得九曜星閉門閉戶,四天王無影無蹤”。在天宮內“東打西敵,更無一神要擋”(第七回)。后來在克服艱難險阻的取經過程中,“怕什么山高路險,水洞波狂!我老孫也捉得怪,降得魔,伏虎擒龍、踢天弄井,都曉得些兒。倘若府上有什么丟磚打瓦,鍋叫門開,老孫便能安鎮(zhèn)。”更表現了超人的大智、大勇、大力。
第二,孫悟空蔑視皇權和反抗封建 1 吳承恩.禹鼎志.劉修業(yè)輯校.吳承恩詩文集.古典文學出版社.1958年版。
孫悟空不畏強權,敢于斗爭,無論是在天庭、地府,還是水界、人間,他總是保持著一定程度的獨立不羈,自尊自強。在龍宮得 “如意金箍棒”,打轉水晶宮,唬得老龍膽戰(zhàn)心驚,小龍魂飛魄散,攪了十王冥府以后,被告到玉帝那里去。天宮中星相群神的森嚴等級,他一概不論高低、以弟兄相待”,(第五回)。天宮里也如世俗世界,講究尊卑秩序,等級觀念是非常嚴格的,蟠桃會就沒請他,他就偷吃仙桃、仙酒、仙品、金丹,把天宮中尊卑上下的秩序攪得一塌糊涂。玉帝無法可想,搬來如來佛收伏他。如來問他為什么“要奪皇大帝的尊位”?他回答道:“常言道:‘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唤趟岢鋈,將天宮讓與我,便罷了;若還不讓,定要攪攘、永不清平!”(第七回)玉帝將他處死,罪名就是“只為心高圖罔極,不分上下亂規(guī)箴”。就是在被如來收服,皈依佛門,保護唐憎去西天取經的時候,他敢罵如來佛是“妖精的外甥”,咒觀音“該她一生無夫”,指責太上老君“老官著實無禮”,自稱為“老孫”,在封建專制時代,皇帝是最高權力的代表,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而且是天意所定,不能違背,而孫悟空卻根本不把這些放在眼里,常以居高臨下的姿態(tài)教訓或嘲諷皇帝,顯得他比帝王高明百倍,他對烏雞國王說:“老孫若肯做皇帝,天下萬國九州都做遍了!敝熳蠂跎。陀民R尿和成藥丸給國王治病。這些表現了極強的叛逆性和反抗精神,否定了等級觀念,要求打破固有的尊卑秩序,蔑視以天命論和血統(tǒng)論為基礎的皇權統(tǒng)治。從孫悟空的思想性格和精神氣質中,我們分明聞到了一種要打破舊秩序的新的時代氣息。
《孫悟空的人物形象分析》。
第三,孫悟空積極樂觀、勇敢無畏、不怕困難,敢于斗爭
在取經路上,千難萬險,孫悟空從不畏懼退縮,總是積極樂觀,勇往直前。明知山有妖,偏向妖山行,任何刀山火海,隱洞暗穴,他都是視若等閑。一聽說有妖怪,唐僧落淚,八戒心驚,只有孫悟空非常高興,認為是“買賣來了”。他以斗爭為樂事,以斬妖除怪為樂事。第六十七回,寫駝羅李老者請他除妖,他朝上唱個喏道:“承照顧了!”豬八戒就說過:“聽見拿妖,就是他外公也不這般親熱!必i八戒是嫉妒心很重的人物,特別對孫悟空是很少說好話的,但他也這樣贊揚孫悟空,說他是個“鉆天入地,斧砍火燒,下油鍋都不怕的好漢”(第三十二回)。在比丘國,悟空取妖心煎藥,解救了孩子;在隱霧山棒打豹子精,救出樵夫;他三調芭蕉扇,滅了火焰山,既開通了西行的道路,又解救了當地人民的困苦;在祭賽國,悟空騙舍利、靈芝,捉龍婆、公主,金山寺重見霞光,祭賽國恢復祥和安寧。在金兜山和獨角兕相斗,越戰(zhàn)越勇。小說寫“他虎瘦雄心還在,自然的氣象昂昂,聲音朗朗!彼麖牟怀姓J失敗,失敗了也仍然是一個英雄。在平頂山,
孤身奮戰(zhàn),兩次被捉,但他堅持戰(zhàn)斗,終于轉敗為勝(第三十三回)。在小雷音寺,慘斗黃眉,頑強戰(zhàn)斗,取得了勝利(第六十五回至第六十六回)。獅駝山九死一生,但總是懷著必勝的信心,充滿樂觀主義精神。
第四,孫悟空明辯善惡是非
孫悟空有火眼金精,能辯真假,識妖魔,敵我觀念明確,愛僧感情分明。對殘害人民的妖魔刻骨仇恨,除惡務盡;而對被殘害的人則扶危濟困,救人救徹。他一路上斬妖斗魔,克服阻礙,保護唐僧西行。常常主動出擊,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為民除害。高老莊收豬八戒是為民除害;(第十八回)寶象國斗黃袍,摔妖兒,可謂斬草除根;烏雞國,蕩妖魔,辨邪正(第三十六回至三十九回);車遲國,濟道士;通天河除“賽靈感”;火焰山,絕火種。他一路上所消滅的妖魔,既害唐僧,又危百姓。因此讀者在閱讀中過程中,常常自然地將那些妖怪看做是現實生活中危害人民的惡魔、官僚、土豪劣紳的化身。這樣,孫悟空同他們的斗爭,就帶有一種為民除害的正義性質,博得廣大讀者喜愛和贊美。
第五、物、人、神三性合一
由于孫悟空這一藝術形象在產生、演變過程中,受到了宗教民俗及作者所處時代背景的形象,孫悟空的人物形象不可避免的呈現多層次、多角度的復雜糅合。不同的背景催生了孫悟空的不同性格。融猴性、人性與佛性于一身是孫悟空形象最主要的特征,這一點也是我們理解認識孫悟空形象的關鍵。佛性知空,故名悟空;人性有情,悟空是為至情至性之人;猴性自然體現在心猿意馬、爭強好勝等方面。猴子的機靈、頑皮、酷愛自由、勇于反抗與人的好名好勝,好戴高帽的自尊性格交融在一起,使他具有多層次性格特征。
1、生于自然,返璞歸真
破石而出,為一石猴也。孤扮面凹臉尖嘴,兩腮無肉,羅圈腿,拐子步,活脫脫的一副猴子相!段饔斡洝返谝换貙懙剑骸澳呛镌谏街校瑓s會行走跳躍,食草木,飲澗泉,采山花,覓樹果;與狼蟲為伴,虎豹為群,獐鹿為友,獼猿秀親;夜宿石崖之上,朝游峰洞之中!币粋逍遙活潑、可愛頑皮的猴予躍然紙上。在黃風嶺、寶林寺,所有人都說他的猴樣。盡管能七十二變,卻去不掉猴子本能。聽菩提祖師講道,“喜得他抓自撓腮,眉開眼笑,思不住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第二回)。在與二郎神打斗時他變成廟宇,尾巴只得變得旗桿立在后面,結果被二郎神識破。唐僧師徒三人被金角大王捉住,孫悟空孌做小妖去救,卻變不了“紅屁股”,妖怪看出了破綻。
凡此這些都表現了他身上的“物性”,回歸到人類的原始狀態(tài),這 “猴子”的軀體承載了作者的理想、同時也寄托了人們的精神追求。
2、存于世間,人味十足
作者塑造的孫悟空,讀者為人,必有人味兒說他是人,人的喜怒哀樂,急燥性情,好名爭勝,好戴高帽等心理狀態(tài),追求獨立,嫉惡如仇,機智勇敢,有情有義,忠心耿耿等社會特點他是一概具全。(1)求自由,敢反抗,勇奮斗。訪仙學道,希望過自由自在的生活;為了命由己定,闖地府,奪活路;扛“大圣”,欲與天公試比高、壽。(2)驕,狂、賴。面對如來佛祖的發(fā)問:“你除了長生變化之法,再有何能,敢占天宮勝境?”他認為十萬天兵天將都耐何不了自己,何妨如來,便道:“我有七十二般變化,萬劫不老長生。會駕筋斗云,一縱十萬八千里!保ㄆ呋兀┦獠恢@些功夫在神佛上界也不過是個雕蟲小技。每遇到妖怪”先炫耀,戲稱對手為妖怪、晚輩,斗不過,也不能輸了名頭。逞強好勝,好出風頭。(3)聰明機智、勇敢調皮 。在對付妖怪時,他有很巧妙的方法,就是鉆到妖怪肚子里,打滾、踢腿、上竄下跳,疼得妖怪滿地打滾,不停求饒。等他決定出來的時候,知道妖怪乘機要咬,便機警地用金箍棒探路,反叫它迸碎了門牙,使它無能為力,束手就擒。這些都活脫脫地展現了悟空的機警和聰明,悟空的這些性格特點都體現了人調皮的本性。也是作者理想的化身,寄托了作者的理想追求。“齊天大圣”大鬧天宮被壓五行山下,作者極力歌頌他的反抗精神并稱之為“英雄”,然后又歷史性地安排他忍受天災困苦的磨難,“奉佛上西方”,這隱喻著吳承恩對心目中理想人物的追求,表現他渴望在孫悟空身上把自我價值的實現與社會價值的實現完美地結合起來,從而寄托他美好的社會人生理想。
《孫悟空的人物形象分析》。
3、修道成仙,破凡成佛
孫悟空是神,他戰(zhàn)勝困難,克敵制勝,憑借著七十二般變化,如意金箍棒,筋斗云。他蔑視貌國威,敢在玉皇大帝面前傲立,自稱“老孫”,叫玉帝為“老官兒”;為報復王母娘娘不請他參加蟠桃大會,就來了個“亂蟠桃”,還因酒醉誤入兜率天宮,在太上老君丹房中大嚼金丹,不屈十萬天兵天將,打爛太上老君的煉丹爐,又是一場大鬧,使得“九曜星閉門閉戶,四大天王無影無蹤”;甚至白骨精變成女子、老太太、老翁,三次戲耍唐三藏,都沒能逃過悟空的火眼金睛,被他一一識破。這些事情,決不是一個平常的凡人所能做到的,也正是靠著神通,孫悟空才能鬧得天宮、除妖降魔、取回真經。整個西天取經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修行人的心路歷程。
作者生活的時代是封建大一統(tǒng)的明朝,儒家思想是正統(tǒng)、主流。曾作為一名封建知識分子、深受“心學”思想影響的他,既痛恨這種腐朽的制度,又對之予以了深刻的反思,但儒家所宣揚的那套“英雄理念”深深植根在他的腦海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人生理想實現的鐵的法則。孫悟空是代表作者意志的理想人物,但這個理想人格能不能經受得住時代、社會的考驗,必須從實踐中求得答案。西天取經是一項神圣而偉大的事業(yè),又是作者特意為孫悟空安排的一番“磨心厲志”之旅,“八十一難”的漫漫“修身”,這是孫悟空必經的一個過程,能經受得住考驗,奮戰(zhàn)到底,取得最后的勝利,才能謂之為“英雄”,也才是真正的一番“建功立業(yè)”。得到社會的承認,從而為將來的“封侯拜相”奠定堅實的基礎。
結語
孫悟空形象的典型意義還有著多方面的、極為豐富的內容。例如他那機靈、樂觀、詼諧、英勇、豪邁的性格,既可以給我們以思想上的啟迪和教益,又能夠使我們從中得到生動的愉悅和美感的享受?傊瑢O悟空的形象不愧為我們偉大民族力、智、勇的結晶,《西游記》堪稱是我們偉大民族無限豐富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智慧的寶藏。可以說不但在我國文學史上,即使在世界文學史上,孫悟空也是具有永久魅力的偉大的藝術典型。
參考文獻:
[1] 林庚.西游記漫話[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7 .
[2 劉懷玉.西游記人物畫傳[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17.
[3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M].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
[4] 吳承恩.西游記.黃周星定本西游證道書[M].黃永年 黃壽成點校本.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10月第一版.
[5] 吳承恩.品讀西游[M].李卓吾評點.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7.
[6] 周方銀.解碼西游記[M].社會科學出版社,2017.
孫悟空的人物形象分析 [篇2]
《西游記》是我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她那經久不衰的藝術魅力在世界上極負盛名。無疑是中華民族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作品之一,而它的偉大之處就在于對現實的深刻揭露與批判。不論文章的整體價值,單就其主人公孫悟空這個人物形象,已經具備了深刻的借鑒和思考價值。尤其是貫穿作品始終的四大典型人物之一:孫悟空、給我們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是我們經常評議的話題。它讓我們看見了一個英雄成長的過程,從無知和率性到施善于天下,從為自身喜好而行為到為造福萬民而取經,孫悟空從懵懂的孩童最終成長為天下人都喜歡的英雄。
一、頑皮機智的孫悟空 。
花果山是孫悟空的誕生之地。美麗的山水、飄香的花果養(yǎng)育了聰明機智富有靈性悟空,也造就了他不懼任何艱難險阻的大無畏精神的英雄氣概。在他被壓在五行山下之前,確是一個天真浪漫、調皮任性的“野猴”。且看他的屢屢“戰(zhàn)功”:奪走老龍王的鎮(zhèn)海之寶——定海神針;游樂地府撕碎閻王一爺的“生死簿”;大鬧天宮,高喊玉帝為“玉帝老兒”;回歸花果山,高掛的旗號是“齊天大圣”……這個時期的孫悟空正如林語堂老先生所說的那樣:“他代表了人類精神中最頑皮的部分”。但是從五行山下出來以后的悟空,雖說是頑猴的“劣性”不改,但那讓他頭暈目眩的緊箍咒使得他歸順、聽話了。孫悟空的超級本領在這時才有了用途,一路保駕師父到西天取回三十五部真經。其實這也是悟空聰明機智的一面,如果不聽話,就要上“緊箍”,甚至被趕回花果山,完成不了保駕師父西天取經的任務。林語堂說這代表“不甘約束的人類精神與神圣的規(guī)范之間的沖突”。孫悟空———美猴王,聰明勇敢的化身,我們心中崇高的形象。
二、求學的堅毅和勤勉
盡管隨后孫悟空也曾歷盡艱辛辛苦求學,于菩提祖師處習得本事,但始終也改變不了與生俱來的稟性,當然這稟性以現時代的眼光來看是很可愛的。包括其求學時的堅毅和勤奮。在花果山生活了一段時間后,因為首先進入水簾洞,被推捧為眾猴之王。此后他以自身的聰慧領悟到生老病死難以幸免之理,頓生求學仙法達長生不老之心。當老猴子告訴他這世上有佛神仙擁有長生之法時,“猴王聞之,滿心歡喜,道;我明日就辭汝等下山,云游海角,遠涉天涯,務必訪此三者,常躲過閻君之難!逼鋵嵾@也帶有率性而為的特征,孫悟空就是一個想到即為的人。這仍無姓名的石猴便踏上了求學訪道之路,歷時多年,足跡遍布,足見其心志。文中有云“朝餐夜宿,一心里訪問佛神仙神圣之道,覓個長生不老之方。”又有云“猴王參訪仙道,無緣得遇。在南譫部洲,穿長城,游小縣,不覺幾年余。忽行至西洋大海,他想著海外必有神仙。獨自個依前做筏,又飄過西海,直至西賀牛洲地界!睆倪@些文字里可看出路途上的曲折,而石猴沒有放棄。之后終于從樵夫處得知菩提祖師的洞府,前往求學。當日祖師問其來處,石猴自言求學路時道“弟子飄洋過海,登界游方,有十數個念頭,方才到訪此處。”求學之艱辛,求學之心誠,連菩提祖師也為之所動,終收其為徒。跟隨祖師學道之后,他一收好動的習性,勉力戒躁而為!芭c眾師兄學言語禮貌,講經論道,習字焚香,每日如此。閑時即掃地鋤園,養(yǎng)花修樹,尋柴燃火,挑水運漿。凡所用之物,無一不備。在洞中不覺六七年!逼鹗紩r除學習禮儀和基礎知識外,總是做些雜事,但卻沒有抱怨的堅持了六七年下來,誰能不說這是個好學的孩子。于是祖師以各門道法相詢,任其選自己喜歡樂意學的,最終石猴以自己獨有的聰慧悟性看破了祖師的暗示,終于學得七十二變與筋斗云兩大絕技。而這又是三年后的事情了。自此他在外求學已近二十年。
三、率性而為求學的堅毅和勤勉,加上自身的聰慧悟性,讓他成功地從菩提祖師那里學到了一身近乎無敵于天下的本領。可是滿師之后,孫悟空卻很快被菩提祖師趕回了花果山,只因其在師兄弟面前炫耀自己所學的技法,只為博眾人歡樂?梢娺@只猴子始終還是沒能擺脫天性的特色,盡管學習了多年的禮教,始終難以做到謹言慎行。而回到花果山之后,本領超凡的石猴再沒有了師門這僅有的包袱,恢復了赤子之心,再不受任何禮教的約束。憑著自己的性子喜好行一事,將個天界上下鬧得人仰馬翻,真是滿天神佛制不住一只人性的猴子。
在大鬧天宮中,這位“天真地秀,日精月華”孕育的自然之子,自始至終都帶有“率性而為”的特征。他教小猴“逐日操演武藝”,決不是為大鬧天宮做準備,只是一種“作!钡挠螒;大鬧龍宮,不過是為了取得一件稱心如意的武器,大鬧地府,只是向閻王討回自己被剝奪的自一由,都不是有意識地對神界的權威發(fā)難。太白金星招安他時,他臨走前對四健將說:“謹慎教演兒孫,待我去天上看看路,卻好帶你們上去同住。”可見,他對神權世界那一套一上下尊卑的等級制度和當時社會最基本的秩序原則,缺乏最起碼的認識和了解。在天宮任弼馬溫期間,他也算是盡職盡責,“晝夜不是睡,滋養(yǎng)馬匹”、“日間舞弄猶可,夜間看管殷勤”,把天馬養(yǎng)得“肉滿膘肥”,直到知道了弼馬溫是個“未入流”的小官,這才反下天宮。做了齊天大圣之后,他仍然是“不知官銜品從,也不計較俸祿高低,但只注名便了”。玉帝讓他代管蟠桃園,他“等不得窮忙,即入蟠桃園內查勘”,“從此也不交友,也不他游”,一心一意,盡職盡責。他偷吃蟠桃也只是因為看見“老樹枝頭,桃熟大半。他心里要嘗個新”,猴子的天性就是看見成熟的桃子就吃。后來王母召開蟠桃大會,竟然沒有請他,他當然不能容忍,因此才假傳圣旨欺騙赤腳大仙,且偷果品,盜御酒,偷吃老君金丹。無非也不過出氣鬧性子,帶著很強的隨意的性質。他吃飽仙丹酒醒之后,自己也感到不妙,心中揣度道:“不好!這場禍比天還大。若驚動玉帝,性命難存。走走走!不如下界為王去也。”可見,直到這時他也并沒有取玉帝而代之的思想。之后被抓回天庭,從八卦爐中逃出之后,公然提出“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其實這算不上是一個口號,只是出于被天庭的種種規(guī)矩限制了他的自一由,從而生出的一股怒氣。既然皇帝可以定規(guī)矩,那么做了皇帝也就不必遵循那么多規(guī)矩了。這并不是什么政治要求,也不是什么起義的口號,甚至都算不上是 “強者為尊該讓我,英雄只此敢爭先”的英雄氣概,只是個性格倍受壓抑之后的怒言怒語。所以,大鬧天宮并不是有目的、有計劃的反抗天宮統(tǒng)治者的行動,孫悟空的率性而為的自一由個性和神權世界的規(guī)則秩序勢難并立,因而不能不斗。整個斗爭過程,都表現了他的率性而為的特征
四、取經是造福人群的事業(yè)
如果將取經看作是孫悟空人生的第二個階段,在這一階段中,孫悟空再不可能是鬧天宮時的孫悟空,他自己也意識到這一點,于是他毅然與唐僧并肩踏上了取經的路途。因為孫悟空終于領悟,真正的英雄不是為自己奮斗,而是為人民奮斗的英雄,去西天取經,就是這樣一種奮斗。
首先,去西天取經,這本來就是一件為民造福的事業(yè),佛祖?zhèn)魅亟浻谑溃菫榱硕苫娚。“我有《法》一藏,談天;《論》一藏,說地;《經》一藏,度鬼。我待要送上東土,耐那方眾生愚蠢,毀謗真言。怎么得一個有法力的,到到東土尋一個善信,到我處求取真經,永傳東土,勸化眾生,卻乃是個山大的福緣,海身的善慶。”如此的事業(yè)自然需要英雄般的人物護航,孫悟空無疑是最優(yōu)的人選。他經過自己的苦練,從底層一步步干出來,當過山大王,喂過馬,看過蟠桃園,并且曾對天庭的權威產生置疑與反抗。他有能力,了解基層人民內心的需要,深入一線,目光敏銳,思慮深遠,而且難得的是不懼怕權威。關鍵處還有他可以發(fā)現與矛盾,迅速地提出解決方案。
當然,他并不單單是一個除魔的斗士或者膚淺的武者,他是聰慧的有靈性的。如果說唐僧僅僅是取經集一團一的精神領袖的話,那么,取經集一團一真正的主心骨卻是孫悟空。且不說他一路上降妖除怪,甚至取經集一團一內部不少思想問題,包括唐僧的思鄉(xiāng)畏難情緒、八戒的自私動搖,都是在悟空的幫助之下才得以克服。甚至于在對佛理的理解上,孫悟空也較唐僧高出一籌。唐僧雖然對《心經》“顛倒也念得來”,卻不知道如何運用,每聽說有妖怪,就嚇得坐不穩(wěn)馬鞍,轉而不得不承認悟空得到了《心經》的“真解”。
在這樣一件偉大的事業(yè)中,孫悟空獲得參與的資格和他實際的參與,已經是在為人民造福了。而之后路上的一切除害行為,只是造福人群的延續(xù)性行為。
孫悟空的形象實質不僅在于敢斗,更在于斗則必勝,故為“斗戰(zhàn)勝佛”。他取得斗爭勝利有兩個法寶:一是武藝高強——這在大鬧天宮中表現得尤為精彩;一是善于斗爭,亦即有勇有謀,斗智斗勇。他經常變成蚊子、蒼蠅、蟭蟟 蟲,鉆到妖精洞里去弄清妖精的底細(如黃風怪);或者根據蛛絲馬跡推斷妖怪的來歷,然后根據這些妖怪的特點,尋找相應的對策(如黃袍怪);有時他又化為妖精的丈夫或妻子去欺騙妖精(如三調芭蕉扇);蛘哔崄硌值姆▽,反置妖怪于死地(如計盜紫金鈴)。他還善于運用鉆到敵人肚子里去的戰(zhàn)術來制一服妖精(如黃眉怪)。他機智靈活,隨處設計,常常令妖怪防不勝防。
最終,當取經事業(yè)完成之后,取經集一團一所有成員都修成了正果。但我們應該注意到的是,所謂的“正果”應該只是一種喻意,和佛教的教義并不完全一致。五人中,孫悟空成佛的基本條件是什么呢?如來給他的“政治鑒定”認為孫悟空成佛是因為其“煉魔降怪有功”,可見他得成正果,完全是因為“有功”,即完成了造福人類的事業(yè),為人類群體做出了貢獻。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完成了偉大的事業(yè),最終達到了造福于人群的目標。
【孫悟空的人物形象分析】相關文章:
《西游記》孫悟空人物形象分析07-19
西游記中孫悟空的人物形象分析11-25
《西游記》中孫悟空的人物形象分析08-03
李逵人物形象的分析08-14
賣炭翁人物形象分析12-15
寒夜人物形象分析08-03
美狄亞人物形象分析08-14
紅娘人物形象分析08-27
浮士德人物形象分析08-03
貝多芬人物形象分析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