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孔樁安全注意事項
1、施工人員進入施工現(xiàn)場必須佩帶安全帽。
2、在施工過程中嚴格按施工要求做護壁,一護到底。
3、挖孔運到地面的的土石應距孔口邊緣1米以外。堆放高度不應超過一米,及時運走。
4、挖孔過程中應經常檢查凈空尺寸和平面位置,保持孔壁垂直度和圓度,使孔壁受力均衡,免于塌方。挖樁孔時如遇透水應及時排水、及時護壁,以利防止水潤土質變軟而造成塌方。施工過程中應經常檢查護壁是否有異常情況。
5、孔深超過5米,應安裝通風設備每班施工前先通風,風量要足,不應小于25L/S?咨畛^10米以上時,每班施工作業(yè)前應先送風15分鐘以上,并對樁內進行有害氣體的檢測,正常后方能進入樁內作業(yè)面進行施工作業(yè),并保持樁內通風良好。
6、施工現(xiàn)場的一切電源、電路的`安裝和拆除必須由持證電工操作。用電設備必須嚴格接地或接零保護且安裝漏電保護器。
7、鄰兩孔中,一孔進行澆筑混凝土時,另一孔應停止作業(yè)。
8、嚴禁酒后作業(yè);不準在孔內吸煙;不準在孔內使用明火。
9、作業(yè)人員每施工4小時應出孔輪換。
人工挖孔樁安全注意事項 [篇2]
1)人工挖孔樁施工放線必須嚴格根據建筑總平面,結合圍護結構坐標圖進行放線;樁施工放線時,除根據樁設計中心理論坐標外放不小于允許垂直施工誤差1/200, 孔位水平誤差不大于±20mm(孔徑施工誤差不大于-10mm,+20mm),所有樁心坐標應根據實際放線情況作相應調整。放線后須經監(jiān)理工程師驗收后方可施工。本設計未考慮施工誤差,施工放線時須根據圍護結構坐標圖并考慮垂直施工誤差及水平施工誤差,結合圍護結構允許最大水平位移30mm,防水層厚度20mm進行外放。確保結構內凈空及邊墻的厚度要求。
2)圍護結構施工前,應查明場地范圍內的地下管線情況,并匯同業(yè)主、設計單位及管線權屬部門共同研究,協(xié)商解決管線的遷改、加固和懸吊方案,保證管線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3)施工過程中應核對地質,如發(fā)現(xiàn)與地質詳勘報告鉆孔資料和圍護結構施工圖不符合時,應及時通知監(jiān)理和設計單位,并經同意及時調整樁深度,以滿足設計要求。如果施工中遇到砂層和淤泥層,應立刻停止施工,通知監(jiān)理、建設單位、勘查單位與設計,采取相應措施后方可繼續(xù)施工。
4)護壁砼采用C20鋼筋混凝土。護壁厚度通常為150mm,每節(jié)高度一般為0.5~1.0m, 第一節(jié)護壁厚度應比下面的護壁厚100~150mm,并應高出地面0.15~0.2m。樁護壁若出現(xiàn)變形過大時,經設計同意可加大。護壁的上、下節(jié)豎筋應連接。
5)人工挖孔樁施工在每次開工前,應將樁孔內積水抽干,并用鼓風機向孔內送風5分鐘以上,使孔內混濁空氣排出,方準下人。 挖孔6~10m深,每天至少向孔內通風1次,超過10m每天至少通風2次,孔下作業(yè)人員如果感到呼吸不暢也要及時通風。
6)人工挖孔樁開挖深度超過5m后,必須在每次開工前進行有毒氣體的檢測。檢測結果滿足有關規(guī)定要求時方可下孔作業(yè)。
7)挖出的土石方應及時運走,孔口四周2m范圍內不得堆放余泥雜物。
8)挖孔樁終孔后,應清除護壁淤泥、孔底殘渣和積水,并由監(jiān)理工程師和質檢工程師對孔底形狀、尺寸、巖性、入巖深度等進行檢驗,檢驗合格,滿足設計要求后,應迅速封底,安裝鋼筋籠、灌注樁身砼?椎讕r樣應妥善保存?zhèn)洳椤?/p>
9)樁身砼灌注之前,應將孔內積水排出,如滲水量過大時,應采用有效的措施止水,并將積水抽干,在樁孔內無積水、滲水時,方可澆灌混凝土。澆注混凝土時,相鄰10m范圍內的挖孔作業(yè)應停止,并不得孔底留人。
10)人工挖孔樁樁頂設計標高處的砼強度必須確保滿足設計強度要求(不低于C30砼),樁頂設計標高處不得有浮碴。在施工冠梁時,首先鑿除樁頂浮渣至設計標高,并檢查樁頂砼的密實性,如發(fā)現(xiàn)有浮渣、蜂窩、麻面或達不到設計強度等,必須先將這部分砼鑿除后方可施工樁頂冠梁。
【人工挖孔樁安全注意事項】相關文章:
人工挖孔樁之安全管理小結范文07-16
人工挖孔樁承包合同模板03-14
監(jiān)理挖孔樁驗收發(fā)言稿05-10
旋挖樁施工注意事項04-06
挖孔樁重大危險管理方案及應急預案范文06-29
人工挖樁承包協(xié)議書11-09
孔樁開挖驗收會議紀要12-17
旋挖樁承包合同12-16
樁考注意事項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