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中地理學習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注重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不僅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而且有利于開發(fā)學生的智力。本人近二十年來對地理教學的探究、嘗試、總結,得出了一些培養(yǎng)學生學習地理這門課程的興趣的一些方法。
1.采取直觀教學調動學生的濃厚興趣
直觀教學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學生的好奇心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對于一些抽象的問題,學生往往會感到乏味而百思不得其解。如能加強直觀性教學,則能起到化難為易、形象具體、記憶深刻的作用。直觀教學除了使用教具外,還要充分利用各種電教設備,如錄音、幻燈、電影、電視等,這樣可以更靈活、更廣泛地進行直觀教學。利用電教設備教學,圖片設計要簡捷、明快、清晰,令人賞心悅目。當一個優(yōu)美的造型或一幅美麗的問題插圖展現(xiàn)在屏幕上時,當一個圖形在屏幕上平移、旋轉、對折、變換,清楚地顯示出它的內在性質時,同學們會感到耳目一新、興趣盎然。這對幫助學生深刻理解有關知識,牢固記憶有關內容及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等能起到積極的作用。青少年學生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師要善于抓住青少年這一心理特征,在地理學習的開始就使他們產生興趣。學生對于宇宙的奧秘,自然奇觀,如極晝、極夜、晝夜交替、四季交替等問題,似乎知道點,但又說不清楚,教師用形象、直觀的地球儀、幻燈、模型、圖片及手勢等多種方法進行演示、講解,從理論上加以說明,再適當補充一些數(shù)據(jù)、資料,把這些看得見、又看不見的抽象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現(xiàn)象具體化。例如:在講解《九月星空圖》時可這樣描述:晴朗的夜晚,遙望蒼茫的天穹,展現(xiàn)在人們面前的是一個神話般的世界。暗藍的星空天幕上,銀河閃爍,牛郎、織女隔著銀河互相輝映,大熊(座)、小熊(座)母-子相偎。色彩鮮明的掛圖,伴以形象生動的描述,給予學生的不是靜止的畫面,而是動態(tài)的擬人化的情景,學生學來有趣,記憶牢固。
2.運用漫畫來啟迪學生的濃厚興趣
地理教學中引用漫畫,結合講授內容,選用適當?shù)牡乩砺嬜鬏o助,既生動形象、寓意深刻,易引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又可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和思維能力,豐富學生的地理知識。如在講解森林資源利用問題時,選用一幅<小鳥的悲哀>的漫畫。小鳥哀求:“請把我?guī)ё甙?”然后找學生回答:“這幅圖說明了什么?為什么會產生這種現(xiàn)象?”引導學生分析得出:濫伐森林造成了環(huán)境嚴重惡化,使生活在森林中的野生動物失去了理想棲身地,產生了生存危機,所以,小鳥要伐木工人把它帶走。漫畫幽默、趣味性強、寓意深刻、耐人尋味的特點在教學中已被重視,并在地理試卷中,也有很多以漫畫為載體進行命題,符合學生心理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在考查學生觀察能力、綜合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等方面具有獨特的作用。
3.用學生較熟悉的地理事物引起學生的濃厚興趣
地理學是在前人不斷探險、考察、調查和研究的基礎上總結出來的科學。對學生來說,掌握復雜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特征,弄清其發(fā)展演變規(guī)律是比較困難的,也容易由此產生不愿學的想法。教學中,應盡量結合實際,使學生感到身邊有很多地理現(xiàn)象,孕育著地理原理。提出學生們熟悉的,但又解釋不清的現(xiàn)象進行分析。如在講“地轉偏向力“這一節(jié)時,提前給同學們布置了一道課外作業(yè),就是觀察西寧八中附近的南川河,并思考為什么河流右岸侵蝕嚴重?同學們是帶著疑問來上這一課的,效果當然很好。其實“地轉偏向力”是地球上存在著的一種慣性力。在這種力的作用下,地球上水平運動的物體,無論朝著任何方向運動,都要和直線方向發(fā)生偏離,在北半球右偏,在南半球左偏。這種現(xiàn)象是地球自轉的效應,也是地球自轉的有力證據(jù)。地轉偏向力對作為氣體和流體的氣流、河流、洋流等水平運動方向影響很大,具有重要的地理意義。這種力是法國科學家科里奧利首先發(fā)現(xiàn)的,稱為科里奧利力,簡稱科氏力,即地轉偏向力。在講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時,提出學生們熟悉的,但又解釋不清的現(xiàn)象進行分析。如晴朗時天空呈藍色,陰天為什么呈乳白色?日出日落時又為什么呈紅色?指出這是由于大氣對波長不同的太陽七色光散射,吸收狀況不同而造成的。波長較長的紅、橙色光,不易被散射,能夠傳播較遠的距離。這也正是紅、橙色光作為停車信號的道理,它使人們在較遠處就可看見,以減少交通事故。
4.通過精心設疑激發(fā)學生的濃厚興趣
在教學中,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進行恰當?shù)馁|疑問難,可以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注意力和求知欲,使學生的學習處于積極思維的狀態(tài),這對于提高教學質量起著重要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處處都可以設疑,如知識的引入,教材的重點、難點,解題的思路等都可以設疑,問題在于是否做到“精心”兩字。教師提出的問題要恰當,要適合大多數(shù)學生的學習水平,不要提得過難或過易。教師還要善于啟發(fā)學生學會“于無疑處生疑”。這樣不僅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還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高中地理學習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5.運用語言藝術引起學生的濃厚興趣
風趣、幽默的語言具有強烈的召喚力和感染力。在教學過程中,有時教師一個形象的比喻,幾句簡單幽默、風趣的語言,就會引起學生極大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另外許多知識可以編成壓韻的口訣或順口溜,既生動有趣又便于記憶,印象深刻,不易遺忘。例如在講影響氣候的因素時,同學們都反映不好記,筆者就整理了如下順口溜,很方便記憶:影響氣候四個方面要兼顧,緯度位置第一,赤道兩極懸殊,其次要看海陸,遠海夏季干酷,地形也很重要,高寒背風雨勿,洋流不可低估,暖流到來水富。在講世界主要語言時,如下順口溜給老師帶來了輕松,給同學們帶來了方便:世界民族二千,多有自己語言;漢語使用最多,亞洲中國東南亞;英語使用面廣,英澳北美印度;俄語比較集中,拉美西語侵占;法語世稱美麗,主要法國內焉;阿拉伯語亞非,國際重要語言。等等
6.利用課外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濃厚興趣
配合課堂教學,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也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和觀察、分析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教師要因勢利導,及時組織學生進行參觀、實習,這對學生生動活潑的發(fā)展有很大作用。如講星座時,組織學生觀察星座,尋找重要亮星,開展日、月食講座,使學生懂得其形成原理及日、月食的過程,并適時進行觀察。在講大氣時,可組織學生參觀氣象臺站,讓學生注意收看“天氣預報”和“天氣形勢預報”節(jié)目等課外活動,可大大增強學生們學習地理的興趣。
7.開展研究性學習發(fā)揮學生潛能
研究性學習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從自然,社會和生活中選擇和確定課題進行研究,并在研究過程中主動地獲得知識、應用知識和解決問題。結合我校地處南川東路鄰近水磨-逯家寨東山腳下磚廠比較近的實際開展了研究性學習的實踐活動,確定<水磨-逯家寨東山腳下磚廠建成造成的生態(tài)破壞的研究及對策>為課題進行了研究。在教師的引導下課題組的同學們對水磨一逯家寨東山腳下進行了三次實地考察,發(fā)現(xiàn)由于受經濟利益的驅使,此地的生態(tài)破壞非常嚴重。研究性學習的開展,改變了學生單純地接受教師傳授知識為主的學習方式,為學生構造開放的學習環(huán)境提供了多渠道獲取知識并將學到的知識加以綜合應用實踐的機會,使學生養(yǎng)成了主動學習和與他人合作交往的習慣,提高了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高中地理學習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 [篇2]
地理學科是高中文科學生的必修課程之一,隨著高中地理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推進,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活躍地理課堂氣氛,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已成為廣大地理教師探討的熱點問題之一。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學實踐中,教師采用適當?shù)姆椒ㄕ{動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性,從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取得一定的效果是非常必要的。
一、實際生活融入課堂教學中,以促進學習地理的樂趣
1.現(xiàn)實生活實例融入地理之中。把身邊的現(xiàn)實實例融入到地理課堂,讓教與學跳出教本,走到現(xiàn)實生活中,使地理課堂動起來。運用地理知識解決實際的生活問題,這樣的學習無疑是極大的激發(fā)了學生求知的動力,使所要學習的地理問題生動化,具體化,形象化。
2.設立地理問題回歸現(xiàn)實生活。地理來源于現(xiàn)實生活,又服務于現(xiàn)實生活。為此我們要創(chuàng)設運用地理知識的條件給學生以實際活動的機會,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加深對新學地理知識的鞏固與理解。通過教師課堂高效指導,提煉出教材中的觀點后再修改成自己的素材,然后讓學生運用地理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既對地理內容進行了拓寬,又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地理知識的熱情,激發(fā)的地理課堂的活力,同時也達到學習地理知識的最終目的。
二、創(chuàng)設地理有效地教學情境,激起學習地理的興趣
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創(chuàng)設合作的情境與機會,營造出探究的學習氛圍,讓學生真正參與到地理的學習過程中去,從牽著學生一步一步地過河,到讓學生們自己互相幫助,摸著石頭過河,體會與別人合作的樂趣與價值。在合作交流的地理學習中,學生可以充分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并對別人的意見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或修正意見,是學習者之間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共同進步的最好機會。也可以使學生養(yǎng)成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的習慣,讓學生通過自己收集、分析和處理信息來實際感受和體驗地理知識的生產過程,進而了解社會,學會學習,培養(yǎng)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促進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展。在地理知識疑難處進行交流,在地理知識辨析時與人交流,可以更明確事物的本質特征,分清相關概念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三、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與訓練,激發(fā)學習地理的興趣
1.訓練學生學會閱讀課本內容。認真閱讀課本,可以培養(yǎng)和提高自學能力。有了自學能力,就可以通過課外閱讀,學到課本里沒有學到的東西,知識就豐富了,眼界也開闊了。這對于活躍學生的思想,提高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是大有好處的。還應該看到,學校生活畢竟是短暫的,未來不論他們從事哪種工作,都需要在工作中不斷提高文化科學水平,這種提高主要靠自學,即自己閱讀有關書籍和報刊。
2.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地理課堂教學的目的,首先是思維的訓練,其次才是掌握知識,這一點要讓學生明白。因此,地理課堂上要調動學生積極參與,積極思考,樂于探究,讓活躍的地理課堂氣氛感染他們,訓練他們的思維。這樣他們上完一節(jié)課,才有所收獲,才有一種成就感,對物地理也就有深刻印象,也就產生興趣。
3.注意循序漸進。教學過程既是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也是學生領會方法、提高能力和接受熏陶的過程。無論是理解方法、提高能力,還是掌握知識,特別是受到科學素養(yǎng)的熏陶,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都要有一個符合學生認識規(guī)律的逐步積累的過程。高中地理新課標大綱中明確指出,“應注意循序漸進,知識要逐步擴展和加深,能力要逐步提高”。在教材的編寫、教學內容的安排和講述方式方面,都充分注意貫徹循序漸進的原則。因此我們教師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應結合學生實際,貫徹這一原則,以調動學生的學習地理知識的興趣。然而,強調循序漸進并不是裹足不前,如果大多數(shù)學生都已理解和掌握了某一知識要點,而教學還停留在低水平上重復,這就限制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循序漸進要求我們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和認識規(guī)律,分層次、有步驟地對學生提出恰當?shù)囊,以提高高中地理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四、利用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教育,培養(yǎng)學生興趣
高中地理新課標教材,適應了高中生學習地理的心理特點,圖文并茂,內容緊密聯(lián)系學生所熟悉的事物。教師在地理教學中應注意利用教材這一優(yōu)勢,充分運用幻燈、投影、電視、錄象、多媒體電腦等現(xiàn)代教學設備,引導學生學習,把地理知識生動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變復雜為簡單,化抽象為形象,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五、嘗試成功,鞏固學習地理的興趣
感受成功,學生對地理的興趣是在學習活動中形成和發(fā)展的。當學生通過努力,獲得某種成功時,就會有成就感,從而產生強烈的興趣。教師應鼓勵、誘導、點撥、幫助學生獲得成功,使之體驗成功的喜悅,以穩(wěn)定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無論是地理課堂提問,還是章節(jié)測試,都要精心選取題目,有梯度,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感覺到有會做的題。而且,對回答的同學,無論正確與否都要給予鼓勵。測試過后對不同分數(shù)段的同學都要給予評價與鼓勵。當學生遇到學習困難時,教師應注意誘導、點撥,應幫助學生分析、思考,這樣,學生取得的成功就會激發(fā)濃厚的興趣。
總之,若學生對你所教的學科產生了興趣,他們便成為了“樂知者”,變被動的接受知識為主動的學習知識,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豐富了他們的知識,提高了他們的能力,升華了他們的情感,對地理學科產生濃厚的興趣,你的地理教學質量一定會上新的臺階,你的教學效果會顯而易見。
【高中地理學習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相關文章:
數(shù)學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11-23
談小學數(shù)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11-23
歷史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11-23
如何培養(yǎng)學習的興趣07-25
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