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邊城讀書筆記3000字
《邊城》是京派小說家沈從文先生的代表作,被譽為“現(xiàn)代文學史上最純凈的一個小說文本”、“中國現(xiàn)代文學牧歌傳說中的頂峰之作”。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于邊城的3000字讀書筆記,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邊城讀書筆記3000字一
再次捧起《邊城》,猶如置身于世外桃源,頓時覺得天地是大么的開闊,空氣是那么的清新。手中的書好比是一杯清香撲鼻的綠茶,讓人頓時忘掉困倦,忘掉煩惱,不由得慢慢品味這湘西的美景和風情。
“由四川過湖南去,靠東有一條官路。這官路將近湘西邊境到了一個地方名叫”茶峒“的小山城時,有一小溪,溪邊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戶單獨的人家。這人家只有一個老人,一個女孩子,一只黃狗。”《邊城》開篇樸實無華的語言讓我跟隨著沈老的腳步,緩緩地走進那個恬淡的小山城。
《邊城》描述所及無一不美——景美,人美,情美。
茶峒的自然景色讓人心馳神往,沉浸于其中!靶∠飨氯,繞山岨流,約三里便匯入茶峒的大河。……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靜靜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卻依然清亮透明,河中游魚來去皆可以計數(shù)。”讀著讀著,仿佛自己身處一條清澈靈動的小溪中,魚兒在水里暢游,不時吻著我那伸到溪水中的小腳丫。人文景色淳樸得風味十足?催^《邊城》的人都不會忘記那個翠翠與儺送二老初次相遇的那個端午日——船與船的競賽,人與鴨子的競賽,一直歡愉到暮色四合,萬家燈火才結束。小山城像是一個平日里嫻靜的小女孩,偶爾被節(jié)日的歡樂所感染,變得活潑非常。《邊城》里的文字總會撥動著我的心弦,文中處處浸潤著湘楚景色,處處是淳厚質(zhì)樸的風味人情,字里行間飄散著淡淡的詩意。邊城不是溫婉多情的江南小鎮(zhèn),卻也有著水鄉(xiāng)的神韻,且更添了幾分靈氣。如果說江南是一幅墨香氤氳的水墨丹青,邊城就像是一幅緩緩展開的色彩淡然的水彩畫,有著增之一分則太多,減之一分則太少的濃淡。
可以說《邊城》中盡是美景,這里沒有城市的煙塵和喧囂,有的是青的山,綠的水,處處透著靈氣,透著讓人神往的氣息。置身其中,心曠神怡,恍若漫步于仙境一般。這里的人,勤勞,質(zhì)樸,善良,誠懇,他們相互協(xié)作,相互幫助而不計報酬。他們和都市里的那些猜忌,欺騙,勾心斗角形成鮮明的對比。老船夫成年累月在這溪邊擺渡過往行人,卻不肯收別人一分報酬,實在推托不過就買些茶葉,草煙之類,帶在身邊準備隨時送給那些在渡途中需要的人。這就是《邊城》里第一章為我們描寫的景和人。這里是怎樣的一方凈土呢?簡直就是一塊未曾受過任何污染的圣地!在哪里才能找到這樣的美景和這樣純樸的鄉(xiāng)民呢?也許只有在《邊城》中才可以找到,顯然作者是懷著對湘西無限的熱愛和贊美之情創(chuàng)作了這樣的一部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給我們帶來了美的享受,為我們的心靈增添了一方凈土。
《邊城》的情節(jié)很簡單,作者敘述的也很平實,絲毫沒有華麗的辭章,也沒有大肆的夸張與渲染,故事很平淡,也沒有太大的波瀾,但就是耐人尋味。我以為作者這樣的安排,無意于塑造那些所謂的典型形象,而是通過這一系列人與事,表現(xiàn)出上世紀30年代的湘西風貌。但就這遠離市鎮(zhèn)桃源般的人間仙境,也正在慢慢被外界所干擾,這平靜的湘西邊城將會不再平靜。于是作者極力表現(xiàn)邊城的美,人的質(zhì)樸,純潔。因為作者想盡力挽留住邊城那與世無爭,和諧,純樸的民風民俗。所以這虛構的邊城景致,敦厚民風就成了沈從文理想的社會狀態(tài)。
書中所描寫的那樣一個與世無爭的邊城小鎮(zhèn)茶峒,風景優(yōu)美,民風淳樸,還有很多人家的吊腳樓,穿城而過的`河街,無不深深地吸引我。人們與世無爭、安分守己地過好自己的生活,但又是那么的有原則、行事仗義、沒有紛爭、沒有流言斐短、沒有俗世的名利紛擾,人們的心就像是白塔下的溪水澄澈明凈。對于現(xiàn)在的人們來說那樣的地方也許只能在夢中了吧。雖然全書講述的是一個渡船女子翠翠的愛情悲劇,但是讀來卻讓人心里并不感覺絕望,就像是在聽一個有著很好聽的磁性嗓音的男子在給你娓娓道來,那樣的一個故事,那些可敬可愛的人物,那些陰差陽錯的感情,讀來雖不會跌宕起伏、落差千里,卻恍如夢中,那是怎樣美麗的地方,雖未花好月圓,卻讓人讀后難以自拔,真希望自己能去那樣的地方生活,那樣一種恬靜的單一,人與人皆坦誠相對,人們并不富裕但是卻生活快樂。
作者明麗,清新略帶低落的語言風格為小說奠定了悲涼的氣氛,預示著故事的結局。一曲悲歌凄婉綿長,剛剛情竇初開的翠翠,對愛情充滿了向往與憧憬,豈料,竟同時得到大老和二老的愛慕,就在她左右為難之際,大老被淹死了,爺爺過世了,那個她喜歡而且喜歡她還能為她唱歌的二老也一去不返,這一切翠翠該何以面對,又該何去何從?小說的結尾余味猶長:
到了冬天,那個圯坍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墒悄莻在月下歌唱,使翠翠在睡夢里為歌聲把靈魂輕輕浮起的年輕人,還不曾回到茶峒來。
……
“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
那個令翠翠魂牽夢繞的儺送是否還會回來?就留給讀者自己猜測吧。這樣一個朦朧吃完的結局讓人對翠翠這天真純潔的女孩充滿了同情,作者這樣的設計,或許就是為了解釋悲劇的定義——將最美好的東西撕碎了給讓看。這樣對人內(nèi)心世界的刺激才會越深。是的,當我怎么也無法接受這樣殘忍的結局,所以我期望儺送能回來,這樣才不會讓兩人都受煎熬。翠翠,多么好的一個少女,她的心好比是金子做的,為何要讓她遭遇這么多不幸?她已經(jīng)是孤身一人,無依無靠了,儺送應該回來,竟然互相都愛著對方,又何必逃避?
沈從文先生為我們塑造的湘西邊城是一塊圣潔的,不容玷污的理想家園。其間的人毫無功利之心,彼此相處融洽,讓人很容易聯(lián)想到的《桃花源記》,這里不僅景色美,人的心靈更美。我想如今我們所提倡的和諧社會的模型大概也應該如這邊城一般吧?當然物質(zhì)文化水平要比30年代的邊城進步很多,但有一點我覺著不能變,那就是邊城里人們的那種淳樸、敦厚、熱情與率真。我們要實現(xiàn)和諧社會,就必須力戒功利之心,放棄防備,猜忌,行事平和,待人以誠,這樣我們的和諧大家庭才會盡快實現(xiàn)。
從《邊城》中走出,心里有些戀戀不舍,這里永遠是我們神往的心靈家園。我們的和諧社會也將從中獲取養(yǎng)分。為了這明凈的山水,為了這理想的家園,讓我們要從己做起,保護環(huán)境,愛護環(huán)境。為了和諧社會的到來略盡綿力。和諧社會里我們不遠矣!
美景孕育美人。翠翠在風日里養(yǎng)著,皮膚閃耀著健康的黑色光澤;目之所及為青山綠水,眸子清明得如同水晶。文中對翠翠的描寫十分細致,她的緋紅的小臉,她的盈淚的眼眸,她的歡快的背影,她的古怪的念頭……一個清新得不染半絲俗氣的山城女孩,就這樣進駐了我的心。天保健壯勇敢,儺送俊朗善良,這優(yōu)秀的兩兄弟竟同時喜歡上了翠翠!我不禁有點擔憂:他們兄弟之間會因此決裂嗎?然而我錯了,小山城里的人美,情更美。
《邊城》不僅給我們展示了美麗的景,可愛的人,沈老還用他那多情的筆敘述著一段段高潔的情。喜歡翠翠的兄弟倆為了公平競爭,輪流到山上給翠翠唱歌。天保不幸淹死后,儺送把失去兄長的痛和對翠翠的愛一同埋進心底,離開了小山城——這是天保與儺送的兄弟情。天保大老對翠翠一往情深,而翠翠卻喜歡那個能用夜鶯般的歌聲在夢里帶她去摘虎耳草的儺送二老,三人之間是三角戀,卻沒有棱角,宛如靜靜流淌著的溪水,溫和而柔美——這是兄弟倆與翠翠的愛情。翠翠和祖父相依為命,她對祖父的依賴在文章中隨處可見,祖父離開得久了,翠翠就會開始胡思亂想。確實,當你很在乎一個人的時候,他不在你的視線范圍內(nèi),你便會感到焦慮,甚至會亂想一通。翠翠對祖父正是這樣的愛。只要祖父在身邊,翠翠的心就會很平靜,很踏實。渡船一輩子的祖父在大限將至的前一段日子仍在為翠翠的婚事奔波,只因翠翠是他在這世上唯一放不下的人——這是祖父和翠翠的祖孫情。這些情散落于文章,無處不在,特地去找卻找不到。畢竟不同于景和人,情是需要感悟的。
這便是沈老帶給我們的他的邊城,一座沉默的城,一座質(zhì)樸的城,一座宿命的城,從開始到結束似乎都在默默的隱忍著什么。翠翠,這個像觀音一樣的女孩子,就是這座城的化身,從戀上了那個在夢中可以用歌聲將她帶到很遠地方的人兒開始,她便選擇了沉默。疼愛她的祖父在雷雨夜里去世,天保淹死,白塔坍塌,默默相愛的青年戀人離去。翠翠依然重復著母親的命運,惟有等待,“那人也許永遠不會回來,也許明天就會回來!
《邊城》娓娓道來的文字中總不經(jīng)意地彌漫著淡淡的傷感,沈老對這片湘西的土地愛得如此深沉,他把濃濃的鄉(xiāng)土情懷傾注于筆端,再一點點地從筆尖瀉下,自然流淌的情感,感染了每一個閱讀《邊城》的人!盀槭裁次已劾锍:鴾I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我會想,為何取名《邊城》?是因為它太”遙遠“了嗎?還是在沈從文先生心靈深處正守護著什么?是的,其實我們每個人心靈深處都有一座”邊城“,那是我們心中的桃花源。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黃發(fā)垂髫,怡然自樂,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和諧,這不是我們正在追求的嗎?即使不可驟得,我們心中依然會有這么一個世外桃源,這么一座邊城,那不妨借《邊城》洗滌身上滿布的塵囂,尋找我們心中的一片桃源,耕耘那一片凈土。
邊城讀書筆記3000字二
從前讀過《邊城》,茶峒小鎮(zhèn)上船總的兩個兒子大老和二老同時愛上老船工的孫女翠翠,大老性情灑脫豪放,二老沉靜內(nèi)斂,翠翠對兩人均有好感,但對聰明俊美又重感情的二老情有獨鐘。大老自知求愛無望,為成全弟弟乘船外出,不幸遇難,而二老因?qū)Υ罄系睦⒕纬鲎,老船工也在一個雷雨交加的夜晚。懷著對孫女婚姻的惆悵溘然長逝,留下孤獨的翠翠,守著渡船無望地等待……一度以為這僅僅是一個故事,一個湘西女孩與兩兄弟之間凄美的愛情故事,直到了解作者、讀完全文之后才明白,愛情故事只是一個依托,作者想要表達的卻不僅僅如此。
眾所周知,沈從文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以其多產(chǎn)的創(chuàng)作和對人性倔犟的固守,創(chuàng)造了中國文壇一個“鄉(xiāng)下人”神話。正如他在《邊城》的題記中寫的那樣:對于農(nóng)人與兵士,懷了不可言說的溫愛,這點感情在我的一切作品中隨處皆可以看出,我從不隱諱這點感情。是的,在我看來,他之所以有如此的成就,離不開他所扎根的那塊土地所給予他的“營養(yǎng)”,《邊城》是沈從文“思鄉(xiāng)情結”養(yǎng)育出來的一顆明珠。
記得中國現(xiàn)代文學三十年課上,老師曾經(jīng)說過,沈從文的文筆任意識的流動縱情寫去,多暗示,富有情感美、色彩美,不過早期的語言有些扭曲,到了寫《邊城》,明凈澄澈,完全成熟了。其以兼具抒情詩和小品文的優(yōu)美筆觸,表現(xiàn)自然、民風和人性的美,提供了富于詩情畫意的鄉(xiāng)村風俗畫幅,充滿牧歌情調(diào)和地方色彩,形成別具一格的抒情鄉(xiāng)土小說。沈從文在文中寫道“‘茶峒’的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憑水依山筑城,近山的一面,城墻如一條長蛇,臨水一面則在城外河邊留出余地設碼頭,灣泊小小篷船。船下行時運桐油青鹽,染色的棓子。上行則運棉花棉紗以及布匹雜貨同海味。貫串各個碼頭有一條河街,人家房子多一半著陸,一半在水,因為余地有限,那些房子莫不設有吊腳樓!边@些都是湘西世界之美,僅用純粹不加修飾的行字,就把觀眾帶進那樣一個至純至善的生活環(huán)境當中。隨著作者的筆鋒一路走下去,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樸實無華的當?shù)亟ㄖ,還有“茶峒”悠然自得的生活形式,好比文中所說的,“在春水漲進街頭后河街上的人家,便會用長長的梯子,各搭在屋檐口和城墻上,人人皆罵著嚷著,帶了包袱、鋪蓋、米缸,從梯子上進城里去,水退時方又從城門口出城!鄙钤谶@樣一個艱難環(huán)境中的人們才是最貼近自然,返璞歸真。
所謂“一方水土養(yǎng)育一方人”,湘西這塊神奇的土地,不僅僅養(yǎng)育了沈從文,養(yǎng)育了淳樸真摯的湘西人,更加鮮活了沈從文筆下的一個個生命。《邊城》中一個個質(zhì)樸的人兒便是其最好的證明。
“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雇員金有了小小差異。小溪寬約廿丈,河床為大片石頭做成。靜靜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卻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魚來去皆可以計數(shù)!泵棵孔x到這樣的語句,腦海中總是不自覺的浮現(xiàn)出無盡想象中美麗的青山綠水。這樣原汁原味的日月山水養(yǎng)育的人民該是多么的純美至善!主人公翠翠便是湘西山水孕育出來的一個精靈,“她在風日里成長著,皮膚黑黑的,觸目青山綠水,一對眸子清如水晶,自然撫養(yǎng)著她,教育著她!彼盀槿颂煺婊顫,處處儼然如一只小獸物”,“從不想殘忍的事情,從不發(fā)愁,從不動氣”。邊城純樸的的風日、山水,使她出落成一個眉清目秀、聰慧溫柔,且?guī)追竹娉、幾分嬌氣的少女。她是美的精靈,亦是純凈質(zhì)樸的人性美的化身,翠翠天真含蓄的愛情便是其最好的詮釋。端午節(jié),翠翠等爺爺巧遇二老儺送外出,雖是一次偶遇,兩人卻心有靈犀,暗中生情,即使是這樣朦朧的愛意也并未因為時間與距離的阻隔而淡漠,反而愈加濃重,整部小說中翠翠愛情的基調(diào)是自然恬淡的,沒有濃情蜜意,沒有大喜大悲,這正是作者要歌頌的`自然、樸素的人性美。尤其是在小說的最后,二老遠走他鄉(xiāng),爺爺溘然長世,她痛苦悲傷但并沒有倒下,她謝絕船總讓她住進他家的好意,她像爺爺那樣守著擺渡的崗位,苦戀著并等待二老歸來,充分表現(xiàn)她性格堅強的一面,她懷著希望與自己坎坷命運作持久的抗爭,展現(xiàn)著柔中有剛的美。
不僅僅是翠翠,小說中的其他人物亦是這樣的淳樸真摯!坝捎谶叺氐娘L俗淳樸,便是做妓女,也永遠那么淳厚”,如果說這僅僅是沈從文筆下的一句話,那么,那一個個鮮活的人物便可足夠用來說明了。老船夫忠厚老實,重義輕利,幾十年如一日地守著渡船,不計報酬,不貪圖便宜,“從不思索自己職務對于本人的意義”,只是以給人方便為樂。真誠的老船夫同時獲得了人們對他的關愛。賣肉的不肯收他的肉錢,水手們送紅棗給他,小商販們送粽子給他。這種超越階級關系、金錢關系的鄉(xiāng)鄰之情在現(xiàn)實生活中是很少見的,但沈從文卻通過這種感情揭示了人物身上所蘊含的美好的人性。船總順順盡管有財卻不吝財,他為人明事明理,正直和平,老船夫死后,不計前嫌,依然一片盛情邀請那分明與他的兩個兒子不幸遭遇有密切干系的孤女翠翠到家里安住。他的兩個兒子大老和二老在這種良好的家庭氛圍中,都“結實如老虎,卻又和氣親人,不驕惰,不浮華,不倚勢凌人”。大老寧愿犧牲自己的幸福,希望成全弟弟的愛情。二老為了純真的愛情,寧愿放棄一座碾房的陪嫁而選擇渡船,就在知曉大哥為了成全自己而出走遇難時,他也因重情而選擇出走。
沈從文的大多數(shù)作品與社會現(xiàn)實保持一定距離,有著自己的美學理想,追求一種恬淡、含蓄的藝術風格,《邊城》便是如此,其主要表現(xiàn)的就是一種優(yōu)美、健康、自然的人生形式,被譽為“人性美的贊美詩”。小說中翠翠是人性美的化身,亦是沈從文的理想人物。《邊城》寫于1933年—1934年,此時沈從文從向下到城市,目擊上流社會的墮落、下層人民的不幸、道德和人性的淪喪,對此深感悲痛。小說中這些理想人物的身上。閃耀著一些神性之光,體現(xiàn)著人性之中健康、美麗、虔誠,純美的一面,也許,沈從文是想借有湘西影子的小說表達一些東西,一些社會和現(xiàn)實正在失去的東西,而這些東西,恰恰是不該失去的……
沈從文的學生、著名作家汪曾祺曾經(jīng)這樣描述《邊城》:不是挽歌,而是希望之歌。單純從小說中我始終無法明白這句話的含義。大老遇難,二老出走,老船夫在惆悵與憂慮中郁郁而去,獨留無依無靠的翠翠孤獨無望地等待!哆叧恰返墓适聼o疑是一個悲劇,又何來希望呢之說?沈從文在小說的結尾處寫到: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難道這“明天”就是所謂的希望嗎?我卻覺得這僅僅是一種悲劇的含蓄表達,也許是浪漫、古典主義作家不想把絕望寫的太明顯,僅此而已。若說希望,可能是作者到城市后對現(xiàn)實失望,才寫下這桃花源中的失落,試圖找回湘西文化中的自然人性,喚醒社會大眾的人性之美,以此來改變現(xiàn)實中道德與人性的淪喪。在《邊城》純美質(zhì)樸的鄉(xiāng)土與人民背后我們不難看出,其隱藏著沈從文對社會的一種憂慮,對人性品質(zhì)的一種留戀與惋惜,以及,對未來的絲絲迷茫與困惑,“也許明天回來”!
但無論如何,沈從文在《邊城》中所描述的邊城的純樸山水養(yǎng)育的淳樸的邊城人民都在現(xiàn)代文壇中熠熠生輝,每一個炎黃后人都會知道,在那樣紛亂糾結的年代,有一方水土,明凈澄澈,養(yǎng)育了一方純美至善的人民。
邊城讀書筆記3000字三
十四、五歲時第一次讀《邊城》,就不喜歡這個與自己差不多同齡的女子。十五歲時的翠翠,在風日里長養(yǎng)著,觸目皆為青山綠水,一對眸子清明如水晶,活脫脫就是一個自然之子,有著原始的善良和純真的可愛,應惹來無數(shù)愛憐。
可那時的我卻不喜歡,覺得這個女子的純真過了份,這是她保護自己的盾牌,也是尖銳的武器,一次又一次地刺傷了那些深愛她的人。她的不諳世事,她的含蓄懵懂,全變成一條條致命的引線,引向最終的慘烈。記憶里永遠揮之不去的只有最后的悲哀結局,如同改編的同名電影里在昏黃溫暖的色調(diào)下,卻隱隱透出煙水空蒙的凄寒。
這是我一直都不懂的故事,也是我一直都不懂的世界。作者筆下的茶峒山城,只是一個湘、川、黔三省交界的邊境小城,在故事里卻仿佛真正成了一個被時間遺忘的安靜角落。在那個風云變幻、改朝換代的時代中,不管別處的人們?nèi)绾尾恍覓暝,生死存亡的恐慌感都似乎永遠彌漫不到這里。熱鬧充滿生氣的小河街,婦人聚集的吊腳樓,負責擺渡的老船夫,在難卻盛情的收下過客的一枚銅板后會轉(zhuǎn)送一大把的煙草葉。在那里就連世俗最為不齒的妓女,“也永遠那么渾厚”。她們可以為了生計接待四川商人,也可以把所有的眼淚快樂牢牢地系在歸期不定的水手身上,有著古代女子“拼將一生休,盡君一日歡”的勇氣和無悔, “較之講道德和廉恥的城市中紳士還更可信任”。這樣的水土和民風養(yǎng)育出的翠翠,有我想象中的淳樸,卻沒有意料內(nèi)的勇敢。一如她的那段傷痛初戀,在那時的我看來不過是一個簡約和克制導致的悲劇。對于這樣一個簡單的三角故事,作者舍棄了傳統(tǒng)的情節(jié)要素,沒有門第之見沒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反倒多了民主和放手。可那個女子還是沒有把握住自己的幸福,只能回望那一川碧溪,帶走自己的愛與希望。
那時的自己,并不理解這樣的含蓄,也不喜歡翠翠的純真善良毫無機心,當這些品質(zhì)成為一個人性格的全部時,反倒失去了最基本的一點可愛。于是,我離開這個故事,忘記翠翠,忘記湘西清亮的白河,繼續(xù)經(jīng)歷自己的青春歲月。
時隔兩年,因緣際會下我再次翻開《邊城》,只因為懷念起湘西瓦藍的云天。故事里的翠翠在成長,已經(jīng)走到了自己命運中最為重要的轉(zhuǎn)折點。她最終還是選擇了固執(zhí)地等待,等著那個年輕人回來一同去采最喜歡的虎耳草。故事外的我也在長大,走過豆蔻年華,面臨著少年人走向成熟的蛻變。而當我懷著這樣的心境再次去讀這個早已熟悉的故事、讀到最后的那一句“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時,心底的那份慘然和惋惜尚在,卻多了幾許釋然,并不再過多地執(zhí)著于因那些巧合誤會所導致的有情人未成眷屬的收場。若說兩年前這個故事讓我感到的是溫暖中透出凄寒,那么兩年后我不僅感受到全篇無處不在的寂寞孤獨,也更執(zhí)著于其中幾許溫暖的色調(diào),依舊昏黃,卻足以照亮我的心房。
而兩年后的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俱為女子,翠翠卻真是特別的。她不應僅僅只是爺爺疼愛的對象、男子夢中的理想,也是女孩子心中永難消逝的情結。再讀時,我不再指責她的懦弱隱忍,而是喜歡她的活潑率真,也愛她的含蓄。因為這才是每個這樣年紀的女孩子心中最純真的一面,也是最真實的一面。
再品與翠翠有關的章節(jié),我看到了兩條線索推動著人物的塑造和情節(jié)的發(fā)展。最明顯的一條自然是三年的端午節(jié),這也是貫穿全文的線索。第一年的端午節(jié)由翠翠的回憶帶入,與茶峒山城一樣,他與儺送的初遇仿佛也是靜止于時光中的美好。黃永玉曾以此為題材作過木版畫,畫中的翠翠只一低首,回眸間卻有不勝涼風的嬌羞。這樣的畫面即使只是最簡單的白色,也足以在人的心上幻化出萬紫千紅。即使后來有漫天花雨,在翠翠的印象里也沒有那個端午所經(jīng)歷的事甜而美。第二年的端午節(jié),翠翠和爺爺在順順吊腳樓上避雨,那個場景在電影中拍得十分溫馨祥和。天保一家送的大白鴨和尖角粽子,船總與爺爺間關于翠翠婚事若有若無的談論,不僅再次體現(xiàn)了地方人情之美,也為下文情節(jié)發(fā)展提供了一個小小的契機。而到了第三年的端午,所有事紛踵而來,然后走向最后的終局。這三年的端午節(jié)對于翠翠的意義不言而遇,也是她感情最明顯的體現(xiàn)地。
不過不同于兩年前一直認為的愛情,再讀時我卻對那兩個男子的`感情產(chǎn)生了小小的質(zhì)疑。也許是著墨不多的緣故,天保和儺送的感情僅體現(xiàn)在一次又一次的求婚上。翠翠的純真美麗,是區(qū)別于其他女子的特別,也正是這份特別吸引了他們。可從始至終我都覺得他們只是把翠翠當成一件最美好的東西那樣小心翼翼地去追求,可以兄弟相爭,可以唱一夜的山歌,可心底其實想要的在這一塊純澈的水晶之外,還是一個節(jié)儉持家的女子。但愿這只是我對男子的偏狹。
可是翠翠,在這時卻真的初嘗到愛情的甜蜜,煥發(fā)出少女的光彩。她會在罵人后聽到對方名號時“心里又吃驚又害羞”,沉默一個晚上,也會在爺爺提到嫁給天保時又羞又氣地掐斷話頭。而在面對爺爺正式講起求婚時的心念更是如電般瞬間即是百轉(zhuǎn)千回,她的心會輕輕地跳動,會即使不知所措也裝作從容地等待爺爺?shù)臎Q定。而當心上的事落空時,此刻的心理描寫猶為精彩:“翠翠弄明白了,人來做媒的是大老!不曾把頭抬起,心忡忡的跳著,臉燒得厲害,仍然剝她的豌豆,且隨手把空豆莢拋到水中去,望著它們在流水中從從容容的流去,自己也儼然從容了許多”。她的驚愕和極度失望,以及妄圖掩飾的心理過程,在看似隨意的動作中暴露無遺。其后面對爺爺?shù)臏I水,她的心中又煩又亂,想哭又覺得沒有理由哭。就是在這一刻我仿佛明白了過去一直都不理解的事,翠翠并非不愿去大膽爭取大膽說出自己的愛情,只是自身少女含蓄的性格,以及對爺爺?shù)念櫦笆顾恢耄荒芤圆换貞姆绞絹砘貞。看似不合情理,卻恰恰是人之常情。
而這種人之常情,卻恰恰是當年的自己所不懂的。所以很多路必須親自走過,才能知道坎坷波折,很多故事只有一讀再讀,才能體會個中情味。當讀到另一條暗線時,才驀地驚覺,翠翠走過的路,難道不就是自己曾感知過的一切。印象中全篇有四次將翠翠與“新娘”二字聯(lián)系在一起,有年少無知時扮做新娘的懵懂,也有情竇初開后追看花轎的好奇。她會歡喜會紅臉,會愛聽取茶峒歌聲的纏綿,也會為一片云一顆星而孤獨凝眸?吹竭@里,現(xiàn)在的我會抬頭微笑,無論上天賦予了女子多少種不同的性格,在此刻的心緒縱橫旖旎情思當皆如是。所以當全篇最后一次在爺爺?shù)脑岫Y上出現(xiàn)“新嫁娘”這三個字時,才會感受到從未有過的哀涼。夢起之處,夢終之時,翠翠就這樣以癡癡站立的方式無聲地回應了自己年少夢想的如此終結。面對至親的離去,至愛的離開,此刻的翠翠有前所未有的真實感。若說前面的嬌羞含蓄引人憐惜,那么這時她的默然更貼近我的靈魂。
是誰說過,不哭過長夜,不能語人生。我想沒有經(jīng)歷過青春的甜酸涼薄,大概也不能懂《邊城》。就好像當年老師在課堂上一遍又一遍的強調(diào)邊城的民風淳樸,邊城的珍貴難尋,當時的自己卻只是不以為然。作者的語言的確很美,平淡如水卻自有芬芳,景物描寫引人入勝,但是否就真的是獨一無二?現(xiàn)在的我已經(jīng)不會懷疑。面對塵世間鋪天蓋地的灰土,面對無處不在的窒息感,不再被小心翼翼保護著的自己,越發(fā)懷念起茶峒清澈見底的流水,桃杏花里耀眼的紫花布,溫柔的黃昏帶著薄薄的凄涼。那樣的世界,在素淡中自有明澈的光輝,質(zhì)樸中自有蘊藉雋永之致,只能存在于過往,存在于夢中,存在于記憶,一去就永不再得。所以怎能忘記那山,那人,那只黃狗,那個和我一樣大的女孩,她的身上有我最想抓住的潔凈和自由,她的故鄉(xiāng)是我窮盡一生也到達不了的遠方。面對似乎再找不回的美好,心如何不念,如何不消瘦?
同樣面對找不回的過往,作者選擇用筆將其記錄下來。而對于那些猜測的目光,他曾說過:很多人看我的書近似買櫝還珠,你們欣賞我故事的清新,作品背后的熱情卻忽略了;你們欣賞我文字的樸實,那背后蘊藏的悲痛也忽視了。我不知道自己是否也是一個買櫝還珠的人,對于《邊城》這樣一個故事我只愿單純地隨心而讀,不愿加之以所謂深刻的挖掘的目光。我讀到了背后的熱情和悲痛,卻還是想許給自己一個希望。只是語序的不同,但又未嘗不可以是作者留下的慈悲,那個在月下唱歌,把靈魂輕輕浮起來的年輕人,“也許明天回來!”。
每個人心里也許都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作者如是,翠翠如是,我也應如是。然后,我們都將余下的歲月留在了等待里,孤寂地等待。但即使等得眼已垂落、耳已閉鎖又如何,畢竟似水的流年還在記憶里,曾經(jīng)的夢想還在心里,閉上雙眼往昔的溫暖還一息尚存。
【邊城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邊城》讀書筆記05-12
《邊城》的讀書筆記01-18
邊城讀書筆記01-22
《邊城》讀書筆記01-05
邊城的讀書筆記02-04
《邊城》讀書筆記01-15
邊城讀書筆記01-25
邊城優(yōu)秀讀書筆記05-20
沈從文邊城讀書筆記01-15
沈從文邊城讀書筆記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