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片_最新国产免费Av网址_国产精品3级片

中國酒文化的歷史發(fā)展

時間:2024-11-19 16:29:28 觀民 酒文化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中國酒文化的歷史發(fā)展

  作為世界上最早掌握釀酒術(shù)的國家之一,中國酒和酒文化在中華民族的發(fā)展演變中刻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關(guān)于中國酒文化的歷史發(fā)展的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國酒文化的歷史發(fā)展,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國酒文化的歷史發(fā)展

  中國酒文化的歷史發(fā)展

  中國酒文化的發(fā)展源遠流長,追究其起源,可追溯到遠古時期,酒文化作為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之一,體現(xiàn)著中國文化底蘊的深厚。

  原始社會,人類就開始學(xué)會釀造酒,樹上的果子掉下來經(jīng)過天然的發(fā)酵,變成酒,人類從這個時候開始,人類便開始研究釀酒的技術(shù)。

  古云:“杜康造秫酒”,杜康作為夏王朝的六世國王,親自造酒,可見當(dāng)時人們對酒的重視程度。鄉(xiāng)人于十月在地方學(xué)堂行飲酒禮:“九月肅霜,十月滌場,朋友斯饗,日殺羔羊,躋彼公堂,稱彼兕觥,萬壽無疆”,由此詩充分展示了夏朝的酒文化。

  商代是一個十分崇尚酒的社會,上自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對酒充滿了強烈的興趣,這可以在考古發(fā)掘和甲骨文以及文獻記載中得到證實。我們非常熟知的商代最后一個國君紂王,生活極端腐朽,“以酒為池,縣(懸)肉為林……為長夜之飲”,整日沉湎于酒色之中。從甲骨文記載的情況來看,商代釀制的酒至少有三種即:鬯、醴和醪。鬯是一種用黍釀制并加郁浸泡的酒。郁是郁金香一類的香草。這種特制的香酒,經(jīng)常用于祭祀。醴是用稻谷加少量的酒曲,經(jīng)短期發(fā)酵而釀成的甜酒。其原料在商代主要是禾(粟),亦即谷子,去其皮為小米。醴酒性味甘美,性平和,所以可多次飲而不醉。醪表示有液體從容器中溢出之狀。羅振玉釋為酒字,今人多從其說。醪為何種原料所制,目前尚難確指。有學(xué)者說為一種用黍釀造而不加郁草浸泡的酒。

  商代被周代滅亡之后,周人認為是因為商人大量酗酒才導(dǎo)致商代的滅亡!渡袝ぞ普a》上說,殷商都邑內(nèi)“庶群自酒,腥聞在上,故天降喪于殷”。周初青銅器“大盂鼎”上也有銘文記載:“我聞殷墜命,唯殷邊侯田(甸)與殷正百辟,率肆于酒,故喪師!笨梢娭苋税岩笕送鰢脑蛑苯託w咎于酗酒。為此周人吸取了殷商滅亡的教訓(xùn),在全國進行禁酒。他們認為上天造酒不是為了給人享受,而是為了祭祀,并規(guī)定周人不得“沉湎于酒”,不得“群飲”,違者處死。包括對于貴族階層,也要強制戒酒。這表現(xiàn)在周代的墓葬中就是酒器數(shù)量在整個青銅器組合中明顯地銳減,食器卻大量地增加。直到西周中后期,酒器像爵、觚、斝已逐漸消失,基本不見,食器成為青銅器組合中的核心。

  到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由于鐵制工具的使用,生產(chǎn)技術(shù)有了很大的改進,農(nóng)民“早出暮歸,強乎耕稼樹藝,多娶菽粟”,生產(chǎn)積極性提高,使生產(chǎn)力有了很大發(fā)展,物資財富大為增加。這就為酒的進一步發(fā)展提供了物資基礎(chǔ),所以,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文獻,對酒的記載很多:《論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詩經(jīng)·幽風(fēng)七月》:“十月獲稻為此春酒以介眉壽”《詩經(jīng)·小雅吉日》:“以御賓客且以酌醴。”醴,酒的一種,系甜酒!抖Y記·月令》:“孟夏之月天子飲酎用禮樂。”酎,重釀之酒,配樂而飲,是說開盛會而飲之酒。 《禮記·玉藻》:“凡尊必尚元酒唯君面尊,唯餉野人皆酒,大夫側(cè)尊用木於士側(cè)尊用禁!鄙性,帶懷古之意,系君專飲之酒。春秋時分國人和野人,野人是指普通群眾。餉野人皆酒,意思是讓他們一般的飯菜,喝普通的酒。木於、禁是酒杯的等級。

  公元前221年,秦國一統(tǒng)天下,中國酒文化史也隨之揭開了新的一貞。秦漢時期,大體承繼了東周遺風(fēng)·是青銅酒器和漆酒器并重發(fā)展.北方更著重青銅酒器.如中山靖王劉勝墓中出土的大量青銅酒器,鑲金錯銀,嵌人綠松石等,極盡奢華;南方則更著重漆酒器,如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大批漆器,彩繪鮮艷;y飄逸灑脫.富有神秘感,堪稱漆酒器中的極品。除青銅酒器和漆酒器外.還有少量金銀、玉、瓷、玻璃、象牙等酒器,陶酒器仍有存在,多為大型貯酒器,如劉勝墓中出土的大陶酒海。

  秦漢年間出現(xiàn)“酒政文化”,統(tǒng)治者站在“講政治”的高度屢次禁酒,提倡戒酒,以減少五谷的消耗,最終屢禁不止。

  漢代時期對酒的認識進一步加寬,酒的用途廣為擴大,東漢名醫(yī)張仲景用酒療病,水平相當(dāng)高。調(diào)和人倫、獻諛神靈和祭祀祖先是漢代基本酒文化功能,以樂為本是漢人酒文化的精神內(nèi)核。秦漢以后,酒文化中“禮”的色彩也愈來愈濃,酒禮嚴(yán)格。而東漢末年,酒文化從以樂為本向以悲為懷的轉(zhuǎn)變。

  到了西漢末年和魏晉時期.青銅酒器逐漸衰微,漆酒圖器日益興盛。從酒器的裝飾藝術(shù)風(fēng)格來看,青銅酒器對東周遺風(fēng)繼承較多,但也已向活潑實用方向發(fā)展尤其紋飾制作偏向于紀(jì)實和具象性,神秘感減弱。

  三國時期作為我國的酒文化的發(fā)展時期,不論是技術(shù),原料,還是種類等都有很大進步,三國時期的酒風(fēng)極“盛”,酒風(fēng)剽悍、嗜酒如命,陶元珍先生評價三國酒風(fēng)時曾引用這樣一段話:“三國時飲酒之風(fēng)頗盛,南荊有三雅之爵,河朔有避暑之飲!比龂鴦窬浦L(fēng)也頗盛,喝酒手段也比較激烈。

  中國人飲酒的歷史悠久,對這一習(xí)俗的記載,先秦以來已屢見不鮮。至魏晉南北朝時期,由于酒禁大開,允許民間自由釀酒,酒業(yè)市場十分興盛。加上許多身處亂世的人深切地感受到了生命的短暫,酒成為他們逃避現(xiàn)實甚至是應(yīng)付世事的方式,"何以解憂,惟有杜康",曹操的詩恰如其分的表達了酒在當(dāng)時人們生活中的地位。

  酒文化在中國源遠流長,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處惡也”。透過一個時代的酒文化我們可以窺見一個時代人的精神特質(zhì),以唐宋為例,略加分析,就可感知一二。 大唐帝國是一個讓我們后人值得驕傲和懷戀的時代,“貞觀之治”,“開元盛世 ”,偉大的時代造就了一批批偉大的人物。如今一個個遙遠響亮而又親切的名字依然在我們的耳邊回響,F(xiàn)存的唐人有關(guān)酒的詩歌作品中抒發(fā)的感情,就與唐代樂觀,昂揚的時代精神相合拍,與當(dāng)時整個民族自信,自強,豪放外向和壯志凌云的心態(tài)相一致。雄而壯的詩酒情和雄而壯的唐帝國形象相得益彰。 在唐代,不會經(jīng)營謀生不被人恥笑,相反地如果你不會喝酒則是很丟人的事。上至皇帝,下到百姓都喜歡喝兩口,像唐王李世民他有“歡樂難再逢,芳辰良可惜,玉酒泛云壘”的詩句,就連女皇武則天也有“送酒惟須多,流杯不用稀”的豪情。 尤其是唐代文人的詩中有不少是與酒有關(guān)的名句,而且能張顯個性,如詩仙李白,他在給妻子的詩中形容自己“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他的《將進酒》中說“會須一飲三百杯”雖是夸張,但也足見酒在詩仙日常生活中的份量。

  元明清時期,釀酒的文獻資料較多,大多分布于醫(yī)書,烹飪飲食書籍,日用百科全書,筆記,主要著作有:成書于1330年的《飲膳正要》,成書于元代的《居家必用事類全集》,成書于元末明初的《易牙遺意》和《墨娥小錄》!侗静菥V目》中關(guān)于酒的內(nèi)容較為豐富,書中將酒分成米酒,燒酒,葡萄酒三大類,還收錄了大量的藥酒方;對紅曲較為詳細地介紹了其制法。明代的《天工開物》中制曲釀酒部分較為寶貴的內(nèi)容是關(guān)于紅曲的制造方法,書中還附有紅曲制造技術(shù)的插圖。

  清代的《調(diào)鼎集》較為全面地反映了黃酒釀造技術(shù)!墩{(diào)鼎集》本是一本手抄本,主要內(nèi)容是烹飪飲食方面的內(nèi)容,關(guān)于酒的內(nèi)容多達百條以上,關(guān)于紹興酒的內(nèi)容最為珍貴,其中的“酒譜”,記載了清代時期紹興酒的釀造技術(shù)酒譜"下設(shè)40多個專題。內(nèi)容包含與酒有關(guān)的所有內(nèi)容。如釀法,用具,經(jīng)濟。在釀造技術(shù)上主要的內(nèi)容有:論水、論米、論麥、制曲、浸米、酒娘、發(fā)酵、發(fā)酵控制技術(shù)、榨酒、作糟燒酒、煎酒、酒糟的再次發(fā)酵、酒糟的綜合利用、醫(yī)酒、酒壇的泥頭、酒壇的購置、修補、酒的貯藏、酒的運銷、酒的蒸餾、酒的品種、釀酒用具等,書中羅列與釀酒有關(guān)的全套用具共106件,大至榨酒器,蒸餾器,灶,小至掃帚,石塊,可以說是包羅萬象,無一遺漏。有蒸飯用具系列,有發(fā)酵,貯酒用的陶器系列,有榨具系列,有煎酒器具系列,有蒸餾器系列等。

  此外,酒道推向了一個修身養(yǎng)性的境界,酒令五花八門,所有世上的事物、人物、花草魚蟲、詩詞歌賦、戲曲小說、時令風(fēng)俗無不入令,且雅令很多,把中國的酒文化從高雅的殿堂推向了通俗的民間,從名人雅士的所為普及為里巷市井的愛好。把普通的飲酒提升到講酒品、崇飲器、行酒令、懂飲道的高尚境地。

  新中國成立后,當(dāng)今,酒文化的核心便是“酒民文化”。人的酒行為更為普遍,酒與人的生活更為密切,酒廣泛地融入了人們的生活,貼近“生活”的酒文化得到了空前的豐富和發(fā)展。如生日宴、婚慶宴、喪宴等等以及相關(guān)的酒俗、酒禮,成為生活內(nèi)容,網(wǎng)絡(luò)上還有這樣的段子形容當(dāng)下中國各大酒企都在賣什么:茅臺賣“貴”;五糧液賣“尊”;劍南春賣“喜”;國窖1573賣“歷史”;郎酒賣“紅”;水井坊賣“高尚”;洋河賣“情懷”;金六福賣“!;董酒賣“密”;古井貢酒賣“年份”;瀘州老窖賣“老”;酒鬼酒賣“醉”;汾酒,賣“館藏”。這些都是順應(yīng)當(dāng)代中國人的飲酒需求而產(chǎn)生的觀念性詞匯,總的來說,隨著時代的變遷,如今中國的酒文化已漸漸演變成中國特有的政治文化、中國特有的人情文化、中國商業(yè)權(quán)利尋租文化以及中國特有的公關(guān)飯局文化。

  解酒方法

  1、蜂蜜解酒。將蜂蜜用水稀釋,徐徐服下。蜂蜜水濃度要高一些。

  2、食醋解酒。用食醋燒一碗酸湯,服下。食醋一小杯(20毫升左右),徐徐服下。食醋與白糖浸漬過的蘿卜絲(一大碗),吃下。食醋浸漬過的松花蛋兩個,吃服。食醋能解酒,主要是由于酒中的乙醇與食醋中的機酸,會在人體的腸胃內(nèi)相遇而起醋化反應(yīng),降低乙醇濃度,從而減輕酒精的毒性。

  3、豆腐解酒。飲酒時宜多以豆腐類菜肴作下酒菜。困為豆腐中的半胱胺酸是一種主要的氨基酸,能解己醛毒,食后能使之迅速排出。

  4、生蛋清、鮮牛奶、霜柿餅解酒。將三者煎湯服,可解酒。

  5、糖茶水解酒(切勿酒后喝濃茶,會傷害腎臟)。糖茶水可沖淡血液中酒精濃度,并加速排泄。

  6、芹菜解酒。芹菜擠汁服下,可取醉后頭痛、腦脹、顏面潮紅。

  7、綠豆解酒。綠豆適量,用溫開水洗凈,搗爛,開水沖服或煮湯服。

  8、食鹽解酒。飲酒過量,胸膜難受?稍陂_水里面加少許食鹽,喝下去立刻就能解酒。

  9、柑橘皮解酒。將柑橘皮焙干、研末,加食鹽1.5克,煮湯服。

  10、白蘿卜解酒。白蘿卜一公斤,搗成泥取汁,分一次服。也可在白蘿卜汁中加紅糖適量飲服。也可食生蘿卜。

  11、鮮橙解酒。鮮橙(鮮橘亦可)三五個,榨汁飲服,或食服。

  12、生梨解酒。吃梨或擠梨汁飲服。

  注意:對于酩酊大醉者,如果用了上述方法仍不能使其解酒醒轉(zhuǎn),可用干凈雞毛一支輕輕摩擦其喉嚨或用手捏其喉嚨,使其嘔吐殘留在胃中的酒液,可使醉狀緩解。若仍無效果,則應(yīng)就醫(yī)診治。

  酒的飲法

  黃酒的飲法黃酒的飲法,可帶糟食用,也可僅飲酒汁。后者較為普遍。傳統(tǒng)的飲法,是溫飲,將盛酒器放入熱水中燙熱,或隔火加溫。溫飲的顯著特點是酒香濃郁,酒味柔和。但加熱時間不宜過久,否則酒精都揮發(fā)掉了,反而淡而無味。一般在冬天,盛行溫飲。還有一種方法是在常溫下飲用。在香港和日本,流行加冰后飲用。即在玻璃杯中加入一些冰塊,注入少量的黃酒,最后加水稀釋飲用。有的也可放一片檸檬入杯內(nèi)。飲酒時,配以不同的菜,則更可領(lǐng)略黃酒的特有風(fēng)味,以紹興酒為例:干型的元紅酒,宜配蔬菜類、海蜇皮等冷盤;半干型的加飯酒,宜配肉類、大閘蟹;半甜型的善釀酒,宜配雞鴨類;甜型的香雪酒,宜配甜菜類。

  在飲酒前要先吃些飯菜或少量主食,或者慢慢地邊吃東西邊喝酒,可以減輕酒精對胃的刺激,降低發(fā)生低血糖和酒精中毒的發(fā)生。而且喜歡飲酒時調(diào)兌可樂、綠茶之類的年輕人,最好選擇酒精含量較低、濃度較小的酒。

  酒的發(fā)明者:儀狄、杜康

  酒與中國文化密切相關(guān),它的發(fā)明者,共推儀狄、杜康。晉人江統(tǒng)說:“酒之所興,肇自上皇,或云儀狄,一曰杜康!眱x狄,大禹時代人;杜康,據(jù)說就是夏代國王少康。而杜康之名又盛于儀狄,故儀狄之名則彰而不顯。撥開塵封于酒史上的重重迷霧,最早的酒產(chǎn)生于洛陽為中心的河洛地區(qū),則是不爭的事實。

  根據(jù)古人的記載,酒的發(fā)明也相當(dāng)偶然。有一次,杜康把剩飯放在空桑之中,日子久了,飯自然發(fā)酵,散發(fā)出一種芬芳的氣味,并流出一種液體,杜康取而飲之,感覺其味甘美。杜康受此啟發(fā),發(fā)明了酒。

  所謂空桑,即樹心被朽空的桑樹。據(jù)古代文獻記載,洛陽伊水流域有一個地名叫空桑澗,可能與空桑有關(guān)。杜康釀的酒稱秫酒,即釀酒的原料以黑秫為主。黑秫是高粱的一種,它野生于洛陽山區(qū),上古先民把它培育成一種重要的農(nóng)作物。

  杜康釀酒

  杜康善于釀酒,其釀制工藝頗為講究!抖趴导o(jì)聞》記載的“五齊六法”據(jù)說就是杜康釀酒的秘方。它要求造酒用的黑秫要成熟,投曲要及時,浸煮要清潔,要取用山泉之水,釀酒器物要優(yōu)良,火候要適當(dāng)。民間傳唱的一首酒歌據(jù)稱是杜康所傳,歌詞稱:“三更裝糟糟兒香,日出燒酒酒兒旺,午后投料味兒濃,日落拌糧酒味長!边@就是說,在釀酒過程中,對何時投料,何時開火,都非常講究。

  酒在河洛地區(qū)產(chǎn)生后,就融入博大精深的河洛文化中。周公在洛陽發(fā)布禁酒令,即《酒誥》,但并未完全禁止飲酒,而是把酒與周禮緊密相連,故周代的五禮均離不開酒,F(xiàn)存的《詩經(jīng)》據(jù)說是孔子刪定的,但孔子刪定之前的“詩”其實就是在洛陽收集保存的官方文獻。在這些詩篇中,與酒有關(guān)的占了大部分篇幅。

  杜康故里即杜康釀酒的舊址在何處?這也是人們感興趣的話題。

  杜康故里,稱杜康村,共有兩處,均在洛陽。一處在洛陽老城西。民國時期李健人寫的《洛陽古今談》稱,杜康村,在洛陽城西,又稱杜村,即杜康故宅。一處在汝陽縣,此處杜康村的最早記載見于明萬歷《直隸汝州全志》一書,該書稱:“杜康村,(伊陽)城北五十里,杜康造酒處!边@里有杜康廟、杜康墓等遺跡。

  杜康酒是中國酒宗,洛陽是中國酒文化的故鄉(xiāng),認真總結(jié)洛陽歷代釀酒工藝,發(fā)掘洛陽酒文化的內(nèi)涵,這是時代賦予我們的神圣使命。

  擴展資料:

  中國酒的歷史,可以上朔到人類社會發(fā)展史的上古時期。《史記.殷本紀(jì)》中便有紂王“以酒為池,懸肉為林”,“為長夜之飲”的記載,《詩經(jīng)》中“十月獲稻、為此春酒”和“為此酒春,以介眉壽”的詩句,都以人類不同的社會活動表明中國酒的興起已有五千年的歷史了。

  另據(jù)考古學(xué)家證明,在近現(xiàn)代出土的新石器時代的陶器中,已有了專用的酒器,這說明,在原始社會,中國釀酒已很盛行。有關(guān)酒的起源,歷史文獻記述有四種各據(jù)理論的說法。

  一、上天造酒說

  自古以來,中國人的祖先就有酒是天上“酒星”所造的說法!稌x書》中有關(guān)于酒旗星座的記載:“軒轅右角南三星日酒旗,酒官之旗也,主宴飲食!避庌@,中國古稱星名,共十七顆星,其中十二顆屬獅子星座。酒旗三星,呈“一”形排列,南邊緊傍二十八宿的柳宿入顆星。明朗的夜晚,對照星圖仔細在天空中搜尋,獅子座中的軒轅十四和長蛇座的二十八宿中的星宿一,很明亮,很容易找到,酒旗三星,則因亮度太小或太遙遠,而用肉眼很難辨認。

  酒旗星的發(fā)現(xiàn),最早見于《周禮》一書中,據(jù)今已有近三千年的歷史。二十八宿的廉潔,始于殷代而確立于周代,是中國古代天文學(xué)的偉大發(fā)現(xiàn)之一。在當(dāng)時天文科學(xué)儀器極其簡陋的情況下,能在浩焱的星漢中觀察到這幾顆并不怎樣明亮的“酒旗星”,給予命名并留下關(guān)于酒旗星的種種記載與傳說,這不能不說是一種奇跡。

  二、猿猴造酒說

  唐人李肇所撰《國史補》一書,對人類如何捕捉聰明伶俐的猿猴,有一段極精彩的記載。

  猿猴是十分機敏的動物,它們居于深山野林中,出沒無常,很難捉到,經(jīng)過細致的觀察,人們發(fā)現(xiàn)猿猴“嗜酒”。于是,人們便在猿猴出沒的地方,擺上香甜濃郁的美酒。猿猴聞香而至,先是在酒缸前流連不前,接著便小心翼翼地蘸酒吮嘗。時間一久,終因經(jīng)受不住美酒的誘惑,而暢飲起來,直到酩酊大醉而被人捉住。這種捕捉猿猴的方法并非中國獨有,東南亞一帶的群眾和非洲的土著民族捕捉猿猴或大猩猩,也都采用類似的方法。

  猿猴不僅嗜酒,而且還會“造酒”,這在中國歷史的典籍中都有記載。清代文人李調(diào)元在他的著述中有“瓊州多猿.....嘗于石巖深處得猿酒,蓋猿酒以稻米與百花所造,一百六軋有五六升許,味最辣,然極難得!钡挠涊d;清代的一本筆記小說中也道:“粵西平樂等府,山中多猿,善采百花釀酒。樵子入山,得其巢穴者,其酒多至數(shù)百。飲之,香美異常,名曰猿酒!睙o獨有偶,早在明朝時期,這類猿猴“造”酒的傳說就有過記載。明代文人李日華在他的著述中,也有過類似的記載:“黃山多猿猱,春夏采花果于石洼中,醞釀成酒,香氣溢發(fā),聞數(shù)百步”。

  昔年,《安徽日報》曾刊登老畫家程嘯天先生在黃山險峰深谷覓得“猴兒酒”的事情。這些不同時代人的記載,都證明在猿猴的聚居處,常常有類似“酒”的東西發(fā)現(xiàn)。由此也可推論酒的起源,當(dāng)由果發(fā)酵開始,因為它比糧谷發(fā)酵容易得多。

  酒是一種由發(fā)酵所得的食品,是由一咱叫酵母菌的微生物分解糖類產(chǎn)生的。酵母菌是一種分布極其廣泛的菌類,在廣袤的大自然原野中,尤其在一些含糖分較高的水果中,這種酵母菌更容易繁衍滋長。山林中野生的水果,是猿猴的重要食物。猿猴在水果成熟的季節(jié),收貯大量水果于“石洼中”,堆積的水果受到自然界中酵母菌的作用而發(fā)酵,在石洼中將一種被后人稱為“酒”的液體析出,因此,猿猴在不自覺中“造”出酒來,是合乎邏輯與情理的。

  三、儀狄造酒說

  史籍中有多處提到儀狄“作酒而美”、“始作酒醪”的記載。

  一種說法叫“儀狄作酒撥,杜康作秣酒”。由字面看,是講他們在作不同的酒!皳堋,是一種糯米經(jīng)過發(fā)酵加工而成的“酪糟兒”。性溫軟,其味甜,多座于江浙一帶,F(xiàn)在的不少家庭中,仍自制醒糟兒。醋糟兒潔白細膩,稠狀的糟糊可當(dāng)主食,上面的清亮汁液頗近于酒!傲帧,高梁的別稱。杜康作林酒,指的是杜康造酒所使用的原料是高梁。由此看來,儀狄是黃酒的創(chuàng)始人,而杜康可能是高梁酒創(chuàng)始人。

  另一種說法是“酒之所興,肇自上皇,成于儀狄”。意思是說,自上古三皇五帝的時候,就有各種各樣的造酒的方法流行于民間,是儀狄將這些造酒的方法歸納總結(jié)起來,始之流傳于后世的。

  儀狄是什么時代的人呢?比起杜康來,古籍中關(guān)於儀狄的記載比較一致。例如《世本》、《呂氏春秋》、《戰(zhàn)國策》中部認為他是夏禹時代的人。那么,儀狄是不是釀酒的“始祖”呢?此說自古看法就不一致,甚至有與《世本》相矛盾的說法。例如孔子八世孫孔駙,說帝堯、帝舜部是飲酒量很大的君王。黃帝、堯、舜,部早于夏禹,早于夏禹的堯舜部善飲酒,他們飲的是推人制造的酒呢?可見,說夏禹的臣屬儀狄“始作酒醪”并不確切。事實上用糧食釀酒是件程序、工藝都很難的事,單憑一個人力量是難以完成的。

  【酒之典故 】

  歡伯:因為酒能消憂解愁,能給人們帶來歡樂,所以就被稱之為歡伯。這個別號最早出在漢代焦延壽的《易林·坎之兌》,他說,“酒為歡伯,除憂來樂”。其后,許多人便以此為典,作詩撰文。如宋代楊萬里在《和仲良春晚即事》詩之四中寫道:“貧難聘歡伯,病敢跨連錢”。又,金代元好問在《留月軒》詩中寫道,“三人成邂逅,又復(fù)得歡伯;歡伯屬我歌,蟾兔為動色!

  杯中物:因飲酒時,大都用杯盛著而得名。始于孔融名言,“座上客常滿,樽(杯)中酒不空”。陶潛在《責(zé)子》詩中寫道,“天運茍如此,且進杯中物”。杜甫在《戲題寄上漢中王》詩中寫道,“忍斷杯中物,眠看座右銘”。

  金波:因酒色如金,在杯中浮動如波而得名。張養(yǎng)浩在《普天樂·大明湖泛舟》中寫道,“杯斟的金濃滟滟”。

  秬鬯:這是古代用黑黍和香草釀造的酒,用于祭祀降神。據(jù)《詩經(jīng)。大雅·江漢》記載,“秬鬯一卣”!矀鳌常汉谑蛞。鬯,香草也,筑煮合而郁之曰“鬯”。「箋」:秬鬯,黑黍酒也,謂之鬯者,芬香條暢也。王賜召虎,以鬯酒一尊,以祭其宗廟,告其先祖。

  白墮:這是一個善釀?wù)叩拿。?jù)北魏《洛陽伽藍記·城西法云寺》中記載,“河?xùn)|人劉白墮善能釀酒,季夏六月,時暑赫羲,以罌貯酒,暴于日中。經(jīng)一旬,其酒不動,飲之香美而醉,經(jīng)月不醒。京師朝貴多出郡登藩,遠相餉饋,逾于千里。以其遠至,號曰鶴觴,亦曰騎驢酒。永熙中,青州刺史毛鴻賓赍酒之藩,路逢盜賊,飲之即醉,皆被擒。時人語曰,‘不畏張弓撥刀,唯畏白墮春醪’”。因此,后人便以“白墮”作為酒的代稱。蘇轍在《次韻子瞻病中大雪》詩中寫道,“殷勤賦黃竹,自勸飲白墮”。

  凍醪:即春酒。是寒冬釀造,以備春天飲用的酒。據(jù)《詩·豳風(fēng)·七月》記載,“十月獲稻,為此春酒,以介眉壽”!緜鳌浚捍壕疲瑑鲺惨。宋代朱翼中在《酒經(jīng)》寫道,“抱甕冬醪,言冬月釀酒,令人抱甕速成而味薄”。杜牧在《寄內(nèi)兄和州崔員外十二韻》中寫道,“雨侵寒牖夢,梅引凍醪傾”。

  壺觴:本來是盛酒的器皿,后來亦用作酒的代稱,陶潛在《歸去來辭》中寫道,“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白居易在《將至東都寄令孤留守》詩中寫道,“東都添個狂賓客,先報壺觴風(fēng)月知”。

  壺中物:因酒大都盛于壺中而得名。張祜在《題上饒亭》詩中寫道,“唯是壺中物,憂來且自斟”醇酎這是上等酒的代稱。據(jù)《文選·左思<魏都賦>》記載,“醇酎中山,流湎千日”。張載在《酃酒賦》中寫道,“中山冬啟,醇酎秋發(fā)”。

  酌:本意為斟酒、飲酒,后引申為酒的代稱;’如“便酌”“小酌”。李白在《月下獨酌》一詩中寫道,“花問、壺酒,獨酌無相親”

  酤:據(jù)《詩·商頌·烈祖》記載,“既載清酤,赍我思成”。〔傳」:酤,酒。醑:本意為濾酒去滓,后用作美酒代稱。李白在《送別》詩中寫道,“借別傾壺醑,臨分贈鞭”。楊萬里在《小蓬萊酌酒》詩中寫道,”餐菊為糧露為醑”。

  醍醐:特指美酒。白居易在《將歸一絕》詩中寫道,“更憐家醞迎春熟,一甕醍醐迎我歸”。

  黃封:這是指皇帝所賜的酒,也叫宮酒。蘇軾在《與歐育等六人飲酒》詩中寫道,“苦戰(zhàn)知君便白羽,倦游憐我憶黃封”。又據(jù)《書言故事·酒類》記載,“御賜酒曰黃封”。

  清酌:古代稱祭祀用的酒。據(jù)《禮·曲禮》記載,“凡祭宗廟之禮,……酒曰清酌”。

  昔酒:這是指久釀的酒。據(jù)《周禮·天宮酒正》記載,“辨三酒之物,一曰事酒,二曰昔酒,三曰清酒”。賈公彥注釋說:“昔酒者,久釀乃孰,故以昔酒為名,酌無事之人飲之”。

  縹酒:這是指綠色微白的酒。曹植在《七啟》中寫道,“乃有春清縹酒,康狄所營”。李善注:縹,綠色而微白也。

  青州從事、平原督郵:“青州從事”是美酒的隱語!捌皆洁]”是壞酒的隱語。據(jù)南朝宋國劉義慶編的《世說新語·術(shù)解》記載,“桓公(桓溫)有主簿善別酒,有酒輒令先嘗,好者謂‘青州從事’,惡者謂‘平原督郵’。青州有齊郡,平原有鬲縣。從事,言到臍;督郵,言在鬲上住”!皬氖隆、“督郵”,原為官名。宋代蘇軾在《章質(zhì)夫送酒六壺書至而酒不達戲作小詩問之》中,寫有“豈意青州六從事,化為烏有一先生”的詩句。

  曲生、曲秀才:這是酒的擬稱。據(jù)鄭棨在《開天傳信記》中記載,“唐代道士葉法善,居玄真觀。有朝客十余人來訪,解帶淹留,滿座思酒。突有一少年傲睨直入,自稱曲秀才,吭聲談?wù),一座皆驚。良久暫起,如風(fēng)旋轉(zhuǎn)。法善以為是妖魅,俟曲生復(fù)至,密以小劍擊之,隨手墜于階下,化為瓶榼,美酒盈瓶。坐客大笑飲之,其味甚佳”。后來就以“曲生”或“曲秀才”作為酒的別稱。明代清雪居士有“曲生真吾友,相伴素琴前”的詩句。清代北軒主人寫有“春林剩有山和尚,旅館難忘曲秀才”的詩句。蒲松齡在《聊齋志異·八大王》一節(jié)中,也寫有“故曲生頻來,則騷客之金蘭友”的詞句。

  曲道士、曲居士:這是對酒的戲稱。宋代陸游在《初夏幽居》詩中寫道,“瓶竭重招曲道士,床空新聘竹夫人”。黃庭堅在《雜詩》之五中寫道,“萬事盡還曲居士,百年常在大槐宮”。

  曲蘗:本意指酒母。據(jù)《尚書·說命》記載,“著作酒醴,爾惟曲蘗”。據(jù)《禮記·月令》記載,“乃命大酋,秫稻必齊,曲蘗必時”后來也作為酒的代稱。杜甫在《歸來》詩中寫道,“憑誰給曲蘗,細酌老江干”。蘇拭在《濁醪有妙理賦》中寫道,“曲蘗有毒,安能發(fā)性”。

  春:在《詩經(jīng)·豳風(fēng)·七月》中有“十月獲稻,為此春酒,以介眉壽”的詩句,故人們常以“春”為酒的代稱。杜甫在《撥悶》詩中寫道,“聞道云安曲米春,才傾一盞即醺人”。蘇拭在《洞庭春色》詩中寫道,“今年洞庭春,玉色疑非酒”。

  茅柴:這本來是對劣質(zhì)酒的貶稱。馮時化在《酒史·酒品》中指出了,“惡酒曰茅柴”。亦是對市沽薄酒的特稱。吳聿在《觀林詩話》中寫道,“東坡‘幾思壓茅柴,禁綱日夜急’,蓋世號市沽為茅柴,以其易著易過”。在明代馮夢龍著的《警世通言》中,有“琉璃盞內(nèi)茅柴酒,白玉盤中簇豆梅”的記載。

  香蟻、浮蟻:酒的別名。因酒味芳香,浮糟如蟻而得名。韋莊在《冬日長安感志寄獻虢州崔郎中二+韻》詩中寫道,“閑招好客斟香蟻,悶對瓊?cè)A詠散鹽”。

  綠蟻、碧蟻:酒面上的綠色泡沫,也被作為酒的代稱。白居易在《同李十一醉憶元九》詩中寫道,“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謝眺《在郡臥病呈沈尚書》中寫道,“嘉魴聊可薦,綠蟻方獨持”。吳文英在《催雪》中寫道,“歌麗泛碧蟻,放繡箔半鉤”。

  天祿:這是酒的別稱。語出《漢書·食貨志》下,“酒者,天子之美祿,帝王所以頤養(yǎng)天下,享祀祈福,扶衰養(yǎng)疾”。相傳,隋朝末年,王世充曾對諸臣說,“酒能輔和氣,宜封天祿大夫”。因此,酒就又被稱為“天祿大夫”。

  椒漿:即椒酒,是用椒浸制而成的酒。因酒又名漿,故稱椒酒為椒漿。《楚辭。九歌·東皇太一》寫道,“奠桂酒兮椒漿”。李嘉**在《夜聞江南人家賽神》詩中寫道,“雨過風(fēng)清洲渚閑,椒漿醉盡迎神還”。漿本來是指淡酒而說的,后來亦作為酒的代稱。據(jù)《周禮.天官,漿人》記載,“掌共主之六飲:水、漿、醴、涼、醫(yī)、酏,入于邂逅,又復(fù)得歡伯;歡伯屬我歌,蟾兔為動色”。

  忘憂物:因為酒可以使人忘掉憂愁,所以就借此意而取名。晉代陶潛在《飲酒》詩之七中,就有這樣的稱謂,“泛此忘憂物,遠我遺世情;一觴雖猶進,杯盡壺自傾”。

  掃愁帚、釣詩鉤:宋代大文豪蘇拭在《洞庭春色》詩中寫道,“要當(dāng)立名字,未用問升斗。應(yīng)呼釣詩鉤,亦號掃愁帚”。因酒能掃除憂愁,且能鉤起詩興,使人產(chǎn)生靈感,所以蘇軾就這樣稱呼它。后來就以“掃愁帚”、“釣詩鉤”作為酒的代稱。元代喬吉在《金錢記》中也寫道,“在了這掃愁帚、釣詩鉤”。

  狂藥:因酒能亂性,飲后輒能使人狂放下羈而得名。唐代房玄齡在《晉書·裴楷傳》有這樣的記載,“長水校尉孫季舒嘗與崇(石崇)酣宴,慢傲過度,崇欲表免之。楷聞之,謂崇曰,‘足下飲人狂藥,責(zé)人正禮,不亦乖乎?’崇乃止”。唐代李群玉在《索曲送酒》詩中也寫到了“廉外春風(fēng)正落梅,須求狂藥解愁回”的涉及酒的詩句。

  酒兵:因酒能解愁,就象兵能克敵一樣而得名。唐代李延壽撰的《南史·陳慶之傳》附《陳暄與兄子秀書》有此稱謂,“故江諮議有言,‘酒猶兵也。兵可千日而不用,不可一日而不備;酒可千日而不飲,不可一飲而不醉’”。唐代張彥謙在《無題》詩之八也有此稱謂“憶別悠悠歲月長,酒兵無計敵愁腸”的詩句。

  清圣、濁賢:東漢未年,曹操主政,下令禁酒。在北宋時期李昉等撰寫的《太平御覽》引《魏略》中有這樣的記載,“太祖(曹操)時禁酒而人竊飲之,故難言酒,以白酒為賢人,清酒為圣人”。晉代陳壽在《三國志·徐邈傳》中也有這樣的記載,“時科禁酒,而邈私飲,至于沉醉,校事趙達問以曹事,邈曰,‘中圣人’……渡遼將軍鮮于輔進曰,‘平日醉客謂酒清者為圣人,濁者為賢人。邈性修慎,偶醉言耳’”。因此,后人就稱白酒或濁酒為“賢人”,清酒為“圣人”。唐代季適在《罷相作》中寫有“避賢初罷相,樂圣且銜杯”的詩句。宋代陸游在《溯溪》詩中寫有“閑攜清圣濁賢酒,重試朝南暮北風(fēng)”的詩句。

【中國酒文化的歷史發(fā)展】相關(guān)文章:

中國的酒文化10-23

中國酒文化的禮儀06-07

中國戲曲發(fā)展歷史08-07

中國的葡萄酒文化12-04

中國酒文化的優(yōu)缺點05-26

跆拳道在中國的發(fā)展歷史09-08

中國銳舞文化發(fā)展歷史07-22

中國現(xiàn)代舞的發(fā)展歷史10-28

中國宮廷舞發(fā)展歷史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