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阿昌族的風俗習慣介紹
阿昌族是云南特有的、人口較少的7個少數(shù)民族之一,民族語言為阿昌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語支待定,有梁河方言和戶撒方言兩種方言,兼通漢語、傣語等其他民族的語言或方言,無本民族文字,使用漢字。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阿昌族的風俗習慣介紹,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阿昌族是中國云南省特有的少數(shù)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德宏州的隴川縣戶撒和梁河縣九保、囊宋三個阿昌族鄉(xiāng),阿昌族的風俗習慣。潞西縣江東鄉(xiāng)高埂田和盈江、瑞麗有少量分布。此外,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龍縣的漕澗、舊州等地,保山地區(qū)騰沖縣和龍陵縣也有部分居祝
阿昌族的服飾簡潔、樸素、美觀。男子多穿藍色、白色或黑色的對襟上衣、下穿黑色褲子,褲腳短而寬。小伙子喜纏白色包頭,婚后則改換黑色包頭。有些中老年人還喜歡戴氈帽。
青壯年打包頭時總要留出約40厘米長的穗頭垂于腦后。男子外出趕集或參加節(jié)日聚會時,喜歡斜背一個“筒帕”(挎包)和一把阿昌刀,更顯得英俊而瀟灑。 婦女的服飾有年齡和婚否之別。未婚少女平時多著各色大襟或?qū)笊弦隆⒑谏L褲,外系圍腰,頭戴黑色包頭。梁河地區(qū)的少女也喜歡穿筒裙。已婚婦女一般穿藍黑色對襟上衣和筒裙,小腿裹綁腿,喜用黑布纏出類似尖頂帽狀的高包頭,包頭頂端還垂掛四五個五彩小繡球,頗具特色。每逢外出趕集、做客或喜慶節(jié)日,婦女們都要精心打扮
一番。她們?nèi)〕稣洳氐母鞣N首飾,戴上大耳環(huán)、花手鐲,掛上銀項圈,在胸前的紐扣上和腰間系掛上一條條長長的銀鏈……,此時的阿昌族婦女,全身銀光閃閃,風采萬千。 當你走進阿昌族山寨,你還會發(fā)現(xiàn)阿昌族青年男女都喜歡在包頭上插飾一朵朵鮮花。這朵朵鮮花,不僅美觀,而且他們還視之為品性正直、心靈純潔的標志。
婚俗
阿昌族一般是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婚前戀愛自由,盛行“串姑娘”,但婚姻締結(jié)由父母包辦。過去一般是同姓不婚,但長期以來與漢、傣等族通婚的卻較普遍。盛行夫兄弟婚的轉(zhuǎn)房制度。寡婦可以改嫁,但不能帶走夫家財產(chǎn),其子女亦歸夫家扶養(yǎng)。
阿昌族男女青年結(jié)婚的婚宴上,首先要請新娘的舅舅坐在上首,并擺上一盤用豬腦拌制的涼菜,酒宴后舅舅要送新娘一條約4.5千克的帶豬尾巴的后腿,稱為外家肉,表示新娘要永遠不忘娘家的養(yǎng)育之恩。
食俗
阿昌族日食三餐,喜食酸性食品。過去青年男女有嚼煙、檳榔的習慣,牙齒往往被染成黑色,故又有“齒黑為美”的舊俗。
阿昌族以米飯為主食,也常用大米磨粉制成餌絲、米線作為主食。餌絲食用方便,食用時只需在沸水中稍燙一下,撈出配上佐料即可食用。如果蓋上燜肉,(火+巴)肉、雞絲等配料,可做成各式不同的餌絲;米線除同餌絲一樣熱食外,還可涼拌,或在米線里加一勺熱稀豆粉(豌豆面與水合煮),再加油辣椒、蒜姜泥、味精等調(diào)料,做成稀豆粉汁米線,辛辣滑嫩,是阿昌族入夏之后經(jīng)常食用的小吃。阿昌族喜吃芋頭,傳說古代慶豐收時,殺狗和吃芋頭必不可少。阿昌族婦女大都會做豆腐、豆粉,常用豌豆做成涼粉供食,作文素材《阿昌族的風俗習慣》。肉食主要來源于飼養(yǎng)的豬和黃牛。豬肉喜歡用來作火燒生豬肉米
阿昌族線,即將豬宰殺后用麥稈或稻草將豬皮燒黃,刮洗干凈,然后切碎拌上醋、大蒜、辣椒等佐料與米線一起食用。稻田養(yǎng)魚是日常吃魚的主要來源,食用時多將鮮魚用油煎或油炸,再加水和酸辣椒煮熟或 蒸熟即可上桌。以酸辣谷花魚(栽秧時將魚苗放入田內(nèi),谷熟后取魚,稱谷花魚)最具特色。腌制的咸菜、鹵腐、豆豉常年必備,每餐不少。酒是白族人常年不斷的飲料,婦女常飲用糯米制作的甜酒,有濃郁的酒香和甜味;成年人和老年人多飲白酒,F(xiàn)在大多數(shù)阿昌族都已會用蒸餾法制作燒酒,藏之于甕,供是節(jié)和待客時飲用。
典型食品主要有:涼拌芹菜糝、冷凍、酸(火+巴)菜、過手米線。
糯米粑粑和過手米線是阿昌族的兩種風味食品。糯米粑粑是把糯米洗凈后,用清水浸泡半天左右,撈取放入甑中蒸熟成糯米飯后,放到木碓中舂細,即可食用。糯米粑粑柔軟細嫩,口感極好。多余的粑粑則攤天芭蕉葉上,邊涼邊吃,或炸或烤,或煮或燒,都香脆可口,令人百吃不厭!斑^手米線”是隴川戶撒一帶阿昌族的風味食品,用戶撒產(chǎn)地上等米壓榨成米線,用火燒豬肉、豬肝、豬腦、粉腸、花生米面、芝麻、大蒜、辣椒、芫荽、鹽巴、味精等,另加豆粉、酸醋攪拌均勻做成調(diào)料。吃時,洗凈手,先將米線拿在手中,然后澆上調(diào)料,用筷子攪拌后,送到嘴里,一吸而過。過手米線味道鮮美,營養(yǎng)豐富,易于消化,回味無窮。
關(guān)于嚼煙的阿昌族民間傳說
阿昌和佤、傣、景頗、崩龍、德昂等民族都有嚼煙的習慣。據(jù)阿昌族民間傳說:從前,有一母女倆相依為命。不料,女兒剛成人,母親就不幸去世了,女兒嚎啕大哭,痛不欲生,她茶飯不思,在媽媽墳上哭了三天三夜。第三天,墳上長出了一棵水靈靈的煙樹,女兒嗓子渴,掐來一片嫩葉放進嘴里,嚼來又甜又有味,愁悶一下消失,疲勞也消失了。后來,女兒每當看見煙葉,思念起忘母,總要掐點來嚼;锇閭円娝赖媒蚪蛴形叮哺榔饋。后來,嚼的人越來越多,嚼煙成了她們驅(qū)除疲勞、消閑解悶的好方式,以致成為嗜好和待客之道。
喪俗
行土葬俗。少數(shù)患惡病或婦女難產(chǎn)而亡者,須先行火葬再棺木土葬。死于寨外者,忌抬回寨內(nèi)。人死后殮棺時尸體忌人、貓、狗等動物跨越。死者可帶生前喜愛之物殉葬,但忌帶金屬物,故死者生前鑲牙也得敲掉。阿昌族在舉行喪禮時多由“活袍”主持,徹夜誦經(jīng),敲鑼奏哀樂,高唱“孝歌”。出殯后,禁忌動鑼、抬喪棒等,否則認為寨中又會死人。
人死后一般行土葬,非正常死亡的必須火葬。
禮儀及禁忌:
阿昌族禁止在正月初一殺家畜和傷害動物;婦女生孩子未滿7天時,忌諱別家男子進入院內(nèi)。
阿昌族的臥房分布在正堂兩邊,老者居左邊,其他居右邊。男性長者忌進已婚晚輩的臥室。未婚男子可住廂房或廂房樓上。女性忌住樓上;男子在樓下,忌婦女上樓。忌婦女跨踩農(nóng)具工具。
阿昌族熱情好客,尊老愛幼,有許多優(yōu)良的傳統(tǒng)禮儀。有客來家小憩,主人要好酒好茶招待,吃飯禮讓上座,如客人年輕輩分小可推辭坐邊座或下方坐;遇敬酒倒茶,忌不禮讓就接受。阿昌族待客有勸飯習俗,無論會喝酒、喝茶否,忌諱客人不接受;遇勸飯時,無論已飽否都應伸雙飛捧碗相接;雙手接遞或起身行禮,視為恭敬。通常勸飯是象征性的,通過勸飯講情說意,乃至唱勸飯山歌抒情,表示歡迎客人才是真正的緣由。
阿昌族解除婚約婚誓,須退回盟誓的相片及頭發(fā)。忌燒毀相片、頭發(fā),否則認為照片及頭發(fā)燒毀后,人會大病乃至會瘋。
阿昌族同姓忌婚配。有招婿入門習俗,上門男子須改名隨女方姓。阿昌族婚禮舉行3天。在婚禮中新娘、新郎逐桌去敬糖茶,客人喝畢放少許錢幣于杯中。
文化
信仰
由于受多元文化的影響,阿昌族的宗教信仰形成了多種宗教并存的狀態(tài)。其中有自然崇拜、鬼神崇拜、祖先崇拜、小乘佛教、漢傳佛教及道教。
梁河、潞西、龍陵一帶的阿昌族,受漢族的影響,以信仰原始宗教、祖先崇拜為主。梁河阿昌族原始宗教的核心是萬物有靈。他們認為自然界中的日、月、江、河、大山、巨石、大樹等,均有靈魂,都有超人的力量,而神靈也有善、惡之分。善鬼能幫助人們,使作物生長旺盛、糧食豐收并保護山林。惡鬼使人生病、寨子中的牛、馬等牲畜死亡。當人們生病或遭受災害時,就只有祈求神靈保佑,定期或不定期地殺禽、殺牲獻祭,以求驅(qū)病去災。他們對太陽神、月亮神、土主神、灶神、火神、樹神、巨石、田公地母、戰(zhàn)神、狼神、獵神等都要祭祀,其方式、程序、地點均不同,各自都有特定的含義。阿昌族的每個村寨中,均有“廟”或“塞”(與廟性質(zhì)差不多)供奉神靈。
祖先崇拜在阿昌族的宗教信仰中有著重要的地位。遮帕麻和遮米麻是人類的始祖天公地母,梁河地區(qū)阿昌族每年都要定期舉行盛大的窩羅節(jié),紀念和祭祀他們。寨神是阿昌族的遠祖,各個村寨均供奉并祭祀他。在阿昌族的觀念中,人死后有3個靈魂,一個在墳上,年年清明要獻祭;一個供在家中堂屋,年節(jié)也要祭祀;另一個送“城隍廟”供奉 。每年七月初一、八月十五也要祭祖。
隴川戶臘撒一帶的阿昌族因受傣族影響,主要信仰小乘佛教。當?shù)胤鹚隆⒎鹚脑煨团c周圍傣族的相似。佛教在阿昌族人民生活中影響較大,每年都有定期的“進洼”、“出洼”、“燒白柴”等宗教節(jié)日和活動。信教群眾在一系列的宗教活動中,傾注了大量的財力、物力、人力。凡對佛或僧人貢獻財物均為“賧佛”。除了宗教節(jié)日活動外,不少信徒還勤儉節(jié)約省下錢財,對佛祖舉行一次最大的功德——“做擺”。佛寺在阿昌族村寨中發(fā)展成一個文化中心,而宗教活動也加強了阿昌族與傣、漢等民族的交流。1998年,戶撒鄉(xiāng)成立了佛教協(xié)會。在現(xiàn)行的一些佛教教規(guī)里,將傳統(tǒng)的教規(guī)與現(xiàn)實社會熱點問題結(jié)合起來,規(guī)范人們行為方式,充分發(fā)揮宗教的積極作用。
在戶臘撒的村寨中,除了供佛,人們也供奉關(guān)羽、土主、財神等。該地區(qū)信仰漢傳佛教和道教的阿昌族只集中在幾個村寨中,每年也定期舉行祭祀玉帝的活動,村中也有職業(yè)性或半職業(yè)性的宗教人員。
飲食
阿昌族飲食以大米為主食,輔以面食,嗜食酸筍、酸 菜等食物,也喜食火燒豬肉。
戶臘撒的“過手米線”、梁河的黃花粑粑及生片石姜等是較有特色的民族風味食品。
阿昌族喜歡飲酒,多數(shù)人家自釀米酒。已婚婦女大多喜歡嚼檳榔,閑暇時,大家互傳檳榔,以牙齒染成黑色為美。
服飾
阿昌族服飾別具風格,各地稍有差別。
阿昌族服飾傳統(tǒng)上,阿昌族男子一般穿藍色、白色或黑色的對襟上衣,黑色長褲。臘撒地區(qū)的成年男子也有穿左襟上衣的。戶撒阿昌族男性青壯年喜歡包白色包頭,梁河的男性青壯年則喜歡包黑色包頭。
婦女的服飾因地而異。戶撒阿昌族女性的服飾,已婚和未婚的沒有區(qū)別,均與附近傣族的很相似。臘撒、梁河兩地婦女上衣均為長袖圓擺對襟衣,下著筒裙,也佩戴銀項圈、銀手鐲等飾物。兩地已婚婦女包頭制作款式略有差別,梁河婦女的包頭約有33公分高,而臘撒婦女是帶圓盤黑包頭。少女的傳統(tǒng)服飾是淺色對襟上衣,下著深色褲子。腰系繡花圍裙,發(fā)辮挽于頭頂,發(fā)辮上插花。
改革開放以來,一些阿昌族婦女買來布和花邊來縫制圍腰,取代耗工費時的機織圍腰。其著裝正走向簡化,褲子代替了筒裙,還改良了包頭布。許多年輕人均改穿漢裝和傣裝,只有頭部裝飾還保留一些民族特色,但在節(jié)日和接待客人時,仍要穿上民族盛裝。
建筑
阿昌族多居住在壩區(qū)和半山區(qū)。村寨一般選擇在有陽光、水源充足的地方。新中國成立前,阿昌族人民的生活較苦,大多數(shù)人住茅草房,即以竹、木為屋架,籬笆糊泥為墻,茅草蓋頂。1949年以后,茅草房逐步減少,改革開放以來,基本絕跡。
典型的阿昌族住房是正房加兩縱廂房、一堵照壁的“四合院”。一般為土木結(jié)構(gòu)瓦房或磚木結(jié)構(gòu)瓦房,有的還建磚混結(jié)構(gòu)的平頂房。正房講究座向,住宅大門保持“迎山開門”的古風遺俗。正房一般有三間,正房中間為堂屋,設(shè)有神龕、火塘,是飲食、取暖、會客祭祀的場所。堂屋內(nèi)的火塘長年不熄。堂屋左右兩邊是老人和未婚子女臥室、廂房樓上或做客房或堆放雜物,樓下為多圈養(yǎng)牲畜、飼養(yǎng)家禽或作制鐵器的工作間。建新房時,人們也有放爆竹、掛紅等習俗。
文學
類型
阿昌族的歌謠、故事、傳說等民間口傳文學豐富。
它們題材較廣泛,有的反映宇宙與萬物的起源;有的反映本民族的來源及歷史;有的歌頌人民反抗封建統(tǒng)治和壓迫的斗爭精神;有的贊揚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等。
其文學作品的種類有史詩、故事、歌謠、戲劇、神話傳說等。
最著名的是神話史詩《遮帕麻與遮米麻》,它是研究阿昌族古代哲學、文學及社會思想的重要資料。故事《選頭人》、《兄弟打鐵》等,從不同側(cè)面反映了阿昌族人民的社會生活。
還有一些童話、寓言故事,把動物人格化,賦予人的思想特征。
阿昌族的戲曲受到漢、傣、白等民族文化影響,祈求五谷豐登,以農(nóng)業(yè)祭祀為主題思想,演出時用本民族方言,深受大家喜愛!皩Ω琛笔乔嗄昴信趧趧又嗍窒矚g的活動。
發(fā)揚保護
阿昌族阿昌族戶撒刀鍛制技藝和阿昌族史詩《遮帕麻和遮咪麻》被列入國家第一批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名錄,它們和阿昌族民歌、阿昌族舞蹈“蹬窩羅”也同時被列入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名錄;隴川縣戶撒鄉(xiāng)新寨賀姐村野也被確立為阿昌族傳統(tǒng)文化保護區(qū)。同時,國家大力挖掘和保護阿昌族傳統(tǒng)文化,培育民族文藝接班人,并努力將文化與產(chǎn)業(yè)扶持相結(jié)合,推動民族傳統(tǒng)手工藝發(fā)展。
阿昌族沒有自己的文字,過去,其民間文學的寶庫雖然十分豐富,僅能通過口耳相傳的形式傳承,在文字的文學創(chuàng)作方面是一片空白。新中國成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阿昌族文學也只是停留在民族民間文學的搜集整理上,當代文學創(chuàng)作寥若晨星。
改革開放以后,阿昌族中一批中、青年人步入了文學的殿堂,活躍在云南省內(nèi)外的文壇上。他們先后發(fā)表了數(shù)百萬字的作品,孫宇飛以其詩歌《我的筒裙花喲》曾榮獲第二屆全國少數(shù)民族文學獎,羅漢的短篇小說集《紅淚》獲第六屆全國少數(shù)民族文學“駿馬獎”,他創(chuàng)作的阿昌族第一部長篇小說《紫霧》,又榮獲第八屆全國少數(shù)民族文學“駿馬獎”。曹先強的散文《故鄉(xiāng)那高高的粘棗樹》獲第五屆全國少數(shù)民族文學“駿馬獎”,其作品還兩度榮獲云南省“邊疆文學獎”。
【阿昌族的風俗習慣介紹】相關(guān)文章:
阿昌族的風俗習慣03-10
【精】阿昌族的風俗習慣09-09
阿昌族的風俗習慣總結(jié)09-02
阿昌族的風俗習慣有哪些08-29
阿昌族有哪些風俗習慣09-12
阿昌族的習俗09-13
白族風俗習慣介紹11-03
彝族風俗習慣的介紹11-23
傣族的風俗習慣介紹10-20
菲律賓的風俗習慣介紹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