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片_最新国产免费Av网址_国产精品3级片

賞析

蘆川老人與《賀新郎》賞析

時間:2021-07-03 15:28:40 賞析 我要投稿

蘆川老人與《賀新郎》賞析

  《賀新郎》又名《賀新涼》,據(jù)毛先舒《填詞名解》卷三說,此調(diào)原為蘇軾所創(chuàng),因詞中有“晚涼新浴”一句,故名為“賀新涼”。蘆川老人是誰呢?即永泰縣嵩口鎮(zhèn)月洲村南宋詩人張元干是也。

  我們走進月洲村,要經(jīng)過一座小石橋,此橋名叫蘆川橋。因張元干字仲宗,號蘆川居士,故此,鄉(xiāng)人為念其賢德愛國,于1993年張元干誕辰900周年之際,修建了這座小石橋,并把這座橋命名為——蘆川橋。

  穿過這座小石橋繼續(xù)往前行走,進入雞鴨相伴的小村巷,我們來到張氏祠堂前。而在祠堂正坐左邊,是張元干的故居。相傳,此居為明朝末年(公元1643年)張氏的后代在原址上重新修建的,至今已有369年的歷史。近期,月洲人再次集資修葺,盡可能保持原有的舊材舊木,并留有“水月亭”、“寒光閣”、“雪洞”、“紫竹假山”等遺址。

  這座修葺后的張氏故居,取名為——半月居。

  每年冬至,是月洲人祀掃祖墓的日子。這一天,恰逢冬至過后的第一天,我們一行人來到張氏祠堂,看見張氏子孫在祠堂里喝酒小聚。順便問一下當(dāng)?shù)嘏笥,才知道冬至掃墓歸來后,宗親們有喝酒小聚的習(xí)慣。

  張元干出生于公元1091年,關(guān)于出生時間,記載上基本一致。而他的卒日,卻不盡相同。有說是公元1170年,享年79歲;也有說是公元1161年,享年70歲。因其后被秦檜除名削籍,出外飄游卒于他鄉(xiāng),故此實際年歲存在說法不一,也無據(jù)可考。

  雖然張元干卒日不祥,但在他生活年間,卻是北宋與南宋交接時期,金兵大舉進范中原!其時張元干正值青壯年,又是主戰(zhàn)派抗金名相李綱的幕僚,因此協(xié)助李綱,力主抗金。正因為所處的時代背景特殊,故此,張元干的詩詞,都是體現(xiàn)國破民憂的情感,并對當(dāng)權(quán)者表示極度不滿。這里,我介紹一下他的名篇《賀新郎?送胡邦衡謫新州》: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fēng)、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更南浦,送君去。

  “涼生暗柳催殘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斷云微度。萬里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床夜語。雁不到,書成誰與?目盡青天懷今古,肯兒曹恩怨相爾汝!舉大白,聽金縷!

  詞中的胡邦衡是誰呢?胡邦衡——名胡詮,字邦衡,號澹庵,南宋政治家、文學(xué)家,愛國名臣,廬陵“五忠一節(jié)”之一。公元1138年,胡詮上書朝庭反對議和,并請斬秦檜等主和派人士示眾,結(jié)果觸怒了秦檜,于紹興十二年(公元1142年)發(fā)配新州(今廣東新地)編管,監(jiān)管廣州鹽倉。1148年又移謫吉陽軍。

  李綱主政時,胡詮是張元干結(jié)交的主戰(zhàn)派好友之一。故此,當(dāng)胡銓被貶路經(jīng)福州時,張元干時已退居在家,激于義憤,填了這首詞為他送行。這首詞寫于紹興十二年(公元1142年),詞名雖為“送別”,卻不直接抒寫他對友人的`離愁別恨,而是通過國破家亡的歷史背景,抒發(fā)他與友人共同抗金的意志。表達他對山河破碎,人民疾苦的無限憤慨以及對友人親切鼓勵和抗戰(zhàn)到底的決心。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fēng)、連營畫角,故宮離黍!贝司湟谩对?王風(fēng)》中的《黍離》篇,寫一東周大夫行經(jīng)西周舊都鎬京,看到宮室宗廟長滿禾黍,深為感慨,悼念周室衰微故景,以此引申北宋王朝的滅亡及詩人對神州大地的夢繞情牽。

  于是,詩人追問:為什么我們的國家和民族大廈將傾?人民流離失所?原因是金人入侵所造成的結(jié)果!因此他寫道:“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贝朔N悲涼慘局,怎讓人不牽掛民族興亡并為之而憤慨呢?

  “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更南浦,送君去。”于是,詩人憤慨于當(dāng)朝權(quán)者,卻對朋友之情情深義重,悲之無淚,再次上演——南浦送君行!此處引屈原《九歌河伯》“送美人兮南浦”及江淹的《別賦》“送君南浦,傷如之何!”

  故此,由上闕來看,詩人因為朋友送別而聯(lián)想到南宋朝庭的昏饋無能,在外力的欺凌下,國家支離破碎,人民流離失所。面對此種境況他們二人雖欲抗?fàn)帲瑓s無能為力,只能用詩詞表達對家國命運的憂慮和人民生活的悲憫!

  “涼生暗柳催殘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斷云微度。”而此時,正是初秋之夜,疏星淡月,詩人仰望天際,似有斷云微渡。

  “萬里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床夜語。雁不到,書成誰與?”這一去一別萬里,君在何處呢?我只能對床夜語,又沒有鴻雁傳書,我的心事又能與誰傾訴呢?詩人此時想到的是別離,想到的是之后一個人的日子。當(dāng)故友離去時,他又會是怎樣的失落呢?

  盡管如此,極目楚天,思古念今,我們怎能是那種閑情兒女、無事之輩呢?高高舉起你的酒杯,聽我唱一首《金縷曲》(〈賀新郎〉的別名)吧!這就是“目盡青天懷今古,肯兒曹恩怨相爾汝!舉大白,聽金縷!

  因此,下闕所寫的此情此景,是與友人依依不舍的場面。但盡管如此,詩人依舊鼓勵朋友:為人要有英雄豪氣,不做恩怨兒女,為了明天,舉杯同唱《金縷曲》吧!

  歷史,成就英雄。張元干生逢于金兵入侵北宋的烽火刀光歲月,故此,在這家國危難之際,詩人不忘文章報國,不忘體恤人民疾苦,實為一代愛國詩人。在以秦檜為首的主降派高壓統(tǒng)治下,南宋王朝的黑暗與昏饋,是有目同睹的。但是,詩人竟然敢為一個謫貶官人填詞送別,沒有俠肝義膽,那絕對做不到的。

  張元干的另一首詞《賀新郎?寄李伯紀丞相》,是寫給主戰(zhàn)派領(lǐng)導(dǎo)人丞相李綱的,詞云:

  “曳杖危樓去。斗垂天、滄波萬頃,月流煙渚。掃盡浮云風(fēng)不定,未放扁舟夜渡。宿雁落寒蘆深處。悵望關(guān)河空吊影,正人間鼻息鳴鼉鼓。誰伴我,醉中舞?

  “十年一夢揚州路。倚高寒、愁生故國,氣吞驕虜。要斬樓蘭三尺劍,遺恨琵琶舊語。謾暗澀,銅華塵土。喚取謫仙平章看,過苕溪尚許垂綸否?風(fēng)浩蕩,欲飛舉!

  這首詞早于上首《賀新郎?送胡邦衡謫新州》,作于紹興八年(1138年)冬,時秦檜、孫近等人籌劃與金議和,準備向金營納貢,遭到李綱等主戰(zhàn)派人士的堅決反對。張元干得知此事后,義憤填膺,填寫此詞,以表達對李綱主戰(zhàn)思想的支持和崇拜。

  上闕寫詩人登高望遠,孤單只影,悵望大好河山支離破碎,徒然自傷。雖然如此,卻是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境界。下闕運用典故,寫出對南宋朝庭的極度不滿!笆暌粔魮P州路”借用了杜牧“十年一覺揚州夢”的詩句,隱喻城破人空的慘劇。而“驕虜”與“樓蘭”則比喻金兵外敵。在大好河山淪落,有志者三尺劍欲斬“驕虜”、“樓蘭”之時,無奈卻是遺恨琵琶……就算如此,詩人還是激勵自己不要消沉,常懷青云九天之志!

  在軍事和政治上,為配合李綱的抗金斗爭,張元干廣結(jié)抗金志士,為抗金主戰(zhàn)派大出其力,胡銓就是其中之一。張元干曾與李綱親自上城御敵,挫敗金兵的多次進攻,并取得守城的勝利。在文學(xué)上,張元干同時博覽群書,文學(xué)修養(yǎng)極高。他對詩、詞、文等都有著極其精湛的文學(xué)修養(yǎng),并著有《蘆川歸來集》一書。其內(nèi)容十分豐富,寫景寫物,抒發(fā)友情,怒斥奸臣,抗金保國等等。他的著作,處處洋溢著愛國愛民的情懷,深受后人稱贊。

  張元干平生尤擅填詞,其中二首《賀新郎》最為著名,被稱為壓卷之作。他的詞風(fēng)隨著時代的風(fēng)云改變,早年,風(fēng)格清麗、婉約;南渡之后,風(fēng)格豪放、悲壯,氣節(jié)凜然。張元干生活于兩宋之間,是位承前啟后的大詞家,他繼承了蘇軾的豪放詞風(fēng),又結(jié)合自己的創(chuàng)作實踐,使作品更加緊密地與社會相結(jié)合,反映出時代、社會的重大主題,成就對國事發(fā)表見解和感觸的新藝術(shù)手法。

  張元干的詞作,無疑開拓了詞的新境界,賦予詞以新的時代生命,開啟了南宋詞人的創(chuàng)作新路,其詞的題材和風(fēng)格,對后來辛派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不愧為宋代著名的愛國詞人。周必大在《跋張仲宗送胡邦衡詞》中說道:“長樂張元干,字仲宗,在政和、宣和間,已有能樂府聲。今傳于世,名《蘆川集》,凡百六十篇,而以《賀新郎》二篇為首!倍端膸烊珪偰刻嵋?蘆川詞提要》中說:“其詞慷慨悲涼,數(shù)百年后,尚想其抑塞磊落之氣!

  紹興元年(公元1131年)春,由于主戰(zhàn)派李綱被排擠,張元干也辭官回到閩地。紹興八年(公元1138年),因反對秦檜向金營納貢,又作《賀新郎?寄李伯紀丞相》,支持李綱。紹興十二年(公元1142年)張元干再次填寫《賀新郎?送胡邦衡謫新州》贈與謫貶官員胡詮。而后,秦檜聞知此事,便以“莫須有”之名追赴大理寺,將其治罪并除名削籍。張元干無處可去,孤身漫游于江浙等地,后客死他鄉(xiāng),現(xiàn)有存詞180余首。

  走進半月居,看到那舊時古木,土灰老房,千年的往事如歷心頭。不能不讓我們對這位偉大的南宋詩人心懷崇敬。

  雖然,近千年的往事已經(jīng)過去,但今天,當(dāng)我們踏上月洲村這塊風(fēng)水寶地時,昔人已乘黃鶴歸去了,只有在歷史的陳積層里,留下他們曾經(jīng)走過的足跡。我們當(dāng)然知道,在我們剛剛走過的月洲村里,在張元干的故居里,在他童年、少年、中年、老年曾經(jīng)走過的土地里,今天,一樣摻雜著我們探訪的足跡……

  歷史是公正的,她會給好人留下永恒的碑石,也會給壞人留下永遠的恥辱。這讓我們記得,在永泰的嵩口古鎮(zhèn),有一個月洲村,在這里,曾經(jīng)有過一儒一道的故事。道呢,是人稱為閭山派道教神人的張圣君;而儒呢?則是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愛國詩人張元干。

  雖然歷史一去千年,但故人并不走遠。他為我們留下《蘆川歸來集》,留下一腔愛國熱血,留下“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的無奈和痛苦;也留下“悵望關(guān)河空吊影,正人間鼻息鳴鼉鼓”的理智和心聲……

【蘆川老人與《賀新郎》賞析】相關(guān)文章:

《賀新郎》賞析03-29

塞蘆子賞析03-12

《賀新郎》原文賞析01-23

《賀新郎》宋詞賞析01-24

《賀新郎》的詩句賞析04-05

《賀新郎》原文及賞析04-17

賀新郎原文及賞析08-31

賀新郎原文賞析09-13

《賀新郎》九日賞析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