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培養(yǎng)孩子善良豁達的品性的方法
最近又開始重新閱讀尹建莉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為了能讓自己更好地吸收書中的內(nèi)容,我決定開始做讀書筆記、寫讀后感。
如何培養(yǎng)孩子善良、理解、豁達的品性?
首先,人為什么要善良,要有同理心,要豁達一些呢?善良和豁達的人遇到問題不會偏執(zhí)于自己的理由和利益,不會和世界有太多的摩擦,能溫和地化解矛盾,會讓自己當下心情愉快,一輩子不吃大虧,有一個幸福的人生。
培養(yǎng)的核心理念是:家長在任何時候、任何事情上要想辦法理解孩子,并且家長自己的言行要一致。比如家長跟孩子說做人要寬容、不要小心眼,可是當孩子不小心摔壞了你心愛的花瓶時你卻對他破口大罵,孩子就會無所適從。
想起小時候有一天正看著電視,電視機突然就壞了不能看了,我自己一個人在家多方鼓搗無果后就開始陷入了漫長的煎熬等待中,因為我知道晚上爸媽回到家一定又會罵我。果然晚上吃過晚飯后我一邊裝著在做別的事一邊密切注意著爸媽的行為,當媽媽先去打開電視發(fā)現(xiàn)壞了時,她就來問我是怎么回事。雖然我表現(xiàn)得毫不知情,但媽媽還是會對我大聲指責,然后就是我無聲的哭泣。我是多么希望父母能夠理解我的委屈,可我越是解釋在父母看來就越是在和他們頂嘴。類似這樣的事情真的是不計其數(shù)。我覺得正是這些事的累積,讓我直到現(xiàn)在都是有什么不開心的事都會悶在心里,累積到一定程度就會歇斯里地爆發(fā)。即使有時有心表達卻發(fā)現(xiàn)自己居然不能很好地將自己所思所想表達給對方。我覺得我如今的不夠豁達都跟小時候父母的對待方式息息相關。
此外,生活中幾乎每個家長都會遇到的情況,我們換個思路處理方式就會有所不同。
比如當孩子不小心被小板凳磕了碰了或絆倒了疼得大哭時,我們慣常的做法是為了安慰孩子會說“我們打小板凳,誰叫你把我們寶寶絆倒了?”“可惡的板凳,該打,看你以后還碰不碰我們寶寶了?”等類似的話。而這些看似不起眼的語言和行為實則是一種“復仇行為”。它教給孩子遇到不痛快就去責怪別人,教給他不寬容和報復。
其實只要孩子只是輕微磕磕碰碰,我們家長完全可以以平靜和輕松快樂的心情相對,甚至可以化解為有趣的事。及時親吻孩子的疼處(據(jù)說媽媽的吻有緩解疼痛的功效),表達理解和心疼。等孩子疼痛緩解一些,心情平復一些之后,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給小板凳揉揉疼,既能轉(zhuǎn)移孩子的注意力,也把小板凳當成了孩子可以分擔痛苦的朋友而非對立面,同時還讓孩子知道了“碰撞”是相互的,學會互相體諒。
比如當幾個孩子在一起玩耍時難免會出現(xiàn)相處搶奪玩具的情況。作者的做法是既不強制要求孩子出讓玩具更不慫恿孩子搶奪。她會用另一個東西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知道好玩的東西不止一樣;蛘咭龑Ш⒆雍托∨笥岩黄鹜妫屗w會到合作的愉快。
這讓我想起有一次帶心兒到朋友菲菲家玩,兩個孩子相差一個月大小,都不滿一歲,所以都還不會說話,也還不會一起交流一起玩,不過也似乎開始表現(xiàn)出自我意識了。軒軒玩具很多,兩個小孩子在爬爬墊上興奮地自顧自地玩著,不知道什么時候兩個小人都看上了那個會走路會說話的小鴨子,于是直接開始了搶奪。軒軒爸爸就說:“軒軒,我們把玩具給妹妹玩好不好?你是哥哥喲!”我一邊把旁邊的車車拿給心兒一邊說:“心兒,咱們來玩這個車車好不好?讓哥哥先玩小鴨子。”說著直接把心兒抓住小鴨子的手掰開,然后把她抱到一旁讓她玩車子。按照作者的思想來處理的話,我還可以做得更好。我在建議心兒來玩小汽車時還可以盡可能生動形象地向心兒展示出小車子的好玩之處,而不是強制性地直接掰開她的小手。或者我也可以這樣引導她和軒軒哥哥一起來玩小鴨子:“心兒,軒軒,你們聽小鴨子在說‘快來追我’呀!我們來比賽,看看誰先追到小鴨子好不好?誰先追到就讓誰來決定小鴨子下一次的出發(fā)地點!碑斎,現(xiàn)在孩子還小,爭奪玩具的現(xiàn)象還不明顯,對大人的話也不一定能聽懂。但我可以在這樣的思維下經(jīng)常有意識地訓練自己,讓自己在引導孩子時更無痕,更到位。
【培養(yǎng)孩子善良豁達的品性的方法】相關文章:
培養(yǎng)孩子的自尊的方法11-28
培養(yǎng)孩子畫畫的方法11-28
培養(yǎng)快樂的孩子的方法12-02
培養(yǎng)單親孩子的方法12-02
培養(yǎng)孩子膽量的方法12-02
培養(yǎng)孩子膽識的方法12-02
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的方法09-16
正確培養(yǎng)孩子的方法12-04
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的方法12-03
培養(yǎng)孩子的特長的方法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