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片_最新国产免费Av网址_国产精品3级片

晏幾道——《臨江仙》

時間:2022-10-17 03:05:55 賞析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晏幾道——《臨江仙》

晏幾道——《臨江仙》1

  斗草階前初見,穿針樓上曾逢。羅裙香露玉釵風。靚妝眉沁綠,羞臉粉生紅。

  流水便隨春遠,行云終與誰同?酒醒長恨錦屏空。相尋夢里路,飛雨落花中。

  【簡析】

  難忘過去兩次相逢。一次是初見,時節(jié)當是清朝前后,少女踏青時愛斗草游戲。她在階前和別的姑娘斗草,裙子上沾滿露水,玉釵在頭上迎風微顫,那活潑的情態(tài)給小晏留下深刻印象。另一次在七夕,女子于是夜須穿針乞巧拜新月。小晏和她在穿針樓上重逢,且看她靚妝照人,眉際沁出翠黛,粉臉生出嬌紅,一羞字可見兩個已生情意,卻道得空靈。不料華年似水,伊人亦如行云,不知去向了。

  【賞析】

  上片敘寫與女子初見及其后交往,通過描寫穿戴、刻畫神態(tài)表現女子之美。起首一句,寫有一天女子同別的姑娘在階前斗草的時候,詞人第一次看見了她。斗草,據《荊楚歲時記》:五月五日,四民并踏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戲。而柳永《木蘭花慢》清明詞云盈盈,斗草踏青 ,則春日亦有此游戲。穿針樓上曾逢,轉眼又到了七夕。七夕,女子在樓上對著牛郎織女雙星穿針,以為乞巧!段骶╇s記》說:漢彩女嘗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于開襟樓。這種風俗就從漢代一直流傳下來。這天晚上,在穿針樓上,他又同她相逢了。羅裙香露玉釵風以下三句,是補敘兩次見面時她的情態(tài)。她的裙子沾滿了花叢中的露水,玉釵在頭上迎風微顫。她靚妝眉沁綠,羞臉粉生紅,靚妝才罷,新畫的眉間沁出了翠黛,她突然看到了他,粉臉上不禁泛起了嬌紅。以上既有泛寫,又有細膩的刻畫,一位天真美麗的女子形象如在目前。末句一羞字,已露情意。

  過片流水一聯說隨著時光的流逝,共同生活結束了,姑娘不知流落何方。春也是象征他們的歡聚,可惜不能長久。行云終與誰同,用巫山神女旦為朝云,暮為行雨(見《高唐賦》)的典故,說她像傳說中的神女那樣,不知又飄向何處,依附誰人了。酒醒長恨錦屏空,人是早已走了,再也不回來了?墒牵乔楦袇s一直留了下來。每當夜闌酒醒的時候,總覺得圍屏是空蕩蕩的,他永遠也找不回能夠填滿這空虛的'那一段溫暖了。正因為她象行云流水,不知去向,所以只好在夢里相尋了。相尋夢里路,飛雨落花中,在春雨飛花中,他獨個兒跋山涉水,到處尋找那女子。盡管這是在夢里,他仍然希望能夠 找到她。此處以夢境相尋表現了詞人對自己深愛過的女子深沉的愛戀和思念。

  晏幾道是一位沒落的貴公子。然而,他與絕大多數玩弄、侮辱女性、不把女性當人看的封建士大夫不同,在許多作品中能以同情的、嚴肅的態(tài)度塑造底層女子的形象。此詞便表現出詞人不能自己的真情實感,有意無意地揭示出他心中有一種對美好事物執(zhí)著追求的崇高情操。

晏幾道——《臨江仙》2

  臨江仙·冬日即事

  自古相從休務日,何妨低唱微吟。天垂云重作春陰。坐中人半醉,簾外雪將深。

  聞道分司狂御史,紫云無路追尋。凄風寒雨是骎骎。問囚長損氣,見鶴忽驚心。

  翻譯

  到了自古以來的休假日,無事可做,只有靠低唱輕聲吟來消磨時光。天低云重春日陰沉沉,室內宴席座上的人已經半醉,室外雪花不停地飄落,地上的積雪愈來愈厚。

  想效仿杜牧的狂放,可惜今日沒有紫云。凄風寒雨、時光匆匆催人很緊,審訊囚犯時間長了會損氣,見到飛翔的鶴時感到自愧驚心。

  注釋

  休務:停止公務,即休假。宋人習用語。

  坐:同“座”。

  骎骎:疾速的樣子。

  問囚:指審案斷獄等公務。

  創(chuàng)作背景

  宋神宗元豐元年(1078年)正月,李公恕自京東轉運判官召赴汴京,路過徐州,蘇軾作該詞相贈。

  賞析

  上片從假日的寂寞寫起。自古以來,人們在一起度假日,隨意唱歌、吟詩等。說假日“低唱微吟”,似乎頗有雅趣,其實是聊以解除寂寞而已。接著描寫了當前的天氣情況:天幕低垂,云氣濃重,造成了春日的`陰霾。這一句寫景并非閑筆,一方面為下文的“雪”、“雨”作背景,一方面也襯托出人內心的沉悶。而后寫到與友人的宴飲,并用室外的雪景作映襯:“坐中人半醉,簾外雪將深!边@是兩個無聲的“鏡頭”:一個寫人,一個寫景,一個寫室內,一個寫室外,一個寫靜態(tài),一個寫動態(tài)(雪花不停地飄落,地上的積雪愈來愈厚)。這很容易使人想起“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司空曙句)一類詩句。在這里,蘇軾用清冷、寂寥的氛圍,有力地烘托出“人”相對無言,只是以酒遣愁的離情別緒,以及內在的孤獨感。

  下片“聞道”兩句,承上“坐中”,借晚唐杜牧的風流韻事,反其意而用之,說宴會并無美妓聲樂之歡,以見其單調無味,郁郁寡歡。也可以說,這里是借“分司狂御史”“追尋”紫云的故實,作了一筆反襯。蘇軾再用“凄風寒雨”加倍渲染,更使人感到有點透不過氣來。蘇軾為什么這樣寫,結尾處透露了此中消息,原來,蘇軾長期為審案斷獄等公務所累,每當看到鶴時,便忽然想到隱居生活的閑逸。話說得比較婉轉含蓄,實際意思是說,對仕宦生涯感到厭倦,而向往林下的隱居生活。蘇軾后來在《鶴嘆》詩中寫道:“驅之上堂立斯須,投以餅餌視若無。戛然長鳴乃下趨,難進易退我不如。”與蘇軾自己在仕途上的進退聯系起來,其意比較顯豁,有助于讀者理解“見鶴忽驚心”這一句的深意。

  全詞,雖為送別之作,但敘寫與議論的主要內容卻是仕宦生活,表達得比較隱約和深沉,這種打破常規(guī)的作法是比較少見的。

晏幾道——《臨江仙》3

  愛他明月好,憔悴也相關

  【關鍵詞】

  詩詞名句,寫景抒情,自然,月亮,明月,無私

  【名句】

  愛他明月好,憔悴也相關。

  【出處】

  清?納蘭性德《臨江仙?寒柳》

  飛絮飛花何處是,層冰積雪摧殘,疏疏一樹五更寒。愛他明月好,憔悴也相關。

  最是繁絲搖落后,轉教人憶春山。湔裙夢斷續(xù)應難。西風多少恨,吹不散眉彎。

  【譯注】

  皎潔的明月無私普照,不論柳樹是繁茂還是蕭疏,都一般關懷。

  【說明】

  《臨江仙?寒柳》是清代詞人納蘭性德的作品。此詞既詠經受冰雪摧殘的寒柳,也詠一位遭到不幸的人。上闋寫柳的形態(tài),下闋寫人的凄楚心境,借寒柳在“層冰積雪”摧殘下憔悴乏力的狀態(tài)寫處在相思痛苦中的孤寂凄涼,自然渾脫,意境天成。同時匠心別具的用經受冰雪摧殘的寒柳,暗詠身在皇宮皇威重壓的戀人。立意既新,手法也不俗。句句寫柳,又句句寫人,物與人融為一體。委婉含蓄,意境幽遠。

  【賞析】

  這首詞上闋寫景,景中含情。楊花隨風而去,不見蹤影,終被無情的冰雪所覆蓋,于是在寒冬寂寥之夜,無依無靠的瘦柳才越發(fā)顯得冷清和蕭索。柳樹雖然孤苦無依,仍有月光相伴,于是作者不禁贊嘆月光,說“愛他明月好,憔悴也相關”。這兩句運用擬人的手法,將作者內心的.情感遞進一層。表面上,在說明月無私,不論柳樹是枝繁葉茂還是蕭條疏朗,它都是一般的照耀,一般的眷顧,并無半分的偏倚;實際上,明寫明月,暗寫作者自己,柳樹就算枝葉“疏疏”,就算形體“憔悴”,也減不了明月對它一分一毫的喜愛;言外之意是,就算與伊人永訣,也淡不去對她一分一毫的想念。宋代柳永曾經寫過“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詞句來表達自己對戀人的思念之情,納蘭則用“愛他明月好,憔悴也相關”來抒發(fā)自己內心的相思之苦。

  下闋敘事抒情,越是繁華過后的清冷收場,越加地令人回憶起往事的美好。當年約會的情形是那樣的清晰,仿佛還在昨天,而如今斷緣難續(xù),就連奢侈的夢中相見都是如此遙不可及。“西風多少恨,吹不散眉彎”,西風自古夾雜著多少人的愁恨,可是不管它多么蕭瑟多么凜冽,也吹不開詞人緊鎖的眉頭。陳廷焯素來對納蘭評價不高,在評到這首詞時也忍不住稱其為納蘭詞中的壓卷之作。本詞里的“愛他明月好,憔悴也相關”、“西風多少恨,吹不散眉彎”,系名句,向來為人所稱道。

  更多名師名句請關注“”的“名師名句”欄目。

晏幾道——《臨江仙》4

  臨江仙·孤雁

  霜冷離鴻驚失伴,有人同病相憐。擬憑尺素寄愁邊,愁多書屢易,雙淚落燈前。

  莫對月明思往事,也知消減年年。無端嘹唳一聲傳,西風吹只影,剛是早秋天。

  翻譯

  秋霜遍地,離群的大雁失去了自己的同伴,它可知道,地上有個人與它同病相憐。想要將一懷愁緒用短信寄出去,卻發(fā)現愁緒太多變換不定,于是只能對著燭光暗自垂淚。

  不要對著明月遙想當年的往事,那會讓人衣帶漸寬,形影憔悴。忽然云中傳來一聲孤雁哀鳴,抬頭望去,那孤單的身影縹緲在初秋的寒風之中。

  注釋

  離鴻:失群的大雁。

  憑:根據,憑借,以。

  尺素:書寫用的一尺長左右的白色生絹,借指小的畫幅,短的書信。

  嘹唳:聲音響亮而凄清。這里指孤雁叫聲。

  只影:謂孤獨無偶。

  賞析

  這是一首典型的詠物抒懷之作,明寫離群孤雁,實寫與其同病相憐的自己。

  大雁不善于單獨生活,離群往往是迫不得已,所以那些落單的大雁容易讓人心生憐憫之情。納蘭此時就像一只“霜冷離鴻驚失伴”的孤雁,當他在滿地秋霜中抬頭看見那只拼命南飛、聲聲哀啼的大雁時,忍不住喃喃自語:“你可知這地上有個人與你同病相憐。 彼胍褲M懷愁緒用書信寄出,但“愁多書屢易”,他發(fā)現愁緒太多且變幻不定,屢屢修改增刪,這封信便遲遲寫不下來,于是只能對著燭光暗自垂汨,即“雙淚落燈前”。越是紛亂,就越想拆解清楚。所以陷入情緒困擾中的人容易追思往事,納蘭提醒自己“莫對月明思往事”,那只會讓人衣帶漸寬,形影憔悴?墒沁@樣的提醒往往是蒼白的。一個人最難明白、也最難管住的莫過于自己的`心。

  “無端嘹唳一聲傳。”云中忽然傳來一聲孤雁哀鳴,抬頭望去,那孤單的影子在初秋的寒風之中縹緲遠去。末尾“西風吹只影,剛是早秋天”和上闋里“同病相憐”二句已將天上孤雁與地上旅人合二為一,所以,這孤單的“只影”既是雁,也是人,一語雙關,給人留下了廣闊的聯想空間。

  全詞突出了人雁合一,情景合一,雁之孤影與人之孤獨,交織渾融的意境;抒發(fā)了孤寂幽獨的情懷。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詞寫于納蘭某次隨從康熙出行或去邊塞執(zhí)行任務的途中。一路上鞍馬勞頓,既無妻子來噓寒問暖,也無朋友可把酒言歡,難免旅途孤寂,心中悵然。詞人騎馬行走在曠野中,猛然抬頭看見了那只離群悲鳴的孤雁,“同病相憐”之感油然而生,故作下此詞。

晏幾道——《臨江仙》5

  原文

  作者:鹿虔扆

  金鎖重門荒苑靜,綺窗愁對秋空。翠華一去寂無蹤。玉樓歌吹,聲斷已隨風。

  煙月不知人事改,夜闌還照深宮。藕花相向野塘中,暗傷亡國,清露泣香紅。

  賞析

  鹿虔扆曾事后蜀孟昶,有大志;后蜀亡,不再仕。這首詞是他用來抒發(fā)黍離之悲的作品。

  通過描寫一個荒苑的“眼前景”,來抒發(fā)作者自己的“心中情”,所有景語實為情語,是此詞的主要特點!霸贰笔堑弁跫百F族游玩和打獵的風景園林。苑之由盛而荒,這本身就標志著政治氣候的劇變。詞的上片,把讀者帶進了這樣一個荒苑:鐵鎖封閉著重門,苑中靜寂無聲;所有建筑物的綺窗,對著蕭瑟的秋空發(fā)愁發(fā)愣;王室儀仗隊最后一次離去就寂無蹤影,往日苑中樓閣中的歌吹之聲,早已隨風消散。詞的下片,續(xù)舉代表性景物進一步渲染了凄清欲絕的環(huán)境氣氛;薄云掩映的月亮不知人事已改,夜深了,還管自臨照寂闃的深宮;那僻處野塘無人過問的荷花,為暗傷亡國而泣淚,清露點點,都是酸淚凝成。作品所展現的整個畫面,非;臎觯制嗲。也應指出,作者在渲染荒寂的同時,卻以重門、綺窗、翠華、玉樓、歌吹、深宮等字樣,暗示當年的.繁華,使荒寂景象中閃現著繁華的余輝,這是詞中的暗筆。明筆的渲染,暗筆的反襯,雙管齊下,使景物中所折射出來的作者的黍離之悲,飽含今昔之慨,富于歷史的縱深感,顯得那樣深沉。

  為了更好地賦予景物以政治內涵,此詞在藝術處理上還多處使用了擬人化手法。詩歌中用這一手法原也常見,而此詞卻有自匠心獨運之處。苑中本是無知無情的景物,詞人卻認為應當有知有情,同來暗傷亡國。上片綺窗之愁,下片荷花之泣,都是作者點頭贊許的對象。而相形之下,那曾經是宮苑盛日歷史見證人的“煙月”,即似乎有些異樣,它“不知人事改”,懵懵懂懂,“夜闌還照深宮”,彈的是別調。稍加體察,作者下“不知”二字,那可是春秋筆法,份量很重;說穿了,無非是抨擊煙月麻木不仁,此中正不知蘊含著多少對世道人心的憤慨。唐杜牧《泊秦淮》詩有這樣兩句:“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鄙膛砩鷫羲溃蔀樽髡弑迵榈膶ο。鹿詞“煙月”兩句,與杜詩有異曲同工之妙?磥恚形镅灾,皮里陽秋,寓褒貶之意,申忠愛之忱,這正是此闋寄托深微之所在。近人吳瞿安在《詞學通論》中曾云:“所謂寄托者,蓋借物言志,以抒其綢繆之旨,三百篇之比興,《離騷》之香草美人,皆此意也!边@段話倒可為鹿詞作一注解!稑犯o聞》評鹿虔扆“詞多感慨之音”,以此闋驗之,當之無愧。

晏幾道——《臨江仙》6

  鐘鼎山林都是夢,人間寵辱休驚。只消閑處過平生。酒杯秋吸露,詩句夜裁冰。

  記取小窗風雨夜,對床燈火多情。問誰千里伴君行?曉山眉樣翠,秋水鏡般明。

 。1)“鐘鼎山林”分別指什么?用了什么修辭手法?(3分)

  【答案】鐘鼎指做官,山林指退隱。借代。

  (2)下闋畫線句描繪了一幅什么畫面?請簡述。3分)

  【答案】風雨之夜,兩人挑燈不寐、聯床夜話的畫面。

 。3)賞析“曉山眉樣翠,秋水鏡般明”兩句的妙處?(4分)

  【答案】這兩句對仗工整,比喻巧妙:群山如黛,明水如鏡。作者描繪如此明麗的'秋景,自問自答,委婉地表達了對佑之千里獨行的寬慰。

  【或:①比喻、對偶!巴砩健睂Α扒锼,“翠”對“明”。將晚山比作翠眉,將秋水比作明鏡,寫出了晚山的秀美青翠,秋水的清澈明凈,生動傳神。(2分)②以景結情。結尾兩句通過景物描寫回答了前一句的設問,即這秀美的山水將伴你千里同行,使得情感表達更加含蓄蘊藉,耐人回味。(2分)

  【附錄】

  【注解】1、祐之:辛助,字祐之,辛次膺之孫。曾為錢塘縣令。辛次膺字企李,萊州人,政和二年進士,靖康初,奉親來知浮梁,遂留居溪東之南城最高山下。

  2、浮梁:縣名,宋屬饒州。白居易《琵琶行》:“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

  3、鐘鼎山林:杜甫《清明》:“鐘鼎山林各天成,濁醪粗飯任吾年! 鐘鼎,鐘鳴鼎食,古代富貴人家擊鐘奏樂,列鼎而食。形容生活奢侈豪華。山林,指隱居鄉(xiāng)野。

  4、寵辱休驚:《老子》:“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5、酒杯句:《論衡》:“河東項曼斯好道學仙,委家亡去,三年而返。曰:‘去時有數仙人,將我上天,離月數里而止。居月之旁,其寒凄愴,口饑欲食,輒飲我流霞一杯。每飲一杯,數月不饑!

  6、裁冰:比喻作詩構思新巧。李賀詩:“天遣裁詩花作骨!

  7、記取二句:《王直方詩話》:“東坡喜韋蘇州‘寧知風雨夜,復此對床眠’之句,故在鄭別子由云:‘寒燈對疇昔,夜雨何時聽簫瑟!跂|府者有云:‘對床風雨夜,夜雨今蕭瑟!辟R鑄《凌歌》:“量船載酒,賴使君相對兩胡床!

  8、問誰句:蘇軾《永遇樂》:“美酒清歌,留連不住,月隨人千里!

  9、曉山二句:王觀《卜算子》:“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

晏幾道——《臨江仙》7

  飲散離亭西去,浮生常恨飄蓬;仡^煙柳漸重重。淡云孤雁遠,寒日暮山紅。

  今夜畫船何處?湖平淮月朦朧。酒醒人靜奈愁濃。殘燈孤枕夢,輕浪五更風。

  飲散必離亭,飄蓬是常事。回首,再回首,中間隔著煙柳,一重、二重,最后至于無數重。無奈向前看,淡淡的云層下有孤雁在飛翔,凄涼的夕陽染紅了大地。

  今夜停泊在哪里?就停泊在平靜的秦淮河上。在朦朧的`月色下借酒澆愁,可這是揮之不去的痛啊。一波又一波的浪襲來,拍打著船舷,不要牽掛,不要相思,在這樣的夜里,一切都已睡去,唯有夢在飛。

  1.下片主要運用了那些表現手法?,表現了詞人怎樣的情懷?

  2.詞的上片通過哪些意向來抒發(fā)此人的情懷?結合語句說明,

  【注釋】: ①浮生:一生。古人謂“人生世上,虛浮無定”,故曰浮生。 飄蓬:飄浮無定之意!3畫船:船的美稱。 ○4淮月:淮河水上的月亮。 ○5奈:無奈。

  【評解】黃昏送別,孤帆遠征;仡^重重煙柳,淡云暮煙。待到酒醒人靜,只見狐枕殘燈,淮月朦朧。晨風輕浪,離愁更濃。

  這首詞抒寫了離別之痛,相思之苦。風格柔麗,抒情宛轉。語言美,意境尤美。

  【閱讀鑒賞】上闕起筆就把傷別之情與身世之悲打成一片,“飲散離亭”,友人們終于揮手別去,從此孑然一身,浪萍難駐,作孤蓬萬里之游,用筆厚重深沉,氣量無限。剛剛登上行程,便已回首,然而如煙似霧的楊柳早已遮斷了望眼;只得放眼向前方望去,見到的是殘陽如醉,孤雁遠征。開頭以情起,到這里已經完全融情入景。所有景語皆成情語!暗乒卵氵h,寒日暮山紅”,離人的眼中之景,正反映出離人的心中之情。雁稱“孤雁”,日稱“寒日”,孤單感加上向晚的寒意,極寫浪跡飄零之苦。晚霞吐紅,本是麗景,然而傷心人別有情懷,在流浪人眼中看來,確是紅光慘淡,透露出寒意,這也是移情于景。

  下闕全是設想,虛境實寫,化虛為實,極寫羈旅之情!敖褚巩嫶翁帲俊币砸粏柼崞,遂引起一系列愁緒,意思是:此刻愁緒猶可,只怕到了夜間,潮平水落,泊舟岸邊,月色茫茫,寂寞凄涼之情又何以堪?猶難耐者,在酒消人醒之后,萬籟俱寂之時,往事難省,前途難測,種種感受伴隨離憂,齊涌心頭,化為濃愁,更兼其時殘燈明滅,孤枕夢淺,五更風氣,暗浪拍船,此境此情如何排遣。

晏幾道——《臨江仙》8

  【內容】:

  夢后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

  去年春恨卻來時,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頻初見,兩重心字羅衣。

  琵琶弦上說相思, 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

  【注釋】

  春恨:春日離別的情思。卻來:又來。 小蘋:是晏幾道朋友家歌女的名字。 彩云:這里指小蘋。

  【賞析】

  這是一首感舊懷人、傷離恨別之作,最能表現作者流連歌酒,無意仕途的心境及曲折深婉的詞風。上片寫今日之相思。先寫景,后言情,即景抒情;下片補敘初見歌女小蘋時的情景。這首詞,通篇用形象抒情,以境界會意,詞人懷念歌女小蘋的難言的.相思之情,寓于暮春的景物描繪之中,詞盡而意未盡,蘊藉含蓄,輕柔自然。感情深摯,優(yōu)美動人。 譚獻《譚評詞辨》:“落花”兩句,名句千古,不能有二。末二句正以見其柔厚。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小山詞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又“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既閑婉,又沉著,當時更無敵手。 俞陛云《唐五代兩宋詞選釋》:前二句追昔撫今,第三句融合言之,舊情未了,又惹新愁!奥浠ā倍湔荷珢廊耍涎嗒q解“雙飛”,而愁人翻成“獨立”。論風韻如微風過簫,論詞采如紅蕖照水。下闋回憶相逢,“兩重心字”,欲訴無從,只能借鳳尾檀槽,托相思于萬一。結句謂彩云一散,誰復相憐,惟明月多情,曾照我相送五銖仙佩,此恨綿綿,只堪獨喻耳。 唐圭璋《唐宋詞簡釋》:此首感舊懷人,精美絕倫。一起即寫樓臺高鎖’簾幕低垂,其凄寂無人可知。而夢后酒醒,驟見此境,尤難為懷。蓋昔日之歌舞豪華,一何歡樂,今則人去樓空,音塵斷絕矣。即此兩句,已似一篇《蕪城賦》。

晏幾道——《臨江仙》9

  【關鍵詞】

  詩詞名句,寫景抒情,自然,月亮,彩云,懷人

  【名句】

  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

  【出處】

  《臨江仙·夢后樓臺高鎖》

  夢后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

  【譯注】

  當時明月如今猶在,曾照著她彩云般的身影回歸。

  【說明】

  《臨江仙·夢后樓臺高鎖》詩歌賞析是宋代詞人晏幾道的代表作。此詞寫作者與戀人別后故地重游,引起對戀人的無限懷念,抒發(fā)對歌女小蘋的摯愛之情。上片描寫人去樓空的寂寞景象,以及年年傷春傷別的凄涼懷抱!奥浠ā倍涮子们叭顺删涠姵錾。下片追憶初見小蘋溫馨動人的一幕,末二句化用李白詩句,另造新境,表現作者對往日情事的回憶及明月依舊、人事全非的悵惘之情。全詞結構嚴謹,情景交融,堪稱佳作。

  【賞析】

  晏幾道寫過很多懷念歌女的詞,這首詞便是其中之一,抒發(fā)了其對歌女小蘋的懷念和相思之情。全詞可分為四層!皦艉髽桥_高鎖,酒醒簾幕低垂”為第一層,作者夢后初醒,朱門深鎖,簾幕低垂,夢與現實,天差地遠。上片后三句為第二層,作者逐漸進入回憶,既甜美又苦澀。下片前三句為第三層,是作者與小蘋初見時的情景,美中含情,令作者終身難忘。第四層為“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作者從回憶中回到現實,又從現實眺望回憶,陷入深深的沉吟之中。

  “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兩句,化用李白的《宮中行樂詞》:“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飛!边@兩句如同“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一樣,亦是全詞的精華所在。當年的.明月如今還在,你還記得嗎,當年它曾照著小蘋倩麗的身影而歸。從表面上來理解,這兩句是說明月彩云,當年的明月曾經照著彩云而回,同時也具有更深層的含義。彩云指小蘋,明月也可以理解為詞人自己,你還記得嗎,當年你姍姍而歸之時,我就在你身邊悄悄地靜靜地看著你。而如今,明月還在,而你卻不在了,只剩下我一個人獨自凄涼徘徊。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編《唐宋詞選》把“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理解為“當初曾經照看小蘋歸去的明月仍在,眼前而小蘋卻已不見”,也有人理解為“當時皓月當空,風景如畫的地方,現在似乎還留下小蘋歸去時,依依惜別的身影”,各有特色。

晏幾道——《臨江仙》10

  臨江仙引·渡口

  渡口、向晚,乘瘦馬、陟平岡。西郊又送秋光。對暮山橫翠,衫殘葉飄黃。憑高念遠,素景楚天,無處不凄涼。

  香閨別來無信息,云愁雨恨難忘。指帝城歸路,但煙水茫茫。凝情望斷淚眼,盡日獨立斜陽。

  翻譯

  傍晚離開渡口,乘瘦馬登上山崗平坦路。西郊又送來了秋日的鳳光景色。暮色中,山上呈現的翠綠色,襯托著紛紛飄落的黃葉。登高思遠,南國的秋景,無處不凄涼。

  自從和她離別以來彼此便杳無音信,難忘那云愁雨恨的離別之情。指著回歸京城的道路,但見霧靄籠罩著廣闊無際的茫茫水面。淚眼情意專注,向遠處望去,直到看不見,終日就這樣獨自佇立,直到夕陽西沉。

  注釋

  臨江仙引:詞牌名,正體雙調七十四字,前段十句,四平韻;后段六句,三平韻。

  向晚:近晚,傍晚。

  陟:登上。

  平岡:平緩的山脊。

  暮山:暮色中的山。

  橫翠:翠色橫亙。

  襯:以暮山為背景襯托。

  飄黃:黃葉飄零。

  素景:秋景。

  楚天:長江中南部天空,此指南方天色。

  云愁雨恨:因男女戀情而引起的煩惱。

  帝城:京城。

  凝情:全神貫注。

  望斷淚眼:即淚眼望斷。望斷,望盡。

  賞析

  上片在人物活動中寫景:渡口斜陌,瘦馬行人,登平岡而望秋景,從暮山橫翠、殘葉飄黃中生發(fā)出憑高念遠的凄涼之感。下片懷念香閨佳人,因久無信息而煩惱愈深,舊情難忘。意欲返回帝城,卻又煙水茫茫,歸期無望,只好獨立斜陽,望斷淚眼。

  此詞表面上雖寫的是旅途相思之情,但寄寓其中的人生感慨實在多于相思之情。詞中為我們描繪了一個凄苦的漂泊者的形象:乘瘦馬,陟平岡,在深秋暮色中,面對的只是暮山橫翠、殘葉飄黃,非常的凄涼。此刻,或許只有脈脈溫情可以撫慰他孤獨的懷抱,但“香閨別來無信息”,他所能把握的,只有一些溫馨的.回憶,也只是回憶而已。而另一方面,“帝城歸路”又“煙水茫茫”,縱使他“凝情望斷”了“淚眼”,最終也只留下一個“盡日獨立斜陽”的孤獨的身影。漂泊,阻斷了過去和未來,使漂泊者成為一個純粹孤獨的存在,一個被時間和空間同時剝離了的存在,這是非常悲哀的。

  這首詞語言凝練,節(jié)奏舒緩,首尾呼應;通篇不用典實,不施涂澤,清暢如話,彌見其天真率意也。

  創(chuàng)作背景

  柳永屢次下第,經過艱難曲折,終于在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考中進士,隨即踏入仕途。這時詞人約近五十歲了。他入仕之后長期擔任地方州郡的掾吏、判官等職,久困選調,輾轉宦游各地,很不得志。這首《臨江仙引》就是他入仕之后所寫的羈旅行役之詞。

晏幾道——《臨江仙》11

  臨江仙·柳絮原文

  作者:曹雪芹

  白玉堂前春解舞,東風卷得均勻。蜂圍蝶陣亂紛紛。幾曾隨逝水?豈必委芳塵?

  萬縷千絲終不改,任他隨聚隨分。韶華休笑本無根。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

  臨江仙·柳絮注釋

 、虐子裉茫哼@里形容柳絮所處高貴。春解舞:說柳花被春風吹散,像翩翩起舞。

  ⑵均勻:指舞姿柔美,緩急有度。

 、恰胺鋰本洌阂馑际浅扇悍涞娂娮冯S柳絮。有人以為是以蜂蝶之紛亂比飛絮,亦通。

 、入S逝水:落于水中,隨波流去。喻虛度年華。以逝水比光陰。

 、晌級m:落于泥土中。喻處于卑賤的地位。

  ⑹“萬縷”二句:意謂不管柳絮是否從枝上離去,柳樹依舊長條飄拂。喻不因別人對我的親疏而改變自己固有的姿態(tài)。

  ⑺青云:高天。也用以說名位極高。如《史記·伯夷列傳》:“閭巷之人欲砥行立名,非附青云之士,惡能施于后世哉?”

  臨江仙·柳絮賞析

  薛寶釵與林黛玉這兩個人物的思想、性格是對立的。作者讓寶釵作歡愉之詞,來翻黛玉之所作情調纏綿悲戚的案,看上去只是寫詩詞吟詠上互相爭勝,實際上這是作者借以刻劃不同的思想性格特征的一種藝術手段。

  但是,作者所寫的釵、黛對立,并非如續(xù)書中所寫的那樣為了爭奪同一個婚姻對象而彼此成為情敵(黛玉對寶釵的猜疑,在第四十二回“薛蕪君蘭言解疑癖”后已不復存在。事實如脂評指出,賈府上下,人人心目中寶黛都是一對未來的“好夫妻”),作者也并不想通過他們的命運來表現封建包辦婚姻的不合理。作者所描寫的寶黛悲劇是與全書表現封建大家庭敗亡的主題密切相關的。他們的悲劇是賈府事變的結果。

  細看詞的雙關隱義,不難發(fā)現“蜂圍蝶陣亂紛紛”正是變故來臨時大觀園紛亂情景的`象征。寶釵一向以高潔自持,“丑禍”當然不會沾惹到她的身上,何況她頗有處世的本領,所以詞中以“解舞”、“均勻”自詡。黛玉就不同了,她不禁聚散的悲痛,就像落絮那樣“隨逝水”、“委芳塵”了。寶釵能“任他隨聚隨分”而“終不改”故態(tài),所以黛玉死后客觀上就必然造成“金玉良緣”的機會而使寶釵青云直上。但這種結合并不能從根本上消除寶釵和寶玉在對待封建禮教、仕途經濟上的思想分歧,也不能使寶玉忘懷死去的知己而傾心于她。所以,寶釵最終仍不免被寶玉所棄,詞中的“本無根”也就是這個意思。

晏幾道——《臨江仙》12

  身外閑愁空滿,眼中歡事常稀。明年應賦送君詩。細從今夜數,相會幾多時。

  淺酒欲邀誰勸,深情惟有君知。東溪春近好同歸。柳垂江上影,梅謝雪中枝。

  翻譯

  這世間充滿閑愁,所見所聞沒有樂事,皆是悲苦。眼前雖是相聚,明年肯定又要送別你了。從今夜開始細數,到明年分離時還有多少相聚的時候呢。

  淺酒無別人可勸,惟你能勸;深情無別人可知,也只有你才能知道。春天將盡,東邊的溪山風景秀麗,可以與你同游,去觀賞那江水中倒映柳樹的影子和隱在雪中的梅花零落。

  注釋

  臨江仙:詞牌名,又稱《鴛鴦夢》《雁后歸》《庭院深深》。雙調,上片五句,押三平韻,三十字;下片同,共六十字。

  。阂蛔鳌耙啤薄

  細從今夜數:一作“試從今夜數”。

  相會:相聚。

  淺酒欲邀誰勸:一作“淺酒欲邀誰共歡”。

  東溪:泛指風景美好的地方。近,一作“盡”。

  鑒賞

  小晏多愁善感,對于人生,總是放不下他的思考,歡會之際難遣閑愁,春日臨近頓生希望,悲愁與歡樂,聚合與離散,總是此消彼長起伏回旋,在他的心靈之中形成大大小小的`波瀾。這首《臨江仙》詞,就可以看作是他的感情長河中泛起的一朵浪花。

  詞的上片寫的是與友人在一起的酒筵歡會,卻以“眼中歡事常稀”來表現,使歡樂也蒙上一層愁苦的陰影。因為聚會稀少,故而特別珍惜;因為珍惜,故而更怕這段歡事的終結;因為怕它終結故而要仔細地數一數究竟還有多少個相聚的日子。作者真切地表述了細膩的心理活動,很是耐人尋味。

  下片當以“東溪春近好同歸”為核心,表述了作者對生活的取向和希望!皽\酒”與“深情”兩句,就其句式與內涵而論,又是相互糾葛在一起的,這種筆法,本是《臨江仙》詞牌的一種約定俗成的習慣性的寫作要求,其間有對比,有連結,或為對仗,或為互文。這兩句是說:淺酒無別人可勸,惟君能勸;深情無別人可知,惟君能知。這樣就把席間歡會的主客雙方的親密關系交代了出來!皷|溪”,即東邊的溪山,泛言風景秀麗之處,并不是實有的地名。選個好去處,攜同歸隱共賞春光,也就不會再有異地分離的情況了——這只不過是一種美好的愿望而已。最后兩句是由“春近”二字引發(fā)出來的想象中的東溪美景:“柳垂江上影,梅謝雪中枝”。用十個字總寫春景,并不容易。選材欲其美,大概至少須得做到這么幾點方能合乎要求。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小詞是酒席間的贈人之作,多是為友人所作!缎∩皆~》中多寫愛戀相思,此篇則例外。

晏幾道——《臨江仙》13

  原文:

  斗草階前初見,穿針樓上曾逢。羅裙香露玉釵風。靚妝眉沁綠,羞臉粉生紅。

  流水便隨春遠,行云終與誰同。酒醒長恨錦屏空。相尋夢里路,飛雨落花中。

  詩詞賞析:

  此詞系作者為思念一個自己曾經深愛過的女子而作,全詞寫情婉轉而含蓄。作者正面寫了與女子的初見與重逢,而對于兩人關系更為接近后的錦屏前相敘一節(jié)卻未作正面表現,給讀者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間。夢中相尋一節(jié)也寫得很空朦,含蓄地暗示了多量的情感內涵,把心中的哀愁抒寫得極為深沉婉曲。

  上片敘寫與女子初見及其后交往,通過描寫穿戴、刻畫神態(tài)表現女子之美。起首一句,寫有一天女子同別的姑娘階前斗草的時候,詞人第一次看見了她。斗草,據《荊楚歲時記》:“五月五日,四民并踏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戲”。而柳永《木蘭花慢》清明詞云“盈盈,斗草踏青”,則春日亦有此游戲!按┽槝巧显辍保D眼又到了七夕。七夕,女子樓上對著牛郎織女雙星穿針,以為乞巧。這種風俗就從漢代一直流傳下來。這天晚上,穿針樓上,他又同她相逢了!傲_裙香露玉釵風”以下三句,是補敘兩次見面時她的情態(tài)。她的裙子沾滿了花叢中的露水,玉釵頭上迎風微顫。她“靚妝眉沁綠,羞臉粉生紅”,靚妝才罷,新畫的.眉間沁出了翠黛,她突然看到了他,粉臉上不禁泛起了嬌紅。以上既有泛寫,又有細膩的刻畫,一位天真美麗的女子形象如目前。末句一“羞”字,已露情意。過片“流水”一聯說隨著時光的流逝,共同生活結束了,姑娘不知流落何方。

  “春”也是象征他們的歡聚,可惜不能長久!靶性平K與誰同”,用巫山神女“旦為朝云,暮為行雨”(見《高唐賦》)的典故,說她像傳說中的神女那樣,不知又飄向何處,依附誰人了!熬菩验L恨錦屏空”,人是早已走了,再也不回來了?墒,那情感卻一直留了下來。每當夜闌酒醒的時候,總覺得圍屏是空蕩蕩的,他永遠也找不回能夠填滿這空虛的那一段溫暖了。正因為她象行云流水,不知去向,所以只好夢里相尋了!跋鄬衾锫,飛雨落花中”,春雨飛花中,他獨個兒跋山涉水,到處尋找那女子。盡管這是夢里,他仍然希望能夠找到她。此處以夢境相尋表現了詞人對自己深愛過的女子深沉的愛戀和思念。

  晏幾道是一位沒落的貴公子。然而,他與絕大多數玩弄、侮辱女性、不把女性當人看的封建士大夫不同,許多作品中能以同情的、嚴肅的態(tài)度塑造底層女子的形象。此詞便表現出詞人不能自己的真情實感,有意無意地揭示出他心中有一種對美好事物執(zhí)著追求的崇高情操。

晏幾道——《臨江仙》14

  臨江仙·金鎖重門荒苑靜

  [唐] 鹿虔扆

  金鎖重門荒苑靜,綺窗愁對秋空。

  翠華一去寂無蹤。玉樓歌吹,聲斷已隨風。

  煙月不知人事改,夜闌還照深宮。

  藕花相向野塘中,暗傷亡國,清露泣香紅。

  作品賞析

  此詞的作者生活在動蕩的五代十國之際,他曾做過后蜀的永泰節(jié)度使,進檢校太尉,加太保,可說是位極人臣。然而蜀主孟昶究竟是個扶不起的阿斗,后蜀終為趙宋所滅。鹿虔扆品性高潔,不仕新朝,得到了自由之身。然面,當他重游故地,看到當年的雕梁畫棟變成了而今的殘垣斷壁時,不覺“中心搖搖”,一種強烈的黍離之悲油然升起在心頭。

  筆下全是景,景中全是情,是這首詞的最大特點。在詞人的筆下,完全是一片荒涼而凄清的景象。詞人雖也寫“金鎖”、“重門”、“綺窗”、“翠華”、“玉樓”,但這些不過是以當年曾經的繁華富麗來反襯此時的悄寂荒頹。揭示出正是這國破家亡的慘史才使得昔日的繁華如被雨打風吹去。在詞中,詞人不用一句直接抒寫自己的感情,而是筆下全是景,幾乎將其目之所及、身之所感的景物寫盡了,但“情、景名為二,而實不可離”,誠然,沒有單純的寫景,寫景的目的總是為了抒發(fā)一種情懷,在這首詞中,詞人抒寫的'是他的亡國之隱痛,因而景中蘊含著的又全是一片哀情。

  王國維說:“以我觀物,則物皆著我之色彩”,在此詞中,詞人沒有讓自己露面,然而在詞的字里行間卻隱現著他“行邁靡靡”的身影,喟嘆著他“悠悠蒼天,彼何人哉”的心聲!盁熢虏恢耸赂,夜闌還照深宮”,本是自然的場景,此刻卻染上了詞人的心緒,于是,又升發(fā)出一種物是而人非之感。就這樣,“綺窗”帶上了詞人的愁而對秋空,“藕花”含蘊了詞人的哀而泣香紅,暗傷亡國,一縷幽恨,都賦予秋空、野塘。將無知亦無情的景物寫得如此富于情致,正是詞人內心無限悲愴使然!吧裼谠娬,(善將情、景)妙合無垠”,作者以無一字寫情,而筆筆關情的高超技巧將內心的黍離之悲抒寫得如此有致,使人們仿佛可以從他筆下的景物中看到他憂患的面影,聽到他悠長的嘆息聲

  這是一闋文人寫的最早的愛國詞。沈雄《古今詞話》上卷引倪元鎮(zhèn)《云林》稱此詞“而曲折盡變,有無限感慨淋漓處”。譚獻《鐔評〈詞辨〉》卷二:“哀悼感憤!彼^“曲折盡變”,是因為它表示“感慨”、“感憤”,并非秉筆直書,而是通過“撫今追昔”移情于景,借景抒情,并以“煙月”、“藕花”無知之物,反襯人之悲傷,烘托、渲染,而愈覺其悲。

晏幾道——《臨江仙》15

  《臨江仙·探梅》作者為宋代詩人、文學家辛棄疾。其古詩全文如下:

  老去惜花心已懶,愛梅猶繞江村。一枝先破玉溪春。更無花態(tài)度,全有雪精神。

  剩向空山餐秀色,為渠著句清新。竹根流水帶溪云。醉中渾不記,歸路月黃昏。

  「前言」

  《臨江仙·探梅》是宋代辛棄疾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辛棄疾閑居帶湖十年,十年的帶湖平居生活對于一位抱著壯志雄心的磊落英豪來說,是多么漫長而痛苦的消磨,尤其是他這樣一位從年少時起就矢志收復河山,金戈鐵馬踏遍塞北江南的豪杰,長時間的困頓不起,大志難伸,正值壯年卻只能與鷗鷺為伴,山水遣懷,不由得心灰意懶,只得從雪梅那里尋找到精神和人格的寄托,于醉酒和自然美景中求得片時的陶樂。《臨江仙·探梅》即是他這種心境和意識的流露。

  「注釋」

  ①此閑居帶湖之作。 詠梅而扣住一個“探”字。惜花心懶而獨愛梅者,梅花先于眾芳,更冰姿玉肌,獨立不阿。此詠梅而寫人,譏嘲世俗而自抒懷抱。下片因愛梅而賦清新之詩,由“流水帶溪云”,至“歸路月黃昏”,足見探梅之時久,愛梅之情深。

 、谛囊褢校呵橐庖褱p退。

 、邸耙恢Α比洌阂恢穲蟠,帶著傲霜耐雪的神韻。玉溪:謂溪水似玉般的潔白晶瑩。

  ④剩向:盡向。餐秀色:秀色可餐,極贊婦女容色之美,也可用以形容山川秀麗,此取后義。著句:寫詩句。渠:他(方言),此即指梅。

 、荨爸窀比洌贺澷p梅花,醉中不覺時已向晚,月迷歸路。渾:全。

  「翻譯」

  已經有些年邁,有心愛惜花,可心已懶散,卻獨喜歡那江村邊圍繞的梅花。一枝花點破玉溪的春天。梅花沒有一般的`春花鮮艷嬌嫩的樣子,呈現在人們面前的全是傲雪耐寒的神韻。奈何只剩下青山欣賞這樣的秀麗景色,為它(梅花)寫些清新的詩句。水從竹根流過,溪水纏綿似云。陶醉于眼前的美景,渾然忘記了時間,歸家時已是月上柳梢,時已黃昏了。

  「賞析」

  上片頭兩句一上來就表明了近來的心境和態(tài)度:已經不大愛惜花朵了,但還愛那幾枝猶繞江村的梅花。下三句寫梅在冰雪嚴寒中的風骨和姿態(tài),詠梅而又詠己,于雪梅中可見人的精神品格。下片筆意一轉,梅傲霜雪,卻只能獨守空寒,實際上是說自己處江湖之遠,既不能解廟堂之憂,又不能戎馬倥傯馳騁沙場;為消磨無可奈何之日,只好寄情山水秀色,尋醉于杯酒之間。心中有無限感慨許多無奈,反而以他言含蓄表出,既是詞家妙手,也是愁郁心情的表達。詞末數句寫景寫意境寫情懷,用語著筆極為流暢自然,有美有閑,是很可以咀嚼的。修竹菁菁,溪水左右流過,映帶著天上的云彩,多么美的一軸畫卷!出游興盡,醉酒歸來時已是黃昏月上柳梢頭,但都渾然不記得了,一種忘情忘懷的境界悄然而出。

【晏幾道——《臨江仙》】相關文章:

晏幾道《臨江仙》賞析02-23

晏幾道詩詞賞析09-23

晏幾道《臨江仙·夢后樓臺高鎖》原文及賞析11-29

北宋詞人晏幾道的經典詩詞02-25

晏幾道《阮郎歸》賞析01-04

晏幾道《長相思·長相思》賞析10-14

晏幾道《阮郎歸》翻譯賞析10-23

晏幾道《鷓鴣天》翻譯賞析08-07

晏幾道鷓鴣天全詞翻譯及賞析10-31

生查子·關山魂夢長(晏幾道)詩詞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