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江樓夕望招客原文翻譯及賞析
《江樓夕望招客》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作品,是作者于823年(唐)夏天,在任杭州刺史時所作。作品描繪詩人夏夜登樓遠(yuǎn)眺時見到的景色。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江樓夕望招客原文翻譯及賞析,歡迎閱讀。
江樓夕望招客
海天東望夕茫茫,山勢川形闊復(fù)長。
燈火萬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風(fēng)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樓消暑否?比君茅舍較清涼。
譯文
晚上在江樓上向東望去,海天相連,一片茫茫;山川形勢,又闊又長。
城中萬家燈火在江的四面閃爍著;燈火倒映在江面上,宛若一道璀璨的銀河。
晴天時,風(fēng)吹古樹,瑟瑟作響,好像是在下雨一般;夏夜里,月光撒滿了平地,就跟秋霜一樣。
能不能到江樓來消消暑氣?比起您的茅屋,的確要更加清涼。
注釋
江樓:杭州城東樓,又叫“望潮樓”或“望海樓”,也叫“東樓”。
四畔:四邊。
星河:銀河,也叫天河。
晴天雨:風(fēng)吹古木,颯颯作響,像雨聲一般,但天空卻是晴朗的,所以叫“晴天雨”。
平沙:平地。
夏夜霜:月照平沙,潔白似霜,但卻是夏夜,所以叫“夏夜霜”。
就:近,到。
消暑:消除暑氣。
較:又作“!。
賞析
詩人寫出了黃昏時站在樓上所看到的杭州城外繁華景色。
海天東望夕茫茫,山勢川形闊復(fù)長一首句寫仲夏之夜,登上江樓,極目遠(yuǎn)眺,海天暮色“茫茫”一片,寫出海上夜色。次句推展畫面,山川形勢,氣象壯闊。
燈火萬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一次聯(lián)潑墨揮灑,江城萬家燈火四面閃爍天際銀河倒映在江心。同首聯(lián)所寫海天茫茫、山高水闊,相互輝映。都是“夕望”之景
風(fēng)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腹聯(lián)使用了“晴天雨"、“夏夜霜"兩個形象比喻。前者將風(fēng)吹古木樹葉的蕭瑟聲同雨聲聯(lián)系,說明酷似雨聲;后者將皓月臨照平沙的銀白色同霜色比并說明形如秋霜。以強烈的主觀想象把互相矛盾的自然現(xiàn)象通過藝術(shù)的對接,合情合理,使景色透射出一股清涼氣息。
能就江樓銷暑否?比君茅舍校清涼尾聯(lián)以問答的形式,以江樓茅舍消暑“校清涼”親切、詼諧,因口吻而使人物形象躍然紙上。
在夕陽西下的時候,詩人登上江樓,向東望去,總覽余杭山川形勢,只見海天一色莽莽蒼蒼,山川分外開闊空曠。而當(dāng)夜幕降臨,城四周燃起了萬家燈火,錢塘江中江船密集,待漁火紛紛點燃之時,就仿佛是天上的星河映在了水的中央。森森古木高曠而幽寒,就是在晴天也像下雨一樣陰涼潮濕,月亮照在平沙之上,就是在夏天也像是落下了層白霜那樣清寒。
于是,詩人描寫了俯瞰萬家燈火星河燦爛的繁華夜景和月白風(fēng)清的感受。用“晴天雨”來形容夜風(fēng),把風(fēng)吹樹葉的颯颯聲和雨聲聯(lián)系起來;用“夏夜霜”來形容月光,又把月照白沙的顏色,和霜色結(jié)合起來,詩人豐富的想象力于此可見一斑,壯美的山河,涼爽宜人的氣候,加上主人的殷勤,客人便欣然而至了。
詩人把江城夏夜的景色描寫得分外美麗。不僅有海天一色山川闊大的自然之美,又有萬家燈火、水中漁火的人間安寧,繁華的氣象。而·古木”、“平沙”二句的描繪,便把一片清朗幽寒寫得淋漓盡致,讓人頓覺暑意全消,精神為之一爽——這的確是一個消暑的好地方。
詩中所寫都是尋常景物:海、天、山川、燈火、星河、風(fēng)雨樹木,月下的霜……但其妙處就在于在短短一首七律中用這么多事物組合出一幅幅清新優(yōu)美的畫面,就像一幅疏朗悠遠(yuǎn)的山水畫,最后以人的心情作結(jié),使整幅畫更增加了人情之美。
創(chuàng)作背景
《江樓夕望招客》寫于于公元823年(唐穆宗長慶三年)夏天。當(dāng)時,詩人在任杭州刺史,在一次招朋友夜晚飲酒時,詩人從樓上看到了杭州城外的景色,便產(chǎn)生了靈感,寫下了這篇即興之作。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dǎo)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xué)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的生平事跡
為官
一生以44歲被貶江州司馬為界,可分為前后兩期。前期是兼濟天下時期,后期是獨善其身時期。白居易貞元二十六年(800)29歲時中進(jìn)士,先后任秘書省校書郎、盩至尉、翰林學(xué)士,元和年間任左拾遺,寫了大量諷喻詩,代表作是《秦中吟》十首,和《新樂府》五十首,這些詩使權(quán)貴切齒、扼腕、變色。元和六年,白居易母親因患神經(jīng)失常病死在長安,白居易按當(dāng)時的規(guī)矩,回故鄉(xiāng)守孝三年,服孝結(jié)束后回到長安,皇帝安排他做了左贊善大夫。元和十年六月,白居易44歲時,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遭人暗殺,武元衡當(dāng)場身死,裴度受了重傷。對如此大事,當(dāng)時掌權(quán)的宦官集團和舊官僚集團居然保持鎮(zhèn)靜,不急于處理。白居易十分氣憤,便上疏力主嚴(yán)緝兇手,以肅法紀(jì)?墒悄切┱茩(quán)者非但不褒獎他熱心國事,反而說他是東宮官,搶在諫官之前議論朝政是一種僭越行為;于是被貶謫為州刺史。王涯說他母親是看花時掉到井里死的,他寫賞花的詩和關(guān)于井的詩,有傷孝道,這樣的人不配治郡,于是他被貶為江州司馬。實際上他得罪的原因還是那些諷喻詩。
貶官江州給白居易以沉重打擊,他說自己是 “面上滅除憂喜色,胸中消盡是非心”,早年的佛道思想滋長。三年后由于好友崔群的幫助他升任忠州刺史。元和十五年,唐憲宗暴死在長安,唐穆宗繼位,穆宗愛他的才華,把他召回了長安,先后做司門員外郎、主客郎中知制誥、中書舍人等。但當(dāng)時朝中很亂,大臣間爭權(quán)奪利,明爭暗斗;穆宗政治荒怠,不聽勸諫。于是他極力請求外放,穆宗長慶二年出任杭州刺史,杭州任滿后任蘇州刺史。晚年以太子賓客分司東都。七十歲致仕。比起前期來,他消極多了,但他畢竟是一個曾經(jīng)有所作為的、積極為民請命的詩人,此時的一些詩,仍然流露了他憂國憂民之心。他仍然勤于政事,作了不少好事, 如他曾經(jīng)疏浚李泌所鑿的六井,解決人民的飲水問題;他在西湖上筑了一道長堤,蓄水灌田,并寫了一篇通俗易懂的《錢塘湖石記》,刻在石上,告訴人們?nèi)绾涡钏顾,認(rèn)為只要“堤防如法,蓄泄及時”, 就不會受旱災(zāi)之苦了。這就是有名的“白堤”。
嗜酒
白居易的祖父白湟和父親白季庚都是詩人,在這種家庭背景下,白居易讀書十分刻苦,終成詩人。但白居易和李白、杜甫一樣,也嗜酒成性。 張文潛在《苕溪魚隱叢話》中說:陶淵明雖然愛好喝酒,但由于家境貧困,不能經(jīng)常喝美酒,與他喝酒的都是打柴、捉魚、耕田的鄉(xiāng)下人,地點也在樹林田野間,而白居易家釀美酒,每次喝酒時必有絲竹伴奏,僮妓侍奉。與他喝酒的都是社會上的名流,如裴度、劉禹錫等。
他在67歲時,寫了一篇《醉吟先生傳》。這個醉吟先生,就是他自己。他在《傳》中說,有個叫醉吟先生的, 不知道姓名、籍貫、官職,只知道他做了30年官,退居到洛城。他的居處有個池塘、竹竿、喬木、臺榭、舟橋等。他愛好喝酒、吟詩、彈琴,與酒徒、詩友、琴侶一起游樂。事實也是如此,洛陽城內(nèi)外的寺廟、山丘、泉石,白居易都去漫游過。
每當(dāng)良辰美景,或雪朝月夕,他邀客來家,先拂酒壇,次開詩篋,后捧絲竹。于是一面喝酒,一面吟詩,一面操琴。旁邊有家僮奏《霓裳羽衣》,小妓歌《楊柳枝》,真是不亦樂乎。直到大家酩酊大醉后才停止。白居易有時乘興到野外游玩,車中放一琴一枕,車兩邊的竹竿懸兩只酒壺,抱琴引酌,興盡而返。
又據(jù)《窮幽記》記載,白居易家里有池塘,可泛舟。他宴請賓客,有時在船上,他命人在船旁吊百余只空囊,里面裝有美酒佳肴,隨船而行,要吃喝時,就拉起,吃喝完一只再拉起一只,直至吃喝完為止。
如此說來,與陶淵明的苦況,當(dāng)然不同。
方勺《泊宅編》卷上說:白樂天多樂詩,二千八百首中,飲酒者八百首。這個數(shù)字不算小。 他喝酒時,有時是獨酌。如在蘇州當(dāng)刺史時,因公務(wù)繁忙,用酒來排遣,他是以一天酒醉來解除九天辛勞的。他說:不要輕視一天的酒醉,這是為消除九天的疲勞。如果沒有九天的疲勞,怎么能治好州里的人民。如果沒有一天的酒醉,怎么能娛樂的的身心。他是用酒來和勞動進(jìn)行結(jié)合的。
更多的是同朋友合飲。他在《同李十一醉憶元九》一詩中說;花時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當(dāng)酒籌。在《贈元稹》一詩中說:花下鞍馬游,雪中杯酒歡。在《與夢得沽酒閑飲且約后期》一詩中說;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在《問劉十九》一詩中說: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河南尹盧貞刻《醉吟先生傳》于石,立于墓側(cè)。傳說洛陽人和四方游客,知白居易生平嗜酒,所以前來拜墓,都用杯酒祭奠,墓前方丈寬的土地上常是濕漉漉的,沒有干燥的時候.
成就
白居易是中唐時期極可注意的大詩人,他的詩歌主張和詩歌創(chuàng)作,以其對通俗性、寫實性的突出強調(diào)和全力表現(xiàn),在中國詩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與元九書》中,他明確說:“仆志在兼濟,行在獨善。奉而始終之則為道,言而發(fā)明之則為詩。謂之諷諭詩,兼濟之志也;謂之閑適詩,獨善之義也!庇纱丝梢钥闯,在白居易自己所分的諷諭、閑適、感傷、雜律四類詩中,前二類體現(xiàn)著他 “奉而始終之”的兼濟、獨善之道,所以最受重視。而他的詩歌主張,也主要是就早期的諷諭詩的創(chuàng)作而發(fā)的。
早在元和初所作《策林》中,白居易就表現(xiàn)出重寫實、尚通俗、強調(diào)諷諭的傾向:“今褒貶之文無核實,則懲勸之道缺矣;美刺之詩不稽政,則補察之義廢矣。……俾辭賦合炯戒諷諭者,雖質(zhì)雖野,采而獎之。”(六十八《議文章》)詩的功能是懲惡勸善,補察時政,詩的手段是美刺褒貶,炯戒諷諭,所以他主張: “立采詩之官,開諷刺之道,察其得失之政,通其上下之情。”(六十九《采詩》)他反對離開內(nèi)容單純地追求“宮律高”、“文字奇”,更反對齊梁以來“嘲風(fēng)月、弄花草”的艷麗詩風(fēng)。在《新樂府序》中,他明確指出作詩的標(biāo)準(zhǔn)是:“其辭質(zhì)而徑,欲見之者易諭也;其言直而切,欲聞之者深誡也;其事核而實,使采之者傳信也;其體順而肆,可以播于樂章歌曲也!边@里的“質(zhì)而徑”、“直而切”、 “核而實”、“順而肆”,分別強調(diào)了語言須質(zhì)樸通俗,議論須直白顯露,寫事須絕假純真,形式須流利暢達(dá),具有歌謠色彩。也就是說,詩歌必須既寫得真實可信,又淺顯易懂,還便于入樂歌唱,才算達(dá)到了極致。
白居易對詩歌提出的上述要求,全部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補察時政。所以他緊接著說:“總而言之,為君、為臣、為民、為物、為事而作,不為文而作也! (《新樂府序》)在《與元九書》中,他回顧早年的創(chuàng)作情形說:“自登朝來,年齒漸長,閱事漸多,每與人言,多詢時務(wù);每讀書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睘闀r為事而作,首要的還是“為君”而作。他也說:“但傷民病痛,不識時忌諱”(《傷唐衢二首》其二),并創(chuàng)作了大量反映民生疾苦的諷諭詩,但總體指向卻是“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寄唐生》)。因為只有將民情上達(dá)天聽,皇帝開壅蔽、達(dá)人情,政治才會趨向休明。
《琵琶行》與《長恨歌》是白居易寫得最成功的作品,其藝術(shù)表現(xiàn)上的突出特點是抒情因素的強化。與此前的敘事詩相比,這兩篇作品雖也用敘述、描寫來表現(xiàn)事件,但卻把事件簡到不能再簡,只用一個中心事件和兩三個主要人物來結(jié)構(gòu)全篇,諸如頗具戲劇性的馬嵬事變,作者寥寥數(shù)筆即將之帶過,而在最便于抒情的人物心理描寫和環(huán)境氣氛渲染上,則潑墨如雨,務(wù)求盡情,即使《琵琶行》這種在樂聲摹寫和人物遭遇敘述上著墨較多的作品,也是用情把聲和事緊緊聯(lián)結(jié)在一起,聲隨情起,情隨事遷,使詩的進(jìn)程始終伴隨著動人的情感力量。除此之外,這兩篇作品的抒情性還表現(xiàn)在以精選的意象來營造恰當(dāng)?shù)姆諊、烘托詩歌的意境上。如《長恨歌》中“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琵琶行》中 “楓葉荻花秋瑟瑟”、“別時茫茫江浸月”等類詩句,或?qū)⑵嗬涞脑律、淅瀝的夜雨、斷腸的鈴聲組合成令人銷魂的場景,或以瑟瑟作響的楓葉、荻花和茫茫江月構(gòu)成哀涼孤寂的畫面,其中透露的凄楚、感傷、悵惘意緒為詩中人物、事件統(tǒng)統(tǒng)染色,也使讀者面對如此意境、氛圍而心靈搖蕩,不能自已。 主題、題材集中是白居易諷諭詩的藝術(shù)特色之一。他一般只選擇最典型的一件事,突出一個主題,而且主題非常明確。其次,白詩的藝術(shù)特色還表現(xiàn)在刻畫人物上,他能抓住人物的特征,用白描方法勾勒出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但白詩的詩意并不淺顯,他常以淺白之句寄托諷諭之意,取得怵目驚心的藝術(shù)效果,《輕肥》一詩描寫了內(nèi)臣、大夫、將軍們赴會的氣概和席上酒食的豐盛,結(jié)句卻寫道:“是歲江南旱,衢州人食人”,這是一幅多么慘烈的情景。 閑適詩和諷諭詩是白居易特別看重的兩類詩作,二者都具有尚實、尚俗、務(wù)盡的特點,但在內(nèi)容和情調(diào)上卻很不相同。諷諭詩志在“兼濟”,與社會政治緊相關(guān)聯(lián),多寫得意激氣烈;閑適詩則意在“獨善”,“知足保和,吟玩性情” (《與元九書》),從而表現(xiàn)出淡泊平和、閑逸悠然的情調(diào)。
白居易的閑適詩在后代有很大影響,其淺切平易的語言風(fēng)格、淡泊悠閑的意緒情調(diào),都曾屢屢為人稱道,但相比之下,這些詩中所表現(xiàn)的那種退避政治、知足保和的“閑適”思想,以及歸趨佛老、效法陶淵明的生活態(tài)度,因與后世文人的心理較為吻合,所以影響更為深遠(yuǎn)。如白居易有“相爭兩蝸角,所得一牛毛” (《不如來飲酒七首》其七)、“蝸牛角上爭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對酒五首》其二)的詩句,而“后之使蝸角事悉稽之”(吳曾《能改齋漫錄》卷八)。即以宋人所取名號論,“醉翁、迂叟、東坡之名,皆出于白樂天詩云”(龔頤正《芥隱筆記》)。宋人周必大指出:“本朝蘇文忠公不輕許可,獨敬愛樂天,屢形詩篇。蓋其文章皆主辭達(dá),而忠厚好施,剛直盡言,與人有情,于物無著,大略相似。謫居黃州,始號東坡,其原必起于樂天忠州之作也!(《二老堂詩話》)凡此種種,都展示出白居易及其詩的影響軌跡。
【江樓夕望招客原文翻譯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江樓夕望招客原文及賞析04-25
江樓夕望招客原文、賞析07-31
《江樓夕望招客》原文閱讀及賞析10-09
望海樓原文翻譯及賞析12-17
江樓月原文賞析07-18
江樓月原文及賞析09-07
(經(jīng)典)江樓月原文及賞析02-03
望海樓原文及賞析03-22
江雪原文翻譯賞析12-17
江亭原文翻譯及賞析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