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片_最新国产免费Av网址_国产精品3级片

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隨筆

時間:2022-11-24 18:05:15 端午節(jié) 我要投稿

端午節(jié)隨筆集合1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沒少看到別人寫的隨筆吧?隨筆是散文的一種,可以不受體裁的限制,靈活多樣,不拘一格。你見過的隨筆都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端午節(jié)隨筆,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端午節(jié)隨筆集合15篇

端午節(jié)隨筆1

  伴隨著端午的腳步,黃梅雨季也緊隨其后,烏云密布的天空,像一塊吸飽了水的海面,隔三差五地來一陣雨。

  今年的棗花開得特別晚,嫩綠色的細小的棗花在雨中顯得精神奕奕,像一張張孩童的笑臉,細細碎碎密密麻麻地開滿枝頭。

  河邊的木槿花也在雨水中舒展身姿,長出新的葉子,渾濁的河水漫過堤壩,呼嘯而去。箬葉大片大片地長在野地里,將新鮮的箬葉采回家,用清水與木刷洗干凈晾干,就是包粽子的原材料,新鮮粽葉包出來粽子帶著淡淡的植物清香。

  雨下了一會兒,漸漸小了,淅淅瀝瀝地停了下來。已經(jīng)立夏了,氣溫漸漸回升,日子也越發(fā)得漫長,很難打發(fā)的夏日午后,坐在窗臺下,拉上窗簾,靜靜地坐著。

端午節(jié)隨筆2

  今天是端午節(jié),我們一家去媽媽那里蹭飯了,女兒由于下午要上課就沒有去成。媽媽聽說我們要去,很開心,說天還沒亮就起床煮粽子和雞蛋了。到了家里,還是那很熟悉的味道,媽媽的笑容一直掛在臉上,尤其是看她最愛的小外甥來了,媽媽特高興。因為兒子是媽媽一手帶大的,所以對兒子特別有感情。一整天我和兒子都跟在媽媽的后面,和媽媽聊聊家常,那種感覺很親切、很溫馨。臨走時媽媽準備了好多東西給我們帶著,后備箱幾乎都要裝滿了,有草雞蛋、家里種的綠色蔬菜、花生米、粽子、肉丸、餃子等等。這些都是媽媽提前準備好的,媽媽還專門向四姨學習如何用雞蛋和面油炸花生米,真的很好吃的。關鍵是媽媽對我們那份濃濃的愛意,已經(jīng)足夠我們感動了。

  每次回家,媽媽都會準備好多東西給我們帶回家,說家里的這些東西沒用農(nóng)藥和化肥,吃著放心。而且還準備了一桌我們愛吃的飯菜,每次我都吃得飽飽的,瞧,有這么能干的媽媽,我什么都不會您可以理解了吧!所以我不會做飯是有理由的。我小時候?qū)幵溉サ乩锔苫睿膊辉敢庾鲲。感覺小時候的我就是一個男孩子,男孩子會的我?guī)缀醵紩,女孩子會的好像我都不怎么會。所以我的骨子里還是有一種男孩子氣的,貌似也沒有女孩子的那種溫柔、可愛。這個必須檢討,我得深刻反省一下啦!好在歲月的年輪把我魔變回來了,現(xiàn)在終于成熟長大變老了,也是一大進步哦!

  其實小時候好像媽媽也不怎么管我們,任由我們自由發(fā)展,也沒有太多的約束和呵斥,我們就這樣在無拘無束中慢慢長大,同時擁有一個值得回憶的美好童年,F(xiàn)在有翅膀了,飛走了,家里就剩下媽媽了,其實媽媽是很想念我們的,但在電話里總會說:“那么忙,就不要回家了,家里什么都有的!”我們現(xiàn)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常回家看看,帶上我們自己和我們的心意一起回家!

端午節(jié)隨筆3

  “五月五,過端午,粽葉香,包五糧。賽龍舟,敲鑼鼓,端午習俗傳千古!睘榱俗層變焊惺芏宋绻(jié)獨特的習俗,增進幼兒對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的了解,從6月10日開始,xx市實驗幼兒園開展了為期一周“粽葉飄香濃情端午”主題教育活動。

  活動期間,該園各年級組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開展了不同的活動。用多種方式表達對中國重大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理解,激發(fā)幼兒對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如大班幼兒舉行“紀念屈原賽龍舟”游戲活動,中班幼兒開展了“做粽子掛香囊”手工制作活動,小班幼兒開展“畫彩蛋迎端午”美術展示活動。

  “端午節(jié)”主題教育系列活動,讓孩子們感知端午、走進端午、品味端午,也是該園課題《傳統(tǒng)節(jié)日主題活動與游戲活動相互滲透的研究》探究方案之一。此次教育活動對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認識,激發(fā)了民族自豪感,體驗到了傳統(tǒng)節(jié)日的濃厚氛圍。

端午節(jié)隨筆4

  每年到端午節(jié)來臨,網(wǎng)上和微信中一片“粽情”飄香的味道,南方有水的地方,更是早早地就預備下劃龍舟比賽的物件,緊鑼密鼓地加強訓練劃龍舟比賽的“戰(zhàn)斗”隊伍。而在我們北方大部分地區(qū),端午節(jié)則是以包粽子、結花繩、做荷包、圖吉利的民間活動為主。由于缺水,村民們不敢奢望在大江大河中祭奠、舉辦劃龍舟活動,因此也就不知道紀念屈原和伍子胥的故事。我知道端午節(jié)紀念屈原,那還是在上了小學以后的事。

  過去,我們那里鄉(xiāng)下根本買不到糯米,所以每到過端午只能吃干榆樹錢做的粑粑,最有錢的人家也只能是從集市上買回二斤干棗,過端午用水泡醒了蒸棗山吃。常記得我們家門前那棵老榆樹,春天,當那上面結滿一串串鵝黃色香味甜綿厚實的榆錢時,就是我們最喜歡的時候。這榆錢自古就有被食用的習慣,農(nóng)村的小孩根本就不懂講衛(wèi)生這一說辭,只要是看見榆錢,就爬上樹去先美美地捋著生嚼著吃上幾口,解解饞。然后再揀粗大肉厚的折幾支帶回家晾干存起來,等到過端午節(jié)時讓媽媽和著粗面蒸粑粑吃。

  記得那時侯還有個順口溜:“東家女 ,西家娃,采回榆錢過家家,一串串,一把把,交給媽媽做粑粑。”。假如那一年的雨水多,村頭那棵老榆樹和著春風、映著綠色,金黃的榆錢綴滿枝頭。每到這個季節(jié),母親都會帶領我們一群小孩子采摘很多的榆錢來,做著各種榆錢飯,還把剩余的榆樹錢晾干存起來,以備過端午給我們蒸榆錢粑粑吃。也許是我們嘴饞、也許是童年記憶深刻的緣故,現(xiàn)在想起來那種榆錢粑粑的味道,那種嚼在口里那么香甜,那么可口,百吃不厭的情景時,比現(xiàn)在吃肉的味道還香。現(xiàn)在母親已經(jīng)不在人世,每每想起這些事來,心里總是酸楚楚的……

  過端午還有一件事,那就是盼著媽媽給我們戴花線繩繩,女孩子則盼著媽媽給她們“包指甲”。10歲以下的小孩子最希望戴花繩繩和包指甲。媽媽拿來五色線,挽起褲腿,用兩只手靈巧地在她自己的光腿上將兩股五色線合二為一,搓成一條條花線繩,在端午節(jié)的前一天晚上,分別給我們系在脖子里和兩只手腕及兩只腳腕上,并囑咐我們在洗臉時不要粘上水。直到農(nóng)歷六月六才能解除,這一個月不能下河戲水,否則花線繩遇水掉色就不靈驗了。小孩家不懂啥叫不靈驗于是問媽媽,媽媽說,子孫娘娘不保佑你平安了唄!我們一聽這話,嚇得一吐舌頭說:“還有這事?”媽媽一臉嚴肅說:“不信你就試試看!”說是那樣說,畢竟是小孩嘛,大人一唬就乖乖聽話了,連晚上睡覺做夢都不敢馬虎。

  女孩子包指甲那更是受罪啦。前一天晚上媽媽將和了白礬的鳳仙花在碗里搗碎,放在妹妹的指甲蓋上,用南瓜葉包一層,再用白布條包一層,最后用白線扎住,并囑咐晚上睡覺要小心,不可蹭掉。還說不可以放屁,說一放屁包的指甲就不紅了。嚇得妹妹哭鼻子,媽說誰怕誰就不要包了。兩個妹妹搖搖頭,立馬止住哭,乖乖地讓媽媽給她們把十個手指頭都包上。眼瞅著媽媽的耐心細致,我們幾個男孩子眼睛里都并射出羨慕的光亮。五天后,當媽媽一個一個地打開妹妹的手指時,我們驚呆了:妹妹們的手指甲就像變魔術似的,紅紅地染上了一層顏色,拿水洗都洗不掉。

  倆妹妹高興地一跳多高跨出門檻,在院子里大聲嚷嚷:“我的指甲變紅了!”我們幾個男孩子羨慕地直咽口水,纏著媽媽也要包指甲。媽媽說,男孩子不能包,包了紅指甲以后說娶不上媳婦!

  如今媽媽離我們而去十年了,媽媽不給妹妹們包指甲也已經(jīng)幾十年了,曾經(jīng)的場景僅能定格在童年的記憶里。作為我們?nèi)匀幌嗍氐倪@些古老節(jié)日往事和溫馨回憶,伴隨著包粽子,插艾草這些古老傳統(tǒng)習俗,給我們的生活增添了一種美好的回望和駐足,維系著人間的親情。

  盼望著,盼望著時光靜淌,歲月溫暖!

端午節(jié)隨筆5

  快放假了,心開始雀躍!

  回眸過去的一年,實在是太不容易了。

  換了單位,換了崗位,帶著一個頑皮孩子扎堆的走讀班,所有的老師都為我捏一把汗。見識了孩子瘋狂的群架斗毆,見識了家長拿著刀就上,見識了暴戾的家長把孩子朝死里打,見識了桀驁的孩子把父親朝死里打,見識了孩子父母失和媽媽帶著女兒到處躲避爸爸的毒打,見識了單親孩子動輒情緒失控歇斯底里的大哭,見識了問題女生躺在床上拒絕上學的無奈,見識了和父母吵架就要以跳樓相威脅的孩子,太多了,太多了!

  好在,我很喜歡班里這些傻傻的具有真性情的孩子,生平第一次坐著小小的載人三輪車跌跌撞撞去偏僻的小村莊送淘氣的不敢回家的孩子回家,班里許多孩子都是那個村的,跟在我后面趾高氣揚,我們老師來家訪了,順利把家長和孩子說和好,然后帶著幾個孩子在街里吃小火鍋,其實很便宜,孩子們卻很高興;丶业臅r候暗自發(fā)愁,怎么回去呢?結果發(fā)現(xiàn),孩子的媽媽早已把車停在路邊,不是不感動的。

  班里的孩子很多家里都很富,但是我要求不要喝飲料,對身體不好,孩子們就乖乖的不喝飲料,只喝礦泉水,我說不許吃麻辣,孩子們就只吃玉米面包,我說要喝牛奶,孩子們的書包里就立即裝進了牛奶,我說要吃水果補充維生素,孩子們上學時就帶了香蕉和蘋果,就是這么單純的信任著我這個經(jīng)常會生氣厲聲呵斥他們的班主任。

  還記得那次,學校的一個班級分編入了其他的班級,清潔區(qū)就多出了一塊,政教主任很為難,這塊很不好掃的車棚就給我們了,孩子們早上提前十分鐘就把清潔全部搞好了,我早上來校很早,校門還沒開,我總是能看見我班值日的孩子們在大門外蹲著對我甜甜的笑著,寧愿自己受累,從不讓老師為難。還有學校最難打掃的走廊,垃圾如山,你們就那樣一塊塊啃硬骨頭一樣,硬是收拾的干干凈凈,清除去的垃圾我數(shù)不清運走了幾車,看著平日里嬌生慣養(yǎng)的孩子賣力的干活,我只想掉淚,想起我還經(jīng)常吵你們,發(fā)脾氣,嫌棄你們背書背的不快,默寫老是不能全對,英語課上老是搗亂,你們這些缺點我急得很清,卻總是抹去你們許多的優(yōu)點!

  我們也有好日子,我特別支持班里孩子的體育活動和文娛活動,我們班孩子打籃球、打乒乓球都得到了我的大力支持,甚至親自上場和你們一起揮汗如雨,享受身體的極致愉悅。每天中午的唱歌是我們最幸福的時刻。

  就要放假了,眼前總是閃現(xiàn)著你們一個個鮮活的臉孔和呵呵嘻嘻的笑聲,你們老擔心明年我還是不是你們的班主任,我總是很傲嬌的告訴你們,不教你們了,要去教住宿班,其實,我心里也很舍不得你們,雖然你們在,給我添了太多的麻煩,我陪著你們每天的晨讀一節(jié)課,午休一節(jié)課,所有的自習課、語文課、歷史課,除了去北京培訓一天,我沒請過一次假,遲到過一次,因為你們,我疏遠了自己的博客。

  回首,只有甜蜜,無怨無悔!

  親愛的孩子們,明年,你們還得跟著我,我還是你們的班主任,哈哈!

端午節(jié)隨筆6

  節(jié)日,就是辛勤的勞苦大眾,在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平淡無奇的歲月中,為了打破這份寧靜,辛勤勞動的人們,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出來的、歡樂氣氛的日子。這樣使得,勞苦大眾在平靜地生活中,讓人們有所期待、有所期盼。在漫漫長河中,有了慶祝、歡慶,生活才過得有滋有味,才過得有人情味、有人性。這也許就是傳統(tǒng)節(jié)日在千百年來,傳承至今的理由吧。

  就拿端午節(jié)來說,就是沒有屈原,窮苦的人們也會在五月編造出節(jié)日來。我的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就沒有紀念屈原之說,而是一段神話故事。這個故事祖祖輩輩傳承下來,這幾年卻讓屈原占據(jù)了。話說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惡神,仇視人間,他要毀滅人類。這位惡神派下來一位善良之神,讓他執(zhí)行這項任務。可這位善良之神,動了惻隱之心。下凡后對人類說,每年的五月初五,這位惡神要觀看人間,你們到這一天的時候,家家戶戶,房門插樹枝,窗口掛野草。到這一天惡神一看,呀!世間人類真死絕了,你看,房門口都長出樹枝了,窗戶上都長野草了。就這樣又過了好多年,惡神知道了內(nèi)情,殺死了善良之神,還為人間降下了災難。從此以后,人們?yōu)榱思o念善良之神,在每年的端午節(jié)這一天,每家每戶,門口插柳樹枝,是為了挽留善良之神,窗口掛艾草,是為了表達對這位善良之神的愛戴。

  至于五彩繩,在我老家叫百索兒。這個傳統(tǒng)是怎么來的就不得而知了,反正小時候,只要是過端午節(jié),早上起床,媽媽就為我們弟兄幾個帶上百索兒。在老家也有人說是為了讓孩子長命百歲;也有人說是,五月里蛇出現(xiàn)了,孩子帶上百索兒,蛇不咬。不管怎么說都是為了祈求孩子身體健康,命運順利。

  對于吃粽子,在我老家根本就沒有這種習慣。我小時候也沒有聽說過,端午節(jié)還要吃粽子。端午節(jié)吃粽子還是在上學以后,課本里學到的,那時候也就知道了屈原,知道了“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我們北方是以面食為主,在端午節(jié)那天,家里人會用面炸麻花,或者炸油餅,這也是我小時候最愛吃的。小時候盼望過節(jié),過節(jié)了就有好吃的。在小孩子眼里,過節(jié)是最好的日子。

  在我外婆家五月,杏子就熟了,端午節(jié)可以提前吃到杏子。我外婆家以前有一顆好大的杏子樹,每年端午節(jié)時,我舅舅就拿好多杏子,還有麻花,油餅到我家來。這也是天打不動的規(guī)矩,自從我媽到我家,就有了這一規(guī)矩。有一年,端午節(jié)那一天我舅舅收麥子忘了給我家拿杏子,還讓我媽質(zhì)問了好長時間。尤其端午節(jié)吃杏兒,這在我兒時是最驕傲的,因為我外婆家的杏子比我家鄉(xiāng)要早熟幾天。端午節(jié),下午上學,我拿著杏子、油餅、麻花,帶著媽媽親手擰在一起的百索兒,信心滿滿,就喜歡擺著課桌上顯擺。同學們看著杏子,饞的口水直流。那時候就喜歡同學們伸出小手,哀求著在我跟前要杏:“給一個嗎!掰半個也行嗎?我們倆是好朋友……等等”當我掰半個杏仁給同學,看著同學們吃,我特有滿足感。因為外婆家的杏子,個大,不酸。我外婆家的杏核還是甜的,在我小學二年級那年,倆同學為了我吃剩下的杏核,還打了起來最后鬧到班主任那里。

  初一那年,我吃上了粽子。雖然在小學就知道,粽子也是端午節(jié)的美食,可家里窮,父母沒有買過。當時的粽子也是外地運過來的,老貴了,一個五塊。那年我小姨,從外地打工回來,剛好是端午節(jié),就往我家拿了幾個粽子。人家是沾蜂蜜吃的,我又不知道,拿出一個撥開就吃。嘗了一口,新鮮感就沒了,一點都不好吃,就像玉米糊糊,沒放鹽。咬了幾口就扔掉了,沒想到我哥回家,小姨拿出了蜂蜜。人家咬一口沾點蜂蜜,甜甜的。我是饞饞的,真沒勁。哎!豬八戒吃人生果——不知其味。我是沒嘗出味道,一個粽子糟蹋了。當時就埋怨小姨,為什么不多拿幾個,一人一個,真沒意思,心里有一種失落感。心里從沒有想過,那時候誰家里都沒錢,吃粽子也是奢侈品。在當今社會,粽子多了,卻沒人喜歡吃了。端午節(jié)象征性的吃個粽子,只是為了過節(jié)。今年端午節(jié)回家,拿了幾個粽子,我女兒一個咬一點,說不好吃,就讓我家豬,過了端午節(jié)了。

  不過我女兒對百索兒,還是很喜歡的。五月初四那天晚上,就讓我媳婦給他綁在手腕上。最后是脖子上、手腕上、腳腕上都是百索兒。還記得我小時候也喜歡百索兒,端午節(jié)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就是找我媽鞋百索兒,有時候我媽忙,頭天晚上沒來得及擰,就催著讓她擰。端午節(jié)那天,綁不好百索兒是不會去上學的。端午節(jié)過后,還一直帶著,一直到農(nóng)歷六七月,百索兒顏色褪完,再加上愛玩,不講究衛(wèi)生,百索線讓污垢侵染地,都看不出是什么顏色了,才取掉。有時候還不死心,自己找來各色絲線,自己擰一根,再綁在手腕上。也許是想著端午節(jié)越長越好。在孩童時代節(jié)日是越多越好,越長越好,而對于有負擔的大人,還是要以過日子為重。

  對于百索兒來說,大人們是不會綁在手腕上的。我不綁百索還是初三那年,主要是男兒身,不好意思。但端午節(jié),砍柳枝,割艾草,還是自己的強項。自從上了初中,每年端午節(jié)都會隨著父親到山上找艾草。很早就起床,趕天不亮要把割地艾草掛在窗口,大人們說這樣吉利。我對吉利倒沒有感覺,主要是為了新鮮、刺激、好玩。就拿我爸常說的一句話,“年輕娃,耍性子。”在那時候,天不亮背著一背簍艾草,走在大街上覺得特別有面子,誰要就趕緊拿點,臉上永遠帶著燦爛地笑容。人總是要長大,對好多事也有淡化之時。上高中以后就再也沒有上山割過艾草。還記得我媳婦懷孕那一年端午節(jié),我剛好在家,我爸讓我上山去割艾草,我還對我爸犟嘴,今天滿大街都是買的,跑那么遠干嘛?我還心里嘀咕,都好幾年沒上山割艾草了,我爸今年怎么這么大興致?最后我爸一人上山割了艾草。后來才知道,在老家,女人坐完月子,要把五月端午節(jié)那天割的艾草和柳樹枝,放大鍋里煮水,來為出月子的女人洗身子。傳說這種水洗身,對女人身體好。我爸割艾草是為了我媳婦,當兒子的卻不知道,自己真是個糊涂蛋。

  隨著社會發(fā)展,文化大融合,家鄉(xiāng)關于端午節(jié)的傳說已無人說起,而關于粽子,屈原、女兒節(jié)的說法,卻占據(jù)了家鄉(xiāng)的傳說。對于社會低層的勞苦大眾,怎樣的傳說都不重要,重要的在于一家人快快樂樂,健健康康、幸福美滿的生活。

  我總認為,只有節(jié)日,才能清晰地記錄著勞動人民豐富而多彩的社會生活和文化內(nèi)容;只有一次次的紀念才能讓中原文化淵源流傳;祖祖輩輩記住正能量的東西,社會才能發(fā)展。如果現(xiàn)在我女兒問我端午節(jié)是怎么來的,我會對她說:“因為有一位愛國詩人,在端午節(jié)這一天跳江了,所以每年我們都來紀念他!倍粫f,神、鬼之詞。

端午節(jié)隨筆7

  今天,我和孩子們在幼兒園一起包粽子,一起分享品嘗我們親手做的粽子,孩子們可開心了。回到家,在電腦上看著孩子們今天活動的照片,不禁想起自己小時候過端午節(jié)的事。

  那個時候吃粽子、系五彩繩(我們也叫系端午線)是我們最盼望的、也是最開心的事。

  記得那時候,每到農(nóng)歷的五月初一(我們這里叫小端午)這天,早早的,當我們還在夢中的時候,媽媽(有時候是奶奶)就悄悄地在我們的手腕和腳腕上,系上頭一天晚上就編好的五彩繩,有時候還會把無名指上系一個指環(huán),可漂亮了。

  天亮了,小伙伴們從夢中醒來,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趕到村里的場院里比一比誰起得早,誰的五彩繩最漂亮。可惜這么好看的五彩繩系不了幾天就要在夏至前一天被大人用剪刀剪掉,然后扔到下水道里,說是會變成小龍,所以誰都不愿意比別人晚帶幾天或者少帶幾天。因此總是提前好幾天算計著端午節(jié)的日子,不停地提醒家人別忘了給系端午線,也因此惹得忙于農(nóng)活的大人們常常對我們發(fā)火,可我們?nèi)匀缓芨吲d。有的在這天忘記的,就會很傷心,就會回家不停地埋怨大人,而大人們也就會在五月初五(我們叫大端午)這天給補上。

  如今經(jīng)濟發(fā)達了,生活條件提高了,一年四季都會吃到各種口味的粽子,只要你愿意吃,粽子幾乎天天可以吃得到?墒浅贼兆釉谖覀冃r候可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吃到的'。因為那個時候家里經(jīng)濟條件實在是太差了,交通又不方便?墒牵疫是比較幸運的。每年的端午節(jié),小腳的奶奶就會早起,走路趕到離我們村大概五六里路的鎮(zhèn)上去趕集,給我們姐弟三個每人買上一個又大又甜的香香的粽子。當我們從奶奶手里接過來時,粽子仍然是熱乎乎的。今天我才感到奶奶那時對我們是多么的疼愛,那時候我們姐弟三個是多么幸福。

  雖說時間已經(jīng)過去很久很久,慈祥的奶奶也已離開,可是每當吃粽子的時候,每當端午節(jié)的時候,每當聽到大街上粽子的叫賣聲,我總會想起小時候過端午節(jié)的情景,想起奶奶急匆匆趕集的身影。

端午節(jié)隨筆8

  今日是一年一度的傳統(tǒng)佳節(jié)——端午節(jié)。在這個古老的節(jié)日里,人們包粽子、賽龍舟,處處洋溢著濃濃的節(jié)日氣氛。在我們家的端午節(jié)可都是充實又溫馨的哦!

  記得那次端午節(jié),我們家處處洋溢著端午節(jié)的氣氛,可是一般人的家里總是呆巴巴的包粽子,有時候出去賽龍舟,那多沒意思!我可不想這樣過每一年的端午節(jié),就在我左思右想的時候,腦子里的一根筋“嗖——”的一下抽起來了,何不來個自我創(chuàng)作粽子的比賽呢。說干就干,我抓緊時間,把表姐表弟和小伙伴全都都召喚來了,開始了,我們手忙腳亂,亂包,有的嘛,包個飯團,有的嘛,包個壽司,還有的嘛,東破一個西破一個。我想:這也叫有創(chuàng)意我可不想像這樣的創(chuàng)意,我嘛,想來想去,最終想到了一個好點子,我簡單做了一個愛心,別人看了看我,都很驚訝,“這就是好點子”我不管他們說,自我忙著做。

  粽子蒸好了。媽媽來看看我們包的粽子,我連忙沖上去:“媽媽,在今日的端午節(jié)上,我想送你個禮物!”我從身后拿出了這個粽子“媽媽,這是給你的,感激你對我的養(yǎng)育之恩,多謝你給予了我生命!”媽媽看了臉上流出了晶瑩的淚水。爸爸走過來,對著大家說:今日的粽子大賽,馨予獲勝了,我們要感激自我的媽媽喲!

  在這次端午節(jié)中我既是自我包了粽子,也感恩了媽媽!端午節(jié),一個傳統(tǒng)古老的節(jié)日,一個溫馨充實的節(jié)日。多么完美的端午節(jié)啊!

端午節(jié)隨筆9

  這天是一年一度的傳統(tǒng)佳節(jié)——端午節(jié)。在這個古老的節(jié)日里,人們包粽子、賽龍舟,處處洋溢著濃濃的節(jié)日氣氛。在我們家的端午節(jié)可都是充實又溫馨的哦!

  記得那次端午節(jié),我們家處處洋溢著端午節(jié)的氣氛,但是一般人的家里總是呆巴巴的包粽子,有時候出去賽龍舟,那多沒意思!我可不想這樣過每一年的端午節(jié),就在我左思右想的時候,腦子里的一根筋“嗖——”的一下抽起來了,何不來個自己創(chuàng)作粽子的比賽呢。說干就干,我抓緊時間,把表姐表弟和小伙伴全都都召喚來了,開始了,我們手忙腳亂,亂包,有的嘛,包個飯團,有的嘛,包個壽司,還有的嘛,東破一個西破一個。我想:這也叫有創(chuàng)意我可不想像這樣的創(chuàng)意,我嘛,想來想去,最后想到了一個好點子,我簡單做了一個愛心,別人看了看我,都很驚訝,“這就是好點子”我不管他們說,自己忙著做。

  粽子蒸好了。媽媽來看看我們包的粽子,我連忙沖上去:“媽媽,在這天的端午節(jié)上,我想送你個禮物!”我從身后拿出了這個粽子“媽媽,這是給你的,感謝你對我的養(yǎng)育之恩,謝謝你給予了我生命!”媽媽看了臉上流出了晶瑩的淚水。爸爸走過來,對著大家說:這天的粽子大賽,馨予獲勝了,我們要感謝自己的媽媽喲!

  在這次端午節(jié)中我既是自己包了粽子,也感恩了媽媽!端午節(jié),一個傳統(tǒng)古老的節(jié)日,一個溫馨充實的節(jié)日。多么完美的端午節(jié)阿!

端午節(jié)隨筆10

  還是孩子的時候,那時國家實行計劃經(jīng)濟。但在端午這天,父母等長輩也會盡力把紀念屈原的粽香與愛,集中施放在米香之中,當糯糯之口沾著紅豆與白糖,那滿口的幸福總能見到母親眼角魚尾的微笑。母親包的小腳粽有模有樣,碧綠的粽葉在她的手中更疊,浸胖的米粒乖乖聽話,三繞捆扎,一雙雙活潑可愛米粽腳就擠成一團,疊成羅漢。

  當煮粽的鍋冒出沸騰的汽,粽香特有的味清清飄散,屋里屋外,城中村的村道上,運河邊就會聚集孩子們追逐的影子,而手中嘴邊和議論,都是端午粽子香,味好甜,屈原先,是詩仙,吃了粽子學詩填。孩子們比劃著粽子的形狀,夸著各自母親長輩們的手藝。胸前搖晃的蛋袋舞步起彩,她們時不時停下,小心翼翼拿著小耳扒,掏一口墜在胸口蛋袋里的蛋,瞇上雙眼等得那油香入化神仙生翅膀。那個年代,那個童年,母親包的粽子要比屈原的詩美,更關健是有“粽”幸福溫飽的難得。

  歲月如歌,日子慢慢變遷。當我工作上了鐵路,那有名的浙江嘉興肉棕,第一次吃過以后,就直呼世上還有這頓美味。幾十年后,每到端午,各地的粽香,端午文化也就興方未艾。

  年復一年端午粽香,情系母親的心靈手巧。說真的,母親文化只有經(jīng)過解放后的掃盲班,但母親記憶挺好,知理識事。和沉默的父親把我們兄妹四人養(yǎng)大。其生活的艱辛是我們這代人值感恩和欽佩的。年復一年的端午,年復一年的母愛,把粽香情系兒女。

  今天,雨多情,風傳遞,母親的粽子在繼承中傳遞,她來至一個敬老愛幼的家庭系族,來至一個國家民族的傳統(tǒng)。

  端午,屈原詩歌。我則請安母親,點燃一支香,“粽”情到永遠!

  每年的五月初五,家家戶戶都團聚在一起吃粽子、包粽子,看賽龍舟。

  今年的五月初五,我們一家也團聚在一起。奶奶和我在廚房里包粽子。爸爸和姨夫們在一起打麻將、斗地主。而媽媽和姨媽們則在一起聊天,而只有奶奶和我在廚房里心得不亦樂乎。

  不過,我們在廚房里也心得挺開心。我和奶奶在比賽包粽子,比誰包的粽子又好又快,又精致,只有做到這三好,才算是真的好,才能算是真正的贏者。我們先一起將粽葉清洗干凈,洗過了粽葉,然后再將糯米清洗,洗干凈了以后,再往糯米中倒入一些醬油,和少許的糖和黃酒,這樣要等上二小時。

  等醬油、糖和黃酒完全融入糯米里時,再拿來粽葉,先折成一個小船似的樣子,一頭有邊,一頭無邊。用糯米在“小船”有邊的地方鋪上一層糯米,接著就是放肉了,我將一塊五花肉放在糯米上,然后再把糯米輔在肉上,最后再把“小船”無邊的地方蓋在上面,然后將多余的地方彎折一下用線扎緊。我和奶奶就這樣一個接著一個地包著愛心粽。

  終于,我們包完了,我數(shù)了數(shù)我的,又數(shù)了數(shù)奶奶的,發(fā)現(xiàn)奶奶比我少一個,我頓時高興的一蹦三尺高。這時奶奶走了過來,對我說:“孩子,比賽的輸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參加了,如果你贏了也不能驕傲,只有沉著冷靜的人,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勝利者!

  奶奶的這番話語,深深地藏在了我的心底里,令我受益匪淺。

端午節(jié)隨筆11

  又是一年粽葉飄香時!岸宋绻(jié)您準備怎么過?”對于許多市民來說,無外乎就是吃粽子,或利用這個小長假與家人外出郊游,放松一下心情,而對端午立節(jié)的本意及伴隨而來的屈原精神,恐怕沒有多少人去細細品味。

  端午節(jié),始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端午節(jié)由來的傳說有很多,而源于紀念屈原則是一說。屈原,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因為力主聯(lián)齊抗秦,受到貴族的強烈反對,遭讒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后,屈原眼看著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又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在報國無望的情況下,于農(nóng)歷五月初五,抱石投汨羅江身死,用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與天地兮同壽,與日月兮齊光”的壯麗樂章。

  屈原死后,百姓紛紛來到汨羅江,奮力打撈其尸體。傳說投粽子于江中,可以粘住魚嘴;把雄黃酒倒進江中,可以暈蛟龍水獸;劃龍舟來驅(qū)散江中之魚,以免吃掉屈原的身體。這些美麗的傳說,表達了古人對屈原這位愛國志士的崇敬與思念,并作為端午習俗流傳了下來。而作為后人來說,倘若我們至今尚不知曉端午節(jié)的由來,不知曉“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的悲憤,不明了“竟渡深悲千載冤”的沉重,不掌握“忠魂一去詎能還”那段悲壯歷史,依筆者之見,縱然粽子再香,恐怕也味同嚼蠟。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币晃徽苋嗽f:構成民族界限的,不是河流,也不是山脈,而只能是跨越河流和山脈的傳統(tǒng)文化,它是區(qū)別于這一民族與另一民族的永恒標志,是支撐這個民族脊梁的精神。唐代詩人殷堯藩感慨道: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因為屈原,人們記住了端午;因為端午,人們記住了屈原。后人紀念屈原,不是因為他的遭遇,也不是因為他的性格,而是因為他心系黎民、體恤蒼生的民眾情懷,剛正不阿、廉潔無私的為官品格,奮發(fā)向上、堅定不移的創(chuàng)新精神。

  兩千年的端午節(jié),蘊含著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價值,是一座巨大的精神文化寶庫。每一個炎黃子孫都應當從這座寶庫中尋求力量,激發(fā)自己朝著理想不斷求索與奮斗!

端午節(jié)隨筆12

  記得大學畢業(yè)的那一年五月,二十二歲的我獨自一人外出游歷,曾特意去秭歸深山老林里拜謁過“屈原祠”。去年春節(jié),我們一家老小回家過年,亦特意選擇在汨羅歇腳,繞道去拜謁“屈子祠”。對于這個有才又有節(jié)操的老鄉(xiāng)騷人,自然得多幾分敬意!

  當然,今天的隨筆不是為了紀念屈原而寫的,我根本就不會寫,更不配寫啊!只能記錄一下自己的流水賬生活。

  早上九點多睡醒了下樓吃腸粉,想起來該給老爸老媽打個電話問候了。電話里老媽問我:“早上吃了粽子和雞蛋嗎?”我一時語塞,亦十分愧疚。對于這些傳統(tǒng)習俗竟然忘的干干凈凈。昨晚老婆還說冰箱里有粽子,要我早上起來煮了吃?上,節(jié)日意識不強,傳統(tǒng)觀念淡薄,關鍵是不聽老婆的話導致如此憾事,亦錯過一次浸潤孩子傳統(tǒng)文化的機會。

  小時候過端午節(jié)的情景恍如在眼前。端午節(jié)前幾天,媽媽就帶領我和姐姐去屋后的竹林里尋找大片的竹葉。剛落的竹葉有些泛黃,用清水浸泡二天就會重新煥發(fā)出綠光。上好的糯米也需提前一天泡好,等到端午節(jié)的前一天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包粽子。我們湖北不像廣東吃的是肉粽,我們只包純糯米,煮出來就是純白水粽,吃的時候蘸白

  端午節(jié)當天,媽媽早早起床煮粽子和雞蛋。剝開泛著清香的粽葉,白白黏黏的粽子在盤子里滾一下,粽子渾身就沾滿了白糖。咬一口下去,甜到心里。那時候端午節(jié)學校是不放假的,吃完早餐,媽媽把煮好的雞蛋裝上四五個,白水粽串起一串(可以當午餐,也可以送給別人品嘗),我們就叮叮當當往學校去了。

  到了學校,小伙伴們開始比試誰的雞蛋厲害。煮熟的雞蛋有一頭是很硬的,我們一人拿一個雞蛋,相互碰撞,誰的破了就算輸了。當然這里邊還需要一點巧勁和角度,力度把控得好的話,一個雞蛋可以碰破好幾個別人的雞蛋,贏的人就得意洋洋充滿了喜悅。而且這個雞蛋中的“戰(zhàn)斗雞蛋”是萬萬舍不得吃掉的,下節(jié)課之后,說不定又會為自己多贏些面子回來。

  除了吃粽子和雞蛋,記得家鄉(xiāng)還有一種野果是端午時節(jié)成熟的,土話名曰“端陽苞”。紅紅的小果子就結在田埂上帶刺的灌木叢中。我們放牛的時候,田埂上到處都是星星點點的紅色,隨手可摘,真正原生態(tài)的食品,那味道真美!可惜我已經(jīng)有二十多年沒有見過和吃過了,F(xiàn)在的農(nóng)村因為過度使用農(nóng)藥,很多野生的植物都絕跡了。再回到鄉(xiāng)下,荒草叢生,沒有人愿意去砍田埂上的野草當柴火了,生命力脆弱的物種哪里競爭得過野草呢?

  城里的端午節(jié),粽子很少自己包了,超市里各種各樣的都有(不過我很少看到家鄉(xiāng)的白水粽)。久居南方,早已習慣了肉粽和雜糧粽,心里懷念的,還是家鄉(xiāng)的白水粽。

端午節(jié)隨筆13

  端午節(jié)的意義在古代,端午節(jié)是人們用來紀念屈原、伍子胥、曹娥等人的節(jié)日,所以關于過端午佳節(jié)的是什么?就和這些傳說有關了。

  紀念楚國的愛國詩人屈原。屈原(前340—前278),戰(zhàn)國時期的楚國貴族,才思超逸,輔佐懷王。秦楚爭霸,“橫則秦帝,縱則楚王”。屈原主張聯(lián)齊抗秦。懷王輕信讒言,放逐屈原,與秦結盟,被秦俘虜,客死于秦。頃襄王即位,繼續(xù)親秦,再度放逐屈原。屈原流放,輾轉(zhuǎn)沅湘,哀吟苦憶,目睹亡國。秦將白起破郢都,滅楚國。屈原痛不欲生,自沉于汨羅江,以死殉國,時為(前278年)夏歷五月初五。

  過端午佳節(jié)的是什么?還有一些意義就是紀念忠臣伍子胥的忌辰(因吳王夫差將伍子胥的尸體裝在皮革里,于五月初五投入大江)。紀念東漢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曹娥在五月初五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紀念秋瑾的就義等等。

  不管以前過端午佳節(jié)的是什么?到了現(xiàn)代,端午節(jié)已經(jīng)作為一種傳統(tǒng)文化,人們更多的是注重它本身的文化內(nèi)涵。屈原、伍子胥的愛國,曹娥的孝道也好,無論哪一樣,都是值得我們永久紀念,一直傳承的。端午節(jié)成為法定節(jié)假日,說明端午節(jié)開始慢慢轉(zhuǎn)變?yōu)橐环N全民娛樂活動,這也是國家關注傳統(tǒng)文化,傳承歷史精華的又一有力證明。

端午節(jié)隨筆14

  今年的端午節(jié)

  有些不一樣,有點趣味

  本是紅紅火火的天氣

  今年卻是細雨綿綿

  原會在家鄉(xiāng)沐著龍舟水

  今年卻在異鄉(xiāng)嘆息人生

  剛出爐的粽子

  裹著美味的稻香

  溢出的則是

  辛勤勞動的氣息

  江河上的龍舟賽

  是一幅美麗又扣人心弦的畫

  即便人們分不出流下的是汗水,還是雨水

  但永遠是一年中最激奮、最具有意義的時刻

  屈原一定想不到

  在二千多年以后

  人們竟會如何隆重的祭祀他

  如果他還活著

  一定不會讓人們這樣做

  因為他是反對祭祀的代表

  況且他也不想百姓如此的傷財

  如果海子還活著

  他一定會為端午節(jié)的美而感染

  給美味的粽子,宏偉的龍舟賽

  譜寫更多的詩句

  也許他并沒有想到

  人活著才是最具有價值的

  才能超越一切事物的心靈

  每個人都想在佳節(jié)時

  找到一份心靈的歸宿

  情感就是一張拼圖

  是慢慢拼積起來的

  不會因歲月的變換而褪色

  不會因距離而散落

  如藝術

  之所以能成為人們欣賞的窗口

  就是因為它永恒

端午節(jié)隨筆15

  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端午節(jié),又叫端陽節(jié),到那天,人們整天都沉浸在喜氣洋洋的節(jié)日氣氛里。每逢端午節(jié),家家戶戶都包粽子吃,爸爸也會對我講同一個故事,很久以前,有一位著名的愛國大詩人,他叫屈原,他被別人殺害了并且扔進了江流湍急的汩羅江里,人們知道了,怕江里的魚蝦把屈原的尸體吃掉,便包了許多美味可口的粽子扔進江里喂魚,這樣魚飽了就不會吃屈原的尸體了。正好那天是農(nóng)歷五月初五,善良的人們?yōu)榱思o念屈原的愛國精神及崇高人格,把這天稱為端午節(jié),以示悼念。

  端午那天媽媽也會告訴我怎么包粽子的,首先把鮮綠的粽葉洗得干干凈凈,然后用左手托著粽葉,右手輕輕地勺起浸泡過數(shù)小時的糯米,并加上干凈的豆沙、蜜棗、葡萄干、排骨、花生米,包成三角形形狀然后用五彩繩子捆緊,最后把漂亮的粽子上鍋煮上一個小時左右,熟透了就可以吃了。煮的時候那香味就早已傳遍了整個大街小巷!非常誘惑人。你若咬一口嘗嘗,保證令你還想吃,就算你不吃,聞一聞,都會令人垂涎欲滴,并且那香味直往心里鉆。

  今年的端午眼看就要到了,我期盼著過個更加愉快、有趣的端午,我想親自動手包一回粽子。

【端午節(jié)隨筆】相關文章:

端午節(jié)隨筆05-26

端午節(jié)隨筆09-28

端午節(jié)的隨筆10-11

端午節(jié)的隨筆10-22

關于端午節(jié)隨筆11-01

老家的端午節(jié)隨筆12-17

【推薦】端午節(jié)隨筆12-27

【熱】端午節(jié)隨筆12-28

端午節(jié)隨筆【熱】12-28

【熱門】端午節(jié)隨筆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