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活出生命的意義》有感(8篇)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后感如何寫了哦。你想好怎么寫讀后感了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活出生命的意義》有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活出生命的意義》有感1
當《活出生命的意義》這本書又出現(xiàn)在我的眼前時,那個飽經(jīng)風霜而又面帶微笑的維克多-弗蘭克爾仿佛又出現(xiàn)在我眼前時。我的`感情復雜,又是憐憫,又是同情。終于合上了書的最后一頁,我突然發(fā)現(xiàn):成功只有有了生命才會充分體現(xiàn)。
當他走出集中營的那一刻,他知道他成功了,并且他用他的現(xiàn)實經(jīng)歷開創(chuàng)了意義療法,造福了很多精神問題的人,在我看來這是因為他的智慧和樂觀的精神,最主要的還是他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生命的完美認知所造成的。
當我看見有人支撐不了現(xiàn)實中的困難而選擇最慘烈的方式來逃避時,我認為這是胡鬧,生活中永遠不會一帆風順,只有那些了解困難知難而進的人,那些人才是,“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和生命比起來,這些困難又算什么呢,而且“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只要命還在,一切還有挽留的機會,一切皆有可能。
相反如果你成功了,也不要忘記生命對你付出的一切,因為成功只有有了生命才能充分體現(xiàn)。
讀《活出生命的意義》有感2
斷斷續(xù)續(xù)地把《活出生命的意義》這本書讀完了。之前讀過英文原版,受限于英文水平,很多意思還是沒有理解,F(xiàn)在將中文翻譯版讀完,有了很多新的感悟。
知道這本書是從《得到》推薦的,自己讀下來,感覺作者的親身經(jīng)歷增加了說服力,是我喜歡的類型。對于我這種整天愛瞎想"人為什么而活著"的人來說,讀這類書籍也算是跟自己對話了。
本書的作者是維克多·弗蘭克爾,猶太人。生活在二戰(zhàn)時期,可想而知命運的悲催。作者本人被關入了埃斯維辛集中營,后世人稱"死亡工廠".但是幸運的是,作者活了下來。他以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為研究對象,展示了在集中營中人生百態(tài)。有些人放棄了對未來的渴望而死去,有些人過于樂觀而死去,但是有些人知道為什么而活,有幸生存了下來。殘酷的經(jīng)歷讓作者領悟到:人們活著是為了尋找生命的意義。
或許很多人都想過這個問題:我們?yōu)槭裁磥淼竭@個世界?享樂?承受痛苦?或許我們不經(jīng)歷極端的環(huán)境考驗是不會真正領悟什么是生命,什么是生活。作者經(jīng)歷了對于一個人來說所有的苦難,領悟到了生命的意義。進入集中營后,這些不幸的人首先表現(xiàn)出驚恐,這是所有人正常的反映,因為死亡可能近在咫尺。而后進入冷漠,相當于"活死人",他們面對同伴的痛苦不在有任何情感,因為自己也可能隨時面對這種境地。作者發(fā)現(xiàn),那些看不到生活有任何意義、任何目標,覺得活著無所謂的人會很快死掉。物質上的匱乏不是根本原因,精神上的絕望才是最死亡的導火索。最后作者總結到:我們真正需要的,是在生活態(tài)度上根本轉變。我們需要了解自身,需要說服那些絕望的人;我們期望生活給與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生活對我們有什么期望。我們不應該再問生活的意義是什么,而應該像那些每時每刻都被生活質問的人那樣去思考自身。我們的回答不是說與想,而是采取正確的行動。生命最終意味著承擔與接受所有的挑戰(zhàn),完成自己應該完成的任務這一巨大責任。
作者將生命的意義歸結為責任,那么如何找到生命的意義呢?作者給出了三個途徑:工作---做有意義的事情;愛---關愛他人;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作者強調(diào),命運的無常會奪走你許多東西,但是永遠奪不走你自主選擇如何應對不同處境的自由。讀到這里,我想起了余華的《活著》中的主人公福貴。不管生活如何剝奪他的財富、親人、尊嚴,他的生活總有目標,選擇堅強面對生活的不幸。作者所說的尋找生命的意義的三個途徑,跟瑞·達里歐的《原則》中如出一轍,"有意義的工作,是指人們有激情去投入的事業(yè);有意義的人際關系,是指相互之間能夠真心相互關愛".
這本書可以時不時翻出來看看,審視自己對生活的態(tài)度。
讀《活出生命的意義》有感3
生命本身就是一個奇跡。我常常感嘆生命現(xiàn)象的神奇,贊嘆生命內(nèi)在的神秘。人為什么活著,怎么活著,這又是每一個人在不同時期不斷思考的問題。大概沒有人在一生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而人為什么活著,這個問題本身沒有一個標準的答案?赡苊總人在不同的生命時期都會得出不同的答案,也許這就是人不斷追問這個問題的意義。
讀這本書是因為它是美國最有影響力的10大圖書之一,因為好奇它的影響力。作者是弗蘭克爾,納粹期間是納粹集中營的囚徒。集中營的人生經(jīng)歷,促使他思考人性與人生問題。在集中營中能夠存活下來的人寥寥無幾,作者本身是一位心理醫(yī)生,在納粹集中營的生活,使他有機會接觸、體察和思考人性深處的東西。
他把幫助他人找到他們的生命意義看做自己一生的使命,評論者說他并不是當年在集中營被編號為119104的待決 ,而是讓人的可能性得以擴大的圣者,道理也就在這。他依靠尋找生命的意義療法拯救人的生命。
人的生命真實一個奇特的東西,只要信仰、信念存在,生命便會表現(xiàn)出頑強的活力和生命力。一旦信念和信仰喪失,生命整個的精神就會垮掉,接著身體也會徹底垮掉。在那些艱苦的年代活下來的人,幾乎都是對未來抱有信心,意志無比堅定的人。這樣我想到了渣滓洞的江姐,也讓我想到了孔子周游列國期間多次在危急時刻重復的類似的那句話“天之為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梁漱溟也有類似的人生經(jīng)歷,在有一些人看來,這些人有些狂妄自大了。但無疑這樣一種自信,使得他們的生命顯得與眾不同。孔子和梁漱溟把自己的生命融入了人類的文明進程之中,是自己的生命與整個文明合為一體,其生命的力量也就因此變得強大。江姐把自己的生命和祖國的命運綁在了一起,也就有了無與倫比的堅強。從這些人的身上,我們不難看到生命的更大價值與意義,在與自然與文明的融合。這是大我生命體現(xiàn)出的意義。平日的時候,人的身體對疼痛的感覺一定會有一個極限,但有些人卻能超越這樣的極限,我們說這類人有著鋼鐵般的意志,什么原因呢?就是因為信仰,就是因為他為堅守信念和信仰,付出任何代價都是值得的。這也就是弗蘭克爾所說的生命的意義。小我的生命意義在一個人、一件事上,因為責任與愛而引發(fā)了意義。所以,在某種意義上看,愛情也是一種信仰。
從哲學層面探討,沒有信仰的生命的存在就是虛無,也即是生命虛無的存在。生命虛無的存在也就是我們所言的生命表現(xiàn)為空虛,無所事事。更為可怕的就像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空虛的生命會貪婪地吸納負面的東西。在我感覺看來,信仰與意義基本同意,但信仰具有更多的情感堅定的意味,意義的尋找也要依賴于生命的`情感。也就是說信仰直接與情感相連,而意義與情感是間接相連的。
對生命而言,存在的意義,就是活著的價值。所以,回到教育中來,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幫助受教育者找到生命的價值與意義。目前教育中普遍存在厭學的現(xiàn)象,從這里看其實就是學生生命意義的缺失所致。改變學生的厭學現(xiàn)狀,需要教育者幫助學生找到學習的意義。因而,改變一貫重視科學邏輯輕視道德情感的教育習慣已是勢在必行。做好情感和道德教育能幫助學生尋找到生命的意義,進而促進對科學與理性的認識和把握。這就是“意義治療法”帶給我們教師的啟示。從這個角度看,醫(yī)生與教師的職業(yè)有著極為相似的一面。對意義與價值的探尋,本來是人文領域的內(nèi)容,弗蘭克爾發(fā)現(xiàn)了這個真理,并用于拯救生命。弗蘭克爾斷言“意義比邏輯深刻的多”,如此看來在人文與科學的對比中,似乎人文更具有價值。這也是我這幾年思考的方向。弗蘭克爾還注意到了工業(yè)社會人的生命存在的普遍無意義感,作者因此以自己的職業(yè)拯救這些生命。而我感到,真正能普遍徹底地拯救工業(yè)社會無意義感的現(xiàn)象最終還需要教育,需要人們認識到信仰、意義在生命中的位置和重要性。
讀《活出生命的意義》有感4
“親愛的讀者,如果在您一生的閱讀體驗中,能夠擁有這樣一本書,它其中的某個篇章或者包含的某種思想不僅能觸動您的靈魂并且能引領它與之共舞,甚至改變您的日常生活和命運,那這樣的書您一定要常常翻閱,并像對待珍寶一樣小心呵護。而弗蘭克爾的《活出生命的意義》作為當代最偉大的著作之一,正是這樣一部作品!
我第三遍一字不漏地讀完弗蘭克爾的《活出生命的意義》后,對庫希納在前言中的推薦產(chǎn)生了深深的認同。
著名心理學家弗蘭克爾是二十世紀的一個奇跡。納粹時期,作為猶太人,他的全家都被關進了奧斯維辛集中營,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于毒氣室中,只有他和妹妹幸存。弗蘭克爾不但超越了這煉獄般的痛苦,更將自己的經(jīng)驗與學術結合,開創(chuàng)了意義療法,替人們找到絕處再生的意義,也留下了人性史上最富光輝的見證。
這本書曾經(jīng)感動千千萬萬的人。到今天,這部作品銷售已達1200萬冊,被翻譯成24種語言。
讀完一本書,很少有連續(xù)讀三遍的動力;讀完一本書,很少有立即撰寫讀后感的沖動。這本書是一個例外。讀完《活出生命的意義》,我的內(nèi)心深處有著強烈的情感表達欲望,又唯恐文字功底淺薄而違背弗蘭克爾本意,因而遲遲不敢敲打鍵盤。第三遍讀完后,終于可以鼓起勇氣,向大家作一個相對理性的介紹。
弗蘭克爾是奧地利一名精神科醫(yī)師,1942年,被納粹關進了奧斯維辛集中營。先后輾轉在四個集中營之間,歷經(jīng)坎坷,受盡折磨,命懸一線。他用生命寫成的'心理學書稿在集中營里被無情消毀。他堅信,只要一息尚存,就可以東山再起。他賦予生命至高無上的責任。集中營里的非人生活待遇和繁重體力勞動形成強烈的反差,有很多人沒有等到解放的那一天。弗蘭克爾憑借自己的智慧和良好的運氣,終于成為集中營里幸存者之一。當讀到他為了和囚頭搞好關系,耐心傾聽囚頭傾訴的故事后,聯(lián)想到現(xiàn)實中的人和事,我即刻淚目。
《活出生命的意義》這本書共分二個部分,第一部分是作者在集中營三年期間艱苦卓絕地與命運抗爭,尋找生命意義的心路歷程。第二部分是作者向大家介紹根據(jù)自己的感悟創(chuàng)立的心理治療方法——意義療法。全書10萬多字,通俗易懂,沒有心理學基礎知識的讀者也能夠無障礙閱讀。
第一部分是作者根據(jù)進入集中營的囚徒精神反應的收容、適應、釋放與解放三個階段為主線,以故事的形式向人們客觀反映了集中營里的真實場景。充分揭示了納粹的殘忍和囚徒的悲慘。毒氣室和焚燒爐是集中營囚徒生命的歸宿。為了活下去,囚徒們不停地與囚頭斗智斗勇,力爭能夠多活幾天。根據(jù)史料記載,二戰(zhàn)期間,集中營共有150萬人死于非命。瀕臨死亡的囚徒,多數(shù)已喪失生命的動力,唯有深愛著親人的人,唯有明確使命的人才能夠不停地在死亡線上掙扎。
書中至少三次引用尼采的名言,其中有一句特別經(jīng)典:“知道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备ヌm克爾在書中告訴自己和朋友:“只要還活著,就有希望。健康、家庭、職業(yè)能力、財富、社會地位——所有這一切都有可能重新獲得或者恢復原狀。”弗蘭克爾認為:“生命最終意味著承擔和接受所有的挑戰(zhàn),完成自己應該完成的任務這一巨大責任!
弗蘭克爾在書的第二部分介紹了他根據(jù)自己的集中營經(jīng)歷感悟出的心理治療方法——意義療法。他說:“根據(jù)意義療法,努力發(fā)現(xiàn)生命的意義正是人最主要的動力。”他認為:“人,能夠為了自己的理想和價值而活,甚至為此付出生命!薄叭藢σ饬x的追尋會導致內(nèi)心的緊張而非平衡。不過,這種緊張恰恰是精神健康的必要前提。”
他在書中特別提出一個概念:存在之虛無。他引用叔本華的話:“人注定要徘徊在焦慮和厭倦這兩極之間!彼貏e指出:二十世紀,有很多人具有存在之虛無這種現(xiàn)象。意義療法認為,“負責任就是人類存在之本質。”進入新世紀以來,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物質極大豐富。世界范圍,人們的精神世界出現(xiàn)嚴重問題。弗蘭克爾在書中提出了的“預期焦慮”的概念,基本反映了比較嚴峻的社會現(xiàn)實。讀書焦慮、就業(yè)焦慮、晉升焦慮、婚姻焦慮、生活焦慮......大有愈演愈烈之勢。我們需要對現(xiàn)實進行一次深刻的反思。人究竟怎么活著,才不辜負生命的本真?人,只有懂得生命的意義,才能有詩和遠方。當務之急,是去除生命中的虛無主義,賦予生命意義,生活才會豐富多彩,五顏六色。生命對于每一個個體的意義,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答案。我們要在生活中去發(fā)現(xiàn)、去感受生命的意義。即便是遍體鱗傷,也要去尋找疼痛本身的價值。按照弗蘭克爾的觀點,苦難和死亡也是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不應該在有限的生命周期內(nèi)牢騷滿腹、懷才不遇、求全責備和無病呻吟。
我們要對未來充滿期望,即便出現(xiàn)暫時困難,也要以積極的心態(tài)去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而不是自暴自棄,失去信心。要樹立危機是化了妝的機遇的意識,善于從不利中尋找有利,才能最終成為人生的贏家。
弗蘭克爾認為,“治療師扮演的角色好比是眼科專家,而不是畫家。畫家試圖向我們表達他自己所見的世界是什么樣子,而眼科醫(yī)生試圖讓我們自己去觀察世界實際上是什么樣子。意義治療師的作用是拓展患者的視野,使他意識到其生命潛在的所有意義!
弗蘭克爾認為,“愛是直達另一個人內(nèi)心深處的唯一途徑!薄叭瞬皇呛唵蔚鼗钪,而是時時需要對自己的前途做出判斷,決定下一刻自己會成為什么樣的人!薄肮庹f人有自由還不夠。自由只是故事的一半,真理的一面。自由是人的生命消極的一面,而積極的一面就是責任。實際上,如果人不能負責任地生活,那自由就墮落成放任!
特別認同弗蘭克爾在書中的一句話:“自我實現(xiàn)可能是自我超越唯一的副產(chǎn)品!睂Ρ纫幌卢F(xiàn)實中那些天天期盼著成功的異常功利的人,我們是不是可以作為自己的一個鏡像。自我超越是耕耘,自我實現(xiàn)是收獲。真正的成功是只問耕耘,不問收獲。收獲一定是耕耘的副產(chǎn)品。
一千個讀者的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在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jīng)濟體的當下,我們有必要對自己的精神世界進行一次認認真真的審視,從繁忙的工作中抽出些許閑暇時間,將《活出生命的意義》認真讀上一遍,也許您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這本好書,我一定還會繼續(xù)閱讀,也一定會讀懂生命的意義,讀出生命的精彩。
讀《活出生命的意義》有感5
大學時讀了《喬布斯傳》,直至畢業(yè)前夕,都給予我潛移默化的影響。其中最大的影響當屬“尋找到自己的使命”,或者用本書的話說:“尋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
然而畢業(yè)后的現(xiàn)實不是肥皂劇,無法看了第一集就預測到最后的結尾。這就注定尋找自己生命的意義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因此,我到現(xiàn)在都無法確定生命是否存在終極意義,只能說讀過本書后,明確了這樣一個觀點:生命的意義,只有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才能被定義。不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一切都還是未知數(shù)。
現(xiàn)在想來,也許尋找生命的意義,存在兩種途徑,一種像喬幫主那樣,一開始就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自己是為什么而活;另一種是到生命的盡頭才知道此生意義的所在。走第二條道路的人,需要不停地去回答生命提出的各種問題,答案的集合便是此生的意義。就拿作者的經(jīng)歷來說,如果在作者初出茅廬時,就問他生命的意義是什么,假如那時的他未卜先知地說是“經(jīng)歷集中營的苦難,并活下來”,那周圍人一定覺得這孩子病的不輕。
當然,作者即使不經(jīng)歷集中營的苦難,他也會找到生命的意義。但從另一方面來說,集中營的苦難升華了作者,作者在苦難中找到了自己生命的意義:對如何應對苦難的回答,成就了他為人的尊嚴、完善了他不屈的人格、詮釋了他生命的意義。
作者是通過三種方式來應對苦難的:工作(做有意義的事)、愛(關愛他人)以及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根據(jù)書中描述,即使在集中營在最黑暗的日子里,作者也沒有停止用自己的所學去幫助他人、用小紙片記錄自己的`所想所得、在冰天雪地里依然想著自己和妻子相處的點點滴滴...
不要空想生命的意義是什么,要通過以上三種方式來回答生命提出的問題,用一生的行動去回應。為回答生命的意義而受的苦是值得的,待已歸道山時,此生雖不是驚天偉業(yè),但也足夠精彩自適。
生命是一棵樹,深植于過去的悲與喜中,矗立在當下的選擇和擁有里,向著生命終極意義的方向生長。
讀《活出生命的意義》有感6
讀了《活出生命的意義》這本書也讓我明白成功的并不是最聰明的人。因為決定成功的更多是非智力因素:明確的目標,積極的心態(tài),努力和堅持,承受挫折和壓力的能力。做一個始終樂觀的、積極向上的人,并不是輕松容易的`事情。在看不到希望的時候,仍能夠堅持自己的價值理念走下去的人,是了不起的。任何人做一份積極的工作,可能他感覺不到自己的意義所在,但他的意義確實存在,社會的美好是由各個層面的勞動者共同建立的。自己的工作無足輕重,那只是一種感覺,你做了再普通的工作也為社會貢獻了一點力量。
全書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人無論遭遇任何境遇,都適應得了”這句話,人生就是如此,有很多艱苦和變數(shù),但是只要挺過去,適應了,就能跨越,也只有這樣,才能找到屬于我們的真正的生命的意義!
讀《活出生命的意義》有感7
隨著工作時間的延長,生活和工作壓力的加大,面對一切事物逐漸變得麻木,找不到工作之初的激情。那生活著的`意義又在哪里呢?從《活出生命的意義》這部書中我看到了“責任”二字,對家人的責任、對工作的責任、對一張張渴望知識的幼稚小臉的責任。我們應該向弗蘭克爾一樣,勇敢的挑戰(zhàn)自我、挑戰(zhàn)生活、挑戰(zhàn)麻木和倦怠,在逆境中勇敢前進,在壓力下不斷拼搏,在生活和工作中尋求快樂與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
作為一名教育者,我們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更會影響到學生,學生好比一張白紙,會把他們見到的一切花在上面,我們不能給他們?nèi)魏尾缓玫挠绊,應向他們展現(xiàn)出積極向上的面貌,帶動他們向新生活前進。
讀《活出生命的意義》有感8
看完這本書第一感覺是失望。首先它很薄,一點沒有心理學著作的樣子,比如《心理學與生活》,厚厚的、重重的放我床頭一年了也沒翻幾頁;其次是它淺顯,幾乎沒有專業(yè)術語,即使有也十分易懂,比如“意義治療”就是啟發(fā)患者發(fā)現(xiàn)生命的意義。如果是網(wǎng)絡雞湯文也罷了,可此書的作者弗蘭克爾是與弗洛伊德齊名的心理學家,如此盛名寫的書卻這樣平凡,是不是我漏了什么?于是再翻一遍。
正如國學大師季羨林給出學習一門外語最重要的方法是勤學苦練一樣,弗蘭克爾給出的生命意義也很簡單:愛一個人且為之負責。
于是我想:是不是生活其實是很簡單的事呢。人生就是將簡單的事情反復實踐的過程。比如:保持身體健康、長期自律、持續(xù)成長等。這些都是簡單的道理在我年幼開蒙時就已知道,可做到卻不容易。
保持健康需要均衡飲食、情緒平和、合理運動。在一桌美食面前說停止就住口,在對著識字卡讀了十分鐘“你、我、他”孩子還不認識時再讀十分鐘,在累了一天只想黏在床上時拿瓶水再去健身房一小時。
長期自律不僅需要意志力更需要方法和習慣。放棄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的`“道德執(zhí)照效應”,就是當一個人覺得自己行了善事之后,他就會獲得一種道德優(yōu)越感,仿佛取得了一種道德許可證:我可以心安理得的地放縱一下自己!拔疫@周鍛煉了三次,必須吃一塊提拉米蘇獎勵自己”很可能一周的訓練泡湯了;“我辛苦了幾個月,現(xiàn)在喝了幾杯酒開車有什么關系”很可能一個家庭就毀了。養(yǎng)成習慣可有效節(jié)省我們的意志力,一個有運動的習慣的人就不會為每天的十公里感到累心,可將多余的精力用在解決工作中的各種難題上;一個有讀書習慣的人就不會恐懼百萬字的著作,只需放在床頭,每天翻上半小時,不知不覺就看完了。
持續(xù)成長就更難了,需要不斷地學習、持續(xù)地自我要求。有人從走出學校那一天不再成長,有人則停在工作幾年后。其實成長從來都是“瞬間”的、而不是“持續(xù)”的。我在生產(chǎn)之前想著生產(chǎn)后花三個月恢復身體,孩子白天交給公婆,晚上和老公輪流值班照顧,一切有條不紊、按部就班。我在生產(chǎn)之后才發(fā)現(xiàn)事實的真相:三個月刀口都長不好,婆婆連奶粉溫度都控制不了,老公晚上值班將感冒傳給孩子引發(fā)肺炎。抱怨豬隊友有用嗎?這一切都需要我瞬間成長、拿出可行辦法解決問題。像大S說的逢山開路、遇水搭橋、降妖打怪。
弗蘭克爾一生都對生命充滿熱情,67歲學習飛機駕駛、80歲登上阿爾卑斯山,愿我和他一樣永遠熱愛自己的生活。
【讀《活出生命的意義》有感】相關文章:
讀《活出生命的意義》有感11-18
讀《活出生命的意義》有感8篇11-28
活出生命的意義的讀后感11-30
活出生命的意義讀后感09-20
活出生命的意義讀后感11-27
《活出生命的意義》讀后感06-12
《活出生命的意義》讀后感08-14
【精】活出生命的意義讀后感11-08
【精】《活出生命的意義》讀后感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