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的世界遺產(chǎn)導游詞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中國世界遺產(chǎn)導游詞
作為一名樂于助人的導游,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導游詞,導游詞是導游員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傳播文化知識的講解詞。我們應該怎么寫導游詞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國世界遺產(chǎn)導游詞,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國世界遺產(chǎn)導游詞 篇1
親愛的旅客們:
你們好!我是你們的小導游,F(xiàn)在我們游覽的地方被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的文化遺產(chǎn)長城。那是多么興奮啊,希望大家能夠多了解長城,對北京留下美好的回憶。
“不到長城非好漢!边@句話是我國第一任主席毛澤東爺爺說得。其實長城不只是一座,而是很多座。在兩千年的時候,秦代長城、明代長城和漢代長城,現(xiàn)在在你眼前,這座長城是明代長城修筑的,明代長城是這三代中,保存的最好的。
游客們,我們身為祖國的兒女怎么不上去游覽一番呢?有著今天這樣的長城,是古時候修筑長城的勞動人民們,我們?yōu)樗麄兏械津湴。“多少的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jié)成這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萬里長城!边@句話是在四年級中17棵《長城》那兒。沒錯呀,長城是我們中華兒女的驕傲啊!
長城總長約6700公里,多巨大的數(shù)目。∫辉趺戳腥搿妒澜邕z產(chǎn)名錄》呢?長城李最著名的是八達嶺萬里長城。八達嶺長城隨著山勢連綿起伏,站在長城上鳥瞰,一片綠海,不見者尾。
游客們,在游覽過程中,千萬不要隨便破壞公物,長城是一顆閃閃發(fā)光的明珠,在歷史上,確實是個偉大的奇跡。
中國世界遺產(chǎn)導游詞 篇2
八達嶺長城導游詞
各位游客:
大家好!歡迎來到八達嶺長城觀光區(qū),今天由我來帶領大家游覽這舉世矚目的八達嶺長城,希望大家好好觀賞一下先輩給我們留下的名勝古跡!
大家看,我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來到了長城腳下,遠遠望去長城像不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告訴大家,這段長城是從東頭的山海關(guān)到西頭的嘉峪關(guān),有一萬三千多里呢!我們上去從近處看一看長城吧!
游客朋友們現(xiàn)在登上了長城,這段長城修筑在八達嶺上,高大堅固,這是用城磚和巨大的條石筑成的。上面的城墻頂上鋪著方磚,十分平整,像很寬闊的馬路,五六匹馬可以并行,現(xiàn)在游客朋友們可以試 一試,幾個人拉手是不是可以通行?
好,大家往前走,邊走邊看一下。看!城墻外沿的'兩米多高的成排的是垛子,垛子上方形的口就是瞭望口,垛子下面的小圓洞是射口,打仗時供瞭望和射擊用。向城墻頂上看,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臺,那是屯兵的堡壘,打仗時城臺之間可以互相呼應。
游客朋友們,不知不覺中,這次旅行結(jié)束了,希望這次游覽給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中國世界遺產(chǎn)導游詞 篇3
《秦兵馬俑導游詞》
尊敬的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好!歡迎來西安旅游,我是你們的導游黃敏,
今天,我們將參觀秦兵馬俑 博物館。秦兵馬俑 博物館位于西安市東35公里處,在進入景區(qū)之前,我先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秦兵馬俑 。
秦兵馬俑 是2000多年前秦始皇陵園的一處大型兵馬俑陪葬坑,它以恢弘磅礴的氣勢,威武嚴整的軍陣,形態(tài)逼真的陶俑向人們展示出古代東方文化的燦爛輝煌,無論建造年代建筑規(guī)模與藝術(shù)效果無不堪與世界七大奇跡 媲美。在1974年3月西楊村農(nóng)民們在打井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這一發(fā)現(xiàn)發(fā)現(xiàn)震驚世界,1987年由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人類文化遺產(chǎn)”目錄。 秦始皇兵馬俑陪葬坑坐西向東,三坑呈品字形排列。 1號坑東西長330米,南北寬62米,面積4260平方米。坑的最東端是面向東的武士,每排7個,共210個捅。他們是部隊的前鋒。前鋒部隊的后面為部隊的主體,他們被排成38路縱隊,站在11個坑道里。,在坑道的南、北、西三面?zhèn)溆幸涣忻嫦蛲獾奈涫。他們分別是部隊的右翼、左翼和后衛(wèi),F(xiàn)在,1號坑已出土1000多件陶桶。根據(jù)推測。全部發(fā)掘完后。僅1號坑就將出土6000多個兵馬桶。2號坑。它是由車兵、騎兵和步兵構(gòu)成的曲尺形方陣。占地6000平方米。3號坑,它位于2號坑西邊25米處。這個坑是1976年發(fā)現(xiàn)的。占地520平方米。
秦兵馬俑一經(jīng)面世,就以它撼人心魄的藝術(shù)魅力傾倒了現(xiàn)代人。無論武士還是軍吏,都留有胡須。說到秦俑的美,千人千面的陶俑形象之美,使人回味無窮。他們中間有氣宇不凡、魁梧穩(wěn)健的將軍;有威武剛毅、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軍吏;更有神情各異、生動傳神的.士兵。他們或年輕幼稚,或老練深沉,或憨厚質(zhì)樸,或聰明機警,或開朗灑脫,或神情凝重。他們身穿戰(zhàn)袍的輕柔,衣褶(zhě)的飄動,飛揚的胡須,絲縷可辨的發(fā)髻,粒?蓴(shù)的鞋釘,都會使你感受到真實生活中的氣息。大家看,瞧這位,頷首低眉,若有所思,好像在考慮如何戰(zhàn)勝敵人;再看這一位,目光炯炯,神態(tài)莊重,分明在暗下決心,誓為統(tǒng)一天下而戰(zhàn);再看他,緊握雙拳,待命出征……啊,快來看看這位戰(zhàn)士,雙眼凝視遠方,像不像在思念家鄉(xiāng)的親人?走近一點,來,小朋友,有沒有聽到他輕微的呼吸聲?”秦俑坑中陶馬形象的塑造同樣逼真?zhèn)魃瘛qR頭方正,棱角分明,四蹄躦地,矯健有力,兩耳短促,張口嘶鳴,十分神俊 。法國總統(tǒng)希拉克曾留言說過:“世界上原有七大奇跡,秦兵馬俑 的發(fā)現(xiàn),可以說是第八大奇跡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過埃;“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過中國。”美國前副總統(tǒng)蒙代爾也說:“這是真正的奇跡。全世界人民都應該到這里看一看!睆倪@些高度凝練的話語中,我們不難看出秦俑的歷史價值及藝術(shù)價值。
秦始皇——贏政早已去世2000多年了,但是,他的偉績,以及現(xiàn)存的兵馬俑留給人們的思考是什么呢?或者說,我們能從上述事物中吸取些什么呢?我想,敢創(chuàng)歷史先河、為國家統(tǒng)一不懼死亡的鋁賂和勇氣是我們應該吸取和仿效的。一代偉人贏政橫掃六國、統(tǒng)一中國的非凡氣度和魄力仍不失為我們今天克服前進路上的障礙的巨大動力。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想要富強,沒有這種氣魄是不行的!
中國世界遺產(chǎn)導游詞 篇4
長城導游詞
各位親愛的游客,大家早上好!歡迎來到八達嶺觀光景區(qū)游玩,我是李導游。今天,我很高興能帶你們?nèi)ラL城游覽。長城東西南北交錯,翻越巍巍群山,穿過茫茫草原,跨過浩瀚的沙漠,奔向蒼茫的大海。今天我們游覽的只是其中保存得最完整的一段——八達嶺長城。
八達嶺長城是明長城中的杰出代表,因為這里四通八達,故成八達嶺?赡艽蠹視䥺枺瑸槭裁窗验L城修筑在這里?其實這主要是因為八達嶺地區(qū)重要的'地理位置。它不僅守衛(wèi)著明皇陵,而且也是京師的大門。
有一句話大家一定都知道:不到長城非好漢。剛才說了這么多關(guān)于長城的事情。大家一定等不及要到長城游覽一番。不用著急,馬上您也要成為好漢了。八達嶺長城有三臺兩墻組成的,什么是三臺呢?我給你們介紹一下吧!三臺分別是城臺、敵臺。其中城臺構(gòu)造非常簡單,只是駐守的官兵避寒的地方。那敵臺的構(gòu)造相對就要復雜一些,分為兩層,下層是由回井等字形組成,上層有垛口和望孔是觀察軍情和射擊用的,所以這里也具有防御敵人的功能。
下面就到了烽火臺,又叫烽燧,狼煙臺。是不和長城相連的獨立建筑。一旦敵人來犯,就點燃烽火通報軍情。明朝的時候,還對烽火與敵人的關(guān)系作了嚴格的規(guī)定:敵人百余個,燃一煙點一炮;五百人,燃兩煙兩炮;千人以上,三煙三炮;五千人以上,四煙四炮。就通過這種方式,在邊關(guān)的軍情能夠飛速的傳到皇宮大內(nèi)。
回頭看看那雄偉的長城,這么快就要說再見了,是否有一點依依不舍呢?如果有機會能夠再來游覽,我一定再來給你們當導游。
中國世界遺產(chǎn)導游詞 篇5
各位游客:‘
你們好!
歡迎來到武漢市最有特色的景點黃鶴樓。我是你們的導游。我一定安排好大家的行程,使大家在這次的'旅游活動感到開心愉快。
下面請大家隨我一起去參觀武漢市最有特色的景點黃鶴樓。
黃鶴樓建在公元223年,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1788年的歷史里,期間建了又拆,拆了又建,現(xiàn)在的黃鶴樓是按清代的樣子筑成的,在1981年重建,1985年完工建成的。
各位游客,在黃鶴樓的大廳,最引人注意的要數(shù)《白云黃鶴圖》了,它取材于賀鶴登仙的古神話,兼取唐詩"昔人已乘黃鶴去"之意。其實在這幅壁畫后面,還有一個傳說,請大家仔細看看。
剩下的時間大家可以自由參觀一下,注意不要損壞文物,祝大家玩得開心愉快!
中國世界遺產(chǎn)導游詞 篇6
秦兵馬俑導游詞
朋友們好!我是高思淼,你們叫我小高吧!今天我們來游覽秦兵馬俑博物館。記住游覽時請要保持衛(wèi)生,不要用閃光攝像頭照相。
秦兵馬俑至今已挖掘五個俑坑,秦兵馬俑的發(fā)現(xiàn)人是楊新平,他是在一次打井時發(fā)現(xiàn)的。因剛拿出來受到陽光的強烈照射,所以變了顏色。
我們先游覽五號坑。看!那面積多大!差不多有13個籃球場那么大。兵馬俑排列也很合理。外圈的'兩排士兵作為守護、近殺;在里一圈的騎兵俑也有守護作用;最里頭的弩兵俑在中間向敵人發(fā)箭……這樣發(fā)揮了兵馬俑最大優(yōu)勢。
接著是四號坑,四號坑兵馬稀少,好像是軍陣后方的守衛(wèi)兵。
三號坑兵馬排列相似五號坑,可有五個將軍俑讓人驚嘆:第一個將軍俑右腿跪于地面,兩手動作握著寶劍。第三、四哥也是分別左右腿跪于地面,但手是拔出劍的。第五個從左面看是陜西地圖的樣子,好像表達了它生(生長)在陜西,戰(zhàn)(戰(zhàn)爭)在陜西。看我這記性,都忘了告你們兵馬俑在什么地方了:兵馬俑位于中國陜西西安臨潼,或者你們是外星人,我就要說的是:太陽系地球中國陜西西安。行了,開個玩笑。
咱們二號坑就簡單看看……
一號坑在五個坑里最大,面積為一萬四千二百六十平方米。大家發(fā)現(xiàn)所有的兵馬俑都身材魁梧。
這次旅行快樂嗎?有意見提出,因為我是新導游。
中國世界遺產(chǎn)導游詞 篇7
大家好,今天將由我?guī)ьI大家參觀世界上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的祭天建筑群→天壇。
天壇位于北京正陽門東南側(cè),始建于明朝永樂初年,至今已有近600年的歷史。天壇是明清兩朝皇帝祭天和祈谷的場所,是中國也是世界上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形制最完備的的古代祭壇建筑群。天壇平面布局呈“回”字形,北圓南方,象征天圓地方。天壇分為內(nèi),外壇兩部分,每年孟春祈谷大典在祈谷壇舉行,冬至祭天在圜丘壇舉行。明清共有22位皇帝在這里舉行過祭祀大典。
天壇不但以精美的古代祭壇建筑群聞名于世,也是北京城內(nèi)最大的園林景觀。占地面積有273公頃,植被覆蓋率達89%。100年以上的古樹名木就達3600余株之多。在1998年被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
明朝天壇主要分為兩個時期,一個是天地合祀時期,一個是天地分開祭祀的時期。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在營建北京宮城的同時,建天地壇。初建時為天地合祀,稱天地壇。主體建筑有大祀殿。有9位明朝皇帝在天地壇舉行過合祀天地大典。嘉靖年間,將天地合祭改為天地分祭。在原有的大祀殿的南面建圜丘,專門祭天。又在北京城的北郊建了方澤壇,祭地;東郊建朝日壇,祭日;西郊建夕月壇,祭月。嘉靖十七年時,把原來的大祀殿改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三層圓形攢尖頂,更名為大享殿。三層圓頂又分別鋪蓋成了綠色、黃色、藍色,三色琉璃瓦,在這里舉行大享禮。
清代乾隆皇帝對天壇的禮制、建筑進行完善和相應的改變。主要有六項:
第一,改建齋宮。第二,改天壇的內(nèi)外壇墻為“夯土磚包墻”。第三,擴建圜丘。第四,把祈谷壇大享殿改稱祈年殿,三色琉璃瓦統(tǒng)一成今天我們看到的藍色。第五,在天壇西側(cè)增設圜丘壇門,兩壇兩門,規(guī)制更加嚴謹。第六,改建皇穹宇。將重檐改稱單檐。我們今天看到的天壇祈年殿是光緒年間重建的。
1918年新年元旦天壇對外開放。抗日戰(zhàn)爭時期,日軍曾在天壇駐扎;解放前期,天壇曾經(jīng)是國民黨軍隊的彈藥庫。園內(nèi)雜草叢生,昔日皇帝祭天的神壇已經(jīng)面目全非。
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對天壇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清理,部分建筑進行了修繕。使得天壇煥然一新。形成了以“一、三、五、七、九”為特點的建筑布局。
一,一條明顯的中軸線。
三,三道壇墻。內(nèi)壇墻;外壇墻;圜丘、祈谷之間的隔墻。
五,五組建筑。圜丘壇建筑群;祈谷壇建筑群;齋宮建筑群;神樂署和犧牲所建筑群。
七,七星石。
九,九座壇門。外壇墻兩座,一座通往圜丘壇,一座通往祈谷壇。圜丘壇周圍四座,泰元門;昭亨門;廣利門;成貞門。祈谷壇東、西、北三座。東天門,西天門,北天門。
現(xiàn)在我們的位置是在成貞門。抬頭向北望去,可以看到一條長長的路,它連接著皇穹宇與祈谷壇建筑群。這條路,叫海墁大道,又叫丹陛橋。全長108丈,中間是神道,東側(cè)是御道,西側(cè)是王道。之所以稱為橋,說法有兩個:第一種說法是因為它南低北高,有步步高升的意思,與天相連,所以叫橋。第二種說法是因為這條路的下面靠北建有走牲口用的通道。這個通道還有個別稱,叫鬼門關(guān)。因為這些牲畜是祭天的貢品,一旦經(jīng)過這個通道,就再也無法生還,所以得名。在丹陛橋的北側(cè)偏東,有一個平臺,這里叫具服臺。是皇帝舉行祈谷大典時,臨時在這里休息,換衣服的地方。祈谷壇就位于丹陛橋的最北面了。
進入祈年門,我們就看到了,著名的祈年殿。上殿下壇。殿高九丈九尺九寸九分。殿頂為圓形三重檐攢尖頂,頂部有鎏金寶頂。天青色琉璃瓦,象征“天”,殿內(nèi)有蟠龍藻井。
祈年殿是用28根巨柱環(huán)繞支撐。形成內(nèi)、中、外三圈。內(nèi)圈4根龍井柱,柱間以東南西北的順序,象征春夏秋冬。中圈12根金柱,隔出的12個柱間代表一年12個月,加上12根柱位,是24,代表一年的24個節(jié)氣。外圈12根檐柱,隔出的12個柱間,代表一天12個時辰。祁年殿內(nèi)中間北部,放有一個方形高石臺,上面擺放的是皇天上帝牌位。東西兩側(cè)的方形石,擺放的是清代列祖列宗的神牌。
出了祈年殿,在祈谷壇的北側(cè),還建有一座五開間的大殿,叫皇乾殿。永樂年間建成,在天地壇時期它被稱作叫“天庫”,是專門存放祭祀天地神牌的地方。明嘉靖年間,天地分開祭祀后,皇乾殿專門放大享殿所需要用到的神牌。清朝乾隆年間將原來黃色琉璃瓦的頂,改成了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天藍色琉璃瓦。
祈谷壇南側(cè)東西兩邊還有兩個配殿,面闊九間。里面原來放的是日月星辰、風雨云雷、五岳五鎮(zhèn)、四海四瀆、山川太歲等的`神牌。明嘉靖改制后這些牌位都移到了先農(nóng)壇,F(xiàn)在是供游人參觀的展室。
祈谷壇東門外有一條通脊連檐的長廊,共72間,又叫七十二連房。長廊把祈年殿和神廚、神庫連接在一起,是古代舉行祭祀典禮時運送祭祀物品的通道,F(xiàn)如今已經(jīng)成為人們休息、娛樂的場所了。
長廊的東南側(cè),有八塊大青石,石頭是人工雕刻成“山形”,叫七星石。這里是八塊石頭,為什么叫七星石呢?那是因為最初在明朝嘉靖年間,有道士稱,大享殿東北方空曠,不利于皇權(quán)穩(wěn)定和皇帝萬壽,于是皇帝把7塊石頭放在這里是象征北斗七星。到了清朝,清朝皇帝認為,這七塊石頭代表東岳泰山得七座山峰。康熙皇帝派人考察泰山七峰的發(fā)脈,最后認定泰山發(fā)脈于東北長白山,乾隆皇帝在東北方向再加一塊小石頭,象征長白山。寓意滿漢一家,江山一統(tǒng)。
今天,蒼穹下屹立的祈年殿,依然矗立在郁郁蔥蔥的松柏林間,還是那樣的高貴、神圣,祈年殿的“祈”為祈禱,“年”為谷子成熟的意思、意為祈禱有個好年景,能五谷豐收。
天壇的概況和祈年殿就給大家講到這里,借祈年殿吉祥的名字,我衷心祈禱大家今年在各個方面都能有所收獲。謝謝!那天壇的祈谷壇建筑群就給您介紹到這里。
中國世界遺產(chǎn)導游詞 篇8
各位游客,你們好!今天我們要參觀的是鑲嵌在江城武漢的一顆耀眼的明珠——黃鶴樓。
游客們請看,走進大門,“三楚一樓”的.牌坊直立在眼前。迎面有一對銅鶴,一只頸首高昂,一只雙目平視,它們將一只烏龜和蛇精穩(wěn)穩(wěn)地踩在腳下。
好,我們再前走幾步,請大家舉目遠望,“白云黃鶴”四個大字正嵌在金碧輝煌的黃鶴樓上,黃鶴樓共有五層。每層高高翹起的棱角上掛著銅玲,輕風迎面拂來,發(fā)出清脆悅耳響聲,好像對你表示歡迎。
我們再往前走,登上了幾十級臺階后,就會進入黃鶴樓了。好,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進入黃鶴樓了,請我們向前看,你會看到一幅巨型壁畫——《白云黃鶴圖》,它高九米,寬六米,由七百五十塊彩色陶瓷鑲嵌而成。畫面上是一位仙甕乘著一只仙鶴,手持玉笛,吹奏著黃鶴曲,俯視人間,依依不舍的離去。
下面我們沿著臺階向上爬就會來到二樓,這里陳列著黃鶴樓縮影模型,各式庭院設計顯得古樸、典雅,別具一格。
各位游客,接下來我們自由參觀三樓和四樓,一小時后大家集合。
(一個小時后)游客們,今天的觀光游覽就要結(jié)束了,在黃鶴樓的這段時光希望能成為您武漢之游的永恒記憶。
中國世界遺產(chǎn)導游詞 篇9
黃山風景區(qū)是中國著名風景區(qū)之一,世界游覽勝地,位于安徽省南部黃山市。主峰蓮花峰,海拔1864米。黃山處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內(nèi),由于山高谷深,氣候呈垂直變化。同時由于北坡和南坡受陽光的輻射差大,局部地形對其氣候起主導作用,形成云霧多、濕度大、降水多的氣候特點。黃山集名山之長。泰山之雄偉,華山之險峻,衡山之煙云,廬山之瀑,雁蕩山之巧石,峨眉山之秀麗,黃山無不兼而有之。
明代旅行家、地理學家徐霞客兩游黃山,贊嘆說:“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又留“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的美譽。更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稱。可以說無峰不石,無石不松,無松不奇,并以奇松、怪石、云海、溫泉黃山四絕著稱于世。其二湖,三瀑,十六泉,二十四溪相映爭輝。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各異。黃山還兼有“天然動物園和天下植物園”的美稱,有植物近1500種,動物500多種。
黃山氣候宜人,是得天獨厚的避暑勝地,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和療養(yǎng)避暑勝地。1985年入選全國十大風景名勝,1990年12月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chǎn)名錄》,是中國第一個同時作為文化、自然雙重遺產(chǎn)列入名錄的。2004年2月入選世界地質(zhì)公園。蜚聲中外,令世人難忘。古今有很多黃山詩詞流傳于世。 2007年5月8日,黃山市黃山風景區(qū)經(jīng)國家旅游局正式批準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
黃山之美,是一種無法用語言來表述的意境之美,有著讓人產(chǎn)生太多聯(lián)想的人文之美。無論是艷陽高照下顯現(xiàn)出的鐵骨崢嶸之陽剛之美,還是云遮霧繞下若隱若現(xiàn)的嫵媚之美,亦或是陽春三月里漫山遍野盛開的鮮花透出的浪漫之美,甚至在雪花紛飛的嚴冬處處銀妝素裹下的圣潔之美,無不給人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
黃山一年365天只有52天可以看到云海。游過黃山的人都說:黃山的“主旋律”是在云霧中。這就是說黃山最好的景色是在高峰地帶,而且是有云霧時為最佳。當人們在高山之巔俯首云層時,看到的'是漫無邊際的云,如臨于大海之濱,波起峰涌,浪花飛濺,驚濤拍岸。黃山云海,特別奇絕。
漫天的云霧和層積云,隨風飄移,時而上升,時而下墜,時而回旋,時而舒展,構(gòu)成一幅奇特的千變?nèi)f化的云海大觀。每當云海涌來時,整個黃山景區(qū)就被分成諸多云的海洋。被濃霧籠罩的山峰突然顯露出來,層層疊疊、隱隱約約,山之秀之奇在這里完美的表達出來。飄動著的云霧如一層面紗在山巒中游曳,景色千變?nèi)f化,稍縱即逝,每一分每一秒都不一樣。
黃山年平均有霧淞62天,雨凇35。9天。黃山大部分是粒狀霧凇,氣溫在—2至—7℃時,就容易形成。當霧滴擴大到毛毛細雨時,就能形成雨凇。黃山地形復雜,小氣候差異明顯,所以有的地方多雨凇,有的地方多霧凇,有時兩者可同時出現(xiàn)。
中國世界遺產(chǎn)導游詞 篇10
大家好!我是一名小小導游。大家都知道吧,我國歷史悠久,自然風光秀麗多姿。今天,我就帶你們?nèi)ビ斡[九寨溝。
九寨溝位于四川省南坪縣境內(nèi),是一個中外聞名的自然風景區(qū)。九寨溝的秀峰挺立,山谷幽靜,湖泊棋布,河流縱橫,道道瀑布點綴其間,是一個景物奇異、風光秀麗的佳境。有“人間仙境”“九寨風光勝桂林”的美稱。
游客們,我們順著林陰小道向上走去,一會兒就到諾日朗瀑布!你們看,這瀑布怎么樣?白花花的流水從樹叢中飛流出來,好像銀河奔瀉,拋珠撒玉,聲震幽谷,映出彩虹。這里四季景色各異。春天花朵點綴水面,夏天濃蔭遮蓋水層,秋天楓葉野果為水添色,冬天,玉樹瓊枝倒掛水邊。
前面就是九寨溝的湖泊。大家跟著我去游覽九寨溝的`湖泊。九寨溝的湖泊是非常美麗的。它像一面鏡子鑲嵌在深山峽谷中,湖水清澈透明,放眼望去,水的顏色由淺處的天藍色,變?yōu)檩^深處的墨綠色。水面上鴛鴦、野鴨和翠鳥雙雙結(jié)伴,水中游魚清晰可見,歷歷可數(shù)。清水隨風蕩漾,遠看好像水波仙子在翩翩起舞。
你們真有眼福啊,看,那些就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金絲猴。金絲猴全身毛色金黃,背毛很長,宛如肩披一件金色的蓑衣,鼻子向前翹著。它爪子很尖,有一條長長的尾巴。從遠處看,像一個威武的衛(wèi)士,在守護著九寨溝。
游客們,這里還有很多美景,現(xiàn)在就在此解散,你們可以拍照,還可以漫步欣賞了!請大家注意安全,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
中國世界遺產(chǎn)導游詞 篇11
各位旅客們,大家好!
我們到了被譽為人間瑤池的黃龍風景區(qū)。黃龍,顧名思義,黃土鋪地,清水盈池。它集彩池、雪山、湖泊、峽谷、森林、巖峰于一身,多美麗。
據(jù)介紹,黃龍風景區(qū)位于四川省松潘縣境內(nèi),岷山主峰雪寶頂腳下,主要因佛門名剎黃龍寺而得名。它是一條長約7公里,寬約300米的鈣化山峽,周圍環(huán)繞著林木,幽幽的原始森林,山峽中3400多個天然玉成的華泉彩池順坡而下,大者畝余,小者如盆、如碗、如杯,池壁似黃玉砌成,玲瓏剔透,一派富麗。
池水五彩繽紛,變化萬千又都清澈透明,泌人心脾。從空中俯瞰,在莽莽原始森林中,黃龍如一條凌空騰飛的巨龍,那層層彩池就像巨龍身上的片片鱗甲,映襯著雪白的臥峰,蒼翠的森林和滿天的云霞,五彩斑斕,如夢如幻,極為瑰麗相傳黃龍真人在此修煉成仙,故此山此水有此仙風道骨,黃龍縣大禹治水,功成在此留連,方有運瓊漿滿溢,漾紅蕩綠的`瑤池美景。這里以彩池、灘流、雪山、峽谷、古寺、民俗“六絕”著稱于世。被譽為“圣地仙境,人間瑤池”。
大家跟我往前走,請留意,小心慢行!前面就是黃龍廟。這里每年農(nóng)歷6月12日—15日舉行的黃龍廟會盛況空前。
黃龍古寺,始建于明代。位置在黃龍溝景區(qū),占地千余平方米,屬道教觀宇。相傳助大禹治水的東海黃龍功成身退修道成仙,成為黃龍真人。其身化作十里金沙,其麟化作千座彩池。后人記其功德,建黃龍寺。黃龍寺有羅漢堂、中寺、后寺、禹王廟等,現(xiàn)羅漢堂已成廢墟。中寺是佛教寺廟,而且各主要景點都有佛教信徒朝拜,后寺主供黃龍真人,后寺下的溶洞黃龍洞有天然鈣化黃龍真人座像。黃龍古寺是一所道教觀宇,黃龍溝內(nèi)隨處可見道家文化的痕跡。“黃龍洞”洞口,有一棵龍形松樹上經(jīng)常掛滿潔白的哈達,那是當?shù)夭刈逋麨樯衩氐狞S龍洞敬獻的供品,洞口還有幾處“瑪尼堆”,青色的石塊上鐫刻著藏傳佛教的經(jīng)文,在一個道家高人修行的地方見到眾多佛教信徒虔誠地叩拜,是“中國民間宗教文化儒、釋、道互補”的典型代表,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
看,我們來到彩池湖了!在陽光下,鈣化彩池湖面波光粼粼,加上水珍珠在晶瑩跳動,奇幻無比。這里的景色,照片不能展現(xiàn)其特有的動感,攝影表現(xiàn)不了其無限的生機,親臨其境才領略到人間瑤池的美景奇觀!好了,我們就游覽到此了,大家可以解散游覽,多拍照片啊,別錯過這里的美景!
今天快樂的游覽就先告一段落吧。
中國世界遺產(chǎn)導游詞 篇12
各位游客: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北京故宮觀光旅游。
故宮位于北京市中心,舊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無與倫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現(xiàn)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里姆林宮)。
故宮始建于公元1406,14基本竣工,是明朝皇帝始建。故宮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面積約為725,000平方米。建筑面積15.5萬平方米。相傳故宮一共有9999.5間房子,實際據(jù)1973年專家現(xiàn)場測量故宮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計8704間。宮城周圍環(huán)繞著高12米,長3400米的宮墻,形式為一長方形城池,墻外有52米寬的護城河環(huán)繞,形成一個森嚴壁壘的城堡。故宮宮殿建筑均是木結(jié)構(gòu)、黃琉璃瓦頂、青白石底座,飾以金碧輝煌的彩畫。故宮有4個門,正門名午門,東門名東華門,西門名西華門,北門名神武門。
故宮的建筑依據(jù)其布局與功用分為“外朝”與“內(nèi)廷”兩大部分。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是皇帝舉行朝會的地方,也稱為“前朝”。是封建皇帝行使權(quán)力、舉行盛典的地方。
內(nèi)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后三宮為中心,東、西六宮、齋宮,后有御花園。是封建帝王與后妃居住之所。內(nèi)廷東部的寧壽宮是當年乾隆皇帝退位后養(yǎng)老而修建。內(nèi)廷西部有慈寧宮、壽安宮等。此外還有重華宮,北五所等建筑。
故宮建成后,經(jīng)歷了明、清兩個王朝,到19清帝遜位的約五百年間,歷經(jīng)了明、清兩個朝代二十四位皇帝。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1961年,國務院宣布故宮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從五六十年代起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修整。1988年故宮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現(xiàn)辟為“故宮博物院”。
故宮有四個大門,正門名為午門,宏偉壯麗,俗稱五鳳樓。東西北三面以12米高的城臺相連,環(huán)抱一個方形廣場。有1組建筑。正中有重樓,是9間面寬的大殿,是中國古代大門中最高級的形式。午門是皇帝下詔書、下令出征的.地方。午門當中的正門平時只有皇帝才可以出入,殿試考中狀元、榜眼、探花的三人可以從此門走出一次。文武大臣進出東側(cè)門,宗室王公出入西側(cè)門。
后門“神武門”,明朝時為“玄武門”,玄武為古代四神獸之一,從方位上講,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玄武主北方,所以帝王宮殿的北宮門多取名“玄武”。清康熙年間因避諱改稱“神武門”,現(xiàn)神武門為故宮博物院正門。
東華門與西華門遙相對應,門外設有下馬碑石,門內(nèi)金水河南北流向,上架石橋1座,橋北為三座門。東華門與西華門形制相同,平面矩形,城臺上建有城樓,城樓面闊5間,進深3間,四周出廊。
太和門內(nèi),在3萬多平方米開闊的庭院中,是外朝的中心: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tǒng)稱三大殿(明朝稱:奉天殿、華蓋殿、謹身殿,嘉靖時改名:皇極殿、中極殿、建極殿。現(xiàn)名為清朝時名稱)。這3座大殿是故宮中的主要建筑,它們高矮造型不同,屋頂形式也不同,顯得豐富多樣而不呆板。
故宮建筑的后半部叫內(nèi)廷,內(nèi)廷宮殿的大門乾清門,左右有琉璃照壁,門里是后三宮。內(nèi)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中心,東西兩翼有東六宮和西六宮,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之處也是皇帝與后妃居住生活的地方。
坤寧宮在故宮“內(nèi)庭”最后面。坤寧宮是明朝及清朝雍正帝之前的皇后寢宮,兩頭有暖閣。清代改為祭神場所。雍正后,西暖閣為薩滿的祭祀地。
故宮,一是欣賞豐富多彩的建筑藝術(shù);二是觀賞陳列于室內(nèi)的珍貴的文物。故宮博物院藏有大量珍貴文物,據(jù)統(tǒng)計總共達105萬2653件之多,統(tǒng)稱有文物100萬件,占全國文物總數(shù)的1/6。截至月31日,中國文物系統(tǒng)文物收藏單位館藏一級文物的總數(shù)已達109197件,現(xiàn)已全部在國家文物局建檔備案。在全國保存一級文物的1330個收藏單位中,故宮博物院以8273件(套)高居榜首,并收有很多絕無僅有的國寶。故宮的一些宮殿中設立了綜合性的歷史藝術(shù)館、繪畫館、分類的陶瓷館、青銅器館、明清工藝美術(shù)館、銘刻館、玩具館、文房四寶館、玩物館、珍寶館、鐘表館和清代宮廷典章文物展覽等,收藏有大量古代藝術(shù)珍品,是中國收藏文物最豐富的博物館。
真誠的歡迎各位再次光臨北京故宮。謝謝大家!
中國世界遺產(chǎn)導游詞 篇13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今天有幸和你們一起參觀我們的中華瑰寶——萬里長城。我們參觀的是長城的一部分,是八達嶺長城,希望大家可以在這度過愉快的一天。 長城是世界七大奇跡之一,從月球上也可以拍到長城像蜿蜒盤旋的長龍一樣,真是壯觀。從北京出發(fā)不過一百里路就來到八達嶺長城,長城是用巨大的條石和城磚筑成的。城墻頂上鋪著方磚,十分平整,像一條很寬很寬的馬路在古代五六匹馬可以并行。城墻外沿有兩米多高的'垛子是成排的,垛子上有了望口和射口,供了望和射擊用。城墻頂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臺,是屯兵的堡壘,打仗時,城臺之間可以發(fā)信號。 站在長城上,踏著腳下的方磚,你們會不會想起古代勞動人民,這一條條的條石就
有兩三千斤重,那時候沒有火車,汽車,沒有起重機,就是靠著無數(shù)的肩膀無數(shù)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這陡峭的山嶺。長城是古代人的血汗和智慧凝結(jié)成的。
這樣氣魄雄偉的的萬里長城,難道不是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工程嗎?
【中國世界遺產(chǎn)導游詞】相關(guān)文章:
中國的世界遺產(chǎn)導游詞02-10
中國世界遺產(chǎn)導游詞01-21
中國世界遺產(chǎn)黃山導游詞01-22
世界遺產(chǎn)導游詞06-24
世界遺產(chǎn)的導游詞07-05
世界遺產(chǎn)導游詞06-25
世界遺產(chǎn)的導游詞08-28
中國世界遺產(chǎn)作文范文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