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梅時代楷模先進事跡學習心得體會(精選10篇)
當我們受到啟發(fā),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tài)。那么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張桂梅時代楷模先進事跡學習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張桂梅時代楷模先進事跡學習心得體會 1
張桂梅創(chuàng)辦女子高中的初衷是為了解決眾多適齡失學女孩的上學問題,幫助她們走出閉塞的村落,去追尋屬于自己的青春和夢想。可當無法保障學生安全的時候,何談追逐夢想?
對此,為保障新招收100名學生的安全,張桂梅便帶著全校的.女老師和學生一起走進了教室,利用桌椅晚上搭成簡易“宿舍”,白天教學,晚上休息。同時,又安排學校里的男老師在教學樓的樓梯間搭起“木板床”,輪流值守校園安全工作,全體教師為學生筑起了安全保障第一關。
當張桂梅決心要創(chuàng)辦女子高中之時,便知其一路坎坷,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全校僅有的17名教職員工中有9名相繼辭職離開,100名學生有6名提出轉學,這些情況讓創(chuàng)辦女子高中初期本就步履維艱的張桂梅更是雪上加霜。
只招收貧困家庭女孩?免除學雜費的辦學制度?女子高中能否辦得下去?面對社會上的質疑聲,張桂梅鼓勵大家:“留下的8名老師中有6名共產黨員,只要黨員在陣地就在,女子高中這塊教育扶貧陣地一定守得住。”
張桂梅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業(yè);如果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學生;如果我有動力,那就是黨和人民!
所以,即使遇到再多的挫折,她也沒有放棄建立女子中學的決心。
20xx年9月,在張桂梅老師的不懈努力下,在各級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支持與幫助下,全國惟一一所全免費的女子高中——華坪女子中學終于順利成立。
張桂梅時代楷模先進事跡學習心得體會 2
假如今年的你39歲,丈夫病故父母離世無兒無女身處異鄉(xiāng),你是選擇庸庸碌碌虛度剩下的人生,還是在奮斗之中書寫新的人生華章?39歲的張桂梅選擇了化悲痛為力量,扎根小城華坪20余載,把一個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通過愛心傾注到當地的教育事業(yè)之中,帶領1600多名貧困女學生走出大山,撒播下希望,用責任和擔當書寫了新時代的“小城大愛”故事傳說。
愛心!拔乙糜邢薜纳邢薜牧α繛楹⒆觽兌嘧鳇c事。”樸實無華的語言下,蘊含著張桂梅對山區(qū)貧困學生最深沉的愛。她把家訪當常態(tài),10余萬公里的山路被踩在腳下,成為1500多戶家庭走訪的“墊腳石”,為的就是減輕“山里人出趟門不容易”的負擔,了解到每一個學生最真實的情況,做通家長的思想工作,斬斷貧困的代際傳遞。作為基層黨員干部,我們就是要把一顆愛心融化在群眾的心田,尤其是對低保戶五保戶殘疾人等弱勢群體,要通過日常生活交往,和他們建立友情,從心底打破隔閡,詳細了解掌握他們的真實意愿,在千方百計解決實際困難中,不斷提升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堅定!包h員在,女高就有辦下去的希望!眲倓偝闪⒅醯娜A坪女高,師資緊缺學生家底薄,被認為是一所“絕對辦不下去的學!。但張桂梅卻不信這個“邪”,帶著8名教師,其中6名黨員,佩戴黨徽上課,發(fā)揮黨員帶頭示范作用,把黨員教師們內心的澎湃激情轉化為堅定信念,造就了獨特的麗江華坪“女高精神”,華坪女高也逐漸成為當地學生家長向往的學校,教育教學成績日漸顯著。張桂梅和學校的黨員教師們用實際行動證明了成功需要無比堅定的信念,我們要從她身上汲取精神養(yǎng)分,對于選準了的方向認準了的事,要敢抓敢管敢作敢為,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yè)績。
奉獻。面對接踵而至的各項榮譽,張桂梅始終保持著入黨之初的那份初心,把自己微薄的工資用于資助貧困學生和收養(yǎng)孤兒,把70多萬元的獎金全部捐獻給貧困山區(qū),一條洗得褪了色的牛仔褲一件很老氣的花襯衫一雙舊舊的黑皮鞋一副厚厚的`近視眼鏡,是伴隨她多年的“行頭”,生活十分清苦。她所有的心思都奉獻給了自己最熱愛的教育事業(yè)。對她來說,“讓最底層的百姓看到希望,讓所有的孩子享受教育的公平”,奉獻理所應當。面對“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中華民族謀幸!钡臍v史使命,我們要以張桂梅這樣的榜樣為標桿,對標對表,學習她們身上無私奉獻的品德與情懷,立足本職崗位,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干勁,不講條件不計得失,一心一意干好每件工作,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一點一滴的做出我們的貢獻。
張桂梅時代楷模先進事跡學習心得體會 3
“有人說我愛崗敬業(yè),有人說我瘋了。一個重病的人,為什么有渾身病卻不死,比一個正常人還苦得起?因為我有追求和信念,有一種精神支撐著我,那就是共產黨人的理想和信仰!睆埞鹈沸iL的話格外有情感有分量。
1996年8月,張桂梅從云南省大理市喜洲鎮(zhèn)調入偏遠的麗江市華坪縣任教。當時,她的愛人剛因病去世不久,為了給丈夫治病,她花光了家里的積蓄,嘗盡了世態(tài)炎涼。
可剛到華坪一年,張桂梅又查出患有子宮肌瘤,需要立即住院治療,為了不影響初三畢業(yè)班的教學進度,張桂梅帶病上課,直到中考結束,才把患病的事告訴學校。張桂梅沒想到,得知她生病后,學生和家長都送來了關心,華坪縣婦聯更發(fā)動全縣為她捐款。
“這些真誠的關愛和無私的幫助,讓我感受到人情的溫暖,給我生命注入了一股股巨大的暖流,使我的熱血奔騰了起來,點燃了我活下去的愿望和信心。”張桂梅對自己說,“活著吧,好好活下去。這片熱土上的父老鄉(xiāng)親,是你們救了我,給了我第二次生命,我決心用這第二次生命來報答這片熱土,來報答父老鄉(xiāng)親們”。
1998年4月,張桂梅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她在黨旗下莊嚴宣誓:“對黨忠誠,積極工作,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
華坪女高辦學之初,條件極其艱苦。不到半年,第一批進校的17名教職工走了9個,學校教學工作幾近癱瘓。這所學校還能辦下去嗎?張桂梅卻在翻看著教師資料時突然眼前一亮:留下的8名教師中6名是黨員!
“只要黨組織在,只要黨員帶頭干,學校就不會垮!”
張桂梅迅速把6名黨員教師組織起來,建立黨支部,重溫入黨誓詞,大家眼里泛著淚,緊握右拳向黨旗保證:一定要把女子高中辦好!一定要把大山里的女孩送入大學!
什么力量可以讓人不斷突破自我,實現超越?
張桂梅提出以“黨建統領教學”,開創(chuàng)“五個一”黨性常規(guī)活動,并一直堅持下來:全體黨員一律佩戴黨徽上班、每周重溫一次入黨誓詞、每周唱一支革命歌曲、每周觀看一部具有教育意義的影片并寫觀后感交流、每周組織一次理論學習,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有效凝聚和壯大了教師隊伍力量。
黨員教師韋堂蕓左腳骨折,不顧醫(yī)生要求靜養(yǎng)的`建議,拄著雙拐給學生上課。黨員教師勾學華,婚禮當天即趕回學校。資助學生、義務補課,這樣的事在女高屢見不鮮,有教師這些年來的義務加班時間累計達5760多個小時。
張桂梅一邊嚷著“缺老師”,一邊堅定地說:“女子高中的底子已經打好了,將來接班人只要是黨員,只要有這種忘我、無私的精神,那肯定比我干得好,共產黨員肯定一代更比一代強”。
對學生,華坪女高也花大力氣開展黨性教育。張桂梅提出了“革命傳統立校,紅色文化育人”的教育理念。學校還緊緊依托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共黨史等改進課堂教學,將紅色文化教育融入學校教育各個環(huán)節(jié),廣泛開展讀原著、聽專題報告、談心得體會、看影像資料等活動;學唱革命歌曲,聽江姐、劉胡蘭、趙一曼的英雄故事,定期舉辦“重溫入黨誓詞,緬懷偉人功績”等主題教育活動,使紅色文化教育內化為一種文化自覺。如今,一走進女高操場,遠遠地就會被“共產黨人頂天立地代代相傳”幾個巨幅紅字鎖住目光,校園里隨處可見長征精神、雷鋒精神等革命傳統宣傳組畫。
時代在變,這樣的教育會不會過時了?
“唱國歌是什么狀態(tài),唱《英雄贊歌》是什么狀態(tài),它是提精神的,那是魂啊,學校要把這種‘魂’立起來。”
“對學生進行紅色教育很有必要,我們黨的優(yōu)良傳統不能丟,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的精神不能丟,在學生心中埋下紅色教育的種子很重要。我就是要為黨培養(yǎng)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首先信仰要堅定,必須信仰共產主義,要記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要忠誠于黨。我希望女子高中的孩子出去就變成星星之火,長成燎原之勢!
華坪女高畢業(yè)生多選擇了醫(yī)生、教師、警察等相關專業(yè)和職業(yè),在求學、工作過程中積極參與公益、扶貧項目,主動投身偏遠、貧困甚至危險地區(qū)的建設和發(fā)展?吹綄W生作出這樣的人生選擇,張桂梅感到欣慰,心里想的是:“共產黨后繼有人了,而且是真正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張桂梅時代楷模先進事跡學習心得體會 4
如果我是一條小溪,就流向沙漠,去造就一片生命的綠洲。
——張桂梅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七一勛章的紅毯上,緩緩走來一位瘦弱得仿佛風一吹便會倒下的老人。她蒼白了發(fā),褶皺了臉,手上更是裹滿了膠布。她就是感動了全中國的偉大的人民教師————張桂梅。
明明那么瘦小的身影,映在腦海里,卻覺得格外高大。時下教育界,對于生源的重視和搶奪十分激烈。很多名校建立之初,都是靠高額獎學金吸引的.高分學生。掐尖帶來的利益,讓每個人幾乎都趨之若鶩。而張桂梅老師,卻逆行而上,去最偏遠的地方,辦最難的教育。她用她的無疆的大愛,為山里女孩尋得了生機。
明明那么憔悴的臉,看在眼里,卻覺得發(fā)出了萬丈光芒。同為共產黨員,張老師赤誠的心,讓我恍若回到了宣誓的那個時候。張老師用自己的生命軌跡,踐行了入黨的誓言,真正地做到了“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這是每個共產黨人的初心,更是每個共產黨人應該保有的恒心。張桂梅同志的信念和決心,是每個共產黨人都應該學習的。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多病纏身的張桂梅老師,再苦再難,也要堅持為學生謀福利,謀發(fā)展。她曾說:“不管我活多久都沒關系,我一點都不后悔!
就是這樣舍身忘我的精神,激勵著全校的師生。孩子們高考結束了,張老師卻一個人躲起來默默流淚。
老師們被比作園丁,澆灌著每個孩子的夢想。每個孩子都是我們的作品,我們要用心去雕琢,不拋棄,不放棄。教育更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每一個教育者都應該肩負使命,響應黨的號召,不忘初心,不忘選擇教育行業(yè)的初心,為孩子們插上勇敢追夢的翅膀。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是蕓蕓眾師中的滄海一粟。作為一名黨員,我更是星星之火中微不足道的一個。但是,我愿意竭盡全力為祖國教育事業(yè)發(fā)光,竭盡全力為黨的精神發(fā)光。我是星星之火,是會燎原的星星之火。
張桂梅時代楷模先進事跡學習心得體會 5
柔弱女子三尺講臺樹立偉岸身軀,“燃燈”校長邊陲境地書寫不朽人生。
張桂梅是一個平凡的女人,膝下無子,但被評為“全國百名優(yōu)秀母親”、“中國好人”,被幾百個孩子親切的稱呼為“媽媽”;她疾病纏身,但她誓死與病魔抗爭,堅持把畢業(yè)班的學生送進考場;她放棄優(yōu)越環(huán)境,選擇了艱苦,因為她覺得“艱苦的地方更需要我”。她為創(chuàng)辦一所免費女子高中,四處奔走,忍受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辛酸。
究竟是什么樣的一種精神力量在支撐張桂梅為貧困山區(qū)的孩子們撐起了一片藍天,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跡。我想是因為她心中始終牢記“我是人民的教師”。正因為如此,張桂梅牢記初心使命,心甘情愿為邊遠地區(qū)人民奉獻一輩子。也正因為如此,她毅然選擇了貧困山區(qū)教育事業(yè),用她飽含深情的偉大的“愛”去幫助貧困山區(qū)女孩實現人生的夢想。張桂梅踐行了人民教師的初心使命,以責任擔當實現了人生的超越。正如她所說:如果說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業(yè);如果說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學生;如果說我有動力,那就是黨和人民!
作為一名基層教育工作者的張桂梅,始終把教書育人、立德樹人作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奮斗目標。她心系困難群眾,投身教育扶貧,她克服一切困難的精神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是我們教師的驕傲、偶像和榜樣。
蘇霍姆林斯基說,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識的種子就播在土壤里。張桂梅對教育和孩子充滿愛,與病魔抗爭,竭盡全力幫助一批又一批貧困山區(qū)的孩子走出大山,托舉起他們的希望和夢想。作為新時代的人民教師,我們沒有張桂梅那樣艱苦的條件,但一定要像她那樣,接過老教師們艱苦奮斗的優(yōu)良傳統,用心工作,恪盡職守,在普通的教師崗位上做出無愧于時代和人民的業(yè)績!
張桂梅時代楷模先進事跡學習心得體會 6
張桂梅現在耿耿于懷的,是女高學生中還沒有一個考上北大、清華。她在學校不斷強化著這個目標,每天課間操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所有學生要齊喊:“加油!上清華!加油!上北大”。宿舍旁的圍墻上寫著“北大清華我來了!”背景是列隊整齊的學生在操場跑步,盡頭處則是清北的標志性校門。
但這些行動能起的實際作用有限。張桂梅對《中國新聞周刊》坦言,學生們的發(fā)展遇到了瓶頸,不是她們不努力,而是成績到了一定的水平就再也無法更進一步,夠不到最頂尖的名校。目前,女高成績最好的學生考上了浙江大學,靠得就是下死功夫。其他學生也是如此,一本課本5、6遍地背,遇到不會的題就干著急。“現在這個節(jié)我們死活打不開!彼钡卣f。
張桂梅最初以為,女高學生最大的問題是沒有理解課本上的知識點,只會僵硬背誦,需要“一個老師幫她們點一下”。她咬咬牙,請長沙的一位名師來女高講課,一天給3萬元課時費。這位名師帶過的畢業(yè)班中,有一半考上清北。“我不吃飯也要把這些老師請來。結果他來了以后,啪啪講完,學生們都傻了,一點也聽不懂。是他講得太高深了嗎?還是他的思維太超前?都不是。但他給他的學生們可以這么講,我們的孩子就不行!
楊文華對此解釋說,這沒什么好奇怪的,“即使是北京四中的老師來華坪教課,也會把這些孩子教得一塌糊涂。他對這些學生的基礎薄弱情況、學習和行為習慣都不了解,用針對中國最優(yōu)秀的高中生那一套來教大山里的學生,這些學生聽得懂嗎?”
于是,張桂梅意識到,女高學生缺的不是方法,而是“如何更好地把基礎知識教給她們”。無論是外地名師,還是名校的`大學生志愿者,都無法從外部來解決一所鄉(xiāng)村中學面臨的困境!罢堖M來”并不是破局之法,一定會遭遇水土不服。
與“請進來”相比,楊文華認為,“走出去”是一個更有效的辦法。他指出,女高的問題是自己的老師培訓跟不上,外出培訓不夠多。相比之下,華坪一中就更重視教師的外出培訓,并有一套嚴格的監(jiān)督制度。
華坪縣通達傈僳族鄉(xiāng)鄉(xiāng)長潘興陳在華坪一中任教時,曾去臨滄市參加培訓。他說,教育從來不是一個閉門造車的過程,外出培訓也并非是為了簡單模仿或達到其他老師的高度,而是在拓展視野的同時,激發(fā)教師去思考,什么才是真正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如何提高自身素質。
華坪女高的辦公室主任張曉峰對《中國新聞周刊》解釋,女高老師外出培訓確實不多,造成這個問題的原因是學校老師數量少,缺席就會影響教學進度,且女高老師不僅要管學習,還要管生活。楊文華則認為,這雖然是原因之一,但并非無法克服。實際上,在師生比上,華坪一中的老師要比女高更加緊張,平均每個老師要教14名學生;而女高由于學生數量少,在編40位教師只需負責457名學生,平均下來,每位老師對應的學生不超過12名,比一中還少一些。
在楊文華看來,張桂梅不鼓勵女高老師外出培訓,真正的原因可能是擔心女高老師們“思想滑下去,受到一些不好的影響”。“比如,外面學校的老師待遇更好,而女高是個講奉獻的地方,如果送出去后心收不回來怎么辦。她最喜歡說的一句話是,某某學校把我老師的心搞亂了。我就和她說,既然女高的理想信念那么堅定,百毒不侵,你怕什么?”
張桂梅時代楷模先進事跡學習心得體會 7
家訪路上,每一個擁抱都讓人動容。
一次,在永勝家訪,由于路途遙遠,休息的時間很少。當時,張桂梅一直咳嗽,并感覺胸口疼痛。她以為是咳嗽引發(fā)的疼痛,只吃了幾片止疼藥?山酉聛,疼痛加劇,隨后又開始發(fā)燒,到了行走都困難的地步?梢幌氲胶⒆觽兿聦W期就要參加高考,便咬牙堅持走完了這些孩子的家。那時張桂梅自己都不知道因為路途顛簸,自己的兩根肋骨已經被生生顛斷了。還有一次在家訪途中,張桂梅住在寧蒗一個小旅館里,因為發(fā)燒,半夜口渴找不到熱水喝,也不愿意驚醒大家,就在那樣冰冷的冬夜里,從水管里接涼水喝。她用柔弱的身軀扛過了那些巨大的疼痛,用共產黨人的信念,支撐著走進每個孩子的家。
10年來,張桂梅為了女子高中,一直孜孜不倦地前行。她忘記了失去親人的悲痛,忘記了別人的不解、非議,忘記了殊榮,忘記了年齡和生死,以忘我的精神投入到黨的'教育事業(yè)中。她就是要讓最底層的百姓看到希望,要讓他們的孩子和所有孩子一樣,享受教育的公平,享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與溫暖;她就是要讓學校培養(yǎng)出能回報社會、真正具有共產主義理想的學生。
為了省錢,她多年來從不吃肉,每天生活費控制在最低標準。但在華坪,張桂梅對別人的慷慨卻是出了名的。張桂梅慷慨的事例不勝枚舉:全國勞模的5000元獎金,她考慮到自己重病在身,一次性提前交了黨費;優(yōu)秀共產黨員3萬多元獎金,剛拿到就捐給了災區(qū);昆明市總工會千叮嚀萬囑咐專門撥給她治病的2萬元全部給了山區(qū)缺水群眾打水窖。截至目前,張桂梅捐出的獎金和大部分工資累計達70萬元,通通用于資助學生、幫助困難群眾和發(fā)展教育事業(yè)。
張桂梅時代楷模先進事跡學習心得體會 8
作為華坪女子高中第二屆畢業(yè)生,如今已是永勝縣公安局三川派出所的民警陳法羽的成長經歷,讓大家看到了教育對貧困山區(qū)的女孩們有著怎樣的意義。
2009年陳法羽初中畢業(yè),沒有達到普通高中錄取分數線。因為家里十分困難,爸爸無奈地說:“要不就不讀書了,找個好人家嫁了吧!彼X得天都要塌下來了。就在這時,陳法羽得知華坪縣建了一所免費的女子高中,她仿佛找到了救命稻草。
9月1日,陳法羽到華坪女高報到時,張桂梅對她爸爸說:“學校不但免除學費、書費、住宿費,還準備了統一的校服、被褥、行李箱,你就安心把姑娘交給我吧”。陳爸爸聽完后,拉著張老師的.手哽咽著說:“如果沒有您,我家姑娘再也沒有機會讀書了,您就是我們家的大恩人!”
從進入華坪女高起,女孩們就開始接受紅色教育。第一天唱完革命歌曲《紅米飯,南瓜湯》后,張桂梅老師語重心長地說:“現在學校的條件雖然很艱苦,但比起紅軍長征時不知道要好多少倍。我們必須要有革命先輩們吃苦耐勞、艱苦奮斗、頑強拼搏的精神!痹谌A坪女高的學習是非常辛苦的,但每當聽到張老師鼓勵的聲音,女孩們就感覺有一股強大的力量在身后推動著、鼓舞著她們。
一直以來,張桂梅都教導女孩們做一個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女性。大學畢業(yè)后,陳法羽成為一名人民警察。在工作中,她始終秉承“女高人”不怕吃苦、樂于奉獻的精神,立足崗位、勤奮工作。
現在,從華坪女高考上大學的學生已經有1800多名,可學生們每次跟張老師說起感恩的話時,她都會說:沒有黨和政府的關心支持,沒有社會的積極捐助,女高是辦不成的!你們要感謝就感謝我們偉大的黨和祖國,感謝我們美好的社會吧!
張桂梅時代楷模先進事跡學習心得體會 9
2021年華坪女高159人參加高考,70名女生超過一本線,取得這樣的傲人成果,離不開學生的苦讀、教師的苦教,更離不開張桂梅不顧生死的奮斗。今年是鄉(xiāng)村振興開局之年,黨員干部要向張桂梅學習,筑牢理想信念的魂,深扎艱苦奮斗的根、滿懷無私奉獻的情,夯實初心與使命的根基。
堅定理想信念,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勁頭堅持不懈。
為實現理想,張桂梅四處奔走、風餐露宿,不顧他人的白眼和誤會,想方設法籌集經費,經過6年的不斷堅持,免費女子高中——華坪女子高中終于修建完畢并投入使用。作為黨員干部,要向張桂梅學習,堅定理想信念,牢記初心使命,在工作中要始終以人民的利益為出發(fā)點,以人民的需求為著力點,以人民的滿意為落腳點,始終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要清醒地認識到:鄉(xiāng)村振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其間會遇到很多困難和問題,要以實際行動詮釋心系群眾、為民服務的初心使命,用理想信念激發(fā)干事創(chuàng)業(yè)熱情,做到凡事沖在前面、干在前面。要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困,扎實辦好民生實事,以工作實效取信于民,以履職盡責的實際行動參與到鄉(xiāng)村振興偉大新征程中來。
堅持艱苦奮斗,以“不破樓蘭終不還”的韌勁迎難而上。
張桂梅克服重重困難,每天早上5點起床、凌晨1點躺下,艱苦奮斗13年,換來了1800多名貧困女孩圓夢大學。作為黨員干部,要向張桂梅學習,堅持艱苦奮斗,到條件艱苦的山區(qū)去,到生活清苦的農村去,到人民需要的.地方去。當前,我國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正大步邁進鄉(xiāng)村振興新征程,要積極投身于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的洪流之中,脫掉皮鞋穿草鞋、換下西裝著便裝,撲下身子、放下架子,發(fā)揚吃苦耐勞、實干苦干的精神,面對困難不退卻,面對矛盾不回避,面對挫折不放棄。勇于扎根基層,懷著越是困難越向前,越是苦難越拼搏的決心,堅定前進步伐,奮力走在前列,堅守工作崗位,勇當開路先鋒,敢于迎擊挑戰(zhàn)、迎難而上,做到“逢山能開路,遇水能架橋”,以決戰(zhàn)決勝意志激活鄉(xiāng)村振興“動力引擎”。
堅守初心不變,以“只留清氣滿乾坤”的心勁無私奉獻。
張桂梅幾十年如一日,靜下心來做事,沉下心來育人,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始終堅守在教書育人的第一線,不為名、不為利,只為讓貧困女孩昂首走出大山。作為黨員干部,要向張桂梅學習,堅守初心不變,淡泊名利,做到一心向黨、一心為民。作為鄉(xiāng)村振興的主力軍,任務艱巨而繁重,黨員干部一定要正確對待個人得失,要把崇高使命裝在心里,把人民群眾裝在心里,把務實作風裝在心里。實現鄉(xiāng)村振興,要在勤于為民上多下功夫,踐行“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貢獻”的莊嚴承諾,用實際行動賦予奉獻以新的時代內涵,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無私奉獻和“功成一定有我”的責任擔當在鄉(xiāng)村振興新征程中乘勢而上,為服務國家富強、人民幸福、民族復興貢獻力量。
張桂梅時代楷模先進事跡學習心得體會 10
云南一位縣級領導在教育局工作的時候,有幸和張老師有了面對面的接觸。
2008年香港教育工會組織了“向張桂梅老師學習分享活動”,一行30多人到了兒童福利院看望張桂梅老師。
香港教育工會的副理事長李副秘書長臨行前,特意遞了個信封給這位領導,說“張老師身體虛弱需要加強營養(yǎng),建議每天喝袋牛奶,但沒有冰箱牛奶不易存儲,上半年我給了她3000元囑咐她買個冰箱,昨天去她住房看沒有買,這筆錢都用孩子們身上了!這里面有2600元,請你在張老師搬到新的兒童福利院時,幫忙用這筆錢給她買個冰箱,拜托了!”這位領導深深地感受到了李副秘書長的用心良苦,接受了這個重托。
可還沒等到張老師搬新家,組織安排這位領導到了新的崗位,臨行前他到兒童福利院看望張老師,一是辭行,二是把李副秘書長的心意告知張老師。他誠懇地對張老師說,“請您不要辜負李副秘書長的心意,一定照顧好自己的`身體,這筆錢只能用來買冰箱……”再三囑托后便離開了。
半年之后,這位領導到新福利院看望張老師,發(fā)現宿舍里除了原有的書和物件外,沒有看到冰箱的影子!“牛奶只是我喝,孩子們卻沒得喝,我怎么能喝呢?”張老師說到。
后來知道張老師把錢用在購買孩子們的生活用品上了。這位領導深深地自責,覺得辜負了李副秘書長的重托!耳邊回響起秘書長的話“張桂梅老師的身體太弱了,她的工資不用在自己身上,連我們寄給她買藥的錢,她也用在孩子們身上了,請你給她買個冰箱,華坪天氣熱,鮮奶必須放冰箱保鮮,希望她能每天喝上一袋鮮奶!
萬般懊悔之后,這位領導陷入沉思,每天喝一袋牛奶于常人不過是平常之事無可厚非,況且身體健康需要,張老師卻視為奢侈,孩子們有的她才能有,有人說張老師“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他真誠贊同。
【張桂梅時代楷模先進事跡學習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學習時代楷模張桂梅事跡11-16
時代楷模張桂梅先進事跡作文01-19
關于時代楷模張桂梅的先進事跡04-05
“時代楷!睆埞鹈肥论E03-24
時代楷模張桂梅先進事跡學習心得體會01-17
張桂梅時代楷模先進事跡學習心得體會02-22
楷模張桂梅先進事跡06-06
學習張桂梅時代楷模事跡心得體會09-17
學習“時代楷!睆埞鹈肥论E心得體會04-07
時代楷模張桂梅先進事跡(通用20篇)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