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遇見古詩作文匯編五篇
在學(xué)習(xí)、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一些耳熟能詳?shù)墓旁姲桑旁娧院喴庳S,具有凝煉和跳躍的特點。那么什么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遇見古詩作文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遇見古詩作文 篇1
終于放假了,終于下雨了。雨不大,卻給我的“五一”增添了另一種味道。獨自在家里,我將臉貼在玻璃上,望著外面淅瀝的雨,心在雨聲中漸漸沉寂,幾句古詩像雨中被浸潤的草芽,在腦海中冒了出來。
林語堂先生說過:“詩歌教會了中國人一種生活的觀念,通過諺語和詩卷深切的滲入社會,給予他們一種悲天憫人的意識,使他們對大自然寄予無限的深情,并用一種藝術(shù)的`眼光來看待人生。”
古詩,文有盡而意深遠,是美的享受;古人,時有盡而智恒遠,是愛的凝聚。古詩,滲透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即使在新世紀的今天也無處不在。
在我們的生活中,古詩到處可見,雖只有寥寥幾行字,卻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靈魂。古往今來,誦讀古詩的人很多,但懂得欣賞、細細品味的人卻不多。用心領(lǐng)會吧!古詩會引領(lǐng)你穿梭在歷史的長河中,暢覽在中華民族的古典文化里,盡情遨游在智慧的海洋上,讓你回味無窮……
李清照才華橫溢,身世卻凄慘悲涼。她一心關(guān)心國事、著書立說、傳道授業(yè),到頭來只落得個報國無門,連個哀怨的地方都沒有。她獨自茫然地行走在杭州深秋的落葉黃花中,吟出這首濃縮了她一生和全身心痛楚,不知曾經(jīng)感動過多少人的《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fēng)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那哀婉的凄苦情,讓我們撫肺痛心!《聲聲慢》這首滿含凄苦情的詞?胺Q千古絕唱!
我喜歡李清照,喜歡她那非人的才華,喜歡她寫的每首詩詞。
遇見古詩作文 篇2
赤壁 折戟沉沙鐵未銷, 白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fēng)不與周朗便, 銅雀春深鎖二喬。 折斷的戟沉埋在沙子中,雖長滿了銹,但還是沒有爛掉,把它放在水中洗一洗,磨一磨,顯示出它是三國時期留下的兵器。詩人聯(lián)想當初,在那里發(fā)生了赤壁大戰(zhàn),那時要不是起了東風(fēng),讓周瑜有機可乘,火攻成功,那么東吳就會失敗,連大喬小喬也會變成曹操的俘虜,鎖在銅雀臺上讓他盡情享受玩樂了。
這是一首詠史詩,詩的前兩句,寫的是詩人在長江邊散步偶爾發(fā)現(xiàn)一只斷了的戟,從這只斷戟聯(lián)想到了那次赤壁大戰(zhàn)。后兩句寫詩人對這次大戰(zhàn)的看法。人們都認為周瑜在這次戰(zhàn)爭中的偉績可佳,而詩人卻全面地看問題,如果當時沒起東風(fēng)助周,那么東吳就會失敗,曹操便會大獲全勝,歷史就會改寫。
詩人用以小見大的方法,使詩篇既有韻味又讓人深思。 折斷了的戟,使人深思,大戰(zhàn)中的.東風(fēng),更讓人難忘。若真的沒有那東風(fēng),周瑜能贏嗎?打贏一場戰(zhàn)爭是多種綜合因素作用的結(jié)果。同樣,我們看待事物要客觀全面地分析,任何事情的結(jié)局都與多種因素聯(lián)系在一起。這首詩的寓意告訴我們,要做成功一件事,離不開必需的條件,否則,結(jié)果就會完全不一樣。 這首詩雖短,確讓人讀后很有回味,可見詩人敏銳的洞察力和非凡的描寫水平,我深深欽佩古詩人。
遇見古詩作文 篇3
我國古代有許多著名的詩人,其中就有我最喜歡的唐代詩人李白。李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歡交朋友。
我最喜歡李白的一首詩《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這也是一首家喻戶曉且膾炙人口的古詩了。當年李白從秋浦(今安徽貴池)前往安徽涇縣游桃花潭,當?shù)厝送魝惓R悦谰瓶畲ER走時,汪倫又來送行,李白作了這首詩留別。
詩的前半是敘事:先寫要離去者李白,繼寫送行者汪倫,展示一幅離別的畫面。起句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將欲行表明是在輕舟待發(fā)之時。這句使我們仿佛見到李白在正要離岸的小船上向人們告別的情景。
送行者是誰呢?次句卻不象首句那樣直敘,而用了曲筆,只說聽見歌聲。一群村人踏地為節(jié)拍,邊走邊唱前來送行了。這似出乎李白的意料,所以說用忽聞而不用遙聞。這句詩雖說得比較含蓄,只聞其聲,不見其人,但人已呼之欲出。詩的后半是抒情。第三句遙接起句,進一步說明放船地點在桃花潭。深千尺既描繪了潭的特點,又為結(jié)句預(yù)伏一筆。
桃花潭水是那樣的深湛,更觸動了離人的情懷,難忘汪倫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聯(lián)系起來。結(jié)句迸出不及汪倫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達了真摯純潔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倫送李白的情誼更有多深呢?耐人尋味。清沈德潛很欣賞這一句,他說:若說汪倫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語。妙境只在一轉(zhuǎn)換間。(《唐詩別裁》)顯然,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采用比物手法,變無形的`情誼為生動的形象,空靈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
這首小詩,深為后人贊賞,桃花潭水就成為后人抒寫別情的常用語。由于這首詩,使桃花潭一帶留下許多優(yōu)美的傳說和供旅游的遺跡。如東岸題有踏歌古岸門額的踏歌岸閣,西岸彩虹罔石壁下的釣隱臺等等。安徽最美古詩詞,和我一起來遇見!
遇見古詩作文 篇4
因為中國人很早就認識到個體的生命是短暫、有限的,他們才幻想著在有限的生命里,去追求無限的價值;在相對的存在中,去追求絕對的意義。千百年來,這種追求生生不息,無數(shù)詩人將對人生意義的尋尋覓覓,寄托在山水之間,踏遍千山,尋找一個俯視生活的視點。個體生命找到了這種載體,于是,他們開始走向山巔水涯。這種對生命意義的追尋,使中國詩人登臨遠眺的詩篇中表現(xiàn)出一種強烈的時空意識、宇宙意識和生命意識的融合。
水闊山長。先說一組大家很熟悉的詩。
李白在湖北宜都西北長江南岸的荊門山送別朋友時看到,“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這是李白眼里的山水。
王維泛舟漢江的時候說:“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這是王維那一刻的山水。
杜甫登上岳陽樓看到,“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边@是杜甫看見的山水。
而韓愈呢?他看到了一幅清淺的山水風(fēng)景,“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篸!
每個人看山見水,都會留下自己的印象。我們說的這些詩,雖然個人觀感不同,有一點是相似的——它們都是詩人真切地將身心投入山水之中才會產(chǎn)生的印象。個體生命找到了山水這個載體。水闊山高之間,人被山水托舉,自然之美和主體之美融合,達到物我兩忘的境界,完成人與自然交融的審美。
山水,成為人寄寓和滋養(yǎng)心靈的所在。
中國人對山水的.審美,有著悠久的傳統(tǒng)。莊子曾經(jīng)說,“獨與天地精神往來”。怎么樣同往共來呢?在莊子那里有著幾個層次。最高級的是人和天地的完全融合,所謂“天人合一”,這是“造物主”的境界;次一級的,御風(fēng)而行、遨游天地,這是“仙人”的境界;再次一級,對于凡塵俗世的普通人來說,如果存在著脫俗忘我的追求,有著對“逍遙”的渴望,意欲“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可以采取的途徑就是登山臨水。魏晉時期,世事無常,玄學(xué)盛行,人們一方面渴求莊子的“逍遙”,一方面認識到人生不自由的局限性,渴望超越,登臨山水寄托懷抱就是最便利的方式。
我們的日常生活是一個平視的視角,覺得天高地闊,有很多東西都比我們偉大,都比我們遼遠,一身渺渺,有的時候會覺得孤單和無助。登臨山水,給了我們一個不同尋常的視點。當人在山之巔,在水之涯,有時候會真正體會到“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的自由自在。正是因為中國人很早就認識到個體生命非常短暫,充滿無奈與無常,所以他們才努力在有限生命中去追求無限的價值,在相對的存在中,去追求絕對的意義。這種追求生生不息,轉(zhuǎn)化成山水之間尋尋覓覓的寄托。人們踏遍千山,尋找一個俯視生活的視點,這種對自然的皈依與眷戀,使山水詩表現(xiàn)出一種強烈的時空意識、宇宙意識和生命意識。
在中國的山水詩中,我們還發(fā)現(xiàn)一個奇妙現(xiàn)象:人在遠眺空間的時候,往往也望穿了時光?臻g成為一個載體,它越是遼闊,人對歷史那種悠長雋永、肅穆莊嚴的體會也越深刻。無形的時光在有形的空間里可知可感,動魄驚心。
遇見古詩作文 篇5
飄飄灑灑的雨,呼呼陣陣的風(fēng),給人們帶來了許多樂趣,也帶來了不少煩惱。 正如《清明》詩中所寫的:“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時節(jié),由于思念故去的親人,這紛紛的雨催人斷魂。而一般情況寫,雨會給人們帶來美的享受和樂趣,杜甫在一首詩中寫到:“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隨風(fēng)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宮城!痹娙饲擅畹剡\用了比擬的手法,通過想象,使春雨有了靈性。俗話說“春雨貴如油”,這春雨正是這樣,仿佛曉得人們的心思,在萬物最需要他的.時候他就來了。這大概就是人們喜華春雨的原因吧。 有的詩人把雨后初晴的湖上美景同美女西施相比,更加突出了對雨后西湖的喜歡,詩是這么寫的:“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 雨是忽而飄來忽而走的,并不是天天造訪我們,而風(fēng)就不同了,大風(fēng)小風(fēng)時常刮來。春天的風(fēng)吹在人的身上感覺是舒服的,夏天的風(fēng)是解暑的天使,秋天風(fēng)過樹林吹落一地秋葉,冬天的寒風(fēng)則冷酷無情。風(fēng)無處不在,而真正理解她的人有多少?有一首詩就單獨贊美了風(fēng),詩中寫道:“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痹娭胁]有提到“風(fēng)”字,但明顯地讓人感到風(fēng)無處不在,秋天時它能讓樹葉飄落,春天它可以讓鮮花盛開,它經(jīng)過江面就掀起千尺高的巨浪,它來到竹林使千千萬萬的竹子紛紛傾斜。風(fēng)的功勞如此之大,卻沒有人能理解它重視它,風(fēng)也不見怪,還是年復(fù)一年、日復(fù)一日地默默地?zé)o私奉獻著。風(fēng)的品質(zhì)讓我十分感動,感人淚下呀。
讀了雨的古詩,風(fēng)的古詩,我的心里就多了很多東西。雨是多情的,有人為雨悲,有人因雨喜,幾家歡樂幾家愁。風(fēng)是默默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只有當它發(fā)狂的時候,我們才感到了風(fēng)的存在,我們?yōu)槭裁床欢喽嗬聿且幌嘛L(fēng)兒呢?啊,風(fēng)風(fēng)雨雨,多么美好的詩句。
【遇見古詩作文】相關(guān)文章:
遇見古詩的作文03-25
遇見古詩作文04-07
遇見古詩詞作文08-16
遇見你古詩作文02-07
遇見最美古詩作文02-02
遇見古詩作文六篇07-27
遇見古詩作文三篇10-23
遇見古詩作文8篇10-18
精選遇見古詩作文四篇11-16
精選遇見古詩作文九篇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