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飲湖上初晴后雨》原文及賞析 推薦度:
- 臨江仙·與客湖上飲歸原文賞析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湖上原文及賞析
湖上原文及賞析1
【越調(diào)】小桃紅
楊果
碧湖湖上柳陰陰,人影澄波浸,常記年時歡花飲。到如今,西風(fēng)吹斷回文錦。羨他一對,鴛鴦飛去,殘夢蓼花深。
[注釋]
回文錦:東晉前秦才女蘇惠被丈夫竇濤遺棄,織錦為“璇璣圖”寄濤,錦上織入八百余字,回旋誦讀,可成詩數(shù)千首。竇濤感動,終于和好如初。后人因以“回文錦”代指思婦寄給遠(yuǎn)方夫君的述情之物。
[參考譯文]
碧綠的湖面上籠罩著柳蔭,人的倒影在明凈的水波中映浸。經(jīng)常浮現(xiàn)在記憶里的是年時節(jié)下花前的暢飲。到如今,夫妻離散無音信。羨慕那成雙成對的鴛鴦,比翼齊飛到蓼花深處,人卻是鴛夢已殘,無計重溫。
賞析
這支小令寫思婦思念丈夫。曲子首句“碧湖湖上柳陰陰”是說:想起綠樹成蔭的湖畔,折柳送別的場所,能想起多少故事。
“人影澄波浸”的意思是:很多惜別的人影,倒映在湖面上,水波又打亂了影像。“常記年時對飲”是想象,意思是說:想起我們一塊對坐飲酒,好不愜意!暗饺缃,西風(fēng)吹斷回文錦”意謂:念目前,夫妻離散,心中無限悲痛。最后三句“羨他一對,鴛鴦飛去,殘夢蓼花深”的大意是:羨慕身旁飛過的鴛鴦,看別人成雙成對,只覺得一場殘夢般,蓼花深深。這直白的悲痛,非常感人,可以說這是全詩最美的三句。
這首小令從寫景領(lǐng)起,寫湖水清碧,岸柳陰陰,是典型的江南水鄉(xiāng)風(fēng)光。“碧湖”與“湖上”是兩個詞組,作者有意重用一個“湖”字,而不說“碧湖岸上”,與其后“陰陰”的疊詞同集一句,便形成了一種婉轉(zhuǎn)低回的情味!叭擞俺尾ń笔潜憩F(xiàn)湖水的清純,回應(yīng)“碧湖”,但更主要的是從湖景帶出“人影”,由寫景向?qū)懭诉^渡!叭擞啊敝辽倌芙o讀者提供另外兩種意象:一是指曲中主人公本人,“柳陰陰”襯托出其人的孤獨(dú),而碧湖澄波的寧靜氣氛則反現(xiàn)出下文心情的不平靜;二是指湖中的采蓮女,因為這首《小桃紅》是從江南采蓮的意境生發(fā)的。若取此解釋,那么主人公所憶的“對花飲”的對象,也是一名采蓮女子。而“語譯”釋“人影”為游人之影,則是與下句“常記”相承,所謂觸景生情。
設(shè)想柳蔭下游人笑語歡飲,且男女相雜,于是激起了主人公“年時對花飲”的回憶。“對花飲”通常意義就是對花飲酒,但“花”在詩歌中又有借喻女子的習(xí)常用法。這才使我們意識到曲中主人公為一名男子。這是作者有意安排的效果,這里不妨看他的另一首《小桃紅》:“采蓮湖上棹船回,風(fēng)約湘裙翠。一曲琵琶數(shù)行淚。望人歸,芙蓉開盡無消息。晚涼多少,紅鴛白鷺,何處不雙飛!绷⒁饽酥敛季侄寂c本篇驚人地相似,而主人公的女性身份則同樣是一目了然的。中國的詞曲作家都善于用簡略的暗示來節(jié)省介紹人物的筆墨。
回憶只有短短的一句,迅即接上了“到如今”,顯示了現(xiàn)實的無情!叭缃瘛迸c“年時”形成了強(qiáng)烈的對比!盎匚腻\”表現(xiàn)出了主人公與“年時對花飲”的對方的戀愛相思關(guān)系,而這三字本身已寓離散之意,何況“西風(fēng)吹斷”,兩人的音書聯(lián)系也中斷了。作者不直說情人遠(yuǎn)去,恩愛斷絕,而以“西風(fēng)吹斷回文錦”為暗喻,是藝術(shù)語言的需要,也表現(xiàn)出一種諱言傷痛的惆悵情味。于是,由觸景生情,又進(jìn)一步引出了末三句的見景生感。
“羨他一對,鴛鴦飛去,殘夢蓼花深”,這“殘夢蓼花深”又非一種斷言可以括盡。我們?nèi) 皻垑簟睘轼x鴦之夢,似較得詩人之旨。這三句全述“鴛鴦”,以一個“羨”字統(tǒng)領(lǐng),一方面說明了主人公渴望愛情幸福的強(qiáng)烈,連鴛鴦的'“殘夢”也在被羨之列;另一方面也顯示了主人公對命運(yùn)現(xiàn)實的絕望。一對鴛鴦飛入蓼花深處并頭酣眠,是連貫的一意,作品分作三句,雖是服從曲律句式的需要,卻也表現(xiàn)出主人公在克制傷痛、傾訴愿望時的一種掙扎感。
這首小令由景及人,又由人及景,借湖上的美景作為人物悲劇命運(yùn)和悲劇心理的強(qiáng)烈反襯,所謂“以樂景寫哀,一倍增其哀樂”(清王夫之《詩律》)。曲中處處表現(xiàn)出對悲哀的克制,含痛于喉,同時也因此表現(xiàn)出一種悱惻低回的風(fēng)調(diào)。這種風(fēng)調(diào)及其表現(xiàn)的手法都近于婉約詞,而“到如今”、“羨他一對,鴛鴦飛去”等使用的又是曲的平直語言。以曲為載體,以詞為筆法,這正是詞曲嬗變時期的常見現(xiàn)象。
湖上原文及賞析2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譯文/注釋譯文
天晴氣朗時的西湖,水光盈盈波光楚楚;細(xì)雨迷蒙中的西湖,山色空靈似有似無。
如果把美麗的西湖比作絕代佳人西施,那么無論濃妝還是淡抹,都令人傾倒折服。
注釋
、俸杭春贾菸骱
、跒囦伲╨iàn yàn) :水面波光閃動的樣子。
、鄯胶茫赫秋@得很美。
④空濛:細(xì)雨迷茫的樣子。(蒙 通:濛)
、菸髯樱何魇,春秋時代越國有名的美女,原名施夷光,或稱 先施 ,居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huán))之首。家住浣紗溪村(在今浙江諸暨市)西,所以稱為西施。
、尴嘁耍阂诧@得十分美麗。(淡妝濃抹 一作:濃妝淡抹)
全文賞析
《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是宋代文學(xué)家蘇軾的組詩作品。這兩首詩贊美西湖美景,寫于詩人任杭州通判期間。第一首寫詩人在晨曦中迎客,在晚雨時與客共飲,沉醉與西湖的雨景之中;第二首對西湖景色的多樣性進(jìn)行全面描寫概括品評,以西施之美比喻西湖之美。其中第二首廣為流傳,尤其是其后二句,被認(rèn)為是對西湖的恰當(dāng)評語。
詩的上半首既寫了西湖的水光山色,也寫了西湖的晴姿雨態(tài)。“水光瀲滟晴方好”描寫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燦爛的陽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蕩漾,波光閃閃,十分美麗。“山色空濛雨亦奇”描寫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籠罩下,西湖周圍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無,非常奇妙。從第一首詩可知,這一天詩人陪著客人在西湖游宴終日,早晨陽光明艷,后來轉(zhuǎn)陰,入暮后下起雨來。而在善于領(lǐng)略自然并對西湖有深厚感情的詩人眼中,無論是水是山,或晴或雨,都是美好奇妙的。從“晴方好”“雨亦奇”這一贊評,可以想見在不同天氣下的湖山勝景,也可想見詩人即景揮毫?xí)r的興會及其灑脫的性格、開闊的胸懷。上半首寫的景是交換、對應(yīng)之景,情是廣泛、豪宕之情,情景交融,句間情景相對,西湖之美概寫無余,詩人蘇軾之情表現(xiàn)無遺。
下半首詩里,詩人沒有緊承前兩句,進(jìn)一步運(yùn)用他的寫氣圖貌之筆來描繪湖山的晴光雨色,而是遺貌取神,只用一個既空靈又貼切的妙喻就傳出了湖山的神韻。喻體和本體之間,除了從字面看,西湖與西子同有一個“西”字外,詩人的著眼點所在只是當(dāng)前的西湖之美,在風(fēng)神韻味上,與想象中的西施之美有其可意會而不可言傳的`相似之處。而正因西湖與西子都是其美在神,所以對西湖來說,晴也好,雨也好,對西子來說,淡妝也好,濃抹也好,都無改其美,而只能增添其美。對這個比喻,存在有兩種相反的解說:一說認(rèn)為詩人“是以晴天的西湖比淡妝的西子,以雨天的西湖比濃妝的西子”;一說認(rèn)為詩人是“以晴天比濃妝,雨天比淡妝”。兩說都各有所見,各有所據(jù)。但就才情橫溢的詩人而言,這是妙手偶得的取神之喻,詩思偶到的神來之筆,只是一時心與景會,從西湖的美景聯(lián)想到作為美的化身的西子,從西湖的“晴方好”“雨亦奇”,想象西子應(yīng)也是“淡妝濃抹總相宜”,當(dāng)其設(shè)喻之際、下筆之時,恐怕未必拘泥于晴與雨二者,何者指濃妝,何者指淡妝。欣賞這首詩時,如果一定要使?jié)鈯y、淡妝分屬晴、雨,可能反而有損于比喻的完整性、詩思的空靈美。
寫作背景
蘇軾于宋神宗熙寧四年至七年(1071—1074)任杭州通判,曾寫下大量有關(guān)西湖景物的詩。這組詩作于熙寧六年(1073年)正、二月間。
湖上原文及賞析3
原文:
序:漫叟以公田米釀酒,因休暇,則載酒于湖上,時取一醉。歡醉中,據(jù)湖岸,引臂向魚取酒,使舫載之,偏飲坐者。意疑倚巴丘酌于君山之上,諸子環(huán)洞庭而坐,酒舫泛泛然觸波濤而往來者。乃作歌以長之。
石魚湖,似洞庭,夏水欲滿君山青。
山為樽,水為沼,酒徒歷歷坐洲島。
長風(fēng)連日作大浪,不能廢人運(yùn)酒舫。
我持長瓢坐巴丘,酌飲四坐以散愁。
賞析:
序文主要敘述作者與其友屬在石魚湖上飲酒的事及作者對此事的感受。該詩反映了封建士大夫以酒為戲,借飲取樂的生活情趣。詩的末句說:“酌飲四坐以散愁!睂嶋H上,作者并沒有在詩中表現(xiàn)哪一句是在寫愁,以及字里行間有什么愁,所以“散愁”一句是無病呻吟。該詩以酒為戲,借飲取樂,抒寫了作者的情趣是真的`,說作者及其四坐有愁而舉杯消愁卻是假的。從內(nèi)容看,該詩無可取之處。
該詩為七言詩,但它的句型與語氣,實取之于民歌,既顯得順口,又使人易記。
創(chuàng)作背景
元結(jié)在唐代宗(762-779年在位)時,曾任道州刺史,其時他寫了好幾首吟石魚湖的詩。他的《石魚湖上作序》云:“泉南上有獨(dú)石在水中,狀如游魚。魚凹處,修之可以貯酒。水涯四匝,多欹石相連,石上堪人坐,水能浮小舫載酒,又能繞石魚洄流,及命湖曰石魚湖,鐫銘於湖上,顯示來者,又作詩以歌之!边@首《石魚湖上醉歌》詩前的序言交代了寫作此詩的背景,說明此詩作于元結(jié)與其友人在石魚湖上飲酒之時。
湖上原文及賞析4
浣溪沙·湖上朱橋響畫輪
[宋代]歐陽修
湖上朱橋響畫輪,溶溶春水浸春云,碧琉璃滑凈無塵。
當(dāng)路游絲縈醉客,隔花啼鳥喚行人,日斜歸去奈何春。
譯文
帶有彩繪的的豪華馬車經(jīng)過朱紅色的橋,車輪的響聲在湖上響起。春水豐盈的湖面,倒映著柔美的白云。湖面平靜的好像碧綠的玻璃,平滑干凈沒有灰塵。
春季里昆蟲吐出來的細(xì)絲,隨風(fēng)飄舞在花草樹木之間,網(wǎng)住春光,留住游人。花叢中的鳥兒不停地鳴叫,仿佛在召喚行人。湖光春色如此誘人,游人游賞到夕陽西斜才無可奈何地離去。
注釋
浣溪沙:詞牌名。
朱橋:欄桿朱紅的橋。
畫輪:指有彩繪的豪華車子。
溶溶:指水盛貌。
春水:指春天時的湖水,表現(xiàn)出湖水的柔和之感。
春云:即春天的云,表現(xiàn)出湖上天空的云之舒緩柔美。
碧:即綠色。
游絲:本指春季里昆蟲吐出的細(xì)絲。
縈:即縈繞,留住之意。
醉客:指陶醉在美景之中的游人。
歸:指離開。
賞析:
歐陽修這首《浣溪沙》抒發(fā)了作者對春光的深深眷戀。詞中的春光,使讀者聯(lián)想到人生的青春、愛情、理想等一切美好的事物。它那深沉委婉的情思,那雋永蘊(yùn)藉的意境,給讀者以無盡的遐思。
上片寫湖面風(fēng)光很有特色。首句詞湖上朱橋響畫輪”,寫游客們乘坐著豪華的車子,駛過那裝修著朱紅欄桿的橋梁,來到西湖游賞春光,傳達(dá)出一種喧騰熱鬧的氣氛。第二句詞溶溶春水浸春云”,一句之中,并列兩個詞春”字,是名副其實的'詞加一倍寫法”,目的就是把這個字突現(xiàn)出來。這句里的詞浸”字也用得好,把映照說成浸泡,就等于把云的影子說成是真的云,通過這種詞真實感”暗中透露出湖水的清澈程度來,從觀察體驗的錯覺中描繪景物的狀態(tài)。第三句詞碧琉璃滑凈無塵”,用琉璃的光潔平滑來比喻西湖的水面,表現(xiàn)了湖面泛舟時輕快、暢適的心情,形象而有詩意。
下片寫游興未盡的留連之情。前兩句是對偶句:詞當(dāng)路游絲縈醉客,隔花啼鳥喚行人”。這兩句描寫春物留人,人亦戀春,是全詞的重點所。歐陽修說游絲詞縈醉客”,這既是游人賞春縱飲,也有游人被美景詞喚住”之意,下句詞隔花啼鳥喚行人”,這一句是從聲音的角度來寫,不但寫出了春天具有的詞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的境界,也寫出了春天西湖的詞錦官城外柏森森”的蔥綠景象。詞人通過把游絲、啼鳥對游人的詞挽留”,表現(xiàn)出游人被西湖美景吸引而舍不得歸去之情。把游絲、啼鳥說成頗通人性的靈物,這便是詞體以婉曲寫情的特別處。末句里的詞日斜歸去”四字,說明西湖景色美好,讓人流連:詞奈何春”三個字使得全詞更顯得精彩,它表達(dá)了作者郁積于心的留連惆悵之情。這首詞的結(jié)尾,是用陡轉(zhuǎn)直下的筆法揭示了游人內(nèi)心深處的思維活動,表現(xiàn)了由歡快而悲涼這種兩極轉(zhuǎn)換的心理狀態(tài),故而能夠取得含蓄蘊(yùn)藉、余味不絕的藝術(shù)效果。
從藝術(shù)上看,詞人借景抒情,在描寫詞樂景”之中,暗示了詞哀情”,具有含不盡之意現(xiàn)于言外,把那深沉委婉的情思意念蘊(yùn)含在寬闊的境界之中,給讀者以無盡的想象和思考。
湖上原文及賞析5
《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原文
水光瀲滟晴方好⑷,山色空濛雨亦奇⑸。
欲把西湖比西子⑹,淡妝濃抹總相宜⑺。
注釋
、棚嫼希涸谖骱拇巷嬀。
⑵朝曦:早晨的陽光。
、撬赏酰核未骱杂兴赏鯊R,祭祀錢塘龍君,故稱錢塘龍君為水仙王。
⑷瀲滟:水波蕩漾、波光閃動的樣子。方好:正顯得美。
、煽諠鳎杭(xì)雨迷蒙的樣子。濛,一作“蒙”。亦:也。奇:奇妙。
、视嚎梢;如果。西子:即西施,春秋時代越國著名的美女。
、丝傁嘁耍嚎偸呛芎线m,十分自然。
《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譯文
晴天,西湖水波蕩漾,在陽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極了。下雨時,遠(yuǎn)處的山籠罩在煙雨之中,時隱時現(xiàn),眼前一片迷茫,這朦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如果把美麗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妝也好,濃妝也罷,總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麗質(zhì)和迷人神韻。
《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賞析
詩句賞析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從詩題可知,詩人在西湖飲酒游賞,開始時陽光明麗,后來下起了雨。兩種不同的景致,讓他都很欣賞。他說:天晴之時,西湖碧水蕩漾,波光粼粼,風(fēng)景正好;下雨時,西湖周圍的青山,迷蒙蒼茫,若有若無,又顯出另一番奇妙景致。“瀲滟”,波光閃動。“空蒙”,煙雨迷茫。這兩個詞都是疊韻詞▼
解析
一天,蘇軾和朋友在西湖邊上飲美酒。開始天氣晴朗,不大工夫竟然陰了天,下起雨來。這樣,飲酒未盡,詩人便飽覽了西湖上晴和雨兩種截然不同的風(fēng)光。于是詩人贊嘆說:晴天的西湖,水上波光蕩漾,閃爍耀眼,正好展示著那美麗的風(fēng)貌;雨天的`西湖,山中云霧朦朧,縹縹渺渺,又顯出別一番奇妙景致。西湖無論是晴是雨無時不美。我想,最好把西湖比作西子,空蒙山色是她淡雅的妝飾,瀲滟水光是她濃艷的粉脂,不管她怎樣打扮,總能很好地烘托出天生麗質(zhì)和迷人的神韻。
這首小詩前兩句是描寫:寫晴天的水、雨天的山,從兩種地貌、兩種天氣表現(xiàn)西湖山水風(fēng)光之美和晴雨多變的特征,寫得具體、傳神,具有高度的藝術(shù)概括性,以致有人評論說,古來多少西湖詩全被這兩句掃盡了。后兩句是比喻:天地之間,人類最靈;人類之中,西子最美。在前兩句描寫的基礎(chǔ)上,把西湖比做美女西施,說它和西施一樣同為天下靈與美的極至,何況又經(jīng)過淡妝或濃抹的精心打扮呢!
然而,極寫西湖之美還不是這個比喻的全部奧妙。歷史上有些女子,美名和西子不相上下,詩人何以偏偏要拿西子來和西湖相比呢?這是因為,西子除了她靈秀美麗,她和西湖還有兩點獨(dú)特的契合:一是西子家鄉(xiāng)離西湖不遠(yuǎn),同屬古越之地;二是西子、西湖,頭上都有“西”字,叫起來自然天成。由于這種種原因,蘇軾這個妙手偶得的比喻,博得了后人的稱道,西湖也就被稱作西子湖了。
這首詩概括性很強(qiáng),它不是描寫西湖的一處之景、一時之景,而是對西湖美景的全面評價。這首詩的流傳,使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也表達(dá)了作者喜愛西湖。
蘇軾于宋神宗熙寧四年至七年(1071—1074)任杭州通判,曾寫下大量有關(guān)西湖景物的詩。這組詩作于熙寧六年(1073年)正、二月間。
《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蘇洵之子。嘉祐年間(1056—1063)進(jìn)士。曾上書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詩諷刺新法而下御史獄,貶黃州。宋哲宗時任翰林學(xué)士,曾出知杭州、潁州,官至禮部尚書。后又貶謫惠州、儋州。在各地均有惠政。卒后追謚文忠。學(xué)識淵博,喜好獎勵后進(jìn)。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其文縱橫恣肆,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dú)具風(fēng)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并稱“蘇辛”。又工書畫。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書傳》《東坡樂府》等。
湖上原文及賞析6
飲湖上初晴后雨
蘇軾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
[注釋]
1. 瀲滟:波光閃動的樣子。
2. 空蒙:云霧迷茫的樣子。
3. 奇:奇妙。
4. 西子:即西施,春秋時代越國著名的美女。
[簡析]
這是一首贊美西湖美景的詩,寫于詩人任杭州通判期間。原作有兩首,這是第二首。
首句“水光瀲滟晴方好”描寫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燦爛的陽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蕩漾,波光閃閃,十分美麗。次句“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寫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籠罩下,西湖周圍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無,非常奇妙。從題目可以得知,這一天詩人在西湖游宴,起初陽光明麗,后來下起了雨。在善于領(lǐng)略自然美景的詩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態(tài)都是美好奇妙的!扒绶胶谩薄坝暌嗥妗保窃娙藢ξ骱谰暗馁澴u(yù)。
“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兩句,詩人用一個奇妙而又貼切的比喻,寫出了西湖的神韻。詩人之所以拿西施來比西湖,不僅是因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個“西”字,同樣具有婀娜多姿的陰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們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質(zhì),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為的修飾,隨時都能展現(xiàn)美的風(fēng)致。西施無論濃施粉黛還是淡描娥眉,總是風(fēng)姿綽約的;西湖不管晴姿雨態(tài)還是花朝月夕,都美妙無比,令人神往。這個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認(rèn),從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別稱。
這首詩概括性很強(qiáng),它不是描寫西湖的一處之景、一時之景,而是對西湖美景的全面評價。這首詩的流傳,使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
湖上原文及賞析7
湖上 宋朝
徐元杰
花開紅樹亂鶯啼,草長平湖白鷺飛。
風(fēng)日晴和人意好,夕陽簫鼓幾船歸。
《湖上》譯文
在那開滿了紅花的樹上一群黃鶯兒亂啼,西湖岸邊已長滿了青草,成群白鷺在平靜的湖面上翻飛。
暖風(fēng)晴和的天氣,人的心情也很好,夕陽里船船游客吹簫擊鼓興盡而歸。
《湖上》注釋
湖:指杭州西湖。
紅樹:指開滿紅花的樹。
亂鶯啼:指到處都是黃鶯的啼叫。
長:茂盛。
人意:游人的心情。
簫鼓:吹簫擊鼓,指游船上奏著音樂。
幾船歸:意為有許多船歸去。
《湖上》賞析
這首詩寫詩人泛舟湖上,為兩岸明媚的春光所陶醉的愉快心情。
前兩句著重寫景。
“花開紅樹亂鶯啼”一句,從氣氛上烘托出西湖春天萬象更新、生機(jī)盎然的景象!盎ㄩ_”而使樹顯得紅得耀眼,點出游湖的節(jié)令是春意正濃之時,同時又從視覺角度照應(yīng)詩題,說明觀景之人正在“湖上”!皝y鶯啼”從聽覺效果上更進(jìn)一步渲染春天熱烈的氣氛。這里“亂”字用得很好,它不僅形象地描繪出紅林深處傳出的那此起彼伏的鳥鳴聲,還表現(xiàn)出黃鶯上下飛舞,穿梭于林間枝頭的動感。這一動一靜給春景又平添了幾分魅力。詩人以浪漫、具有強(qiáng)烈情感的紅色為基調(diào),點以明快、活潑的黃色,形成鮮艷奪目的暖色調(diào),從而產(chǎn)生了亢奮向上之情,成功地完成了畫面氣氛的`渲染。
假如將“花開紅樹亂鶯啼”比作一幅圖畫的中景,那么,“草長平湖白鷺飛”一句則是這幅畫的遠(yuǎn)景。詩人極目遠(yuǎn)望,只見水天一色,遠(yuǎn)處芳草繁茂泛青,近處湖水碧波激艷,沙洲上幾只白鷺怡然自得地時飛時落。這里以大自然的綠色為主,點綴些素潔的白色,形成一種偏冷的色調(diào),給人以寧靜、清新的感覺。與第一句濃墨重彩的筆法迥然不同的是,詩人在這里用輕描淡寫的藝術(shù)手法創(chuàng)造出一種淡泊的意境美。當(dāng)然這與前面熱烈的氣氛并不矛盾,而是色彩和情調(diào)上恰到好處的調(diào)整與補(bǔ)充,它們共同構(gòu)成了一幅合諧、動人的春光圖。蘇軾曾用“濃妝淡抹總相宜”的詩句形容西湖的美麗景色,恰好可以用來為這兩句詩作注。
后兩句側(cè)重抒情。
“風(fēng)日晴和人意好”一句具有口語化的特點,讀起來瑯瑯上口。詩人用直抒胸臆的方法抒發(fā)了游湖賞春之人的偷快心境。那紅樹、黃鶯、青草、白鷺,那一葉扁舟、一湖綠水,無處不蕩漾著春意,更有那溫暖的陽光、和煦的春風(fēng),自然使“人意好”!叭艘夂谩庇稍娙嗽诖纤娋吧l(fā),是游春之人閑情逸致的陳白,所以是貫穿于詩中的總線。
“夕陽簫鼓幾船歸”一句緊承上句作一轉(zhuǎn)折,把讀者的思緒引回到湖上,緊扣詩題,并且在收尾上及時煞住,寫法上干凈利落。這一句是全詩的精華,詩中的韻味和意境都藏于其中!跋﹃枴秉c明游人賞春已延長到了傍晚!昂嵐摹钡臉仿暼曰厥幵诤,表明船上游人仍然余興未盡。“幾船歸”可有兩種解釋:一是說,眼看著這夕陽美景,聞著這兩岸馥郁的花香,聽著船上簫鼓齊鳴的樂聲,雖然船兒終將離去,但一片深深的眷戀之情已留在了湖上。另一種則是,在這如詩如畫的景色里,又能有幾只奏著簫鼓的游船停留在這湖上呢?問句中顯然暗含有詩人的言外之意。
這首詩前兩句描繪西湖春天的繁華勝景:繁花似錦,團(tuán)簇如樹,群鶯歡叫,岸邊草長,湖面平靜,白鷺翻飛,勾畫出一幅西湖春景圖。后兩句由景到人,游人蕩舟遣興,沉醉在湖光山色之中,寫出了南宋時期西湖游覽的盛況。這首游春小詩打破了宋人重理趣、輕興致的特點,創(chuàng)造出優(yōu)美的意境,運(yùn)用氣氛烘托,色彩點染,畫面對比等手法,無不給人以美的享受。
湖上原文及賞析8
飲湖上初晴后雨
宋蘇軾
水光瀲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濃妝淡抹總相宜。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縣)人。北宋文學(xué)家、知名畫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與其父洵、弟轍,合稱“三蘇”。他幼年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自己又刻苦學(xué)習(xí),青年時期就具有廣博的歷史文化知識,顯露出多方面的藝術(shù)才能。枕頭仁宗嘉v二年(1057年)考進(jìn)士時,主司歐陽修見其文章連稱“快哉!快哉!”1059年任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英宗即位,任大理寺丞。神宗時,任太常博士、開封府推官,因與王安石政見不合,請求外任,出為杭州通判,改知密州、徐州、湖州。元豐二年(1079年),御史臺有人摘引其非議新法的詩句,以“訕謗朝政”罪名入獄,即所謂“烏臺詩案”。出獄后,貶為黃州團(tuán)練副使,五年后,改任汝州團(tuán)練副使。哲宗即位司馬光等舊黨執(zhí)政,他復(fù)為朝奉郎,任登州知州、中書舍人、翰林學(xué)士、知制誥,充任侍讀,又因與司馬光等政見不合,請求外任,出知杭州、潁州、揚(yáng)州,后任兵部尚書兼侍讀、端明殿這士兼翰林侍讀學(xué)士、守禮部尚書。元v八年(1093年)新黨再度執(zhí)政,他以“譏刺先朝”罪名,貶為惠州安置、再貶為儋州(今海南省儋縣)別駕、昌化軍安置;兆诩次,調(diào)廉州安置、舒州團(tuán)練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1101年)大赦,復(fù)任朝奉郎,北歸途中,卒于常州,謚號文忠。
蘇軾的文學(xué)觀點和歐陽修一脈相承,但更強(qiáng)調(diào)文學(xué)的獨(dú)創(chuàng)性、表現(xiàn)力和藝術(shù)價值。他認(rèn)為作文應(yīng)達(dá)到“如行云流水,初無定質(zhì),但常行于所當(dāng)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態(tài)橫生”(《答謝民師書》)的藝術(shù)境界。蘇軾散文著述宏富,與韓愈、柳宗元和歐陽修三家并稱。文章風(fēng)格平易流暢,豪放自如。釋德洪《跋東坡(左忄右允)池錄》說:“其文渙然如水之質(zhì),漫衍浩蕩,則其波亦自然成文!
蘇詩現(xiàn)存約四千首,其詩內(nèi)容廣闊,風(fēng)格多樣,而以豪放為主,筆力縱橫,窮極變幻,具有浪漫主義色彩,為宋詩發(fā)展開辟了新的道路。燮星期《原詩》說:“蘇軾之詩,其境界皆開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萬物,嬉笑怒罵,無不鼓舞于筆端。”趙翼《甌北詩話》說:“以文為詩,自昌黎始,至東坡益大放厥詞,別開生面,成一代之大觀!绕洳豢杉罢,天生健筆一枝,爽如哀梨,快為并剪,有必達(dá)之隱,無難顯之情,此所以繼李、杜后為一大家也,而其不如李、杜處亦在此。”
蘇軾的詞現(xiàn)存三百四十多首,沖破了專寫男女戀情和離愁別緒的狹窄題材,具有廣闊的社會內(nèi)容。蘇軾在我國詞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他將北宋詩*革新運(yùn)動的精神,擴(kuò)大到詞的領(lǐng)域,掃除了晚唐五代以來的傳統(tǒng)詞風(fēng),開創(chuàng)了與婉約派并立的豪放詞派,擴(kuò)大了詞的題材,豐富了詞的意境,沖破了詩莊詞媚的界限,對詞的革新和發(fā)展做出了重大貢獻(xiàn)。劉辰翁《辛稼軒詞序》說:“詞至東坡,傾蕩磊落,如詩,如文,如天地奇觀!
蘇軾,我國文學(xué)史上一位杰出作家,他以豐富的文學(xué)實踐,把北宋的詩*革新運(yùn)動推向前進(jìn),使詩、文、詞各方面的創(chuàng)作出現(xiàn)了高峰。其文學(xué)成就曾引起當(dāng)代和世后學(xué)人的普遍重視。南宋的陸游、辛棄疾,金代的元好問,明代的袁宏道,清代的陳維崧、查慎行等都明顯受他影響的作家。蘇軾作品中流露的游戲人生、隨緣自足的`思想對后世文人也有不良的影響。生平詳見《宋史》卷三三八。有《東坡全集》、《東坡詞》。
[注釋]
飲湖上初晴后雨:即詩人與朋友在西湖飲酒游覽,適逢天氣由晴轉(zhuǎn)雨的意思。
瀲滟:波光閃動的樣子。
方好:正好。方,剛剛,副詞。
空蒙:形容云霧迷茫,似有若無。
亦:也。
奇:奇妙。
欲:想要。
西湖:這里指杭州西湖,又叫西子湖,因為它在杭州西面;叫西子湖,就是從這首小詩而來。
西子:即西施,春秋時代越國著名的美女,姓施,家住浣紗溪村(在今浙江諸暨縣)西,所以稱為西施。
淡妝濃抹:或淡雅地妝束,或濃艷地打扮。
[譯詩、詩意]
水波閃動晴天時景色迷人,
山巒迷茫煙雨中也顯得神奇。
如果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
無論淡妝濃妝她總是美麗。
水波蕩漾的晴天,景色真好,煙雨迷茫的雨天景色更加奇特。如果把西湖比作西施,不論她是淡雅的裝束,還是濃艷的打扮,都是一樣光彩照人。
[賞析]
這就是一首贊美西湖美景的詩,寫于詩人任杭州通判期間。原作有兩首,這就是第二首。
首句“水光瀲滟晴方好”描寫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燦爛的陽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蕩漾,波光閃閃,十分美麗。次句“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寫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籠罩下,西湖周圍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無,非常奇妙。從題目可以得知,這一天詩人在西湖游宴,起初陽光明麗,后來下起了雨。在善于領(lǐng)略自然美景的詩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態(tài)是美好奇妙的!扒绶胶谩薄坝暌嗥妗,就是詩人對西湖美景的贊譽(yù)。
“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兩句,詩人用一個奇妙而又貼切的比喻,寫出了西湖的神韻。詩人之所以拿西施來比西湖,不僅是因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個“西”字,同樣具有婀娜多姿的陰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們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質(zhì),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為的修飾,隨時都能展現(xiàn)美的風(fēng)致。西施無論濃施粉黛還是淡描娥眉,總是風(fēng)姿綽約的;西湖不管晴姿雨態(tài)還是花朝月夕,都美妙無比,令人神往。這個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認(rèn),從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別稱。
這首詩概括性很強(qiáng),它不是描寫西湖的一處之景、一時之景,而是對西湖美景的全面評價。這首詩的流傳,使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
湖上原文及賞析9
風(fēng)日晴和人意好,夕陽簫鼓幾船歸。出自宋代詩人徐元杰作品《湖上》。這是一首春游西湖的詩。開頭兩句著力寫出了湖上的風(fēng)光,亂鶯紅樹,白鷺青草,相映成趣,生意盎然。在風(fēng)和日麗的艷陽天里,人們欣賞湖上風(fēng)光,心情該是多么舒暢;趁著夕陽余暉,伴著陣陣的鼓聲簫韻,人們劃著一只只船兒盡興而歸,這氣氛又是多么熱烈。全詩語言清新流利,景物絢爛多姿,用音響和色彩繪出了一幅歡樂的湖上春游圖。
作品原文
湖上
徐元杰
花開紅樹亂鶯啼,草長平湖白鷺飛。
風(fēng)日晴和人意好,夕陽簫鼓幾船歸。
作品注釋
1、湖:即西湖。
2、紅樹:開滿了紅花的樹。
3、亂鶯啼:形容很多黃鶯在鳴叫。
4、平湖:指風(fēng)平浪靜的湖面。
5、白鷺:一種水鳥。
6、幾船歸:有多少船只歸去。
7、前兩句說:在一棵棵開滿紅花的樹間,無數(shù)只黃鶯在不停地鳴叫;波平如鏡的.湖面四周,生長茂盛的青草,一只只白鷺在湖面上自由飛翔。
8、后兩句說:在這風(fēng)和日麗,人心舒暢時刻,有多少船只正迎著夕陽,吹簫打鼓地歸去了。
作品譯文
黃鶯在開滿紅花的樹上亂啼叫,水平如鏡的湖邊長著青青的小草,白鷺在湖面上翻飛。
天氣晴朗,陽光明媚,游人心情舒暢。幾只畫船吹著簫,打著鼓踏上了歸途。
作品賞析
詩寫杭州西湖風(fēng)光。前兩句寫景,岸上紅花滿地,黃鶯亂啼,湖中水平無波,綠草繁茂,白鷺低飛。這一幅繁富的景象。有靜有動,有高有低,聲色俱全,五彩斑斕,一股濃厚的春天氣息,仿佛撲面而至,令人振奮,使人不由地想起南朝丘遲《與陳伯之書》中有名的景句“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焙髢删滢D(zhuǎn)到寫人。詩捕捉了夕陽西下,游船群歸德場面,輔以風(fēng)和日暖的點綴,把游人的勃勃興致與快心暢意寫足寫滿。全詩以精煉的詞句概括了西湖的自然景物,又刻繪了游人之樂,意境之美,情調(diào)歡快,是歷來寫西湖詩中的上乘之作。
作者簡介
徐元杰(1196-1246宋代),字仁伯,號梅野,上饒縣八都黃塘人。早從朱熹門人陳文蔚學(xué),后師事真德秀。理宗紹定五年(1232)進(jìn)士,調(diào)簽書鎮(zhèn)東軍節(jié)度判官。嘉熙二年(1238),召為秘書省正字,累遷著作佐郎兼兵部郎官。淳祐元年(1241),知南劍州。丁母憂去官,服除,授侍左郎官,遷將作監(jiān)。三年,丞相史嵩之服父喪未滿,有詔起復(fù),元杰適輪對,力沮成命,遷兼給事中、國子祭酒、權(quán)中書舍人。五年,中毒暴卒(《全宋詞》小傳),傳為嵩之下毒。官至工部侍郎,謚忠愍。有文集二十五卷,景定三年(1262)由其子直諒刊于興化,已佚。清四車館臣據(jù)《永樂大典》輯為《楳埜集》十二卷。
事見本集卷首趙汝騰序、卷末徐直諒跋,《宋史》卷四二四有傳。元杰自幼穎悟,讀書過目不忘,為文落筆輒得奇語。師學(xué)朱熹。南宋紹定五年進(jìn)士,累官至大堂寺少卿,兼給事中國子祭酒,擢中書舍人。為官"遠(yuǎn)聲色,節(jié)情欲","直聲聞于朝"。杜范入相,徐元杰上書言事,慷慨陳詞,力主排外患,修內(nèi)政,保境安民。當(dāng)時朝政洶洶,奸佞用事。淳右六年四月杜范死,六月徐元杰指爪忽裂,暴疾而亡。三學(xué)諸生,伏闕請愿,指系奸人毒害,御旨交大理寺審理,事竟不白。著有《梅野集》十二卷,傳于世。
湖上原文及賞析10
春題湖上
湖上春來似畫圖,亂峰圍繞水平鋪。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一顆珠。
碧毯線頭抽早稻,青羅裙帶展新蒲。
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譯文
西湖的春天,像一幅醉人的風(fēng)景畫,三面群山環(huán)抱中的湖面,汪汪一碧,水平如鏡。群峰上,松樹密密麻麻排滿山面,千山萬峰顯得一派蒼翠。一輪圓月映入水中,好像一顆明珠,晶瑩透亮,跳蕩懸浮。
早稻初生,似一塊巨大的綠色地毯,上面鋪滿厚厚的絲絨線頭;蒲葉披風(fēng),像少女身上飄曳的羅帶群幅。一幅格調(diào)清新的山水畫圖展現(xiàn)眼前,詩人不由發(fā)出對西湖風(fēng)光的贊美。春色如此秀麗,作者不愿離開杭州回京,有一半因素就是舍不得這風(fēng)景如畫的西湖。
注釋
①亂峰:參差不齊的山峰。
、谒膳派矫妫褐干缴嫌性S多松樹。
、墼曼c波心:月亮倒映在水中。
、鼙烫壕頭抽早稻,青羅裙帶展新蒲:田野里早稻拔節(jié)抽穗,好像碧綠的毯子上的線頭;河邊菖蒲新長出的嫩葉,猶如羅裙上的飄帶。
⑤勾留:留戀。
賞析:
創(chuàng)作背景
這是一首著名的杭州西湖春景詩。作者于唐穆宗李恒長慶二年(公元822)七月,出任杭州刺史,十月到任,至長慶四年五月底離杭赴洛陽任所。此詩即作于作者卸杭州刺史任之前夕,大約是唐代長慶四年(公元824)春,作者在杭州住期將滿,就要離開之前所作。白居易為了逃避當(dāng)時朝廷激烈黨爭的政治漩渦,自求出守杭州。其后的詩作不免流露出離開了是非之地的輕松愉快心情。這首詩則因?qū)脻M將歸,而滋生悵惘的依依惜別情。
鑒賞
西湖的春天,像一幅醉人的風(fēng)景畫,三面群山環(huán)抱中的湖面,汪汪一碧,水平如鏡。群峰上,松樹密密麻麻排滿山面,千山萬峰顯得一派蒼翠。一輪圓月映入水中,好像一顆明珠,晶瑩透亮,跳蕩懸浮。
早稻初生,似一塊巨大的綠色地毯,上面鋪滿厚厚的絲絨線頭;蒲葉披風(fēng),像少女身上飄曳的羅帶群幅。一幅格調(diào)清新的山水畫圖展現(xiàn)眼前,詩人不由發(fā)出對西湖風(fēng)光的贊美。春色如此秀麗,作者不愿離開杭州回京,有一半因素就是舍不得這風(fēng)景如畫的西湖。
詩的前三聯(lián)繪景,尾聯(lián)抒情,全詩則情景交融,物我劃一。首句鳥瞰西湖春日景色,謂其“似畫圖”。作者以具有如此濃重感情色彩的.字眼兒入詩,并非偶然。在孩童時代,白居易曾立志要到杭州做官,心愿得酬,自然為之欣喜,其對杭州的深情于此可見一斑。此詩不僅是白居易山水詩中的佳構(gòu),亦是歷代描寫西湖詩中的名篇之一。
“亂峰”以下三句,具體描繪如畫之景∶群山環(huán)繞,參差不一,湖上水面平展;排排青松裝點著山巒,如重重疊疊的翡翠,皎潔的月亮映入湖心,象一顆閃光的珍珠,這是多么誘人的美景呵!然而詩的旨趣并沒有凝滯在范山模水的層面上,“碧毯”二句出人意表地把筆舌轉(zhuǎn)到對農(nóng)作物的體察上。在山水詩中嵌入農(nóng)事,弄不好會雅俗相悖,很不協(xié)調(diào),而白居易卻別出心裁地把農(nóng)事詩化了━━早稻猶碧毯上抽出的線頭、新蒲象青羅裙上的飄帶。如此精妙新奇的比喻本身不僅體現(xiàn)出作者對湖區(qū)人民的關(guān)懷,使讀者由此可以聯(lián)想到正是這位自幼向往杭州的白刺史,一到任便體恤民瘼,浚井供飲,把杭州變成了人間天堂,從而銘戢其德惠。同時,在詩的寫作上也是一種變格、一種可貴的出新,它比作者描繪西湖的另一名篇《錢塘湖春行》,立意更加新穎,語言益見精妙。
這首詩的結(jié)構(gòu)曲折委婉,別有情致,特別是最后兩句“以不舍意作結(jié),而曰‘一半勾留’,言外正有余情!保ā短扑卧姶肌罚┠敲雌洹把酝庥嗲椤笔鞘裁茨兀窟@得聯(lián)系作者的有關(guān)行跡和創(chuàng)作來探尋。除杭州刺史之前,白居易原在長安任中書舍人。面對國是日荒,民生益困的現(xiàn)實,屢屢上書言事而不被采納,眼見時局日危,朋黨傾軋加劇,便自求外任,來到杭州。這是問題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他認(rèn)為做隱士不好,做京官也不好,只有做杭州刺史閑忙得當(dāng),正合其意,即所謂“□溪殊冷僻,茂苑太繁雄。唯此錢塘郡,閑忙恰得中!边@話是出自《初到郡齋寄錢湖州李蘇州》一詩,在其他篇目中尚有不少類似的說法,這既是作者的心里話,也是此詩的“言外余情”。
因為“皇恩只許住三年”,白居易抱著戀戀不舍的心情離開西湖,這種情緒本身具有很強(qiáng)的感染力。一千多年后的今天,西湖早已是馳名中外的湖山形勝之地,此詩亦不脛而走,值得玩味的是如今西湖十景中的“平湖秋月”、“蘇堤春曉”、“三潭印月”等景觀的命名,有的很可能是從這首《春題湖上》中的相應(yīng)詩句衍化而來的。
湖上原文及賞析11
原文
小樓還被青山礙,隔斷楚天遙。昨宵入夢,那人如玉,何處吹簫?門前朝暮,無情秋月,有信春潮?纯淬俱,飛花心事,殘柳眉梢。
古詩簡介
《人月圓·春日湖上》是元代散曲家張可久創(chuàng)作的一首散曲。這首散曲寫作者勘破世情和詩酒自娛的隱士生活。首二句寫千古興亡,氣勢宏大,以下過渡到山中生活,恬靜淡雅。中間的轉(zhuǎn)折是一個“倦”字,而從這一個字中又可看見他深深隱藏著的憤懣。這首散曲用白描,而語言雅致;寫景形象熨貼,委婉含蓄,亦小山典雅之作。
翻譯/譯文
小樓還被門前青山阻礙了去路,因為青山隔斷了視線,不能看到遙遠(yuǎn)的楚天。昨天晚上做了一個夢,夢到那人如玉般,不知道在何處吹著簫。門前朝朝暮暮與我相對的,只有毫無情意的秋月和按約而至的春潮。心事憂愁不定,似飛花一般,雙眉緊鎖不展,恰如殘柳。
注釋
、湃嗽聢A:曲牌名。此詞調(diào)始于王詵,因其詞中“人月圓時”句,取以為名!吨性繇崱啡搿包S鐘宮”。曲者,小令用。有幺篇換頭,須連用。
⑵礙:遮擋。楚天:長江中下游一帶的天空。
、悄侨巳缬,何處吹簫:杜牧《寄揚(yáng)州韓綽判官》“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借用意境表達(dá)懷念。
⑷有信春潮:潮水有漲有落,其去來都有定時,稱為“信潮”。
⑸飛花:飄飛的落花。
賞析/鑒賞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小令寫于作者寓居杭州西湖的一個春日,是作者為了抒發(fā)自已懷念遠(yuǎn)方友人的心情而作。
整體賞析
“小樓”兩句,寫從小樓遠(yuǎn)望。西湖到處是青山,故作者在樓上遠(yuǎn)望時,被層疊的青山隔斷了視線,不能望見遙遠(yuǎn)的“楚天”。這兩句,情調(diào)有點惆悵,不但通過意象來表現(xiàn),而且通過一個“還”字強(qiáng)調(diào)出來!斑”字有“又”和“仍”的意思,就是說,本來想眺望遠(yuǎn)方,不料又被青山妨礙了,不能達(dá)到目的;這就顯出了懊惱之意。曲文一開頭就籠罩了一層低沉不快的情緒緒,從而為下面只體的敘述抒情定下了基調(diào)。
“昨宵入夢”三句為敘事,是說那位如花似玉的美人,昨天晚上進(jìn)入到自己的夢境中來了,但她現(xiàn)在卻不知在什么地方。這里借用杜牧《寄揚(yáng)州韓綽判官》詩,展現(xiàn)了一個美麗而又惆悵的夢境。說它美麗,是因為美人入夢,必有許多旖旎溫馨,說它惆悵,是因為醒后相憶,不知她身在何處。這種別后酌“分明又向華胥見”(姜夔《踏莎行》),是曾令許多文人才士難堪的,張可久自不能例外。如果回過頭來看,就會對開頭兩句有更深一層的了解。原來,所謂“遙斷楚天遐”,實寓兩地分離,同“那人”的關(guān)系被隔斷之意;而“青山”之礙,就可能包括人事的因素了。作者借景抒情的技巧,于此可見。
“門前朝暮”三句,沿著前篇的情感之流繼續(xù)發(fā)展,敘述那段時間的生活:朝朝暮暮同自己相對的,只有“秋月”與“春潮”而已,非常寂寞,無聊。然而還不止此,“秋月”而曰“無倩”‘,“春潮”而曰“有信”,這就增加了數(shù)倍的感傷色彩。蘇軾《水調(diào)歌頭·中秋》詞,有句云:“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yīng)有恨,何事偏向別時圓!甭裨骨镌碌臒o情,這里的“無情秋月”,即用其意。唐代李益《江南曲》有“嫁與瞿塘賈,朝朝誤妾期。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埋怨潮來有信,人歸無期,這里的“有信春潮”亦用其意。因此,這三句在敘事寫景中蘊(yùn)含的`感情色彩是濃厚的。
“看看憔悴”二句,結(jié)合暮春景物特征,借“飛花”與“殘柳”,喻心緒的惆悵,形容的憔悴,“飛花”無定著,像心境的搖曳不定,“殘柳”有虧缺,像雙眉的皺損敗殘,這說明作者很善于形容。
這首曲,借暮春景物以抒發(fā)懷人的愁思,重在抒情而不是寫景,而在情感的表達(dá)上又顯得形象而含蓄,體現(xiàn)了張可久散曲典雅蘊(yùn)藉的風(fēng)格。
湖上原文及賞析12
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
作者:【蘇軾】 年代:【宋】 體裁:【絕句】 類別:【古詩】
原文
朝曦迎客艷重岡,晚雨留人入醉鄉(xiāng)。
此意自佳君不會,一杯當(dāng)屬水仙王。
。ê嫌兴赏鯊R。)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飲湖上初晴后雨:即詩人與朋友在西湖飲酒游覽,適逢天氣由晴轉(zhuǎn)雨的意思。
瀲滟:波光閃動的樣子。
方好:正好。方,剛剛,副詞。
空蒙:形容云霧迷茫,似有若無。
亦:也。
奇:奇妙。
欲:想要。
西湖:這里指杭州西湖,又叫西子湖,因為它在杭州西面;叫西子湖,則是從這首小詩而來。
西子:即西施,春秋時代越國著名的美女,姓施,家住浣紗溪村(在今浙江諸暨縣)西,所以稱為西施。
淡妝濃抹:或淡雅地妝束,或濃艷地打扮。
[譯詩、詩意]
水波閃動晴天時景色迷人,
山巒迷茫煙雨中也顯得神奇。
如果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
無論淡妝濃妝她總是美麗。
水波蕩漾的晴天,景色真好,煙雨迷茫的雨天景色更加奇特。如果把西湖比作西施,不論她是淡雅的裝束,還是濃艷的打扮,都是一樣光彩照人。
[賞析]
這是一首贊美西湖美景的詩,寫于詩人任杭州通判期間。原作有兩首,這是第二首。
首句“水光瀲滟晴方好”描寫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燦爛的陽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蕩漾,波光閃閃,十分美麗。次句“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寫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籠罩下,西湖周圍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無,非常奇妙。從題目可以得知,這一天詩人在西湖游宴,起初陽光明麗,后來下起了雨。在善于領(lǐng)略自然美景的詩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態(tài)都是美好奇妙的!扒绶胶谩薄坝暌嗥妗,是詩人對西湖美景的贊譽(yù)。
“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兩句,詩人用一個奇妙而又貼切的比喻,寫出了西湖的神韻。詩人之所以拿西施來比西湖,不僅是因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個“西”字,同樣具有婀娜多姿的陰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們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質(zhì),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為的修飾,隨時都能展現(xiàn)美的風(fēng)致。西施無論濃施粉黛還是淡描娥眉,總是風(fēng)姿綽約的;西湖不管晴姿雨態(tài)還是花朝月夕,都美妙無比,令人神往。這個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認(rèn),從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別稱。
這首詩概括性很強(qiáng),它不是描寫西湖的一處之景、一時之景,而是對西湖美景的全面評價。這首詩的流傳,使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學(xué)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學(xué)識淵博,多才多藝,在書法、繪畫、詩詞、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詣。他的書法與蔡襄、黃庭堅、米芾合稱“宋四家”;善畫竹木怪石,其畫論,書論也有卓見。是北宋繼歐陽修之后的文壇領(lǐng)袖,散文與歐陽修齊名;詩歌與黃庭堅齊名;他的詞氣勢磅礴,風(fēng)格豪放,一改詞的婉約,與南宋辛棄疾并稱“蘇辛”,共為豪放派詞人。
嘉佑二午(1057)進(jìn)士,任福昌縣主簿、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節(jié)度判官,召直史館。神宗元豐二年(1079)知湖州時,以訕謗系御史臺獄,三年貶黃州團(tuán)練使,筑室于東坡,自號東坡居士。后量移諸州。哲宗元佑元年(1086)還朝,為中書舍人,翰林學(xué)士。知制誥。九年,又被劾奏譏斥先朝,遠(yuǎn)貶惠州、儋州,元符三年(1100),始被召北歸,卒于常州。著有《東坡全集》一百十五卷,今存。
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進(jìn)士。雖與王安石同出歐陽修門下,但政見不同,反對王安石的新黨所推行的變法,在政治上屬于舊黨。在新黨執(zhí)政時,他屢遭貶謫,先后外放到不同的地方任官,結(jié)果卒于常州。蘇軾和父親蘇洵、弟弟蘇轍,都是有名的散文家,世稱「三蘇」,同在唐宋八大家之列。此外,蘇軾在詩、詞、賦、書法等各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作品視野廣闊,風(fēng)格豪邁,個性鮮明,意趣橫生,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文學(xué)家之一。二 . 背景資料蘇軾于神宗熙寧四年元七年(公元1071-1074)在杭州任通判,曾寫下大量有關(guān)西湖景物的詩。西湖,在杭州市西,周長十五公里,三面環(huán)山,東側(cè)是沖積平原。湖中有蘇堤、白堤,分水為里湖、外湖、后湖,以十景馳名中外。十景中的「蘇堤春曉」即因蘇軾而來。他在杭州任官其間,疏導(dǎo)了西湖,灌溉了民田千頃,并筑堤防洪,當(dāng)?shù)厝思捶Q之為「蘇堤」。這一首作于熙寧六年(公元1073),是他題詠西湖的詩歌中最有名的一首。《飲湖上初晴后雨》共兩首,這里選的是第二首。三.賞析重點這是一首膾炙人口題詠西湖的詩歌。這一天,詩人到西湖游覽,最初,天色晴朗,陽光照射到湖面,水波閃動,非常好看。后來天色轉(zhuǎn)陰,下起雨來,雨霧迷漫,山色朦朧,又別有一番情調(diào)。西湖正如那儀態(tài)萬方的美人西子一樣,無論是淡雅或濃艷的打扮,都恰到好處,美麗動人。前兩句用白描和對比的方法,概括了西湖在不同天氣下所呈現(xiàn)的不同的美態(tài)。第一句描寫晴天的湖光,第二句贊美雨天的山色,兩句從剛晴又雨的具體情景著筆,把西湖迷人的面貌作了準(zhǔn)確描繪!笧囦佟、「空蒙」等詞用得極精當(dāng)、傳神。詩人這兩句固然是寫當(dāng)日游湖時「初晴后雨」的眼前實景,但他沒有平素對西湖詳細(xì)的觀察和別有會心的領(lǐng)略,相信很難這樣提綱而總括其全。第三、四句,詩人用西施作比喻,巧妙地說明西湖在任何時候都不減豐姿。詩人心與景會,從西湖的「晴方好」、「雨亦奇」,聯(lián)想到西施的「濃妝淡抹總相宜」,喻體(西子)和本體(西湖)之間,除了從字面上同有一個「西」字外,詩人的主要著眼點在于二者同具有天賦的自然之美,正因為如此,所以對西湖來說,晴也好,雨也好,對西子來說,濃妝也好,淡抹也好,都不改其美。以美人喻美景,新奇巧妙而又極富詩意。詩人利用想象中西施的美,來為西湖增色,所以西湖從此就得了「西子湖」的美名。全詩構(gòu)思高妙,概括性強(qiáng),把西湖晴雨皆宜的美景傳神地勾勒出來。直到今天,人們到西湖也一定會想起蘇軾這一首詩。
湖上原文及賞析13
出郭曉色微,臨水人意靜。
水上寒霧生,彌漫與天永。
折葦動有聲,遙山淡無影。
稍見初日開,三兩列舴艋。
安得學(xué)野鳧,泛泛逐清影。
翻譯
出城天色剛破曉微明,站立水邊讓我心意稍微寧靜。
水面泛起的薄霧彌漫開來仿佛與天相連。
水中的葦草彎曲下來發(fā)出聲響,遙遠(yuǎn)的青山如黛仿佛連淡淡的影子也若有似無。
一會兒過后晨日初起,遠(yuǎn)處三三兩兩的小舟泛在水上。
怎么能夠?qū)W得野鴨一般,能去追逐那遠(yuǎn)方的`清影呢。
注釋
折:彎曲。
賞析
《曉至湖上》載于《清詩選》,是清代浙西詞派的代表人物厲鶚的作品。
這首詩情感豐富。此詩用清涼的晨霧,清淡的遠(yuǎn)山,清澈的湖水,清靈的野鳧,構(gòu)成一幅清新宜人的曉湖之景。表現(xiàn)了詩人平靜閑適的心態(tài),愿象野鳧一樣回歸自然的情懷。從“人意靜”、“寒霧生”等語可以看出作者喜愛幽靜;“臨水”、“稍見初日開”等詞句則表達(dá)了作者親近自然之意;而從“安得學(xué)野鳧”、“逐清景”又可看出作者向往自由以及對自由暫不可得的惆悵之情。
“折葦動有聲,遙山淡無影”是寫景名句。從表達(dá)技巧的角度看,此聯(lián)采用了對比的手法,以有聲與無影對比,近寫聽覺,遠(yuǎn)寫視覺,突出層次的遠(yuǎn)近和景致的深闊;同時采用了對偶的手法,以折葦對遙山,近景與遠(yuǎn)景相結(jié)合,以動有聲對淡無影,聽覺與視覺相結(jié)合。節(jié)奏優(yōu)美,形象豐滿,層次分明,構(gòu)建了開闊、淡雅、幽靜、清新的意境。
湖上原文及賞析14
飲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賞析: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從詩題可知,詩人在西湖喝酒游賞,開始時陽光明媚,后來下起了雨。兩種不相同的景致,讓他都很賞識。他說:天晴之時,西湖碧波泛動,波光粼粼,景色正巧;下雨時,西湖周圍的青山,迷蒙蒼莽,若隱若現(xiàn),又顯出另一番美妙景致!盀囦佟,波光閃爍!翱彰伞保瑹熡晟n茫。這兩個詞都是疊韻詞,增強(qiáng)了詩篇言語的音樂性。
這兒,詩人既寫了湖光,又寫了山色;既有晴和之景,又有雨天之韻,可以說內(nèi)容是許多的。但從另一個視點看,又很抽象,由于這兩句并非只適用于西湖。其實,這正是詩人筆法高深之處。西湖很美,但終究美在哪里,如何美法,恐怕沒人說得清。若是詳細(xì)地描繪景象,能夠會有單個精彩之句,但總失之太實、太詳細(xì),不能傳達(dá)出西湖給人的全體形象。蘇軾這兩句有高度的藝術(shù)概括性,一起又很形象、很逼真,幻想空間很大,將“西湖便是美”這一大家共有的感觸用詩的言語表述出來。一起,這兩句也反映出詩人開闊的胸襟與豁達(dá)自適的性格。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西子”即西施,春秋時越國有名的佳人。無論是濃艷妝飾,仍是盛裝裝扮,西施都相同秀麗動人;若是把西湖比做西施的話,那么不管是晴是雨,是冬是春,它都相同美不勝收。
以絕色佳人喻西湖,不只賦予西湖之美以生命,并且特別特別,情味雋永。人人皆知西施是個佳人,但終究是如何的秀麗,卻只存在于自個心中。而西湖的美景不也是如此嗎?選用這樣的方法,比起直接去描繪,不知要節(jié)省多少翰墨,而它的涵義卻豐厚深入得多。它對讀者不只訴之于感觸,一起也訴之于考慮,讓讀者經(jīng)過自個的幻想去發(fā)揚(yáng)詩的`內(nèi)在。這一超卓的比方,被宋人稱為“道盡西湖優(yōu)點”的佳句,致使“西子湖”成了西湖的別號。也難怪后來的詩人為之?dāng)R筆:“除卻淡妝濃抹句,更將何語比西湖?”
湖上原文及賞析15
原文:
石魚湖,似洞庭,夏水欲滿君山春。
山為樽,水為沼,酒徒歷歷坐洲島。
長風(fēng)連日作大浪,不能廢人運(yùn)灑舫。
我持長瓢坐巴丘,酌飲四座以散愁。
原序
漫叟以公田米釀酒,因休暇則載酒于湖上,時取一醉。歡醉中,據(jù)湖岸引編巰魚取酒,使舫載之,遍飲坐者。意疑倚巴丘酌于君山之上,諸子環(huán)洞庭而坐,酒舫泛泛然觸波濤而往來者,乃作歌以長之。
譯文
我用公田產(chǎn)出的糧食來釀酒,常借休假之閑,載酒到石魚湖上,暫且博取一醉。在酒酣歡快之中,靠著湖岸,伸臂向石魚取酒,叫船載著,使所有在座的人都痛飲。好像靠著巴陵山,而伸手向君山上舀酒一般,同游的人,也像繞洞庭湖而坐。酒舫漫漫地觸動波濤,來來往往添酒。于是作了這首醉歌,歌詠此事。
湖南道州的石魚湖,真像洞庭,夏天水漲滿了,君山翠綠蒼蒼。
且把山谷作酒杯,湖水作酒池,酒徒濟(jì)濟(jì),圍坐在洲島的中央。
管他連日狂風(fēng)大作,掀起大浪,也阻遏不了,我們運(yùn)酒的小舫。
我手持酒葫蘆瓢,穩(wěn)坐巴丘山,為四座斟酒,借以消散那愁腸。
注釋
漫叟:元結(jié)自號。
休暇:休假。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十旬休暇,勝友如云!
引臂:伸臂,舉臂。唐白居易《三游洞序》:“初見石如疊如削,其怪者,如引臂,如垂幢!
長:放聲歌唱。
沼(zhǎo):水池。
歷歷:分明可數(shù)。清晰貌。洲島:水中陸地
廢:阻擋,阻止。酒舫(fǎng):供客人飲酒游樂的船。
長瓢:飲酒器。
酌(zhuó)飲:挹取流質(zhì)食物而飲。此指飲酒。四坐:指四周座位上的人。
賞析:
【評析】:
元結(jié)在代宗時,曾任道州刺史,其時他寫了好幾首吟石魚湖的詩。他的《石魚湖上作序》云:“泉南上有獨(dú)石在水中,狀如游魚。魚凹處,修之可以貯酒。水涯四匝,多欹石相連,石上堪人坐,水能浮小舫載酒,又能繞石魚洄流,及命湖曰石魚湖,鐫銘於湖上,顯示來者,又作詩以歌之。”有詩云:“吾愛石魚湖,石魚在湖里,魚背有酒樽,繞魚是湖水”。
此詩乃歌詠石魚湖風(fēng)景,抒發(fā)詩人淡于仕途進(jìn)取,意欲歸隱的胸懷。詩起首以洞庭湖作比石魚湖,以君山作比石魚;接著敘述在石魚的尋歡作樂;最后說明即使有大風(fēng)大浪,也不能阻止飲酒作樂,借以忘憂。詩的格調(diào)清新自然,乘興而發(fā),毫無拘束,足見詩人胸襟之開闊,和及時行樂的思緒。(劉建勛)
【簡析】:
這首詩表現(xiàn)了詩人已動歸隱之心,借酒澆愁和向往無拘無束的閑散生活,其中醉后狂言,寫得直率自然,具有民歌色彩。
序文主要敘述作者與其友屬在石魚湖上飲酒的事及作者對此事的感受。該詩反映了封建士大夫以酒為戲,借飲取樂的'生活情趣。詩的末句說:“酌飲四坐以散愁!睂嶋H上,作者并沒有在詩中表現(xiàn)哪一句是在寫愁,以及字里行間有什么愁,所以“散愁”一句是無病呻吟。該詩以酒為戲,借飲取樂,抒寫了作者的情趣是真的,說作者及其四坐有愁而舉杯消愁卻是假的。從內(nèi)容看,該詩無可取之處。
該詩為七言詩,但它的句型與語氣,實取之于民歌,既顯得順口,又使人易記。
【湖上原文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湖上原文賞析10-02
石魚湖上醉歌原文、賞析07-27
石魚湖上醉歌原文及賞析04-01
[經(jīng)典]湖上原文賞析15篇10-02
石魚湖上醉歌原文、注釋、賞析08-06
石魚湖上醉歌原文及賞析[優(yōu)秀]08-28
石魚湖上醉歌原文及賞析[通用]08-28
[精品]石魚湖上醉歌原文及賞析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