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賞析陸游《書憤》
《書憤》是南宋詩人陸游的代表作之一,這首詩通過追述早年報國壯志、抗金斗爭的豪邁生活,描寫了晚年罷官閑居山陰的心情;抒發(fā)了自己年華老大,夙愿落空,壯志難酬的悲憤;批判了主和派投降誤國,表現(xiàn)了詩人高度的愛國主義情精神。
陸游(1125―1210),字務(wù)觀,自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曾任夔州通判、四川宣撫使司干辦公事,權(quán)知嚴州,禮部郎中等職。他是南宋偉大的愛國詩人。以完成九州統(tǒng)一大業(yè)為平生奮斗的目標,堅持抗金主張,反對和議,但仕途坎坷,屢遭投降派打擊,壯志南酬,被迫隱居田園。他以詩歌為手段,反映南宋社會生活的各個側(cè)面,“掃胡塵” “靖國艱”是他詩歌創(chuàng)作的主要內(nèi)容,慷慨悲壯,唱出了時代的最強音。
《書憤》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作者62歲,罷官閑居山陰已經(jīng)五年多了。它充分表達了詩人以恢復中原為己任的意志和決心,抒發(fā)了自己年歲老大,壯志難酬的悲憤。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guān)。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首聯(lián),追敘自己早年的宏圖大志和氣壯如山的愛國熱情。既有對世時艱難的慨嘆,又有對自己當年抗金復國的壯心豪氣的袒露。作者青年時就立下了“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的宏愿。孝宗即位后,陸游曾向他陳述了有關(guān)定都、備戰(zhàn)和革新政治的建議,使得朝廷主戰(zhàn)氣氛甚濃。隆興二年(1164)春,陸游積極支持愛國將領(lǐng)張浚北伐,符離之役失利,朝中主和勢力日熾,張浚被罷免,陸游也受牽連而免了官職。乾道八年,陸游抵達南鄭,在四川宣撫使王炎幕下任干辦公事兼檢法官,八個多月的從軍生涯是他一生中身臨前線最寶貴的時光,他身穿戎裝,斗志昂揚地馳騁在西北國防前線。他考察了南鄭一帶的山川形勢和民情風俗,形成了他的“卻用關(guān)中作本根”(《山南行》)的戰(zhàn)略思想,積極向王炎陳“進取之策”,但南宋朝廷無法容忍他策劃北伐的活動。最后王炎被朝廷召回,幕府也被撤散,陸游殷切收復中原的主張成為泡影,他的內(nèi)心非常失望和苦悶但愛國熱情并沒有消減,如“丈夫不虛生世間,本意滅虜救河山”(《樓上醉書》)
頷聯(lián),寫作者在鎮(zhèn)江前線時,雪夜遙望瓜洲渡口宋軍高大戰(zhàn)艦;在南鄭前線上,乘秋風,跨鐵馬,奔馳在大散關(guān)道上。這是陸游親歷的兩次難以忘懷的抵抗金兵戰(zhàn)斗。“瓜洲渡”在江蘇省揚州市南面的瓜洲鎮(zhèn),此事指宋孝宗隆興二年,陸游任鎮(zhèn)江通判,勸說支持張浚用兵,準備北伐事!按笊㈥P(guān)”在今陜西寶雞市西南,是當時宋金的邊界,此事指宋孝宗乾道八年,陸游做王炎幕僚,曾籌劃恢復中原大計,領(lǐng)軍隊強渡渭水,策馬直驅(qū)大散關(guān)前線與金人作戰(zhàn)。作者采用列景手法,兩句用六個名詞簡潔卻巧妙地寫出了戰(zhàn)斗的情形和作者想抗金殺敵的心情。宋朝的軍隊曾經(jīng)在東南瓜洲渡和西北的大散關(guān)打敗過金兵,一處是在冬天,一處在秋天!一次是兵船作戰(zhàn),一次是馬隊交鋒。作者在追述早年的快意征戰(zhàn)生活,流露出抗金復國的豪情壯志。
頸聯(lián),敘自己的豪氣尚在,但壯志難酬。隱用南朝劉宋名將檀道濟自比“萬里長城”的典故。是說自己曾以捍衛(wèi)國界的名將檀道濟期望自己,可惜志愿落空,如今衰老,一事無成,無限感嘆哀傷。深切地表達了作者懷才不遇,想為國立功卻又報國無門憂憤。本詩語言精練,概括力強,前三聯(lián)寫出了作者青、壯、老三個時期的不同感情與生活情況,青年時期的愛國豪情,壯年時期的意氣風發(fā),老年時期的壯志南酬,作者雖然壯志猶存,但抗金復國的愿望還是落空了,究其原因是南宋朝廷內(nèi)部的妥協(xié)投降路線所造成,國無良相,庸人誤國,令人義憤填膺。
尾聯(lián),慨嘆世無名相,國事不堪設(shè)想。三國時期諸葛亮北伐曹魏,臨行寫了《出師表》給后主劉禪,千百年來,誰能夠和他的忠義智勇相比呢?作者借緬懷三國時的諸葛亮,希望現(xiàn)在也能出現(xiàn)一位如他那樣具有雄才大略的人把侵略者趕出家園。我們知道,諸葛亮的《出師表》一方面表示北定中原的決心,一方面規(guī)勸后主親賢臣,遠小人,對政治提出了建議,這樣的結(jié)尾自然是含義深刻,發(fā)人深省,這兩句也是慨嘆現(xiàn)實小人當權(quán),沒有象諸葛亮那樣的忠義智勇的名相。
全詩除了巧用典故,還巧作對比,一處是理想與現(xiàn)實作對比,本希望大家能同心同德抵抗金兵,但現(xiàn)實卻是自己被排擠不能繼續(xù)抗戰(zhàn),恢復中原愿望無法實現(xiàn);二處是自己早年形象與晚年形象作對比,早年是“中原北望氣如山”,而到了晚年卻“鏡中衰鬢已先斑”,表明自己想殺敵報國卻屢次遭受排擠打擊的悲憤;三處是用三國諸葛亮慷慨北伐同當今南宋朝廷妥協(xié)不抵抗作對比,以古鑒今,褒貶分明。此外本詩起結(jié)有力,對仗工整。如“樓船”對“鐵馬”,寫出抗敵水陸兩戰(zhàn);“夜雪”對“秋風”,點出兩個時令一秋一冬;“瓜洲渡”對“大散關(guān)”,地名相對,表示抗敵方位一南一北。名詞相對,內(nèi)容豐厚,形象鮮明,很好地發(fā)揮了律詩的對仗藝術(shù)。劉克莊說:“古人好對偶被放翁用盡!保ā逗蟠逶娫挕非凹矶┥虻聺摚骸胺盼唐哐月,對仗工整,使事熨帖,當時無與比埒!保ā墩f詩語》)
題目為《書憤》,寫出憤激之情的意思。全篇不露一個“憤”字,卻又在敘述中使人感到一種雄偉的浩然之氣,充滿了自己恢復中原的決心和壯志難酬的憤恨,感情也變得慷慨憤激。全詩塑造了自己鮮明的愛國形象,也表達了理想不得實現(xiàn)后所帶來的深切悲哀。梁啟超對陸游高度評價:“辜負胸中十萬兵,百無聊賴以詩鳴。誰憐愛國千行淚,說到胡塵意不平!
【賞析陸游《書憤》】相關(guān)文章:
陸游《書憤》賞析11-21
《書憤》詩詞賞析11-17
《書憤》詩歌賞析03-04
《書憤》譯文賞析10-29
書憤五首·其一的原文及賞析10-13
《書憤五首·其一》原文及賞析09-19
《書憤》翻譯及其古詩詞賞析05-16
書憤五首·其二原文及賞析08-11
書憤五首·其二原文及賞析(精)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