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古從軍行賞析
古從軍行賞析1
《古從軍行》原文:
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
行人刁斗風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萬里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
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
聞道玉門猶被遮,應將性命逐輕車。
年年戰(zhàn)骨埋荒外,空見蒲桃入漢家。
《古從軍行》譯文
白天登山觀察報警的烽火臺,黃昏時牽馬飲水靠近交河邊。
昏暗的風沙傳來陣陣刁斗聲,如同漢代公主琵琶充滿幽怨。
曠野云霧茫茫萬里不見城郭,雨雪紛紛籠罩著無邊的沙漠。
哀鳴的胡雁夜夜從空中飛過,胡人士兵個個眼淚雙雙滴落。
聽說玉門關已被擋住了歸路,戰(zhàn)士只有追隨將軍拼命奔波。
年年戰(zhàn)死的尸骨埋葬于荒野,換來的只是西域葡萄送漢家。
《古從軍行》注釋
⑴烽火:古代一種警報。
、骑嫞▂ìn)馬:給馬喂水。
、枪髋茫簼h武帝時以江都王劉建女細君嫁烏孫國王昆莫,恐其途中煩悶,故彈琵琶以娛之。
⑷“聞道”兩句:漢武帝曾命李廣利攻大宛,欲至貳師城取良馬,戰(zhàn)不利,廣利上書請罷兵回國,武帝大怒,發(fā)使至玉門關,曰:“軍有敢入,斬之!”兩句意謂邊戰(zhàn)還在進行,只得隨著將軍去拼命。
《古從軍行》賞析
李頎是盛唐的重要詩人之一。他的詩以七言歌行和律詩著名!稄能娦小窞闃犯f題,多寫軍旅愁苦之情,此詩亦寫邊塞哀怨。大約作于唐玄宗天寶年間,諷刺唐玄宗長期對西北進行窮兵黷武的戰(zhàn)爭,是李頎的代表作之一。
詩的開頭兩句,寫戰(zhàn)士一天的行軍:白天攀登高山瞭望烽火,了解敵情,準備隨時投入戰(zhàn)斗;傍晚才靠近交河,給戰(zhàn)馬飲水喂草,軍旅的生活十分艱苦!敖缓印,在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的吐魯番縣,因河水分流繞城下,故名。
接下兩句寫行軍路上所聞.?在風沙刮得烏天黑地中,傳出陣陣的刁斗聲,那聲音夾雜風沙的聲音,就像漢朝細君公主出塞的琵琶聲,充滿哀怨!肮髋谩保瑵h武帝與烏孫國和親,以江都王劉建女細君公主嫁給烏孫王昆莫,恐其途中寂寞,使人沿途彈奏琵琶。這兩句寫邊地的荒涼令人愁慘。
接下兩句寫行軍途中所見:行軍千里不見一座城郭,只好在曠野扎營休息;別無所見,只見雨雪紛飛,籠罩著連天的'大沙漠。這兩句寫邊地的寒冷和行軍的艱苦。
再接下兩句,插寫胡人的一方。胡雁由于戰(zhàn)爭的慘烈,白天哀鳴,黑夜驚飛;胡人由于死傷慘重,痛哭流淚。這兩句說明這場戰(zhàn)爭給胡人帶來了深重的災難。
再接下兩句,又寫唐軍戰(zhàn)士的心態(tài):大家想回老家去,可是聽說朝廷已下令在玉門關截斷他們的歸路,誰進關就殺誰,他們只有跟著將帥拼死向前戰(zhàn)斗的一條路!坝耖T猶被遮”,據(jù)《漢書?李廣利傳》:漢武帝命李廣利攻大宛,作戰(zhàn)日久,死傷不少。李廣利上書請求班師回國,再圖后舉。漢武帝大怒,遣使遮斷玉門關,說軍隊膽敢進人玉門關,斬殺不赦。作者用這典故,說明這場戰(zhàn)爭的非正義,軍隊雖然厭戰(zhàn)思歸,而統(tǒng)治者不肯罷兵,仍然強迫將士作戰(zhàn)!拜p車”,漢代設輕車將軍、輕車都尉,這里借指統(tǒng)軍將帥。這兩句寫戰(zhàn)士厭戰(zhàn)思歸,而朝廷仍然強迫他們向前征斗。
末兩句揭露這場戰(zhàn)爭的性質(zhì)和挑起這場戰(zhàn)爭的統(tǒng)治者的殘忍。年年有許多戰(zhàn)士尸骨埋在荒涼的沙漠上,換來的只是西域的葡萄送進漢家,以萬千戰(zhàn)士的生命代價,換取微小的葡萄,揭露了統(tǒng)治者的貪婪和殘酷!皾h家”,這里借漢指唐。
全詩通過對這一場非正義的戰(zhàn)爭的描寫,抨擊了唐王朝窮兵黷武政策的錯誤。
全詩圍繞抨擊開邊政策錯誤的主題,多方面描寫邊地的荒涼和行軍的艱苦,并插寫胡人一方的反應,但前者為主,后者為賓。主賓結合,全盤托出戰(zhàn)士厭戰(zhàn)思歸的情緒,點出這場戰(zhàn)爭于敵于我兩方都不得人心。然后以“聞道”句和最后兩句,揭露了統(tǒng)治者的喪心病狂和這場戰(zhàn)爭的卑鄙目的。
詩中運用了漢朝的典故,借漢指唐,有助于以省儉的文字,表達較多的內(nèi)容,又達到含蓄諷刺的目的。而末兩句對比的強烈反差,不僅警策醒人,而且對全詩起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古從軍行賞析2
古詩原文
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
行人刁斗風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萬里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
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
聞道玉門猶被遮,應將性命逐輕車。
年年戰(zhàn)骨埋荒外,空見蒲桃入漢家。
譯文翻譯
白天登山觀察報警的烽火臺,黃昏時牽馬飲水靠近交河邊。
昏暗的風沙傳來陣陣刁斗聲,如同漢代公主琵琶充滿幽怨。
曠野云霧茫茫萬里不見城郭,雨雪紛紛籠罩著無邊的沙漠。
哀鳴的胡雁夜夜從空中飛過,胡人士兵個個眼淚雙雙滴落。
聽說玉門關已被擋住了歸路,戰(zhàn)士只有追隨將軍拼命奔波。
年年戰(zhàn)死的尸骨埋葬于荒野,換來的只是西域葡萄送漢家。
注釋解釋
烽火:古代一種警報。
飲(yìn)馬:給馬喂水。傍:順著。交河:古縣名,故城在今新疆吐魯番西面。
行人:出征戰(zhàn)士。刁斗:古代軍中銅制炊具,容量一斗。白天用以煮飯,晚上敲擊代替更柝。
公主琵琶:漢武帝時以江都王劉建女細君嫁烏孫國王昆莫,恐其途中煩悶,故彈琵琶以娛之。
“聞道”兩句:漢武帝曾命李廣利攻大宛,欲至貳師城取良馬,戰(zhàn)不利,廣利上書請罷兵回國,武帝大怒,發(fā)使至玉門關,曰:“軍有敢入,斬之!”兩句意謂邊戰(zhàn)還在進行,只得隨著將軍去拼命。
蒲桃:今作“葡萄”。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詩作于天寶(唐玄宗年號,742—756)初年。詩人所歌詠的雖為歷史,但是詩的內(nèi)容卻表達了他對唐玄宗“益事邊功”的窮兵黷武開邊之策的看法。
詩文賞析
“從軍行”是樂府古題。此詩借漢皇開邊,諷玄宗用兵。實寫當代之事,由于怕觸犯忌諱,所以題目加上一個“古”字。它對當代帝王的好大喜功,窮兵黷武,視人民生命如草芥的行徑,加以諷刺,悲多于壯。全詩記敘從軍之苦,充滿非戰(zhàn)思想。萬千尸骨埋于荒野,僅換得葡萄歸種中原,顯然得不償失。
詩開首先寫緊張的從軍生活。白天爬上山去觀望四方有無舉烽火的邊警;黃昏時候又到交河邊上讓馬飲水(交河在今新疆吐魯番西面,這里借指邊疆上的河流)。三、四句的“公主琵琶”是指漢朝細君公主遠嫁烏孫國時所彈的琵琶曲調(diào),當然,這不會是歡樂之聲,而只是哀怨之調(diào)。一、二句寫“白日”、“黃昏”的情況,三、四句接著描繪夜晚的情況:風沙彌漫,一片漆黑,只聽得見軍營中巡夜的打更聲和那如泣如訴的幽怨的琵琶聲。景象非常肅穆而凄涼!靶腥恕,是指出征將士,這樣就與下一句的公主出塞之聲,引起共鳴了。
接著,詩人又著意渲染邊陲的環(huán)境。軍營所在,四顧荒野,無城郭可依,“萬里”極言其遼闊;雨雪紛紛,以至與大漠相連,其凄冷酷寒的情狀亦可想見。以上六句,寫盡了從軍生活的艱苦。接下來,似乎應該正面點出“行人”的哀怨之感了。可是詩人卻別具機杼,背面傅粉,寫出了“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兩句。胡雁胡兒都是土生土長的,尚且哀啼落淚,更不必說遠戍到此的“行人”了。兩個“胡”字,有意重復,“夜夜”、“雙雙”又有意用疊字,有著烘云托月的藝術力量。
面對這樣惡劣的環(huán)境,沒有人不想班師復員?墒寝k不到!奥劦烙耖T猶被遮”一句,筆一折,似當頭一棒,打斷了“行人”思歸之念。據(jù)《史記·大宛列傳》記載,漢武帝太初元年,漢軍攻大宛,攻戰(zhàn)不利,請求罷兵。漢武帝聞之大怒,派人遮斷玉門關,下令:“軍有敢入者輒斬之!边@里暗刺當朝皇帝一意孤行,窮兵黷武。隨后,詩人又壓一句,罷兵不能,“應將性命逐輕車”,只有跟著本部的.將領“輕車將軍”去與敵軍拼命,這一句其份量壓倒了上面八句。下面一句,再接再厲。拼命死戰(zhàn)的結果無外乎“戰(zhàn)骨埋荒外”。詩人用“年年”兩字,指出了這種情況的經(jīng)常性。全詩一步緊一步,由軍中平時生活,到戰(zhàn)時緊急情況,最后說到死,為的是什么?這十一句的壓力,逼出了最后一句的答案:“空見蒲桃入漢家!
“蒲桃”就是葡萄。漢武帝時為了求天馬(即阿拉伯馬),開通西域,便亂啟戰(zhàn)端。當時隨天馬入中國的還有蒲桃和苜蓿的種子,漢武帝把它們種在離宮別館之旁,彌望皆是。這里“空見蒲桃入漢家”一句,用此典故,譏諷好大喜功的帝王,犧牲了無數(shù)人的性命,換到的只有區(qū)區(qū)的蒲桃而已。言外之意,可見帝王是怎樣的草菅人命了。
此詩全篇一句緊一句,句句蓄意,步步逼緊,直到最后一句,才畫龍點睛,著落主題,顯出此詩巨大的諷諭力。詩巧妙地運用音節(jié)來表情達意。第一句開頭兩字“白日”都是入聲,具有開場鼓板的意味。三、四兩句中的“刁斗”和“琵琶”,運用雙聲,以增強音節(jié)美。中段轉(zhuǎn)入聲韻,“雙雙落”是江陽韻與入聲的配合,猶如云鑼與鼓板合奏,一廣一窄,一放一收,音節(jié)最美。中段入聲韻后,末段卻又選用了張口最大的六麻韻。以五音而論,首段是羽音,中段是角音,末段是商音,音節(jié)錯落,各極其致。全詩先后用“紛紛”、“夜夜”、“雙雙”、“年年”等疊字,不但強調(diào)了語意,而且疊字疊韻,在音節(jié)上生色不少。
古從軍行賞析3
從軍行
作者:王昌齡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注釋 1.從軍行:樂府舊題,內(nèi)容多寫隊戰(zhàn)爭之事。
2.青海:指青海湖。
3.雪山:這里指甘肅省的祁連山。
4.穿:磨破。
5.金甲:戰(zhàn)衣,金屬制的鎧甲。
6.樓蘭:漢代西域國名,這里泛指當時騷擾西北邊疆的敵人。
7.孤城:當是青海地區(qū)的一座城。一說孤城即玉門關。
8.玉門關:漢武帝置,因西域輸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肅敦煌西北小方盤城。六朝時關址東移至今安西雙塔堡附近。
譯文
青海上空的陰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遙望著遠方的玉門關。塞外身經(jīng)百戰(zhàn)磨穿了盔和甲,不打敗西部的敵人誓不回還。
賞析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青海湖上空,長云彌漫;湖的北面,橫亙著綿延千里的隱隱的雪山;穿過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遙遙相對的軍事要塞——玉門關。這幅集中了東西數(shù)千里廣闊地域的長卷,就是當時西北邊戍邊將士生活、戰(zhàn)斗的典型環(huán)境。它是對整個西北邊陲的一個鳥瞰,一個概括。
為什么特別提及青海與玉門關呢?這跟當時族人之間戰(zhàn)爭的態(tài)勢有關。唐代西、北方的強敵,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節(jié)度使的任務是隔斷吐蕃與突厥的交通,一鎮(zhèn)兼顧西方、北方兩個強敵,主要是防御吐蕃,守護河西走廊!扒嗪!钡貐^(qū),正是吐蕃與唐軍多次作戰(zhàn)的場所;而“玉門關”外,則是突厥的勢力范圍。
所以這兩句不僅描繪了整個西北邊陲的景象,而且點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極其重要的地理形勢。這兩個方向的強敵,正是戍守“孤城”的將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畫面上出現(xiàn)青海與玉關。與其說,這是將士望中所見,不如說這是將士腦海中浮現(xiàn)出來的畫面。這兩句在寫景的同時滲透豐富復雜的感情:戍邊將士對邊防形勢的關注,對自己所擔負的任務的自豪感、責任感,以及戍邊生活的孤寂、艱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壯、開闊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第三、四兩句由情景交融的環(huán)境描寫轉(zhuǎn)為直接抒情!包S沙百戰(zhàn)穿金甲”,是概括力極強的句。戍邊時間之漫長,戰(zhàn)事之頻繁,戰(zhàn)斗之艱苦,敵軍之強悍,邊地之荒涼,都于此七字中概括無遺!鞍賾(zhàn)”是比較抽象的,冠以“黃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戰(zhàn)場的特征,令人宛見“日暮云沙古戰(zhàn)場”的景象;“百戰(zhàn)”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見戰(zhàn)斗之艱苦激烈,也可想見這漫長的時間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壯烈犧牲。但是,金甲盡管磨穿,將士的報國壯志卻并沒有銷磨,而是在大漠風沙的磨煉中變得更加堅定。
“不破樓蘭終不還”,就是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將士豪壯的誓言。上一句把戰(zhàn)斗之艱苦,戰(zhàn)事之頻繁越寫得突出,這一句便越顯得鏗鏘有力,擲地有聲。一二兩句,境界闊大,感情悲壯,含蘊豐富;三四兩句之間,顯然有轉(zhuǎn)折,二句形成鮮明對照!包S沙”句盡管寫出了戰(zhàn)爭的艱苦,但整個形象給人的實際感受是雄壯有力,而不是低沉傷感的。
因此末句并非嗟嘆歸家無日,而是在深深意識到戰(zhàn)爭的艱苦、長期的基礎上所發(fā)出的更堅定、深沉的誓言,盛唐優(yōu)秀邊塞詩的一個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寫戍邊將士的豪情壯志的同時,并不回避戰(zhàn)爭的艱苦,本篇就是一個顯例?梢哉f,三四兩句這種不是空洞膚淺的抒情,正需要有一二兩句那種含蘊豐富的大處落墨的環(huán)境描寫。典型環(huán)境與人物感情高度統(tǒng)一,是王昌齡絕句的一個突出優(yōu)點,這在本篇中也有明顯的體現(xiàn)。全詩表明了將士們駐守邊關的宏偉壯志。
相關材料
唐代邊塞詩的讀者,往往因為詩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雜舉、空間懸隔而感到困惑。懷疑作者不諳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為之解者亦有之。這首詩就有這種情形。前兩句提到三個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橫亙延伸的祁連山脈。青海與玉關東西相距數(shù)千里,卻同在一幅畫面上出現(xiàn),于是對這兩句就有種種不同的解說。
有的說,上句是向前極目,下句是回望故鄉(xiāng)。這很奇怪。青海、雪山在前,玉關在后,則抒情主角回望的故鄉(xiāng)該是玉門關西的西域,那不是漢兵,倒成胡兵了。另一說,次句即“孤城玉門關遙望”之倒文,而遙望的對象則是“青海長云暗雪山”,這里存在兩種誤解:一是把“遙望”解為“遙看”,二是把對西北邊陲地區(qū)的概括描寫誤解為抒情主角望中所見,而前一種誤解即因后一種誤解而生。
古從軍行賞析4
《古從軍行》
作者:李頎
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
行人刁斗風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營萬里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
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
聞道玉門猶被遮,應將性命逐輕車。
年年戰(zhàn)骨埋荒外,空見葡萄入漢家。
【注解】:
1、烽火:古代一種警報。
2、公主琵琶:漢武帝時以江都王劉建女細君嫁烏孫國王昆莫,恐其途中煩悶,故彈
??琵琶以娛之。
3、聞道兩句:漢武帝曾命李廣利攻大宛,欲至貳師城取良馬,戰(zhàn)不利,廣利上書請
??罷兵回國,武帝大怒,發(fā)使遮玉門關,曰:軍有敢入,斬之!兩句意謂邊戰(zhàn)
??還在進行,只得隨著將軍去拼命。
【韻譯】:
白天士卒們登山觀察報警的烽火;
黃昏為了飲馬他們又靠近了交河。
行人在風沙昏暗中聽到刁斗凄厲;
或聽到烏孫公主琵琶聲幽怨更多。
野營萬里廣漠荒涼得看不見城郭;
大雪霏霏迷漫了遼闊無邊的.沙漠。
胡地的大雁哀鳴著夜夜驚飛不停;
胡人的士兵痛哭著個個淚流滂沱。
聽說玉門關的交通還被關閉阻斷;
大家只得豁出命追隨將軍去拼搏。
年年征戰(zhàn)不知多少尸骨埋于荒野;
徒然見到的是西域葡萄移植漢家。
【評析】:
借漢皇開邊,諷玄宗用兵。全詩記敘從軍之苦,充滿非戰(zhàn)思想。萬千尸骨埋于荒野,僅換得葡萄歸種中原,顯然得不償失。
詩開首先寫緊張的從軍生活。白日黃昏繁忙,夜里刁斗悲嗆,琵琶幽怨,景象肅穆凄涼。接著渲染邊陲的環(huán)境,軍營所在,四顧荒野,大雪荒漠,夜雁悲鳴,一片凄冷酷寒景象。最后寫如此惡劣環(huán)境,本應班師回朝,然而皇上不準。而千軍萬馬拼死作戰(zhàn)的結果,卻只換得葡萄種子歸國。足見君王之草菅人命。
全詩句句蓄意,步步逼緊,最后才畫龍點睛,著落主題,顯出它的諷刺筆力。
古從軍行賞析5
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行人刁斗風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云萬里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聞道玉門猶被遮,應將性命逐輕車。年年戰(zhàn)骨埋荒外,空見蒲桃入漢家。
“從軍行”是樂府古題。此詩寫當代之事,由于怕觸犯忌諱,所以題目加上一個“古”字。它對當代帝王的好大喜功,窮兵黷武,視人民生命如草芥的行徑,加以諷刺,悲多于壯。
詩開首先寫緊張的從軍生活。白天爬上山去觀望四方有無舉烽火的邊警;黃昏時候又到交河邊上讓馬飲水(交河在今新疆吐魯番西面,這里借指邊疆上的河流)。
三、四句的“刁斗”,是古代軍中銅制炊具,容量一斗。白天用以煮飯,晚上敲擊代替更柝!肮髋谩笔侵笣h朝公主遠嫁烏孫國時所彈的琵琶曲調(diào),當然,這不會是歡樂之聲,而只是哀怨之調(diào)。一、二句寫“白日”、“黃昏”的情況,那么夜晚又如何呢?
三、四句接著描繪:風沙彌漫,一片漆黑,只聽得見軍營中巡夜的'打更聲和那如泣如訴的幽怨的琵琶聲。景象是多么肅穆而凄涼!“行人”,是指出征將士,這樣就與下一句的公主出塞之聲,引起共鳴了。
接著,詩人又著意渲染邊陲的環(huán)境。軍營所在,四顧荒野,無城郭可依,“萬里”極言其遼闊;雨雪紛紛,以至與大漠相連,其凄冷酷寒的情狀亦可想見。以上六句,寫盡了從軍生活的艱苦。接下來,似乎應該正面點出“行人”的哀怨之感了。可是詩人卻別具機杼,背面傅粉,寫出了“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兩句。胡雁胡兒都是土生土長的,尚且哀啼落淚,何況遠戍到此的“行人”呢?兩個“胡”字,有意重復,“夜夜”、“雙雙”又有意用疊字,有著烘云托月的藝術力量。
面對這樣惡劣的環(huán)境,誰不想班師復員呢?可是辦不到!奥劦烙耖T猶被遮”一句,筆一折,似當頭一棒,打斷了“行人”思歸之念。據(jù)《史記·大宛傳》記載,漢武帝太初元年,漢軍攻大宛,攻戰(zhàn)不利,請求罷兵。漢武帝聞之大怒,派人遮斷玉門關,下令:“軍有敢入者輒斬之!边@里暗刺當朝皇帝一意孤行,窮兵黷武。隨后,詩人又壓一句,罷兵不能,“應將性命逐輕車”,只有跟著本部的將領“輕車將軍“去與敵軍拼命,這一句其份量壓倒了上面八句。下面一句,再接再厲。拼命死戰(zhàn)的結果如何呢?無外乎“戰(zhàn)骨埋荒外”。
詩人用“年年”兩字,指出了這種情況的經(jīng)常性。全詩一步緊一步,由軍中平時生活,到戰(zhàn)時緊急情況,最后說到死,為的是什么?這十一句的壓力,逼出了最后一句的答案:“空見蒲桃入漢家!
“蒲桃”就是現(xiàn)在的葡萄。漢武帝時為了求天馬(即今阿拉伯馬),開通西域,便亂啟戰(zhàn)端。當時隨天馬入中國的還有“蒲陶”和“苜宿”的種子,漢武帝把它們種在離宮別館之旁,彌望皆是。這里“空見蒲桃入漢家”一句,用此典故,譏諷好大喜功的帝王,犧牲了無數(shù)人的性命,換到的是什么呢?只有區(qū)區(qū)的蒲桃而已。言外之意,可見帝王是怎樣的草菅人命了。
此詩全篇一句緊一句,句句蓄意,直到最后一句,才畫龍點睛,顯出此詩巨大的諷諭力。詩巧妙地運用音節(jié)來表情達意。第一句開頭兩字“白日”都是入聲,具有開場鼓板的意味。三、四兩句中的“刁斗”和“琵琶”,運用雙聲,以增強音節(jié)美。中段轉(zhuǎn)入聲韻,“雙雙落”是江陽韻與入聲的配合,猶如云鑼與鼓板合奏,一廣一窄,一放一收,音節(jié)最美。中段入聲韻后,末段卻又選用了張口最大的六麻韻。
以五音而論,首段是羽音,中段是角音,末段是商音,音節(jié)錯落,各極其致。全詩先后用“紛紛“、“夜夜”、“雙雙”、“年年”等疊字,不但強調(diào)了語意,而且疊字疊韻,在音節(jié)上生色不少。
古從軍行賞析6
古從軍行
朝代:唐代
作者:李頎
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
行人刁斗風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萬里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
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
聞道玉門猶被遮,應將性命逐輕車。
年年戰(zhàn)骨埋荒外,空見蒲桃入漢家。
譯文:
白天登山觀察報警的烽火臺,黃昏時牽馬飲水靠近交河邊。昏暗的風沙傳來陣陣刁斗聲,如同漢代公主琵琶充滿幽怨。曠野云霧茫茫萬里不見城郭,雨雪紛紛籠罩著無邊的沙漠。哀鳴的胡雁夜夜從空中飛過,胡人士兵個個眼淚雙雙滴落。聽說玉門關已被擋住了歸路,戰(zhàn)士只有追隨將軍拼命奔波。年年戰(zhàn)死的尸骨埋葬于荒野,換來的只是西域葡萄送漢家。
注釋:
⑴烽火:古代一種警報。
、骑嫞▂ìn)馬:給馬喂水。
、枪髋茫簼h武帝時以江都王劉建女細君嫁烏孫國王昆莫,恐其途中煩悶,故彈琵琶以娛之。
、取奥劦馈眱删洌簼h武帝曾命李廣利攻大宛,欲至貳師城取良馬,戰(zhàn)不利,廣利上書請罷兵回國,武帝大怒,發(fā)使至玉門關,曰:“軍有敢入,斬之!”兩句意謂邊戰(zhàn)還在進行,只得隨著將軍去拼命。
賞析:
此詩作于天寶(唐玄宗年號,742—756)初年。據(jù)《資治通鑒·天寶元年》記載:“是時,天下聲教所被之州三百三十一,羈縻之州八百,置十節(jié)度、經(jīng)略使以備邊。安西節(jié)度撫寧西域,統(tǒng)龜茲、焉耆、于闐、疏勒四鎮(zhèn),治龜茲城,兵二萬四千。北庭節(jié)度防制突騎施、堅昆,統(tǒng)瀚海、天山、伊吾三軍,屯伊、西二州之境,治北庭都護府,兵二萬人。河西節(jié)度斷隔吐蕃、突厥,統(tǒng)赤水、大斗、建康、寧寇、玉門、黑離、豆盧、新泉八軍,張掖、交城、白亭三守捉,屯涼、肅、瓜、沙、會五州之境,治涼州,兵七萬三千人。朔方節(jié)度捍御突厥,統(tǒng)經(jīng)略、豐安、定遠三軍,三受降城,安北、單于二都護府,屯靈、夏、豐三州之境,治靈州,兵六萬四千七百人。河東節(jié)度與朔方掎角以御突厥,統(tǒng)天兵、大同、橫野、岢嵐四軍,云中守捉,屯太原府忻、代、嵐三州之境,治太原府,兵五萬五千人。范陽節(jié)度臨制奚、契丹,統(tǒng)經(jīng)略、威武、清夷、靜塞、恒陽、北平、高陽、唐興、橫海九軍,屯幽、薊、媯、檀、易、恒、定、漠、滄九州之境,治幽州,兵九萬一千四百人。平盧節(jié)度鎮(zhèn)撫室韋、靺鞨,統(tǒng)平盧、盧龍二軍,榆關守捉,安東都護府,屯營、平二州之境,治營州,兵三萬七千五百人。隴右節(jié)度備御吐蕃,統(tǒng)臨洮、河源、白水、安人、振威、威戎、漠門、寧塞、積石、鎮(zhèn)西十軍,綏和、合川、平夷三守捉,屯鄯、廊、洮、河之境,治鄯州,兵七萬五千人。劍南節(jié)度西抗吐蕃,南撫蠻獠,統(tǒng)天寶、平戎、昆明、寧遠、澄川、南江六軍,屯益、翼、茂、當、巂、柘、松、維、恭、雅、黎、姚、悉十三州之境,治益州,兵三萬九百人。嶺南五府經(jīng)略綏靜夷、獠,統(tǒng)經(jīng)略、清海二軍,桂、容、邕、交四管,治廣州,兵萬五千四百人。此外又有長樂經(jīng)略,福州領之,兵千五百人。東萊守捉,萊州領之;東牟守捉,登州領之;兵各千人。凡鎮(zhèn)兵四十九萬人,馬八萬馀匹。開元之前,每歲供邊兵衣糧,費不過二百萬;天寶之后,邊將奏益兵浸多,每歲用衣千二十萬匹,糧百九十萬斛,公私勞費,民始困苦矣。”由此可知,詩人所歌詠的'雖為歷史,但是詩的內(nèi)容卻表達了他對唐玄宗“益事邊功”的窮兵黷武開邊之策的看法。
古從軍行賞析7
gǔ cóng jūn xíng
古從軍行
lǐ qí
李頎
bái rì dēng shān wàng fēng huǒ,huáng hūn yǐn mǎ bàng jiāo hé 。
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
xíng rén diāo dǒu fēng shā àn,gōng zhǔ pí pá yōu yuàn duō 。
行人刁斗風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yě yíng wàn lǐ wú chéng guō,yǔ xuě fēn fēn lián dà mò 。
野營萬里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
hú yàn āi míng yè yè fēi,hú ér yǎn lèi shuāng shuāng luò 。
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
wén dào yù mén yóu bèi zhē,yīng jiāng xìng mìng zhú qīng chē 。
聞道玉門猶被遮,應將性命逐輕車。
nián nián zhàn gǔ mái huāng chǔ,kōng jiàn pú táo rù hàn jiā 。
年年戰(zhàn)骨埋荒處,空見蒲桃入漢家。
賞析
“從軍行”是樂府古題。借漢皇開邊,諷玄宗用兵。全詩記敘從軍之苦,充滿非戰(zhàn)思想。萬千尸骨埋于荒野,僅換得葡萄歸種中原,顯然得不償失。
詩開首先寫緊張的從軍生活。接著,詩人又著意渲染邊陲的環(huán)境。面對這樣惡劣的環(huán)境,沒有人不想班師復員。全詩一步緊一步,由軍中平時生活,到戰(zhàn)時緊急情況,最后說到死,為的是什么?這十一句的壓力,逼出了最后一句的答案:“空見蒲桃入漢家!边@里“空見蒲桃入漢家”一句,用此典故,譏諷好大喜功的帝王,犧牲了無數(shù)人的性命,換到的只有區(qū)區(qū)的蒲桃而已。言外之意,可見帝王是怎樣的草菅人命了。
此詩全篇一句緊一句,句句蓄意,步步逼緊,直到最后一句,才畫龍點睛,著落主題,顯出此詩巨大的.諷諭力。
閱讀問題
(1)“年年戰(zhàn)骨埋荒外,空見蒲桃入漢家”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請賞析。
。2)“野云萬里無城郭……胡兒眼淚雙雙落”這四句在全詩中有什么作用?請賞析。
閱讀參考答案:
(1)①這兩句詩運用典故,②詩人借用漢武帝為求區(qū)區(qū)蒲桃啟戰(zhàn)端的典故,③諷刺了當今統(tǒng)治者好大喜功,窮兵黷武,視人民生命如草芥的行徑。(意對即可)
。2)①作者通過“野云”“雨雪”“大漠”“胡雁”“胡兒淚”等意象,②從多方面刻畫了邊陲凄冷酷寒的環(huán)境,③寫盡了從軍生活的艱苦,④為下文抒情做鋪墊。(答對三點即可)
①這兩句詩運用了對比的手法,②“年年”犧牲了無數(shù)人的性命,換得的只有區(qū)區(qū)的蒲桃而已,③如此對比,譏諷統(tǒng)治者窮兵黷武、草菅人命、好大喜功。
古從軍行賞析8
古從軍行
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①。行人刁斗風沙暗②,公主琵琶幽怨多③。
野云萬里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
聞道玉門猶被遮④,應將性命逐輕車。年年戰(zhàn)骨埋荒外⑤,空見葡桃入漢家⑥。
注釋
①交河:在今吐魯番西北,因河水分流繞城下而得名。唐為安西都護府治所。
、谛腥耍簭能娭。刁斗:軍用金屬器具,日以炊飯,夜以打更。
、酃髋茫簼h武帝時遣江都王劉建女細君以公主身份遠嫁烏孫和親,使人馬上彈琵琶以解其思鄉(xiāng)之愁,故曰“公主琵琶”。
、苡耖T猶被遮:言皇帝不準罷兵!妒酚洝ご笸饌鳌份d,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命貳師將軍李廣利率兵數(shù)萬攻大宛。李廣利攻戰(zhàn)不利,引兵還敦煌,士卒存者不過什一二,請暫罷兵。武帝聞之大怒,“使遮玉門,曰:‘軍有敢入者,輒斬之!闭,阻擋。
、莼耐猓哼呥h荒涼之地。
⑥空見:只見,徒見。葡桃:即葡萄。
賞析
《從軍行》 為古樂府詩題,多寫軍旅征戰(zhàn)生活,屬 “相和歌·平調(diào)曲”。這首作品放眼于歷史上和親與交戰(zhàn)反反復復的現(xiàn)象,把筆觸伸入到積怨不解的胡漢雙方,“行人刁斗風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不管是普通的士兵還是高貴的公主,他們都在無休止的民族矛盾中承受著痛苦。一個要為戰(zhàn)而流血犧牲,一個要為和而遠走塞外、終老他鄉(xiāng)。 “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作者對被征討的 “胡兒” 也寄予了深切的同情,這在唐人詩中是不可多得的,體現(xiàn)出超越民族矛盾的、對所有被卷入戰(zhàn)爭的 “人” 的悲憫情懷。最后作者把批判的矛頭指向不惜以百姓鮮血滿足一己私欲的統(tǒng)治者。
這首詩有著非常強烈的悲憫情懷和歷史反思。李頎其實是典型的盛唐文人,志向很高,心里有很多欲望,他作過一首 《緩歌行》,歌唱寒士所憧憬的功名富貴和享樂生活,充滿了對入仕之后的尊榮的夸張?zhí)煺娴?狂想。但是現(xiàn)實很快擊碎了他的美夢,他做過縣尉,結果還沒任滿就棄官歸隱。他的心里有很多的不平和悲涼憤慨,這種情懷也滲透到他的詩里,使他的詩歌總有一種慷慨悲涼之氣。他的詩缺乏鮮亮的色調(diào),像 《古從軍行》 里的意象多給人感覺陰冷沉郁,但是大筆勾勒的手法還是顯得意氣磅礴,具有盛唐詩特有的宏放的悲涼和高曠的哀婉,或者說,悲涼而不頹廢,哀婉而有骨力。
古從軍行賞析9
《古從軍行》
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行人刁斗風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營萬里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
聞道玉門猶被遮,應將性命逐輕車。年年戰(zhàn)骨埋荒處,空見蒲桃入漢家。
【作者】:
李頎,生卒年不詳,趙郡人。開元進士,曾任新鄉(xiāng)縣尉。所作邊塞詩,風格豪放,七言歌行尤見特色。有《李頎詩集》。
【注釋】:
漢朝公主遠嫁烏孫國時所彈的琵琶曲調(diào),多為幽怨之聲。蒲桃:即葡萄。漢武帝時,漢使從大宛采種栽入行宮之旁。
烽火:古代一種警報。
公主琵琶:漢武帝時以江都王劉建女細君嫁烏孫國王昆莫,恐其途中煩悶,故彈
琵琶以娛之。
聞道兩句:漢武帝曾命李廣利攻大宛,欲至貳師城取良馬,戰(zhàn)不利,廣利上書請
罷兵回國,武帝大怒,發(fā)使遮玉門關,曰:“軍有敢入,斬之!”兩句意謂邊戰(zhàn)
還在進行,只得隨著將軍去拼命。
【賞析】:
著意選擇了歷史與現(xiàn)實中的.典型事件,抒發(fā)了士兵們在征戰(zhàn)中的艱辛和痛苦,通過對漢武帝窮兵黷武的抨擊,以諷刺唐玄宗的長年開邊用兵。全詩情理渾成,層層推進,回腸蕩氣,感人至深。
《古從軍行》全詩句句蓄意,步步逼緊,最后才畫龍點睛,著落主題,顯出其諷刺筆力。
【 古從軍行賞析】相關文章:
古從軍行翻譯及賞析04-16
古從軍行的原文及賞析11-14
古從軍行原文及賞析04-13
《古從軍行》翻譯賞析11-30
(優(yōu)秀)古從軍行原文及賞析4篇11-27
《古從軍行》原文翻譯02-27
《從軍行》賞析11-21
從軍行原文及賞析03-17
《從軍行》全文賞析11-03
王昌齡《從軍行》賞析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