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游溪原文賞析
賞析是欣賞并分析(詩文等),通過鑒賞與分析得出理性的認(rèn)識,既受到藝術(shù)作品的形象、內(nèi)容的制約,又根據(jù)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經(jīng)驗、藝術(shù)觀點和藝術(shù)興趣對形象加以補充和完善。
游溪原文賞析
原文
門隔花深夢舊游。夕陽無語燕歸愁。玉纖香動小簾鉤。
落絮無聲春墮淚,行云有影月含羞。東風(fēng)臨夜冷于秋。
賞析
這首懷人感夢的詞,借夢寫情,更見情癡,寫得不落俗套。
“門隔花深”,指所夢舊游之地。當(dāng)時花徑通幽,春意盎然。詞人說:不料我去尋訪她時,本擬歡聚,卻成話別。為什么要離別,詞中沒有說明。“燕歸愁”,仿佛同情人們離別,黯然無語。不寫人的傷別,而寫慘淡的情境,正是烘云托月的妙筆。前結(jié)“玉纖香動小簾約,”則已是即將分手的情景了。伊人纖手分簾,二人相偕出戶,彼此留連,不忍分離!霸旆?jǐn)y而銜涕,感寂寞而傷神”(江淹《別賦》)。下片是深入刻畫這種離別的痛苦。
下片是興、比并用的藝術(shù)手法!奥湫鯚o聲春墮淚”,兼有兩個方面一形象,一是寫人,“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咽”(柳永《雨霖鈴》),寫離別時的吞聲飲泣。這里略去了。絮花從空中飄落,好象替人無聲墮淚,這是寫春的墮淚,人亦包含其中!靶性朴杏霸潞摺,和上句相同,也是一個形象體現(xiàn)為兩個方面:一是寫人,“別君時,忍淚佯低面,含羞半斂眉”(韋莊《女冠子》),是寫婦女言別時的形象,以手掩面,主要倒不是含羞,而是為了掩淚,怕增加對方的悲傷。同時也是寫自然,行云遮月,地上便有云影,云遮月襯出月含羞。劉熙載說:“詞之妙,莫妙于以不言言之,非不言也,寄言也。”(《藝概·詞曲概》)此詞“落絮”、“行云”一聯(lián)正是“寄言”。表面是寫自然,其實是寫情。詞人把人的感情移入自然界的“落絮”“行云”當(dāng)中,造成了人化的然感自然。而大自然的“墮淚”與“含羞”,也正表現(xiàn)了人的離別悲痛的深度,那說是說二人離別,連大自然也深深感動了。這兩句把離愁幻化成情天淚海,真乃廣深迷離的至美藝術(shù)境界。“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九歌·少司命》),“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杜甫《夢李白》)。這種黯然神傷心折骨驚的離情別緒,怎么能忘懷呢!有所思,故有所夢;有所夢,更生思緒。無晝無夜,度日如年,這刻骨相思是夠受的。如此心境,自然感覺不到一絲春意,所以臨夜東風(fēng)吹來,比蕭瑟凄冷的秋風(fēng)更不堪忍受了。這是當(dāng)日離別的情景,也是夢中的情景,同樣也是此日夢醒時的情景。古人有暖然如春、凄然如秋的話,詞人因離愁的濃重,他的主觀感覺卻把它倒轉(zhuǎn)過來。語極警策。
春夜風(fēng)冷,是自然現(xiàn)象;加上人心凄寂,是心理現(xiàn)象,二者交織融會,釀成“東風(fēng)臨夜冷于秋”的蕭瑟凄冷景象,而且這種氛圍籠罩全篇,此為《浣溪沙》一調(diào)在結(jié)構(gòu)上的得力之處。
游溪原文賞析
浣溪沙·十里湖光載酒游
十里湖光載酒游,青簾低映白蘋洲。西風(fēng)聽徹采菱謳。
沙岸有時雙袖擁,畫船何處一竿收。歸來無語晚妝樓。
翻譯
湖光山色,倒映如畫,坐在船上,載酒而游,是多么的逍遙自在。遠景是水中的沙灘,伴著采菱人所唱的歌曲泛舟湖上,欣賞著自然的美是多么的愉悅啊。
近處的岸邊有熱鬧的街市,美麗的女子。天色漸晚,畫船上收起釣竿。夜晚歸來,獨自于妝樓尋思。
注釋
浣溪沙:唐教坊曲名,因春秋時期人西施浣紗于若耶溪而得名,后用作詞牌名,又名“浣溪紗”“小庭花”等。此調(diào)有平仄兩體。全詞分上下兩片,上片三句全用韻,下片末二句用韻,過片二句用對偶句的居多。音節(jié)明快,句式整齊,易于上口,為婉約派與豪放派多數(shù)詞人所常用。
青簾:舊時酒店門口掛的幌子,多用青布制成。
白洲:泛指長滿白色花的沙洲。唐李益《柳楊送客》
詩:“青楓江畔白洲,楚客傷離不待秋!
徹:完結(jié),指樂曲的終結(jié)。
采菱謳:樂府清商曲名,又稱《采菱歌》、《采菱曲》。
沙岸:用沙石等筑成的堤岸。
雙袖:借指美女。
畫船:裝飾華麗的游船。
一竿:宋時京師買妾,一妾需五千錢,每五千錢名為“一竿”。李煜《漁父》:“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無言一隊春。一壺酒,一竿身,世上如儂有幾人。”故此處之“一竿”亦可指漁人。
創(chuàng)作背景
康熙二十三年(1684)十月,容若扈駕南巡,目睹了江南的湖光山色,盡享自然情趣,感慨之下作下此詞。
賞析
這是一首描寫江南自然風(fēng)景的詞,詞全用白描,清麗簡淡,描摹如畫。
“十里湖光載酒游,青簾低映白蘋洲。西風(fēng)聽徹采菱謳!焙椭黠L(fēng)在小舟之上飲酒,醉心之趣,好似聽見采蓮曲悠揚地在湖面上拂過,又有沙岸上美女水袖飄然,翩躚起舞,自是美不勝收。
“沙岸有時雙袖擁,畫船何處一竿收。”此時納蘭又借李后主《漁夫》中“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無言一隊春。一壺酒,一竿身,世上如依有幾人”一句,表達身在舟中,好似漁夫撐竿,盡享自然情趣的美好感觸。當(dāng)年李后主身為君王身不由己,只得寫這樣一闋詞,畫餅充饑,以撫慰自己疲憊無奈之心:在美景之中,納蘭是否也如后主一般惆悵地期待,我們并不能身臨其境地大膽猜測,但至少從這詞看,基調(diào)明朗閑適。納蘭對山山水水尤其喜愛,心心念念想要回歸自然,為天地之間的一名酒客便可。這心愿,從滿首詞間漫溢的情趣就可窺見。
全詞清新、雅致,勾勒出了秦淮河燈火之夜:湖面、小舟、酒家、沙堤、美女、燈火,表現(xiàn)了詞人欣賞與意欲回歸大自然的情趣。
游溪原文賞析
懶向沙頭醉玉瓶。喚君同賞小窗明。
夕陽吹角最關(guān)情。忙日苦多閑日少,
新愁常續(xù)舊愁生。客中無伴怕君行。
作者:
陸游(1125-1210)字務(wù)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紹興中應(yīng)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后孝宗即位,賜進士出身,曾任鎮(zhèn)江、隆興通判,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xiāng)。他是南宋的大詩人,詞也很有成就。有《劍南詩稿》、《放翁詞》傳世。
注釋:
"懶向沙頭醉玉瓶"又作"漫向寒爐醉玉瓶"
、贌o咎:韓元吉,字無咎。南宋著名詩人。
②漫向:一本作“懶向”。
賞析:
陸游通判鎮(zhèn)江時,韓無咎從江西來鏡江探母。陸游與其盤桓兩月。這首《浣溪沙》
即作于此時。上片表現(xiàn)了二人友情的深摯。下片寫客中送客,表現(xiàn)了作者的孤寂心情。全詞抒情委婉,真摯感人。
俞陛云《唐五代兩宋詞選釋》:首二句委婉有致!跋﹃枴本溆陂e處寫情,意境并
到!懊θ铡薄ⅰ靶鲁睢倍湔媛视刑迫嗽姼。結(jié)句乃客中送客,人人意中所難堪者,作者獨能道出之,殆無咎將有遠行也。
游溪原文賞析
馬上凝情憶舊游,照花淹竹小溪流。鈿箏羅幕玉搔頭。
早是出門長帶月,可堪分袂又經(jīng)秋。晚風(fēng)斜日不勝愁。
翻譯
騎在馬上一往情深地憶起舊游,!那條映照花叢浸潤翠竹的小溪流。還有那溪邊羅幕里的鈿箏和晃動的玉搔頭。
披星戴月地出門離家已經(jīng)太久,又怎堪離別的相思又經(jīng)一秋!晚風(fēng)蕭瑟。斜陽慘淡,令人不勝悲愁。
注釋
舊游:舊時的游客或游侶。
鈿箏句:鈿箏,嵌金為飾之箏。箏,古代弦樂器。羅幕,帷帳。玉搔頭,即玉簪。晉葛洪《西京雜記》
卷二:“武帝過李夫人,就取玉簪搔頭,自此后宮人搔頭皆用玉!
早是:與韋莊《長安清明》
詩:“早是傷春夢雨天,可堪芳草更羊芊!本涫较嗤。
可堪:那堪,怎能經(jīng)受得住。分袂,分手。
袂: 衣袖。
賞析
這首詞錄自《花間集》,寫一位行役之人旅途中追念舊游的情懷。
上片寫舊日景致,幽雅繾綣,點明舊游景致之美,人之嬌艷,引入對舊游情境的回憶。
“馬上凝情憶舊游”。一位游子離鄉(xiāng)遠行,鞍馬勞頓之際,他凝神遠想,情寄舊游。這個開頭領(lǐng)起下文,對抒情主人公的生活狀況、感情色彩、想念的對象,都作了概括的描述,筆墨簡練省凈,既規(guī)定了詞的下文所將敘寫的情事,也為全詞創(chuàng)造了深沉哀傷的感情基調(diào)。
“照花淹竹小溪流,鈿箏羅幕玉搔頭。”二、三句承“憶舊游而來,追想舊游之地和舊游之人。這兩句,前句寫自然環(huán)境,后句寫人及情事,都是側(cè)面著筆,以虛涵實,描繪出了詩情畫意的生活片斷,非常真切。上句寫了三個自然事物,各用一動詞來刻畫,且寫花、竹,避實就虛,不直接進行描寫,而是寫其被澄明的溪水所反照、所浸漬的情形,倍覺姿態(tài)搖曳,靈動有味;那一片甜潤溫馨、深摯繾綣的依戀之情,更是油然溢出紙外。下句寫人、地、樂器,疊用三名詞,但所在地的環(huán)境,人物的美貌,盡形畢態(tài),躍然紙上;賞心樂事,難以忘懷。
下片寫別后情況,渲染出一位在晚風(fēng)斜陽中充滿憂愁的旅客形象,極言旅途之勞頓與別后思念之情。 [5] “早是出門長帶月,可堪分袂又經(jīng)秋!边^片承“馬上”,敘寫與舊游分離以后的浪跡情景。別后常是披星戴月,辛勞奔波,忽忽又已經(jīng)年。行役已艱辛備嘗,更難堪分別日久的相思之苦。“早是……可堪……”,相當(dāng)于現(xiàn)代漢語的“已是……哪堪……”的句式,具有遞進、加倍的作用,與上片“舊游”的情景形成鮮明的對照,比較之下,顯然見得在外漂泊的艱辛與浪游人的哀傷情緒。
“晚風(fēng)斜日不勝愁!苯Y(jié)句再作渲染。晚風(fēng)蕭瑟,斜陽慘淡,游人對著這寂寞蒼涼的景色,不禁觸目傷情,愁緒無窮。詞至這里,既回應(yīng)了開頭情境,使首尾相貫,渾然一體,又借蒼茫暗淡的暮色,將無形的愁思襯出,收到語深意長、含蓄不盡的藝術(shù)效果。
這首詞按其內(nèi)容來說,是典型的香艷詞了。但作者卻將男歡女愛、卿卿我我這樣的情事有意淡化,而著重寫兩顆心靈的追憶與呼喚,這就使香艷詞脫離了脂粉氣,男歡女愛的感情得到了升華與凈化,風(fēng)格也顯得清俊明秀,空靈透脫,疏中有密,跌宕多姿。
詞是抒發(fā)追憶舊游的感情,表現(xiàn)上卻純用敘述手法。全詞通過精心選擇、描述幾個具有典型意義的事件、場景,事中見意,景中含情,使詞畫面鮮明而情味濃郁;再者,以首句領(lǐng)起全詞,照管上下片,前后呼應(yīng),起承轉(zhuǎn)合,脈絡(luò)分明,構(gòu)思精巧,結(jié)體頗具匠心,堪稱“章法極妙”。
游溪原文賞析
游蘭溪/游沙湖 宋朝 蘇軾
黃州東南三十里為沙湖,亦曰螺師店。予買田其間,因往相田,得疾。聞麻橋人龐安常善醫(yī)而聾,遂往求療。安常雖聾,而穎悟絕人,以紙畫字,書不數(shù)字,輒深了人意。余戲之曰:“余以手為口,君以眼為耳,皆一時異人也!
疾愈,與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蘄水郭門外二里許,有王逸少洗筆泉,水極甘,下臨蘭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蕭蕭暮雨子規(guī)啼。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雞!笔侨談★嫸鴼w。
《游蘭溪/游沙湖》譯文
離黃州東南三十里是沙湖,又叫螺螄店。我在那里買了田地,因為去查田地的好壞,得了病。聽說麻橋人龐安常善于醫(yī)病,但是耳朵聾,就去他那里看病。龐安常雖然耳朵聾,可是聰明超過一般人,我用紙寫字給他看,寫不了幾個,他就能夠懂得我的意思。我和他開玩笑說:“我用手當(dāng)嘴巴,你用眼當(dāng)耳朵,我倆都是當(dāng)代的怪人。”
病好之后,我和他一同去游覽清泉寺。清泉寺在蘄水縣城外兩里左右。那里有個王羲之的洗筆池,池水很香很甜,下方靠近蘭溪,溪水倒向西流。我因此作了一首詩歌:“山下蘭芽兒,短短的,浸在溪水里,松林里沙子路上好干凈,沒有污泥。傍晚的雨瀟瀟下,子規(guī)鳥正在鳴啼。誰說人老了就不可能再青春年少呢?門前的溪水都還能向西邊流淌!在晚年的時光中不要只是去感慨時光易逝!边@一天,我們喝得痛快了才回去。
《游蘭溪/游沙湖》注釋
黃州:在今湖北省黃岡市黃州區(qū)
因:因為
相(xiàng)田:看田地的好壞。相:察看
龐安常:當(dāng)時有名的醫(yī)生,不止醫(yī)道高,而且不少醫(yī)學(xué)著作,《宋史·方技傳》里有他的傳
善醫(yī):善于醫(yī)病。而,但,卻。
遂:就,于是。
求療:請求治療。
穎悟:聰穎,有悟性。
書:寫。
輒(zhé):就。
了:了解。
戲:開玩笑。
異人:奇異的人。
郭:城。
王逸少:即東晉著名書法家王羲之。
甘:甜。
蘭芽:剛長出的蘭花幼芽。
蕭蕭:同瀟瀟,風(fēng)雨聲。
子規(guī):杜鵑鳥。
休將白發(fā)唱黃雞:在晚年的時光中不要只是去感慨時光易逝。
是:這。
《游蘭溪/游沙湖》賞析
這篇文章可分為三層。
第一層交代沙湖的地點及認(rèn)識龐安常的機緣。因相田到沙湖而得疾。于是至麻橋請龐安常治療,這就得以認(rèn)識了龐安常,引出了下層的記人。
第二層記人與寫景。作者這里寫與龐安常交談很有情趣。在記龐安常時,作者能抓住人物主要特征:“穎悟絕人”!耙约埉嬜帧比涫蔷唧w說明安常穎悟過人的地方。由于耳聾了,聽不到別人的話,但能從觀察說話人的神情中了解對方話語的意思,然后用紙寫出幾個字來表示他聽懂的內(nèi)容,以求驗證。這就照應(yīng)了第一層的!吧漆t(yī)而聾”“遂往求療”“余戲之”的三句話,很風(fēng)趣,說明作者與龐安常的親密關(guān)系!凹灿,與之同游清泉寺”,承上啟下,轉(zhuǎn)入記游。這層景語不多,但一路有佳景:“有王逸少洗筆泉,水極甘,下臨蘭溪,溪水西流。”作者在眾多景物中突出蘭溪,在蘭溪中又捕捉了溪水西流的特征,這是作者發(fā)抒情感的契機。
第三層引歌抒情。這首詞調(diào)名是《浣溪沙》。詞分上下兩片。上片以寫實之筆描繪了一場春雨后的景象。素以溪邊多蘭著稱的蘭溪,蘭草已經(jīng)長出短短的嫩芽,浸染謄溪水兩岸。暮雨中杜鵑哀啼。這里作者觸景生情,想到了自己的身世。故景中寓情,烘托了妻涼悲戚心境。詞的下片,就流水西流來證明事物終歸不是一成不變的,人生也有返老還童的可能,它再現(xiàn)了作者遭受人生重大打擊后不自悲、不氣餒、不自暴自棄的進取精神。同時,也是勸勉人們不要一味地在那里感嘆“黃雞催曉”,而要奮發(fā)有為。這就顯示了他那“奮厲有當(dāng)世志”的品格氣質(zhì)。
末句“劇飲而歸”,以歡快作結(jié)。全文情、理、文兼勝,相得益彰,隨物賦形,無不如意。
前者以文敘事,說得簡潔、生動,三言兩語便勾勒出一“穎悟絕人”的“異人”形象。后者以詞說理,前片寫景,畫出暮春村野景象;后片純作議論,且一反前人舊說,耐人尋味,而用語形象,能引人思。
清泉寺還與一位才異之人相關(guān),就是東晉著名書法家王羲之,惟此三人(王、龐、蘇)都是異常之人。白居易《醉歌示妓人商玲瓏》詩借“黃雞催曉”嘆時光易逝、人生易老,而蘇軾卻反其意而用之唱《浣溪沙》詞,這是一種從容自信、曠達樂觀的人生豪情,最后一起暢飲而后歸。這種人生情懷也使本文具有了一種超然灑脫的韻致。
《游蘭溪/游沙湖》創(chuàng)作背景
此文寫于宋神宗元豐五年(公元1082年)三月,又名《游蘭溪》,作者當(dāng)時四十七歲。宋神宗元豐二年(公元1079年),蘇軾知湖州,諫議大夫李定國。御史何大正上奏,誣他作詩文謗刺當(dāng)朝,因而被下獄,當(dāng)年十二月出獄,責(zé)受黃州團練副使,空掛虛名。當(dāng)時作者打算在沙湖買田未成,去相田時認(rèn)識了醫(yī)生龐安常,因而創(chuàng)作了這篇作品。
游溪原文賞析
浣溪沙·游蘄水清泉寺 宋朝 蘇軾
游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蕭蕭暮雨子規(guī)啼。(蕭蕭 一作:瀟瀟)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雞。
《浣溪沙·游蘄水清泉寺》譯文
游玩蘄水的清泉寺,寺廟在蘭溪的旁邊,溪水向西流淌。
山腳下蘭草新抽的幼芽浸潤在溪水中,松林間的沙路被雨水沖洗的一塵不染,傍晚時分,細(xì)雨蕭蕭,布谷聲聲。
誰說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時期? 門前的溪水都還能向西邊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嘆時光的飛逝!
《浣溪沙·游蘄水清泉寺》注釋
蘄qí水:縣名,今湖北浠水縣。
浸:泡在水中。
蕭蕭:形容雨聲。
子規(guī):又叫杜宇、杜鵑、催歸。它總是朝著北方鳴叫,六、七月嗚叫聲更甚,晝夜不止,發(fā)出的聲音極其哀切,猶如盼子回歸,所以叫杜鵑啼歸、這種鳥也叫子規(guī)。
無再少:不能回到少年時代。
白發(fā):老年。
唱黃雞:感慨時光的流逝。因黃雞可以報曉,表示時光的流逝。
《浣溪沙·游蘄水清泉寺》賞析
這是一首觸景生慨、蘊含人生哲理的小詞,體現(xiàn)了作者熱愛生活、樂觀曠達的性格。
上片寫暮春游清泉寺所見之幽雅景致。山下溪水潺湲,溪邊的蘭草才抽出嫩芽,蔓延浸泡在溪水中。松柏夾道的沙石小路,經(jīng)過春雨的沖刷,潔凈無泥。時值日暮,松林間的杜鵑在瀟瀟細(xì)雨中啼叫著。這是一幅多么幽美寧靜的山林景致!首七字既點出游清泉寺時的時令,也點明蘭溪之名的由來。“浸”字與“皋蘭被徑兮,斯路漸”(《楚辭·招魂》)中的“漸”字一樣,均有“蔓延”之意。蘭草此際始出“芽”,其芽尚“短”,但生機勃勃,長勢很快,已由岸邊蔓延至溪水中矣。杜鵑啼聲凄婉,本是易引發(fā)羈旅之愁的。但作者此際漫步溪邊,觸目無非生意,渾然忘卻塵世的喧囂和官場的污穢,心情是愉悅的。兼之疾病始愈,有醫(yī)者相伴游賞,故杜鵑的啼叫亦未能攪亂作者此時之清興。總之,上片只是寫實景,其內(nèi)心所喚起的應(yīng)是對大自然的喜愛及對人生的回味,這就引出了下片的對人生的哲思。
下片就眼前“溪水西流”之景生發(fā)感慨和議論。“百川東到海,何時復(fù)西歸”(漢·《長歌行》)。“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時”。江水的東流不返,正如人的青春年華只有一次一樣,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guī)律,曾使古今無數(shù)人為之悲嘆。而作者此際面對著眼前西流的蘭溪水,卻產(chǎn)生奇妙的遐想:既然溪水可以西流,人為什么不可以重新?lián)碛星啻耗耆A呢?人生之“再少”,非如道教徒所企求的“返老還童”,乃是說應(yīng)保持一種年輕的樂觀的心態(tài)。因為人并不能改變這個世界;人所能改變的,僅僅是對這個世界的態(tài)度和看法。白居易《醉歌》詩有“誰道使君不解飲,聽唱黃雞與白日。黃雞催曉丑時鳴,白日催年酉前沒。腰間紅綬系未穩(wěn),鏡里朱顏看已失”諸句,乃嗟老嘆衰之詞也。作者尾句反用其意,認(rèn)為即使到了暮年,也不應(yīng)有那種“黃雞催曉”、朱顏已失的衰頹心態(tài),體現(xiàn)了作者在貶謫期間曠達振作的精神狀態(tài)。
全詞的特點是即景抒慨,寫景純用白描,細(xì)致淡雅;抒慨昂揚振拔,富有哲理。此前,作者于熙寧六年(1073)曾有詩云:“江邊身世兩悠悠,久與滄波共白頭。造物亦知人易老,故教江水向西流”(《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絕》其三)。乃是在錢塘潮來江水回流時所生發(fā)的感慨,與此詞旨趣有相近之處。但當(dāng)時作者是自請外任,以太常博士直史館的頭銜到美麗富庶的杭州作通判,是京官下派作地方官,仕途失意之感并不濃。此時則是以待罪之官的身份被安置在偏僻的黃州,孤寂苦楚的心情不是輕易可以擺脫的。因此,此詞下片所表現(xiàn)出來的對青春活力的呼喚,對老而無為的觀點的否棄,便顯得尤為可貴?梢哉f,這種在“命壓人頭不奈何”的逆境中的樂觀奮發(fā)的精神,是蘇軾之所以受到后世尊崇的重要原因之一。
《浣溪沙·游蘄水清泉寺》賞析二
蘄水,今湖北浠水,在黃州(今湖北黃岡)東。蘄水的清泉寺,下臨蘭溪。蘭溪水出于箬竹山,溪旁多蘭花,故名曰:蘭溪。此詞是元豐五年(1082年)三月,46歲的蘇軾貶官黃州期間所作。
上片寫暮春三月蘭溪的雨后景色。首句點名了蘭溪 得名的緣由——山下溪邊多蘭。同時又點明了游蘭溪的時令。蘭剛發(fā)芽,芽雖短,但是生機勃勃長勢很快,一個“浸”字寫盡春蘭的活力。次句寫漫步溪邊,“松間沙路凈無泥”化用了白居易的“沙路潤無泥”。蘇軾將“潤”改為“凈”,更加突出了蘭溪的潔凈和一塵不染!笆捠捘河曜右(guī)啼”點出了凈無泥的原因,同時又烘托出自己貶官黃州期間的凄涼環(huán)境和悲涼心情。暮雨蕭蕭、子規(guī)哀鳴都是寫實。暮春三月,春色正濃,可寫之景可謂數(shù)不勝數(shù)。但是作者獨取此景,這顯然和他當(dāng)時的處境和心情有著直接的關(guān)系。
但是,蘇軾畢竟是一個“奮厲有當(dāng)世志”的杰出人物。溪水西流使他感悟到:溪水尚且可以西流,難道人生就再無少了嗎?何必自傷白發(fā),哀嘆衰老呢?集中體現(xiàn)了他雖然身處困境,仍力求振作的精神。末句“休將白發(fā)唱黃雞”中的“白發(fā)”和“黃雞”都出自于白居易的《醉歌》(“誰道使君不解歌,聽唱黃雞與白日。黃雞催曉丑時鳴,白日催年酉時沒。腰間紅綬系未穩(wěn),鏡里朱顏看已失!保┌拙右赘袊@黃雞催曉、白日催年、朱顏易逝,調(diào)子低沉。蘇軾在這首詞中是說不要傷悲嘆白發(fā),感慨黃雞催曉,光陰易逝。這就一掃白詩的低沉調(diào)子,也沖淡了上片“蕭蕭暮雨子規(guī)啼”的悲涼氣氛。
此詞,上片寫景,景色如畫,淡雅凄婉;下片抒情,富有哲理,振奮人心。近千年來,不知令多少身受挫折的失意人重新煥發(fā)出生活下去的勇氣和繼續(xù)前進的信心!這首詞從山川景物著筆,意旨卻是探索人生的哲理,表達作者熱愛生活、曠達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整首詞如同一首意氣風(fēng)發(fā)的生命交響樂,一篇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宣言書,流露出對青春活力的召喚,對未來的向往和追求,讀之令人奮發(fā)自強。
上闋寫暮春三月蘭溪幽雅的風(fēng)光和環(huán)境:山下小溪潺湲,岸邊的蘭草剛剛萌生嬌嫩的幼芽。松林間的沙路,仿佛經(jīng)過清泉沖刷,一塵不染,異常潔凈。傍晚細(xì)雨瀟瀟,寺外傳來了杜鵑的啼聲。作者選取幾種富有特征的景物,描繪出一幅明麗、清新的風(fēng)景畫,令人身臨其境,心曠神怡,表現(xiàn)出詞人愛悅自然、執(zhí)著人生的情懷。
下闋迸發(fā)出使人感奮的議論。這種議論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而是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韻的語言,表達有關(guān)人生的哲理!罢l道”兩句,以反詰喚起,以借喻回答。結(jié)尾兩句以溪水西流的個別現(xiàn)象,即景生感,借端抒懷,自我勉勵,表達出詞人雖處困境而老當(dāng)益壯、自強不息的精神。
這首詞,上片以淡疏的筆墨寫景,景色自然明麗,雅淡凄美;下片既以形象的語言抒情,又在即景抒慨中融入哲理,啟人心智,令人振奮。詞人以順處逆的豪邁情懷,政治上失意后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催人奮進,激動人心。
《浣溪沙·游蘄水清泉寺》賞析三
這闋小令是三月所寫,蘭溪在黃州東南,寫的是雨中的南方初春。
五千年來有些意象在中國人眼中總是無比的凄楚與憂傷,比如長長短短的雨,比如杜宇,比如黃昏,比如飛過鷓鴣的青色天際。
詞的上半闋寫景,大的背景是子規(guī)鳴叫著的細(xì)雨蒙蒙。照一般看來,無邊的暮雨中杜宇泣血,自然是一切憂傷得說不出。可是蘇東坡偏偏就把它寫成了一首愉快清麗的歌,一幅生機盎然的畫:蘭芽在山中茁壯成長,松林間的沙路被雨水沖刷得干干凈凈,在綿綿的細(xì)雨中,有杜鵑在清啼。
后人對蘇東坡的評價是豪邁,因為他極少因外物的悲而悲。在我看來,倒不如說他是通透曠達,正是因為永遠置身事物之外去體味事物本身,所以得到的快樂與感言多于或異于常人。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提到詞的有我與無我之境,有我之境是將自己的情感帶入事物中,便是淚眼看花花不語,而此詞中蘇東坡卻跨越了觸景傷情或是因情傷景,到達王國維所言的無我境界。因此此詞大背景的凄涼便成了新涼,杜宇的叫聲也清亮了起來。
下闋詞是抒懷。"休將白發(fā)唱黃雞"一句典自白居易《醉歌示妓人商玲瓏》:黃雞催曉丑時鳴,白日催年酉前沒。白居易想表達的是紅顏易老,良時不返,偏偏蘇東坡反其道而用之,勸說世人莫要因為自己韶華已逝而心灰意冷,唱黃雞催曉的悲傷調(diào)子。
誰說人生不可能再年輕?門前的流水尚可以一輩子朝西,又怎么可以唱那些黃雞催曉的悲傷歌曲?這是蘇東坡的人生哲學(xué),老又如何?依然可以左牽黃右擎蒼,努力進取。誰說人不似花,再無少年時?青春可以永駐,只要心不老,青春就永遠不會老去,老去的,只是歲月本身。
蘇東坡善于直抒胸臆,不假比興,所以讀之覺顯露直白。他的詞大多源于他的生活經(jīng)驗與人生感悟,看似不經(jīng)意地脫口而出,實則是真正超脫的思想心情。
《浣溪沙·游蘄水清泉寺》賞析四
這首詞寫于元豐五年(1082)春,當(dāng)時時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任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這在蘇軾的政治生涯中,是一個重大的打擊,然而這首詞卻在逆境中表現(xiàn)出一種樂觀向上的精神。
上闋寫自然景色,首二句描寫早春時節(jié),溪邊蘭草初發(fā),溪邊小徑潔凈無泥,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卻以蕭蕭暮雨中,杜鵑哀怨的啼聲作結(jié)。子規(guī)聲聲,提醒行人"不如歸去",給景色抹上了幾分傷感的色彩。
下闋卻筆鋒一轉(zhuǎn),不再陷于子規(guī)啼聲帶來的愁思,而是振起一筆。常言道"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歲月的流逝,正如同東去的流水一般,無法挽留。然而,人世總有意外,"門前流水尚能西",既是眼前實景,又暗藏佛經(jīng)典故。東流水亦可西回,又何必為年華老大徒然悲哀呢?看似淺顯,卻值得回味。先著《詞潔》卷一謂:"坡公韻高,故淺淺語亦自不凡。"
全詞洋溢著一種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然而上闋結(jié)句的子規(guī)啼聲,隱隱折射出詞人處境,也更顯出詞中達觀態(tài)度的難能可貴,故陳廷焯《白雨齋詞話》謂:"愈悲郁,愈豪放,愈忠厚,令我神往。"
《浣溪沙·游蘄水清泉寺》鑒賞
東坡為人胸襟坦蕩曠達,善于因緣自適。他因詩中有所謂“譏諷朝廷”語,被羅織罪名入獄,“烏臺詩案”過后,于公元1080年(元豐三年)二月貶到黃州。這在蘇軾的政治生涯中,是一個重大的打擊。此詞描寫雨中的南方初春,表達作者雖處困境而老當(dāng)益壯、自強不息的精神,洋溢著一種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上闋寫暮春三月蘭溪幽雅的風(fēng)光和環(huán)境,景色自然明麗,雅淡清美;下闋抒發(fā)使人感奮的議論,即景取喻,表達有關(guān)人生感悟,啟人心智。全詞即景抒慨,寫景純用白描,細(xì)致淡雅;抒慨昂揚振拔,富有哲理。
上闋寫清泉寺幽雅的風(fēng)光和環(huán)境。山下小溪潺湲,岸邊的蘭草剛剛萌生嬌嫩的幼芽。松林間的沙路,潔凈無泥。傍晚細(xì)雨瀟瀟,寺外傳來了布谷的叫聲。作者此際漫步溪邊,觸目無非生意,渾然忘卻塵世的喧囂和官場的污穢,心情是愉悅的。喚起內(nèi)心對大自然的喜愛及對人生的回味,這就引出了下片的對人生的哲思。
下片詩人就眼前“溪水西流”之景生發(fā)感慨和議論。這種議論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而是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韻的語言,攄寫有關(guān)人生的哲理!罢l道”兩句,以反詰喚起:以借喻回答!叭松L恨水長東”,光陰猶如晝夜不停的流水,匆匆向東奔駛,一去不可復(fù)返,青春對于人生來說只有一次,正如古人所說:“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時!边@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guī)律。然而,在某種意義上講,人未始不可以老當(dāng)益壯。自強不息的精神,往往能煥發(fā)生命的光彩。因此詞人發(fā)出令人振奮的議論:“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
“白發(fā)”、“黃雞”比喻世事匆促,光景催年。白居易當(dāng)年在《醉歌》中唱道:“誰道使君不解歌,聽唱黃雞與白日。黃雞催曉丑時鳴,白日催年酉前沒。腰間紅綬系未穩(wěn),鏡里朱顏看已失!贝颂幾髡叻雌湟舛弥,希望人們不要徒發(fā)自傷衰老之嘆。應(yīng)該說,這是不服衰老的宣言,這是對生活、對未來的向往和追求,這是對青春活力的召喚。在貶謫生活中,能一反感傷遲暮的低沉之調(diào),唱出如此催人自強的歌曲,這體現(xiàn)出蘇軾熱愛生活、曠達樂觀的性格。
這首詞,上片以淡疏的筆墨寫景,景色自然明麗,雅淡凄美;下片既以形象的語言抒情,又在即景抒慨中融入哲理,啟人心智,令人振奮。詞人以順處逆的豪邁情懷,政治上失意后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催人奮進,激動人心。
《浣溪沙·游蘄水清泉寺》創(chuàng)作背景
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豐五年)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至黃州(今湖北黃岡)任團練副使。春三月作者游蘄水清泉寺時寫下此詞。
游溪原文賞析
游蘭溪/游沙湖
黃州東南三十里為沙湖,亦曰螺師店。予買田其間,因往相田得疾。聞麻橋人龐安常善醫(yī)而聾。遂往求療。安常雖聾,而穎悟絕人,以紙畫字,書不數(shù)字,輒深了人意。余戲之曰:“余以手為口,君以眼為耳,皆一時異人也。”疾愈,與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蘄水郭門外二里許。有王逸少洗筆泉,水極甘,下臨蘭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蕭蕭暮雨子規(guī)啼。誰道人生無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雞!笔侨談★嫸鴼w。
翻譯
離黃州東南三十里是沙湖,又叫螺螄店。我在那里買了田地,因為去看田,得了病。聽說麻橋人龐安常會看病,是個聾子。就去他那里看病。龐安常雖然耳朵聾,可是聰明超過一般人。我用紙寫字給他看,寫不了幾個,他就能夠深刻地懂得我的意思。我和他開玩笑說:“我用手當(dāng)嘴巴,你用眼當(dāng)耳朵,我倆都是一時奇異的人!辈『弥螅液退煌ビ斡[清泉寺。寺在蘄水縣城外兩里左右。那里有個王羲之的洗筆池,池水很香很甜,下方靠近蘭溪,溪水倒向西流。我因此作了一首詩歌:山下蘭芽兒,短短的,浸在溪水里,松林里沙子路上好干凈,沒有污泥。傍晚的雨瀟瀟下,子規(guī)鳥正在鳴啼。誰說人老了就不可能再青春年少呢?請你看看那蘭溪水吧,還能流向西,莫傷悲,白發(fā)老人還能作報曉的雞。這一天,我們開懷暢飲才回去。
注釋
游蘭溪:選自《東坡志林》。本篇一作《游沙湖》。游蘭溪,游覽蘭溪。蘭溪,在今湖北省浠水縣東,水出竹箬山,其側(cè)多蘭,唐置蘭溪縣。
黃州:現(xiàn)在湖北省黃崗一帶。蘇軾曾貶為黃州團練副使。
相:察看。
龐安常:人名,字時安,當(dāng)時名醫(yī)。兒時讀書過目不忘,博物通古今。耳聾,但自學(xué)研習(xí)中醫(yī),尤善針灸,為人治病,救人無數(shù),為鄉(xiāng)里口碑。
穎悟絕人:聰明超過一般人。穎悟,聰明。絕,過。
輒:立即,就。
了:領(lǐng)悟。
戲:調(diào)笑。
異人:奇特的人。
蘄水:舊縣名,治所在今湖北浠水縣。
郭:外城,古代在城的外圍加筑一道城墻。
王逸少:東晉著名書法家王羲之,表字逸少。傳說他曾“臨池學(xué)書,池水盡黑”。
甘:香甜,味美。
歌:指文中結(jié)尾部分的《浣溪沙》詞,也是作者所作。
蕭蕭:同“瀟瀟”,形容細(xì)雨。
子規(guī):又名杜鵑鳥,布谷鳥。
少:青春年少。
休將白發(fā)唱黃雞:不要面對報曉的黃雞悲嘆自己的白發(fā)。黃雞,
報曉雞劇飲:開懷暢飲。
賞析
《游蘭溪》是一篇山水游記,又是記人之作。記游而記人,記人而及己。這中間,龐安常是個關(guān)鍵人物,作者是從龐安常與“我”同“異”的角度來寫人的,“異”是關(guān)鍵之關(guān)鍵。作者去蘭溪,原本不是去游山玩水,欣賞名勝古跡,他是去看田的。一個風(fēng)云人物,不“處廟堂之高”,反倒跑到那窮鄉(xiāng)僻壤去看田。
公元1080年(宋神宗元豐三年二月),蘇軾因烏臺詩案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可是“不得簽書公文”。只有“無案牘之勞形”。這一走就走病了,三十多里地,他一介文弱書生,經(jīng)不起寒暑的襲擊、田間之苦,何況還有心病。
他沒有朝廷太醫(yī)院供候,只好去找鄉(xiāng)村的“赤腳醫(yī)生”。有一醫(yī)術(shù)高明的人叫龐安常,是個聾子。作者不去寫見面寒暄,也無法寫他望聞問切,只是抓住“聾”這個特征來下筆。自己只能“以紙畫字”來表達內(nèi)心的想法,而龐安常只能“以眼為耳”來向你了解病情?墒沁沒有寫上幾個字,龐安常醫(yī)生卻能深刻地懂得人的意思,真是聰明絕頂。
專程去看田,卻不寫田。不光是急著看病,何病、何藥等也均沒有寫,由此引出龐安常,徑直把龐安!耙匝蹫槎钡墓之愄貙懺谧x者面前。
在一個有生理缺陷的人面前戲言說笑,不怕忌諱。從后文同游來看,他們是心心相印的好朋友?此浦C謔,其實也是在寫他自己,實在寄寓了很深的感嘆。聾子龐安!耙匝蹫槎保梢环角墒稚襻t(yī);而詩人“以手為口”,是一代詩文絕佳的士子。安!胺f悟絕人”,卻隱居鄉(xiāng)間,權(quán)充一名村醫(yī);自己也因詩文得禍,貶居僻遠。而又自居“異人”,可見作者開朗詼諧、活潑風(fēng)趣與樂觀自信的性情。得這樣一位同病相憐、眼明心慧而又一派天然之能人,早已把自己的病放到了一邊,直接寫他們在他病好過后同游清泉寺。
前者以文敘事,說得簡潔、生動,三言兩語便勾勒出一“穎悟絕人”的“異人”形象。后者以詞說理,前片寫景,畫出暮春村野景象;后片純作議論,且一反前人舊說,耐人尋味,而用語形象,能引人思。
清泉寺還與一位才異之人相關(guān),就是東晉著名書法家王羲之,惟此三人(王、龐、蘇)都是異常之人。白居易《醉歌示妓人商玲瓏》詩借“黃雞催曉”嘆時光易逝、人生易老,而蘇軾卻反其意而用之唱《浣溪沙》詞,這是一種從容自信、曠達樂觀的人生豪情,最后一起暢飲而后歸。這種人生情懷也使本文具有了一種超然灑脫的韻致。
創(chuàng)作背景
《游蘭溪》是公元1082年(元豐五年三月)的事。這是作者貶為黃州團練副使期間所作。當(dāng)時他在政治上失意,生活上也比較艱苦,但仍對人生抱著樂觀向上的態(tài)度、豁達的胸襟,實在難能可貴。
游溪原文賞析
游溪原文:
野水煙鶴唳,楚天云雨空。
玩舟清景晚,垂釣綠蒲中。
落花飄旅衣,歸流澹清風(fēng)。
緣源不可極,遠樹但青蔥。
游溪注釋:
【楚天云雨】戰(zhàn)國楚宋玉《高唐賦》寫楚王在陽臺夢見巫山神女,女去而辭曰:“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云,暮為行雨!焙笠蛞浴俺煸朴辍敝肝咨缴衽蚰信畾g情。唐李商隱《有感》詩:“一自《高唐賦》成后,楚天云雨盡堪疑!焙筇魄f宗《陽臺夢》詞:“嬌多情脈脈,羞把同心捻弄。楚天云雨卻相和,又入陽臺夢。”清王鵬運《沁園春》詞:“嘆春江花月,競傳宮體;楚天云雨,枉託微詞!鼻寮{蘭常安《眼兒媚·秋閨》詞:“楚天云雨都成幻,遺恨到如今。題紅心事,分釵密約,幾度沉吟!
游溪原文賞析
游溪原文:
野水煙鶴唳,楚天云雨空。
玩舟清景晚,垂釣綠蒲中。
落花飄旅衣,歸流澹清風(fēng)。
緣源不可極,遠樹但青蔥。
游溪注釋:
【楚天云雨】戰(zhàn)國楚宋玉《高唐賦》寫楚王在陽臺夢見巫山神女,女去而辭曰:“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云,暮為行雨!焙笠蛞浴俺煸朴辍敝肝咨缴衽,或男女歡情。唐李商隱《有感》詩:“一自《高唐賦》成后,楚天云雨盡堪疑!焙筇魄f宗《陽臺夢》詞:“嬌多情脈脈,羞把同心捻弄。楚天云雨卻相和,又入陽臺夢!鼻逋貔i運《沁園春》詞:“嘆春江花月,競傳宮體;楚天云雨,枉託微詞!鼻寮{蘭常安《眼兒媚·秋閨》詞:“楚天云雨都成幻,遺恨到如今。題紅心事,分釵密約,幾度沉吟。”
作者簡介(韋應(yīng)物)
韋應(yīng)物(737~792),中國唐代詩人。漢族,長安(今陜西西安)人。今傳有10卷本《韋江州集》、兩卷本《韋蘇州詩集》、10卷本《韋蘇州集》。散文僅存一篇。因出任過蘇州刺史,世稱“韋蘇州”。詩風(fēng)恬淡高遠,以善于寫景和描寫隱逸生活著稱。
【游溪原文賞析】相關(guān)文章:
溪居原文及賞析02-06
《溪居》原文及賞析03-29
涇溪原文及賞析03-24
《涇溪》原文及賞析04-03
《桃花溪》原文及賞析04-03
溪興原文及賞析03-30
溪亭原文及賞析03-03
溪居原文及賞析03-03
桃花溪原文及賞析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