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長安秋望原文及賞析
原文:
長安秋望
[唐代]杜牧
樓倚霜樹外,鏡天無一毫。
南山與秋色,氣勢兩相高。
譯文
樓閣高聳于經霜的樹林之上,登高望遠,天空如明鏡無纖云一毫。
南山在澄明的秋天竟是那樣高峻,莫不是要與秋色試比氣勢的大?
注釋
秋望:在秋天遠望。
倚:靠著,倚立。
霜樹:指深秋時節(jié)的樹。
外:之外。指樓比“霜樹”高。
鏡天:像鏡子一樣明亮、潔凈的天空。
無一毫:沒有一絲云彩。
南山:指終南山,在今陜西西安南。
秋色:晴高氣爽的天空。
氣勢:氣概。喻終南山有與天宇比高低的氣概。
賞析:
這是一曲高秋的贊歌。題為《長安秋望》,重點卻并不在最后的那個“望”字,而是贊美遠望中的長安秋色!扒铩钡娘L貌才是詩人要表現(xiàn)的直接對象。
“樓倚霜樹外,鏡天無一毫。”這首小詩的前兩句是說,樓閣倚在經霜的樹林外,天空如明鏡無纖云一毫。
首句點出望的立足點!皹且兴獦渫狻钡摹耙小,是倚立的意思,重在強調自己所登的高樓巍然屹立的姿態(tài);“外”是“上”的意思。秋天經霜后的樹多半木葉凋落,越發(fā)顯出它的高聳挺拔;而樓又高出霜樹之外,在這樣一個立足點上,方能縱覽長安高秋景物的全局,充分領略它的高遠澄潔之美。所以這一句是全詩的出發(fā)點和基礎,沒有它,也就沒有望中所見的一切。
次句寫望中所見的天宇!扮R天無一毫”,是說天空明凈澄潔的像一面纖塵不染的鏡子,沒有一絲陰翳云彩。這正是秋日天空的典型特征。這種澄潔明凈到近乎虛空的天色,又進一部表現(xiàn)了秋空的高遠寥廓,同時也寫出了詩人當時那種心曠神怡的感受和高遠澄凈的心境。
“南山與秋色,氣勢兩相高!毙≡姷暮髢删涫钦f,峻拔的南山與清爽的秋色,氣勢互不相讓兩兩爭高?
第三句寫到遠望中的終南山。將它和秋色相比,說遠望中的終南山,它那峻拔入云的氣勢,像是要和高原無際的秋色一賽高低。
南山是具體有形的個別事物,而“秋色”卻是抽象虛泛的,是許多帶有秋天景物特點的具體事物的集合和概括,二者似乎不好比擬。而這首詩卻別出心裁的用南山襯托秋色。秋色是很難描寫的,而且不同的作者對秋色有不同的觀賞角度和感受,有的取其凄清蕭瑟,有的取其明凈澄潔,有的取其高遠寥廓。這首詩的作者顯然偏于欣賞秋色的高遠無極,這是從前兩句的描寫中可以看出。但秋天那種高遠無極的氣勢是只可意會,難以言傳。在這這種情況下,以實托虛便成為有效的藝術手段。具體有形的南山,襯托出抽象虛泛的秋色,讀者通過“南山與秋色,氣勢兩相高”的詩句,不但具體感受到“秋色”之高,而且連它的氣勢、精神和性格也若有所悟了。
這首詩的好處,還在于他在寫出長安高秋景色的同時寫出了詩人的精神性格。它更接近于寫意畫。高遠、寥廓、明凈的秋色,實際上也正是詩人胸懷的象征與外化。特別是詩的末句,賦予南山與秋色一種峻拔向上的動態(tài)。這就更鮮明的表示詩人的性格氣質,也使全詩在躍動的氣勢中結束,留下了充分想象的余地。
【長安秋望原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長安秋望原文及賞析03-08
長安秋望原文翻譯及賞析08-14
長安晚秋 / 秋望 / 秋夕原文及賞析08-22
長安晚秋 / 秋望 / 秋夕原文賞析10-22
長安秋望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8-16
長安春望原文及賞析03-27
長安春望原文及賞析07-21
長安秋原文賞析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