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片_最新国产免费Av网址_国产精品3级片

范文資料網(wǎng)>書稿范文>賞析>《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東禪莊院原文、注釋及賞析

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東禪莊院原文、注釋及賞析

時間:2022-10-17 15:19:38 永恒 賞析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東禪莊院原文、注釋及賞析

  在現(xiàn)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對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詩很是熟悉吧,古詩是中文獨有的一種文體,有特殊的格式及韻律。你知道什么樣的古詩才經(jīng)典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東禪莊院原文、注釋及賞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原文:

  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東禪莊院

  宋代:蘇軾

  十日春寒不出門,不知江柳已搖村。

  稍聞決決流冰谷,盡放青青沒燒痕。

  數(shù)畝荒園留我住,半瓶濁酒待君溫。

  去年今日關山路,細雨梅花正斷魂。

  譯文:

  十日春寒不出門,不知江柳已搖村。

  初春的嚴寒里,十天來我未曾走出家門,不知道江邊柳絲,已搖曳著新的青春。

  稍聞決決流冰谷,盡放青青沒燒痕。

  漸漸聽到山谷中流冰融化的聲音,原野上一望無際的新草,遮沒了燒過野火的舊痕。

  數(shù)畝荒園留我住,半瓶濁酒待君溫。

  幾畝荒僻的田園留我在這兒居住,半瓶渾濁的老酒等待友人來溫。

  去年今日關山路,細雨梅花正斷魂。

  去年今日我走在關山道路,細雨中梅花開放正暗自斷魂。

  注釋:

  十日春寒不出門,不知江柳已搖村。

  稍聞決決流冰谷,盡放青青沒(mò)燒痕。

  稍:猶“漸”。決決,水流貌。冰谷:尚有薄冰的溪谷。青青:指新生的野草。燒痕:舊草為野火所燒,唯余痕跡。燒,指野火。

  數(shù)畝荒(huāng)園留我住,半瓶濁(zhuó)酒待君溫。

  數(shù)畝荒園:指女王城東禪莊院。溫:稍微加熱。

  去年今日關山路,細雨梅花正斷魂(hún)。

  斷魂:形容情深或哀傷。

  賞析:

  首聯(lián)寫春天來得很快,因“春寒”,僅僅十天不出門,而江邊柳樹已一片嫩綠!敖褤u村”的“搖”字很形象,活畫出春風蕩漾、江柳輕拂的神態(tài)。

  頷聯(lián)進一步描寫春景。關于決決,盧綸《山店》有“決決溪泉到處聞”之句。關于冰谷,柳宗元《晉問》:“雪山冰谷之積,觀者膽掉!惫戎猩杏斜f明是早春。早春溪流甚細,故冠以“稍聞”二字,用詞精確。青青,新生野草的顏色。后句說青青新草覆蓋了舊有燒痕。冠以“盡放”二字,更顯得春意盎然。

  頸聯(lián)寫潘、古、郭三人為他餞行!皵(shù)畝荒園”,點明了餞行的地點!傲粑易 ,“待君溫”,寫出了三人對蘇軾的深厚情誼。而這個地方正是他一年前赴黃州所經(jīng)之地,此時友人的情誼,使他回想起一年以前的孤獨和凄涼。因此,尾聯(lián)轉以回憶作結。

  前一年蘇軾赴黃州途中所作的《梅花二首》,寫得非常凄苦,催人淚下。其一說:“春來幽谷水潺潺,的皪梅花草棘間。一夜東風吹石裂,半隨飛雪度關山!钡陌嵉拿坊ㄉ诓菁蚜钊诵暮,又被“東風”吹落殆盡。其二說:“何人把酒慰深幽,開自無聊落更愁。幸有清溪三百曲,不辭相送到黃州!泵坊ㄩ_于草棘中,無人欣賞,已夠無聊了;而又為“東風”摧落,或隨飛雪度關山,或隨清溪流黃州,更令人愁苦。所謂“去年今日關山路,細雨梅花正斷魂”即指此。末句化用杜牧《清明》詩:“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他此時也是“路上行人”,尾聯(lián)不止是回憶“去年今日”,也是在寫“今年今日”,汪師韓評價說:“含蘊無窮!保ā短K詩選評箋釋》)

  這首詩前四句寫“往岐亭”途中所見,五六句寫女王城餞別,末二句因餞別而聯(lián)想到前一年無人“把酒慰深幽”。表面上看,全詩“于題不甚顧”(馮班語,見《紀批瀛奎律髓》),實際是緊扣題意。寫初春之景,景色如畫;寫友人之情,情意深厚。全詩一氣貫注,看似信筆揮灑,實則勾勒甚密,有天機自得之妙。

  拓展閱讀:

  作品簡介

  《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東禪莊院》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言律詩。描寫了乍見的初春種種景象,有聲有色,又純是鄉(xiāng)野風光。同時在日常生活情形的敘述中,表現(xiàn)了貶斥生涯里友情帶給他的溫暖。篇末回憶去年貶來黃州途中“細雨梅花正斷魂”的況味,痛定思痛,于平靜中透出辛酸。全詩自然天成,情意深厚。

  創(chuàng)作背景

  蘇軾的好友陳慥(季常)隱居于岐亭,蘇軾貶官黃州期間,他們經(jīng);ピL,蘇軾這次往岐亭也是為訪陳慥。潘、古、郭三人是蘇軾到黃州后新結識的友人,潘指潘丙,字彥明,詩人潘大臨之叔。古指古耕道,通音律。郭指郭遘,喜好寫挽歌。他們三人對貶謫中的蘇軾幫助頗大。蘇軾《東坡八首》之七說:“潘子久不調,沽酒江南村。郭生本將種,賣藥西市垣。古生亦好事,恐是押牙孫。家有一畝竹,無時客叩門。我窮舊交絕,三子獨見存。從我于東坡,勞餉同一飧。”蘇軾于元豐三年(1080)赴黃州貶所途中,過春風嶺,正是梅花凋謝的時候,曾作《梅花二首》;過岐亭,遇故友陳慥。這次去岐亭訪陳慥,正好時隔一年,景色依舊,想到前一年的凄涼境況,蘇軾感慨萬端,寫下了這首著名的詩篇。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蘇洵之子。嘉祐年間(1056—1063)進士。曾上書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詩諷刺新法而下御史獄,貶黃州。宋哲宗時任翰林學士,曾出知杭州、穎州,官至禮部尚書。后又貶謫惠州、儋州。在各地均有惠政。卒后追謚文忠。學識淵博,喜好獎勵后進。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其文縱橫恣肆,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并稱“蘇辛”。 又工書畫。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書傳》、《東坡樂府》等。

【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東禪莊院原文、注釋及賞析】相關文章:

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東禪莊院原文及賞析03-15

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東禪莊院原文及賞析08-18

古離別原文、注釋及賞析09-10

江城子·鵁鶄飛起郡城東原文及賞析08-23

古大梁行原文、注釋及賞析09-06

晚出新亭原文、注釋及賞析08-21

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原文及賞析08-29

正月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9-07

古塞下曲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