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的習俗
秋分的來歷,“立秋”是秋季的開始,到“霜降”為秋季終止,而“秋分”正好是從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所以叫秋分。秋分的習俗有很多,比如秋祭月、吃秋菜、送球牛、拜神、放風箏等,我和大家來分享一下!
秋分的習俗
秋祭月
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說,秋分曾是傳統(tǒng)的“祭月節(jié)”。現(xiàn)在的中秋節(jié)則是由傳統(tǒng)的“祭月節(jié)”而來。由于月宮中的嫦娥是位女子,因此有了“惟供月時,男子多不叩拜”,即民諺所說“男不拜月”的傳統(tǒng)。
豎雞蛋
“秋分到,蛋兒俏”。在每年的春分或秋分這一天,我國很多地方都會有不少人在做“立蛋”試驗。
吃秋菜
嶺南地區(qū),昔日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一種野莧菜。采回的秋菜一般與魚片“滾湯”,名曰“秋湯”。在南京,則流行吃“桂花鴨”,用普通的鹽水鴨,以桂花鹵入味。“桂花鴨”于桂子飄香之時上市,肥而不膩,味美可口。
粘雀嘴
秋分這一天,農民按習俗每家都要吃湯圓,而且還要把不用包心的湯圓十多個或二三十個煮好,用細竹叉扦著置于室外田邊地坎,名曰粘雀子嘴,意思是希望避免雀子來破壞莊稼。
送秋牛
秋分時分便會出現(xiàn)挨家送秋牛圖的人!扒锱D”是把二開紅紙或黃紙印上全年節(jié)氣,還要印上農夫耕田圖樣。送圖者都是些民間善言唱者,主要說些秋耕和吉祥不違農時的話,言詞雖隨口而出,卻句句有韻動聽。俗稱“說秋”,說秋人便叫“秋官”。
品秋蟹
秋分時節(jié),蟹肉肥美。螃蟹具有極高的營養(yǎng)價值,其蛋白質含量比豬肉、魚肉都要高出好幾倍,而且含有豐富的鈣、磷、鐵以及維生素A等營養(yǎng)元素。但螃蟹性寒,切勿大量食用。
秋分的習俗
秋分節(jié)氣的飲食習俗
一、鴨肉
鴨肉的營養(yǎng)價值很高,適于滋補。但與其他肉類相比,鴨肉性涼,具有滋陰養(yǎng)肺、止咳化痰的作用。其蛋白質含量也比豬肉、牛羊肉要高出20%左右,經常食用可以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而且,鴨肉中的脂肪含量較低,其中不飽和脂肪易被人體消化,可以降低膽固醇,保護心臟。
推薦食譜:山藥老鴨煲
原料:鴨子約1000克、山藥500克、蔥、姜、八角、料酒、鹽適量即可。
做法:先將鴨子洗凈剁塊,山藥去皮切塊,姜切片,蔥切段;鴨肉焯水后,冷水下鍋煮,放入蔥、姜、八角、料酒;大約40分鐘后,待湯表面浮出油花后,放入山藥,煮至食材酥軟,再加入鹽調味即可。
二、菜花
菜花含有豐富的維生素類物質,每200克新鮮菜花可為成年人提供一天所需維生素A的75%以上。其維生素C的含量更為突出,每百克可達80毫克,比常見的大白菜、黃豆芽菜含量要高3—4倍,比柑桔的含量要多出2倍。中醫(yī)素來有“色白入肺”之說。秋天是呼吸道感染疾患多發(fā)季節(jié),潔白的菜花無疑是一種適時的保健蔬菜。
推薦食譜:菜花燒香菇
原料:菜花300克、香菇(干)50克、醬油10克、鹽3克、味精2克、大蔥2克、白砂糖5克、黃酒10克、淀粉(豌豆)8克、胡麻油3克、色拉油20克。
秋分節(jié)氣注意事項
秋分到,注重陰陽平衡
傳統(tǒng)養(yǎng)生方法的總原則,即“法于陰陽,和于術數”。所謂“法于陰陽”,就是按照自然界的變化規(guī)律而起居生活;所謂“和于術數”,就是根據正確的養(yǎng)生保健方法進行調養(yǎng)鍛煉,如心理平衡、生活規(guī)律、合理飲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不過度勞累等。
秋分到,溫燥變成涼燥
秋季天氣干燥,主要外邪為燥邪,秋分之前有暑熱的余氣,故多見于溫燥;秋分之后,陣陣秋風襲來,使氣溫逐漸下降,寒涼漸重,所以多出現(xiàn)涼燥。
秋分一到,早晚溫差開始加大,要防涼燥,在加強體育鍛煉的同時,還要時刻注意天氣變化,及時添加衣服,夜間睡覺時要蓋好被子,以防著涼感冒。而有呼吸系統(tǒng)疾病、慢性胃病和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的人,要特別注意身體的保暖,嚴格遵循醫(yī)囑,防止病情波動。
秋涼早,運動更要得法
秋分怎樣運動最適宜,可以散步、快步走、慢跑等。運動時以周身微熱,尚未出汗最佳,汗出即可停止,切勿大汗淋漓,這樣既可得到鍛煉,又可避免寒氣通過毛孔進入人體,引發(fā)疾病。
健肺潤津的運動也是此時節(jié)的首選。對于辦公室一族來說,擴胸、舒展等運動都是不錯的選擇,如果上了年紀,不太習慣經常出門運動,可以經常做些扣齒吞津動作。至于吞津之法,可以用舌在口中攪動,左轉36下,右轉36下,使口中充滿津液,然后分3次吞咽。
秋分開始,運動就不宜過早了,每天最好太陽升起來之后才開始,太陽落山前就結束,不宜過早或過晚。
飲食上,多吃溫潤之物
補充足夠的水分也可以起到滋陰潤肺、養(yǎng)陰生津的作用。飲食調養(yǎng)方面,建議多喝水,多吃清潤、溫潤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蜂蜜、乳品、梨等,可以起到滋陰潤肺、養(yǎng)陰生津的作用。
秋分節(jié)氣養(yǎng)生
秋分節(jié)氣已經真正進入到秋季,作為晝夜時間相等的節(jié)氣,人們在養(yǎng)生中也應本著陰陽平衡的規(guī)律,使機體保持“陰平陽秘”的原則,按照《素問·至真要大論》所說:“謹察陰陽之所在,以平為期”,陰陽所在不可出現(xiàn)偏頗。
辛辣食物不宜多吃,可適當食甘潤或具有降肺氣功效的果蔬,如芝麻、核桃、胡蘿卜、蜂蜜、乳品、梨等。多喝水,也可以適當喝點花果茶,如小青柑、柚子茶、菊花茶等。
秋分寒起宜飲茶,老茶此時正適宜。所謂老茶,就是黑茶、烏龍、白茶等在存儲條件得當的情況下,存放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可以改變原有的口感,茶性更加溫和,更適合在秋冬微涼時節(jié)飲用。
秋分養(yǎng)生吃什么食物補水潤燥養(yǎng)陰
1、山楂
山楂性味甘,酸,微溫,含有酒石酸、檸檬酸、皂甙、果糖,維生素c、維生素B,尼克酸、鈣、鐵、硒、黃酮類等營養(yǎng)成分,其中維生素c的含量在水果中僅次于紅棗和獼猴桃;胡蘿卜素和鈣的含量也很高。秋季養(yǎng)生宜適當多吃酸性食物,吃些山楂可以消食化積,散淤生津,還有增強食欲、改善睡眠、保持骨和血中鈣的恒定,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延年益壽的作用,非常適合老年人食用。
2、柿子
柿子,甜膩可口,營養(yǎng)豐富,所含維生素和糖分比一般水果高1—2倍左右。一個人一天吃1個柿子,所攝取的維生素C基本上就能滿足一天需要量的一半。柿子,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核黃素、維生素等微量元素,具有潤肺化痰、清熱生津、澀腸止痢、健脾益胃,生津潤腸、涼血止血等多種功效。秋季人易上火咳嗽,多吃柿子可以緩解。
3、石榴
石榴紅如瑪瑙、白似水晶,富含有機酸、糖類、蛋白質、脂肪,維生素C、B族維生素以及鈣、磷、鉀等。石榴皮中含有多種生物堿,能抑制流感病毒。其果皮中含有蘋果酸、鞣質、生物堿等成分,能有效地治療腹瀉、痢疾等癥。秋季,人易患風寒感冒、腹瀉等疾病,適當多吃石榴可以有效抑制流感病毒,防治腹瀉。
4、楊桃
楊桃,富含糖類、維生素C、有機酸以及大量的揮發(fā)性成分。常吃楊桃可以減少機體對脂肪的吸收,有降低血脂、膽固醇的作用,還可以使人體內的熱或酒毒隨小便排出體外,消除疲勞感。楊桃果汁中含有大量草酸、檸檬酸、蘋果酸等,能提高胃液的酸度,促進食物的消化。
5、香瓜
香瓜含有維生素A,B,C和鎂,鈉和鉀等礦物質,不含膽固醇,熱量低,而且富含膳食纖維,非常適合膽固醇高的病人、減肥人士以及便秘患者食用。老年人經常吃,還可以預防與年齡有關的骨質流失,并且有助于防止心臟疾病,甚至癌癥。
6、秋梨
梨,因為本身的鮮嫩多汁,被稱為“天然礦泉水”。梨,能夠清熱解毒,清心降火,生津潤肺,最適合作為秋季潤燥的食物。除了生吃之外,我們還可以榨汁享用;蚣优齑蠛、冬瓜子、冰糖少許,煮飲,對天氣亢燥、體質火旺、喉炎干澀、聲音不揚者,具有滋潤喉頭、補充津液的功效。
7、蓮藕
民間早就有“荷蓮一身寶,秋藕最補人”的說法。秋令時節(jié),正是鮮藕應市之時。此時天氣干燥,吃些藕能起到養(yǎng)陰清熱、潤燥止渴、清心安神的作用。同時,蓮藕性溫,有收縮血管的功能,多吃可以補肺養(yǎng)血。鮮藕除了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外,蛋白質和各種維生素及礦物質的含量也很豐富,還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對治療便秘,促使體內有害物質排出,十分有益。新鮮蓮藕榨汁加蜂蜜,有助解除煩悶口渴。煮熟之后健脾開胃,適合脾胃虛弱的人滋補養(yǎng)生。
8、蘿卜
蘿卜性清涼,有一定的潤肺止咳功效,尤其是在冬天,人們常常會出現(xiàn)燥熱痰多,肺部不適等癥狀,得法地吃一些蘿卜,就可得到輔助治療。蘿卜生吃是一種方法,不但清涼而且水分多,可以利尿,有益健康。同時做一些冰糖蘿卜也格外有效。喉嚨疼痛的人可以自制點“蘿卜糖”,把蘿卜切成小塊,加入適量的蜂蜜腌制,等蘿卜在蜂蜜中浮起后撈出,每次喉嚨疼痛的時候吃上一點,情況會得到一定的緩解。
秋分節(jié)氣的習俗
豎蛋
在每年的秋分那一天,世界各地都會有數以千萬計的人在做“豎蛋”試驗。這一被稱之為“中國習俗”的玩藝兒,何以成為“世界游戲”,目前尚難考證。不過其玩法確簡單易行且富有趣味:選擇一個光滑勻稱、剛生下四五天的新鮮雞蛋,輕手輕腳地在桌子上把它豎起來。雖然失敗者頗多,但成功者也不少。秋分成了豎蛋游戲的最佳時光,故有“秋分到,蛋兒俏”的說法。豎立起來的蛋兒好不風光。
吃秋菜
在嶺南地區(qū),昔日四邑(現(xiàn)在加上鶴山為五邑)的開平蒼城鎮(zhèn)的謝姓,有個不成節(jié)的習俗,叫做“秋分吃秋菜”!扒锊恕笔且环N野莧菜,鄉(xiāng)人稱之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在田野中搜尋時,多見是嫩綠的,細細棵,約有巴掌那樣長短。采回的秋菜一般家里與魚片“滾湯”,名曰“秋湯”。有順口溜道:“秋湯灌臟,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秋,人們祈求的還是家宅安寧,身壯力健。
拜神
秋分前后的民俗節(jié)日有二月十五日開漳圣王誕辰:開漳圣王又稱“陳圣王”,為唐代武進士陳元光,對漳洲有功,死后成為漳洲守護神。二月十九日觀世音菩薩誕辰,每逢誕辰,信徒多茹素齊,前往各觀音寺廟祭拜。二月二十五日三山國王祭日:三山國王是指廣東省潮州府揭陽縣的獨山、明山、巾山三座山的山神,早年由潮州客家移民秋為守護神,因此信徒以客籍人士為主。
秋分養(yǎng)生小知識
飲食以清潤溫潤為主
入秋后,天干物燥漸現(xiàn),燥邪傷人,容易耗人津液,出現(xiàn)口干、唇干、鼻干、咽干以及大便干結、皮膚干裂等癥狀。
需要提醒的是,秋分的“燥”不同于白露的“燥”。秋分的“燥”是涼燥,而白露的“燥”是“溫燥”,因此,在飲食方面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潤、溫潤為主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等。秋天上市的果蔬品種花色多樣,其中藕、荸薺、甘蔗、秋梨、柑橘、山楂、蘋果、葡萄、百合、銀耳、柿子、芝麻、蜂蜜等,都是此時調養(yǎng)佐餐的圣品。
多走走趕走抑郁
秋令時節(jié),若堅持適宜的體育鍛煉,不僅可以調養(yǎng)肺氣,還可提高肺臟器官的功能,有利于增強各組織器官的免疫功能和身體對外界寒冷刺激的抵御能力。
運動宜選擇輕松平緩、出汗不多的項目,如散步、跳舞等。如此既可以得到鍛煉,又可以避免寒氣通過毛孔進入人體。
宜早睡早起
秋季晝夜溫差大,易邪氣入體,要養(yǎng)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秋季夜愈深,寒氣愈重,寒氣很容易入侵體內,給以后腰腿疼痛埋下隱患,還會導致咳嗽等疾病。秋日清晨氣溫低,應根據戶外的氣溫變化增減衣服。在鍛煉時不宜一下子脫得太多,應等身體發(fā)熱后,方可脫下外衣。尤其是老年人外出運動更要注意早晚溫差,以免受涼。
常笑宣肺
秋分養(yǎng)生起居調攝也很重要。秋季氣候漸轉干燥,日照減少,氣溫漸降,人們的情緒未免有些垂暮之感。這時,應保持神志安寧,收斂神氣,以適應秋天容平之氣。中醫(yī)有“常笑宣肺”一說。不同程度的笑對呼吸器官、胸腔、腹部、內臟、肌肉等器官有適當的協(xié)調作用。
秋季穿衣要凍也要捂
添衣也不要過多過快,以使人體有抗御寒冷的能力,所謂“春捂秋凍”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兒童和老年人體質較弱,不同于青壯年人,對冷的敏感性較高,在秋季尤其要注意衣服的增減,早、晚應多穿些衣服,避免受涼感冒。特別要注意讓腳保暖,別讓腳部仍處于夏天中——光腳穿涼鞋,這樣很容易著涼,引起腸胃不適,甚至由此招來感冒。除了白天讓腳暖和外,晚上回來用熱水泡一會兒腳也很不錯。
防病
夏秋交替,“早上涼颼颼,中午熱死!薄U且驗橹形鐭,早晚涼,早晚溫差大,貪涼的人紛紛中招,醫(yī)院感冒發(fā)燒、腸胃病、呼吸道疾病等開始增多。進入白露節(jié)氣后,秋病也進入高發(fā)期,尤以氣管病、胃腸病、過敏病最為多見。
與此同時,隨著晝夜溫差逐漸加大,心腦血管疾病也趕來湊熱鬧。過敏也是秋季比較常見的疾病,特別是過敏性鼻炎多發(fā)。
秋分飲食注意事項
酒少喝
酒,很多場合少不了它,冬天更是少不了它。一般而言,酒精濃度含量愈高之酒類,其所含的熱量則愈高。且酒精經吸收之后會被代謝成乳酸,乳酸會影響到尿酸的排泄。
因此,糖尿病、高脂血癥、肥胖、痛風、高尿酸等患者,對於酒精類飲品需淺嚐即可,千萬勿貪杯。秋冬天好的飲品應該是白開水或茶,您可以以茶代酒嗎?
多以蔬菜來增加飽足感
寒冷的秋冬季節(jié),往往會讓人食欲大增,加上活動量減少,體重增加常為大收穫。因此,保健之道在均衡的飲食、適度的運動、注意體重管理。
均衡的飲食則需要在營養(yǎng)與美味中取得佳之平衡點,於美味飲食中攝取充足不過量的營養(yǎng)。
適度的運動,可以選擇在比較溫度暖和的時間,活動筋骨,尤其,患有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等民眾,千萬不要於清晨溫度低之時外出運動。
如果感覺到比較餓可以先吃蔬菜,當一盤蔬菜吃進肚子之后再開始吃飯和肉,這樣不僅能夠感覺到飽腹感,而且對身體比較好,可以讓體重維持住。
秋季羊肉少吃
薑母鴨、羊肉爐亦是秋冬天進補圣品,高油脂為其共同特點。在食用這些美食之時,若可先去掉鴨皮、羊皮及肥肉部份再食用,喝湯時除去上層浮油再喝。
如此一個小動作,是可以減少很多油脂的攝入量!其實光食用薑母鴨、羊肉爐是很不均衡的餐點,可以加點白飯及燙青菜來均衡一下,更建議您可以多加一些青菜,以增加纖維質的攝取。
并且薑母鴨、羊肉爐亦是高油脂、高蛋白質食物,對痛風、高尿酸患者、糖尿病、高脂血癥、肥胖等患者,建議適量食用,勿暴飲暴食。
海鮮淺嘗即可
秋季大閘蟹正是成熟的時候,不少人在幾個月之前就已經翹首期待,一想到飽滿的蟹肉和肥美的蟹黃就忍不住要流下口水。
但是海鮮和河鮮里面的嘌呤含量都是比較高的,對于有高血脂、痛風等疾病的患者來說千萬不能碰。即使是健康的人群,建議每次多吃兩只螃蟹就足夠。
火鍋以清湯為主
在肉類選擇上,可以以適量火鍋瘦肉片、羊肉片、牛肉片、蛤蜊、豆腐等為主,搭配少量火鍋料。而玉米、芋頭、豬血糕、冬粉等則可為淀粉食物來源,需酌量攝取。
至於包白菜、蕃茄、高麗菜、筒萵、金針菇等為青菜,可以多多取用,火鍋湯底則以含油量少及含鹽份低的為主。
吃火鍋忌諱暴飲暴食,尤其痛風,尿酸高似乎已不是老年家的專利了,罹病年齡層已逐漸往下降,而秋冬天又是痛風的好發(fā)時期。
暴飲暴食的吃火鍋,會攝取過量的蛋白質及油脂,同時會攝入過量高普林食物,是會讓我們痛風提早發(fā)作。
至於肥胖的民眾、糖尿病患者吃火鍋則建議多青菜,搭配適量肉類及淀粉食物,定時定量,細嚼慢嚥。
秋分的習俗
1、祭月
秋分曾是傳統(tǒng)的“祭月節(jié)”,F(xiàn)在的中秋節(jié)則是由“祭月節(jié)”而來。據考證,最初“祭月節(jié)”是定在“秋分”這一天,不過由于這一天在農歷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圓月。所以,后來就將“祭月節(jié)”由“秋分”調至中秋。
2、吃秋菜
在嶺南地區(qū),客家人有吃秋菜的習俗。秋菜是一種野莧菜,鄉(xiāng)人稱之為秋碧蒿。秋分那天,大家都去采摘秋菜。制作方法和春湯一樣,和魚片一起制成秋湯,春分的順口溜也就變成了“秋湯灌臟,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
3、粘雀子嘴
秋分這一天,客家農民都放假,吃湯圓,而且還要把不用包心的湯圓十多個或二三十個煮好,用細竹叉扦著置于室外田邊地坎,名日粘雀子嘴,免得雀子破壞莊稼。
4、放風箏
秋分期間還是孩子們放風箏的好時候,尤其是秋分當天,甚至大人們也參與。市場上有賣風箏的,多比較小,適宜于小孩子們玩耍,而大多數還是自己糊的,較大,放時還要相互競爭看哪個的放得高。
5、送秋牛
秋分時節(jié)有送秋牛圖的習俗,送秋牛其實就是把二開紅紙或黃紙印上全年農歷節(jié)氣,還要印上農夫耕田圖樣,名曰“秋牛圖”。送圖者都是些民間善言唱者,主要說些秋耕吉祥,不違農時的話,說得主人樂而給錢為止。
秋分的習俗
秋分
白露之后十五天,斗柄指酉為秋分。此時太陽運行到黃經一百八十度,太陽自北向南,直射到赤道上,南北兩個半球晝夜均分,此時又正當秋半,因此稱為秋分。
立秋社
古人立社,原本是為了春天祈禱農事順利舉行的祭祀,后來倡導“春祈秋報”的做法,于是又設立秋社,如同拔楔最初只有上巳節(jié)(三月三日)的春楔,如蘭亭曲水流筋等,后來春秋兩季的佳日,都借以舉行游戲活動,于是又有了秋楔。大概民間認為春季農事即將開始,祭祀可以祈禱農事順利,而秋季耕作結束,便應以舉行祭賽來表達感恩之悄口
唐代以來,秋社的日期,各地都不相同。如安徽貴池在八月上旬,重慶萬縣以八月十五日為秋社,江蘇通州在九月九日,湖北監(jiān)利在八月初一,而其他各縣,或者在八月二日,或者在九月九日,或者在十月一日,都不一樣。一般來說,秋社都取立秋后的第五個戊日,大約在農歷八月秋分前后。各地諺語有按照秋分日在社前還是社后,來占卜年景的豐歉的。如福建建陽的農諺:“秋分在社前,斗米換斗錢;秋分在社后,斗米換斗豆。”江蘇松江的農諺:“分了社,白米遍天下;社了分,白米如錦墩!
無論秋社在何時,每逢此時,人們都要祭祀先農,并舉行各種娛樂活動。
食新
秋收時,農家割新稻,一般稱之為開稻門,凡是初次所做的新米飯,都要先祭獻過祖宗和土地之神,然后招集家人,共同食用,稱之為食新或者獻新?季康娜耍會選擇吉日,焚香設酒以祭獻。有些地區(qū)的少數民族也是這樣。四川省西部和西藏自治區(qū)東部的少數民族嘗新多在六月二十四日,以蕎麥成熟作為嘗新之日;而冕寧、越雟一帶,則在七月十五,以稻米成熟之期為嘗新。遇到閏月,應提前一個月。嘗新之日,采收新蕎麥或者新米制成米飯,另用當年的母雞一只,富裕人家還要宰羊,祭獻在祖靈之前,以示珍視米谷,報答恩德,絕不忘本。
走社
農家以土地為其唯一的資源。沒有土地.就沒有農業(yè),而且人口稀疏,住所固定,環(huán)聚一處,守望相助,彼此之間的感情極其深厚。鄉(xiāng)鄰之間的關系異常親密,有時因為農事上的關系,如耕地整理,病蟲害的驅除與預防等,都不得不互幫互助,協(xié)力完成。
秋社之時,一年的辛勞,已經得到回報,彼此愉快的心情無以復加,因此男女走社,總是要比春社還要盛大。各家經常拿出最豐收的土產食品招待客人,以相互展示夸耀,如此也促進了人們的進取之心。有民諺道:“雞豚秋社,芋栗園收,李四張三,來而便留!
投壺
投壺是古代賓主宴飲時盛行的游戲。方法是:設一壺,使賓主依次向壺內投矢,勝者倒酒給敗者喝,大致與鄉(xiāng)射相同。所不同的是,投壺用手擲,不是以弓射。投擲的是標而不是箭,命中的是壺而不是靶。
投壺技巧嫻熟的,往往心手相應.如:“王胡閉目投壺,賀徽隔著障礙投壺,石崇家妓隔著屏風相投,薛奮惑背坐反投卻無所不中!蓖秹氐幕臃倍,其名稱種類有春睡、聽琴、倒擂、卷簾、雁銜、蘆翻、蝴蜂等項,不下三十余種。明代西北各省,一般又有天壺,高八尺有余,賓主都坐在地上,仰面投擲。宋代呂大臨的《禮記傳》中記載:“投壺,射之細也。燕飲有射以樂賓,以習容而講藝也;蛲ブ迯V,不足以張侯置鴿:賓客之眾,不足以備弓比藕,則用是禮也。雖弧矢之事不能行,而比禮比樂,志正體直,所以觀德者猶在,此先王所以不廢也。”
忌房事
秋季是一年中收斂的季節(jié),氣候雖然比較溫和,然而夏季的種種病因,往往到了秋涼時表現(xiàn)得更加嚴重。有陳年疾病或者身體虛弱的,尤其容易復發(fā),或者感到疲勞。故而在秋分之日,一定要好好休養(yǎng),禁戒房事及劇烈活動。
祭月
自古以來,秋分就是傳統(tǒng)的“祭月節(jié)”。據史書記載,早在周朝,古代皇帝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祀的場所叫做日壇、月壇、天壇、地壇。分設在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北京的月壇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處所!抖Y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拜月亮!端问贰飞险f:“秋分之時,晝夜平分,太陽當午而陰魄已生,遂行夕拜之祭!
這種風俗不僅為宮廷及上層貴族所推崇,隨著社會的開放。也慢慢影響到民間。古語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說。以前,秋分節(jié)氣是傳統(tǒng)的“祭月節(jié)”。古時只有秋分的活動,卻沒有中秋節(jié)。如今,秋分“祭月節(jié)”已演化為中秋節(jié)了。據考證,最初“祭月節(jié)”是定在“秋分”這一天,但由于秋分在農歷八月里并且不是固定的,因而這一天也就不一定都有圓月。祭月節(jié)的主角是月亮,如果沒有圓月亮,節(jié)日也就失去了意義。所以,為避免祭月節(jié)無明月的尷尬狀況,人們就把“祭月節(jié)”由“秋分”改在了中秋。中秋之時,正是滿月之期,如果天氣狀況良好,總能看到夜空中掛著一輪明月,賞月情趣自然大增。
據史書記載,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祀的場所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分設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北京的月壇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抖Y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边@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時光茬蔣,歲月流逝,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祭月的習俗由上層貴族流傳到了民間。
候南極
因為我國生活在北半球,因而南極星(也稱“南極仙翁或老人星)一年內只有在秋分之后才能見到,且一閃而逝,極難見到,春分過后,更是完全看不到。所以古時把南極星的出現(xiàn)看成是祥瑞的象征。因而歷代皇帝會在秋分這日早晨,率領文武百官到城外南郊迎接南極星。在《史記·天官》中有記載:“南極老人,治安;常以秋分時,候之于南郊!
豎蛋
春分有豎蛋活動,同樣秋分時節(jié)依然盛行。這項民俗不僅在國內普遍,甚至已經走出國門、走向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qū)在秋分時節(jié)都會有這樣的活動。俗語有“秋分到,蛋兒俏”的說法,指的是在秋分這天,人們有“豎蛋”的習俗。在秋分時節(jié),人們會選擇剛生下四五天、且光滑勻稱的新鮮雞蛋,然后輕輕地將雞蛋豎立在桌子上,這就是立秋“豎蛋”習俗。把雞蛋豎立起來有一定的難度,自然失敗的人有很多,可成功的人也不少。據史料記載,秋分豎蛋的習俗出現(xiàn)在四千年前的中國,如今,豎蛋玩法已傳到世界上的許多地方。
豎蛋游戲簡單而富有趣味,而雞蛋為什么能夠豎立起來呢?原來,讓蛋站立起來的因素是地球的引力,但立起雞蛋的重心必須低于蛋中部最大周長的位置。這就意味著拿雞蛋的手需一動不動,直到蛋黃盡量往下沉落。此外,雞蛋之所以能夠立起來,原因還在于蛋殼表面并不光滑,只要找到其殼上有位置適當的三個表面顆粒,就能像底盤一樣托起整個蛋。因此,玩豎蛋游戲的時候,要心平氣和,靜下心來,將精力集中在指尖上,動作要輕穩(wěn),不斷嘗試,就一定能將雞蛋豎立起來。
秋分送秋牛
秋分送秋牛,其實送的是秋牛圖。在過去,耕牛對于農民來說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由于生產落后,耕種耙田等農活就靠耕牛了,耕牛不僅是主要的生產工具,也是豐收的保證,因此農民朋友非常愛惜并崇敬勤勞的耕牛。以前在民間,每到秋分時節(jié),有人就會挨家挨戶送秋牛圖。秋牛圖由二開紅紙或黃紙做成,上面繪有農夫耕田圖樣。送秋牛圖的一般都是民間能言善唱之人,說的內容主要與秋耕有關以及吉祥不違農事的話語。送秋牛圖的人每到一家更是見景生情,看到什么就能說出什么來,自然說的都是讓主人高興的話,不然人家可不給錢。話語雖是隨口而出,卻句句有韻且生動。
秋分吃秋菜
在嶺南地區(qū),昔日四邑(現(xiàn)在加上鶴山為五邑)的開平蒼城鎮(zhèn)的謝姓,秋分時節(jié)有個不成節(jié)的習俗,叫做“秋分吃秋菜”。“秋菜”是一種野覓菜,鄉(xiāng)人稱之為“秋碧篙”。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在田野中搜尋時,多見秋菜是嫩綠的、細細的,約有巴掌那樣長短。采回的秋菜,一般與魚片“滾湯”,名曰“秋湯”。有順口溜道:“秋湯灌臟,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币荒曛燎铮藗兤砬蟮氖羌艺矊,身壯力健。
秋分粘雀子嘴
秋分時節(jié),在廣大的農村還有煮湯圓吃的習俗。秋分這一天,農民都放下手中的農活,在家里做湯圓吃。除了自己食用外,還要把不用包心的湯圓十多個或二三十個煮好,再插上細竹簽放在田邊地頭,這就是“粘雀子嘴”,寓意是讓雀子不要來破壞莊稼。
秋分期間還是孩子們放風箏的好時候。尤其是秋分當天,小孩子都要放風箏,大人們也會參與其中。風箏的類型可謂五花八門,各式各樣的都有,如王字風箏、鰱魚風箏、瞇蛾風箏、雷公蟲風箏。人們不僅放風箏,還要相互比賽看誰放得高。
秋分的習俗
1、秋祭月:
秋分曾是傳統(tǒng)的“祭月節(jié)”,中秋節(jié)由秋夕祭月演變而來。古時有“春祭日,秋祭月”的民俗活動。秋分曾是傳統(tǒng)的“祭月節(jié)”。祭月,在我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實際上是古時代我國一些地方古人對“月神”的一種崇拜活動。中秋節(jié)普及于漢代,漢代是我國南北各地的經濟文化交流融合時期,各地文化上的交流使節(jié)俗融合傳播!爸星铩币辉~現(xiàn)存文字記載最早見于成書兩漢之間的《周禮》中。漢至唐時期中秋節(jié)在我國北方地區(qū)還不很流行,在我國北方中原地區(qū)流行是在唐代之后。
2、吃秋菜:
秋分是踏秋的正式開始。在嶺南地區(qū),昔日四邑(現(xiàn)在加上鶴山為五邑)的開平蒼城鎮(zhèn)的謝姓,有個不成節(jié)的習俗,叫做“秋分吃秋菜”。“秋菜”是一種野莧菜,鄉(xiāng)人稱之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
在田野中搜尋時,多見是嫩綠的,細細棵,約有巴掌那樣長短。采回的秋菜一般家里與魚片“滾湯”,名曰“秋湯”。有順口溜道:“秋湯灌臟,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币荒曜郧,人們祈求的還是家宅安寧,身壯力健。
3、送秋牛:
秋分隨之即到,其時便出現(xiàn)挨家送秋牛圖的。其圖是把二開紅紙或黃紙印上全年農歷節(jié)氣,還要印上農夫耕田圖樣,名曰“秋牛圖”。送圖者都是些民間善言唱者,主要說些秋耕和吉祥不違農時的話,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見啥說啥,說得主人樂而給錢為止。言詞雖隨口而出,卻句句有韻動聽。俗稱“說秋”,說秋人便叫“秋官”。
4、拜神:
秋分前后的民俗節(jié)日有:二月十五日開漳圣王誕辰;二月十九日觀世音菩薩誕辰,每逢誕辰,信徒多茹素齊,前往各觀音寺廟祭拜;二月二十五日三山國王祭日:三山國王是指廣東省潮州府揭陽縣的獨山、明山、巾山三座山的山神,早年由潮州客家移民秋為守護神,因此信徒以客籍人士為主。
5、放風箏:
秋分期間還是孩子們放風箏的好時候。尤其是秋分當天,甚至大人們也參與。風箏類別有王字風箏,鰱魚風箏,瞇蛾風箏,雷公蟲風箏,月兒光風箏,其大者有兩米高,小的也有二三尺。我們老家有個特別大特別大的大院子,以前是農民曬糧食的地方,一到秋分當天,村委會就會組織大人和小孩一起放風箏,而且當天只要氣候合適就一定會舉辦比賽,有兒童組、成人組和團體組,大家一起放風箏,非常開心,寓意也很好,就是希望在收獲的季節(jié),收獲的場地,能夠讓全村的人開心快樂的生活,年年有個好收成,所以秋分時節(jié),我們家鄉(xiāng)的放風箏習俗一直到現(xiàn)在都存在,其樂融融,非常有意義。
【秋分的習俗】相關文章:
秋分的習俗介紹10-14
關于秋分的習俗10-10
關于秋分習俗10-10
秋分的由來及習俗10-23
秋分的習俗精選15篇10-14
秋分的習俗介紹范文10-14
秋分的習俗(15篇)10-13
秋分的習俗15篇10-13
秋分節(jié)氣的習俗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