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識字3》教案 推薦度:
- 《識字3》教案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識字3》教案15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識字3》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識字3》教案1
備課時間:
上課時間: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6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1個字只識不寫認識3個偏旁
2、初步了解一些象形字的來歷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3、有感情地朗讀兒歌體會兒歌表達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1、能認識本課的生字并能在田字格內(nèi)正確、美觀地書寫
2、能有感情地朗讀兒歌并能想象相應(yīng)的畫面陶冶情操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錄音機、生字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演示漢字的演變過程
1、很久很久的以前我們的祖先生活、勞動都在一起遇到了很多的事情,請同學們看大屏幕
(1)出現(xiàn)"船"的實物圖這是什么?
(2)出現(xiàn)"竹"的實物圖這是什么?
(3)出現(xiàn)"石頭"的實物圖這又是什么?
(4)依次出現(xiàn)"泉水、河川、燕子"的實物圖、引導學生認識
2、有時他們需要把看到的東西、遇到的事情記下來可那時還沒出現(xiàn)文字這怎么辦呢?我們的祖先非常勤勞、聰明、能干于是他們想出一個辦法把看到的東西照樣子畫下來
3、多媒體課件以動畫形式在實物圖的旁邊一一出現(xiàn)相對應(yīng)的象形文字他們畫的像嗎?這些字就叫象形字是由我們祖先用畫圖的方式創(chuàng)造出來的是我國最早的一種造字方法
4、為了便于書寫
人們在象形字的基礎(chǔ)上又造出了現(xiàn)在的漢字多媒體課件逐一展示出生字及詞語出現(xiàn)在相應(yīng)的象形字旁點撥詞語的意思:
。1)這是一艘小船
船也叫什么?小船就叫什么?
。2)竹子就是"竹"
讀一讀注意"子"在這里讀輕聲
齊讀
分小組讀
(3)從泉里流出來的水就是?齊讀兩遍
(4)顯而易見這就是石頭讀準"頭"是輕聲
指名讀
開火車讀
。5)古時候河流也叫"川"
讀一讀
"川指的是河流
河流也叫"河川"
讀一讀
我國四川省的"川"就是這個"川"
想一想
通過這個名字
你知道那里什么多?
二、加深記憶
1、學生自由讀書體會這些象形字是怎樣產(chǎn)生又是怎樣變成現(xiàn)在的漢字的
2、說說現(xiàn)在的漢字與原來的圖畫有什么相似之處?漢字是怎樣創(chuàng)造出來的?
。1)學生互相討論交流
(2)指名說互相補充
3、讀一讀生字和表右面一行的詞語注意看準音節(jié)讀準字音找到"石頭、竹子、燕子"詞中的輕聲
三、教學生字
1、多媒體顯示:舟竹石川燕讀準字的字音前4個生字都是翹舌音帶拼音認讀去掉拼音認讀
2、"燕"中有個新偏旁是"四點底"跟老師讀一讀這"四點底"像燕子身上的哪個部分?記一記
3、其他的生字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
4、看課后生字筆順表記憶生字筆順
教師點撥筆畫較多的字
四、指導寫字
1、仔細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怎樣才能把這些生字寫美觀?
2、學生互相交流老師重點指導
3、老師范寫生字學生描紅
4、學生仿影描紅老師巡視指導并相機提醒保持正確的寫字姿勢
教后反思:
在課堂上我們常常會對學生說:大家應(yīng)該善于思考勤于思考對于老師來講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我認真地觀看了教材里的VCD執(zhí)教了《識字3》一課
反思如下:
。ㄒ唬┉h(huán)節(jié)設(shè)計要合理
本節(jié)課我設(shè)計在學生初讀課文后就進行識字因為學生在生活中有了一定的識字經(jīng)驗和能力但是學生學的不是很有興趣沒有在具體的語境中識字學生學起來、記起來也是比較枯燥的通過開火車方式檢測孩子的`識字情況發(fā)現(xiàn)有些孩子掌握的不是很扎實識字環(huán)節(jié)教學沒有夯實如果能夠在學生熟讀課文之后在進行識字指導的話我想就會降低學生的識字難度
(二)想象力要豐富
學生年齡雖小想象力極其豐富甚至有時異想天開自己卻"收不住了"這就要求老師能夠恰如其分的給予引導和小結(jié)在本節(jié)課我通過借鑒一些好的教學設(shè)計并結(jié)合本班的實際情況逐步引導展開的但是過程也遇到了一些困難例如:有些學生對"泉水"的"泉"相對應(yīng)的課文插圖不能理解回到辦公室后自己反復的琢磨思考思來想去終于豁然開朗找到了"病根"所在借鑒別人的教學設(shè)計究竟是為了模仿還是借鑒?如果一味的把別人的教學設(shè)計的種種環(huán)節(jié)甚至是每一句話每一個詞都照搬到自己的教學中來不但不會見效
反而還會事倍功半作為教師我們應(yīng)該針對孩子們不同的接受水平以及已有的知識能力努力為他們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
。ㄈ┕膭钜m當
在課堂上常常會遇到這樣的事情:有些孩子過于內(nèi)向很少舉手回答問題作為教師我們還應(yīng)該善于發(fā)現(xiàn)每一名學生的優(yōu)點所在不失時機的給他們與表揚和鼓勵例如:有些學生不愛舉手回答問題可是他坐的筆直聽講認真我們就可以鼓勵他:你坐的真好老師相信回答問題也會很棒的勇敢一點試試看!有的學生回答問題不準確偏離了答題方向我們可以說:你的想象力可真豐富試試看根據(jù)老師的提示會不會答的再好些呢?通過本節(jié)識字課的教學以及課后的反思學到了很多教學方面的知識在今后的語文教學中我會不斷的發(fā)現(xiàn)、積累......為孩子們營造出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
《識字3》教案2
教學目標:
1、認識“霧、霜”等13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3、初步感知對子
4、會寫“香、秀”等6個生字
教學過程:
一、引入,學習“蜂、蝶”
1、引入:同學們我們生活在美麗的地球上,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我們大家都愛她,今天地球小天使也來到課堂,誰來和它們打招呼,出示動物“蜂、蝶”,誰再能大聲叫出他們的.名字,出示生字卡,練讀一次。
2、過渡(指導方法)
(1)借助拼音識字
。2)查字典
。3)請教別人
二、初讀課文,學生字。
1、生自瀆課文
2、學生字(出示11個生字)
。1)學生隨機認讀某個生字,帶讀
。2)圖字結(jié)合淺析某些字義,組詞或抒發(fā)感受
(3)開火車認讀所有生字
。4)歸類同一部首識字
3、種種子寶寶(把生字種到下面,每讀一個讀一次)
三、學詞、學文
1、讀詞(個別讀小組讀)
2、對對子
3、學文(過渡請一位同學大聲讀注:提出讀的要求和聽的要求以多種形式對讀)
四、書寫生字
1、具體教導、范寫“香、秀”
2、學生書寫。
五、擴展
1、歸納:相對、相近事物可以對對子
2、作業(yè):比一比,誰的對子多
3、小結(jié)。時間過得真快,小天使們還要忙著到別的地方綠化、美化環(huán)境,我們就到這里,跟小天使說:再見!
《識字3》教案3
一.看圖導入
1.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硪环N鳥,藏在謎語中,猜猜它是誰?
白肚皮,黑羽毛,尾巴像把小剪刀。 捉害蟲,保莊稼, 還是一只報春鳥。
指名猜,出示燕子圖片。
2.出示 燕字形演變
看看燕的變化過程,說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交流補充
讀一讀字詞燕 燕子
范寫燕:廿是燕子的頭部;北是燕子翅膀;下面四點是燕尾;口指燕子起飛之地。每年春暖花開季節(jié),燕子從巢中起飛,一路向北,回歸故鄉(xiāng)。
3.燕字,圖和字的形狀多像。∠襁@樣有趣的象形字還有很多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識字3,認識更多的象形字朋友。
二.認識象形字
1.逐一觀察書上第8頁表格上圖的形狀,再借助拼音讀一讀漢字,愛動腦筋的小朋友一定會有了不起的發(fā)現(xiàn)!
2.集體交流
(1)舟:就像小船,有船身、船頭、船艙和船尾。識記舟的字形,范寫描紅。
(2)竹:就像幾片竹葉。給竹組詞(竹葉、竹林、山竹)識記竹的字形,范寫描紅。
。3)石:就像兩塊石頭。給石組詞(火石 沙石 石頭)。范寫描紅。
。4)泉:就像水從泉眼中流出的樣子。認讀泉 泉水
。5)川:左右是岸,中間是流水,就像河流。 給川組詞(四川、山川、河川)
3.多形式認讀六組字詞
三.學習兒歌
1.現(xiàn)在,這些象形字都藏到了畫里,仔細觀察,說說,你看到了什么呀?把話說完整。
2.清清的湖面上飄著一條條小船,湖邊長滿了綠綠的.竹子,這畫面吸引了可愛的小燕子,還吸引了聰明的小朋友,快來聽聽小朋友自己寫的兒歌吧!聽錄音。
2自由讀,同桌互讀。檢查自讀情況。
3.指名讀,評議。齊讀兒歌。
讀了兒歌,誰能試著填一填?
出示:( )蠟筆、( )蠟筆、( )蠟筆、( )蠟筆分別畫了( )、( )、( )和( )。你最4.你最喜歡讀哪一行?
(1)第一行:讀一讀,說一說。
竹子碧綠碧綠,生機勃勃,難怪你這么喜歡讀了!指名讀,評議。
用綠蠟筆還可以畫什么?我用綠蠟筆畫(),畫(),還畫()。
。2)第二行:讀一讀,說一說。
河川就是河流,你知道哪些大河的名字?長江我國最長的河流,黃河母親河。
(3)第三行:讀一讀,說一說。
拓展兒歌《我是一顆小小的石頭》
青青的石頭既不像竹子那樣翠綠挺拔,又不像河川那樣美麗壯觀,但它卻靜靜地裝扮了大地。
。4)第四行:讀一讀,說一說。
黑是我們要學的生字,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范寫書空描紅組詞。
小燕一飛回來,春天就到了,小燕多像是春姑娘派出的小使者。
。5)竹子、河川、石頭、小燕是我們祖國好河山的一部分,(多媒體:風景名勝)萬里長城、北京故宮……,美嗎?它們都是我們祖國河山的一部分。
除了書上四種,你還喜歡畫什么景物?
讀好二三句。
5.指導背誦
《識字3》教案4
課題:識字3、在家里(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薄⒄J識14個生字,會寫“上、下、土、個”4個字,認識1種筆畫“丶”和8個偏旁“氵、扌、纟、火、礻、日、辶、q”。
2、學做尊敬長輩,熱愛勞動的好孩子。
教學難點:認字寫字,認記8個常新偏旁的生字
教具準備:生字部件卡、學具盒
第一課時
一、巧設(shè)懸念,初步感知
1、談話激趣:小朋友們,快打開你們面前的寶盒,看看里面都裝了什么?
。病W生自由活動,通過觸摸、觀察、交流,初步認識電視、電話等物品。
二、反復引導,認讀詞語
1、老師引導談話:小朋友們,你們都認識了那些物品了嗎?能借助模型上的文字大專讀出它們的名字嗎?
2、同桌合作,借助拼音認讀物品名稱,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識字3:在家里(第一課時)》。
3、全班交流。
4、老師點撥指導字音難點。
如:“沙、紙、視(翹舌音)”,“送”(平舌音),“燈”(后鼻音)
5、齊讀詞語。
三、自主探究,識記字形
1、讀詞語,找出詞語中的8個生字。
2、小組合作,識記漢字。
3、反饋:你記住了哪些字?是用什么方法記的?
4、全班交流,引導學生通過用熟字拼一拼、部件拼一拼的'方法來識記。
⑴找一找,生字中哪些字的半邊你見過?
沙--氵,少;學習偏旁三點水“氵”。
報--扌,報;學習偏旁提手旁“扌”。
燈—火,丁;學習偏旁火字旁“火”。
視--礻,見;學習偏旁示字旁“礻”。
、破溆嗟纳钟檬裁崔k法記住呢?
臺:“云,去”的下半部放上面,下面放“口”
電:從“日”加一筆,就是“電”。
紙:學習新偏旁“纟”(絞絲旁)與織物有關(guān),注意右邊部分。
5、用新學的生字組詞。詞語接龍,比一比,哪一組接得長。
四、學習生字“上、下”
1、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注意橫筆與豎筆的接觸點,是在橫筆的中間位置,以保證字體的勻稱。
2、認識筆畫“丶”,寫點時,起筆輕,落筆重,有頭有肚不要象根棍子。
3、找準壓線筆。“上、下”的豎均在豎中線上。
4、老師范寫。
5、學生描紅練寫,老師巡視。
6、用“上、下”口頭組詞。
五、布置作業(yè)
讀一讀、說一說:
沙發(fā) 臺燈 洗衣機 電話 書架
報紙 電視 電冰箱
《識字3》教案5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詞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認真觀察圖畫,能把圖上描繪的事物同所學的詞語聯(lián)系起來,憑借圖畫和生活經(jīng)驗理解詞語。
3.借助圖畫感知古今文字的發(fā)展演變,了解偏旁與字、詞之間的聯(lián)系,認識形聲字的特點,培養(yǎng)學生識字的興趣,提高學生識記漢字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識字、寫字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設(shè)計:
第一課時
一、課時目標:
a) 學會本課5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b) 認真觀察圖畫, 憑借圖畫理解詞語。
3.借助圖畫感知古今文字的發(fā)展演變,了解偏旁與字、詞之間的聯(lián)系,認識形聲字的特點。
二、教具準備:
掛圖(或幻燈片)、生字卡片
三、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來學習識字3。
二、 指導看圖學“木”字旁,以及相關(guān)詞語。
1.看圖,圖上有什么?(一棵樹)
2.出示“ ”,這就是古代的人模仿樹的樣子寫的古文字,演變到今天作為偏旁時就變成了這樣——木,“木”的古文字像一棵樹,有樹冠、樹干和樹根。
1.學“木”字旁。
4.現(xiàn)在凡是帶有木字旁的字,都表示與樹有關(guān)系。
5.出示:
bai yangliu yi
松 柏 楊柳 桌椅
、抛杂勺x。
、七@課中,我們要特別注意:“柳”是邊音。
、侵该x,齊讀。
、瓤磮D,理解詞語,想想松樹、柏樹與別的樹有什么怒一樣?
⑸做“找朋友”的游戲,將圖片與生字卡片一一對應(yīng)。
三、指導看圖學“禾”字旁,以及相關(guān)詞語。
1.老師還帶來了什么?出示古文字“ ”,它像什么?演變到今天成了“禾”。“禾”的古文字像一株禾苗,有穗、葉、莖與根。
2.“禾”表示什么?(與莊稼、禾苗有關(guān))
2.3.教讀“禾”字旁。學習相關(guān)詞語。
3.出示:
yang
秧 苗 稻谷 莊稼
⑴學生自由讀。
⑵指名讀,齊讀。
、强磮D理解詞意。
秧苗:農(nóng)作物的幼苗,通常指水稻的幼苗。
莊稼:地里長著的.農(nóng)作物,多指糧食作物。
稻谷:沒有去殼的稻的果實。
“秧苗、稻谷”都有一個名字叫——“莊稼”,你們還知道什么是莊稼嗎?(棉花、大豆、高粱、麥子等等)
、三R讀。
四、教學字形,指導書寫
a) 示生字卡片,開火車認讀。
b) 出示: 柏 楊 柳 椅 秧
c) 說一說你會記哪個字,用什么方法記的?
d) 學生描紅記字。
e) 教師范寫。
f) 學生寫字,教師巡視指導。
三、 作業(yè)設(shè)計
a) 朗讀生字以及詞語。
b) 比一比,再組詞。
柏( ) 央( ) 楊( )
伯( ) 秧( ) 揚( )
c) 寫出帶有下列偏旁的字。
木:( )( ) ( )( )( )
禾:( )( )( )( )( )
第二課時
一、課時目標:
1.學會本課5個生字,“筐”字只認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認真觀察圖畫, 憑借圖畫理解詞語。
3.培養(yǎng)學生識字的興趣,提高學生識記生字的能力。
二、教具準備:
掛圖(或幻燈片)、生字卡片
三、教學過程:
一、 復習檢查
4.說一說上節(jié)課所學的兩個偏旁。
5.抽讀生字卡片。
二、看圖學習“ ”旁,以及相關(guān)詞語。
1.看圖,圖上畫了什么?(竹葉)
2.出示“ ”,古代人用“ ”來表示竹葉,古文字發(fā)展到今天演變成了“ ”旁。
3.現(xiàn)在凡是帶有“ ”旁的字,大多表示與竹子有關(guān)系。
c) 學習詞語。
出示: lan luo kuang
竹籃 籮筐 筷子
、艑W生自由讀。(“籃、籮”是邊音)
⑵指名讀,齊讀。
、强磮D理解詞意。
籮筐:用竹子或柳條等編制成的器具,或圓或方,或方底圓口,用來盛糧食、蔬菜等。
三、看圖學習“ ”旁,以及相關(guān)詞語。
6.看圖,圖上畫了什么?
7.出示“ ”,這是古代人模仿草的形狀寫出的古文字,F(xiàn)在,我們用“ ”來表示 ,也就是說凡是帶有“ ”旁的字,大多與草本植物有關(guān)系。
3.學習詞語。
出示:cha bo luo
茶葉 菠蘿 蘭花
、艑W生自由讀。(“茶”是翹舌音;“籮”是邊音)
、浦该x,齊讀。
、强磮D理解詞意。
蘭花: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叢生,條形,先尖端,春季開花,淡綠色,味芳香,供觀賞;ǹ芍葡懔。也叫春蘭。
茶葉:經(jīng)過加工的茶樹嫩葉,可以做成飲料。
菠蘿:即鳳梨,外面有許多硬刺。但口味非常好,酸甜好吃。
、三R讀詞語。
四、教學字形,指導書寫
1.示生字卡片,開火車認讀。
2.出示: 籃 籮 蘿 茶 菠
3.說一說你會記哪個字,用什么方法記的?
4.學生描紅記字。
5.教師范寫。
6.學生寫字,教師巡視指導。
五、作業(yè)設(shè)計
1.朗讀生字并用生字口頭說詞。2.寫出帶有下列偏旁的字。
。海 )( ) ( )( )( )
:( )( ) ( )( )( )
3.把下面的詞語分成三類寫下來。
松樹 白菜 稻谷 柏樹
麥子 玉米 冬瓜 蘿卜 柳樹
4.在文中的詞語任意選一組,連起來寫兩三句話。
《識字3》教案6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會認15個生字,會寫8個字。
2、能力目標:讀懂課文,掌握同音,音近字的識字方法。養(yǎng)成查字典識字的習慣。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掌握識字方法,養(yǎng)成查字典識字的習慣。
教學難點: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掌握識字方法,養(yǎng)成查字典識字的習慣。
教學方法:
情景教學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法
教學課時: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齊讀題目《認字認半邊行嗎》,誰能回答這個問題。
2、學習課文,看看行不行。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自由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和新出現(xiàn)的詞語,多讀幾遍,并從中找出要認識的字讀一讀。
2、出示生字卡片認識。
。1)先組詞,再認生字。
。2)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3)讀準字音。
。4)引導點撥,識記生字。
、僭谛〗M內(nèi)介紹自己的識字方法,同學間互相補充、啟發(fā)。
②全班交流識字方法。
(5)把生字、新詞帶入課文中,朗讀課文,讀正確。
3、指導寫字。
。1)出示要寫的字的生字卡片,分別口頭組詞。
。2)同桌讀,互相糾正,開火車讀。
。3)指導觀察,總結(jié)規(guī)律。
左右結(jié)構(gòu)字:左窄右寬
上下結(jié)構(gòu)字:上短下長
獨體字:注意寫在田字格中間。
。4)生書寫,師巡視指導。
三、讀課文
四、作業(yè):抄寫生字新詞。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出示生字卡片抽讀。
2、讀課文。
二、學習課文
1、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1)哪些字和它的偏旁的讀音一樣?(伴、拌、絆、證、政、癥)
。2)你也能舉出這樣的字嗎?(福、輻、幅、蝠)
師:這字是部首不同,音相同。
(3)哪些字和它的偏旁的讀音非常相近?
。枴⒈、胞、苞、泡、跑、炮、帳、脹、賬、張、長)
(4)類似這樣的字你們學過嗎?(請、情、清、晴、睛)
師:這些字是部首不同,音相近。
。5)路路找到了什么竅門?(認字認半邊)
師:路路的這個小竅門管用嗎?
2、齊讀第二自然段。
。1)發(fā)生了什么事,路路覺得“認字認半邊”不管用?
(“涸”讀成了“固”,“涸”字和它的偏旁讀音完全不同。)
。2)你們也曾有過這樣的事嗎?
。ㄗ寣W生舉例說明。如:“佝、枸”,不念“句”)
(3)你們說“認字認半邊”行嗎?
3、讀第3—5自然段。
。1)為什么有的字可以認半邊,而有的字卻不能呢?
。2)齊讀爸爸說的話。
。3)我們要怎樣認字?(查字典)
三、師小結(jié)
“認字認半邊”可以幫你們認一些字,但是大多數(shù)是不能用這種辦法認的,不然就會鬧
笑話。今后,我們遇到這樣的字,要查查字典。
四、作業(yè):
查查字典還有哪些形近字的讀音一樣,讀音相近,讀音完全不同。
板書設(shè)計:
證擠級確典查管固
教學反思:
二年級的學生因為有一年級和二年上期的'識字基礎(chǔ),識字能力大大提高了,而且學生天性好奇、好勝,富有個性化的問題就能引起學生的興趣。課堂上我設(shè)計了一些問題,如:你怎樣記這些字?能把你記字的好方法告訴其他同學嗎?這些問題打開了學生思維的閘門,富有個性的靈活的識字方法層出不窮。如動作演示法、換偏旁的方法、加一加、減一減,利用形聲字聲旁表音、形旁表義的特點來記住漢字等等。讓學生在獨立識字的過程中,交流了識字方法,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
《識字3》教案7
一、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一些象形字的來歷,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2、有感情地朗讀兒歌,體會兒歌表達的情感。
二、教學重、難點:
1、能認識本課的生字,并能在田字格內(nèi)正確、美觀地書寫。
2、能有感情地朗讀兒歌,并能想象相應(yīng)的畫面,陶冶情操。
三、教學過程
演示漢字的演變過程
1、很久很久的以前,我們的祖先生活、勞動都在一起。他們看到很多的東西,遇到了很多的事情。請同學們看大屏幕。
。1)出現(xiàn)“舟”的實物圖,這是什么?
。2)出現(xiàn)“竹”的實物圖,這是什么?
(3)出現(xiàn)“石”的實物圖,這又是什么?
。4)依次出現(xiàn)“泉、川、燕”的實物圖,引導學生認識。
3、有時他們需要把看到的東西、遇到的事情記下來,可那時還沒出現(xiàn)文字,這怎么辦呢?我們的祖先非常勤勞、聰明、能干,于是他們想出一個辦法,把看到的東西照樣子畫下來。
4、多媒體課件以動畫形式在實物圖的'旁邊,一一出現(xiàn)相對應(yīng)的象形文字。他們畫的像嗎?這些字就叫象形字,是由我們祖先用畫圖的方式創(chuàng)造出來的,是我國最早的一種造字方法。
5、為了便于書寫,人們在象形字的基礎(chǔ)上,又造出了現(xiàn)在的漢字。多媒體課件逐一展示出生字及詞語出現(xiàn)在相應(yīng)的象形字旁,點撥詞語的意思:
。1)這是一艘小船,船也叫什么?小船就叫什么?
。2)竹子就是“竹“,讀一讀,注意“子”在這里讀輕聲。齊讀,分小組讀。
。3)從泉里流出來的水就是?齊讀兩遍。
。4)顯而易見,這就是石頭,讀準“頭”是輕聲,指名讀,開火車讀。
。5)古時候河流也叫“川”,讀一讀。
“川指的是河流,河流也叫“河川”。讀一讀。
我國四川省的“川”就是這個“川”,想一想,通過這個名字,你知道那里什么多?
四、加深記憶
1、學生自由讀書,體會這些象形字是怎樣產(chǎn)生,又是怎樣變成現(xiàn)在的漢字的。
2、說說現(xiàn)在的漢字與原來的圖畫有什么相似之處?漢字是怎樣創(chuàng)造出來的?
(1)學生互相討論,交流。
。2)指名說,互相補充。
3、讀一讀生字和表右面一行的詞語。注意看準音節(jié),讀準字音,找到“石頭、竹子、燕子”詞中的輕聲。
我用()畫()。這個激發(fā)學生思維的,先讓學生讀一讀課文前面幾句話,然后引導學生想一想:如果用紅顏色,可以畫哪些同樣顏色的東西,比如我用紅蠟筆畫什么?然后讓學生自由發(fā)揮想象,結(jié)果孩子們展開想象的翅膀自由地馳騁在想象的王國里,同學們鮮活的話語噴涌而出。
五、師生互動
紅蠟筆畫太陽,青蠟筆畫小草,綠蠟筆畫柳樹,藍蠟筆畫飛機。
用黃蠟筆畫小鳥,我用藍蠟筆畫飛機,我用綠蠟筆畫大樹,我用紅蠟筆畫太陽。
用黑蠟筆畫黑板,我用綠蠟筆畫青蛙,我用紅蠟筆畫火焰,我用青蠟筆畫石頭。
用紅蠟筆畫蘋果,我用紅蠟筆畫紅領(lǐng)巾,我用綠蠟筆畫小草,我用綠蠟筆畫柳樹。
六、指導寫古字
“舟、竹、石、泉、川、燕!
《識字3》教案8
教材分析:
這是一組兒童對韻,讀起來瑯瑯上口。讀了課文,看了插圖,孩子們就會感到大自然多么美好,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綠樹紅花、萬紫千紅……我是大自然的主人,我愛美麗的大自然。
設(shè)計理念:
讓學生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并對大自然的熱愛,收集對子和對對子的興趣。
教學目標:
1.會認讀“霧、霜”等13個生字,會寫“和、語”等6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熱愛自然,有收集對子和對對子的興趣。
學習重點:
會讀生字、會寫生字,會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謎語導入:
1.千條線,萬條線,落在河里看不見。
2.河水皺眉,樹兒搖頭,鮮花彎腰,白云溜走。
生:猜出(雨兒)(風兒)
師:對呀!小朋友真聰明。今天我們就與雨兒、風兒一起旅行一次好嗎?(大屏幕放影大自然的景色)
生:邊看邊說。
3.出示課題。
師:小朋友大自然的景色確實美麗,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識字3一課。齊讀《識字3》,看看里面有哪些大自然美麗的景色。
二、初讀體會、認識生字。
1.學生自讀課文(要求:多讀幾遍,讀準字音。讀了以后,把你最喜歡的詞語寫在黑板上。不會寫的字可以寫拼音。)
2.反饋
(1)學生上黑板寫字。
(2)讀課文(學生自由選擇段落)
。3)說說為什么喜歡讀這段。
3認讀生字
師:誰能把你圈出的生字寶寶讀給大家聽聽?想讀的小朋友站起來讀。
(1)學生自由讀。
(2)指名讀
。3)正音:(重點:“霜”“蜂”)
師:生字寶寶想回家,你送他們回家好嗎?
三、讀課文感悟。
1.先自己讀,再找好伙伴讀。
2.讀后說說課文跟前面學的有什么不同?(指導發(fā)現(xiàn)課文是對對子形式)
小結(jié):小朋友觀察真仔細,這種課文的形式,我們中國叫對對子。
四、再讀課文,激發(fā)興趣。
1.師生交叉讀。
2.生生交叉讀。
3.學生下座位找伙伴玩對對子游戲。(邊讀邊拍手。)
五、生字鞏固。
1去音節(jié)讀生字。
2.游戲。給生字找朋友。
六、啟發(fā)想象,練習表達。
黑板上小朋友寫的詞語中,請你選一個,為它配上美麗的'圖畫。
第二課時
一、在創(chuàng)新中鞏固練習。
師:上節(jié)課,同學們都選了自己喜歡的詞,配上了圖畫。請小朋友拿出交流展示一下。
1.小組交流。
2.上臺展示。
3.說說課文中兩幅該用上哪個詞語?
二、感情朗讀課文。(讀出喜歡大自然的心情)
1.個別。
2.開小火車。
3.齊讀。
三、擴展活動。
1.讀讀課文中的對對子。
2.分組自編對對子。
3.反饋。
例:春對夏,例:上對下,
秋對冬,后對前,
白云對紅日,天涯對海角,
新月對彩虹。南北對東西。
四、練習寫字。
1.認一認。(觀察“描一描,寫一寫”)
2.說一說。(我會寫的字)
3.練一練。(上臺展示)
4.評一評。(優(yōu)秀作業(yè))
五、作業(yè)延伸。
每人收集對對子,存放成長記錄袋。
《識字3》教案9
預設(shè)學習目標:
1、認識霜霧等13個生字,2、積累山清水秀等詞語。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4、熱愛自然、有收集對子和對對子的興趣。
教學準備:
生字、詞語卡片
幫助理解詞語的相關(guān)圖片
錄音磁帶
對聯(lián)若干副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課題,初步感知對。1、游戲:2、談話:我們生活在美麗的地球上,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我們大家都愛它。3、揭題: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識字3就是描寫這美麗的家園的。它是一首非常特別的兒歌,呆會兒你會發(fā)現(xiàn),課文的每句話中都有一個對字。所以這首兒歌也叫對子歌。(板書:對子歌)對子歌還是我們中國特有的一種文化呢。
。ǘ┏踝x感知,讀通課文。1、自由讀課文。讓我們趕緊自由讀讀課文吧,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讀讀拼音,問問老師。(學生自由讀課文。)2、再讀課文。我發(fā)現(xiàn)小朋友個個讀得津津有味,剛才是自己讀,現(xiàn)在我們來合作。把課文讀給同桌聽一聽。聽的小朋友要認真聽,讀對了表揚他,讀錯了幫助他。3、檢查自學效果這篇對子歌有幾小節(jié)?(3小節(jié))指名學生逐節(jié)讀課文。其他小朋友要仔細聽,他的讀音正確嗎?讀后評議,正音。
(三)再讀感悟,讀懂課文。1、學生自由讀課文,用筆劃出不懂的地方。再把課文讀一讀,要讀得比剛才有進步。在不懂的字詞下面劃上橫線,打上一個小問號。(學生自讀,教師巡視指導。)2、說說有什么不懂的。相機教學:霧、霜:你見過霧和霜嗎?誰來說說霧和霜是怎樣的?朝霞、碧野、夕陽(用相關(guān)圖片幫助理解)萬紫千紅:利用圖片來感受,指導朗讀。再在文中找找類似的.詞語。(山清水秀、鳥語花香、和風細雨)
(四)升華感情,讀好課文。創(chuàng)設(shè)情景,以境激情現(xiàn)在,讓我們閉上眼,靜靜地聽一段音樂。(播放樂曲《苗嶺的早晨》)聽了這段美妙的音樂,你仿佛看到了什么。2、出示主題圖。(學生欣賞圖片)3、以情激情:大自然是一幅美麗的圖畫,是一首悠揚的樂曲,是一首迷人的小詩。我們的課文就是描寫了這樣的景觀,讓我們好好地讀一讀課文吧。5、感情朗讀課文。·自由練讀·齊讀。6、再度感知對。這首對子歌寫得多么美妙啊,雪對霜,桃對李,它們都是有關(guān)系的呢。讀了課文你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
。ㄎ澹⿵土曥柟躺衷~。1、自由讀讀生字。2、歸類識字。觀察一下,哪些字有相同的偏旁。雨:霧、霜、霞蟲:蝶、蜂木:李、楊3、齊讀生字、詞語。4、開火車認讀生字、詞語。
。┩卣寡由1、出示個對子讓學生讀讀。對子在我們生活中也是經(jīng)常見到的,就是我們過年過節(jié)時貼在大門口的對聯(lián)。今天老師也帶來了兩副對子,請小朋友讀讀。學生讀對子。說說什么對什么。
。ㄆ撸⿲嵺`活動。收集生活中的對子,和同學們交流。
《識字3》教案10
【教材分析】
本課屬于形近偏旁的比較識字。課文將兩組容易混淆偏旁的生詞集中在一起讓學生認讀。第一組詞語介紹了—些樹的名稱和木制品;第二組詞語介紹了一些與莊稼有關(guān)的事物;第三組詞語介紹了三種竹制品;第四組詞語介紹了一些植物。連起來讀,押韻上口,便于記誦。學生在學習漢字的同時也增長了知識。
【教學要求】
德育目標: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智育目標:1.學會奉課12個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3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新詞。
2.比較“木禾”、“竹艸”兩組容易混淆的偏旁,看圖讀熟與此相關(guān)的詞語。
【教學重點、難點】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能按筆順正確地書寫田字格中的9個生字,能按字的結(jié)構(gòu)把字寫端正、勻稱。
2。區(qū)別形近偏旁。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投影片。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前面兩課和這一課都是看圖讀韻文識字,而本課還通過形近偏旁的比較來識字。板書課題:識字3(齊讀)
二、初步看圖,讀韻文
1.觀察書上的圖,看一看圖上畫了哪些事物。
2.自由讀韻文,要求:看清音節(jié),讀準字音。
三、出示表(一),復習“木字旁”、“禾字旁”
1.觀察實物圖畫與古文字,了解偏旁本義。
。1)“木”的古文字像什么?(像一棵樹)
師:同學們說得對。“木”的古文字像一棵樹,有樹冠、樹干和樹根。
。2)復習“木字旁”。
教師范讀帶木字旁的生字。
指名讀、齊讀。
。3)“禾”的古文字像什么?(像一株禾苗)
師:同學們說的對。“禾”的古文字像一株禾苗,有穗、葉、莖與根。
。4)復習“禾字旁”。
教師范讀帶禾字旁的生字。
指名讀、齊讀。
四、指導看圖,出示部分生字詞
出示掛圖,學習生字詞。
1.這些是什么樹?你能說出它們的名稱嗎?[相機出示詞卡:松柏、楊柳]
2.你們知道松樹、柏樹和別的`樹有什么不一樣嗎?(松樹、柏樹的葉子常年都是綠色的)
3.出示詞卡:桌椅
4.春天到了農(nóng)民伯伯把什么插在田里?[相機出示詞卡:秧苗]
5.秋天到了,秧苗長大成熟結(jié)出果實,遠遠望去,金燦燦的一片,好喜人的景象!那金燦燦的一大片是什么呢?[相機出示詞卡:稻谷]
6.“秧苗”、“稻谷”這些地里長的農(nóng)作物叫什么呢?[相機出示詞卡:莊稼]
五、教師小結(jié)
剛才我們學習了兩組詞語,第一組詞語的偏旁是什么?(木字旁)為什么都是木字旁?(因為這些詞語大都與樹木有關(guān))第二組詞語的偏旁是什么?(禾字旁)為什么都是禾字旁?(大都與莊稼有關(guān))你們覺得漢字有趣嗎?中國的漢字有悠久的歷史,你們要認真學習!
六、學生自學出示的生字詞
要求讀準字音,看清字形。
七、教師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讀、齊讀。
2.用“柳”、“椅”、“秧”擴詞。
八、指導書寫
1.學生看筆順圖,記憶“柳、秧”的筆順。
2.說說你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
3.教師范寫本課6個生字。讓學生注意在田字格書寫時都應(yīng)該左窄右寬。
4.學生描紅書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5.讓學生在《習字冊》上描紅、仿影、臨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抽讀生字、新詞卡片。
2.聽寫生字。
3.檢查聽寫情況。
二、繼續(xù)看圖學習生字詞
1.觀察書上的圖,看看圖上畫了哪些事物。
2.自由讀韻文,要求:讀準字音。
三、出示表(二),復習“竹字頭”、“草字頭”
1.觀察實物圖畫與古文字,了解偏旁本義。
。1)“”的古文字像什么?(像竹葉)
。2)復習“竹字頭”。
師范讀帶竹字頭的生字。
指名讀、齊讀。
。3)“”的古文字像什么?(像兩棵小草)
。4)復習“草字頭”。
師范讀帶草字頭的生字。
指名讀、齊讀。
四、指導看圖,出示部分生字詞
出示掛圖,學習生字詞。
1.這些都是竹制品,你能說出它們的名稱嗎?[相機出示詞卡:竹籃、籮筐、筷子]
2.中國的老年人最喜歡喝什么?仆目機出示詞卡:茶葉]
3.有一種水果外面有許多硬刺,但口味非常好,酸甜好吃,你知道這種水果的名稱是什么嗎?[相機出示詞卡:菠蘿]
4.有一種春天開的花,葉子是淡綠色的,聞起來有一股淡淡的香味,你知道這是什么花嗎?[相機出示詞卡:蘭花]
五、教師小結(jié)
剛才我們學習了兩組詞語,第一組偏旁的名稱是什么?(竹字頭)為什么都是竹字頭?(因為這些制品都是竹子做成的,大都與竹子有關(guān))第二組偏旁的名稱是什么?(草字頭)為什么都是草字頭?(大都與一些植物有關(guān))
六、學生自學出示的生字詞
七、指導書寫
1.指名說“籃、筐”的筆順。
2.說說你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
3.教師范寫生字。
4.學生描紅書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5.讓學生在《習字冊》上描紅、仿影、臨寫。
第三課時
一、復習檢查
聽寫詞語,檢測效果。
二、指導讀韻文
1.按要求歸類讀。
(1)哪些詞語介紹了一些樹的名稱和木制品?(讀第一組詞語)
。2)哪些詞語介紹了一些與莊稼有關(guān)的事物?(讀第二組詞語)
(3)哪些詞語介紹了三種竹制品?(讀第三組詞語)
。4)哪些詞語介紹了一些植物?(讀第四組詞語)
2.多種形式練讀。
指名讀、齊讀、同桌互讀。
三、辨析兩組形近偏旁
1.做找朋友游戲。
2.教歌訣:“禾字旁表示莊稼,木字旁表示樹木。爸爸下田去插秧苗,爺爺上山去栽松樹。”“草字頭表示花草,竹字頭與竹子有關(guān)。窗臺上放著兩盆花草,墻壁上掛著一只竹籃!
四、課內(nèi)作業(yè)
《識字3》教案11
教學內(nèi)容:
竹字頭及相關(guān)生字
教學目標:
1、認知:理解竹字頭表示的意思,認讀7個生字,掌握5個生字的書寫。
2、能力: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能力,培養(yǎng)學生在生活中識字的習慣和能力。
3、情感:使學生體會學習生字的樂趣,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認讀生字8個,理解木字旁表示的意思。
教具學具:
實物投影儀、課件、生字卡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與方法:
一、復習:
1、出示生字卡
白菜
草藥
蘿卜
芬芳
蘋果
茶花
梨
桃
柳
材
棍
桶
板
休
2、開火車檢查
3、說說這些字為什么帶草字頭和木字旁
二、激趣導入
1、實物投影儀出示竹子和古代漢字竹的圖片
2、談話:看到這幅圖片就知道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漢字與什么有關(guān)?與竹有關(guān)的偏旁是什么?(差生)
三、教學生字
1、以前我們學的生字中有哪些字帶有竹字頭?(優(yōu)等生)
2、課件出示:
竹子
竹筍
竹竿
毛筆
竹筐
筷子
箱子
籃子
笛子
3、請同學試著讀一讀(優(yōu)等生)
4、紅色的字為什么都帶有竹子頭?這些字表示的意思和竹子有關(guān)嗎?(差生)
5、小組同學互相教學不認識的字
6、集體讀
7、指名讀(差生)
8、點擊你學會的'字,說說是怎樣記住它的?
9、仔細觀察筆字,結(jié)合實物想一想,這個字有什么特點?
10、筆的構(gòu)成方式與前面學過的那個字相同?
四、讀一讀
1、學生自己讀
2、小組讀一讀,記一記算、筒
3、集體讀,想一想這些帶竹子頭的字是不是都與竹子有關(guān)系?
五、比一比
1、觀察每組字有什么異同
2、集體交流
3、為什么偏旁不同(中等生)
4、小組同學組詞、讀一讀、記一記
六、生字書寫
1、觀察生字是由竹子頭和哪些字組成的
2、討論筆畫筆順,觀察竹最后一筆的寫法。
3、生獨立寫
七、交流活動
把你在生活中找到的帶有木字旁和草字頭的生字介紹給大家認識。
八、小結(jié)
作業(yè):
看看我們學過的生字中還有哪些字有相同的偏旁,想一想為什么?
板書:
籃
籮
笛
|
|
|
藍
蘿
苗
課后札記:
學生通過前面兩課時的學習,已經(jīng)初步體會到漢字的構(gòu)成方法,理解了偏旁表示的意思,并且提高了學習漢字的積極性,從本節(jié)課的交流活動中就可以看出,學生是在用心的觀察身邊的生活,從生活中學到了許多的知識。
《識字3》教案12
教材說明:
識字3是本冊教材的第三單元的開篇課文。它是以對子的形式呈現(xiàn),內(nèi)容都與大自然息息相關(guān)。對子情境優(yōu)美,語言精煉,讀起來瑯瑯上口,利于培養(yǎng)學生語感,積累語言。同時,通過對這篇課文的學習,能使學生體會大自然的美妙,享受大自然的神奇,產(chǎn)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對對子是學生喜聞樂見的語言形式,在極富感染力的語境中教師應(yīng)該在學生熟讀成誦的基礎(chǔ)上,聯(lián)系學生的經(jīng)驗世界和大自然的實際,采用多種方法識字。
學習目標:
1.認識“霧、霜”等13個生字。會寫“和、語”等6個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產(chǎn)生收集對子和對對子的興趣。
教學重點:
讀準字音,識記字形,學會對對子。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師:小朋友們,我們生活在美麗的地球上,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在這個家園中有各種自然景觀、花草樹木和小動物們,今天楊老師要和大家一起學習的識字3這一課,就和這方面的內(nèi)容有關(guān),趕快打開課文,翻到36頁,然后請舉手。
師:請大家拿好筆認真地讀讀這一課,遇到你需要借助拼音才能讀出來的字,用筆把它圈出來,拼一拼,讀一讀,然后再接著往下讀。比比誰讀得最認真。
二、初讀課文,感知生字。
1、學生借助拼音自由地讀全文,要求讀準字音,努力讀通句子。
2、指名分小節(jié)試著讀課文,隨機正音。(請兩位孩子讀)
3、同桌對讀。
過渡:光能讀通它那還不夠,接下來,楊老師要請大家拿起筆來,再讀讀課文,這一遍讀,要邊讀邊想想意思,遇到自己不懂的,把它劃出來,在下面打個小問號,行嗎?我們先來讀讀第一小節(jié)。
三、精讀課文,豐富認識
1.指名讀第一小節(jié),想想這一小節(jié),寫了哪些景物?(交流,隨機認識生字,豐富認識,重點點撥如下:)
●云和雪,小朋友肯定都見過,霧有沒有見過的?(貼生字卡“霧”)你在什么時候看見過霧?霧一般都是在早上出現(xiàn)的,等太陽一出來,它就慢慢的散了。出示“晨霧”,大聲讀。
●出示字卡“霜”,有見到過嗎?熱熱的夏天,你有沒有見過霜?那誰知道霜一般是什么時候出現(xiàn)的。霜一般在深秋的時候就開始出現(xiàn)了,所以有一個詞語叫:秋霜。讀一讀,兩個一起讀。
師:剛才老師發(fā)現(xiàn)很多孩子在“和風”和“朝霞”這兩個詞下面打了小問號?
●誰知道,怎么樣的風叫“和風”?“細雨”就是——像牛毛一樣的雨,和風細雨一般在哪個季節(jié)出現(xiàn)的比較多?(春天)
●有誰知道“朝霞”是什么東西呀?
師說明:其實這“霞”就是云,不過它可不是一般的云,被太陽映紅的云才能叫“霞”。“朝霞”就是早上太陽出來時,它旁邊的被映紅的云就叫做“朝霞”。這個“朝”就是早上的'意思。大家有沒有看見過朝霞。讀讀這個詞。傍晚太陽落山時,旁邊被映紅的云我們就可以叫它“晚霞”。
●“夕陽”:什么時候的太陽叫“夕陽”。那早上的太陽我們就叫“朝陽”。
●師:剛才,楊老師帶著大家認識了8種自然景觀,他們分別是——學生看著板書接讀,F(xiàn)在我們捧起書本一起來讀一讀第一小節(jié),大家可以邊讀邊在腦海里放放電影。
。R讀師生接讀不看課文讀)
2.學習第二小節(jié)(指名讀第二小節(jié),說說自己不理解的。)
●這一小節(jié)藏著5個生字寶寶呢?楊老師把它們請出來了,看誰還認識它們?ㄆJ讀,關(guān)注“蜂”“蝶”的偏旁,理解“碧”是表示一種顏色的。
●這一小節(jié)中,有你讀不懂的詞語嗎?重點理解“碧野”。
●讀了這一小節(jié),楊老師仿佛看見“各種顏色的花兒開了,小草綠了,蝴蝶和蜜蜂在花叢里快樂的舞蹈,天藍藍的,田野里碧綠的一片,大地萬紫千紅,真是太美了,請小朋友試著讀讀這一小節(jié),看誰讀得美。指名讀,齊讀
3.學習第三小節(jié)(指名讀第三小節(jié),說說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聞到了什么?
(1)根據(jù)學生的回答相機理解詞語“鳥語”“花香”“山清”“水秀”
。2)指導學生讀好這一段。(誰能來讀讀這一小節(jié)。)
四、朗讀全文,鞏固所學
1、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孩子們,讀了幾遍課文,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首歌謠有什么特點啊?(課文每句話中都有一個“對”字,你們的小眼睛可真亮,是呀,像這樣的歌謠我們就把它叫做“對子歌”板書。)
2、學生自由朗讀全文。
3、小組對讀。
五、復習鞏固生字。
1、師:這節(jié)課,楊老師和大家一起學習了一首對子歌,認識了很多新事物,同時又認識了很多生字朋友,接下來,請大家看課文后的生字表,自己試著讀讀看,遇到讀不出來的生字朋友,把它圈出來,可以向你的同桌請教,也可以向老師請教。
2、學生自由認讀,交流“難讀的字”。
六、書寫指導
重點指導“秀和香”。書寫新偏旁。
師范寫,生描紅并試寫。
師生一起評講。
《識字3》教案13
教學目標:
1、認識霧、霜等13個生字,會寫和、語6個字。
2、借助拼音和插圖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3、有搜集對子和對對子的興趣。
教學重點:
讀準字音,識記字形,學會對對子。
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霧、霜等13個生字,會寫和、語6個字。
2、借助拼音和插圖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啟發(fā)談話。同學們喜歡對對子嗎?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組對子歌。
2、展示圖片。(出示大自然景物圖片)引導學生觀察說說畫面的景色。
師:讓我們一起走進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的大自然。
二、自學(讀文正音,提高學生識字能力)
1、學生借助拼音朗讀對子,注意讀準字音。
2、同桌互讀,交流識字情況。
三、識字(競賽識字,調(diào)動學生參與積極性,培養(yǎng)自主識字能力)
1、出示生字詞:認識哪個讀哪個?說說你是怎么認識的?
2、游戲識字:開展識字秘訣交流會,看誰的識字方法好。
3、檢查識字:
。1)開火車識字將13個生字打亂順序,以小組為單位按順序開火車讀生字。
。2)擺長龍識字學生按教師出示的拼音順序把字卡擺成長龍。(也可擺成其他圖案,如問號、感嘆號、S形等)
。3)幫生字找家分別找出帶雨蟲木字旁的字。
。4)猜字謎-多字少一半()夕;十日十日(朝);王二小,白又胖,一屁股坐在石頭上(碧)
四、朗讀
1、讀文,引導發(fā)現(xiàn)課文的特殊呈現(xiàn)方式。
2、師生交叉讀文、拍手練讀、分組競賽讀文。
五、練習
請你學著文中的樣子,也出幾個對子讓小伙伴對一對,實在對不上你可以幫助他。
六、寫字
重點指導和、語、千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2、有搜集對子和對對子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出示大自然的畫面:你能用學過的詞語描繪一下嗎/說完后把詞語貼在相應(yīng)的位置上。
二、繪畫
1、在文中挑選一個或幾個喜歡的詞語,寫在紙上,自己配上畫面。
2、拿出自己的作品在組內(nèi)交流,大家互相評議,猜猜他畫的是哪些詞語。
三、練習
1、挑字卡找朋友:
翹舌音朋友我是翹舌音朝,我的朋友在哪里?
結(jié)構(gòu)朋友我是秀,我有上下兩層樓,我的朋友在哪里?
偏旁部首朋友我是昆蟲小蜜蜂,我的朋友遍天下。
反義詞朋友我是朝,是一天的開始,我的朋友在哪里?
2、火眼金睛:兒歌中哪些字是今天學的?看誰找得多?
紅臉兒朝陽出東方,專給小朋友灑霞光。
碧綠的田野禾苗壯,萬紫千紅花兒香。
蝴蝶姐姐花間舞,蜜蜂妹妹采蜜忙。
楊樹搖擺千條枝,桃李傍晚送夕陽。
3、金話筒:任意選擇書中的詞語說幾句話,看誰用得多,句子說得美。
四、寫字
1、認讀李、秀、香,學生觀察描紅:這幾個字有什么特點?寫的時候應(yīng)該注意什么?
2、教師發(fā)現(xiàn)問題相機引導,展示學生的優(yōu)秀作業(yè)。
《識字3》教案14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清、晴、睛、蟲、情、請、衛(wèi)、兵”8個生字;會認“蛙、保、護、害、做、莊、稼”7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兒歌。
3、通過學習課文,了解形聲字的特點,并能嘗試利用形聲字的特點幫助識記漢字,培養(yǎng)學生自主識字和寫字的能力。
4、教育學生愛護小動物,保護益蟲。
二、教學重點:
通過讀兒歌學習生字,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
三、教學難點:
啟發(fā)學生發(fā)現(xiàn)構(gòu)字規(guī)律。
四、教學過程:
。ㄒ唬┘と
1、猜謎語。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讀好兒歌。字到詞,再到句。
1、師范讀。
2、學生小聲、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多拼幾遍。
3、檢查生字認讀情況,評議、正音。
4、圈出生字,再讀。
5、讀詞語,抽查。
6、初讀兒歌,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ㄈ┤谇橛诰埃钭x。
1、指名讀兒歌,想想兒歌共有幾句話。
2、指名讀第一句,其他同學閉眼想象:仿佛看到了什么?
3、師梳理。
4、女生讀第一句,讀出青蛙的可愛。
5、播放青蛙捉害蟲的FLASH。
6、教育學生保護小青蛙
7、男孩子讀第二句,讀出男子漢氣概。
8、和著音樂,讀全文。
(四)自主發(fā)現(xiàn),體會形聲字的特點。識記字形,指導書寫
1、識記5個形聲字。
2、根據(jù)生字畫相應(yīng)的簡筆畫。
3、小游戲:送迷路的小朋友回家。
4、講形聲字的構(gòu)字特點。
5、識記字型,指導書寫。
6、范寫“睛”。
7、生描紅并書寫。
8、展示、評價。
(五)作業(yè)
今天我們學習了漢字中的最大一個家族,形聲字,一定要記住它們的特點。請同學們在生字表二已經(jīng)學過的生字里面,找找有哪些是形聲字,做上你喜歡的記號,下節(jié)課說給老師聽。
《識字3》教案15
教材分析:
《識字3》是一組以介紹公園景物與設(shè)施的詞語串連起來組成的韻文,并在“公園”的統(tǒng)轄下按“自然美景”、“景物設(shè)施”、“兒童娛樂設(shè)施”分類組合而成的“模塊”,《識字3》教案設(shè)計反思。編者通過韻文在情境中識字,不但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識字能力,而且為今后的閱讀、寫作做好必要的儲備。另外,課文配以相應(yīng)的圖畫,形象地描繪了公園的美景與設(shè)施,圖文對照也可以幫助學生識字和理解詞義。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7個生字,認識3種新筆畫,能正確美觀地在田字格中描紅、臨帖。
2、通過誦讀—看圖—活動,介紹公園的景物與設(shè)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詞串。
3、初步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美、欣賞美的能力。
教學重點:
1、識讀詞語,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詞串。
2、正確、美觀地在田字格中規(guī)范書寫7個生字。
教學過程:
一、邀請設(shè)計,激發(fā)興趣
1、小朋友們,你們玩過哪些覺得好玩的地方?根據(jù)回答相機板書:公園。
2、教學“公園”一詞。
3、談話:你喜歡公園嗎?為什么?如果在學校建一座公園,你們認為怎么樣?今天老師就請你們來當設(shè)計師,為學校設(shè)計一座公園好不好?
二、分類布景
1、談話:你們準備在小公園里設(shè)計些什么呢?(分小組合作、討論,讓學生結(jié)合生活經(jīng)驗,盡情表達)
2、集體交流,根據(jù)學生回答出示相關(guān)的圖片,共同欣賞,并請學生說說設(shè)計的理由。
3、 小朋友們,你們?yōu)樾?nèi)公園設(shè)計了許多美景,有自然風光的美,有各種造型設(shè)施的美,還有各式各樣的兒童玩具,大家能不能把它們分分類來布置一下?比如:這兒是景物,那兒是玩具,只要有道理,怎樣布置都行。 4、學生繼續(xù)小組合作給詞語分類,匯報分類結(jié)果。教師板書。
5、談話:小朋友們真聰明,一下子就分對了,教案《《識字3》教案設(shè)計反思》。(師讀詞語)這樣排放讀起來不太順口,請你們讀一讀,看看怎么樣排放讀起來才美。
6、學生分組邊讀邊討論。
7、交流討論結(jié)果并說明理由。
三、共同欣賞
1、談話:小朋友們剛給小公園里設(shè)計了這么多的東西,現(xiàn)在我們把他們組合起來,看看我們設(shè)計的公園是什么樣兒的。
2、談話:小朋友們設(shè)計的公園真美。生字卡片出示“火、山、木、馬”四個字,指名讀。你們能把它們美美地讀出來嗎?
過渡:你們設(shè)計了這么美的.公園,想不想請家長或好朋友來公園里坐一坐,玩一玩?他們實 效來不清楚我們公園是什么樣兒的,那怎么辦?對,向他們介紹我們自己設(shè)計的公園。要介紹公園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兒,你首先要記住公園里所有的景物與設(shè)施的名稱,還要能用你的語言和動作把它們美美地表現(xiàn)出來,才能讓家長或朋友喜歡,愿意來玩。
四、指導朗讀,背誦詞串
1、分行指導。(讓小朋友們充分發(fā)揮想象,用自己的語言和動作把詞語表現(xiàn)出來。)
2、學生試讀全文,邊讀邊想象圖中的美景與設(shè)施。
3、指名到前臺試背、表演。
4、播放輕音樂,集體邊背誦邊表演。
五、自編韻文
1、小朋友,你知道公園里還有什么?
2、我們可以把這些詞語和我們韻文中的詞語進行替換,如:將第三行更換為吊環(huán)、碰車、山洞把它們接在韻文下面,三個一組,這樣你們也就能編書了。
3、學生小組合作替換、繼寫韻文。
4、集體交流小組的合作成果。
六、手腦并用,課外延伸
讓學生當小導游,向同學、家人、朋友介紹美麗的公園。 第一冊識字三采用“詞串”的形式,圍繞兒童樂園內(nèi)的景致或設(shè)施,將一組詞語組成了韻文讓學生認讀。
內(nèi)容是: 公園綠樹紅花/小橋 流水 寶塔/轉(zhuǎn)椅火車 山洞/滑梯 蕩船木馬/四組排列整齊的詞語連起來讀,押韻上口,便于記憶。課文配以相應(yīng)的圖畫,不僅能使學生借韻文形式和情境圖識字,還能幫助生理解詞語,認識事物,受到美的熏陶。
圖文結(jié)合,玩中學詞。本課出現(xiàn)的詞語都能在課文的圖畫中找到與詞語相對應(yīng)事物的圖像。圖畫描述的事物、詞語的讀音、詞語的意思是小學生已有的經(jīng)驗?紤]到在他們接觸課文以前,所缺的僅僅是與以上三者相匹配的符號——文字。在設(shè)計中,我將所要掌握的字詞與以上三者整合起來,在課堂中,找準游戲與教學內(nèi)容的結(jié)合開展教學,使學生真正“動”起來,做到在玩中學習,玩中思考,玩中創(chuàng)新。他們就能夠較為輕松地認識課文中的生字(詞)。直觀具體形象的畫面展示,伴隨優(yōu)美的音樂,將識字與學生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從而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一個溫馨的富有情趣的識字環(huán)境,使枯燥的識字變得生動、有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讀的時候瑯瑯上口,情趣盎然。
開發(fā)孩子的語言,給孩子積累詞語,為孩子今后寫文章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課堂教學中我將語言訓練始終穿插在教學中比如讓孩子說說圖上看見了什么?有的學生說:“我看見綠樹、紅花!蔽揖蜁䥺l(fā)他說說:“那是什么樣的綠樹?什么樣的紅花?”學生就會說出很多修飾綠樹、紅花的詞,比如:茂密的綠樹、郁郁蔥蔥的綠樹、枝繁葉茂的綠樹、鮮艷的紅花、美麗的紅花……對于學生其中的語病要及時指出更正如有的學生說火紅的紅花,我就會告訴他這里詞重復了,應(yīng)該如何表達。對于一些不太常用的詞,很多孩子不知道的詞,我引導學生理解這些詞語,并且通過板書、多讀等方法,盡量使更多的孩子記住這些新學會的詞語并使用它們。
拓展延伸,讓學生發(fā)揮想象力。通過介紹公園的景物,直觀的感知圖片,讓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更有興趣學習,更愛學習,更樂于接受知識。
但這節(jié)課也還有不成熟的地方,例如,讓學生想象一下公園的事物時,沒有給學生一個特定的范圍,使學生的思維呈放羊式。這樣就使提問的目標太散太凌亂。不利于學生教學目標的達成。
【《識字3》教案】相關(guān)文章:
《識字3》教案08-28
識字3教案02-24
《識字3》的教案02-26
【精品】識字教案3篇03-13
《識字3》的教案15篇02-26
《識字3》教案(15篇)03-13
《識字3》教案(集錦15篇)03-13
識字的教案11-08
《識字》教案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