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小班音樂教案范文十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班音樂教案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班音樂教案 篇1
一、活動背景
現(xiàn)在的小班孩子對鵝的動態(tài)非常的不熟悉,印象模糊,在系列活動“動物的身體”后,幼兒對鵝的生活習性有了進一步的了解。自由活動時,常發(fā)現(xiàn)幼兒在自發(fā)地模仿鵝“唱歌”,“走路”,做著各種動作。因此,以《鵝媽媽帶小鵝》為主題的韻律活動為幼兒制造了一種輕松、活潑的氣氛,通過引導幼兒結合已有經(jīng)驗使幼兒能根據(jù)樂曲的旋律自然而然地參與進來,并在寬松、和諧的氛圍中大膽地表現(xiàn),整個活動以有趣、生動的情景式串聯(lián)而成。
二、過程實錄
。ㄒ唬 活動目標:
1、喜歡音樂活動,從中體驗愉快的情緒。
2、在寬松、和諧的氛圍中主動地參與活動。
3、引導幼兒用不同的肢體動作來表現(xiàn)鵝的形象。
(二)活動準備:
1、鵝媽媽頭飾、圍裙、頭巾、掛圖(小鵝游泳)
2、錄音機、磁帶:錄有《鵝的叫聲》、《鵝媽媽帶小鵝》。
3、請一名教師扮演太陽公公。
4、場地布置:池塘。
(三)活動過程:
1、激發(fā)幼兒興趣。
師:今天,我們教室里來了一位小客人,大家猜猜它是誰呀?(出示鵝媽媽頭飾)并放錄有“鵝叫聲”的錄音。
師:瞧,我來啦。ù魃项^飾,走向幼兒)
2、學習律動《鵝媽媽帶小鵝》。
。1)討論鵝走路,鼓勵幼兒創(chuàng)造想象。
師:鵝是怎樣走路呀?
幼A:翅膀放兩側,慢慢走。
幼B:伸長脖子慢慢走。
幼C:鵝走路,尾巴搖啊搖。
。ㄓ變涸诨卮饐栴}的同時都很自然地配以相應的動作)
。ǔ鍪緬靾D)師:鵝媽媽帶著小鵝在池塘里快樂地游著,瞧!有的在洗臉,有的在梳理羽毛,有的在比賽游泳呢。它們玩得可高興啦。ǚ乓魳,幼兒拍手,從中體驗音樂的愉快情緒)
師:鵝是怎樣洗臉的?
幼A:把頭伸進水里洗臉。
幼B:用翅膀洗臉。
師:你們會不會像鵝那樣洗臉呢?
。ㄏ日垈別幼兒表演,再集體聽音樂練習鵝洗臉)
師:鵝是怎樣梳理羽毛的?
幼A:它站在水里抖呀抖。
幼B:用脖子梳理羽毛。
幼C:用嘴巴在身上嘬啊嘬的。
。ㄕ垈別幼兒表演,再集體聽音樂,練習梳理羽毛)
。ㄔu析:在活動中引導幼兒大膽、愉快地合理創(chuàng)編各種動作,如:洗臉、走路、梳理羽毛等,發(fā)展了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教師及時鼓勵孩子并給予充分肯定。根據(jù)幼兒創(chuàng)編的動作,教師靈活地組織律動活動,孩子們興趣盎然,真正地體現(xiàn)了孩子們在活動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
。2) 在幼兒回答的基礎上,隨教師學習律動。
、 將動作與音樂匹配起來。
師:瞧!太陽公公出來啦!鵝寶寶們,跟著媽媽到池塘去游泳吧!
鵝媽媽帶著小鵝一起走(有快走、慢走)
師:!池塘到啦!我們?nèi)ビ斡纠玻?/p>
師幼一起隨音樂律動。(一遍)
。ㄔu析:教師在幼兒創(chuàng)造想象的`基礎上隨機整理動作,并配以音樂,初步形成律動。)
、 帶領幼兒隨音樂有節(jié)奏地進行律動。(三遍)
幼兒在進行律動時,加入了自己創(chuàng)編的動作,不同的“洗臉”“梳理羽毛”,老師及時鼓勵,幼兒興趣盎然,積極探索,積極創(chuàng)造,整個活動幼兒情緒愉快。
③ 太陽公公回家啦!我們也回家啦。ㄔ诨丶业穆飞嫌挚匆姾,鵝寶寶邊做動作,邊回家休息。)
(評析:太陽公公作為一個情景,使幼兒在身臨其境,不知不覺中進行了學習和鞏固,教學過程生動活潑,不生硬。)
三、活動評價
首先從幼兒興趣出發(fā),精心選材,所以幼兒對該活動非常感興趣。他們以鵝的角色積極參與,身臨其境,表現(xiàn)出愉快的情緒。
整個活動在構思、設計、教學程序、組織形式上都打破了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將幼兒一貫的模仿學習變?yōu)閯?chuàng)造性學習,充分體現(xiàn)了幼兒的主體性、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
整個活動中,教師以肯定的目光、微笑的神態(tài)、贊許的語言鼓勵幼兒積極探索,積極創(chuàng)造,以好朋友的口吻和他們交流,激發(fā)幼兒興趣,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整個教學過程動靜交替,讓幼兒在活動中沒有壓力和疲勞,感到輕松自如,留下愉快的情緒,體驗了創(chuàng)造的快樂。
小班音樂教案 篇2
武漢市新一輪學前教育保教實驗走進江岸現(xiàn)場研討會教案
學習活動:《怪車轱轆》
重點領域(語言)年齡段(3-4)
執(zhí)教:珞珈山幼兒園汪瓊
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剛入園,對新環(huán)境比較陌生。再加上他們年齡小,既沒有有主動與人交往的意識,缺乏交往技能。如何讓他們盡快融入集體生活,在集體中大膽的表達,注意聽別人說話并做出回應!豆周囬镛A》講述了三只聰明的小動物把又大又重的水果變成了“怪汽車”的故事,此故事情節(jié)簡單、有趣,形象生動,能夠激發(fā)幼兒興趣,特別是可愛的小動物以及水果是小朋友非常熟悉和喜歡的。為了讓幼兒理解故事內(nèi)容,通過分段欣賞、整體欣賞及游戲體驗等方法策略,將幼兒零碎的經(jīng)驗進行整合,幫助幼兒提升經(jīng)驗,發(fā)展思維能力,增強幼兒學習興趣,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聽懂普通話,能安靜、專心聽成人或同伴講話,理解簡短的故事情節(jié)。
活動目標:
1.喜歡與同伴看看講講,體驗故事有趣。
2.了解故事的情節(jié),能用簡單的短語表達。
3.能注意聽懂老師的提問,會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知識經(jīng)驗:認識常見的蔬菜、水果、車,能說出它們的名稱。會唱歌曲《汽
車轱轆轆》。
2.物質材料:布置相關的場景、PPT課件、泡沫墊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fā)興趣。
1.師幼開“汽車”,邊唱邊開車進入活動室。
寶貝們,我們開著一輛自己最喜歡的`車到森林里去旅行,好嗎?
2.師幼一起找小動物。
美麗的森林到了,你們看到小動物了嗎?原來小動物們?nèi)フ曳孔恿恕?/p>
二、理解故事,簡單表達。
1.觀看課件,理解故事前半部分。
小動物去找房子了?它們找到了房子嗎?那么它們找到了什么?水果變成了什么?你怎么知道是水果房子?
2.極動腦,為小動物想辦法。
小動物們決定把房子帶回去,他們就把“房子”滾在了馬路上走,看見了誰?狐貍警察為什么叫他們停下來?哎呀,那怎么辦呢?你們幫小動物園們想想辦法,怎么樣才能把水果房子帶回家呢?
3.揭示故事結尾,學說句子。
你們的辦法真好!小兔也想了一個辦法,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是什么?你們是怎么知道的?
小螞蟻和老鼠會想什么辦法呢?
三、完整欣賞,再次練說。
1.小動物們真聰明,把西瓜、蘋果和草莓變成了怪汽車,這個好聽的故
事就叫《怪車轱轆》,我們再來聽聽這個故事!
2.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幼兒再次練習說。
四、變變玩玩,體驗快樂。
1.明確任務,變變說說。
小兔、小老鼠、小螞蟻開著怪汽車高高興興地回家嘍。森林里的其他小動物也想變出怪汽車開回家,你們想辦法也把它們變成怪汽車送給森林里的其它小動物。
2.分享交流,體驗快樂。
五、開開“怪車”,結束活動。
讓我們開著怪汽車送給森林里的小動物吧。
活動延伸:
幼兒拼裝怪汽車。
教師提供各種怪汽車的圖片,幼兒自由拼裝怪汽車。
小班音樂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熟悉歌曲內(nèi)容,引導幼兒學會唱歌曲。
2、讓幼兒懂得同伴之間要友好相處。
二、活動重點和難點:
熟悉歌曲內(nèi)容,學會唱歌曲及讓幼兒懂得同伴之間要友好相處。
三、活動準備:
好朋友拉拉鉤的圖片,鋼琴。
四、活動過程:
。ㄒ唬┞蓜樱骸妒滞筠D動》、《摘果子》、《采茶撲蝶》。
(二)練聲:《小鳥醒來了》、《大貓小貓》。
(三)學唱歌曲《拉拉鉤》
1、引導幼兒觀看視頻好朋友《拉拉鉤》
教師提問:他們在干什么?他們玩時表情是怎樣的?你玩過“拉拉鉤”的游戲嗎?
2、放歌曲音樂《拉拉鉤》,請幼兒自由兩人組合玩“拉拉鉤”的'游戲,體驗一起玩游戲的快樂。
3、幼兒學唱新歌《拉拉鉤》
。1)教師將歌曲內(nèi)容創(chuàng)編成故事講給幼兒聽。
。2)幼兒欣賞歌曲,體會歌曲所表達的情感。
提問:小朋友生氣了會怎樣?有什么表情?小朋友在一起應怎樣相處?
(3)請幼兒完整跟念歌詞一遍
。4)教師帶領幼兒完整教唱歌曲,提醒幼兒聽清間奏。
。5)幼兒獨立演唱歌曲,提醒幼兒注意間奏。
4、結束活動復習歌表演《泥娃娃》。
小班音樂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中的說唱情趣,學習與同伴的協(xié)調(diào)表演。
2,學習根據(jù)歌詞創(chuàng)編動作,體驗創(chuàng)作及合作表演的樂趣。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5,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xiàn)力。
活動準備:
娃娃家相關教具。
活動過程:
1,談話引入。
師:小朋友喜歡玩娃娃家嗎?娃娃家里面有誰呢?你們在玩娃娃家的時候都干些什么呢?
2,觀看情境表演并欣賞歌曲。
師:現(xiàn)在我們來看一看和聽一聽這兩個小朋友是怎么玩娃娃家的。
3, 熟悉學習歌曲。
師:現(xiàn)在請小朋友一邊聽老師的琴聲,一邊聽兩個小朋友的范唱,并跟著他們一起學一學這首好聽的《扮家家》。
4,分組表演。
師:請小朋友找個小伙伴兩人為一組來進行演唱表演。
5,結束。
活動反思:
《綱要》提出:讓幼兒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xiàn)自己的情感和體驗。樂意與人交往,學習合作與分享。
小班音樂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能根據(jù)圖譜,初步感受音樂的特定節(jié)奏,并運用肢體動作表現(xiàn)節(jié)奏“x x x x │ x -│”。
2、嘗試辨識反復出現(xiàn)的樂句“咿呀咿呀呦”,激發(fā)幼兒傾聽音樂旋律的能力。
3、在游戲情景中初步感受樂曲歡快、活潑的特點并體驗音樂游戲帶來的樂趣。
活動重點:
通過多次傾聽音樂,嘗試辨識反復出現(xiàn)的樂句。
活動難點:
能創(chuàng)編簡單的肢體動作,表現(xiàn)音樂的特定節(jié)奏。
活動準備:
快樂農(nóng)場風景圖;小動物圖片10張;小動物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5分鐘)
1、聽音樂尋找小動物,引起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們一起到快樂的農(nóng)場里做游戲,聽一聽,都有哪些小動物?”
師:剛才你聽到了哪些小動物?我們把這些小動物都請出來了,一共多少只?
2、通過互相問好,初步了解音樂中的特定節(jié)奏。
。1)“小動物們”向小朋友問好。
師:小朋 友你│ 好——│
。2)幼兒初步學習用特定的'節(jié)奏問好。
幼:小動 物你│ 好——│
二、基本部分。(15分鐘)
1、通過游戲,幼兒初步認識圖譜。
師:“快樂的農(nóng)場里除了有小動物,還有什么?這些木頭一樣嗎?哪里不一樣?我們一起來拍一拍吧。
2、傾聽音樂,幼兒能找出反復出現(xiàn)的樂句“咿呀咿呀呦。
。1)師:音樂中,除了有小動物的叫聲之外,他們都在反復唱了一句同樣的話,我們一起仔細聽一聽,把它找出來。
。2)師:它們都唱了一句什么話?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3)結合圖譜和肢體動作,進一步練習音樂中的特定節(jié)奏。
3、再次傾聽音樂,幼兒能準確辨識反復出現(xiàn)的樂句“咿呀咿呀呦”。
師:“這個咿呀咿呀喲可調(diào)皮了,它喜歡和我們玩捉迷藏的游戲,一會兒我們要認真聽音樂,當“咿呀咿呀喲”出來的時候,我們就揮一揮自己的小手和它打招呼。 ”
4、能初步運用簡單的肢體動作表現(xiàn)音樂中的特定節(jié)奏。
。1)教師啟發(fā)幼兒用不同的肢體動作來表現(xiàn)特定的節(jié)奏。
師:“聽到咿呀咿呀喲的時候高興嗎?高興的時候你會做哪些動作?”
(2)請個別幼兒展示創(chuàng)編的動作,共同學習。
。3)隨音樂完整表演,鞏固練習音樂中的特定節(jié)奏。(兩遍)
三、結束部分。(2分鐘)
通過情景游戲復習鞏固辨識反復出現(xiàn)的樂句“咿呀咿呀喲”及創(chuàng)編肢體動作,表現(xiàn)節(jié)奏“x x x x │ x -│”。
延伸活動:
在表演游戲中,幼兒繼續(xù)分角色進行表演。
小班音樂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并會按規(guī)則進行游戲。
2、學習青蛙的叫聲,并能分辨出同伴的聲音。
3、欣賞歌曲,感受歌曲活潑有趣的特點。
4、熟悉歌曲旋律,為歌曲創(chuàng)編動作。
活動準備:
1、青蛙頭飾一個。
2、豐富幼兒動物冬眠的經(jīng)驗。
教學重難點:
學唱歌曲,按規(guī)則進行游戲。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青蛙頭飾
師: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小客人,你看,是誰啊?(小青蛙)
冬天到了,小青蛙要冬眠了,它會去哪里冬眠呢?
對了,小青蛙收起了小鼓,鉆進了小屋,閉上眼睛打呼嚕了。
二、演唱歌曲,嘗試用肢體動作表現(xiàn)歌詞
1、師:小青蛙帶來一首很好聽的歌曲,我們一起來唱一唱好嗎?
2、教師與幼兒共同演唱歌曲
3、師:剛才很多小朋友唱的聲音特別好聽,下面我們再來唱一遍,看看這一次誰唱聲音最好聽。
4、師:小朋友們唱的真棒!你們想不想做小青蛙呢?那現(xiàn)在我們每個人都變成一只可愛的.小青蛙,小青蛙收起了小鼓,可以用什么動作來表示呢?誰來做一做?鉆進了小屋可以怎么做呢?
三、討論游戲玩法和規(guī)則
師:現(xiàn)在所有的小青蛙就要去冬眠了,湯老師做青蛙媽媽,青蛙寶寶們圍成了一個圈,最后一次跟媽媽學本領。張老師站在中間說:“小青蛙真能干,閉上眼睛打呼嚕,等張老師說完這句話就請所有寶寶,蹲在小椅子前閉著眼睛打呼嚕,張老師會在一只眼睛閉得最好的小青蛙頭上摸一摸,這時,你要“呱呱”叫兩聲,然后大聲說:請你猜猜我是誰!
四、師幼共同游戲
老師扮演青蛙媽媽,幼兒扮演小青蛙,游戲時提醒幼兒遵守游戲規(guī)則。
課后反思:
《小青蛙打呼嚕》這首歌曲的旋律和歌詞都很簡單,我準備了四張圖片來展示歌曲的內(nèi)容;顒拥拈_始部分我出示頭飾小青蛙來引題,激發(fā)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冬天到了,小動物們都忙著過冬了。你知道小青蛙在忙些什么嗎?”接著出示后三張圖片,引導幼兒說出上面的內(nèi)容,提煉歌詞:“收起了小鼓,鉆進了小屋,小青蛙在冬天,閉上眼睛打呼嚕!比缓笤偌由闲桑瑤ьI孩子們學會說歌詞的基礎上學唱歌曲。
接下來,我就組織孩子們玩音樂游戲。讓孩子們圍成一個大圓圈,邊唱邊做模仿動作。當幼兒興致很高時,我提出了游戲的規(guī)則:被老師摸到頭的要學小青蛙"呱呱"叫兩聲。但是游戲中我們看到:孩子們的積極性很高,在游戲剛開始時,由于青蛙只叫了兩聲,孩子們聽得不清楚,再加上小班幼兒具有自我中心的特點,自控能力較差,不理解規(guī)則的重要性,因此,活動有點亂。有的小朋友不閉上眼睛偷偷看,我這時候就停了下來,再次強調(diào)了一遍游戲規(guī)則,并請摸到頭的“青蛙”呱呱叫兩聲后,再說:“請你猜猜我是誰!痹诮酉聛淼膸状斡螒蛑,幼兒聽得清楚了,都能夠遵守游戲規(guī)則,活動秩序好了很多。最后還有很多孩子邊“呼呼大睡”,邊跟我說:“老師,你看我睡好了!”大家開心極了,我們邊唱邊玩游戲,好幾遍后,還有點意猶未盡。
小百科:青蛙,系兩棲綱蛙科動物的統(tǒng)稱,無尾目。成體基本無尾,卵一般產(chǎn)于水中,孵化成蝌蚪,用腮呼吸,經(jīng)過變態(tài),成體主要用肺呼吸,但多數(shù)皮膚也有部分呼吸功能。
小班音樂教案 篇7
目標:
1、能用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
2、愿意常事歌表演。
3、體驗一家人親親熱熱在一起的幸福感。
準備:
音樂磁帶;已學過兒歌《敲門》
過程:
。ㄒ唬└惺芨枨.韻律節(jié)奏。
1、幼兒一起有節(jié)奏地念兒歌,感受歌曲的韻律。
2、引導幼兒傾聽音帶,進一步感受歌曲的旋律。
(二)學唱歌曲。
1、邊彈琴邊范唱歌曲。
2、帶領幼兒學唱,提醒幼兒富有韻律感地念白。
3、啟發(fā)幼兒唱出期盼爸爸、媽媽回家的感覺。
4、和幼兒一起用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在念白處表現(xiàn)出激動、快樂的情緒。
(三)嘗試歌表演。
1、引導幼兒邊唱歌曲,邊表演相應的動作。
2、啟發(fā)幼兒用家庭中的其他成員來替換相應歌詞,進行表演,如“我和媽媽在家里,總想外婆來敲門”,“我和外婆在家里,總想外公來敲門”等等。
小班音樂教案 篇8
設計思路:
節(jié)奏樂是幼兒園音樂教學的內(nèi)容之一,并深受孩子們的喜愛,傳統(tǒng)的節(jié)奏樂教學法是一個聲部一個聲部地教和學,然后再合起來演奏,而本次活動則采取故事與節(jié)奏樂相結合,意在通過簡單有趣的故事,充分發(fā)揮孩子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自由探索樂器,并應用簡單符合故事角色特點的節(jié)奏,為故事伴奏,從而使孩子學的輕松,老師也教的輕松。
活動目標:
1、在教師的啟發(fā)下,幼兒學習快、慢兩種速度敲擊樂器。
2、教幼兒看指揮調(diào)節(jié)自己敲擊的速度。
3、引導幼兒學習與集體保持速度一致地演奏,養(yǎng)成愛護樂器的習慣。
4、感知樂曲的旋律、節(jié)奏、力度的變化。
5、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xiàn)力。
活動準備:
木魚、小鼓、沙球
活動過程:
1、教師與幼兒自由討論“打噴嚏”引題。
(1)小朋友,你們有沒有打過噴嚏呢?你們?yōu)槭裁创驀娞纾?/p>
。2)今天老師給小朋友講一個故事,故事的題目是《一千零一個噴嚏》
2、教師講述故事,探討故事角色特點。
。1)教師講述第一遍故事。
提問:故事的題目?故事里有誰?發(fā)生了什么事?它是怎樣解決的?
。2)教師與幼兒共同探討并模仿故事中角色的特點。
小兔:剛開始走路是一蹦一跳(中速);發(fā)現(xiàn)大灰狼迅速奔跑(快速)搓辣椒粉(快速);小兔學大灰狼打噴嚏(從重到輕);小兔回家(中速)。
大灰狼:剛開始跟蹤小兔時悄悄地走(中速);追趕時的腳步聲(快速);大灰狼打噴嚏(從重到輕)。
3、幼兒分角色用“腳步聲”為故事配上節(jié)奏。
4、幼兒嘗試各種樂器。
。1)組織幼兒自由選擇樂器。
師:今天,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很多樂器,呆會兒,小朋友可以上來敲一敲、拍一拍、聽一聽各種樂器發(fā)出來的聲音像誰的腳步聲。
。2)幼兒自由選擇樂器,教師進行啟發(fā)引導。
師:剛才你玩了什么樂器,你覺得他發(fā)出來的聲音像故事里的誰在干什么?
5、幼兒持樂器為故事配節(jié)奏。
。1)幼兒集體邊聽故事邊看指揮配節(jié)奏。(師指揮,并進行實際情況指導)。
師提出要求:①要注意看老師的指揮;
②不要讓樂器隨便發(fā)出聲音。
。2)根據(jù)幼兒配樂的效果,進行第二次配樂。
(3)幼兒交換樂器后進行第三遍配節(jié)奏
。4)師小結并請幼兒一起收拾整理樂器。
6、游戲《小兔和狼》結束。
活動反思:
通過邊講故事,邊進行趣味性的節(jié)奏練習,理解故事的`情節(jié)情緒,用豐富的有節(jié)奏的肢體語言表現(xiàn)故事中的樂曲。為了確立幼兒是活動的主體理念,在組織活動,我尊重幼兒的主體表現(xiàn),幼兒敢于把自己的想法,通過語言、肢體、情緒表現(xiàn)出來,活動氛圍較活躍。
小班音樂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熟悉音樂,能隨音樂較協(xié)調(diào)地做小跑步運動。
2、根據(jù)音樂速度與力度的變化,變他動作的快慢、輕重。
3、提醒幼兒傾聽音樂,當音樂停止時迅速找到座位就近坐下。
活動準備:
1、教會幼兒唱《誰是小熊》的歌曲。
2、游戲玩法:附1。
3、幼兒會玩搶椅子游戲。
活動過程:
1、發(fā)聲練習:《我愛我的小動物》。
2、復習歌曲:《誰是小熊》。
3、故事導入:在一個茂密的森林里,有一只小熊迷路了,他東走走西看看,怎么都找不到家,他到底會是誰呢,我們來找找他吧!
4、介紹游戲玩法并示范。
老師邊介紹游戲玩法,邊請6位幼兒搬5把椅子到前面來圍成一個小圓圈,老師帶領6位幼兒圍著椅子邊聽音樂邊順著一個方向做走步或小跑步動作,音樂停止時要立即找座位就近坐下,沒有找到座位的幼兒便是小熊。
5、再次示范,加深規(guī)則意識。
組織幼兒掌握游戲的結尾處,音樂停止時,老師立即問大家:"小熊是誰呀?"幼兒邊"目著回答邊指向未坐在座位上的幼兒說:"小熊就是她(他)!"
6、再請6名較靦腆的幼兒上來示范,感知游戲玩法。大家一起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鞏固游戲規(guī)則,檢驗幼兒掌握情況。
7、帶領全班幼兒集體進行游戲將幼兒的.座位排成圓形(椅背朝里),椅子的數(shù)量比幼兒人數(shù)少1個;體會按照規(guī)則游戲帶來的快樂。
活動建議區(qū)角活動:大家可以在表演區(qū)帶上小熊面具,把自己打扮成一只可愛的小熊。
小班音樂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熟悉樂曲旋律,認識并學習使用蛙鳴筒。
2.能根據(jù)圖譜拍出相應的節(jié)奏性,并創(chuàng)編身體動作。
3.根據(jù)身體動作圖譜來遷移配器,學習看指揮演奏樂器。
4.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5.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xiàn)力。
活動準備:
1.樂器:木魚,鈴鼓,鳴蛙筒
2.幼兒用書,教學掛圖,磁帶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教學掛圖,請幼兒邊聽音樂邊觀察,講述歌曲的情境,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教師:“今天我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群小客人,你們看看是誰?他們在干什么?”
教師用稍慢的速度彈奏樂曲,請幼兒學一學小烏龜?shù)膭幼,感受歌曲的意境?/p>
2.引導幼兒用身體動作為樂曲伴奏。
教師提問:“你聽了這首樂曲自己有什么感覺啊?“
幼兒跟隨教師隨音樂做動作,感受樂曲節(jié)奏兩遍。
3.引導幼兒感受圖譜,將圖譜轉化為身體動過。
教師:“我們來看著圖譜做一做身體動作。“
4.引導幼兒進行配器練習。
教師引導幼兒將圖譜與樂器匹配,幼兒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樂器坐在相應的位置上。教師介紹蛙鳴筒。
5. 看教師指揮,按順序集體演奏。
教師放慢速度演奏樂曲的旋律,幼兒學習迅速的對教師的身體暗示做出節(jié)的反應。
6.幼兒自由選擇,交換樂器演奏。
【小班音樂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音樂教案03-08
音樂小班教案12-19
有關小班音樂教案03-03
【熱門】小班音樂教案02-01
小班音樂教案模板03-20
小班音樂活動教案03-30
小班音樂教案【熱】01-03
小班音樂教案傘02-16
小班音樂教案手指11-29
小班音樂驚愕教案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