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初二生物知識點總結15篇
總結是指社會團體、企業(yè)單位和個人在自身的某一時期、某一項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進行回顧檢查、分析評價,從而肯定成績,得到經驗,找出差距,得出教訓和一些規(guī)律性認識的一種書面材料,它能夠使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因此,讓我們寫一份總結吧?偨Y一般是怎么寫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二生物知識點總結,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初二生物知識點總結1
。,病原體:引起某種傳染病的細菌,病毒,寄生蟲等
傳染源:能夠散播病原體的人或動物,即患者
。,傳染病流行的三個環(huán)節(jié):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
3,預防措施:切斷傳染源(隔離,治療);切斷傳播途徑(衛(wèi)生,消毒);保護易感人群(鍛煉,接種疫苗),接種疫苗是最直接有效的.措施
。,非特異性免疫;生來就有的,可針對多種病原體,由第一第二道防線構成,包括皮膚,粘膜,溶菌酶和吞噬細胞
特異性免疫;后天形成的,一種抗體只針對一種抗原,指人在體的第三道防線,在病原體侵入時刺激人體的淋巴細胞產生相應的抗體從而消滅抗原。
。,抗原一般是外來的物質,抗體是自己產生消滅抗原的。
初二生物知識點總結2
1、細胞的分裂:就是一個細胞分成兩個細胞的過程,細胞數(shù)目和形態(tài)結構和原細胞一樣
2、細胞的分化:形成不同形態(tài)結構的細胞群的'過程。細胞分化的結果是形成組織
3、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
4、綠色植物細胞細胞中的能量轉換器有葉綠體和線粒體/
5、動物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系統(tǒng)→人體(胞織器系人)
6、動物細胞中的能量轉換器是線粒體
7、單細胞生物可以獨立完成生命活動,通過表膜進行呼吸,通過食物泡消化食物
8、病毒:個體微小,無細胞結構,只能寄生在活細胞中,僅有蛋白質外殼和內部遺傳物質構成
初二生物知識點總結3
1、運動系統(tǒng)由骨、關節(jié)和肌肉組成,關節(jié)可細分為
關節(jié)面(由關節(jié)頭、關節(jié)窩組成)、關節(jié)腔和關節(jié)囊。脫臼:關節(jié)頭從關節(jié)窩中脫離。
2、動物的行為分為:
(1)先天性行為:生來就有的行為,由遺傳物質決定;
(2)學習行為:由生活經驗和學習獲得的行為,由環(huán)境因素決定。
3、社會行為的`特征:群體內部形成一定的組織,成員間有明確分工和合作。如蜜蜂、螞蟻、猴子、大象等
初二生物知識點總結4
1,顯微鏡所看物象是倒像,放大倍數(shù)等于目鏡和物鏡的乘積。放大倍數(shù)越大,視野越暗,細胞放大倍數(shù)越大,觀察到的細胞總數(shù)越少(大暗少)
2,調節(jié)光線強弱的結構:光線暗時:用大光圈、凹面鏡
光線強時:用小光圈、平面鏡
3,制作植物細胞臨時裝片,應滴加一滴清水;制作動物細胞臨時裝片,應滴加一滴生理鹽水,目的是為了保持細胞正常的形態(tài);二者均用稀碘液染色,目的是為了更好觀察細胞結構。
4,動植物細胞的最根本的區(qū)別是有無細胞壁,植物細胞特有的.結構有細胞壁,液泡,,葉綠體(植物的綠色部分,一般在葉片中才有,當然部分莖也有)
5,動植物細胞共有的結構:細胞膜、細胞核、細胞質(膜、核、質)
光合作用的器官是葉,場所是葉綠體;動物植物呼吸作用的場所是線粒體
細胞核:儲存遺傳物質(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細胞膜:控制物質進出
液泡:存在酸甜苦辣等物質
初二生物知識點總結5
1、保護色的形成是自然選擇的結果。除了保護色,動物的警戒色和擬態(tài)也有助于生物的生存。
2、推動生物不斷進化的原因是自然選擇。
3、達爾文與自然選擇學說著作《物種起源》,被譽為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fā)現(xiàn)之一
。1)自然選擇的過程包括過度繁殖、生存斗爭、遺傳變異、適者生存。
。2)自然界的生物通過激烈的生存斗爭,適應者生存下來,不適應者被淘汰掉,這就是自然選擇。生物通過遺傳、變異和自然選擇而不斷進化。
初二生物知識點總結6
一、動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費者
1、生產者:綠色植物是生物圈的主要成分,它們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無機物合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屬于生物圈中的生產者
2、消費者
。1)概念:生物圈中的動物必須直接或間接地以綠色植物為食物,通過消耗綠色植物合成的有機物來維持生活。
1、植食動物:直接以綠色植物為食的.消費者,如兔、牛等
。2)類型
1、肉食動物:以其他動物為食的消費者,如狼、獅等
2、雜食動物:既能吃植物,也能吃植物的消費者,如棕熊等。
二、動物是食物鏈的結構成分
(1)概念:在一定的自然區(qū)域內,各種生物之間有復雜的捕食與被捕食的關系,這種營養(yǎng)聯(lián)系形成食物鏈。
。2)組成:生產者和各級消費者。
。3)動物的作用:在食物鏈中,動物一方面以植物或其他動物為食,同時也可能成為其他動物的食物,是食物鏈結構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1、食物網:在一定自然區(qū)域內,多條食物鏈錯綜復雜地交織在一起形成食物網。
2、生物種群的數(shù)量變化:由于生物間的相互依賴、相互制約關系,使各種生物種群的數(shù)量趨于平衡。
三、動物對環(huán)境的影響
1、動物與環(huán)境的關系:動物不僅適應環(huán)境,從環(huán)境中獲得生活必需的物質和能量,而且能夠影響和改變環(huán)境。
2、動物對植物生活影響:
。1)積極影響:幫助植物傳粉、傳播種子,促進植物的繁殖和分布。
(2)不良影響:如:浮游動物大量繁殖時,引起水體透光程度降低,影響浮游植物的分布和光合作用;蝗蟲和害鼠危害農作物。
初二生物知識點總結7
細菌和真菌
1、菌落:一個細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見的集合體,叫菌落。細菌菌落特點:較小,表面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白色;
真菌菌落特點:較大,呈絨毛狀、絮狀蛛網狀,有紅、綠、黃、褐、黑等顏色2、培養(yǎng)細菌真菌的方法:①配制培養(yǎng)基②高溫滅菌③接種④恒溫培養(yǎng)3、培養(yǎng)基:含營養(yǎng)物質的有機物
4、細菌和真菌的生存也需一定的條件:水分、適宜的溫度、有機物(營養(yǎng)物質)、一定的生存空間等。另外,有些需氧,而有些則厭氧(即有氧時生命活動受抑制)。除少數(shù)細菌外,都不能自己合成有機物,只能利用現(xiàn)成的有機物作為營養(yǎng)(即營養(yǎng)方式為異養(yǎng))
5、科學家在深海的火山口等極特殊的環(huán)境中,發(fā)現(xiàn)了古細菌。古細菌的存在說明:①古細菌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非常強②細菌的分布很廣泛。
6、炎熱的夏季,食物容易腐敗,得胃腸炎的人很多,原因是:炎熱的夏季,空氣濕度大,溫度高,適于細菌、真菌的繁殖和生長,食物保存不當或時間過長,就會因被細菌、真菌污染而變質,人們吃了變質的食品就會的`胃腸炎。
7、洗凈晾干的衣服不會長霉,而臟衣服臟鞋就容易長霉,原因是:洗凈晾干的衣服清潔干燥、缺乏營養(yǎng)物質,不適合真菌的繁殖,所以洗凈晾干的衣服不易長霉;反之,臟衣服給真菌提供了適宜的生長環(huán)境,因此臟衣服容易發(fā)霉。
8、制作泡菜時加蓋后用水封口,其目的是不讓空氣進入壇內,而保持壇內缺氧環(huán)境,因為乳酸菌只有在缺氧或無氧環(huán)境下才能把蔬菜中的有機物分解為乳酸。
9、17世紀后葉,荷蘭人列文虎克發(fā)明顯微鏡并發(fā)現(xiàn)細菌;而19世紀,“微生物學之父”巴斯德利用鵝頸瓶實驗證明細菌不是自然發(fā)生的,而是原已存在的細菌產生的
10、細菌很小,10億個細菌堆積起來只有一顆小米粒大,單細胞。(病毒比它還。
11、細菌特征:微小,有桿狀、球狀、螺旋狀等形態(tài),無成形細胞核。大多只能利用現(xiàn)成的有機物來生活,屬分解者。分裂繁殖。有些細菌能形成對不良環(huán)境有較強抵抗力的休眠體,叫芽孢
12、細菌的結構特點:基本結構包括: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有DNA集中的區(qū)域,沒有成形的細胞核;沒有葉綠體;附屬結構:有些細菌細胞壁外有莢膜(保護作用),有些細菌有鞭毛(用于在水中游動);有些細菌在生長發(fā)育后期形成芽孢(輕,對惡劣環(huán)境有抵抗能力的休眠體)。
13、細菌的生殖方式:分裂生殖,速度快,不到半小時就分裂一次。
14、細菌的營養(yǎng)方式:一般異養(yǎng)(包括腐生和寄生),即、沒有葉綠體,大多數(shù)細菌只能利用現(xiàn)成的有機物生活,并把有機物分解為簡單的無機物。
15、細菌的哪些特點和它們的分布有關:細菌個體微小,極易為各種媒介攜帶;分裂生殖,繁殖速度快、數(shù)量多;有些細菌在生長發(fā)育后期,個體縮小,細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對不良環(huán)境有較強的抵抗能力;芽孢小而輕,可以隨風四處飄散,落在適當環(huán)境中,就能萌發(fā)為細菌。這些特點都有利于細菌的廣泛分布。16動物、植物、細菌細胞的對比比較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葉綠體莢膜鞭毛
17、真菌特征:菌體由許多細胞連接形成的菌絲構成;每個細胞都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另外還有單細胞的真菌,如酵母菌;沒有葉綠體,均利用現(xiàn)成的有機物生活即異養(yǎng)型;用孢子繁殖后代
18、青霉:青綠色,著生孢子的菌絲成掃帚狀;曲霉:黑褐色(有時也有黃、綠等色),孢子著生在放射狀菌絲頂端;蘑菇從腐爛的植物體獲得營養(yǎng)。這些真菌生活在溫度適宜、水分充足且富含有機物的地方。
19、各種各樣的真菌:蘑菇、木耳、銀耳、靈芝、酵母菌。蘑菇、木耳等可以食用的真菌統(tǒng)稱為食用菌。20、蘑菇是由菌絲集合而成;營養(yǎng)方式:異養(yǎng)(腐生);生殖:孢子生殖;環(huán)境:陰暗潮濕,有機物豐富,溫暖
動物細胞×√√√×××植物細胞√√√√√××細菌細胞√√√無成型細胞核有DNA集中區(qū)域×有些細菌有有些細菌有21、酵母菌(了解)
、判螒B(tài):(單細胞)卵圓形,無色
、平Y構: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細胞壁、液泡、無葉綠體⑶營養(yǎng)方式:異養(yǎng)(腐生)有氧:葡萄糖→二氧化碳+水+能量(多)無氧:葡萄糖→二氧化碳+酒精+能量(少)⑷生殖方式:出芽生殖,特殊情況進行孢子生殖22、細菌真菌在自然界中作用:
①作為分解者參與物質循環(huán)。即把動植物遺體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無機鹽,被植物重新吸收利用,制造有機物。故對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質的循環(huán)起重要作用。
、谝饎又参锖腿嘶疾 _@類微生物多營寄生生活,從活的動植物體上吸收營養(yǎng)物質。如鏈球菌引起扁桃體炎,真菌引起癬、小麥葉銹病。注意:腳氣和細、真菌沒關系(是缺維生素B1導致的)
、叟c動植物共生。共生指一種生物與另一種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賴、不能分開的現(xiàn)象,簡言之,互利共生。如真菌與藻類共生形成地衣
、茉偃纾焊鼍c豆科植物,根瘤菌將空氣中的氮轉化為植物能夠吸收的含氮物質,從而使土壤中氮元素含量增高,增加土壤肥力,提高農作物產量(氮是植物生活中需要量較大的物質)。與動物共生:兔、牛、羊內有些細菌幫助分解維生素
與人共生:人的腸道中有一些細菌能制造維生素B12和維生素K對身體有益
23、人類對細菌和真菌的利用體現(xiàn)在四個方面:
、偈称分谱鳌<窗l(fā)酵原理的應用,發(fā)酵就是有機物在一定溫度下被酵母或其他菌類分解成某些產物的過程②食品保存。
腐敗原因———————細菌和真菌分解食品中的有機物并在其中生長繁殖所導致;保存原理———————將細菌和真菌殺死或抑制其生長繁殖;
常用保存方法:“巴斯德”消毒法(依據(jù)高溫滅菌原理);罐藏法(依據(jù)高溫消毒和防止于細菌和真菌接觸的原理);冷凍法、冷藏法(依據(jù)低溫可以抑菌的原理);真空包裝法(依據(jù)破壞需氧菌類生存環(huán)境的原理);曬制與煙熏法、腌制法、脫水法、滲透保存法(依據(jù)除去水分防止細菌和真菌生長的原理);使用防腐劑;使用射線
24、疾病防治:主要指抗生素治。ㄈ缜嗝顾兀┡c轉基因技術生產藥品(如胰島素)。抗生素是真菌(另外還有放線菌)產生的可殺死某些致病菌的物質
25、環(huán)境保護:無氧時一些桿菌、甲烷菌可將引發(fā)污染的有機物發(fā)酵分解,產生甲烷等,而有氧時另外一些細菌(如黃桿菌)可將這些廢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這樣都使污水得到凈化
26、制作饅頭或面包時,用酵母菌,它產生的二氧化碳氣體會在面團中形成許多小孔,使饅頭或面包膨大和松軟。27、制作饅頭要用酵母菌,制酸奶用乳酸菌,制泡菜用醋酸菌,釀酒用酒曲。
初二生物知識點總結8
1、生物進化的總體趨勢是: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陸生。
2、植物從簡單到復雜的順序:藻類→苔蘚→蕨類→裸子→被子植物;動物從簡單到復雜的'順序:環(huán)節(jié)→節(jié)肢→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
3、自然選擇學說的內容:
。1)過度繁殖
。2)生存斗爭
。3)適者生存
(4)遺傳和變異:生物個體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具有有利變異的個體容易
生存下來,并把這些變異遺傳給下一代。
4、生物進化的原因:自然選擇
初二生物知識點總結9
1,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小腸
2,平時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的主要是糖類
3,參與構建和修復細胞的是蛋白質,因此處于生長發(fā)育期及處于術后康復期的人應該多吃含蛋白質豐富的食物
4,不是細胞的組成成分,不提供能量,但是維持某些生命活動的重要物質的是維生素
5,缺維生素A得夜盲癥(傍晚看不清東西),應多補充玉米、胡蘿卜、深色蔬菜
缺維生素B得腳氣病
缺維生素C得壞血。ㄑ例l出血),應多吃新鮮的果蔬
缺維生素D得佝僂病、骨質疏松癥(夜盲A腳氣B壞血C佝僂D)
6,肝臟是最大的消化腺,它分泌的膽汁不含消化酶,能把脂肪變成脂肪微粒,促進對脂肪的'消化
7、糖類的起始消化部位是口腔;蛋白質的起始消化部位是胃;脂肪的起始消化部位是小腸;胰液和腸液中含有消化糖類、脂類和蛋白質的酶(萬能消化液),因此三大營養(yǎng)物質的主要消化場所是小腸。
8、男性主要生殖器官:睪丸——產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女性主要生殖器官:卵巢——產生卵細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子宮:胚胎發(fā)育的場所輸卵管:精子、卵細胞相遇形成受精卵的場所
初二生物知識點總結10
。、病原體:引起某種傳染病的細菌、病毒、寄生蟲等傳染源:能夠散播病原體的人或動物、即患者。
2、傳染病流行的三個環(huán)節(jié):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
。、預防措施:切斷傳染源(隔離、治療);切斷傳播途徑(衛(wèi)生、消毒);保護易感人群(鍛煉、接種疫苗)、接種疫苗是最直接有效的措施。
。础⒎翘禺愋悦庖;生來就有的、可針對多種病原體、由第一第二道防線構成、包括皮膚、粘膜、溶菌酶和吞噬細胞特異性免疫;后天形成的、一種抗體只針對一種抗原、指人在體的第三道防線、在病原體侵入時刺激人體的淋巴細胞產生相應的抗體從而消滅抗原。
。、抗原一般是外來的物質、抗體是自己產生消滅抗原的.。
6、運動系統(tǒng)由骨、關節(jié)和肌肉組成、關節(jié)可細分為關節(jié)面(由關節(jié)頭、關節(jié)窩組成)、關節(jié)腔和關節(jié)囊。脫臼:關節(jié)頭從關節(jié)窩中脫離。
7、先天性行為:生來就有的行為、由遺傳物質決定。
8、學習行為:由生活經驗和學習獲得的行為、由環(huán)境因素決定。
9、社會行為的特征:群體內部形成一定的組織、成員間有明確分工和合作。如蜜蜂、螞蟻、猴子、大象等。
初二生物知識點總結11
1,植物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區(qū),原因:它生有大量的'根毛適于吸水,,2,導管是運輸水分和無機鹽的結構,運輸方向向上;篩管是運輸有機物的結構,運輸方向向下
3,蒸騰作用;植物體內的水分通過氣孔以水蒸氣的形式散失到體外的過程。植物吸收的水大部分用于蒸騰作用,為植物吸收水和無機鹽提供了動力
4,氣孔是蒸騰失水的門戶,是氣體交換的窗口。
初二生物知識點總結12
1、孢子植物有
。1)藻類植物:無根、莖、葉的分化
。2)苔蘚植物:有假根,有莖葉的分化
。3)蕨類植物:有根莖葉的分化
2、種子的基本結構:種皮和胚(胚由胚芽、胚軸、胚根和子葉組成)
3、菜豆種子與玉米種子的相同點:都有種皮和胚不同點:菜豆種子無胚乳,玉米種子有胚乳;有胚乳的種子營養(yǎng)物質由胚乳提供,無胚乳的種子營養(yǎng)物質由子葉提供
4、裸子植物的特征:種子裸露,外面無保護它的果皮;被子植物的'特征:種子外面有果皮保護,種子被包在果實之中,免受外界環(huán)境的危害,更加適應陸地生活
5、種子萌發(fā)的環(huán)境條件: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氣;自身條件:籽粒飽滿,胚結構完整,不在休眠期的種子
6、種子的萌發(fā)過程:吸收水分→營養(yǎng)物質轉運給胚芽、胚軸、胚根→胚根發(fā)育成根,胚軸伸長,胚芽發(fā)育成莖和葉
7、根生長最快的部位是伸長區(qū),枝條由芽發(fā)育成
8、植株生長需要量最多的無機鹽是:含氮、磷、鉀的無機鹽
9、花的主要結構:雄蕊、雌蕊(必不可少),花要結出果實必須經過傳粉和受精兩過程
10、受精完成后,子房發(fā)育成果實;子房壁發(fā)育成果皮;胚珠發(fā)育成種子;受精卵發(fā)育成胚。
初二生物知識點總結13
1,血液由血漿和血細胞構成,血漿(主要成分是水),主要作用是運載血細胞和營養(yǎng)物質及廢物,紅細胞運輸氧氣。
2,白細胞的作用:吞噬病菌白細胞過多:患炎癥紅細胞過少:貧血癥(多吃含鐵和蛋白質的食物)
2,動脈血:含氧豐富,顏色鮮紅靜脈血:含氧較少,顏色暗紅
3,血管的連接:(心室發(fā)出的血管)動脈→毛細血管→靜脈(回到心房的.血管)
4,為血液循環(huán)提供動力的器官是:心臟
5,心臟中的瓣膜:房室瓣(血液只能由心房流向心室)動脈瓣(血液由心室流向動脈)靜脈瓣(只存在于四肢靜脈中)
6,體循環(huán)的起點:左心室肺循環(huán)的起點:右心室
7,血液循環(huán)包括體循環(huán)和肺循環(huán),二者同時進行;體循環(huán)、肺循環(huán)的區(qū)分:肺循環(huán)一定經過肺部,體循環(huán)不經過肺部。
8,背誦口訣:我左圖右,上房下室;房連靜,室連動;左室主動,右室肺動;
右房上下,左房肺靜;心肌最厚左心室。
初二生物知識點總結14
1、生物分類
概念:根據(jù)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功能)把生物劃分為種屬等不同的等級,并對每一類群的形態(tài)結構和
生理功能等特征進行科學的描述。依據(jù):生物在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目的:弄清不同類群之間的親緣關系和進化關系
意義:可以更好地研究利用和保護生物,了解各種生物在生物界中所占的地位及其進化的途徑和過程。
2、植物所屬類群從簡單到復雜的順序是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對植物進行分類主要觀察其形態(tài)結構,如被子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ā⒐麑、種子是被子植物分類最重要的依據(jù)。
3、動物根據(jù)有無脊柱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
脊椎動物由簡單到復雜順序為: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
無脊椎動物的主要類群有:腔腸動物、軟體動物、環(huán)節(jié)動物、節(jié)肢動物4、生物分類單位從大到小依次是界、門、綱、目、科、屬、種,其中種是分類的最基本單位。同種生物的親緣關系是最密切的。分類單位越大,包含物種越多,但物種間的相似程度越小,共同特征越少,親緣關系越遠;分類單位越小,包含物種越少,而共同特征越多5、生物多樣性的內涵:它包括三個層次:生物種類多樣性(即物種多樣性),基因多樣性,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多樣性、三者關系:
(1)生物種類的多樣性是生物多樣性的最直觀的體現(xiàn),是生物多樣性概念的中心。生物種類多樣性影響生態(tài)系統(tǒng)多樣性。
。2)基因的多樣性是生物多樣性的內在形式;蚨鄻有詻Q定種類多樣性,種類多樣性的實質是基因多樣性。
。3)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多樣性是生物多樣性的外在形式。生態(tài)系統(tǒng)發(fā)生劇烈變化時也會加速生物種類多樣性和基因多樣性的喪失、所以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根本措施是保護生物的棲息環(huán)境,保護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多樣性。
6、我國是生物種類最豐富的國家之一。其中苔蘚、蕨類和種子植物僅次于巴西和哥倫比亞,居世界第三。我國是裸子植物最豐富的國家,被稱為“裸子植物的故鄉(xiāng)”。
7、生物的各種特征是由基因控制的。不同生物的基因有較大差別,同種生物的個體之間,在基因組成上也不盡相同,因此每種生物都是一個豐富的基因庫。
8、我國是世界上基因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特別是家養(yǎng)動物、栽培植物和野生親緣種的基因多樣性十分豐富,為動植物的遺傳育種提供了寶貴的遺傳資源。9、利用基因多樣性改良作物品種典型實例:
美國引進我國的野生大豆與當?shù)仄贩N雜交,培育出抗大豆萎黃病的優(yōu)良品種;
我國科學家袁隆平利用野生水稻與普通栽培水稻多次雜交,培育出產量很高的雜交水稻新品種。
10、生態(tài)系統(tǒng)包括類型有: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荒漠生態(tài)系統(tǒng)、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湖泊生態(tài)系統(tǒng)、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農田生態(tài)系統(tǒng)、城市生態(tài)系統(tǒng)等。
11、每種生物都是由一定數(shù)量的個體組成的,這些個體的基因組成是有差別的,它們共同構成了一個基因庫,;每種生物又生活在一定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并且與其他的生物種類相聯(lián)系。某種生物的數(shù)量減少或絕滅,必然會影響它所在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當生態(tài)系統(tǒng)發(fā)生劇烈變化時,也會加速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和基因多樣性的喪失。
因此,保護生物的棲息環(huán)境,保護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多樣性,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根本措施。
11、造成生物多樣性面臨威脅的原因: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改變和破壞;掠奪式的開發(fā)和利用;環(huán)境污染;外來物種的影響12、被稱為植物中的“活化石”是銀杉;被稱為中生代動物的“活化石”的是揚子鱷;中國鴿子樹(珙桐)也是植物界的“活化石”。
13、為保護生物的多樣性,人們把含保護對象在內的一定面積的陸地或水體劃分出來,進行保護和管理,這就是自然保護區(qū)。建立自然保護區(qū)是保護生物多樣性最為有效的措施。我國現(xiàn)已建成許多保護生態(tài)系統(tǒng)類型的自然保護區(qū)和保護珍稀動植物的自然保護區(qū)。
14、自然保護區(qū)是“天然基因庫”,能夠保護許多物種和各種類型的生態(tài)系統(tǒng);自然保護區(qū)是進行科學研究的“天然實驗室”,為開發(fā)生物科學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地;自然保護區(qū)是“活的自然博物館”,是向人們普及生物學知識和宣傳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場所。
15、人們把某些瀕危物種遷出原地,移入動物園、植物園、水族館和瀕危動物繁育中心,進行特殊的的保護和管理;建立瀕危物種的種質庫(植物的種子庫、動物的精子庫)以保護珍貴的遺傳資源。16、為保護生物多樣性,我國相繼頒布的法律和文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中國自然保護綱要》。我國還是最先加入國際《保護生物多樣性公約》的'國家之一。作為一名公民,在保護我國的生物多樣性方面,應當如何做?
人人都來植樹造林;開展愛鳥周活動;人人都來消滅白色垃圾;不隨地吐痰,不隨意打鳥,不攀折花木等。
17、生物的種類多種多樣;不同種生物及同種生物的個體之間的差異,歸根結底是基因組成有差別。生物的生存離不開一定的環(huán)境,因此保護生物多樣性,首先要保護生物的棲息環(huán)境,保護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多樣性。18、自由運動是動物區(qū)別于其他生物的重要特征之一。動物的運動具有一定的結構基礎。
19、各種生物類群常見代表生物
生物分類
生物分類的概念:生物分類是研究生物的一種基本方法。根據(jù)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功能)把生物
劃分為種屬等不同的等級,并對每一類群的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功能等特征進行科學的描述。生物分類的依據(jù):生物在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目的:以弄清不同類群之間的親緣關系和進化關系
意義:可以更好地研究利用和保護生物,了解各種生物在生物界中所占的地位及其進化的途徑和過程。生物分類的基本單位:種
植物分類
植物分類的依據(jù):是依據(jù)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的形態(tài)結構特點進行分類的。但是以植物的花、果實和種子作為主要依據(jù)。因為花、果實、種子在植物生長過程中出現(xiàn)的比較晚、生存時間較短、受環(huán)境的影響較小、其形態(tài)結構較穩(wěn)定植物分類
植物所屬類群從簡單到復雜的順序是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藻類植物:水綿、衣藻、海帶;苔蘚植物:葫蘆蘚蕨類植物:腎蕨
裸子植物:油松、側柏、水杉單子葉植物:玉米
雙子葉植物:向日葵、花生、大豆動物分類
是根據(jù)其外部形態(tài)結構特征、內部結構和生理功能特征進行分類的。并結合其生活習性和地理分布進行分類。動物根據(jù)有無脊柱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
脊椎動物由簡單到復雜順序為: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無脊椎動物的主要類群有:腔腸動物、軟體動物、環(huán)節(jié)動物、節(jié)肢動物動物分類脊椎動物
魚類:鯽魚、帶魚、鯊魚、海馬、中華鱘、四大家魚兩棲類:青蛙、蟾蜍、娃娃魚(大鯢)、蠑螈爬行類:蜥蜴、壁虎、龜、蛇、揚子鱷鳥類:家鴿、貓頭鷹、鴕鳥、野雞、企鵝哺乳類:家兔、貓、狗、蝙蝠、鯨魚、海豚動物分類無脊椎動物
原生動物:草履蟲、變形蟲
腔腸動物:海葵、海蜇、水螅、珊瑚蟲、水母扁形動物:渦蟲線形動物:蛔蟲
軟體動物:河蚌、蝸牛、烏賊、田螺、鮑魚、貝類、魷魚環(huán)節(jié)動物:蚯蚓、水蛭、沙蠶
節(jié)肢動物(包括昆蟲綱、甲殼綱、蛛形綱、多足綱):蝗蟲、對蝦、蜘蛛、蜈蚣棘皮動物:海星其他生物分類細菌
球菌:肺炎雙球菌桿菌:結核桿菌螺旋菌:鉤端螺旋菌其他生物分類真菌
酵母菌:啤酒酵母菌霉菌:曲霉或青霉注意
1、分類級別越大,生物之間的相似程度越高,親緣關系越近;反之,分類級別越高,生物之間相似程度越低,親緣關系越遠。
2、分類單位越小,類群就越小,所含物種越少;分類單位越大,類群就越大,所含物種越多。
初二生物知識點總結15
1,呼吸系統(tǒng)的主要器官是肺,因為肺不斷把從外界得到的氧氣交換給肺部的毛細血管。所以血液流經肺得到氧,氧氣含量增多,由靜脈血變成動脈血。(肺循環(huán))
2,血液流經組織細胞時,把氧氣和營養(yǎng)物質交換給組織細胞,供它們呼吸作用使用,氧氣含量減少,動脈血變成了靜脈血(體循環(huán))
3,消化系統(tǒng)和呼吸系統(tǒng)共有的結構是咽
4,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是通過呼吸運動來實現(xiàn)的,肺泡內的氣體交換是通過氣體擴散作用實現(xiàn)。
5,氧氣通過肺泡進入血液,與紅細胞結合,最終運往全身組織細胞進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機物
【初二生物知識點總結】相關文章:
初二生物知識點總結02-17
初二上冊生物知識點總結02-17
初二生物上冊知識點總結11-09
生物知識點總結03-03
初二生物上冊知識點總結7篇11-09
生物下冊知識點總結03-01
初二物理知識點總結12-10
高中生物知識點總結01-12
初一上冊生物知識點總結12-09
高中會考生物知識點總結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