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科學教案7篇【優(yōu)選】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nèi)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科學教案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科學教案 篇1
認識礦物的性質 課型 課時 時間
學習目標
過程與方法:
1.會用感官和工具認識常見的礦物,并能在觀察實驗中發(fā)現(xiàn)礦物的一些性質。
2.能夠按一定的分類標準對礦物分類。
3.能夠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描述礦物的性質。
知識與技能:
1. 知道巖石和礦物的關系。
2. 知道礦物在顏色、結構、透明度、光澤、形狀、硬度等方面的特征。了解常見礦物的各種用途。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 欣賞自然界各種礦物。
2. 意識到科學技術給人類和社會帶來的好處。
重點難點 1.知道巖石和礦物的關系。
2.知道礦物在顏色、結構、透明度、光澤、形狀、硬度等方面的特征。
3.了解常見礦物的各種用途。
學法指導
課前準備 礦物標本、放大鏡。
學習過程 二次備課
1、分發(fā)幾個礦物給學生,讓他們觀察,這幾個石頭跟前面所研究的巖石有什么不一樣的?
2、教師講解礦物的定義。
探索和調(diào)查
1、用放大鏡觀察礦物,然后在記錄本上畫下所觀察到的礦物。
2、要想對礦物有進一步的了解,我們可以從許多方面來認識他們的`特征。
3、請同學分小組閱讀課文,將從課文閱讀中所獲得的信息寫在記錄本上。
4、交流信息,通過閱讀你知道了什么,獲得了哪些信息?
5、分發(fā)礦物標本,讓學生參照通過閱讀所獲得的信息,再觀察這些礦物標本。
1、 畫下來,可以促使學生非常仔細的觀察物體。
2、也是驗證。
回顧和解釋
1、關于礦物,你還有哪些疑問?還想進行哪些后續(xù)研究?
當堂檢測
課題
第四單元、3日益減少的礦物資源
課型 課時 時間
學習目標 過程與方法:
1. 能夠參與討論小學生能為保護礦產(chǎn)資源做些什么。
2. 能夠調(diào)查家庭、學校、班級消耗資源的情況。
知識與技能:
1. 知道可利用的礦物資源隨著人類的開采和利用正在逐漸減少。
2. 知道礦物資源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的。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 意識到人類在發(fā)展的同時,也破壞了環(huán)境,消耗了資源。
2. 愿意為減少資源浪費做出貢獻。
重點難點 知道可利用的礦物資源隨著人類的開采和利用正在逐漸減少。
知道礦物資源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的
學法指導
課前準備
學習過程 二次備課
1、回憶前面幾課中接觸過哪些礦物。
2、這些礦物有什么用?
從生活入手、復習。
探索和調(diào)查
1、然而人們很久以前就已經(jīng)知道了利用礦物資源,而經(jīng)歷了這么長時間之后,礦物資源逐漸減少。
2、出示中國現(xiàn)在礦物資源的情況。
3、當這些礦物資源被開采完之后,人們的生活、工作將處于一個什么樣的情況呢?
4、講解可再生資源和不可再生資源。
5、為了保護資源,我們作為小學生可以做到什么呢?
6、討論、交流。
7、如果你是家長,你可以為保護資源做什么呢?
8、討論、交流。
9、如果你是南京市的市長,你可以為保護資源做什么呢?
10、討論、交流。
11、如果你是中國的中央領導人,你可以為保護資源做什么呢?
12、討論、交流。
1、讓學生感到危機。
2、讓學生站在不同的角度來考慮問題,也是問今后他們的發(fā)展在小學階段奠定這方面的基礎。
回顧和解釋
1、調(diào)查家庭一次性用品,如鋁箔、奶瓶蓋等,估算一下你家、你們班級、你們學校以及你所在的城市一年大約需要用掉多少這些資源。
科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幼兒自主探索,了解玩具發(fā)聲的各種方法。
2、初步激發(fā)幼兒對探索活動的興趣。
教學準備:
各種玩具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提問,引起興趣:通過游戲,引出聲音的主題。
。ǘ┑谝淮翁剿鳎1、激發(fā)幼兒讓玩具發(fā)出聲音的愿望。2、幼兒探索電動玩具的發(fā)聲方法。
。ㄈ┙涣饔懻摚1、幼兒介紹自己用了什么方法讓玩具發(fā)出聲音的。2、引導幼兒說出“開關”,了解開關的'作用。
。ㄋ模┑诙翁剿鳎1、啟發(fā)提問,激發(fā)幼兒幫助其他的玩具發(fā)出聲音。2、幼兒第二次探索,嘗試用其他方法來讓玩具發(fā)出聲音。3、引導幼兒用與別人不一樣的方法進行嘗試。
。ㄎ澹┲v評:1、幼兒介紹自己用了什么方法。2、引導幼兒說出各種方法的名稱,如:捏、拉、搖、敲……大家一起做動作。
科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能自定標準將橋梁分類。
2、知道拱橋、斜拉橋比平板橋的承受力大。
3、能開展研究不同橋面承受力大小差異的實驗。
4、能用西瓜皮建成“瓜皮橋”。
教學重點:
研究三座橋的承受力大小差異。
教學準備:課件、瓜皮、紫沙泥 、硬紙片、木筷、橡皮泥、紙巾、 木塊、膠帶、粗繩、膠水、小車、砝碼。
教學過程:
一、認識橋的特點,給橋分類
1、請學生說說都知道哪些橋梁。
2、觀看多媒體呈現(xiàn)的各種橋梁圖片。
3、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交流,并按自定的標準分類。
4、小結
橋分為1.梁橋(平板橋) 2.拱橋3.吊橋(斜拉橋)
二、實驗探究三種橋梁的承重能力比較:
。1) 導入
老師指著分好的三座橋問:同學們,你能不能猜一猜看,哪一種橋最堅固?
讓學生自由猜測
師:同學們猜的各不相同,要想知道你猜的對不對就需要做實驗來驗證一下,想不想?激發(fā)學生的實驗探究興趣和欲望。
師:我為你們準備了實驗材料,下面我們分小組實驗。
。2)注意事項 師:在做實驗前老師要說幾點注意事項。1、做實驗要有一個實驗記錄(師展示記錄表),組長負責填寫。2、實驗要在這張實驗紙上做。(師展示實驗紙)3、小組匯報實驗結果時,一人匯報其余三人演示。
(3) 實驗 師指導小組實驗。
。4) 匯報演示
(5)小結
橋梁的'承重力跟橋梁的形狀有關。拱橋最結實,最適合將整個橋面上的重量分散開來。斜拉橋比平板橋牢固,平板橋最不牢固,因為它的橋面沒有支撐結構。
三、 搭建“瓜皮橋”
。1)師:你能用提供的瓜皮和橋墩搭建一座“瓜皮橋”嗎? 我們來比一比看那一小組搭建的橋最堅固?
師:老師給每一小組提供了五小塊切好的西瓜皮、兩塊紫沙泥的橋墩、四小片紙巾。
圖片出示這些實驗材料和搭成的“瓜皮橋”。
(2)注意事項
把兩塊西瓜皮拼在一起的時候,要在它們之間放一片紙巾,這樣西
瓜皮之間就不滑。
。3)搭建 師巡視。
有的小組很快搭起“瓜皮橋”,個別小組沒搭成功。
。4)匯報
師:剛才有的小組搭建成功了,有的沒有。不過沒關系,下面請搭建成功的說經(jīng)驗、不成功的說失敗的原因。
生:我們小組搭建成功了,我們先把五塊瓜皮依次排好放在桌上,然后就是注意兩塊瓜皮之間一定要放一張紙巾,這樣就不滑了。
生:我們小組沒有搭建成功,我們沒有配合好。
師:剛才有的小組搭建成功了,有的小組忙活了半天卻沒有搭成。不過沒關系,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建橋工人建一座橋梁是不是很辛苦?
生(齊):是。
四、 布置作業(yè)
今天我們同學不僅認識了橋梁,還親手搭建了橋,課后我們同學可以分小組出一份關于橋梁知識的手抄報,選出優(yōu)秀的作品,張貼到班級文化長廊內(nèi)。
科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l 能夠通過收集資料,對目前的生態(tài)現(xiàn)象做出判斷。
2 能夠參與討論人類危害環(huán)境的行為。
3 能夠就破壞生態(tài)平衡進行分析,并提出解決措施。
4 能夠做一個生態(tài)瓶,研究生態(tài)平衡的問題。
知識與技能
l 知道生態(tài)系統(tǒng)與生態(tài)平衡,了解保護生態(tài)平衡的重要性。
2 知道人在食物鏈中的位置和所起的作用。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l 培養(yǎng)保護生態(tài)平衡的思想意識。
2 意識到地球是我們?nèi)祟惖奈ㄒ患覉@。
3 意識到保護環(huán)境就是在保護人類自己。
教學重難點
本課重點通過大量生動事例和探究破壞生態(tài)平衡的危害性,讓學生感到生態(tài)平衡的重要性。
教學準備
有關生態(tài)系統(tǒng)被破壞的例子、我國自然保護區(qū)情況介紹以及有關生態(tài)農(nóng)業(yè)和藍色農(nóng)業(yè)的資料。
課時安排
1 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建立生態(tài)平衡概念。
1 .講述: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在自然界中各種生物都要生存在一定的環(huán)境中,生物與生物之間都有著一定的食物聯(lián)系,形成了復雜的食物網(wǎng),而這些生物與他們所生存的環(huán)境也就構成了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
2 .出示一張動植物共生的自然景色圖:你知道一個完整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中要有哪些成員嗎?(生產(chǎn)者、消費者、分解者和無生命的物質)
3 .說說這些成員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所起的作用。
4 .講述:在一個良好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動物、植物、微生物的數(shù)量通常都要維持在一定的水平并且變化不大,這時這個系統(tǒng)就能達到平衡狀態(tài),我們在科學上把這種現(xiàn)象稱為生態(tài)平衡。(板書課題)
5 .師舉例說明。
二、學習新課
1 .模擬生態(tài)平衡。
( 1 )制作魚缸養(yǎng)魚的生態(tài)瓶。
看 37 頁圖文說明,學習方法。
設計要求:
A 這是一個封閉的生態(tài)系統(tǒng)。
B 瓶中生物具有很強的'生命力,能夠進行物質循環(huán)和能量流動。
C 生態(tài)瓶必須透明,讓生物得到陽光并便于觀察。
D 生態(tài)瓶的采光以比較強的散射光為好,不能采用強烈的直射光。
飼養(yǎng)提示:
A 魚的生命較脆弱,可用螺螄替代養(yǎng)。
B 取用池塘水是需有家長陪同,注意安全。
。 2 )制作小草的生態(tài)瓶。
設計這兩個生態(tài)瓶時為什么要密封?
( 3 )預測一下,:
A 不給魚喂食,它可以活多久?放更多或更大的魚到魚缸里,情況會怎么樣?
B 不打開瓶蓋,瓶子里的小草可以活多久?
( 4 )提問:說說這個生態(tài)瓶中有哪些成員?魚缸和魚缸里的東西、瓶子和瓶子里的東西是如何模擬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的?
( 5 )學生制作生態(tài)瓶。(課堂組裝一種,要求回家觀察記錄)
2 .知道破壞生態(tài)平衡會帶來嚴重后果。
( 1 )談話:自然界長期形成的食物鏈和食物網(wǎng)維系著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平衡,這些鏈、網(wǎng)中的任何環(huán)節(jié)遭到破壞,這個平衡關系就會遭到破壞,將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后果,甚至造成巨大的災難。
( 2 )討論書上 38 頁的三幅圖:圖上人們的行為會給這個生態(tài)系統(tǒng)帶來影響嗎?你認為會造成什么影響?為什么?
( 3 )師舉例說明破壞生態(tài)平衡的例子:蛇與莊稼的故事。
( 4 )啟發(fā)學生回憶還有哪些人類破壞生態(tài)平衡的例子。
( 5 )閱讀書上 39 頁資料,思考討論:
在這個亞利桑那州中白尾鹿和美洲獅、狼是什么關系?
是什么原因造成白尾鹿增多的?
人們的這樣的做法使得白尾鹿的數(shù)量過大,又帶來了什么問題?
現(xiàn)在人們這對這個問題提出了三種解決措施,如果你是位生態(tài)學家,你會建議采取什么措施來解決這個問題呢?說說理由。
3 .知道保護生態(tài)平衡的途徑。
( 1 )談話:既然生物們在他們生存的環(huán)境中都起著維持一定生態(tài)平衡的作用,因此世界各國都相應的建立起各個自然保護區(qū),我們國家業(yè)已建立了 226 個自然保護區(qū),你知道我國有哪些自然保護區(qū)嗎?這些自然保護區(qū)重點保護哪些生物?
。 2 )教師適當介紹我國一些著名的自然保護區(qū)情況。(也可借助圖片錄像資料)
。 3 )討論:國家對于維持自然界的生態(tài)平衡可以建立自然保護區(qū),那么我們同學自己對于保護生態(tài)平衡可以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呢?
三、鞏固應用
1 .談話:現(xiàn)如今國家為了保護生態(tài)平衡還建設了不少生態(tài)工程呢,你聽說過生態(tài)農(nóng)業(yè)和藍色農(nóng)業(yè)嗎?
2 .師介紹;~塘生態(tài)農(nóng)業(yè)模式。
四、布置作業(yè)
本課習冊學習傳真機部分。
科學教案 篇5
活動前的分析:
有一天,戶外活動是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自發(fā)玩起了踩影子的游戲。有幾個小朋友竟跑到我面前問:“老師,影子是怎么形成的?為什么有的地方有影子,有的地方?jīng)]有影子呢?”中班的幼兒已經(jīng)認識了影子,同時他們對影子的形成很感興趣。我決定以此開展活動,讓幼兒在影子的游戲中初步了解影子是怎樣形成的,知道光與影子的關系。
活動目標:
1、 初步了解影子是怎樣形成的,感知光與影子的關系。
2、 體驗影子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 圖畫、手電筒、玩具、幻燈機。
2、 將活動安排在有陽光的時間進行。
活動時間:
兩課時
活動過程:
一、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 運用猜謎,引發(fā)興趣
師:中班小朋友可聰明了,今天老師就給小朋友們帶來一個非常有趣的謎語,考考大家,仔細聽聽,看誰最聰明,最先猜出來:人人有個好朋友,烏黑身子烏黑頭,陽光下面在一起,你停它也停,你走它也走,就是不開口。
咱們小朋友仔細想一想這是什么呀?誰最先告訴老師。
幼:影子。
師:對,這是影子。中班小朋友果然名不虛傳,特別特別地棒,來每人一朵小紅花。
咦,誰在哭呀?教師出示毛絨玩具小貓佯裝小貓在哭。講述故事《膽小的咪咪》。
今天上午,小貓咪咪正在草地上玩,它玩的可高興了。突然,它發(fā)現(xiàn)身旁有一個黑黑的東西。咦這是什么呀?咪咪很奇怪,它趕緊向東跑跑,可黑黑的東西也向東跑跑,它又向西跑跑,可黑黑的東西也向西跑跑。這下,可把咪咪嚇壞了,它急得大哭起來。媽媽,媽媽……
@_@我是分割線@_@2、 聯(lián)系生活,請幼兒猜一猜黑黑的東西是什么?
師:小朋友想一想黑東西到底是什么呀?
幼:影子。
師:對,是影子。小朋友們真聰明。那么影子是什么形成的`呢?
二、 動畫演示,探索新知
1、 做實驗,初步了解
師:咱們小朋友認識了影子,那么影子是怎么形成的的呢?
(1) 打開幻燈機,將光投到墻上。
師:小朋友仔細看一看,墻上有影子嗎?
幼:沒有影子。
(2) 教師用玩具狗擋住光線。
師:現(xiàn)在看一看墻上有影子嗎?
幼:有。
師 :剛才沒有影子,現(xiàn)在有了,為什么呢?
幼:開始沒有小狗,現(xiàn)在有小狗了。
師:小朋友們觀察的很仔細。那么有了小狗就有影子嗎?
(3) 教師關掉幻燈機。
師:現(xiàn)在看一看,墻上有影子嗎?為什么?
幼1:沒有。
幼2:沒有小狗了。
教師總結:沒有光,有物體,也不會產(chǎn)生影子。
2、 看動畫——深層理解影子的形成原因
演示課件:小貓咪咪是怎么擋住光線寶寶,在它身后形成影子的。
師:那么咪咪的影子是怎么形成的?讓我們來看一看。
幼兒看動畫,教師形象表述。
師:太陽公公發(fā)出許多光線寶寶,照到咪咪身上,咪咪的身體擋住了光線,光線“闖”不過去,在咪咪身后就有了黑黑的影子。
三、 參與游戲,鞏固知識
1、 看一看
師:好了,咱們小朋友知道了影子是怎么形成的,那么你們想不想到前面來看看自己的影子呀?教師打開幻燈機,請幾名幼兒在幻燈機前看影子。幼兒自由動作(或伸手、或彎腰、或跳舞、或踢腿……)
師:哈哈,影子多有趣呀,誰來說一說影子是怎么形成的?
幼1:有光就有影子。
師:有光就有影子嗎?
幼2:身子擋住了光,就有了影子。
幼3:物體擋住了光,就有了影子。
@_@我是分割線@_@2、 做一做
師:小朋友們閉上眼睛,看老師給你們變一個魔術。一只小鳥飛來了,飛呀飛。一只小羊走來了,咩咩咩。一只大灰狼走來了,啊嗚啊嗚,我要吃了你們。呯,獵人來了,大灰狼嚇跑了,小羊跑了,小鳥也飛走了。(來時邊說邊做手影)
發(fā)給幼兒手電筒,讓幼兒自由分組合作做手影,互相猜一猜像什么?凑l做得更像。
四、 室外游戲,加強記憶
師:影子多有趣呀,咱們到外面找一找自己的影子好不好?
全體幼兒隨老師邊唱邊做小鳥動作“飛”到室外,找自己的影子。
(1) 找一找
幼兒在陽光下找自己的影子,然后再讓幼兒仔細觀察陽光下除了自己的影子,誰還能發(fā)現(xiàn)其他物體的影子。
(2)說一說
幼兒互相說一說自己的影子是怎么形成的。動一動
師:小朋友們,怎樣能讓自己的影子動起來?
(幼兒或走或停、或跑或跳、或跳舞或做操……)
(3)變一變
師:小朋友們真能干,那誰來把自己的影子變一變?
幼兒自由做各種小動物形象。游戲《給小動物畫像》
小鳥醒來了,嘰嘰喳喳叫,飛到草地上,做呀做早操;
小貓醒來了,喵喵喵喵叫,走到草地上,做呀做早操;
大象醒來了,鼻子搖呀搖,走到草地上,做呀做早操;
小兔醒來了,蹦蹦又跳跳,跳到草地上,做呀做早操。
(4)藏一藏
師:影子真有趣呀,咱們小朋友想一想,怎樣才能把自己的影子藏起來呢?讓別人找不到自己的影子?
幼兒四散跑到操場的蔭涼處,有的跑到大樹影子里,有的跑到大滑梯影子里,有的跑到墻蔭涼里……
(5)畫一畫
幼兒自由結組,每兩人一組用粉筆在地上互相記錄對方的影子,等兩小時后會帶同一地點
看看影子是否發(fā)生了變化,探索影子與太陽位置的關系。
五、 前后呼應,進行總結
出示課件:咦,咪咪還在哭呀,讓我們一起來告訴咪咪好不好?
幼:好,咪咪身子擋住了太陽光,光透不過去,你身子后面就有了影子。
師:咪咪明白了,它說中班的小朋友可真聰明,謝謝你們幫助了我。我要走了,咱們再見吧!
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擺弄電動玩具,讓幼兒對電池有初步的了解。
2、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并樂意用短句進行表達。
活動準備:
每個幼兒一個電動玩具,內(nèi)有電池;另備電池若干。
活動流程:玩玩具——找電池——了解電池——延伸
重點提問:
電池寶寶藏在什么地方? 電池寶寶長得怎么樣 ?
游戲
一、 情況分析
經(jīng)過一個階段的游戲,在“超市”游戲中幼兒已有了“收銀員”、“理貨員”的角色意識,并能和顧客進行簡單的對話。如:“歡迎光臨”、“再見”及介紹優(yōu)惠產(chǎn)品。這些表明D#錐的角色意識逐步加強,游戲中的.主動性越發(fā)明顯? “娃娃家”是
小班
幼兒最喜歡的游戲,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能在游戲中得到表現(xiàn)。現(xiàn)階段常見幼兒自語“我去買菜”、“寶寶來洗澡”。但常出現(xiàn)“一窩蜂”現(xiàn)象,一個幼兒去買菜,一家子都跟著一起去;一個幼兒買飲料,一家子都去買;有時人人在燒菜,有時人人圍者娃娃轉…… 上周我和一幼兒都理了一個新發(fā)型,幼兒們圍著我們
議論
紛紛,有的還給“娃娃”剪頭發(fā)。幼兒對理發(fā)有了一定的興趣,我班的角色游戲又生成了一個新主題“理發(fā)店”。
二、 游戲目標:
1、 讓幼兒知道自己在游戲中所扮演的角色,會在游戲中做一些和角色相關的事。
2、 引發(fā)幼兒愿意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
三、 游戲準備:
1、 材料提供 (1)、增加娃娃家及其他主題的物品投放,如:娃娃家的電視機、遙控器等;理發(fā)店的剪刀、梳子、吹風機、剃刀及洗發(fā)水等。 (2)、觀察、捕捉幼兒游戲動向,根據(jù)幼兒游戲行為、發(fā)展和需要提供材料。
2、 知識準備 帶領幼兒參觀理發(fā)店,了解相關的人、事、物,并取得家長的配合,幫助幼兒積累相關主題的語言、行為。以“做客”、“理發(fā)”等內(nèi)容展開討論,啟發(fā)幼兒分清不同角色、不同職責,以及與之相對應的角色用語、角色行為。
四、 重點觀察
“娃娃家”、“理發(fā)店”中幼兒游戲情況。
科學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能夠從探究紙鸚鵡“站立”的秘密活動中提出問題并想辦法解決問題。
學會從身邊的事物中提出問題。
知識與技能:
找出自己親身經(jīng)歷的事與科學家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相似之處,認識科學是什么。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樹立我們也能做科學的信心,立志從小做一位小科學家。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曲別針、卡紙等。
學生準備:剪刀、彩筆、夾子等;課前收集自己最喜歡的科學家的資料。
教學活動建議:本課主要是讓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大致過程,加深對科學的理解。課一開始就用站在指尖上的紙鸚鵡來激發(fā)學生提出問題,從而帶著問題探究其中的奧秘,接下來可以通過不同的形狀的`紙片來嘗試,尋找如何讓它們平衡。由于學生是剛接觸科學探究活動,所以活動中教師還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品質:保持活動場地整潔,實驗井然有序。
教學過程:
。ㄒ唬、會站立的紙鸚鵡導入:
1、教師出示會站立的紙鸚鵡。
2、談話:今天科學課老師帶來了一只紙鸚鵡,它能夠站立在老師的手上。好玩嗎?你們想不想也來做一個呢?
(二)、探究活動:
活動一、制作紙鸚鵡,探究其中的奧秘。
1、教師介紹做紙鸚鵡的材料。
2、學生動手做,教師巡視指導。
3、嘗試:讓紙鸚鵡站在自己的手指或是紙環(huán)上。(或成功或失敗)
4、引導學生思考:鸚鵡為什么能站在紙環(huán)上不掉下來?(怎樣才能讓鸚鵡站在紙環(huán)上不掉下來?)
5、分組試驗,商量可行辦法。(提示:把想到的辦法簡單記錄在活動記錄紙上。)
6、分組匯報、評價方法的可行性和簡便性。
7、教師做整個活動的總結。
活動二:想辦法讓更多的東西“站在”手指尖上。
1、提問:除了讓紙鸚鵡站在你的手指上,你還能讓其他東西(比如:鉛筆、尺子等)也站在你的手指尖上嗎?
2、學生分組活動。
3、談話:別上回形針試試,換作夾子試試。
4、交流發(fā)現(xiàn),尋找相似之處。
。1)、提問:剛才大家在研究其他物體是否能站立時有什么發(fā)現(xiàn)呢?
。2)、學生交流、匯報。
(3)、談話:同學們想想看今天我們科學課上是如何去研究的?課后繼續(xù)研究怎樣讓更多的物體站起來。
(三)、總結拓展。
1、講述:科學研究是個復雜的過程,有些結論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得出的,有些甚至到現(xiàn)在都內(nèi)有得到準確的答案。比如:……
2、談話:運用大家發(fā)現(xiàn)的原理,可以讓許多物體“站”起來,你能利用這個原理制作一個玩具嗎?
3、你們準備怎么做?做之前需要準備些什么?
4、學生分組討論、思考,鞏固課中的學習發(fā)現(xiàn)。
(四)、布置任務:
1、下節(jié)課把制作好的玩具帶到班上來,交流大家制作的方法。
參考資料:
紙鸚鵡為什么會“站”起來
要一個物體保持平衡,就要提到重心。重心是重力在物體上的作用點,也就是物體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點。任何物體都有一個重心。對于一個物體來說,當共點力的合力為零時,我們就說該物體是處于平衡狀態(tài)。地面上任何靜止的物體,都是處于平衡狀態(tài)。影響物體穩(wěn)定平衡的因素有兩個:一個因素是支持面(底面)的大小。當支持面大時,平衡的穩(wěn)定性也增大。比如籃球架、臺燈座的底部就非常大,穩(wěn)定性好;決定物體穩(wěn)定性的另一個因素是重心相對于支持面(或支持點)的位置:一個物體,它的重心越低,越是接近支持面,則穩(wěn)定性越好。紙鸚鵡尾部別著的回形針起到了降低重心的作用,所以它就“站”在手指尖上了。當一個物體的重心是在物體支持面(點)的下面,那么,這個物體的穩(wěn)定性就很強,加上金屬絲和夾子的鉛筆能夠“站”起來就是這個道理。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精選)08-02
科學教案[精選]07-23
(精選)科學教案08-01
科學教案(精選)07-29
科學教案07-20
科學教案【精選】10-17
(精選)科學教案08-24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8-08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8-13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