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科學教案10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常常需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科學教案10篇,歡迎大家分享。
科學教案 篇1
一、教案目標:
1、初步掌握制作樹葉書簽、標本和保存樹葉的基本方法。
2、引導幼兒觀察形形色色的樹種,了解樹的`名稱、形態(tài)、特點、生長規(guī)律等。
3、進一步增進幼兒對樹的認識,理解人與樹的內在聯(lián)系。
4、通過對樹的認識和探究,激發(fā)幼兒愛樹、護樹的情感,培養(yǎng)其環(huán)保意識。
二、教案準備:
1、與家長取得聯(lián)系,爭取家長的大力支持;
2、教師準備一些市區(qū)綠化的錄像帶、照片等資料。
三、教案安排:
1.綠化植物知多少:老師、家長和孩子一起調查了解幼兒園和幼兒園周圍有多少種綠化植物,并攝影,了解這些植物的生長特性以及與之相關的一些問題。
2.樹葉探趣:家長和孩子一起到幼兒園、公園、植物園等實地觀察樹葉的形狀、顏色,采集樹葉標本,制作樹葉貼畫、樹葉標簽,……
3.樹木護養(yǎng):老師和家長一起教給孩子一些有關養(yǎng)護植物方面的常識。
4.綠化植物攝影作品展和樹葉貼畫作品展。
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認識水的基本特征。
2、認識字卡:無色、透明的、無味、無形、可流動的液體。
3、培養(yǎng)幼兒節(jié)約能源的意識。
活動準備:
幼兒:小瓶子每人一個,瓶蓋或者能盛水的玩具每人一個
老師:玻璃杯兩個,分別裝水和牛奶,裝有醋和水的瓶子各一個,瓷扣2個,每人一個盆子
字卡:無色、透明的、無味、無形、可流動的液體。水勺,泡沫板。
過程:
1、請幼兒觀察水是什么顏色的?并出示牛奶和水請幼兒比較,說說牛奶是什么顏色?水有沒有顏色?知道水是無色的,并出示“無色”的字卡。
2、拿兩顆瓷扣,分別放在牛奶和水中比較觀察,能不能看到瓷扣不?為什么水中能看到?知道水是透明的,牛奶不透明。并出示“透明的`”字卡。
3、出示醋,請幼兒聞一聞,說說聞到了什么氣味?再聞聞水的氣味,說說水有沒有氣味?知道水是無味的,并出示“無味”字卡。
4、實驗:
水是怎樣到桶里的?
老師把杯子里的和盆里的水分別水倒另一個盆里,并問幼兒水怎么到另一個盆里的?象什么?(引導幼兒說出瀑布一樣,流到另一個盆里)
總結:
水是流到盆里的,出示“可流動的液體”。
5、玩水游戲,讓幼兒用手去抓水,看水能被抓起來嗎?怎樣才能將水盛起來?用小瓶子,勺子,瓶蓋盛并看看盛起來的水是什么形狀的?說說水有沒有形狀?
總結:
水裝在任何容器中就是容器的形狀,水本身是沒有形狀的,并出示“無形”的字卡。
6、與幼兒一同看看字卡,一起總結水的特征。
7、請幼兒討論水可以用來干什么?如果沒有水會怎樣?
8、談談我們應該怎樣保護、節(jié)約水。
9,游戲<運水>.
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用手觸摸物體,發(fā)現(xiàn)物體冷、熱、軟、硬、光滑、粗糙的屬性。
2.發(fā)展幼兒的觸摸覺。
3.學習運用觸摸覺和正確的詞表達自己的感覺,如:冷(涼)、熱(溫)、軟、硬、粗糙、光滑等等。
活動重點:
激發(fā)幼兒探索身體奧秘的興趣。
活動準備:
冷水和熱水每小組各一瓶;海綿球和玻璃球,砂紙和卡紙貼起來的感知卡片等每個幼兒一套。
活動過程:
1.教師帶領孩子復習歌曲《我有一雙小小手》,安定幼兒的情緒。
2.教師出示兩個形狀、顏色、大小相同的兩個瓶,里面都裝滿了水。
教師:這里有兩瓶水,你們看看,是一樣的嗎?有沒有什么不同?
幼兒動手探索,自由看、摸、聞、發(fā)現(xiàn)。
“不一樣。一個冷,一個熱!
教師:你們是怎么知道的?
幼兒:“用手摸的”、“摸一下就知道了”。
3.教師:用手摸一摸就知道一瓶水是熱的、一瓶水是冷的。那么請小朋友再摸一摸你自己面前籃子里的海綿球和玻璃球,捏一捏看看有什么感覺?一樣嗎?怎么不一樣呢?
幼兒:玻璃球捏不動,海綿球能捏得動。
教師:捏得動的,是軟的,捏不動的,是硬的。誰來告訴大家玻璃球和棉花球,是軟的還是硬的?
幼兒:玻璃球的硬的,海綿球是軟的。
4.教師:現(xiàn)在,請小朋友們一只手拿著玻璃球,一只手拿著海綿球,然后告訴我,你們覺得哪個球是重的,哪個球是輕的?
幼兒:玻璃球是重的,海綿球是輕的。
5.教師:現(xiàn)在,請你們再摸一摸籃子里的卡片,先摸摸藍色泡綿紙的那一面,有什么樣的感覺?再摸一摸紅色卡紙的那一面,又有什么樣的感覺呢?
幼兒:藍色的那一面摸起來粗粗的,紅色的那一面摸起來滑滑的。……
教師:滑滑的就叫光滑,粗粗,……就叫做粗糙,藍色的是泡綿紙,泡綿紙就是粗糙的。紅色的是卡紙,卡紙摸起來是什么感覺呢?
幼兒:泡綿紙是粗糙的,卡紙是光滑的。
常識教案-活動名稱:科學教育活動《請你摸一摸》
標簽:幼兒園中班常識教案,幼兒園大班常識教案, 常識教案-活動名稱:科學教育活動《請你摸一摸》,
6.教師:現(xiàn)在,請你們再摸一摸自己的小臉,有什么感覺呢?
幼兒:軟的,熱的,滑滑的.……教師:再摸一摸你們身上衣服,有什么感覺呢?
幼兒:衣服薄薄的、軟軟的,紐扣是硬的……
7.教師:現(xiàn)在我們到教室外面去,摸一摸外面的東西,(墻壁、欄桿、運動器具……)看看有什么感覺,然后告訴我你摸到的東西是什么樣子的,是軟的,還是硬的;是光滑的,還是粗糙的,…………
8.幼兒分散開,自由的去觸摸各種各樣的物體,說出自己的感覺,要求孩子們用學到的形容詞形容出來。
9.自由下課。常識教案-活動名稱:科學教育活動《請你摸一摸》
科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能應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對鉆木取火的原理作假設性解釋;能提出探究活動的大致思
路,并能用簡單的器材作簡單的模擬實驗;能利用書刊及其他信息源獲得相關信息。
2.想知道,愛提問,喜歡大膽想象;尊重證據;愿意合作交流;認識到科學是不斷發(fā)展的;意識到科學技術會給人類與社會發(fā)展帶來好處,也可能產生負面影響,樂于用學到的科學知識改善生活。
3.知道鉆木取火的道理,了解人類用火的歷史。
教學準備:
教師要引導學生課前搜集有關古代人用火的圖片及文字資料,并對搜集到的資料進行初步的整理和分類,以備課堂上進行交流。另外,還應讓學生課前注意觀察生活中摩擦生熱現(xiàn)象,如玩滑梯、電鋸、流星、飛機起飛、疾馳汽車的輪胎、火車道、劃火柴等,并做好記錄,為課堂上的交流作好鋪墊。在實驗材料的準備上,要體現(xiàn)開放性的特點,如可以準備教科書提示的實驗用的主體材料——手鉆、木板、砂紙、鋼條等,還可以按照自己的`實驗方法準備實驗材料。只要學生能想到的、能找到的都可以。教師課前也應準備一些相關的圖片、文字資料,有條件的可以準備有關古代人用火的音像資料。
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
1。觀看事先準備的音像資料。
2。展示一些古代人鉆木取火的圖片或講述相關的故事。引出關于鉆木取火的話題,導入新課。
3、提出問題:“你知道鉆木取火是怎么回事嗎?你能用能量轉化的觀點解釋其中的道理嗎?”
二、猜想假設
猜想一下里面的原理
三、制定方案
制定探究方案,設計實驗驗證
四、實施探究
按照方案小組進行探究
五、展示交流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將自己課前搜集的資料進行交流。在對資料進行整理、分類后,組織學生在全班進行交流和展示。引導學生利用獲取的資料解決前面提出的問題,用能量轉化的觀點嘗試解釋“鉆木取火”的道理。
六、拓展創(chuàng)新
摩擦生熱現(xiàn)象有時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不利影響,怎么辦呢?
說一說,機械能還能轉化成什么能?
搜集古人取火的資料進行交流和匯總。
七、教學反思:
學習了本課后,學生知道了鉆木取火的道理,了解了人類用火的歷史;初步認識到機械能可以轉化為熱能。
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嘗試知道不同形狀的泡泡器吹出的泡泡都是圓圓的。
2、喜歡參與活動,在探究活動的過程中體驗發(fā)現(xiàn)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教師自制的鐵絲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泡泡器每種人手一個,酸奶盒人手一個,泡泡水。
2,記錄表一張。
活動過程:
一、問題導入,創(chuàng)設情境。(完成圓形工具,師幼共同探索)
師:小朋友們,你們吹過泡泡呀?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自己做的吹泡泡的工具——看,這是什么形狀的工具。那請你們猜一猜,這個圓形的工具可以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狀的?
師:真的嗎,那老師請你們去試一試,但老師有兩個小要求:請小朋友不用搬椅子,輕輕地走到桌子前去試一試,試的時候呀要往上面吹,不要吹到小朋友的臉上,還有電腦里的音樂停了,小朋友就要回到自己的位置上,聽清楚了嗎? (配班老師事先把圓形工具盒一杯泡泡水事先準備好)
師:那我們就去試試吧!《音樂泡泡不見了》(三分鐘后,幼兒回到位置上)
師:剛才你們用圓形的工具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狀的呀?
師:原來這個圓形的泡泡器吹出的泡泡是圓形的。
出示記錄表,把小朋友的試驗圓形工具的`結果先記錄下來。
師:今天老師還帶來了幾個新的泡泡器,我們來認識一下,出示三角形和正方形泡泡器,
師:請幼兒猜猜他們能吹出什么形狀的泡泡?
出示記錄表,把幼兒的猜想結果記錄下來,
師:那到底能吹出什么形狀的泡泡呢?我們再去試一試,試的時候的要求還和前面試的一樣。我們拿起每個泡泡器都試一下。(三角形工具和正方形工具事先準備好)
師:剛剛小朋友都去了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泡泡器,開始的時候小朋友猜了他們能吹出各種形狀,那請小朋友說說剛剛你用他們吹出了什么形狀。
師:請若干小朋友起來說出自己試的結果,最后請大家一起說出試驗的結果。
師:老師記錄最后的結果。
二、老師總結
小朋友,我們今天玩的三角形和正方形的泡泡器吹出來的泡泡都是圓形的,和圓形的泡泡器吹出的泡泡都是一樣的,都是圓圓的。
有的時候,我們想的不一定是對的,只有自己去試一下,才能知道結果。
三、我們一起到操場上去吹泡泡。
科學教案 篇6
教 材 :河北省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科學》五年級(上冊)
教學目標 :
1、科學知識:通過實驗操作活動,使學生認識冷水和熱水“相遇”之后,熱是怎樣傳遞的。
2、科學探究能力:通過實驗的操作和分析曲線圖,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分析的能力和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能與其他同學交流自己的感受及對實驗的結果分析結論。
教學重難點:實驗條件的控制
分組實驗材料:
鐵架臺、燒杯、錐形瓶、溫度計、冷水、熱水、保溫板。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設計意圖 |
一、導入。 今天,我們繼續(xù)研究冷水和熱水。 | 開門見山,直接點題。 | |
二、提出問題,進行猜想。 當我們把盛有冷水的容器放入盛有熱水的容器中時,兩個容器中水的溫度會發(fā)生怎樣的變化? | 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進行猜想。 | 激發(fā)學生探究興趣,為下面實驗做好鋪墊。 |
三、明確思路,進行實驗。 1、指導學生認識實驗材料。 2、講解實驗方法。(播放課件) (1)測量兩個容器中水的初始溫度。 (2)把盛有冷水的錐形瓶放入盛有熱水的燒杯中。 (3)把兩支溫度計分別放入冷水和熱水中,調整溫度計的位置。 (4)用保溫板蓋住杯口。 (5)觀測冷水和熱水每隔1分鐘的溫度變化,并做好記錄。 | 學生認識實驗材料,明確實驗方法。 小組討論分工情況。 學生根據教師提示,分組組裝實驗儀器,進行實驗。 認真觀察實驗現(xiàn)象,做好實驗記錄。 | 學生以小組形式組裝實驗模型,做實驗,觀察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問題,找結論,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時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增強學生之間的情感。 實驗中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實驗現(xiàn)象、控制實驗條件進行實驗的能力。 |
四、整理數據,歸納結論。 1、教師講解曲線圖的繪制。 2、從曲線圖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熱在冷水和熱水中是怎樣傳遞的`? | 學生繪制曲線圖。 觀察、分析曲線圖,進行全班交流。 學生根據對實驗現(xiàn)象及數據的分析,通過全班交流,得出結論。 | 培養(yǎng)學生學習用曲線圖整理實驗信息,分析實驗數據,得出科學結論的科學探究能力。 |
五、鞏固運用。 解釋生活中的現(xiàn)象。 | 學生根據本節(jié)課所學知識解釋這些生活中的現(xiàn)象。 | 培養(yǎng)學生善于用掌握的科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意識到“科學服務于生活”。 |
科學教案 篇7
一、教學目標
1.科學知識
了解一些屬于大自然的事物,知道一些自然現(xiàn)象。
2.科學探究
初步經歷明確問題,在教師指導下制定考察計劃,經歷考察的過程,培養(yǎng)觀察能力。
3.科學態(tài)度、STSE
樂于參與考察活動觀察仔細認真。感受大自然的美麗在考察中知道要愛護大自然。
二、教學準備
分組材料:學生活動手冊中考察大自然的選項表,筆,小收納盒子。
教師準備:考察提示PPT
三、教學時間
1課時
四、教學過程
。ㄒ唬┙虒W導入
這節(jié)課,我們將模仿達爾文考察大自然的方法,在校園中考察身邊的大自然。
(二)新課學習
1.明確考察對象
提問:1.我們的校園里有哪些屬于大自然的事物?
2.我們在校園里考察身邊的大自然,選取哪個區(qū)域進行呢?
2.交待考察提示
。1)選擇植物多的`地方
。2)考察時,要記錄觀察到了什么和有什么發(fā)現(xiàn)。
。3)帶回2-3樣大自然的物品。
。4)愛護校園環(huán)境
(5)注意安全
3.排隊,教師帶領下,在校園中的已選取區(qū)域進行考察。
4.完成考察任務之后,教師帶領下排隊返回教室。
。ㄈ┱,下課
。1)各自整理自己帶回的物品,并要求妥善保管好。
。2)小組內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為下節(jié)課作好準備。
科學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物理性質可以用來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韌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不同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是不同的,物體在水中的沉浮與構成的材料有關。
過程與方法:
1、用簡單實驗的方法檢測材料在水中的沉浮,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選擇適當的詞語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發(fā)展對物質世界的探究興趣。
2、認同物理性質是可以被觀察和測量的觀點。
3、增強保護森林、珍惜自然資源的意識。
【教學重點】
用簡單實驗的方法檢測材料在水中的沉浮,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教學難點】
認同物理性質是可以被觀察和測量的觀點,并具備一定的研究材料物理性質的能力。
【教學準備】
學生分組器材:
1、大小不同、形狀不同的金屬塊、木塊和塑料塊各兩種(實心)。
2、水槽1只,裝半水槽水。
【教學過程】
一、導課
談話導入:通過前幾課的探究,我們已經知道不同材料的硬度、柔韌度、吸水性各不相同,它們在其它方面還有不同的.特性嗎?這節(jié)課我們將把不同的材料放入水中,看看它們的沉浮狀態(tài),有興趣嗎?
二、沉浮實驗
1.出示金屬塊、木塊和塑料塊各兩種(實心),認一認,它們是由什么材料做的。
2. 小組內猜一猜,如果把它們放入水中,哪些會沉,哪些會?填寫實驗記錄單(沉可用“↓”表示,浮可用“↑”表示),并進行全班交流,關注有爭議的物體。
3.實驗方法指導:將物體放到水中央再放手,如果物體向下碰到水槽底部,我們可以說它在水中是沉的,如果物體不能碰到水槽底部,我們可以說它在水中是浮的。
4.分發(fā)水槽,小組實驗,每種物體可多試幾次,注意做好記錄。
5.全班匯報交流,形成階段性認識:像金屬這類材料制成的物體在水中容易沉,像木頭、塑料這類材料制成的物體在水中容易浮。不同材料的沉浮也不同。
三、認識木頭
1、導語:木頭是一種在水中很容易浮的材料,它還有很多其它的特性,在我們的生活中被廣泛運用,接下去我們來進一步認識木頭這種材料。
2、我們周圍有哪些木頭制成的物品?這些物品有什么特點?
3、從這些物品中,我們發(fā)現(xiàn)木頭具有哪些特性?小組合作,填寫氣泡圖。
4、介紹一棵樹成材的過程,當前森林資源的狀況。說一說我們應該怎么做。
四、課堂小結
1、回憶本單元的收獲。
。ㄕ莆樟搜芯课矬w硬度、柔韌性、吸水性、沉浮情況的方法,比較深入地了解了金屬、塑料、紙、木頭這幾種材料。
2、結語:我們人類是充滿智慧的,我們除了發(fā)現(xiàn)并利用了許多天然材料之外,還會人工制造一些材料,以滿足我們生活生產的需要,下節(jié)課,我們將繼續(xù)研究一些人工制造的材料。
科學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收集、閱讀有關黃河的資料,培養(yǎng)學生查閱資料、分析資料的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應用對比試驗研究事物相互關系的能力,認識水、土、植物之間相互依存的關系。
3.能結合課文中的資料,認識水土流失的原因和危害,了解到人類活動對自然環(huán)境的改造、利用和破壞,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科學探究的精神和通過現(xiàn)象分析本質的能力。
4.培養(yǎng)學生保持水土、保護自然環(huán)境的意識。
教學準備
1.學生準備:課前收集有關黃河的各類資料。
2.小組準備:水槽兩個,長木板兩快,土,草皮,噴壺。
教學過程
一、情境生疑問
1、初步了解黃河的有關情況
。1)師:黃河是我國第二長河。你從電視或其它途徑見過黃河嗎?你能說說你心里的`黃河嗎?
。2)學生自由發(fā)言,說出自己心中的黃河。
。3)師:看來課前同學們了解了不少關于黃河的資料。
2、閱讀課本中的資料
。1)師:關于黃河,課本中也給我們提供了一些資料,大家看看,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
(2)學生閱讀資料并回答
。3)師:通過這些資料,你知道黃河下游的河床發(fā)生了什么重要變化嗎?
(4)師:你能猜出這些變化是怎樣發(fā)生的嗎?學生猜測
。5)師:我們知道土會被水沖走。黃河水這么黃,是不是黃河水中有很多泥沙?這些泥沙是從哪里來的呢?請同學們看書本43頁的照片后先思考,然后在組內討論、交流。
3、自主思考,然后在組內討論、交流。
4、分組匯報。
師:剛才,同學們討論得非常熱烈,F(xiàn)在每組請一名代表將討論結果向全班同學匯報一下。
生:黃河水中的泥沙是黃河水流經黃土高原時沖下來的;無植被保護,土壤隨雨水流失的多……
二、探究釋疑
1、完成模擬實驗。
(1)師:為了驗證大家的想法是否正確,我們將以小組為單位做一個模擬實驗。大家先看書。
要求:①弄清實驗目的,準備哪些器材;②設計操作的步驟及方法;
。2)指導學生準備器材;
。3)學生動手操作,教師提示學生注意觀察現(xiàn)象;
(4)學生分組歸納、小結,得出結論。
(5)每組的派一名同學向全班同學匯報實驗現(xiàn)象和結論。
生:從有草皮的長木板上流下來的水比只有土的長木板上流下來的水多一些。
生:從有草皮的長木板上流下來的水比較清亮,只有土的長木板上流下來的水較渾濁。
生:從有草皮的長木板上流下來的水比較清亮,說明水中含有的泥沙少;只有土的長木板上流下來的水較渾濁,說明水中有較多的泥沙!
教師總結:當往只裝有黃土的木板上澆水時,黃土很容易和水一起形成渾濁的水漿流走;而往有草皮的木板上澆水時,植物的根牢牢地把土鎖住,土壤被保護起來,所以流下來的水還是比較清的。看來,剛才同學們實驗后認為“植物對土有保護作用”是正確的。通過這個實驗,你還想到了什么?
生:黃河中上游流經黃土高原,那里植被很少,土地光禿禿的,土質也非常疏松,河水、雨水很容易使土壤流失,所以黃河的水是渾黃的。
三、閱讀資料,了解人類活動對環(huán)境的影響。
。1)、師:同學們都知道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那么它一直是現(xiàn)在這個樣子的嗎?黃土高原上的植被都到哪里去了呢?請閱讀書本44面的資料,說說你的想法!
。2)、學生閱讀資料,分析黃土高原植被缺少的原因。并全班交流
。3)、師:如果這些行為一直持續(xù)下去,你認為會有什么后果?
。4)、學生自由發(fā)言談自己的想法。
四、拓展延伸
通過學習,你認為我們應該做些什么?你所生活的地方的自然條件受到了破壞和保護嗎?
科學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知道地球儀是地球的模型;認識到建立事物的模型是解決問題的一種方法。
2.了解地球儀的一些主要標識,知道地軸、兩極、赤道、經線、緯線;會在地球儀上識別經線、緯線、赤道、兩極、南北半球、東西半球和本初子午線;知道利用經緯網能夠確定地球上任何地點的位置。
3.通過對地球儀的探究,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空間思維能力、團結協(xié)作精神。
4.知道人類對客觀事物的認識是無窮盡的,科學是不斷發(fā)展的,以及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對人類生產和生活的重要性,培養(yǎng)學生認真學習的態(tài)度和探求科學奧秘的志趣。
5.學會制作簡易地球儀,在制作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
教學準備
1. 教師演示用大地球儀一個,學生每小組觀察用小地球儀一個。
2. 關于地球儀的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情景的故事片和觀賞介紹地球儀種類的圖片。
3. 制作地球儀的材料:乒乓球、彩筆、細鐵絲、鉆孔用的鐵錐等。
4.演示用的籃球一個。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課。
。ㄕn件展示)狂風暴雨的夜晚,波濤洶涌的海面被陣陣閃電撕碎。在狂風巨浪中喘息的豪華巨輪被翻天巨浪吞噬。傾斜不定的船艙內一片狼籍。船長拼命地呼救:“帝國號遇險,我是帝國號,請求支援,我們的位置是……”。國際救援總部內-片忙碌的'身影,墻上喇叭里傳來船長嘶啞的聲音:“東經102°,南緯38°,請求支援,請求支援”。救援工作人員迅速圍在一個大型地球儀前,通過一番熟練地描點畫線后果斷地說:“它們位于南半球A國附近的海域,立即命令A國救援部隊馬上行動!”(上述故事情節(jié)也可以由教師口述,學生傾聽。)
教師提問:救援部隊怎樣迅速地判斷出“帝國號”的位置?
學生自由回答。教師適時地揭示課題,并板書課題:地球儀
二、介紹模型,了解功用。
1.了解地球儀的概念和作用。
我們生活的地球實在是太大了,盡管我們的腦海里有地球的模樣,但我們在實際生活中是很難一下看到它的全貌的,為了認識和研究地球,人們根據地球的形狀,按照比例縮小若干倍后,制成了地球的模型——地球儀。借助地球儀這個工具,可以幫助我們認識、了解地球的一些知識。
2.了解地球儀的種類及簡單結構。
教師提問:大家見過的地球儀是什么樣的?它有哪些種類?
學生根據已有知識自由發(fā)言。教師播放搜集的地球儀種類的圖片,并適當介紹地球儀的種類。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觀察、學習地球儀的組成。(對于地球儀種類的介紹,也可以由教師直接口述。)
三、觀察模型,探求新知。
1.教師提出要求:請同學們分組觀察地球儀,大家有哪些發(fā)現(xiàn)?將你們的發(fā)現(xiàn)記錄下來,看哪個組的發(fā)現(xiàn)最多。在觀察的同時,還可以看看文中的小資料。
學生觀察、交流,并做好記錄。教師巡查,及時地提示觀察內容,給學生以幫助。
2.小組匯報交流,學生自由發(fā)言。
。ㄓ械膶W生看到了陸地和海洋,還有許多國家;有的學生看到上面有洲界線和國界線;有的學生看到了南北回歸線、南極圈、北極圈;有的學生還提出問題,不明白為什么地球儀的軸是傾斜的;有的學生看到地球上密布著經線和緯線;有的學生看到北極點在海洋之中,而南極點卻在陸地上;有的學生看到了中國的形狀象一只雄雞;有的學生看到了大片的沙漠;有的學生觀察到有的國家很大,有的國家卻找不到……)
。ㄉ鲜鰧W生的發(fā)言是凌亂的,也有一些是不準確的,教師要有選擇地板書。板書時,盡量將有聯(lián)系的名詞分類寫,為后面的梳理做好鋪墊。)
3.引導學生歸納整理地球儀的主要標識。
同學們有很多發(fā)現(xiàn),有必要進行梳理。
。ㄑ菔局v解,并適時地將板書歸類整理)
⑴ 籃球不繞軸轉動,就會在地上亂滾,而地球儀是繞地軸運動的,始終自西向東繞地軸轉動。地軸是一根假想的軸。地軸與地球有兩個交點即南極和北極。
、 在地球儀上,有一條將“地球”平均分成南北兩個半球的圓周線,即赤道。與赤道平行的圓周線叫緯線,緯線指示東西方向。其中,北半球有兩條特殊的緯線:北回歸線、北極圈,在南半球,有兩條相對應的緯線:南回歸線、南極圈。
、 在地球儀上,還有許多連接南北兩極并垂直于緯線的半圓弧線,叫經線。0°經線又叫本初子午線。為使英、法等國和非洲大陸上的各國同屬一個半球,東西半球的劃分,是以東經160°和西經20°為界。經線指示南北方向。
、 地球儀上還有圖例,表示陸地、海洋、國家位置、洲界等
、 經線和緯線構成了經緯網,利用經緯網能夠確定地球上任何地點的位置。
四、簡單制作,鞏固知識。
1.教師提出要求:學習了地球儀的一些主要標識,同學們的頭腦中一定有了大致的輪廓,請同學們用手中的材料制作一個簡單的地球儀。說一說,你準備怎樣制作?
2.學生自由發(fā)言,然后看課后的制作提示。
3.學生動手制作,并讓學生展示、介紹自己做的簡易地球儀。
五、課后延伸,深化拓展。
關于地球儀的知識還有很多,我們今天只是認識、了解了一些主要的標識。請同學們課后再找一找,看誰還有新的發(fā)現(xiàn)。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精選)08-02
科學教案[精選]07-23
(精選)科學教案08-01
科學教案(精選)07-29
科學教案07-20
科學教案【精選】10-17
(精選)科學教案08-24
科學教案(經典)08-08
(經典)科學教案08-13
科學教案(經典)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