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片_最新国产免费Av网址_国产精品3级片

科學教案

時間:2023-12-15 09:52:47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科學教案10篇[精品]

  作為一名老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科學教案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科學教案10篇[精品]

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感知冬天自然界中的天氣、氣溫的變化。

  2、初步理解事物都是處于變化之中的。

  3、體驗在感知發(fā)現中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課前準備:組織幼兒觀察玻璃上的冰花。

  2、知識準備:幼兒對冰花的變化已有一定的感知。

  活動重點:

  了解大自然中天氣、氣溫的變化。

  活動難點:

  理解事物都是處于變化發(fā)展中的。

  一、師幼談話,導入課題:

  1、哪個小朋友知道我們現在處在什么季節(jié)?(冬季)

  2、在這個季節(jié)天氣很冷,冷天會出現什么景象?(結冰)

  3、玻璃上會出現什么?(冰花)

  二、創(chuàng)設情景,教師帶領幼兒到洗手間,激發(fā)幼兒活動的興趣。

  1、請幼兒有序的排好隊觀察玻璃上的冰花。

  2、觀察玻璃上冰花有什么變化。

  三、教師提問,啟發(fā)引導幼兒了解冰花。

  1、提問:"你們知道冰花是從哪里來的嗎?"幼兒議論:"因為冬天天氣冷,所以有冰花。""冬天到了就有冰花,還下雪呢?"

  2、師:"你們還在哪里見過冰花?"幼:"電視上有許多好看的冰花。""我家的玻璃上也有冰。""我家沒有冰花。"

  3、師:"為什么有的玻璃上有冰花,有的玻璃上沒有冰花呢?"幼:"因為我家有空調,暖和,所以沒有冰花。""有太陽的地方沒有冰花,沒有太陽的地方有冰花。"師總結:由于氣溫的變化,導致了冰花也發(fā)生了變化,我們生活中有許多東西都是變化的`,比如:天氣的變化、動物的變化、植物的變化等等。

  四、結束活動

  小朋友們都已了解了冰花,并知道冰花在什么樣的情況下會發(fā)生變化,回去的時候,可以向你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介紹一下冰花。

科學教案 篇2

  情況分析: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針對中班的幼兒已有了粗淺的幾何概念,這一階段的幼兒能正確地認識圓形、三角形、正方形,但他們不是從這些形狀的特征來認識,而是將其和自己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體相對照。因此,我設計了《漫游魔術王國》的活動,讓孩子在游戲探索中對圖形產生興趣,并通過觀察、比較、想象、動手等,感知不同圖形的不同特征。

  活動目標:

  1、通過對比,讓幼兒感知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能夠區(qū)分三種幾何圖形。

  2、通過創(chuàng)設愉悅的游戲情節(jié),運用多種感觀來調動幼兒的思維、想象能力,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

  3、激發(fā)幼兒探索的欲望。

  活動方法:

  以游戲法為主,結合操作法和講解演示法。

  活動重點、難點:

  圓形和方形的認識和區(qū)分。

  活動準備:

  1、三種幾何圖形若干。

  2、幾何圖形拼組成的圖畫。

  3、魔術箱、魔法棒。

  4、小鴨、小狗、小蜜蜂的教具。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教師帶幼兒做手指游戲,集中幼兒的注意力。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到魔術王國去,那里啊,會變出好多好多有趣的東西,好了,我們先來做個小游戲,看哪個小朋友表現得最好。”

  (教師做示范):“捏攏,放開;捏攏,放開;小手背起來!

  (二)中間部分:用游戲的方式讓幼兒認識三種幾何圖形。

  1、游戲:摸一摸“魔術箱”

  師:“小朋友們,魔術王國到了,魔術王國里有一只奇妙的箱子,你們看,就是這只魔術箱?(出示魔術箱)你們想不想知道里面藏的是什么秘密嗎?好了,我們來看看這只魔術箱會給小朋友們變出什么有趣的東西。

  (1)教師念兒歌:“魔術箱子東西多,讓我先來摸一摸,摸出來看看是什么?”摸出一本長方形的書,問:“這是什么?(書)它們是什么形狀的?(正方形)為什么說書是正方形的?問:日常生活中還有那些東西是正方形的?(啟發(fā)幼兒說出)

 。2)再念兒歌:“魔術箱子東西多,請某某小朋友來摸一摸。”

  當幼兒摸到后,要求說出生活中還有哪些這樣的物品?游戲反復進行。

 。3)教師總結:魔術箱里的東西有的是圓形的、有的是三角形的、有的是正方形的。(邊說邊指相應的物品)

 。4)你怎么知道它是三角形/正方形/圓形的?

  (5)老師總結:圓形:圓溜溜,沒有角,滾來滾去真能跑;

  三角形:三條邊,三個角,像座小山立得牢;

  正方形:四條邊一樣長,四個角一樣大,方方正正本領好。

  2、游戲:誰的本領大

  (1)教師用魔法棒“變”出有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組成的圖片,請幼兒找出其中的圖形寶寶。

  師:“小朋友們,魔術王國里還有好多有趣的東西,你們看,這是魔法棒,(出示魔法棒)它也會變出好多的東西。變!變!變!咦!魔法棒變出什么了?(邊說邊出示其中的一幅圖畫)原來是一幅漂亮的圖畫,F在,小朋友們來找一找,這幅圖由哪些圖形組成,比比哪個小朋友的本領大。

 。2)教師用魔法棒依次“變”出另外的幾幅圖畫,請幼兒分別找出各種圖形。

  3、游戲:小動物找家

  師:“魔法棒的本領可真大,它還會邊出小動物呢!變!變!變!(“變”出三種小動物)小朋友們,你們看都是誰啊?”

  幼:……

  師:“咦!這三個小動物好像再哭,我們來問問他們怎么了!

  “小狗、小鴨子、小蜜蜂,你們怎么啦?”

 。ń處熌M小動物的聲音)“我們找不到家,見不到媽媽了!”

  “小朋友們,我們來幫小動物找家吧!你們愿不愿意啊?”

  幼:……

  師:“你們看,這些都是小動物的房子,現在我們來幫小動物找找家。”(把三種幾何圖形的卡片發(fā)給幼兒)

  師:“小動物說它們的房子都是有形狀的,小鴨子說,它們的房子是正方形的,小朋友們看到正方形的‘房子’了嗎?”讓幼兒把正方形的卡片舉起來。

  師:“小朋友們做得真好,都幫小鴨子找到家了。小狗說,它們的房子是三角形的`,小朋友們看到三角形的‘房子’了嗎?”讓幼兒把三角形的卡片舉起來。

  師:“小狗也找到家了,小蜜蜂說,它們的房子是圓形的,小朋友們看看圓形的‘房子’在哪里?”讓幼兒把三角形的卡片舉起來。

  師:“小朋友們真能干,也幫小蜜蜂找到家了”。

  師:“小朋友們真聰明,都幫小動物們找到家了,小狗、小鴨子、小蜜蜂可高興了,唱著歌快快樂樂地回家去了!保ò讶N小動物分別“送到”相應的“房子”里)

  (三)結束部分:讓幼兒鞏固對三種幾何圖形的認識。

  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們在魔術王國認識了好多的圖形寶寶,小朋友們說說它們是誰啊?”(依次出示三種幾何圖形的卡片,讓幼兒說出圖形的名稱)。

  師:“魔術王國里還有好多好多奇妙的東西,下次老師再帶你們去,好不好?我們也唱著歌回家吧!”

  活動延伸:

  1、讓幼兒把小動物的‘房子’分類放到區(qū)域角中。

  2、讓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找出其他的圖形。

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 能運用多種感官感知,辨別清水。

  2. 能把自己的發(fā)現大膽地表現出來。

  3. 體驗探索和成功的樂趣。

  3、彩色玻璃小球和彩色橡皮泥做比較 。

  【活動重點】

  1.學習運用多種感官協調解決問題。

  2.學習用排除法得出結論。

  【活動準備】

  1.在日;顒又幸迅兄^清水的特性。

  2.每組四只透明杯子,內裝清水、糖水、白醋、牛奶;一只盤子內裝若干小勺。

  【活動過程】

  一、 辨別哪杯是清水

  首先請幼兒猜猜四只杯子中哪杯裝的是清水。

  其次幼兒分組實驗,運用多種感官感知,辨別哪杯是清水,看看與自己的猜測是否一致。

 。ㄔ诒鎰e哪杯是清水的時候,應注意先讓幼兒實驗、感知,再一起交流、分享結果。根據實際情況,還可以增添鹽水、白酒等多種無色透明的液體供幼兒感知和辨別)

  二、 交流分享

  首先請幼兒說一說,自己是請什么幫忙才找出清水的。

  其次請幼兒眼睛看一看:牛奶是白色的。鼻子聞一聞:氣味酸酸的,一定不是清水。嘴巴嘗一嘗:甜甜的是糖水,淡淡的、沒有味道的是清水。

  再次請幼兒用眼睛看一看、鼻子聞一聞、嘴巴嘗一嘗,就能知道哪杯是清水了。眼睛、鼻子、嘴巴一起合作,本領可真大 。

  【活動延伸】

  找找我們身邊還有哪些固體可以轉換成液體,并為我們的生活作出貢獻.

  【設計思路】

  活動之前幼兒已經積累了各種感官的經驗,但是,如何將這些經驗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如何運用這些經驗來解決問題?是我們進行教育的最終目的。 “猜猜哪杯是清水”,讓幼兒能運用多種感官感知,體驗探索和成功的樂趣活動。

  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猜猜哪杯是清水

  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猜猜哪杯是清水

  目標

 。保w驗探索和成功的樂趣。

 。玻苓\用多種感官感知、辨別清水。

  3.能把自己的發(fā)現大膽地表述出來。

  準備

 。保谌粘;顒又幸迅兄^清水的特性。

 。玻拷M四只透明杯子,內裝清水、糖水、白醋、牛奶;一只盤子內裝若干小勺。

 。常噬A∏蚧虿噬鹌つ嗳舾伞

  過程

 。保鎰e哪杯是清水。

  ――請幼兒猜猜四只杯子中哪杯裝的是清水。

  ――幼兒分組實驗,運用多種感官感知、辨別哪杯是清水,看看與自己的猜測是否一致。

 。玻涣鞣窒怼

  ――請幼兒說一說,自己是請什么幫忙才找出清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罐子的聲音

  活動目標:

  1、 讓幼兒在聽聽玩玩的過程中,讓罐子發(fā)出好聽的聲音。

  2、 引導幼兒辨別不同的物體發(fā)出不同的.聲音,發(fā)展聽覺能力。

  3、 讓幼兒獲得探索的快樂。

  活動準備:

  裝有核桃、紅豆、米的罐子若干、空罐子若干、《幸福拍手歌》、標記牌、黑板、桌子三張、椅子分三組擺好。

  活動過程:

  一、聽一聽搖一搖

  1、老師出示一個空易拉罐,搖一搖,問:“這個罐子里有東西嗎?”“你怎么知道沒有東西的?”(沒聽到聲音)

  2、老師轉身在罐子里放進一個核桃,搖一搖:“現在里面有東西嗎?”“為什么?”

 。ㄓ新曇羲杂袞|西)

  二、聽一聽猜一猜

  1、老師請幼兒用耳朵找到一個有東西的罐子玩一玩。

  2、為自己的罐子找聲音相同的朋友,教師根據罐子的聲音把幼兒分成三組坐下。

  3、讓幼兒了解每個罐子中的材料。

  三、聽一聽玩一玩

  四、延伸探究活動

  聽聽想想,罐子里沒聲音就代表沒物品嗎?出示裝有紙的罐子,搖一搖,沒聲音,為什么?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優(yōu)質課《蔬菜奶奶過生日》

  活動準備:

  1、新鮮蔬菜若干:各種蘿卜5只,長短不一的黃瓜4根,大小不一的番茄3只,粗細長短不一的茄子2根,青菜1棵,蔬菜分別放在小布袋里;相應的蔬菜圖片。

  2、用硬紙做一個青菜老人。

  3、一個生日蛋糕。

  活動與指導:

  一、青菜奶奶的客人

  1、青菜奶奶要過生日。

  2、“小客人”來排隊。

  二、去青菜奶奶家

  三、和青菜奶奶過生日

  1、為青菜奶奶唱生日歌。

  2、分生日蛋糕。

  3、一起吃蛋糕。

  活動后思考:

  這是一個比較高效的活動。在活動中,教師輕松,孩子喜歡。這給了我一個啟發(fā):小班孩子的活動設計和孩子的生活越貼近,越容易吸引孩子積極主動地學習。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冷冷的水

  目標:

  1、對觀察冰塊有興趣。

  2、樂于將自己的發(fā)現告訴大家。

  準備:有太陽的冬天,一處有冰塊的地方、粉筆

  過程:

  一、觀察冰塊

  1、冰是什么顏色的?

  2、鼓勵幼兒用手摸摸冰塊,說說有什么感覺。

  3、怎樣才能有冰塊?

  4、小結:冰是冷冷的、滑滑的。很冷的天,水會結成冰的。

  二、尋找有冰的地方

  1、請幼兒將有冰的地方告訴大家。

  2、請幼兒運冰塊。每人拿一塊冰塊在陽光的空地上。

  3、請幼兒觀察陽光下的冰塊,冰變成了什么?

  三、欣賞冰畫

  1、請幼兒看看場地上的冰塊化成了什么?

  2、有粉筆將冰融化的地方勾出輪廓,請幼兒說說像什么?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顏色精靈

  目標:

  1.鞏固紅、黃、藍、綠4種顏色的認識。

  2.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和參與活動的興趣。

  準備:

  1.課件、故事《顏色精靈》、紅旗一面

  2.每組房子4間、膠水、擦手布、紅、黃、藍、綠4張不同顏色的門和窗若干。

  過程:1.小朋友老師帶你們到顏色王國去玩玩

  1)看課件,講故事,讓幼兒初步感知4種不同顏色。顏色王國里有紅、黃、藍、綠4個顏色小精靈,他們都住在一棟漂亮的小樓房,他們一直都是好朋友,每天開心的和小朋友一起玩,可是有一天小朋友和顏色小精靈玩以后,將顏色小精靈送錯了房間,到了晚上4個小精靈在房子里吵了起來!凹t色你為什么住在我的房間里?” “綠色你為什么住在我的房間里?” ……4個顏色小精靈越吵越兇,最后誰都不理誰了,顏色國王知道了這件事情馬上來到了顏色小精靈住的房子里,用魔法幫助顏色小精靈回到了自己的房間,

  4個顏色小精靈這才安靜的睡覺了。

  2)利用課件讓幼兒練習為顏色精靈匹配對應的顏色,并進一步認識4種不同的顏色。第二天,小朋友又來找顏色小精靈玩,但是沒有找到顏色小精靈,他們想請小朋友幫助他們一下。紅色的小精靈住在什么顏色的房子里?(紅色小精靈住在紅色房子里)那么他們的窗戶和門應該是什么顏色呢?(門和窗戶是紅色的)那么我們一起喊喊,看看他是不是在紅色小房子里,(喊:紅色小精靈快出來吧)現在我們再看看他的門和窗是不是紅色(黃、藍、綠)的。

科學教案 篇4

  活動設計背景

  在人們的生活中,處處離不開五官的作用。最近,我發(fā)現班里有的幼兒喜歡用手摳自己的鼻子、耳朵,有的幼兒開始對自己的五官感興趣,為了讓幼兒更好地了解五官的作用,并懂得保護自己的五官。

  活動目標

  1、認識五官,知道五官的名稱和作用。

  2、學習保護五官的方法。

  3、用比較完整的句子表達自己的想法。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了解五官的作用和方法。

  2、難點:用比較完整的句子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五官卡片。

  2、每個幼兒主題活動圖畫一張,鉛筆各一支。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激發(fā)興趣。

  1、談話: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幾個好朋友,想跟他們玩玩嗎?

  2、師分別出示五官卡片,幼兒回答并跟五官打招呼。

  3、小結:剛才老師給小朋友介紹的好朋友稱為五官,請跟老師讀:五官。

  二、找五官

  1、過度:五官朋友說:“我們藏起來了,知道藏在小朋友的哪里嗎?”

  2、教師說五官名稱,幼兒在小臉上找。

  三、五官的作用和保護

  1、過度:剛才小朋友可能干了,把我們都找出來了,我們很有本事,會做很多事,你們知道嗎?

  2、讓幼兒分別說說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會做什么?

  3、讓幼兒說說怎樣保護眼睛、耳朵、鼻子、嘴巴。

  4、小結:五官很有用,我們要好好保護它們。

  四、五官練習

  指導幼兒找眼睛、嘴巴、耳朵相對應的事物。

  教學反思

  在活動預設時,考慮到科學領域的特點,也結合本班幼兒的情況,更結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選擇了這節(jié)科學活動課《五官》。這節(jié)課的目標是:1、認識五官,知道五官的名稱和作用。2、學習保護五官的方法。3、用比較完整的句子表達自己的想法。

  在活動實施的過程中,我首先通過談話法激發(fā)幼兒的興趣,讓幼兒認識五官的名稱,接著以游戲的方式讓幼兒知道五官的位置,再用提問法激發(fā)幼兒表達的欲望、然后引導幼兒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樣,幼兒的積極性很高,發(fā)言也非常踴躍,但由于小班幼兒知識面較窄,經驗較少,經常會重復同一個問題,聽到別人說什么就跟著說什么的現象較多。如在討論五官的作用時,這個說:眼睛能看人、看電視,那個也跟著這么說,只有在老師的'提醒下才會說出還能看書、看路、看到各種東西;談到鼻子,除了說能聞香味就是說能聞臭味;當討論到如何保護五官時,幼兒回答很好,有的說:不用臟手揉眼;有的說不用手挖鼻孔、摳耳朵;還有的說不把手、臟東西放到嘴里。最后通過練習鞏固,進一步讓幼兒明白五官的作用,更加清楚要好好保護自己的五官。不過,在引導幼兒說完整的話時,尤于心太急,有時忘記引導了,在指導幼兒做練習的過程中,我如果能多請幾個幼兒上去為眼睛、耳朵、嘴巴找到相應的答案,效果也許會更好。

  總之,在今后的教學中,要根據《幼兒園的綱要》帶領幼兒共同創(chuàng)設適應幼兒年齡特點的,豐富多彩的活動,引導幼兒在輕松愉快的心理氛圍中,積極主動地去體驗,實踐,創(chuàng)造,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fā)展。

科學教案 篇5

  科學意圖:

  不倒翁的形象憨態(tài)可掬,是一種古老的漢族兒童玩具,小朋友都非常喜愛,愛不釋手。 愛玩是幼兒生的天性。針對幼兒的年齡及興趣特點,讓幼兒盡情地玩不倒翁,并以此為契機,開展了此次活動。讓幼兒在玩中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自行設計探究方法,自主經歷探究過程,自行獲得問題的結論,揭開不倒翁的秘密。

  材料準備:

  塑料乒乓球、橡皮泥、彩紙、水彩筆、沙子、綠豆。

  制作方法:

  (1)將塑料乒乓球剪開一個小口,把橡皮泥粘在小球內底部中間的位置上,作為不倒翁的身體。

  (2)用彩紙做一個圓錐體,畫上五官,作為不倒翁的頭。

  (3)用黏合劑將圓錐體和塑料小球粘合好,做成不倒翁。

  實驗操作:

  (1)讓幼兒用手推動不倒翁,觀察其搖擺狀態(tài),看是否會倒下。

  (2)給幼兒分發(fā)乒乓球,讓幼兒改變橡皮泥的重量和在乒乓球內的位置,觀察不倒翁是否會倒下,讓他們明白不倒翁的重心越低,不倒翁就站得越穩(wěn)定,越平衡。

  (3)讓幼兒在乒乓球內填充沙子、豆粒等各種材料,再推動不倒翁,觀察其變化,讓他們明白只有物體固定了,才有可能使不倒翁不倒。

  指導建議:

  ●引導幼兒用大小不同的力推動不倒翁,觀察其擺動的`情況。

  ●引導幼兒觀察不倒翁的形狀和內部構造,了解不倒翁上輕下重、底部圓形的特點。

  ●鼓勵幼兒想辦法使乒乓球內的沙子和豆粒固定在乒乓球底部。

  拓展與替代:

  ◆可用雞蛋殼等球狀物體代替乒乓球制作不倒翁。

  ◆也可把圓形卡紙對折成半圓制作不倒翁。

  ◆引導幼兒在生活中尋找與不倒翁制作原理相同的用品或玩具,如搖椅、搖擺木馬等。

  科學小知識:

  塑料乒乓球內粘有橡皮泥的部位最重,所以成為不倒翁的重心。粘的位置越低,不倒翁的重心越低,越穩(wěn)定。不倒翁處于平衡時,重心和接觸點的距離最短,即重心最低,這時最穩(wěn)定。推動不倒翁時,外力導致不倒翁與桌面的接觸點與重心不在同一條直線上,外力撤銷后,重力會使其回到重心最低的位置保持平衡,所以,不倒翁無論怎么搖擺都不會倒。

  活動意圖:

  本次活動既有科學的探索,又有動手制作,活動幼兒非常喜歡、比較符合幼兒的興趣;顒痈挥嗅槍π浴⑷の缎院蛯嵭,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系,幼兒在探究、制作不倒翁的過程中既深入理解了不倒翁不倒的原理,又鍛煉了幼兒的動手能力。各個活動環(huán)節(jié)要求明確,整個活動過程既相互獨立,又融為一體,體現了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的特點。

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玩玩看看,對物體下落現象產生興趣和探索欲望。

  2、鼓勵幼兒運用身體動作表現物體下落的樣子,并嘗試進行語言描述。

  3、引導幼兒初步嘗試記錄。

  4、培養(yǎng)幼兒對科學現象進行探索的興趣。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雞毛、花瓣、紙條、積木等材料6簍。

  2、記錄紙4張。

  3、多媒體課件。

  4、魔術盒1個。

  活動過程:

  一、 介紹材料,引出問題。

  1、老師逐一出示材料, 提問:這是什么?(雞毛、花瓣、紙條)

  2、 教師玩“掉下來了”的游戲,提問:紙條怎么了?

  二、 擺弄落體進行感性探索。

 。ㄒ唬┑谝淮翁剿。

  1、 幼兒選擇雞毛、花瓣、紙條三種材料玩一玩,觀察它們下落的情景。

  老師提出探索要求:我們要把手舉得高高的,然后一松,看一看,它們是怎么樣掉下來的?

  2、 進行討論、小結。

 。1) 提問:剛才你玩的東西,是怎么樣掉下來的?(鼓勵幼兒用動作表現)

  能不能把它掉下來的樣子說出來呢?(引導幼兒進行語言描述)

  (2) 觀看多媒體課件。

  師:雞毛、花瓣、紙條掉下來的樣子真有趣,我們還拍成錄象,你們看!

  師:雞毛是怎么樣掉下來的?

  師:花瓣呢?紙條呢?

  3、小結:雞毛、花瓣、紙條都是搖搖晃晃、飄呀飄、飛呀飛……地掉下來的(具體描述語言看上課情況定)。那積木呢?積木是怎么樣掉下來的?

  (二)、第二次探索。

  1、 幼兒選擇積木玩一玩,觀察它下落的情景。

  師:我們把手舉高,然后一松,看一看,積木是怎么樣掉下來的?

  2、 提問:積木是怎么樣掉下來的?

  幼兒操作后發(fā)現積木是直直的快快的掉下來的。

 。ㄈ、游戲:變變變

  師:我做魔術師,變變變,變出什么,你們就說一說、做一做它掉下來的樣子。

  三、 嘗試用“畫”的方法記錄。

  1、 請個別幼兒選擇一種材料,嘗試用畫畫的方法記錄。

  師:雞毛、花瓣、紙條掉下來的樣子,我們會說,也會做,真能干。

  那你們能把它們掉下來的樣子畫出來嗎?

  師:我們先來畫雞毛(看幼兒的選擇具體定)掉下來的樣子,誰來試一試?

  2、 請所有幼兒嘗試用畫畫的方法記錄雞毛、花瓣、紙條、積木下落的樣子。

  師:我們一起來畫一畫它們掉下來的樣子。

  四、總結與延伸。

  師:你們真能干。

  在積木的.記錄卡上畫了它直直的快快的掉下來的樣子,還把雞毛、花瓣、紙條搖搖晃晃、飄呀飄、飛呀飛……地掉下來的樣子也畫出來了。

  在我們的教室里,我們的幼兒園里,還有許許多多的東西,它們掉下來的樣子也非常有趣,我們一起去找一找,玩一玩吧!

  活動反思:

  在幼兒的科學活動中,我們應該加強對幼兒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增強他們的獨立性、探索性,使幼兒把學習任務放到完整的環(huán)節(jié)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學知識,走進科學,也讓科學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長之路。

科學教案 篇7

  幼兒利用自己的手指分合變化,練習5的組成分解。

  找瓶蓋:將各種小瓶和瓶蓋分別貼上算式和得數,然后旋開打亂,幼兒通過計算小瓶上的算式去尋找瓶蓋,若算對了就能將瓶蓋和瓶子配對旋上。

  認數字: 提供各種數字畫,讓幼兒找出畫上都有哪些數字,哪個數字出現了兩次,。

  打花棍:兩人游戲,各拿一根短竹竿,邊念兒歌,邊打竹竿,念數多少敲擊幾下。順數時兩人各自敲地,倒數時兩人對敲,直到兒歌念完。教師還可根據幼兒的能力,設計不同的敲法。 1 121, 123, 321, 12345, 54321, 1234567, 7654321, 123456789, 987654321,

  量物:投放彈簧秤、尺、線、繩、天平(可自制)、小石子、雪花積塑、布娃娃等材料,讓幼兒用這些材料測量布娃娃或人體的身高胸圍,比較物體的長短、輕重、高矮等。

  

  結冰:在寒冷結冰的季節(jié),幼兒可以用透明的小容器盛水,并在水中放些顏料或彩色紙屑,第二天看看水會發(fā)生什么變化。不結冰的季節(jié)或地區(qū)可以放在冰箱里制作。

  融化:鼓勵幼兒用各種辦法,把冰塊變成水(如太陽曬、開水澆、冷水泡等),發(fā)現冰融化的原因;還可以讓幼兒用手握住小塊的冰,觀察感受冰塊的融化,從中捂出冰塊受熱融化的道理。

  水蒸氣:提供玻璃杯、開水、玻璃片或塑料片若干,幼兒可將玻璃片扣在盛有開水的玻璃杯上,觀察杯中的開水冒出的水蒸氣,獲取水蒸氣變成水珠的經驗。

  溶解:讓幼兒自由選擇鹽、糖、面粉、沙子、小塊肥皂或肥皂粉等分別放在容器里,通過搖勻、攪拌,觀察物體的溶解,了解怎樣加速溶解,知道有些東西能溶于水,有些不能溶于水。

  沉與。1):提供水盆、水和各類不同材料。如:紙、牙膏皮、泡沫塑料、小積木、塑料、菜葉、小瓷器、竹片、鐵釘、小石子等,讓幼兒將各種材料放置在水里,觀察沉與浮現象,然后歸類擺放。還可建議幼兒思考如何使沉入水中的材料浮于水面,或使浮于水面的材料沉入水中。如用牙膏皮做成小船,或將小鐵釘放在積木上等。

  沉與浮(2):(浮在水面的針):提供茶杯、大頭針、小張薄紙,先在杯中盛滿水,將針放在紙上,一起放入杯中,紙濕透并下沉,針仍然浮在水面上,以此讓幼兒感知水的表面張力。

  沉與浮(3)(立起來的木棍):將小木棍放入水中,發(fā)現它躺在水面上。如果在木棍一端粘一大塊橡皮泥,或釘上一根大鐵釘,都能使它立起來。

  玩肥皂水:用易于彎曲的'細鐵或電線彎繞成各種立體形狀,如小房子、眼睛、花籃、盒子等等。放進較濃的肥皂水中取出,展現在眼前的就是一個個玲瓏剔透的水晶物體,注意不能用無泡肥皂粉配制肥皂水。

  巧拼五角星:五根火柴對折,但不能折斷,將五個折痕處朝內放成()形,用滴管在折痕中心滴幾滴水,被折的火柴梗就會逐漸張開呈五角星狀。

  會走的火柴:將火柴梗尾部從中間割開約占桿的1/4裂口,夾進去一小塊肥皂,然后放在清水中,由于肥皂的溶解會使火柴梗向前移動。

  過濾水:將可樂瓶或礦泉水瓶的底部截去,在瓶蓋上鉆孔,旋緊瓶蓋,將瓶子倒放,依次將棉花、小石子、沙子、紗布逐層放入瓶內。慢慢倒入泥漿水,可以看到流出的水變干凈了。

  滴水計時:將兩只螺口塑料瓶蓋對粘在一起,然后在瓶蓋上鉆兩個小洞,插入兩根吸管,旋上一個裝滿水的瓶子和一個空瓶,將有水的瓶朝上立起,通過滴水來計時。

  觀察河面:讓幼兒觀看山、樹、房子、藍天、白云等在平靜的河面上的倒影以及潑水、投石或起風時水面倒影產生的變化。

  水三棱鏡:用玻璃制成三角筒,裝進水放在陽光下,慢慢轉動角度,直至折射出彩虹。

  電

  提供稠布、皮毛、絨布和塑料棒、玻璃棒、金屬棒、木棒等摩擦物,讓幼兒自由摩擦,以能吸起碎紙屑、毛發(fā)等為準,觀察什么材料會因摩擦產生靜電。

  提供電珠、電線、電池、電池盒,讓幼兒自己安裝電路,使小電珠亮起來。開始可先提供一節(jié)電池,待幼兒掌握后在增加電池、電珠、電線的數量,指導幼兒做串聯和并聯實驗。

  提供各類電池,如各種型號的干電池、紐扣電池、蓄電池、電池板,以及用電池啟動的電動玩具、電器等,讓幼兒用不同的電池與電器配對,了解電池的正、負極、撥弄開關。使幼兒了解電池的廣泛

  應用,感受電池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便利。

科學教案 篇8

  設計意圖:

  生活中各種各樣的聲音無處不在,有鳥叫聲,雷鳴聲,樹葉的沙沙聲,琴兒的叮咚聲……這些都有會引起孩子們的好奇和探索,為滿足幼兒的探索欲望,教師采用"六個一"交互使的辦法,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顒由桑杭ぐl(fā)幼兒進一步尋找、發(fā)現更多生活中各種各樣聲音。

  活動目標:

  1、使幼兒樂于傾聽各種悅耳的聲音,培養(yǎng)幼兒的傾聽能力。

  2、通過探索,操作活動來激發(fā)幼兒對各種聲音的興趣。

  活動過程:

  1、人手一件能發(fā)出聲音的玩具。

  2、電腦、投影儀、投影屏、激光筆《這是誰的.聲音》的光盤

  3、錄音機,有 "牛、羊、下雨、洗衣機、小蜜蜂、公雞"的圖片活動過程:

  4、 聽一聽:老師啟動"會發(fā)聲音"的玩具狗|

  5、玩一玩:請幼兒自選玩具

  6、說一說:玩具發(fā)出的聲音。

  7、看一看:根據圖片模仿各種聲音。

  8、唱一唱:《 模仿聲音》的歌表演

  9、猜一猜:電腦娃娃中的《這是誰的聲音》播放課件"小孩笑聲、馬叫、掌聲、槍聲、汽車跑的聲音" 小結:今天我們玩得真開心,聽到了這么多好聽的聲音,請小朋友每人拿一件玩具,我們繼續(xù)去尋找更多的聲音吧! 活動延伸:請小朋友們和老師繼續(xù)尋找更多的聲音。

  小班幼兒對聲音非常感興趣,教師抓住幼兒特點,將生活中有聲的現象集中在一起,采用多種形式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在聽、玩、說、看、唱、猜自由、寬松的環(huán)境中幼兒愉快地參與了本次活動。

科學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認識五指,知道五指的名稱。

  2.通過手偶配對游戲體驗動手操作的快樂。

  重點難點:

  知道五指的名稱

  活動準備:

  1.手指偶: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小寶寶(教師一份示范用,幼兒人手一份用于配對游戲)。

  2.房子背景圖。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小朋友,今天我要帶你們去一個地方做客,看,這是誰的`家?我們敲敲門問問看,咚咚咚,門開了,哦———原來是小手一家。

 。ǔ鍪敬骱弥概嫉氖郑

  二、認識五指,初步了解五指名稱。

  1.師:看,小手一家住著誰?(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小寶寶)

  2.介紹具有明顯特征的手指(大拇指、中指、小指)

  教師拿掉大拇指上的爺爺指偶提問:爺爺住在哪個手指上?

  師:看看這個手指長得怎么樣?(矮矮、胖胖)

  爺爺住在矮矮胖胖的大拇指上,我們叫它大拇指爺爺,你的大拇指爺爺在哪里?打個招呼吧!

  師:那寶寶又住在哪呢?這個手指長得怎么樣?(細細小小的)

  寶寶住在細細的小指上,我們叫它小指寶寶,你的小指寶寶呢?打個招呼吧!

  師:爸爸住在這個手指怎么樣?(高高的)

  爸爸住在高高的中指上,我們叫它中指爸爸,你的中指爸爸呢?打個招呼吧!

  師:媽媽住在無名指上,我們叫它無名指媽媽,奶奶住在食指上,我們叫它食指奶奶。

  三、通過配對游戲,鞏固對五指名稱的認識。

  師:小朋友的小手一家在哪?讓你們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小寶寶住到自己的小手上吧!

 。ㄒ龑в變哼叴髦概歼呎f:***住在***手指上)

  師:小手一家親親熱熱住在一起(手指收攏)

  師:早上,太陽公公出來了,讓我們把小手一家叫醒吧!

  大拇指爺爺醒了......

  師:大家都醒了,該鍛煉身體了:大拇指爺爺彎彎腰,食指奶奶彎彎腰,中指爸爸點點頭,無名指媽媽扭一扭,小指寶寶跳一跳。

  四、結束部分。

  師:做了運動,好累呀,讓小手一家休息下吧。

  大拇指睡了,食指睡了,中指睡了,無名指睡了,小指睡了......

科學教案 篇10

  一、教師完整講述故事一遍

  1、師提問:"小朋友們,現在是什么季節(jié)?"(冬天)

  "今天冬姑娘給我們帶來了一個好聽的故事,讓我們一起來聽吧!"

  2、教師完整講述故事

  師提問:"小朋友們,這個故事里都有哪些小動物?"

  "小貓和小狗它們在說什么?那么天上下的是什么?小朋友們你們說說看天上下的是什么呢?"

  3、幼兒自由討論交流

  二、出示故事掛圖,師講述故事。

  1、在講到小花狗時,依次找到小花狗、小花貓、老母雞和小朋友并學說故事中的'對話。

  2、師重點解釋"慢慢地、漫天飛舞"。

  3、出示下雪的flash,讓幼兒感受下雪時的情景。

  三、請幼兒再次欣賞故事。

  1、當出現角色時停下來讓幼兒進行模仿對話。

  2、故事講完后,請幼兒想象飄落下來的雪花還像什么?(碎紙片、棉花等)請幼兒用肢體語言表示雪花飄落時的樣子。

  四、教師、幼兒分角色扮演對話。

  1、教師旁白,請若干幼兒分角色扮演對話。

  2、師評價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精選】10-17

【經典】科學教案09-25

科學教案[精選]07-23

科學教案07-20

[經典]科學教案08-15

科學教案(經典)08-19

(精選)科學教案08-24

科學教案【經典】08-05

科學教案(經典)08-08

科學教案[經典]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