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科學教案10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科學教案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科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探究過程和方法:培養(yǎng)學生閱讀科學資料的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知識與技能:知道什么是信息指導學生通過閱讀、討論,了解傳遞和信息方法的發(fā)展過程,初步認識現代通信網。知道保存信息方法的變革,促進了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
3、情感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習科學的世界觀,正確、科學的探究方法激發(fā)學生對現代技術發(fā)展為人類生活帶來的便捷提出希望,并為此努力
教學重難點及解決方法:
人類信息的傳遞經過了一個漫長的發(fā)展過程,沖“鴻雁傳書”“狼煙滾滾”到現在的信息數字化,可以說人類的信息傳遞方式有了質的飛躍。特別是近幾十年來網絡的'飛速發(fā)展使人類真正實現了溝通的零距離。本課正是在此基礎上,使學生通過對網絡的學習了解人類在信息傳遞方式上的飛速發(fā)展。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認識信息保存方法的變革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準備:
相關錄象資料、掛圖、幾條新聞錄象、磁帶、磁盤、光盤、竹簡、木簡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在我們這個世界里經常有很多事情發(fā)生。就像美國對伊拉克動武這件事情,你是怎么知道的?
你知道信息是怎樣傳遞和保存的嗎?我們一起來研究板書課題
二、教授新課:
1、介紹信息的傳遞方法
(1)我們先來解決一個問題:什么是“信息”?你認為什么是“信息”?
。ㄐ侣、消息、知識等)
(2)信息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為了能看的遠、聽的遠,人們很早就渴望“千里眼、順風耳”,于是,人們想出了很多辦法來傳遞信息。
(3)閱讀第一段
2、討論保存信息的方法和變革給生活帶來的影響
(1)隨著信息的傳遞向更快、更遠、更準的方向發(fā)展,人們保存信息的方法也發(fā)生了重大變革。從古到今,聰明的人類想出了什么方法呢?你能不能按照時間的順序排列出?
(2)究竟你列出的順序對嗎?我們一起來揭示答案。
(3)你知道它們是怎樣保存信息的嗎?
(4)討論:這些方法的改變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了哪些影響?
(5)保存信息方法的進步方便了人們的生產、生活
比較:閱讀表格,說說哪些方面有了發(fā)展
3、模擬發(fā)報:
(1)在現代高科技通信前,電報在信息的快速傳遞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早期的電報是通過文字與電碼的轉換來進行通信的。
(2)進行模擬發(fā)報的游戲
由學生提供一段話,全班完成
4、引導學生初步認識現代通信網
(1)現代通信已不局限于電報、電話,現在的社會是信息的時代,隨著計算機、人造衛(wèi)星、電纜、光纜、微波傳送等設施的發(fā)展,已經形成了四通八達、快捷、準確的現代通信網。
(2)討論現代通信網有哪些優(yōu)越性?
借助現代通信網可以實現通信的方法多樣、操作方便、傳遞迅速
5、引導學生預測未來的通信方式
(1)現代通信網以及功能與家庭生活密切聯系,你有沒有使用過電話、電子郵件、收發(fā)過傳真?你是用哪些方法,把你的信息傳遞給對方的?
(2)未來的通信方式會有哪些變化呢?
三、鞏固總結:
1、如果要你將小學的作文用比較安全、節(jié)省空間的方法長期保存起來,你會怎樣做?
2、今天你知道了什么?
板書設計:
18、信息與網絡
數據通信
保存:竹簡木簡帛書
磁帶磁盤光盤
教學反思:
通過學習學生了解了電腦與網絡的功能,能夠意識到網絡在信息傳遞的優(yōu)勢,也能看到它的弊端。認識科學技術在人類的信息傳遞中所起到的作用。
科學教案 篇2
目標:
1.觀察篩豆子現象,感知容器孔徑大小與豆子大小之間的關系。
2.知道不能將豆子撒在地上或放入口、鼻、耳中。
準備:
1.將兩種及以上大小差異明顯的豆子(如蕓豆、黃豆、綠豆)混裝在整理箱中。
2.各種有孔容器(如筐子、漏勺、蒸籠等),容器的孔徑比小豆子大,比大豆子小。容器大小適宜幼兒操作。
3.鏟子、勺子等舀豆子的工具。
玩法說明:
幼兒利用有孔容器將混裝的不同種類的`豆子分類。
指導要點:
1.出示材料,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不同的豆子混在一起了,有什么辦法能把它們分開”,從而引發(fā)幼兒的探索和操作。
2.活動前,幫助幼兒明確“整理箱是豆寶寶的家”,了解篩豆子要在整理箱中進行。活動中,對幼兒及時撿起豆子的行為予以肯定,并引導幼兒思考如何避免將豆子撒到外面。
3.活動初期,觀察幼兒是否有使用工具的意識。若發(fā)現部分幼兒用手揀豆子,可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其關注提供的工具、材料。
4.在給幼兒充分的時間探索和操作后,引導幼兒關注用有孔容器裝豆子時出現的“漏豆子”現象。用問題啟發(fā)幼兒思考豆子大小、容器孔徑大小與豆子能否漏下之間的關系,如:“什么樣的豆子從洞里跑掉了,什么樣的豆子留在了筐子里?”
5.當有孔容器中仍有小豆子卻不再漏下時,觀察幼兒能否用晃動、拍打容器等方式促使小豆子漏下去。
6.待全體幼兒都參與過活動后,讓分得快的幼兒在集體面前介紹自己使用工具的經驗。
科學教案 篇3
一、教師完整講述故事一遍
1、師提問:"小朋友們,現在是什么季節(jié)?"(冬天)
"今天冬姑娘給我們帶來了一個好聽的故事,讓我們一起來聽吧!"
2、教師完整講述故事
師提問:"小朋友們,這個故事里都有哪些小動物?"
"小貓和小狗它們在說什么?那么天上下的是什么?小朋友們你們說說看天上下的是什么呢?"
3、幼兒自由討論交流
二、出示故事掛圖,師講述故事。
1、在講到小花狗時,依次找到小花狗、小花貓、老母雞和小朋友并學說故事中的對話。
2、師重點解釋"慢慢地、漫天飛舞"。
3、出示下雪的flash,讓幼兒感受下雪時的`情景。
三、請幼兒再次欣賞故事。
1、當出現角色時停下來讓幼兒進行模仿對話。
2、故事講完后,請幼兒想象飄落下來的雪花還像什么?(碎紙片、棉花等)請幼兒用肢體語言表示雪花飄落時的樣子。
四、教師、幼兒分角色扮演對話。
1、教師旁白,請若干幼兒分角色扮演對話。
2、師評價
科學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1.現代教育模式造成了越來越多的學生定向思維,沒有自己的思想,為了使幼兒重返天真,重新找回好奇心。
2.《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建議培養(yǎng)5~6歲幼兒的的探究能力,能通過觀察、比較與分析驗證自己的猜測。
活動目標:
1.知道繩子會發(fā)出聲音。
2.會運用觀察比較與分析法驗證自己的猜測。
3.對周圍的事物有好奇心,喜歡探索。
4.知道人體需要各種不同的營養(yǎng)。
5.了解吃飯對身體健康的影響,能按時吃飯,不挑食。
難點:比較與分析法的運用
重點:幼兒自己探索使繩子發(fā)出聲音的方法。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有在老師的指導下探索事物的經歷,會通過比較發(fā)現事物的不同之處。
2.物質準備:若干個兩孔的扣子和數條細且結實的繩子。
教學方法:
情景創(chuàng)設法:在活動結束創(chuàng)設小小音樂家的情景,激起幼兒對小樂器的探索,為活動延伸幼兒和家長共同制作一個樂器留下好奇。
操作法操作法是科學活動的基本方法,這個活動的整個過程都是以幼兒的.操作為主,充分調動了幼兒的主觀能動性。
活動過程:
1.教師自制一個能使繩子發(fā)出聲音的裝置,請幼兒閉上眼睛,使繩子發(fā)出聲音,并拆開裝置,讓幼兒看到教師手中的繩子和扣子,請幼兒睜開眼睛,猜測是什么東西發(fā)出的聲音。
2.給幼兒一人發(fā)兩顆扣子,一跟繩子,請幼兒使繩子發(fā)出聲音。(幼兒自行探究)
3.成果展示:請幼兒展示出自己的組合,輪流用自己的繩子做樂器演奏并伴唱。
4.猜測自己的繩子為什么會發(fā)出聲音。
5.討論你的樂器是繩子發(fā)出的聲音還是扣子發(fā)出的聲音。
結束部分:
一起唱什么樂器在歌唱,并用自己的小樂器伴奏。
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在家長的幫助下制造一個不一樣的樂器。
活動反思:
繩子是孩子日常生活中喜聞樂見的東西,取材方便,玩起來花樣可以不斷翻新,對于大班幼兒生理、心理發(fā)展很適宜,通過對繩子不同用途的認識、探索,在有趣的活動中充分感受到了繩子的多變性,并能將繩子的變化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本活動幼兒比較感興趣,符合大班幼兒現有的發(fā)展水平,使每個孩子都能積極主動地玩耍、探索,獲得了各種能力的發(fā)展,在和繩子的操作中感受到了玩繩的樂趣。在活動準備方面,不管是幼兒的知識準備,課前的操作材料準備,我覺得都挺充分的,特別是我為了這次活動還在網上搜集了許多有關繩子的圖片,制作了兩個PPT,分別是《各種各樣的繩子》和《繩子的用途》,幫助幼兒認識幾種最常見的繩子以及相應的用途。
在活動中我自己覺得有很多的缺陷:
一、家長方面。雖然是我請父母幫助其完成親子單,但是有部分是父母獨立完成的,幼兒沒有真正的參與進去,所以這個環(huán)節(jié)沒有很好的達到預期的效果。
二、教案設計得不夠科學,我在活動前雖然讓孩子收集了很多的繩子及用繩子做成的東西,并在活動中還布置了展覽臺,但是沒有起到真正的作用,如果是每組提供每種繩子一份,那么讓幼兒通過觸摸能更好的感受到不同繩子的不同材質。
三、活動中讓幼兒說說自己玩的繩子這一環(huán)節(jié),假如讓幼兒將自己的操作成果(特別是扎禮物)呈現在集體面前,并及時給予表揚及鼓勵,那么能更好的加強幼兒的成就感。
科學活動是嚴謹的,但是要將活動設計的既嚴謹又生動有趣,卻是是很難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初步感受磁鐵相斥、相吸的特性。
2、能運用磁鐵相斥、相吸的特性進行游戲活動。
3、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4、知道一些保持身體各部位整潔衛(wèi)生的方法。
教學反思:
本次科學活動,幼兒從上課伊始就表現出強烈的興趣。由于事先準備的操作材料比較多,所以幼兒一直在動手操作中觀察、發(fā)現、比較,整節(jié)課情緒高漲。幼兒樂于通過自己動手操作來發(fā)現事物規(guī)律的活動形式。在總結磁鐵特性這一環(huán)節(jié),做的還不到位,有點急于求成,要先讓幼兒來講出他發(fā)現的規(guī)律,教師再進行引導,做最后的總結。在活動過程中仍有不足之處,教師在講述表格填寫規(guī)范時語言不夠清晰,目標不夠明確,仍然有些幼兒將猜測和驗證環(huán)節(jié)混淆起來,不會填寫表格。此外,應將游戲探索磁鐵特性這一方式延伸到今后的玩磁鐵的活動中。
對磁鐵相斥、相吸的現象感興趣,體驗探索的樂趣。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磁性水果拼圖、磁鐵小推車、水果圖卡、磁懸浮應用的圖片。
活動過程:
。ㄒ唬"拼圖"游戲,初步感知"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特性。
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套磁性的水果拼圖,看看能拼出什么水果。
2、教師操作。
3、師小結:原來磁與磁鐵之間,有時可以像一對好朋友一樣緊緊吸在一起,有時卻會互相推開。
4、討論。
師:如果要讓這套無法吸在一起的水果拼圖也能拼成一個完整的水果,該怎么辦?接下來老師要請小朋友上來試試,看看怎樣讓這套無法吸在一起的水果拼圖拼成一個完整的水果。
5、教師小結。
師:原來只要把兩個無法吸在一起的磁鐵,改變其中一塊磁鐵的方向,它們就能吸在一起了。
。ǘ┯螒"請你和我碰一碰",進一步感受磁鐵兩極的特性。
1、教師手持磁鐵和幼兒的磁鐵碰一碰,遇上相互排斥的現象時隨時啟發(fā),怎樣讓你的磁鐵和我的磁鐵交朋友?
。1)師:等一下請小朋友玩游戲"請你和我碰一碰",用自己手中的磁鐵和同伴手中的.磁鐵碰一碰,看看要怎樣讓這兩個磁鐵會吸在一起。
2、幼兒雙雙合作玩磁鐵。
師:接下來請小朋友兩個人合作玩游戲"請你和我碰一碰"。
師:接下來請一個小朋友說說你是怎樣讓兩塊磁鐵吸在一起的。
3、師小結:小朋友都玩了游戲"請你和我碰一碰",知道了讓兩個磁鐵吸在一起的方法。有的兩塊磁鐵會吸在一起,有的不會吸在一起,因為磁鐵有正負極,只要改變其中一個磁鐵的方向就能吸在一起。
(三)觀看圖片,了解磁性原理在生活中的應用。
師:磁鐵在我們的生活當中還有很大的用處,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教師介紹磁鐵在生活中的運用)
。ㄋ模┙涷炦w移。
師:磁鐵的作用可大了,生活中有許多東西也用了磁鐵,你知道哪些東西是請磁鐵幫忙的嗎?小朋友們回家后還可以繼續(xù)探索磁鐵的奧秘。
科學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泡泡是孩子們喜歡的一種氣泡,孩子們很喜歡跑跑吹到天空中漂漂蕩蕩那種感覺,那我們就來讓幼兒熟悉泡泡觀察泡泡,讓幼兒更加了解泡泡,通過泡泡來觀察身邊的事物,感覺游戲的快樂。
活動目標:
1.能發(fā)現所是、吹的泡泡有大有小。
2.透過泡泡來觀察身邊的事物,體驗發(fā)現和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每人一小罐肥皂水、一根吸管。
活動過程:
一、吹泡泡。
1.為每個幼兒準備一罐肥皂水和一根吸管,嘗試吹泡泡。
2.請吹得大的.孩子介紹自己吹泡泡的方法。
3.幼兒再次嘗試吹泡泡。
4.幼兒兩兩結伴,比一比誰吹的泡泡大,誰吹的泡泡小。
二、看泡泡
1.請幼兒觀察肥皂泡泡在陽光下的變化。
2.請幼兒在嘗試在瓶口吹一個大泡泡,把這個大泡泡作為照相機,透過它觀察周圍的世界。
三、抓泡泡。
1.教師或個別幼兒吹泡泡,其他幼兒共同抓泡泡。
2.請幼兒看看抓到后有什么變化。
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活動初步了解青蛙的生長過程。
2.激發(fā)幼兒保護青蛙的情感。
3.提高幼兒的動手動腦能力。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fā)現。
5.學會積累,記錄不同的探索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小蝌蚪變青蛙的過程
教學難點:小蝌蚪變青蛙的操作步驟
活動準備
1、小蝌蚪成長過程操作卡(人手一份)
2、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開始環(huán)節(jié) 聽聲音導入,激發(fā)幼兒活動興趣。
(1)請幼兒說一說小青蛙長什么樣子呢?
。^頂上有兩只眼睛、披著綠衣裳、露出白肚皮、四條腿)
(2)它有什么本領呢?
。ㄗ胶οx)
。3)想一想小青蛙小時候是誰?
二、教師引導幼兒了解小蝌蚪變青蛙的過程,并分發(fā)小蝌蚪變青蛙的步驟卡片進行操作。
。1)引導幼兒討論小蝌蚪是怎樣變青蛙,在了解小蝌蚪變青蛙的過程后教師把操作卡分發(fā)給每位幼兒。
。2)幼兒分步驟操作小蝌蚪變青蛙的過程,教師巡回指導。
三、與幼兒一起欣賞小蝌蚪變青蛙的視頻,加深幼兒對小蝌蚪變青蛙成長過程的認識。
四、總結
師:小朋友們,青蛙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幫我們保護莊稼,所以我們要保護青蛙,不能傷害小青蛙。
五、活動延伸
讓幼兒回家與爸爸媽媽討論怎樣才能更好地保護青蛙。
教學反思
一、成功之處:幼兒的情緒高漲,在老師的引導下能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短短活動運用了一系列活動方式,使得幼兒無暇分神,樂此不疲。通過多媒體教學,不僅讓幼兒對蝌蚪變青蛙的過程有直觀的影響,而且讓幼兒在活動的.過程中潛移默化的掌握到教學的重難點,并且進行了反復練習。在活動過程前,我還擔心會出現混亂的現象,但在活動過程中因為是第一次用多媒體教學,并且掌握住了幼兒年齡的特點,在整個活動中幼兒表現的都很積極。
二、不足之處通過這節(jié)活動,我深深的感受到自己的教學實踐能力還需要提高,在活動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例如:幼兒的操作時間較短暫,雖然有動手操作可是操作過程中幼兒的協作能力沒有得到很好的培養(yǎng)。如果讓我在重新上這節(jié)課我想在活動中幼兒操作的環(huán)節(jié)可以讓幼兒一整組進行分步驟的操作,加強幼兒協作能力的培養(yǎng);在活動完成后可和幼兒進行小青蛙保護莊稼的故事創(chuàng)編,并讓幼兒分角色表演,加深幼兒保護青蛙的意識。
科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學習9的形成,知道8添上1是9,理解8、9兩數之間的關系。
2、能細致地觀察并說出物品的數量,嘗試對物品進行初步統計。
3、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4、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花園背景圖1張,9朵藍花、9朵黃花、9只蜜蜂、9只蝴蝶的粘貼卡片。
2、幼兒人手一份內容不同的食品店圖片和統計表一份。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導入
師:孩子們,春天來了,花園里開滿了漂亮的鮮花,我們一起到花園里看看吧。
。ń處煶鍪净▓@背景圖)
師:哇,好漂亮的花園,誰能告訴大家花園里都有什么顏色的小花?
二、基本部分
2、點數小花知道8添1是9
(1)師:孩子們我們一起來數一數花園里有幾朵藍花,有幾朵黃花,誰多誰少?
。2)請幼兒討論:怎樣讓藍花變成和黃花一樣!
教師引導幼兒在8朵藍花后面添上1朵藍花,點數驗證,理解8添上1是9。
。3)怎樣讓黃花變成和藍花一樣多,點數驗證,理解9去掉1是8、
3、游戲《花兒找朋友》
師:孩子們花園里開了這么多漂亮的鮮花,不光我們小朋友喜歡,小蜜蜂、小蝴蝶也飛來了,他們要和小花做找朋友的游戲,蝴蝶找黃花做朋友,蜜蜂找藍花做朋友,現在我們幫他們一起找吧。
。ń處煶鍪9只蜜蜂和8只蝴蝶)分別貼到小朋友身上,先發(fā)蜜蜂給小朋友,粘到孩子的身上,(放音樂“春天”)老師帶著孩子上臺學蜜蜂飛一圈后再一個一個粘貼圖片,貼完后說,幫小蜜蜂找到好朋友的回到座位上。
師:其他小朋友都幫他們找到好朋友了,怎么還有一只小蜜蜂沒找到藍花做朋友,這是為什么呀?
幼兒:紅花少了1只或蜜蜂多了1只。
師:是這樣嗎?我們一起來數數看,(點數)紅花有8朵,黃花有9朵,9比8多1,所以多的這只蜜蜂沒有好朋友,現在老師貼上一朵紅花讓它和小蜜蜂做朋友吧,F在所有的小蜜蜂都有好朋友了,我們再幫小蝴蝶找朋友吧。
。ń處熢僬也糠钟變嘿N上蝴蝶,再放音樂,飛一會兒再粘貼。)
師:我們來看看,蝴蝶找到黃花朋友了嗎?(點數蝴蝶),蝴蝶都有好朋友了,還有一朵黃花沒有找到好朋友,那個大家來說一說為什么?
幼兒:黃花多了1朵,數一數,蝴蝶有8只,黃花有9朵,8比9少1,所以這朵黃花沒有好朋友。(表揚鼓勵幼兒。)
4、搶椅子的游戲
我?guī)煟簜儙托∶鄯、小蝴蝶都找到了好朋友,現在我們和小椅子也來做找朋友的游戲吧!
(1)教師把小椅子(8把)搬上來,請一組小朋上來(9人)。游戲規(guī)則:音樂開始,9個小朋友圍著椅子轉,音樂?凑l先找到小椅子做朋友。
游戲結束,師:他為什么沒有椅子呢?看看有幾把小椅子,幾個小朋友?(8把、9個)9比8多1,所以他沒有小椅子。
師:現在怎么讓他也有椅子呢?(加上1把)加上后再玩一次,正好一人一把。
。2)再換一組(8人)幼兒游戲,音樂停,有1把椅子空著,再說出8比9少1,所以多一把椅子。在加1人重新游戲。
5、找找數量是8和9的食品
師:剛才的游戲好玩嗎?是不是有點累了,肚子餓嗎?
幼兒:餓。
師:我們去食品店看看有什么好吃的吧。
教師出示食品店圖片和統計表
師:請小朋友用最快的速度找出那些食品的數量是8?
那些食品的數量是9?
三、結束部分
交流分享統計結果
教學反思:
通過這次活動,讓我感受到:要組織好一次數學活動,我們一定要盡量做到寓教于樂、生動有趣,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并能注重幼兒的`個別差異,提出不同的要求,讓每個幼兒的知識、能力都能在原有水平都能得到提高。其次,教師引導的策略是尤為的重要,教師在活動過程中,要時刻明確活動的目標,既然給孩子創(chuàng)設學習的情境,就要圍繞教學目標和課堂中產生的問題,恰到好處地引導幼兒去探索、思考和解決這些問題,為幼兒學習數學服務。
科學教案 篇9
一、活動背景和設計意圖
我們是海島上的孩子,海和船只對于我們說已再熟悉不過。但是真正讓我們說出船上有些什么,它有哪些作用,也是很困難的。我曾經問過一個問題:“在船上,漁民伯伯把魚捕來放在哪里?”孩子們都不知道。說:“我沒有上過漁船!睋私夂芏嗪⒆映艘俗目痛猓苌賻е⒆尤e的船上看一看,所以,我設計這一科學活動,意讓孩子對船只的內部結構有較深入的認識,從而激發(fā)幼兒對船只、對周邊事物深入觀察的興趣和能力。
二、活動目標
。ㄒ唬┝私獯慕Y構,能說出船上主要部件的名稱。
(二)知道目前船的主要作用是海上交通工具
三、活動準備
各種船的圖片、模型 船的大圖片一張
四、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觀察船的基本結構
重點提問
“這是什么?”“船上有什么?”
“有這個,”老師根據幼兒描述告知其名稱。
。ǘ⿴椭變豪斫馑麄兊淖饔。
幼兒討論錨 甲板 駕駛室 船艙 螺旋槳等是派什么用場的`?
總結
。ㄈ┯懻摯淖饔
重點提問
“如果沒有船會怎么樣?“
“船會帶來什么好處?”—總結
。ㄋ模┏鍪靖鞣N各樣的船,展示
活動反思與建議
(一)通過本次活動的進行,孩子們對船只的結構和里面的裝備產生了很濃的興趣。紛紛向老師詢問自己在船上看到的是什么東西?是做什么用的?引發(fā)了幼兒的自主學習。
。ǘ┩瑫r,這次的活動內容科學性十分的強,孩子雖然喜歡,但是,簡單的看圖片和模型講述,有的還是理解不了。所以,建議教師再設計一有關于水流位置與船行方向之間的關系的探索活動加深理解。
科學教案 篇10
活動過程:
一、引題
今天,我們班來了很多的客人老師,你們高興嗎?那你們想不想送給他們一份禮物呢?今天,老師就來教你們做糖葫蘆,然后把你的糖葫蘆送給客人老師好嗎?
二、教師出示三串用泥工做的糖葫蘆問:那么看這三串糖葫蘆有什么不一樣呢?(一串最大、一串大一點、一串最。
教師出示其中的一串糖葫蘆問幼兒,這串糖葫蘆的三個果子有什么不一樣呢?(哪個最大、哪個最小)?那他們是怎樣排隊的呢?
三、教師講解示范
教師出示畫有竹簽的紙,請一名幼兒幫忙串糖葫蘆。請其他幼兒檢查看他串的對不對。教師點評,并講解幼兒操作時的要求。
四、幼兒操作
教師巡回指導并幫助那些能力弱的幼兒。
五、請幼兒將做好的'糖葫蘆送給客人老師,讓他們幫忙看看誰做的糖葫蘆最漂亮。
活動評析:本節(jié)課幼兒玩的很開心,一聽說做糖葫蘆,他們就以為要做真的糖葫蘆了,所以他們在聽的時候聽的聽認真的,不過就是本節(jié)課我給他們設計的難度大了一點,因為這一節(jié)是第一節(jié)學習三個物體之間比較大小,而且我選擇以不干膠貼的方法進行的,由于幼兒比較小,他們還不會撕不干膠,導致這節(jié)課上下來的整體效果就不是如此的理想。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精選)07-29
科學教案07-20
(精選)科學教案08-01
科學教案(精選)08-02
科學教案【經典】08-05
[精選]科學教案08-06
科學教案【精選】10-17
科學教案[經典]08-09
[經典]科學教案08-15
科學教案(經典)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