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唐山大地震》觀后感
當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吧,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觀后感了。那要怎么寫好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唐山大地震》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1
當時間定格在那一刻,瞬間的永恒便成為心中一道難以抹去的風景,我不會忘記——那一瞬間。
電影《唐山大地震》中有太多鏡頭讓我難忘。短短的幾秒,也足以讓人慢慢回味……
鏡頭一:地震來襲
大地一聲怒吼,震醒了睡夢中的人們,也震碎了一顆顆不斷顫動的心。主人翁元妮家的天,塌了!按髲!……”隨著一聲撕心裂肺的哀號,丈夫永遠地離開了。地震在她的心上劃下一道永遠也無法愈合的傷口,這就是一場噩夢!
鏡頭二:艱難抉擇
方登、方達姐弟倆被埋在地下,焦急等待的元妮卻被告之兩個孩子只能救活一個。孩子是爸媽的心頭肉,少了誰都不行。元妮苦苦哀求“兩個都要”,可現(xiàn)實是殘酷的,面對如此艱難的抉擇,絕望的元妮最終選擇了兒子。一句“救弟弟”澆滅了方登生的希望。元妮抱著方登,那痛苦的表情,凄慘的哭聲,令人心碎,讓人難忘……
鏡頭三:破鏡重圓
從死人堆中爬起來的方登,將仇恨的種子埋藏在心中。時間沒有讓她淡忘一切,仇恨的種子反而如野草般發(fā)芽瘋長。這讓她寧可在養(yǎng)父母面前假裝失憶,也不愿提起自己的親生父母。2008年汶川地震,身為志愿者的方登、方達姐弟意外重逢,方登才見到了32年未見的母親。盆中洗干凈的西紅柿,是母親買來兌現(xiàn)32年前那晚給女兒買西紅柿的承諾的。但這更是一個母親愛孩子的心。身為長輩,為了能夠讓女兒原諒自己,元妮下跪了,讓心靈震撼的鏡頭融化了女兒心中的堅冰,最終破鏡重圓。
元妮只是一個平凡的母親,但她也是偉大的。命運的不幸沒有將這個柔弱的女人打倒,生活的磨礪讓她更加堅強。為了逝去的`丈夫,她不再嫁人;為了能讓丈夫和女兒找到回家的路,她寧可住破舊的小屋,也不愿搬家,一張張薄薄的紙錢寄托了她對丈夫和女而無盡的思念;為了彌補心中的遺憾,兒子上學期間,她總會多領一套課本留給女兒!她其實是愛女兒的。只是當時重男輕女的觀念讓她將希望的天平傾向了兒子。
雪濃于水的感情并不會因為有人放棄了生命而從此消逝。愛其實一直都在?v使放棄了女兒的生命,元妮一直都沒放棄對女兒的愛。
《唐山大地震》將地震中的慘象呈現(xiàn)給觀眾。但是,它更反映了一個妻子對丈夫的忠貞不渝,一個母親對孩子的濃濃母愛,一個女人面對生活,面對困難的堅強不屈。它告訴我們什么是愛,如何去愛……
即使只有短短幾秒鐘,即使它只在我的視線中短暫停留,令人震撼的瞬間,讓我難以忘懷。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2
愛就是一種感覺,你感覺到了么?
馮導的電影總是能不偏不差撼動心房那一根心弦……電影帷幕拉開時,一個宏觀的鏡頭帶我們看到三十年前人們生活的狀態(tài),親情是第一個窗口,父親對龍鳳胎孩子的愛,姐姐對弟弟的保護,媽媽對孩子的愛,夫妻間的愛……這一些些平凡到像呼吸一樣自然,而我已經(jīng)把淚咬在眼底……災難降臨了,天空是紫色的,人們驚悚的表情,生命的渺小與脆弱與災難對比強烈……親情,愛情,責任,卻在崩塌的這個瞬間爆發(fā)的那樣赤裸……女人沖向房子的那一瞬,被男人拉住,男人犧牲了,房子還是倒塌了,兩個孩子壓在廢墟中奄奄一息……連生命都要面對選擇的時候,我不知道生命到底珍貴的要用怎樣一個詞去形容?媽媽,天下最偉大的詞,選擇了兒子,失去媽媽的選擇,老天仁慈的也沒有將她選中,女兒活過來了,這一夜,生命經(jīng)歷生死,感情經(jīng)歷取舍……“沒了,才知道什么沒了”這是媽媽的經(jīng)典的話.
愛是一種感覺,感覺到了么?女兒被一對軍人夫婦收養(yǎng),可心里殘缺的那一塊,卻還一直殘缺著,無論這對新爸爸和新媽媽給再多的愛都無法填補那殘缺的那一塊……
鏡頭切換到這邊,媽媽和兒子相依為命的生活,媽媽積極努力的工作為兒子,兒子輟學早早走向社會工作不想成為媽媽的包袱,雖然那場災難失去一只手臂,但母愛讓這個兒子更堅強,他想肩負起對媽媽的愛……當信念執(zhí)著的時候,成功還會遙遠么?
生命對于經(jīng)歷過生死的人來說,也許更深刻些,女兒意外的懷孕,肚中的生命讓她放棄的.學業(yè),放棄愛情,放棄前途……生命純粹的讓人充滿力量……
災難總是無情,卻讓有情的人重逢,這樣的手法讓我心中涌現(xiàn)股暖流……
失散三十幾年的血肉在殘忍的災難前露出光芒,女兒心里那殘缺的一塊……媽媽在重逢的奇跡面前,無力了,看著她顫抖的粘不住餃子的皮,我再也無法讓淚無聲無息了,我抽泣哽咽,捂住鼻子和嘴巴卻擋不住向外洶涌的淚水……媽媽跪地祈求女兒原諒在生死面前放棄她,女兒看著浸在盆里的西紅柿,心里那殘缺的一塊伴隨隱隱作痛的感情轉頭,看著就在眼前的媽媽,恨是什么,怨是什么……媽媽,兒子,女兒……盡管災難無情兇殘可又怎抵這般血肉的偉大……
這個影片給我最大的感受是愛,是信念。災難,困難,挫折,這是生活是人生,愛和信念是主宰……
感謝馮導,抽絲般剝開我的心,讓我看到我的渴望……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3
最近,我看了《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它給了我很大的觸動,使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1976年7月28日3時42分54秒,唐山大地震,為了救妻子李元妮,丈夫方大強死了。孩子方登和方達都被壓在同一塊水泥板下,如果救方登,弟弟方達就會被壓到,如果救姐姐方登,方達就會被壓到。周圍余震不斷,若再不下決定,會造成更大的傷害。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母親做出了決定:救弟弟吧兩個神志清醒的孩子,清晰的聽到了媽媽的話。震后,李元妮堅強地獨自撫養(yǎng)著失去一只胳膊的兒子,而劫后余生的方登卻被軍人王德清收養(yǎng),進入了一個全新的世界。直到32年后的汶川地震,他們才重新相逢。最后姐弟倆一同回家看母親。老母親洗好了西紅柿,告訴女兒:西紅柿洗好了,我沒忘。老母親給女兒跪下時候,我淚如滂沱。電影的最后,女兒終于寬恕了媽媽。
母親李元妮在面對救援人員的問題:到底救哪一個的時候,泣不成聲地說:都救。但是,如果再不忍痛放手,兩個都會失去。女兒年紀雖然小,但也很懂事:弟弟被人欺負了,身為姐姐的要保護他;弟弟和自己都喜歡吃西紅柿,只剩一個西紅柿的時候,姐姐也要讓給他吃。當方登聽到 救弟弟這三個字,她哭了,她恨、她委屈、她絕望,但自己卻活了下來,于是她再也不要認這個救弟弟舍棄自己的媽媽。
母親和父親在災難發(fā)生的一刻,首先想到的是孩子!看到孩子無助的呼喊和求救,父母那種撕心裂肺的'情感被二位演員演繹得絲絲入扣,絲毫看不出他們是在表演!在父親搶救孩子無果遇難后,面對救姐姐還是救弟弟,母親最后做出的痛苦抉擇過程,被徐帆演繹得真實、感人!那是多么痛苦的選擇啊,手心手背都是肉,作為母親,任何一個人都很難抉擇,那可是真真切切的生死抉擇啊!震后奶奶、姑姑來唐山要帶方達回濟南,面臨骨肉分離,母親的無奈和大度,奶奶的思想矛盾和對母親的理解,反映了感人的母愛之情!母親一直都沒有再嫁,是因為她的心里一直放不下方大強。她也沒有離開唐山,因為她怕方大強和方登回家,會找不到,所以年年都要講一次家的地址,講了整整32年。母親心里憋了32年的是對方登的愧疚,她這32年來,一直都在忍受著折磨。
養(yǎng)父母給予方登真實真摯的愛。陳道明、陳瑾飾演的養(yǎng)父、養(yǎng)母給了小方登第二次生命,對待方登視如己出,把她當做自己親生的孩子,培養(yǎng)她長大成人考入大學,這種愛同樣很感人!
《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表達了人性的關懷,拍得非常真實,非常震撼人心。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4
小小的屋子里擠著幸福的一家子,一對兄妹和他們的爸爸媽媽,有說有笑的。此時,夜是如此的平靜,平靜的令人有些恐慌,它似乎在醞釀著什么,等待著爆發(fā)的最佳時機!皨寢屛蚁氤晕骷t柿。”弟弟突然嚷道。“我也想吃”。姐姐也插了一句。媽媽連忙轉向廚房,撈起浸在水中的最后一個西紅柿,遞給了弟弟。“登,媽媽明天給你買!”姐姐顯然不開心了,但是還是睡了下去。
爸爸媽媽悄悄地出了門,在大樓底下乘涼。夫妻間濃密的情話還沒有說完,之看見天空瞬間變成一片紫紅色,醞釀了許久了災難終于爆發(fā)了,頃刻間地動山搖,面前的這座大樓在紫光的籠罩下?lián)u搖欲墜。人們的臉上一臉的'驚恐與茫然,遲鈍幾秒,才知道一場大地震在唐山席卷而來。媽媽發(fā)了瘋似的往樓里跑,爸爸見樓馬上要塌了一把拉出了媽媽,自己被壓在了廢墟下,隨著紫光漸漸的退去,他的呼吸漸漸變?nèi)、心跳漸漸停止。當天空恢復了原來的色彩,黑夜也就帶他去了遠方……丟下了妻子、兒女。獨自一人去了遠方!
之后,媽媽在別人的幫助下就出了弟弟——這是她用姐姐的命換來的。姐姐和爸爸棄在了丟尸車上。沒想到之后一場大雨使姐姐醒了過來,她奇跡般的活了過來,想必是與死神來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搏斗。之后,她被一對軍人夫妻收養(yǎng)了。一養(yǎng)便是32年。這32年中她不敢回去找自己的親人。因為她恨這個狠心的媽媽,當初選擇救弟弟而不是自己。她恨她,她真的很恨她!但是這種恨中,還是包含著愛的……
2008年到了,又是一次大地震。學醫(yī)的姐姐和當了老板的弟弟都趕赴災區(qū)搶險。在一個偶然的機會,她聽到了他與別人的談話,講起1976年唐山的經(jīng)歷,講起了一個母親艱難的抉擇,講起一個母親對父親和姐姐的愛。她哭了……認了他。認了那個“狠心”的媽!
回到唐山,一間斑駁的小屋,兩鬢似霜的母親在廚房里準備著。一雙已經(jīng)老花的眼睛露出了久違的驚喜,但其中夾雜著一絲悔恨……她走進母親的房間,爸爸與自己的遺照掛在了最醒目的一睹墻上。38歲的她,看著父親的黑白容顏,一陣心酸。目光移至下邊,驚訝的發(fā)現(xiàn)——一個鐵盆里裝了幾個西紅柿,也是浸在水中。不禁愣住了,思緒又回到了1979年的那個夏天……母親在這個時候跑了進來,跪在門口,聲嘶力竭的說道:“登!媽媽沒有騙你,西紅柿都給你準備好了……!”她走過去攙扶起了母親,淚光閃閃……
這時,一個母親的承諾,真正體現(xiàn)出了它的價值!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5
昨天,我看了《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我當時很感動,哭了很久。整部電影的大概內(nèi)容是這樣的:在很久以前的唐山市里,生活著兩個可愛的姐弟(他們就是這部電影的主角),姐姐叫方登,弟弟叫方達。他們的生活雖然不富裕,但是他們很知足。
這天晚上,姐弟倆在家睡覺,爸媽在外面上班,只聽“轟隆”一聲巨像,大地在顫抖著,夜晚的唐山城仿佛亮的像白晝一樣,然后,大部分的建筑物都倒塌了,姐弟倆的爸爸因為保護媽媽而離開了人世。過了一會,地不震了,下起了傾盆大雨,生還人員開始了救人行動,媽媽在一塊大石板洞外發(fā)現(xiàn)了她的孩子們,于是找人過來幫忙救人。救人人員告訴她:“兩個孩子被壓在一塊板下,如果敲左邊,右邊的孩子就會被壓死,救右邊的孩子左邊的孩子又會被壓死,你選哪個?”最后,媽媽選擇了弟弟,把姐姐的尸體拉出來后,媽媽痛苦不已,有人告訴她:“我勸你去唐山機場吧,那里有剛來的紅軍救援隊,先救活的吧!
媽媽聽了他的話,背著弟弟就去了唐山機場!皢鑶鑶,嗚嗚嗚”,不斷有救援飛機從頭頂劃過,丟下展開降落傘的救援包裹,紅軍站在運輸車上,趕向各個倒塌的建筑物里尋找沒有被救出來的人。媽媽背著弟弟走著走著,由于太累了,所以暈了過去。幸好被兩個紅軍救援隊的成員看見,把他們都背了起來。與此同時,姐姐被大雨淋醒了,怎么回事?原來,姐姐并沒有被壓死,而是受了重傷。她被一個中年的紅軍看見了,把她背到了軍隊建立的住宅樓中,有兩位紅軍認領了她,并把她養(yǎng)了起來,因為男紅軍姓王,所以方登從此就叫王登。弟弟被壓斷了一條手臂,和媽媽在唐山的一個地方住了下來。10年后,弟弟長大了,裝上了一條假手就出去打工了。
一天,王某要去看望考上杭州最著名醫(yī)學院的王登,正好遇上方達,于是方達就用三輪車把他搭了過去,由于王某是當初救援唐山的紅軍之一,所以方達沒有收他的錢。到了杭州醫(yī)學院之后,王某和王登談起她的后媽病重的事,王登立刻隨王某回到了后媽身邊。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又過來了十年,四川又發(fā)生了大地震,在汶川的上空,直升機中隊的螺旋槳“噠噠噠”的.響起,這一次,全世界可以盡力幫助患難的人都來了,不下十萬人之多。當時,王登嫁給了一個加拿大的人,于是,她帶女兒點點去了加拿大。當時,方達靠踩三輪車的錢做資本,建了自己的公司,還負責主管救援。當時,王登也回來幫忙救援了,到了晚上,方達和一個唐山人談起了他小時候的經(jīng)歷,王登剛好就在旁邊,姐弟兩再次重聚,心花怒放。回到媽媽家的時候,媽媽看到姐姐再次出現(xiàn),高興萬分。我覺得這部電開頭其實不太恐怖,到了中間和后面,有好笑的情節(jié)和感人的情節(jié)。
總而言之,我覺得這部電影挺好看的。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6
昨天是馮小剛的電影《唐山大地震》的全國公映日,我第一時間買到了票,在二十點三十分,我坐在了濱海新區(qū)塘沽大劇院的沙發(fā)上,在開場的一片蜻蜓中,被帶入了1976年的唐山。
地震的特技效果在國產(chǎn)電影里還算的上不錯,當然我們不去和好萊塢那些經(jīng)典的災難片去比擬,此片根據(jù)小說《余震》改編,其情節(jié)的曲折彌補了場面上的不足,片中眾星云集,且演技一流,真實的反映了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慘烈以及震后唐山人民重建家園的勇氣和毅力,展現(xiàn)了三十二年的重建歷程中,以主人公為代表的唐山人民無法愈合的內(nèi)心傷痛,得到了觀眾的深切共鳴。
此片在前期宣傳中著重強調的感情戲,在實際放映中賺足了觀眾的.眼淚,在真實的災難面前體現(xiàn)的人性的光輝,母性的偉大,殘忍的抉擇以及命運的捉弄,讓很多從那個年代走過來的人以及經(jīng)歷過地震的人們,心中產(chǎn)生了強烈的共鳴,影片深深的敲擊著我們每個國人的心靈,尤其是2008年剛剛過去的汶川地震以及后來的玉樹地震,這些慘痛的畫面猶然在目,這些救災的經(jīng)歷就在眼前,每一個走進影院的人都懷著一份悲情,一份感動,一份懷念,一份沉思去觀看這部影片。并不是因為它商業(yè)性的宣傳,也并不是因為它吸引人的場景,而是那份感動影響著我們。當燈光伴著片尾結束曲亮起的時候,很多人的眼中泛著淚花,也許片子中主人公的相逢是一種緣,但這三十二年的傷痛,卻永遠無法彌補。
本片真實的反映了1976年唐山遭遇的罕見大地震,以及地震給唐山人民帶來的巨大傷害,以主人公為代表的唐山人民在廢墟中抉擇,從無奈中生存下來,體現(xiàn)了人性光輝和偉大,以歷史的長鏡頭記錄了唐山大地震所影響的一代人的成長經(jīng)歷,其中的感情描寫生動深刻,真實感人,讓人不禁潸然淚下,故事情節(jié)曲折動人,扣人心弦,令人感到,發(fā)人深思。我們不禁責怪大自然的無情,我們又不禁感嘆人生,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珍惜和珍視所擁有的感情,無論是親情、友情還是愛情。人生短短數(shù)十寒暑,當一切和生命的偉大與崇高比起來,都是渺小而微不足道的,回到現(xiàn)實,當我們?yōu)榱死妗榱松娑疾β档臅r候,我們是否去體會了身邊的那一份份情誼,那是一種真情,更是一種真愛。徐帆在影片中說過的一句話讓我記憶深刻,“他是用他的生命換回了我的生命,我永遠是他的老婆,沒有一個男人能像他一樣用生命來愛我!”聽到這句話,我和在場的很多人一樣濕潤了眼眶,我想用生命去愛一個人,不僅是愛情的光輝,更是人性的偉大。
《唐山大地震》帶給我們的,不僅是淚水,更是心靈深處的觸動。
希望大家有機會走進影院,去感受,去體會。希望大家能夠從影片中有所收獲。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7
這個清明假期在家重溫了馮小剛的電影《唐山大地震》,這是第二次觀看這部影片,卻依然能震撼著我的心靈,沉痛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復。電影首先把我們帶進了1976年的唐山,地震前的數(shù)個小時,一切還如平常一樣,除了漫天飛舞的蜻蜓,人們還沒有意識到地震的到來。電影中方登、方達是一對龍鳳胎姐弟,這一天的晚上,他們像平常那樣睡覺,可在睡夢中地震卻到來了,父親推到了母親,自己獨自沖進家中就倆孩子,可一進到樓里,大樓卻倒塌了孩子和父親都壓在了里面。整個唐山都成了廢墟。
震后的唐山一片狼藉,電影給我們展現(xiàn)了地震悲慘的場面,讓每一個觀影的人的心頭無不一顫,到處都是哭聲、叫喊聲。母親元妮找到了孩子的父親,他卻再也醒不來了,緊接著人們發(fā)現(xiàn)了她的兩個孩子,這時問題來了,一塊水泥板壓在了兩個孩子身上,救姐姐就救不了弟弟,救弟弟就救不了姐姐,艱難的選擇擺在了元妮面前,可手心手背都是肉啊,失去任何一個母親都悲痛欲絕,可再拖延下去那兩個都救不了,最后,母親選擇了弟弟。
就這樣,殘酷的地震讓這樣一個本來幸福的家庭一夜之間支離破碎,姐姐沒有死去,被一對解放軍夫婦收養(yǎng)了,姐弟倆從此分開過著不同的生活。生死分離的悲痛、對女兒的愧疚,讓母親30年來一直活在悲痛中,正如電影中弟弟方達說:“房子倒了,可以建起來,媽媽心里的房子倒了,卻再也建不起來了!痹谶x擇面前,母親也許受到了重男輕女的思想的`影響,可母親“救弟弟”這句話,卻深深的印在女兒的耳邊。32年來,女兒并沒有想不起她的親人,而是忘不了,忘不了母親的那句“救弟弟”,也許再女兒心中一直藏著對母親的怨恨,所以,32年來女兒都沒有回唐山尋找親人。
他們因為地震而分離,卻又因為地震重逢。32年后的2008年的5月12日,汶川發(fā)生了8、0級大地震,災難再一次降臨在人間,但得知這一消息后,移居國外的女兒和事業(yè)有成的兒子都來到了四川,偶然的情況下,姐弟倆重逢了。姐姐和弟弟一起回到了唐山,一家人終于相聚在一起了。女兒回到家后看到桌上的西紅柿,這一個遲來了32年的西紅柿,當母親在女兒面前跪下道歉時,32年來的思念、悲傷,在此刻百感交集,母親都哭成了淚人。
“沒了,才知道什么叫沒了!边@是母親元妮常說的一句話,當我們經(jīng)歷了分離和失去,才會真正的懂得什么叫做珍惜。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8
漫天的蜻蜓從川流的人群身邊飛過,嗡嗡的聲音像一架架小型戰(zhàn)斗機震撼著人的心靈,一場災難即將降臨在這座繁華溫馨的城市。這是昨晚電影《唐山大地震》的出場場面。總的來說這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好電影。許多感人的場面讓我的眼淚不知不覺的往下流,不過還沒我想象中的多,準備了兩包紙結果用了一包,呵呵。兩個多小時的電影終于謝幕,走出電影院時心里感動之余有些沉重的感覺,于是頭一次想到回來寫篇觀后感。
這部電影的`感人場面很多,在我心里最為震撼的有兩個場面,一個是方登懷孕悄然離開十年后回來看養(yǎng)父,幫陳道明穿上羽絨服后,陳道明坐下拍沙發(fā)時的場面,那一拍,那一喊一下就把觀眾的心揪了起來;另一個是離開32年,女兒方登回到唐山,與母親見面的場面,那幾個通紅的西紅柿一下就揪起32年前的那個晚上的回憶,徐帆的那一跪一下就把觀眾的心靈震撼,那一句“你是從哪兒冒出來”的就讓我的眼淚也一下奪眶“冒出來”。
這部電影讓我感受到了親情的無價,親情的偉大可以包容一切。讓陳道明(拍沙發(fā))傷心的不是女兒犯的過錯,而是女兒的離開,但當女兒回來之后,這十多年的錯過一頓哭訴和責怪就完事了,除夕打的那個朋友電話,就知道陳道明有多開心了。相反,女兒方登32年對母親責怪“不是忘不了而是記得清楚”就顯得太不應該了,最后在墓地的“對不起”就說明了這一點,其實對于母親來說,這句“對不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離開32年后女兒回家了。
這部電影還讓我想到的是活著的人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相比死亡,人活著就是好的,人與人之間的矛盾、責怪、甚至仇怨在生命的面前是渺小的微不足道的,32年的怨恨32年的內(nèi)疚何苦來哉。人生活應該豁達一點,開朗一點,偶爾的不快,爭吵就當隨風而去,誰知道明天會是怎么樣!
兩人只能救一個,在那種情況下其實救誰都沒有錯,活一個總比死兩個好。但在當時,作出那個決定,母親的心是痛苦的,女兒的心是悲涼的。親情和生命你會如何比較?當一個人和她的一個親人(父母或兄弟姐妹或子女),只能活一個,那個人會怎么想呢?作父母的肯定會將活命的機會留給子女,做子女的會不會也是這么想呢?要是兄弟姐妹之間呢,會不會為了親情將自己活命的機會讓給別人呢?若一早女兒方登就這么想,我想也就沒有這個電影了。其實人的思想和精神是隨著生活年齡而不斷升華的。
“沒了,才知道什么叫沒了”,珍惜生命,珍惜親情,珍惜愛情,珍惜現(xiàn)在擁有的,好好生活。各位共享!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9
帶著一種感動和震撼的心境寫了《唐山大地震》的電影觀后感,很多年沒有再看過如此感人的電影了,電影《唐山大地震》觀后感。故事講的是方大強的老家是山東青島的,當兵復員后,留在了唐山,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一家四口遭遇,方大強在地震中為搭救自己的龍鳳胎兒女被壓在了廢墟中不幸遇難,妻子被丈夫方大強甩到了廢墟之外得以生還,而一對兒女卻壓在了同一塊水泥板下,面對只能救一個的艱難抉擇母親忍痛選擇了兒子方達,而女兒方登在這次災難中幸運的活了下來,被一對解放軍夫婦收為養(yǎng)女。女兒隨父姓叫王登,考上了杭州醫(yī)學院,卻因感情問題而懷孕無奈輟學,生下了女兒點點,靠家教度日,最后嫁到加拿大。兒子方達在地震中失去左臂,靠自己的勤勞智慧有了自己的公司,娶了自己的妻子小河生下可愛的兒子取名也叫點點,方達出息了不忘母親的養(yǎng)育之恩,隨處都想讓母親生活的更好點,無奈倔強的母親依然惦記著地震中遇難的女兒和丈夫,以"你爸爸和姐姐會找不到家"為由不肯離開居住32年的"廢墟"。2008年汶川大地震,弟弟方達和姐姐方登都參加了抗震志愿者,在休息時弟弟方達和另一個年輕人閑聊時姐姐方登知道了對面的就是自己的親弟弟,并隨車來到了唐山,母親下跪懇求女兒原諒,并帶著全家去公墓看望父親方大強,方登注意到父親身邊還有自己的墓,并說無論自己在哪生活,最終都要回來陪伴父親。姐姐打開自己的墓地忽而發(fā)現(xiàn)了上學前父親買的書包,弟弟方達把一大包書打開,原來母親每年買書都買兩份,一份給弟弟一份給姐姐,一直到高中畢業(yè)。姐姐終于知道了母親這32年的不易,抱住母親再也忍不住了:"對不起對不起對不起."
劇中張國強飾演的是徐帆的丈夫,在72年唐山大地震中,自己用身體救回了妻子,自己卻倒在了血泊中再也沒有起來;徐帆扮演的母親,在經(jīng)受了失去丈夫和女兒的煎熬下,孤苦、自責的生活了32年,一直到女兒重返故里認親,在張靜初扮演的女兒'方登"面前跪下,向女兒懺悔般的祈求自己當年的艱難決定,看得我淚流滿面。
方登也是在影片的最后祭奠父親的墓場,看到母親每年給她買的書本和書包才知道一個做母親的責任和一個母親的'心,張靜初抱著母親懺悔的淚水徹底洗刷了當年自己的錯誤想法,還有陳道明扮演的一對軍人夫婦,這對好心的養(yǎng)父母,把張靜初視為親生般的撫養(yǎng)了幾十年,張靜初懷孕后不想讓養(yǎng)父擔心,去國外留學,幾年后,已經(jīng)蒼老的養(yǎng)父陳道明見到女兒后那種期待、激動之后禁不住用手掌狠狠地拍打凳子表達了一個父親思女、憂女的慈父的心理。
我的心在演員演繹的真摯情感下禁不住一次次落淚。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10
方登方達本是一對姐弟,和父母生活得很幸福。當1976年唐山大地震來臨,原本幸福的一家就這樣被無情地拆散,從此天各一方。過了幾十年后,一家人再次因為一次大地震而團聚。
片中的母親李元妮在片頭給過女兒一個承諾“明天,媽再給你買西紅柿。”明天,一個多么平凡的字眼,在我們口中像這樣的明天太多了,又是,我們確實是因為某種原因,把事情暫擱到了明天,可有時,我們是否在“明天”真正的解決了這些事。人生就像一棵秋天的大樹,看似枝繁葉茂,充實繁密,然而秋風一打,樹上的葉子便都會隨風飄零了。往往這時,我們才意識到,我們根本都還 沒有來得及,,仔細看一看,我們身邊熟悉的事物,因為這些事物,我們往往太過熟悉,熟悉到我們總是會天真地認為他們永遠都會陪在我們身邊,永遠,都不會消失。然而當災難降臨在我們的眼前,我們?nèi)祟愑肋h都是微不足道而猝不及防的,自然界一點點小小的變動,都會讓我們失去很多很多。往往這時,我們才知道失去事物的珍貴,因為失去了,我們才知道什么叫失去。
相比于經(jīng)歷過天災,經(jīng)歷過人禍的人來說,原來,我們平常平靜的生活也是一種奢侈。珍惜眼前的生活,珍惜身邊的人,做到知足常樂,也是一種幸福!“沒了,才知道什么叫沒了”電影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沒了才知道什么叫做沒了。我們沒有失去過,所以不知道什么該珍惜。我們尚未為人父母,所以不知道兒女對父母到底有多重要。我們未曾經(jīng)歷真正的災難,所以不知道一個人在災難面前究 竟會無助到什么地步。我們還 沒有經(jīng)歷“沒了”,所以不知道什么叫真正的“沒了”。
人心有座城,易毀難修。
23秒,32年。
與其說是災難來臨的那23秒,不如說是一個母親做出決定的那23秒,一個23秒的決定毀了母女心中的兩座城。整整32年,母女倆就守著心中的那座廢墟過日子,倘若不是汶川地震,她倆會守那座廢墟一輩子。
看完電影,我覺得;哭了就是哭了,感動了就是感動了。無關故事的好壞,無關電影鏡頭的華麗與否,無關它的'商業(yè)價值。
有關的只是珍惜眼前的事物,不要錯過任何不該錯過的東西。很多人總是恐懼著世界末日的到來,然而恐懼又有何益,我們既然無力對抗自然,還 不如好好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天,多學一些知識多陪陪我們的父母親朋。我們不是圣人神仙,不可能解決人生中每一個未了心愿,但我們至少可以?梢远嗾湎б幌律磉叺囊磺,不要等到一切都沒了,才知道什么叫沒了。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11
今天有機會看了《唐山大地震》,不禁被幾處感人的片段引得幾次落淚。
影片一開始,無數(shù)只蜻蜓隨著鏡頭、沿著鐵路飛去。方大強以為是一場大雨即將到來的預兆,卻不知那晚是他和家人來不及說再見的永別。哄完可愛的龍鳳胎睡覺、干完活,大強和元妮在卡車里偷偷親熱——美好,羨煞旁人。一陣巨響,美好散去,悲劇到來。塌了,都塌了。死了,都死了。我不敢再看,于是閉上眼,隨著倒塌的巨響和人們的慘叫,在腦海里放映記憶中叫做地震的東西。我們沒有經(jīng)歷過,但是我覺得現(xiàn)實的悲慘程度絕對要比電影里強大得多。為了救元妮,大強死了。地震停止后,兩個孩子分別被壓在一塊樓板的兩端。時間緊迫、救援條件落后——元妮經(jīng)歷了人世間最殘忍的抉擇——兩個孩子只能救一個。而在她說出救弟弟三個字后,女兒絕望了,元妮也給自己留下了人世間最最巨大的.愧疚。欣慰的是,方登幸存。
災區(qū)重建中,孩子的奶奶和姑姑懷著悲痛和對元妮的埋怨,來接小方達去濟南。長途汽車開動時,孩子的姑姑對奶奶說,接走孩子就是要了元妮的命。停車,奔跑,“媽媽!”“達!”徐帆撕心裂肺的叫喊,整個影院萬籟俱寂,我的視線突然模糊。眼淚決堤了。
時間一轉,1986年。幸存的弟弟和姐姐都長大了。弟弟斷了條胳膊跟著媽媽,過著拮據(jù)的日子。姐姐被軍人干部家庭收養(yǎng),生活條件寬裕,但方登時而會在夢中見到自己的親人,哭喊,醒來,頭痛。方達斷了胳膊,媽媽認為他應該好好讀書,考上大學。方達沒有。堅強的他和朋友一起踏上了證明自己的道路。關門,兒子離開了,元妮癱軟了。鏡頭一轉,方登背著行李去大學報道,邂逅了負心漢。
幾年過后,事業(yè)飛黃的方達開著Bmw,帶著女友回家看望母親,要把母親接到杭州一起生活。元妮固執(zhí)地要求一直住在老房子里,用她的話說,她怕大強和方登的魂回家時找不到路。她說,沒了,才知道什么是沒了。鏡頭又轉,方登懷孕、退學,離開了養(yǎng)父獨自一個人生下孩子。
2008年,汶川地震。經(jīng)歷過唐山大地震的姐弟倆不約而同地到災區(qū)支援。無巧不成書,兩人在偶然中相認,雖然影片沒有描寫,但是過程大家可想而知。收到女兒幸存的消息,元妮顫抖得連餃子皮都捏不上。我本以為方登進門的時候,元妮會跑出來跪在女兒面前懺悔。但是心情復雜的元妮卻是異常平靜地請女兒先進屋。下跪、懺悔、泣不成聲。我再次投入劇情。又哭了。女兒也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自己的絕望與憎恨,折磨了母親32年!坝H人,終究是親人!”方登在墓地抱著母親痛苦時,我還是沒有忍住淚水。
23秒,32年?啵婵。地震帶走的不僅是人們的生命,也帶走了幸存的人的思念。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12
觀看了剛剛上映的感動人心的“唐山大地震”,我感慨萬分.主人公——那個可憐的有著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和一張可愛的小嘴的小女孩,在與弟弟同時壓在巨大的石板下時,母親無耐只得含淚忍痛放棄一個,選擇了弟弟.她在黑暗里清晰地聽到了母親所說的每一個字——“要弟弟!”這短短的幾個字是她感到了絕望.可憐的小女孩王登在堅硬的石板的壓迫下,還要承受被親生母親拋棄的傷痛,對于不到10歲的她來說,無疑是最大的痛苦,看到這,我的腦海中浮現(xiàn)出了幾千個孩子無家可歸的悲慘景象.在可怕的天災面前,不知會有多少人不得不面對生死的抉擇,甚至親人的分別.而這些都遠遠大于他們在身體上所受的傷痛,但只要堅強,不放棄那僅有的一線希望,團結起來,一定能戰(zhàn)勝眼前的困難.
之后,這位可愛的小女孩登在幸運之神的眷顧下活了下來,并被一對好心的解放軍夫婦領養(yǎng)了,健康地長成了一個漂亮懂事的好女孩,然而童年時留下的痛苦的回憶也一直環(huán)繞著她,直到這次我國的汶川地震,登第一時間積極地參加了救援工助,無意之中遇到了她的弟弟——達,并回到了離開34年卻無時不在想念的家,見到了白發(fā)蒼蒼的親生母親,團圓了這個破碎的家.
又是一個完美的結局,登在經(jīng)歷了無數(shù)災難與離別后,又回到了母親的懷抱,并得到了幸福,這幸福來之不易,細細品味才明白,這美好結局的建造者,應該是那對普普通通的解放軍夫婦——登的養(yǎng)父養(yǎng)母.他們用真愛喚醒了登的`希望,對登就像親生女兒一樣,是他們使登在經(jīng)歷了人生最低谷后又重新感受到了家的溫暖,有了活下去的信心,而在登長大后,他們卻沒能享福,養(yǎng)母因為病痛永遠地合上了眼睛,養(yǎng)父年邁退休.他們用自己的一生呵護著這個受傷的孩子,無時無刻不在小心地關心著她,使她走出了心靈的黑暗.雖然他們也知道,孩子終究要回到親生母親的懷抱,但他們卻依然無怨無悔,甚至還為她存了一筆大數(shù)目的錢,讓她去尋找親生母親,這是一種多么偉大的高尚的情懷呀!
當然,“唐山大地震”帶給我的震撼也遠不止這些,甚至那些在影片中,一次正臉也沒有露的滿身淤泥的解放軍叔叔們,也是同樣值得我們尊敬的,他們在抗震救災的過程中,有的傷了,有的還奉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卻沒有一個人發(fā)出怨聲,都是無比堅強的沖上前去,與大自然勇敢地搏斗!自然災害是可怕的,也是很難預料的,但只要所有人一條心,就一定能戰(zhàn)勝困難,贏得勝利!
這使我想到了一句宣傳語:災難只會讓我們更加團結,團結必定使我們戰(zhàn)勝災難!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13
如果沒有那一次大地震,何來一家四口的陰陽相隔;如果那三十二秒后,換一個選擇,會不會消除三十二年的“仇恨”;如果……世間何來這些如果?
當?shù)艿芎徒憬惚粔涸谕粔K水泥板兩頭,同時有生命危險,同時需要救援時,卻只能選擇一邊,母親的心中一定萬分糾結:如果可以兩個孩子都救,該多好。然而,世間何來這般如果!手心手背都是肉,可現(xiàn)在她卻只能選擇一個!兩邊都是她至親的骨肉,可現(xiàn)在卻只能選擇一個!兩邊都需要及時救援,晚一秒都可能沒了生命,可現(xiàn)在她卻只能選擇一個!
當母親說出“救弟弟”那三個字時,同樣被壓在水泥板下、同樣性命危急、同樣是母親孩子的姐姐該多么傷心、多么怨恨母親啊?她不明白母親為何不救她,我們只看到:鏡頭里,姐姐的眼淚順著眼角滑落,雙眼絕望地閉上了;蛟S,就在那一刻,“仇恨的高塔”便在她心中悄然搭起。
好在,姐姐最后奇跡生還,她心中一直對這件事不能釋懷,以至她的養(yǎng)父養(yǎng)母最開始以為她是啞巴。后來,養(yǎng)父多次問及她在唐山是否還有親人,她都選擇沉默。哪里是她不知道自己的親人是誰,而是她根本不愿承認當年選擇用她生命換取弟弟生命的媽媽真的是她的親生母親。32年,若不是又一場地震,這對母女間的誤解或許永遠不會消除。
好在,她最后選擇了嘗試原諒,回到了那熟悉的家。因為她看到了汶川大地震中一位和她母親面臨相似艱難抉擇后的那份悲痛——那不是母親的本意,然而事實卻逼迫她做了那樣的決定!她明白了母親當年的那種無奈與心痛。當她看到母親為她準備的西紅柿時,當她看到母親一邊道歉一邊下跪時,當她看到那每年都買為她購置好的課本時,她感動了、后悔了、自責了、痛哭了……那時,她明白了:母愛的`天平根本沒有偏向哪一方,那救的是她的同胞弟弟啊!她明白了母親這32年的煎熬與不易,連她自己也感嘆:“媽,你這些年是怎么過來的呀?”她明白了這些年她有多對不起母親,那“仇恨的高塔”瞬間夷為平地,不復存在,化為了無盡的'自責與悔恨。
然而母親,雖然說她曾經(jīng)的確可能有重男輕女的思想,但她選擇時的糾結以及32年的“自我救贖”可以看出她并不是不喜歡女兒,反而有更深的愛。正如弟弟所說:“那一年地震,被摧毀房子都重新修建起來了,然而,母親心中的廢墟卻再也不能重建。沒了,才知道什么叫沒了!笔前,如果32年前,母親不是這樣選擇,哪來的32年的悔恨與痛苦,如果,母親當時選擇的是救女兒,那結果又會是怎樣的悲哀與痛苦?如果……世間哪有那么多的如果……
猛然間,我明白了,母愛的偉大,就在于每一個選擇時母親的煎熬和每一個選擇后,她所承受的全部……
所以,讓我們都好好愛自己的母親吧!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14
近期電影院里在熱映一部新影片《唐山大地震》,這是一部震動人心的大片,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雖然我沒有親身經(jīng)歷過唐山大地震的洗禮,卻感受過汶川大地震的傷痛。印象里也只有媽媽當年給我講的那些點點滴滴。我?guī)е洃,懷著一顆堅強的心來到了影院觀看《唐山大地震》。
影片是以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當年的情形為背景,細致的描寫了唐山一個普通人的家庭生活,告訴我們:生與死的距離到底有多遠?僅僅是在短暫的幾秒鐘里,一個繁榮而平靜的城市就灰飛煙滅,成了一片渺無聲息的廢墟。那一聲聲歇斯底里的吶喊,無不刺痛著我們每一顆心靈。夫妻之間的愛,生與死的相守;母子之間的愛如涓涓溪流、源遠流長。就在妻子在丈夫身邊不知所措那一剎那,突然聽到有人喊到了自己的孩子的消息,母親像看到了希望那樣跑去救孩子,當救援隊發(fā)問“想好了沒呀,到底救哪個”時,那就像一只可惡的惡魔在一片一片撕扯母親的肉,母親在無奈之下選擇了弟弟。也就是這一刻,女兒從此失去了所有的希望,她誤以為被母親放棄,不敢認真去愛,不敢相信愛,殊不知,她們的內(nèi)心其實是最飽滿、最真實的、生命可斷,情卻難了。追尋失去的,才彌足珍貴。因為生命,不應該在回憶里感嘆,應該真誠觸碰情感,彼此珍愛,認真的生活!而母親也因此為女兒歉疚一輩子。當若干年后再一次救援地震災區(qū)時,他們奇跡般的再次相遇,看著眼前的一幕幕畫面,仿佛唐山大地震就在昨天,女兒理解了母親的心痛,最終還是原諒了母親。
每一個觀看過這部影片的人,無不涌起情感的波瀾,無不感到心靈的悸動,從唐山到汶川地震,無論是影片還是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都讓我們感動于華夏子孫的大愛無私。“唐山大地震”帶給我們的震撼也遠不止這些,甚至那些在影片中,一次正臉也沒有露的'滿身淤泥的解放軍,也是同樣值得我們尊敬的,他們在抗震救災的過程中,有的傷了,有的還奉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卻沒有一個人發(fā)出怨聲,都是無比堅強的沖上前去,與大自然勇敢地搏斗!自然災害是可怕的,也是很難預料的,但只要所有人一條心,就一定能戰(zhàn)勝困難,贏得勝利!地震只是一個載體,它引領著我們追憶過去,呼喚情感的回歸。驚天動地,生死離別,告訴我們,地震是苦難的。但是,它又在歲月流逝之時,喚醒我們迷離脆弱的情感:活著,是一種幸福,愛,無可匹敵!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15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去全球通電影城看電影。我和媽媽早就打好主意,準備看——唐山大地震。我和媽媽買好票,就坐著電梯到了6樓。我們進了電影室,走到了第一排,一開始我有點害怕,畢竟是坐在第一排,感覺挺嚇人的。
電影開始了,上面的一家四口人很幸福。開始,方大強(孩子們的爸爸)開著車要把孩子們送回家。方大強給孩子們買了一臺小風扇,方大強讓方登和方達(他們的孩子)把風扇抱回家。到了樓下,方登對爸爸說要吃冰棍兒,方大強就給了方登6分錢,那時候的冰棍兒3分錢一根。方登(姐姐)和方達(弟弟)就去買冰棍兒。剛買完,方達的那根冰棍兒就被一個小男孩給搶去了,姐姐方登看見了,就跑過去,使勁推了一下那小男孩,那個小男孩就一下趴在地下了。然后那個小男孩就開始追方登。他們兩個就一下跑到了家里去。到了下午,弟弟方達要吃一個西紅柿,元妮(他們的媽媽)就去給他拿。當時就剩下一個西紅柿了,可是方登也要吃,元妮就說先讓著弟弟吃,就算欠方登一個西紅柿。
到了晚上,元妮和方大強看方登和方達睡著了,就跑到樓下去干活了。過了一會兒,方大強覺著車在晃,就對元妮說地震來了!然后他們趕緊下了車,往空地上跑去。他們的孩子還在屋子里睡覺,那時房子已經(jīng)塌了一半了,方登就一下醒來了,朝著窗戶喊媽媽!媽媽!媽媽!元妮本來想去救方登和方達,方大強一把拽住元妮,自己闖就去了。那時房子已經(jīng)倒塌了,方大強也被壓在了廢墟下,元妮就大聲的叫喊:大強!大強!方登!方達!地震完以后,元妮就開始搬石頭,找到方登和方達還有方大強。到了早上,大家都齊心協(xié)力的`拋廢墟。不管是誰家的人,只要一聽到聲音就立即去救人。
咚!咚!咚!有敲石頭的聲音,方達聽到了以后用虛弱的聲音一個勁的叫姐!姐!姐!大家聽到了敲石頭的聲音以后,就說:這里有人!這里有人!元妮聽見了以后,就跑過去對孩子們說:方登!方達!媽媽來救你們了!然后,大家問元妮:現(xiàn)在只能救一個孩子,你說救誰。元妮說:兩個都救。可是只能救一個孩子。最后,元妮就說:救弟弟!方登聽見了,就一下哭了,昏過去了。把方登救上來的時候,方登其實沒死,大家都以為已經(jīng)死了,就把方登放在了方大強的身邊。過了一會兒,下起了雨,方登醒來了。其中有一只眼腫了,睜不開了。有一個解放軍看見了方登,就把方登包起來,抱著她去……最后,有一個解放軍收養(yǎng)了方登。方登改名叫王登。
看完了以后,我臉上流滿淚水,實在是令我太感動。23秒,32年。我永遠記著這句話。2010年7月27日這感動的一天。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相關文章: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01-22
電影唐山大地震觀后感09-15
電影《唐山大地震》觀后感09-19
【推薦】唐山大地震觀后感11-23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精選15篇08-01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 15篇06-12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精選15篇)07-30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集合15篇)08-05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8篇【通用】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