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圖形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認識圖形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認識圖形教學反思1
今天,我上了一節(jié)關于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數(shù)學課,內(nèi)容是三年級下冊《軸對稱圖形》。對稱是一種最基本的圖形變換,是學習空間與圖形知識的必要基礎,對于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力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因此,我借助網(wǎng)絡,展示具體的圖形、形象的動畫,引導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它們的兩邊都是一樣的,并結(jié)合學生動手操作,運用試一試、剪一剪、圍一圍、折一折等方法,通過不同折法,師生共同小結(jié)得出結(jié)論:對折后,折痕兩邊的部分完全重合,從而逐步體驗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征。當學生對軸對稱圖形的特征有了初步感知之后。讓學生進行操作,目的是讓學生在操作活動過程中,驗證圖形對折后折痕兩邊的部分完全重合這一基本特征。在此基礎上解釋出軸對稱圖形中對稱軸的概念。然后,讓學生運用軸對稱圖形的特征,先把紙對折,畫上簡單的圖案,然后再剪,剪好后再展開,就成了一個軸對稱圖形。這樣加深了學生對軸對稱圖形特征的認識。
一般聽來的忘得快,看到的記得住,而動手做的學得好。在學習數(shù)學過程中,學生的直觀操作可恥下場驅(qū)動內(nèi)在的思維活動,使外顯的動作促進數(shù)學思考,把具體的感知上升為抽象的思維。本課要掌握“對折——重合——完全重合”這三個重要的知識點。首先通過自己的判斷把我之前準備的幾個平面圖形按對稱圖形和不對稱圖形進行分類。在這個活動中,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了“對折”這一個重要方法。再通過每個同學自己動手把對稱圖形對折,引出了“擋住了”“合在一起了”這些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對“重合”的理解。最后通過對折后的對稱圖形與不對稱圖形兩者的比較,引出對兩種重合的區(qū)別,從而深刻理解了“完全重合”。最后設計了一個對“折痕”比較的過程,讓學生知道只有把對稱圖形對折后能完全重合的折痕才是“對稱軸”這樣的圖形才是“軸對稱圖形”可以說,在整個認知過程中,學生通過分一分,折一折,畫一畫是能夠完全掌握這節(jié)課的學習重點。自主的學習比老師單純的講授,效果要好得多。
知識來源于生活,當然知識也應該應用于生活。從對軸對稱圖形的學習,從中也感悟到對稱美。通過網(wǎng)絡,搜索生活中豐富多彩的軸對稱圖形,讓學生欣賞到了許多關于運用軸對稱原理設計圖案,以及利用軸對稱知識創(chuàng)造出的美麗的民族文化,讓學生切實體會到對稱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它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了美麗的色彩,加上配樂欣賞,讓學生更加陶醉于美麗的畫面中,讓本節(jié)課達到了**,同時更激發(fā)了學生創(chuàng)作的欲望。欣賞完后,很多同學都有躍躍欲試的興奮,很想自己親手創(chuàng)造關于軸對稱的作品。由于時間關系,我把學生的這種創(chuàng)作激情延伸到課后,讓學生們在課后,運用本節(jié)課所學到的“對稱”的知識,親手設計一幅精美的圖畫。第二天,我回訪了一下,發(fā)現(xiàn)學生交上來的'作品,大部分同學都完成的相當不錯,有畫的,有剪紙的,有貼畫的,看來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學生的收獲是豐富的,這讓我也感到非常欣慰。
數(shù)學不再是簡單的數(shù)學課,它將和精彩的生活共同演繹數(shù)學文化以及數(shù)學圖形的美麗。但是要達到“學生樂學、教師樂教”的效果,完全是得益于多媒體技術在課堂上的有效輔助。圖生動、畫形象,不僅激發(fā)學習熱情,而且讓重難點得到了有效的突破,練習的一一呈現(xiàn),節(jié)省了教師板書的時間,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多媒體的輔助教學,能讓我們提高教學效率,但是要想真正地用好它,用活它,實現(xiàn)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有效整合,教師在課前還得付出非常多的心思,從教學素材的收集到課件的制作,無不凝聚了教師的所有心血。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不斷實踐、不斷地探索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有效整合,不斷地發(fā)揮農(nóng)遠工程在中小學教育中的作用,將是我們一線教師今后幾年的一項重要課題。
認識圖形教學反思2
1、 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出發(fā)展開教學。
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以及圓,對二年級學生來說,到底認識了多少呢?認識了,有點認識,還是不認識?《標準》積極強調(diào)要找準學生的認知基礎、知識基礎。為了體現(xiàn)《標準》精神,我經(jīng)過了兩次不同的試教。第一次,按學生還不認識這些圖形進行教學,結(jié)果在認識圖形的環(huán)節(jié)中出現(xiàn)了與預計不符的情形:原本想利用讓學生給圖形取取名字來制造課的亮點(預計他們在取名字時會出現(xiàn)百花齊放的場面),以此來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發(fā)散性思維,誰知他們都輕而易舉說出名來,而且說出的名是與書上一樣的。我原本以為的亮點頓失光彩。當時我馬上追問了一句:你們是怎么知道的?學生們自豪地說:我們早就知道了。冷靜分析后,其實原因在我,在我不了解學生的知識起點,不尊重學生生活經(jīng)驗。于是,我設計了一張調(diào)查表,調(diào)查我所教的兩個班111名學生,看看他們到底有幾人認識了這些圖形,結(jié)果在所調(diào)查的學生中,111人都能叫出這些圖形的名字,也就是100%的學生已經(jīng)認識這些圖形了,有些學生還知道了橢圓、三棱柱等。既然學生都已經(jīng)認識這些圖形了,也就不需要再讓他們?yōu)閳D形取取名了,可以將重點放在如何把知識與生活緊密結(jié)合起來,體現(xiàn)出數(shù)學知識在生活中的作用,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上提高一個層次展開教學。
就這樣,第二種教學方案誕生了:直接從學生已經(jīng)認識了上述圖形入手,展開教學,收到了不錯的效果。
2、 從學生喜愛的事物出發(fā)展開教學。
魯納說過:最好的學習動機莫過于學生對所學材料本身具有內(nèi)在的興趣?鬃右苍疲褐卟蝗绾弥撸弥卟蝗鐦分。只要讓學生樂之,學習效果一定明顯。根據(jù)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我引入了他們所熟悉、喜愛、樂見的卡通人物黑貓警長來創(chuàng)設愉快的教學情境,特別是讓他們幫助警長破案,這些對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非常有效。當遇到疑問時,大家運用圖形知識仔細分析,尋找線索,排除一個個可疑對象,直至最后抓到小偷。整個破案的過程,既是鞏固知識的過程,又是嘗試成功的過程。在小結(jié)時,有的學生說:想不到這些圖形有這么大的用場,還可以破案。課后,還有很多學生圍著老師說:這節(jié)課真是有趣。
3、借助多媒體計算機演示,使教學更貼近學生。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充分利用了現(xiàn)代教學媒體,制作了與課堂教學內(nèi)容相配套、簡單又實用的課件,實現(xiàn)了人(師、生)機(黑貓警長)對話,通過幾句簡單的人機對話引發(fā)學生探究的興趣。還把各種交通標志牌,破案情節(jié)中的各種腳印、汽車以及四個案發(fā)時到過現(xiàn)場的人的圖片(GIF文件)通過電腦搬到教室的大屏幕上,使教學更貼近學生,F(xiàn)代教育技術的運用激發(fā)了孩子思維的火花。例如,課件中出示各種殘缺的鞋印,讓學生猜測可能是什么形狀的圖形,學生們想像豐富,得出五花八門的結(jié)果。這些猜測有助于學生觀察、分析能力的發(fā)展。通過多媒體動畫的演示驗證學生的猜測,又使學生從中體會到:要正確猜測形狀,就必須仔細觀察、認真思考。這有助于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思維方式,提高學習的專注力。同時,由于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運用,融化了知識的難點,讓學生學得更有趣、輕松,更有收獲、值得回味。
4、營造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
《標準》積極主張營造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在本節(jié)課中,教師力爭與學生打成一片,為學生創(chuàng)造極大的創(chuàng)造空間:教師站在學生當中或干脆與一位學生合坐在一起,傾聽他們的討論或參與他們的討論。當老師成了學生的伙伴,成了學生的朋友后,在與學生一起探究知識時,學生便無拘無束,敢于大膽地說,表達自己的觀點。
5、需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1)關于起點。在引入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涂一涂時,沒有預計到大部分學生用彩色筆涂的速度那么慢,所需的'時間那么長。以致影響了整堂課的時間,因此,對學生的起點不能局限于知識起點的研究,還應涉及到技能起點等諸方面。
。2)關于傾聽。能傾聽同學的發(fā)言,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學會傾聽,有利于提高自己,達到取長補短之目的。幾次試教下來,發(fā)現(xiàn)學生要表達自己觀點的欲望極強,舉起高高的手,有的甚至情不自禁站了起來,惟恐叫不到他(她),場面是熱鬧之至。但是傾聽他人發(fā)言的習慣很差,同學在回答問題或表達觀點的時候,另外的同學卻往往表現(xiàn)出煩躁、不經(jīng)意、無所謂甚至為沒被叫到而懊惱的現(xiàn)象,或是還是一直舉起高高的手,等著老師叫到他在同學回答問題時,卻忙著管自己,學習效果往往打了折扣。
因此,如何讓學生認識到傾聽的重要性,進而養(yǎng)成他們自覺、主動傾聽的習慣,是值得每位新課程老師研究的。
認識圖形教學反思3
本節(jié)課“平面圖形的認識”是在學生初步認識立體圖形——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球體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節(jié)課是一節(jié)大感受課,是生本教學數(shù)學課的一種課型,主要是對每一單元整體的一個初步感受,感受部分是生本教育理念下“先學后教,以學定教”的重要體現(xiàn)。在感受部分我們做到“上不封頂,下不保底”意思就是說學生能感受多少就感受多少,可能由于個體差異,有的學生感受的較深,有的學生感受的較淺,這些都沒關系,因為接著我們還有認識課,熟悉課,在認識課中對于學生沒有感受到的地方還會加以補充,加深它們的印象。就本節(jié)課來看,它是一節(jié)大感受課,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初步感受生活中常見的一些平面圖形,知道各自的名稱和基本特點。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進一步拓展空間觀念,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首先由從立體圖形引出平面圖形,因為在現(xiàn)實生活中學生直接接觸的大多數(shù)是立體圖形,從立體圖形上“分離”出面。讓學生很直觀的認識到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之間的關系。
接著進行了小組交流,主要交流前置性作業(yè)中6個圖形的名稱。我的例子,以及我的發(fā)現(xiàn)。名稱學生很容易就能說出來,我的例子設計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把數(shù)學與生活緊緊的聯(lián)系在一起。我的發(fā)現(xiàn)主要是讓學生先自己去發(fā)現(xiàn)這些圖形的特點。
通過小組交流,上臺交流,全班交流。學生對6個圖形已初步認識。了解了他們的一些基本特點,最后拼一拼就是讓學生在認識了平面圖形的基礎上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通過動手操作更深刻的認識這些圖形的特點。
這節(jié)課時圖形認識的第一課,這節(jié)課中我看到學生們積極發(fā)言,思維很活躍,發(fā)現(xiàn)了好多圖形的特點。但是這節(jié)課中也有不足之處,就“面從何而來”這一點,只是給學生感受了一下。還有就是由于學生思維活躍,帶來了很多新奇的想法,不一樣的答案,讓孩子們盡情發(fā)揮,展示自己,以至于時間有點緊張。在接下來的教學中我還會讓學生自己動手找一找,畫一畫,讓學生更深刻的感受平面圖形的特點。
認識圖形教學反思4
一、教學設計反思:
本課和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性很強,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立體圖形,比如:藥盒,魔方等等。根據(jù)這一特點,我設計了主要有動手摸一摸立體圖形并分類的活動,還有就是學生感興趣的游戲活動,通過猜一猜的游戲來記憶立體圖形的特征。
二、教學過程反思:
本課的主要教學過程是新授部分,在這一部分我主要設計的是:①動手摸一摸物體的`樣子②動手把形狀相同的物體放在一起③說一說為什么這么分④教師歸納整理,教學物體的名稱及特點⑤觀看主題圖找一找四種立體圖形⑥找生活中的立體圖形。這一部分中,在第一步到第二步之間沒有一個良好的銜接,以及第三步到第四步的過渡有點快。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反思:
1、首先,學生手里收集了一些生活中的物體,對學生來說比較新奇,這樣就分散了他們的注意力,感覺整堂課散漫,學生的注意力沒有在主要的學習任務上。
2、對于正方體和長方體的區(qū)分,只是簡單的用直觀觀察使學生了解,以及它們分別的特點,長方體是長長的,平平的,正方體是正正方方一個樣。并沒有給學生立體圖形邊和面的概念,在這里我是有困惑的,不知是否該給學生這些概念,如果不給怎么可以讓它們記住并能區(qū)分呢。
3、一個看似像正方體的長方體圖形在課堂上沒有講給學生,也沒有準備這樣的立體圖形和生活的實際物體。
四、改進措施:
1、課堂中的細節(jié)要在備課時考慮周全,要結(jié)合本班學生特點提前想到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反應,并增加對這樣的反應的應對措施。
2、課需要提前準備,提前準備所用的教具,做到不遺漏。
在備課時遇到問題,一要看書,看教參,二要及時請教其他教師學習經(jīng)驗!
認識圖形教學反思5
《認識物體和圖形》是學生學習空間與圖形的開始。主要是結(jié)合學生的生活實際,使學生認識常見的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等立體圖形,知道它們的名稱,并且能夠辯認這幾種形狀的物體。
上完《認識物體和圖形》,細細回顧,有成功之處也有需要改進的地方。令人滿意的是:
一、準備充分,達到預期效果
小學一年級學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怎樣讓孩子認識生活中的立體圖形,并從實物體中抽象出簡單的立體圖形呢?課前,我作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平日里注意收集好生活中的`物品以備教具使用,如長方體的牙膏盒、藥品盒等,正方體的餅干盒、魔方等,圓柱體的茶盒、茶杯等,球體有乒乓球、皮球等,并在卡片上畫出數(shù)學模型圖,如長方體、圓柱、球的線描立體結(jié)構圖形。同時在課前讓學生按要求收集好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和球的實物各1個,還有各種形狀的立體學具模型1袋。由于準備充分,這堂課學生很感興趣,也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二、精心設計活動,充分感知
好的數(shù)學活動,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節(jié)課的重點是使學生形成各種形狀的比較,能夠辯別這幾種形狀的物體,充分感知其特征。所以,我在設計活動時,重點放在讓學生感受這些物體的形狀,我設計了幾個不同層次的活動。
1、看一看,摸一摸實物,并且在小組內(nèi)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對物體形狀的感受。
2、閉眼想這四種物體的樣子
3、拿到各種形狀的物體后,閉眼摸出它的形狀。
4、閉眼摸實物后,說出其形狀(2人游戲)。
5、小老師說某形狀的名稱,學生摸出相應的實物(4人“*子摸魚”的游戲)。
有學生單獨的活動,也有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活動,還有教師與學生的活動。讓孩子在看一看、比一比、摸一摸、說一說等活動中找到長方體與正方體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發(fā)現(xiàn)圓柱和球的共同點和區(qū)別,在動手操作實踐中直觀感知長方體和正方體不能滾動、圓柱和球能滾動等特征。
不足之處:
首先,這一節(jié)課是孩子們初步接觸簡單的立體幾何圖形,下一課時便是讓學生們探索從立體中抽象出簡單的平面圖形。而其中的“三角形”將由“三棱錐”立體圖形中抽象出來?磥碓谡J識立體圖形時,還應補充認識“三棱錐”知道它也是一種立體圖形,為后面認識平面圖形“三角形”作好充分準備。
其次,組織教學有待大大加強。這樣的活動課,組織教學確實是比較難抓一點,尤其是物體不一樣,現(xiàn)在的小孩都是獨生子女,都比較自私,都想選自己喜歡的好的物體,那更應該多教育,讓他們從小懂得互相謙讓,是一種美德。另外,學具不是玩具,平時用學具時就要教育學生,要讓學生養(yǎng)成輕拿輕放的習慣,這樣老師就不用大聲頻繁地進行組織教學了,從而,可以多出大量的教學時間把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都落到實處,不是走過場。
認識圖形教學反思6
在上課時我在課前的談話中,設計了情境,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導入部分,我通過讓學生認識、觀察生活中經(jīng)常見到的物體動手操作等經(jīng)常見到的物體根據(jù)不同的形狀進行了分類。另外我能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所分物體的不同形狀抽象概括出了三角形、圓、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的名稱,從現(xiàn)實的生活中引出數(shù)學內(nèi)容。通過教師提供的大量實物素材,使學生感受到了生活中就有數(shù)學知識,對要認識的這些圖形有了最直觀的感受,從而讓學生體會到了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通過小組合作、動手給物體分類、觀察分類后每種物體的特點,抽象概括出了每種立的名稱。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對于每一種圖形的.認識都經(jīng)歷了引入抽象給出圖形名稱三步,幫助了學生在直觀的基礎上建立三角形、圓、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的表象。通過,列舉生活中見到的物體,有利于學生把課本上的使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的聯(lián)系起來。
不足之處:
1、上課時學生好動、注意力不夠集中。
2、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學生對長方形的認識是一個難點,由于長方形的的形狀種類較多,學生掌握起來比較困難,我設計的作業(yè)拓展性不夠。
教學改進的措施:
1、讓學生列舉日常生活中見過哪些物體是這些形狀的。把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聯(lián)系起來,使學生慢慢學會發(fā)散地思考問題,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增加學生用數(shù)學的樂趣。
2、精心設計練習,通過小組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在體驗中感悟,以達到加深各類物體特征的認識的目的。
3、給學生提供充分動手實踐的機會,通過觀察、操作、發(fā)現(xiàn),用感觀來體驗不同立體圖形有不同的特點,加深對各平面圖形的認識,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做,用腦想的能力,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合作與創(chuàng)新。
認識圖形教學反思7
本單元在學生上學期的學習立體圖形的基礎上,繼續(xù)學習平面圖形的初步認識。
第一課時為認識常見的平面圖形,目標是使學生直觀認識幾種常見圖形(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圓),能夠辨別和區(qū)分這些圖形,初步建立學生的空間概念。
這一課時我我先帶了一些禮品盒,讓大家說一說什么物體的面是什么圖形,應道學生從物體中分離出面,再從物體表面抽象出平面圖形,初步體會面在體上。再讓學生摸一摸自己的左面,文具盒的面,書面有什么感覺,體會面的.手感。接著出示本課立體圖,問他們有什么好辦法能把這些積木的面畫下來,學生操作實物,師巡視指導。展示學生畫的面,并標注上各個平面圖形的名稱。學生通過分一分,認識各個平面圖形的名稱。學生進行小組進行分類活動,并說明分類理由。小組內(nèi)利用尺子、繩子、剪刀等工具,量一量、比一比、折一折平行四邊形、長方形和正方形,比較著三種圖形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學生匯報相同點:三種圖形都有四條邊,都有四個角。不同點: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的上下兩邊、左右兩邊相等;正方形四邊都相等。
這節(jié)課整體上的非常有條理,就是活動太多,時間沒有控制好,最后的鞏固練習都沒時間來做了。
認識圖形教學反思8
《認識圖形》本課的目標是通過觀察、操作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等立體圖形,初步感知圖形的特征,并能辨認這些圖形。重點是會區(qū)別這幾種立體圖形。
本節(jié)課我是在復習的平面圖形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課前我讓同學們回家準備了一些立體圖形,如:各種盒子和玻璃珠。課堂上,讓學生動手操作,分一分、說一說,你是怎么分的?為什么這么分?學生參與性很高,特別在做小游戲,蒙眼摸一摸,說出你摸的是什么?學生興趣高漲,剛開始是個別學生上臺展示,看到孩子們這么感興趣,我就讓小組合作互動玩這個游戲。
課后我反思這節(jié)課,這堂課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分一分、摸一摸能夠讓學生直觀感知立體圖形的特征,能夠辨認這些圖形并區(qū)別這些立體圖形。但個別學生對于圓柱的'名稱還不太清晰,長方體、正方體會說成長方形、正方形。我收獲最大的是低段孩子學習要建立在興趣濃厚的基礎上學,那會學得輕松,學得開心。在玩中學,學中玩,知識才能更容易掌握。
認識圖形教學反思9
一直任教小學高年級數(shù)學,今年根據(jù)學校安排任教一年級的數(shù)學,知識很簡單,但是怎么教給一年級的小學生,說真的很難,處于幼兒園與小學銜接的階段,教學中抓住孩子的特點很重要。
這次公開課,我講的是蘇教版一年級上冊,《認識圖形》這一課的重點是讓學生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其實是在孩子已經(jīng)對所認識的長方形、正方形、圓等一些平面圖形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所以本節(jié)課讓學生抓住立體圖形的主要特征很關鍵。一堂課下來,我覺得自己做的比較好的方面是:第一、導入新課的設計,通過一個箱子,設置懸念,“猜猜老師今天帶來了什么好東西”立即把學生帶入到課堂中去;第二、課堂環(huán)節(jié)形式多樣,抓住重點反復強調(diào),通過讓學生看積木、分積木、摸一摸研究積木自己總結(jié)四個物體的特征、并通過游戲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抽物體歸類再次辨認,接著閉目回憶,然后有針對性的練習,以及最后通過猜謎語,觀看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建筑圖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很強,課堂效果整體比較好。
當然,這節(jié)課的不足之處還是很多的,很感謝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聽課的李校長和老師們,在自己對一年級教學很困惑的時刻,給自己點亮了一盞明燈,感激每位老師的知無不言,讓自己受益良多,F(xiàn)將各位老師的寶貴建議總結(jié)如下:首先,對一年級的學生,在課堂簡述的時候,專業(yè)術語應盡量避免,應換成學生所能理解的,例如課堂中在詢問學生長方體的“特征”的時候,應換成長方體長什么樣?通俗易懂,孩子們才會更好的接受。第二,在講述長方體和正方體特征的時候應把握好度,學生對于物體面數(shù)的認識還很抽象,不能作為重點,了解就可以。第三,課堂鼓勵性語言太少,對于學生的回答沒有及時的點評,以簡單“很棒”“很好”的評語,過于膚淺。第四,在課堂環(huán)節(jié)的處理上大意,有趣的活動,但沒有收到好的效果,學生在抽到物體的時候,扎堆站到一塊兒,不能很好的進行物體的分類。最后,李校長給我們所有數(shù)學老師提供了一個寶貴的建議就是數(shù)學教學生活化,多用一些生活化的圖片走進課堂,讓孩子們學以致用,更能激發(fā)孩子們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真是一份耕耘,一份收獲,教學是與智慧并存的,不管是低年級課還是高年級的課,每一節(jié)課都是值得深入鉆研的,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只要用心,相信在教學這條道路上會走的越來越好的,為自己加油吧!
認識圖形教學反思10
一年級學生剛從幼兒園的小朋友升為一年級的小學生,他們采用的思維方式是形象思維為主。怎樣讓孩子認識生活中的主體圖形,并以實物體中抽象出簡單的立體圖形呢?課前一段時間里,我作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平日里注意收集好生活中的物品以備教具使用,如長方體的牙膏盒、文具盒等,正方體的餅干盒、魔方等,圓柱體的茶盒、茶杯等,球體有乒乓球、皮球等,并在卡片上畫出數(shù)學模型圖。同時在課前讓學生按要求收集好相關生活物品以作學具。教學中,首先出示我收集的各種圖形,讓孩子們一一識別,然后讓孩子們拿出自己的'學具,試著把自己認為是同一類形狀的物品分在一起,接著出示牙膏盒,讓孩子了解它的大概形狀特征,如數(shù)一數(shù)有幾個面,哪些面的大小是一樣的,這樣引導孩子在有目的的思考中探究并認識,像牙膏盒這種有6個面組成的,對著的兩個面的大小一樣的物體就是長方體,然后我再出一個與牙膏盒的大小不一樣的紙盒,讓孩子觀察說說特點,強化認識長方體,學會變通。接著在孩子們認識長方體實物的基礎上在黑板上貼出抽象的長方體模型圖片,將孩子對長方體的認識,從具象的感知的認識上升到抽象的、理性的認識,并用類似的方法引導孩子認識正方體、圓柱、球,讓孩子在動手操作實踐中直觀感知長方體和正方體不能滾動、圓柱和球能滾動等特征。
這堂課準備還算較充分,課堂設計也符合孩子們的學習特點,整堂課學習氛圍濃。但是在講到長方體與長方形、正方體與正方形的時候,學生很明顯就不能理解了。因此,在以后的課堂中,還需要給讓學生觀察,找到它們的不同之處,進而進行分辨。
認識圖形教學反思11
成功之處:
將游戲活動貫穿其中是低段教學的重點
1、讓孩子對數(shù)學學習產(chǎn)生了愉悅的情感體驗
在教學時,我把復習舊知識融入游戲活動中,利用學生好奇心強的心理特點,通過富有兒童情趣的變魔術 從口袋中依次變出四種立體圖形(正方體、長方體、圓柱、三棱柱)讓學生來猜猜它們都是那些數(shù)學朋友,猜對了我就用展示它們,再人人動手、動腦,通過摸,初步感受物體的面,一下子就抓住學生的注意力,這樣學生的好奇心、積極性充分調(diào)動起來了,使學生輕松地進入了新課,同時對數(shù)學充滿了興趣,達到了復習舊知的目的。
2、在活動中讓孩子學到了知識,培養(yǎng)了能力,發(fā)展了思維
在探索階段(體,到,面的認識)我設計了找、畫、說、做、拼等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數(shù)學。學生通過找、描、分,在小組交流的基礎上,認識這幾種平面圖形并體會面在體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描一描,畫一畫這一環(huán)節(jié)中,通過設計富有童趣而具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激發(fā)了學生主動思考和創(chuàng)造的欲望。如:師:這些圖形的家都安在這些物體上,你能想辦法把他們從物體上搬下來嗎,單獨留在紙上嗎?孩子們積極開動腦筋想到了很多的辦法,可以把立體圖形放在紙上,用鉛筆沿著立體圖形的邊畫出來?梢园盐矬w用紙包住,然后使勁按他的邊,這樣就可以看到圖形了。在學生或自己、或合作在其他物體的面上尋找平面圖形時,他們用剛才找到的那幾種辦法很快就找到了,極易地體會到了面從體出,并讓孩子說說是從哪個圖形上面搬下來的,從而融化了教學難點。而且,在探究合作的過程中,觀察能力、動手實踐、語言表達、合作交流等能力都得到了鍛煉,體會到了解決問題方法和策略的多樣性。
3、讓孩子體會數(shù)學就在生活中,感受數(shù)學美
在學習了新知之后,學生在生活中尋找平面圖形,利用平面圖形組成漂亮的圖畫時,孩子們明顯很興奮,在最后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我還安排了讓孩子們用自己的雙手去創(chuàng)造出一個屬于自己的獨一無二的有趣圖形他們都感受到了數(shù)學在生活中不僅很有用而且數(shù)學還很美!
不足之處:
1、教學常規(guī)管理方面有待提高,特別在學生對于學具的操作上,大部分孩子很聽話的按照老師的話去做了,還有一小部分的孩子總在擺弄自己的學具,等我講到下面的部分時,這部分孩子就沒有聽到,也就達不到好的學習效果,課堂效率也降低了。
2、小組合作和全班交流中的引導不夠明確,使少部分學生在操作時無目地,教學設計時沒有充分的考慮到實際操作時,孩子們卻是截然不同的表現(xiàn),例如有的孩子在小組活動時僅僅是個旁觀者,而沒有真正的投入到活動交流中去。這也需要我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注意關注每一個孩子,力求讓所有的孩子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fā)展和提高。
3、多關注學困生的掌握情況,有些孩子在幼兒園時就已經(jīng)學會認識了這幾種圖形的'特征,但對于學習較差的那部分孩子而言,掌握起來相對就要困難許多,由于學困生大部分也是學習習慣較差的孩子,所以對于他們的關注我還做的不夠。
今后需要加強的地方
1、加強孩子的常規(guī)訓練,例如在操作學具方面,能很好地鍛煉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讓孩子在這方面做到有收有放,該拿出來的時候就整齊快速的拿出,該收起來的時候就迅速的收好并擺在指定的位置。
2、數(shù)學課堂教學,要給學生提供自我思考、自我探索、自我發(fā)現(xiàn)、自我實現(xiàn)的實踐機會和積極的情感體驗,使學生在一種心理自由與心理安全的狀態(tài)下,自主的學習,大膽的創(chuàng)新,主動的發(fā)展。例如在用什么方法找出物體的面,讓學生小組合作解決問題,在展示學生的探索結(jié)果是不急于評價是很好的做法,讓學生自己評價,讓學生成為主體,老師是引導者。如果老師直接講授,學生可能比較難以理解,只有通過自己的探索,找出方法所在,這樣掌握的知識是比較扎實的。
這節(jié)課我覺得教學的最大特點在于以活動為載體。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體驗數(shù)學;在活動中交流,建構數(shù)學;在活動中發(fā)展,創(chuàng)新。透過學生的這些反應,讓我真切地感受到,新課改下的數(shù)學教學一定要從孩子們出發(fā),勇于開拓、敢于創(chuàng)新,創(chuàng)設孩子們喜歡的各種實踐活動。讓他們在活動中增長知識,獲得各種能力。
認識圖形教學反思12
教材把認識平面圖形的內(nèi)容編排在《認識立體圖形》之后,它通過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的關系引入教學。因為在現(xiàn)實生活中學生直接接觸的大多是立體圖形,隨時隨地都能看到物體的面。這樣就可以根據(jù)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通過豐富的學習活動幫助其直觀認識常見的平面圖形。
在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三棱柱的基礎上,讓學生用摸一摸、找一找、畫一畫等方法,從物體上“分離”出面,研究面的形狀,形成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的表象,讓學生體會到“面”在“體”上。這樣安排既蘊含了面與體的關系,使學生在整體上直觀認識這幾種平面圖形,也符合了低年級兒童的.認知規(guī)律,有利于他們主動地認識平面圖形。教材強調(diào)在活動中掌握知識,其設計的若干具有開放性的活動,既可以將學生所需掌握的知識蘊含在活動中,又滿足不同特點學生的需要。通過學生親自動手操作,有利于學生培養(yǎng)空間觀念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又自然地完成學習過程。并且教材選取的題材符合兒童的年齡特征,生動有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1、強調(diào)數(shù)學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興趣通過“說說生活中在哪兒見過這些平面圖形”這一問題情境,既引導學生回顧前面學習的立體圖形,也自然地過渡到平面圖形的認識;更密切了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調(diào)動了學生原有的生活經(jīng)驗,使學生覺得數(shù)學有用,數(shù)學就在自己的身邊。課堂上學生始終樂此不疲,興趣盎然。整個數(shù)學學習活動充滿情趣,有的學生甚至忘了在上課,直接走到其他孩子旁邊與他人做一些交流。
2、共同操作,獨立思考,學會初步合作與交流本節(jié)課是通過大量的動手操作來完成的,利用“摸”面、“找”面、“畫”面、“說”面幾個環(huán)節(jié)的學習活動,既注重讓學生以自己內(nèi)心的體驗來學習數(shù)學,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運用數(shù)學進行交流的意識,又使學生初步感知這些實物(模型)的表面,獲得對平面圖的感性認識,體會“面”由“體”的得和“面”與“體”之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觀察能力、動手操作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分析、比較、概括的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而在畫一畫這一環(huán)節(jié)上,學生通過合作操作,把任務完成得比較理想,也得到了比較令人滿意的效果。并且在以上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對于合作與交流有了初步的感知,知道小組成員應該互幫互讓。因為在老師讓他們找出自己最喜歡的立體圖形的時候,,是高高興興地拿起其他物體與同組小朋友進行交流,有個別學生與別的同學商量著互換手中的物體。
3、初步滲透分類的思想在讓學生操作得到平面圖形之后,我沒有把學生的作品放在實物投影上加以展示其畫得如何的端正,而是直接要求學生把圖形貼到黑板上各種圖形所在的相應位置。在貼的時候有幾個小孩把位置貼錯了,給其他小孩多了一個重新分類的機會,這可真是一件好事。這樣的安排既把學生的作品做了展示,又讓學生把各種圖形進行了分類,并且初步滲透了分類的思想,為下一部分內(nèi)容的學習做了鋪墊。
認識圖形教學反思13
執(zhí)教復習課《空間與圖形》第一課時《圖形的認識》后,我感受頗深,現(xiàn)談談自己的一些想法。
《空間與圖形》是六年級數(shù)學總復習第二版塊的內(nèi)容,《圖形的認識》是第二版塊的第一個課時,主要是總體把握小學階段學過的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涉及內(nèi)容點多,覆蓋知識面廣,在設計導學案時,我一直擔心學生的展示難以把握一個“度”,正是因為有了太多的擔憂,所以課堂上我一直沒有作解釋,沒敢就學生的展示發(fā)表自己的觀點,沒敢就學生的展示補充必要的內(nèi)容,甚至連學生的錯誤也是一筆帶過,……所有的這一切,只是為了給學生充足的展示時間,否則時間肯定不夠用,必然造成拖堂,完不成學習目標等不良后果,殊不知,這樣的做法讓數(shù)學課沒有深度,沒有廣度,沒有遠度,學生的學習只是停留在表面現(xiàn)象,根本沒有深入到問題的實質(zhì),我在想,我是不是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課改勢在必行,我們要與課改一同成長。平時的'課堂除了借鑒別人成功的課改經(jīng)驗外,一定要切合自己的學生實際,一定要有自己創(chuàng)新的做法和獨到的見解。
就這一節(jié)課而言,學生的整體表現(xiàn)挺好,自始至終能夠以飽滿的學習熱情參與數(shù)學學習的每一項數(shù)學活動,但學生的基本功還有待進一步提升,如:學生在展示環(huán)節(jié)的口語表達欠嚴密,欠斟酌;學生在展示環(huán)節(jié)的展板書寫欠工整,欠認真;學生在展示環(huán)節(jié)的展示內(nèi)容欠條理,欠系統(tǒng),不用說,學生的口語功,學生的書寫功,學生的計算功亟待提高。
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教師的基本功也需要再修煉,再上一個新臺階,才能適應新模式下的課改需求,如:處理教材的能力、駕馭課堂的能力、編寫學案的能力、應對突發(fā)的能力等,凡此種種,給現(xiàn)階段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我們必需銳意改革,積極進取,才能致力于教育的深入課改。在這節(jié)數(shù)學課上,一學生在展板上展示的“平行四邊形是特殊的長方形”顯然是一個錯誤,我只是在這句話的關鍵處畫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希望引發(fā)學生的思考,讓他們自己去解決,更希望馬上有孩子站起來說:“我糾錯,……”但所有的孩子一時無語,于是,我把這個簡單的問題,一句話就能解決的事兒,留給學生課后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現(xiàn)在想來,也許這樣處理并不恰當,抓住難得的契機,當即糾正,可能會更好。慶幸的是,結(jié)束新課的時候,我的一句話“下課的鈴聲已經(jīng)響過,一個大大的問號在老師頭腦中揮之不去!蹦莻孩子當即站起來說:“長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蔽依^續(xù):“問題解決了,但探究的腳步不能停息……”
總之,這節(jié)課,學生自主學習、展示交流、達標測試完成情況良好,學生進步了,學生在課改中長大了,我們老師更要挑起課改的擔子,乘勝追擊,勇往直前!
認識圖形教學反思14
一年級學生剛從幼兒園的小朋友升為一年級的小學生,根據(jù)他們的年齡特征,他們采用的思維方式是形象思維為主。怎樣讓孩子認識生活中的主體圖形,并以實物體中抽象出簡單的立體圖形呢?課前一段時間里,我作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平日里注意收集好生活中的物品以備教具使用,如長方體的牙膏盒、藥品盒等,正方體的餅干盒、魔方等,圓柱體的茶盒、茶杯等,球體有乒乓球、皮球等,并在卡片上畫出數(shù)學模型圖,如長方體、圓柱、球的線描立體結(jié)構圖弄。同時在課前讓學生按要求收集好相關生活物品以作學具。教學中,首先出示我收集的'各種圖形,讓孩子們一一識別,然后讓孩子們倒出自己的學具,試著把自己認為是同一類形狀的物品分在一起,接著出示牙膏盒,讓孩子了解它的大概形狀特征,如數(shù)一數(shù)有幾個面,哪些面的大小是一樣的,這樣引導孩子在有目的的思考中探究并認識,像牙膏盒這種有6個面組成的,對著的兩個面的大小一樣的物體就是長方體,然后我再出一個與牙膏盒的大小不一樣的紙盒,讓孩子觀察說說特點,強化認識長方體,學會變通。接著在孩子們認識長方體實物的基礎上在黑板上貼出抽象的長方體模型圖片,將孩子對長方體的認識,從具象的感知的認識上升到抽象的、理性的認識,并用類似的方法引導孩子認識正方體、圓柱、球,讓孩子在看一看、比一比、摸一摸、說一說等活動中找到長方體與正方體的相同點一不同點;發(fā)現(xiàn)圓柱和球的共同點和區(qū)別點,在動手操作實踐中直觀感知長方體和正方體不能滾動、圓柱和球能滾動等特征。
這堂課準備還算較充分,課堂設計也符合孩子們的學習特點,整堂課學習氛圍濃,我和我的學生們都感到很輕松愉快。課后我仔細回味,這堂課的目標是達到了,但學覺得對教材資源的挖掘不夠深,還應注意知識的拓展與延伸。比如,只注意了教材知識點的突破,只追求了“求同”,統(tǒng)一認識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等立體圖形,但實際不能歸入那些圖形中,如像“ ”這樣的圖形與長方體應區(qū)別開來,“”這樣的圖形應與圓柱區(qū)別開來,“ ”應與球區(qū)分開來。還有一種特殊的長方體,它有兩個面是正方形的,有可能一些孩子會誤認為是正方體,而它實際屬長方體,應讓孩子對照長方體與正方體的各自特點,這樣很容易就分辯出來了。
這一節(jié)課是孩子們初步接觸簡單的立體幾何圖形,下一課時便是讓學生們探索從立體中抽象出簡單的平面圖形。而其中的“三角形”將由“三棱錐”立體圖形中抽象出來?磥碓谡J識立體圖形時,還應補充認識“三棱錐”知道它也是一種立體圖形,為后面認識平面圖形“三角形”作好充分準備。
思量之后,我在教學“認識平面圖形”時,開課提出疑難以解決上堂課的遺留問題,彌補所欠缺的知識,進一步完善孩子對簡單的立體圖形的認識,并為本堂課的“認識簡單的平面圖形”作為鋪墊。這個開課讓孩子們感受到探索知識的樂趣,培養(yǎng)了孩子的發(fā)散思維,求異思維,以及辯證地分析問題的能力。
認識圖形教學反思15
“空間與圖形”是七年級第四章的教學內(nèi)容,本人結(jié)合多年的教學實際,體會出通過本章知識的學習,學生不僅能認識一些基本的圖形,了解一些基本圖形的性質(zhì),從不同的方向觀察物體等十分現(xiàn)實的內(nèi)容,感受豐富多彩的圖形世界。在這些內(nèi)容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將感受到空間與圖形和自然社會以及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感受其文化價值,進一步豐富數(shù)學學習的成功體驗,激發(fā)對空間與圖形的好奇心,初步形成積極參與數(shù)學活動,主動與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識。
“圖形認識初步”給教師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數(shù)學環(huán)境的素材,教材中每一小節(jié)的課題都是那么親切、有趣,插圖、想一想、做一做、讀一讀、試一試無不吸引著學生參與其中,感受著探索、創(chuàng)造、求知、合作的美。要教好這一章,教學方法和形式都與以往的教學不同,要做好充分的準備。首先熟悉教材,把握教材編寫的意圖:吸引學生、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在教學中給學生動手操作的時間和空間,給他們展示自己探索、發(fā)現(xiàn)的過程和平臺,充分的肯定和鼓勵他們,使他們樹立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其次,要準備好教具、課件、學具,這一章的學習需要很多實物、模型、圖片,還有許多需要老師帶領學生課堂實踐的操作,如疊一疊、做一做、試一試等,這些需要老師提前布置預習,有的要求學生回家準備,有的需要老師準備好在課堂上提供給學生使用,這些工作十分繁瑣、費時,教師必須落實,否則會影響上課的效果。
教師布置任務時要求清晰、到位,再給予相應的評價和鼓勵,不但學生準備學具時積極,形成良好預習習慣,而且,課堂學生參與度和積極性都很高,課堂效率會有很大的提高。在較為抽象的內(nèi)容如:從不同方向看這節(jié)教學中,學生準備學具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在學生動手操作的基礎上,利用了多媒體課件,顯示用一個平面截正方體、圓柱體、圓錐體時的截面情況,畫面清晰美麗又富于趣味性,給學生帶來很大的樂趣,同時達到了把抽象問題具體化的功效。在生活中的圖形一課中,我收集了很多美麗圖片在電腦中,上課時投影給學生,讓他們找出熟悉的.幾何圖形,這些都極大的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收到很好的效果。在學科活動中我們針對教材中內(nèi)容,利用簡單的幾何圖形(兩個圓、兩個三角形、兩條平行線)為構件,構思出一副獨特且有意義的圖形,并配以貼切、幽默的解說詞。通過課堂上的分組討論和集體創(chuàng)造,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積極主動、興趣高漲,課堂的授課效果也很理想,有的學生甚至設計了兩、三個圖案,所設計出的圖形也很有意義,充分體現(xiàn)了他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教師在鼓勵學生探索有關數(shù)學問題的過程中,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亮點,對他們實施激勵性評價,使他們自覺克服學習中的各種困難,用頑強的意志、堅韌的毅力去解決一個又一個問題,從而體驗到探索成功帶來的歡樂。在數(shù)學教學中,當學生取得點滴進步時,教師一臉真誠的微笑、投以信任的目光、贈給熱烈的祝賀等,會給予他們精神上的激勵。當學生經(jīng)過努力暫時沒有取得成功時,如果教師投以期待的目光、贈給溫馨的話語,會給予他們精神上的鼓勵。以上是我在探索中一些實例。我的想法和做法是:“生活經(jīng)驗(解決)數(shù)學問題(獲得)數(shù)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旨在使數(shù)學教學更貼近學生的生活,使學習變得有趣、生動、易懂,并會把數(shù)學知識運用于實踐,使數(shù)學變得更有活力。
【認識圖形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認識圖形》教學反思04-12
《認識立體圖形》教學反思04-17
數(shù)學認識圖形教學反思01-29
認識圖形二教學反思03-04
《圖形的運動》教學反思03-13
有趣的圖形教學反思03-17
圖形的旋轉(zhuǎn)教學反思06-23
《空間與圖形》教學反思03-19
一年級認識平面圖形教學反思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