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臺灣海峽氣候特點是什么
臺灣海峽簡稱“臺!保歉=ㄊ∨c臺灣省之間連通南海、東海的海峽。下面是百分網(wǎng)小編給大家整理的臺灣海峽氣候特點簡介,希望能幫到大家!
臺灣海峽的氣候特點
臺灣海峽季風交替明顯,頻繁的偏北風非常強勁。每年10~4月東北風為主;6~8月西南風為主。
每年強烈的臺風伴隨暴雨,造成潮水位變化劇烈,對沿岸侵蝕很強烈。
臺灣海峽屬南亞熱帶、北熱帶季風氣候。中部氣溫平均最高28.1℃,最低15.9℃。西北部受大陸影響,氣溫年差較大;東南部受海洋影響,年差和日差較小。10月至翌年3月多東北季風,風力達4~5級,有時6級以上;5~9月多西南季風,風力3級左右。7~9月多熱帶氣旋,每年受熱帶風暴和臺風影響平均5~6次,中心通過平均2次。陰雨天較多,但降水量較兩岸少,年降水量800~1500毫米;東北季風期、西南季風期多,秋季較少。海峽中霧日較少,澎湖列島年平均3~4天;兩側近岸霧日較多,東山島、馬祖列島和高雄一帶,每年超過30天,其余在20天以下。
受黑潮影響,水溫較高,鹽度和透明度也較大。年平均表層水溫17~23℃,1~3月水溫最低,平均12~22℃;7月最高,平均26~29℃、平均鹽度33%,西北側30%~31%,東南側為33%~34%。透明度東部大于西部,平均3~15米。水色東部藍色,西部藍綠色,河口或氣候不良時呈綠黃色。
福建沿岸、澎湖列島和?诓吹匾员迸_灣西岸為正規(guī)半日潮;?诓吹匾阅吓_灣西岸為不正規(guī)半日潮;其中岡山至枋寮段為不正規(guī)全日潮。潮差西部大于東部,西部金門島以北為4~6米,往南顯著減;東部中間大于兩端,后龍港達4.2米,?诓吹睾偷蹫2.6米,?诓吹匾阅蠟0.6米,澎湖列島1.2~2.2米。后龍港至海壇島一線以北,漲潮流向西南,落潮流向東北,流速0.5~2節(jié);以南流向與上述相反。流速在澎湖列島附近較大,東南部可達3.5節(jié)。
海峽為東海風浪較大地區(qū)。涌浪多于風浪,以4級浪最多,占全部海浪42%,5級占28%,大于5級的占8%。東北季風季節(jié),以東北-北向浪為主。西南季風季節(jié)以西南-南向浪為主。在冬季寒潮和夏季熱帶氣旋影響下,可形成8~9級浪。洋流為北上的黑潮西分支和南海暖流及南下的浙閩沿岸流所控制,并受季風影響。夏季沿岸流停止南下,整個海峽為西南季風流和黑潮西分支結合的東北流,流速一般0.6節(jié),澎湖水道達2.3節(jié)。冬季受東北季風影響的沿岸流南下,西部和中部為西南流,流速約0.5節(jié);東部的東北流減弱,當東北風強勁時,表層甚至改變?yōu)槲髂狭鳌?/p>
臺灣海峽的地理特點
概況
臺灣海峽(Taiwan Strait)是中國臺灣島與福建海岸之間的海峽,被稱為“海上走廊”。
理論上屬東海海區(qū),南通南海。南界為臺灣島南端貓鼻頭與福建、廣東兩省海岸交界處(一說為鵝鑾鼻與南澳島南端)連線;北界為臺灣島北端富貴角與平潭島北端癢角(一說為黃岐半島北茭咀)連線。呈北東—南西走向,長約370公里。北窄南寬,北口寬約200公里;南口寬約410公里;最窄處在臺灣島白沙岬與福建海壇平潭島之間,約130公里。總面積約8萬平方公里。
海底地貌
海峽屬東海大陸架淺海。在古生代和中生代,還是華夏古陸的一部分。第三紀始新世的大規(guī)模海侵,海峽及兩側均成海洋。
中新世喜馬拉雅造山運動中,臺灣島聳起成陸,形成海峽地形的基本輪廓。第四紀冰期時海峽經(jīng)歷多次海陸變遷,距今約6000年前,始形成當今的海峽地形。
水深
海峽大部水深小于80米,平均水深約60米。西北部較平坦,東南部坡度較大,中間有島嶼和淺灘構成弧形降起帶。東西兩側各有20米和50米水深的兩級階地。東側階地較窄,50米等深線距岸一般為10~20公里;西側階地向外延伸,寬度較大,50米等深線距岸達40~50公里,并在幾處河口外有橫切的峽谷。南口有臺灣淺灘,與西南階地相連,由900余個水下沙丘組成,呈橢圓形散布,東西長約140公里,南北寬約75公里,水深10~20米,最淺處8.6米,灘上有急流,水文情況復雜。臺灣島臺中以西有臺中淺灘,與東部階地相連,東西長100公河里,南北寬18~15公里,水深最淺處9.6米。兩淺灘之間為澎湖列島巖礁區(qū),南北長約70公里,東西寬46公里,由島嶼、礁石和許多水下巖礁組成,北部島礁分布較集中,水道狹窄;南部島礁分散,水道寬闊。有四大島:海壇島、南日島、金門島、南澳島。
澎湖水道
澎湖島與臺灣島之間為澎湖水道,南北長約65公里,寬約46公里,為地殼斷裂形成的峽谷,水深由北部70米向南漸深至160米;再往南延伸,水深達1000余米,為海峽最深處,連通南海海盆。澎湖水道為臺灣島西岸南北之間和臺澎之間連系的必經(jīng)通道。另一峽谷為八罩水道,東西走向,寬約10公里,水深70余米,分澎湖列島為南北兩群,為通過澎湖列島的常用通道。
臺灣海峽的海洋資源
臺灣海峽資源豐富。這里寒暖洋流交匯,海水交換暢通,魚蝦種類多,是我國重要漁場之一。主要漁產(chǎn)有:鲯魚、鯊魚、魷魚、鯛魚、鮪魚、鯔魚、虱目魚等,其中鲯、鮪和鯊為這里三大漁產(chǎn)。鮪魚,每條平均50多千克,味道極好,又可生食。海峽兩岸人工養(yǎng)殖牡蠣與虱目魚很多。相傳,鄭成功收復臺灣后,曾倡導人們飼養(yǎng)虱目魚。這種魚,體長可達1米多,肉白色,味鮮美。養(yǎng)殖面積約上百萬畝。另外,兩岸還養(yǎng)殖了各種貝藻類,其中連江縣曉沃是著名的花蛤之鄉(xiāng)。這里的石花菜、紫菜、龍須菜等也很多,尤以澎湖列島的石花菜最為有名。紫菜以海譚島的最好。
海峽底部富集油氣資源,估計約有2萬平方公里的地方,是很有希望的遠景區(qū)。還有鈦鐵、磁鐵、金紅石、獨居石和鋯石等礦,品位高,儲量大。
【臺灣海峽氣候特點是什么】相關文章:
遼寧的氣候特點是什么氣候03-21
遼源的氣候特點是什么氣候06-09
齊齊哈爾的氣候特點是什么氣候06-29
陜西的氣候特點是什么氣候06-05
商洛的氣候特點是什么氣候12-15
紹興的氣候特點是什么氣候06-08
江孜的氣候特點是什么氣候01-17
常州的氣候特點是什么氣候類型04-18
達沃斯的氣候特點是什么氣候類型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