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走一步再走一步初一語文教案
課文研討
一、整體把握
閱讀這篇課文,可以學到作者小時候“在那座小懸崖上所學到的經驗”,這是戰(zhàn)勝一切艱難險阻的人生經驗。無論怎樣的危險和困難,只要把它分解開來,分解為一小步一小步,困難就不大了!澳阒灰胫闶窃谧咭恍〔健,“走了這一步再走下一步”,一步一步走下去,有天大的困難也可以闖過來。
關鍵是化整為零。大困難是由小困難組成的,小困難是不難戰(zhàn)勝的,一步一步戰(zhàn)勝了小困難,最后就是戰(zhàn)勝了巨大的困難。當然,重要的還在于走好每一步,一步一步堅持不懈地走下去。
這種人生經驗,給人以戰(zhàn)勝一切艱難險阻的信心!拔摇迸赖绞,上不去,下不來,陷于絕望、恐懼,聽了父親的話,覺得一小步,“似乎能辦得到”,第一步成功,“頓時有了信心”,第二步成功,“信心大增”。這個經驗,使他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能對付一切。
作者從一件往事,感悟到一個人生哲理,成為一筆精神財富。這給我們一個啟示,生活中要善于感悟,要善于從事件中悟到道理。哲理是有普遍意義的,善于感悟,人就會聰明起來。感悟對于寫作也極重要,這篇課文記敘的雖然只是一次歷險,立意卻很高,富有教益。
一篇課文,可以從不同角度去探究,獲得多方面的教益。父親眼看孩子在懸崖石架上下不來,明知一不小心就會摔死?墒撬⒉簧先ゾ茸o孩子。細讀父親怎樣教孩子下來,很有意思?磥恚@位父親深知,如果自己上去救,孩子自己的能力就毫無長進。他讓孩子自己下來,經受一次歷練,增長勇氣和經驗。事實上,“我”確實從中得到了難忘的經驗。這個父親是很懂得怎樣訓練孩子的,自己只給予指導、鼓勵,這樣可以使一個孱弱的孩子獲得信心,變得勇敢。從孩子的角度來說,路要自己走,不能老是讓大人抱著走,在自己走的過程中,要從大人那里接受經驗。
再看五個孩子。是杰利去把父親找來的,他是富有友情的。其他四個孩子呢,則把“我”丟在那兒不管,還無情地嘲笑,對一起玩的伙伴竟然如此,真夠惡劣。
記敘的周密值得借鑒。為什么五個孩子都能爬上崖頂,而“我”只能爬到三分之一高度的巖石架,而且上不去,下不來,嚇得要死呢?文章多處提到自己的病弱,就是伏筆。幾處提到杰利,筆筆都見匠心。關于懸崖,既說明其險,又說明險的程度,都是必要而周密的交待!拔摇钡男睦砘顒右矊懙煤芎茫档么。
二、問題研究
1、開頭為什么突出“悶熱”?
開頭一段是說孩子們怎么會想到爬懸崖的,寫天氣悶熱,就寫了動因,他們是想爬到懸崖上去涼爽涼爽。
2、為什么下文與悶熱照應的語句一點也沒有呢?
確實沒有,看來是個缺點,最好是前后有所照應。
3、未段說“看到前途茫茫而灰心喪氣”,又說“直到抵達我要到的地方”,既然要到的地方“很明確”,為什么又說“前途茫!蹦?
這里“前途茫!钡囊馑际遣恢涝鯓硬拍艿诌_我要到的地方,困難重重,舉步維艱。
練習說明
一朗讀課文,復述故事情節(jié),說說你從中悟出了什么生活哲理。
本題著眼于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理解中心意思。既練朗讀,又練說話。朗讀要以“讀音準確,停頓恰當,能初步讀出語氣”三點要求給予指導和評價。
本文蘊含的哲理: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對怎樣的艱難險阻,只要把大困難分解為小困難,一個一個地認真地解決小困難,終將戰(zhàn)勝巨大的困難,贏得最后的勝利。
二在下邊兩種情況下,你將分別說些什么,做些什么,說出來與同學交流一下。
1、假如“我”的父親沒有來,你作為“我”的同學,將怎么辦?
2、假如你是“我”,孤身一人在懸崖上,將怎么辦?
本題讓學生走進課文,培養(yǎng)患難與共的愛心,同時激勵勇敢精神。本題又是口語交際訓練,應熱情鼓勵學生發(fā)言,讓學生自由言說,教師可因勢利導。
三生活中難免遇到過困難,你遇到過什么困難?是怎樣處理的?有什么經驗教訓?寫出來,張貼在教室里。
本題結合課文,引導學生總結人生經驗。這既是練筆活動,又是交流活動。沒有字數(shù)規(guī)定,但宜短小精悍。書寫標題,設計花邊要求美觀。張貼,布置專欄,可指定若干同學,負責編輯。
教學建議
一、抓住重點進行探究。
探究的重點,主要放在篇末所說的“經驗”上面,探究“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含義。
可以設計一些問題引導學生研究:把艱難的歷程分成一小步一小步是什么意思?面對艱難險阻,“不要想著距離有多遠。你只要想著你是在走一小步”,這有什么好處?“走了這一步,再走下一步”,又意味著什么?
二、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課文。
研討“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含義之后,可以再從父親教子的角度,讓學生思考:父親為什么不怕孩子失足摔死?為什么不上去抱他下來?從這個角度去思考,可以發(fā)現(xiàn)一個新的問題,得到新的啟示。
三、教學設計
指導思想
1、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2、培養(yǎng)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chuàng)造性閱讀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創(chuàng)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huán)節(jié),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
3、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1、導語
(1)讓一個同學讀“導語”。
(2)“導語”補充。
“導語”中說“寫的是‘我’童年時一次‘脫險’的經歷”,既然是“脫險”,那么,是什么險呢?怎么會陷入險境的呢?又是怎么能脫險的呢?時隔57年,65歲的作者為什么要寫這次經歷呢?說“其中蘊含著生活的哲理”,是什么哲理呢?
2、默讀
默讀要注意速度,要從每分鐘300字提高到500字,本文大約1500字,要求4分半鐘看完。到時說“時間到”。
3、復述故事情節(jié)
(1)復述前的準備──搶答:
──故事發(fā)生在美國哪個城市?
──故事發(fā)生在什么時間?
──爬懸崖的一共幾個孩子?有名字的有哪兩個?
──那座懸崖有多高?巖石架有多高?
(2)把故事分成兩部分,前一部分可謂“冒險”,后一部分可謂“脫險”,請一個同學復述“冒險”,一個同學復述“脫險”。
(3)根據(jù)復述的得失,想一想自己的默讀應該怎樣改進。把經驗記下來。
4、字詞教學
看課本列出的詞語,看注釋,查詞典,讀一讀,講一講。
5、朗讀訓練
要求: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注意發(fā)音、停頓、重音、語調、速度。
6、課文主旨研討
(1)從課文內容看,標題“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什么意思?
(2)在人生道路上,面對困難,“走了這一步,再走下一步”是什么意思?
(3)一個巨大的困難分成“一步一步”,是什么意思?
(4)為什么不要想著距離有多遠?
【走一步再走一步初一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10-19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優(yōu)秀04-24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精選11篇)11-21
《走一步,再走一步》優(yōu)秀教案(精選10篇)08-15
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教學設計07-08
初一語文《走一步,再走一步》的課后練習題09-16
七年級語文《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