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熱是怎樣傳遞的》教學設計(通用7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熱是怎樣傳遞的》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熱是怎樣傳遞的》教學設計 1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熱總會從溫度較高的一端(物體)傳遞到溫度較低的一端(物體);
2、通過直接接觸,將熱從一個物體傳遞給另一個物體,或者從物體的一部分傳遞到另一部分的傳遞方法叫熱傳導。
過程與方法:
1、設計實驗觀察熱傳導的過程和方向。
2、用文字或圖示記錄、交流觀察到的關于熱是怎樣傳遞的現象。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保持積極的觀察探究熱傳遞的興趣。
2、體驗通過積極思考和探究獲得的成功喜悅。
【教學重點】
設計實驗觀察熱傳導的過程和方向。
【教學難點】
通過分析熱傳導過程中的共同特點,認識熱是怎樣傳導的
【教學準備】
為每組準備:鐵架臺、銅棒、火柴、牙簽、蠟盤、酒精燈、凡士林、試管夾等。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創(chuàng)設情境:用酒精燈為銅棒加熱
(1)老師現在在干什么?
(2)加熱一會兒后,如果我用手碰一下這兒怎么樣? (指銅棒的右端)
(3)我們在銅棒的左端加熱,怎么右端也會燙手呢?你怎么知道的?(學生舉生活中的例子。)
2.從我們的生活中同學們發(fā)現了熱會傳遞,那熱是怎樣傳遞的呢?(板;課題)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
【設計意圖】:對于熱傳遞的現象,學生并非一無所知,在生活中他們有過許多無意識的經歷。因此,創(chuàng)設情境,用酒精燈為銅棒左端加熱,他們都很自然地能說出金屬棒的右端會燙手。這時,一個“你怎么知道的?”問題,讓學生回歸到生活里去學科學。在此基礎上, “熱是怎樣傳遞的呢?”這個問題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這一節(jié)課所要研究的問題上,他們自然而然的進入愉快主動的學習情境,強化了有意注意,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望、探索興趣。
二、探究熱的傳遞
1.熱在金屬條中的傳遞
(1)同學們,你們有沒有看到熱在銅棒上是怎樣傳遞的?能不能用手去摸摸看?看不見,又不能碰,那我們怎么知道熱在銅棒上是怎樣傳遞的呢?能不能通過我們的努力,設計一個實驗,讓看不見的現象變?yōu)榭吹靡姡?/p>
(2)我為你們提供一些材料,除了這些器材外(給銅棒加熱的實驗器材),老師還給大家準備了牙簽和凡士林。(介紹材料)這個小盒子里裝的就是凡士林,這種材料很特別,在常溫下有一定的粘性,可以粘住一些細小的物體,但是遇到熱它就會熔化,不能再粘住牙簽了。
(3)下面就利用這些材料以小組為單位來設計一個實驗,讓大家親眼“看”到熱在銅棒上傳遞的過程,請把你們的方法畫在實驗記錄表一中。
(4)學生分組討論設計一個實驗,畫出實驗方法。(教師巡視)
【設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提出問題“熱在銅棒上是怎樣傳遞的,能不能通過我們的努力,設計一個實驗,讓看不見的現象變?yōu)榭吹靡?”給學生自主設計實驗的平臺,讓他們嘗試著自主設計實驗,經歷思維探究。對于孩子們來說,科學真正開始于當他們意識到可以通過自己的行為找出事情真相的那一刻。同時,為學生提供一組有結構的實驗材料進行實驗設計,不僅節(jié)約了時間,而且提高了教學效率。
(5)匯報、交流實驗方案(鼓勵學生想出在金屬條不同部位加熱的方法,如一端加熱、中間加熱等)
教師預設問題:
a很多組已經完成了實驗設計,我們先請這組來匯報一下。其他組認真聽,看看他們設計得怎樣?
b有不一樣的設計嗎?
c如果學生說到牙簽數不同,問:粘一根好還是三根好?(多根可以看到熱在銅棒上傳遞的過程)你們猜測一下牙簽掉下的順序是怎樣的?
d如果學生說到加熱點不同。問:可以嗎?(換個方向看看情況是怎樣的。)
e為了更好地完成這個實驗,我們還應該注意什么呢?(凡士林要盡可能粘一樣多,牙簽大小,重量一樣,牙簽粘的位置要在同一高度上,注意安全,分組在不同的加熱點做實驗等)
【設計意圖】:我希望學生能在開放的、沒有教師指導的環(huán)境中,展開思維,發(fā)散思維,設計出很好的實驗來,自己用實驗來驗證。但是五年級的學生考慮問題還是欠周到的。因此設計了匯報交流實驗方案,通過幾個小問題,在同伴互助中完善自己的實驗方案,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嚴密性。
(6)同學們考慮得真周到,把為了實驗能順利完成,老師這兒還有一個溫馨提示,我們一起來閱讀一下,
課件出示溫馨提示:
1.小組分工合作,實驗裝置都裝好后再加熱,注意酒精燈的使用方法。
2.認真操作,仔細觀察實驗現象,填寫好記錄表。
3. 不能用手直接接觸實驗中或實驗后的銅棒。
(7)下面請各小組選擇其中一個加熱點進行實驗。比一比哪個組合作得好,完成得快。
學生實驗,教師巡視。
(8)交流實驗現象:
你觀察到什么現象?牙簽掉落的先后次序說明了什么?(酒精燈火焰的熱傳遞給金屬絲的一端,然后沿著銅棒慢慢地向另一端傳遞,或酒精燈火焰的熱傳遞到金屬絲的中間,然后慢慢地向兩邊傳遞)。(依次分組匯報)
(9)小結:同學們看,無論在銅棒的哪個位置加熱,熱在銅棒上的傳遞是有規(guī)律的。誰來說說熱在銅棒上是怎樣傳遞的?(酒精燈火焰加熱的部位溫度相對比較高,所以熱在銅棒上都是從溫度較高的部位向溫度較低的部位傳遞。(板書:高溫→低溫)
【設計意圖】:在“加熱粘有牙簽的銅棒”時設計了在銅棒的左、中、右三端分別加熱的三個實驗,然后讓學生各小組選擇其中一個進行實驗,這樣改變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熱不是從左至右或從右至左傳遞,通過三個實驗的對比、歸納,學生自然得出“熱總是從加熱的地方也就是溫度高的一端往溫度低的一端傳遞”的結論。
2.熱在金屬片中的傳遞
(1)剛才我們通過研究發(fā)現熱會沿著銅棒從溫度較高的部分傳遞到溫度較低的部分,這是一個金屬盤,如果老師在盤子的中間加熱或者在盤子的邊緣加熱,熱在盤子上又會怎樣傳遞?請把你們小組的猜測畫在實驗記錄表二上。(附后)
(2)生猜測。(畫圖)(實物投影學生實驗方案)你們?yōu)槭裁催@么猜?
【設計意圖】:通過“你為什么這樣猜測?”這一問題,能使學生對前面探究活動進行回顧,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學生自然而然地會想出:熱在金屬圓片上也是從較熱的部位傳遞到較冷的部位。同時猜測時以畫圖的形式來記錄,更形象,更利于學生表達。
(3)猜測需要實驗來驗證,這個實驗又怎么做呢?怎樣讓金屬片上的'熱傳遞能夠“看到”?
備課預設:用粘牙簽的方法。
a用粘牙簽的方法我們只能看到熱在金屬片上某些部位、某些點的傳遞情況,如果我要看到熱在盤子上所有部位的傳遞過程,怎么辦呢?
b粘牙簽的方法比較費時,有沒有既節(jié)約時間,效果又明顯的實驗方法呢?引導學生想到用凡士林涂抹或蠟。——怎么涂?(要涂滿而且涂的要均勻)老師這兒有一個蠟盤,在盤子的底部均勻地涂上了一層蠟,我們就用這個蠟盤來做實驗。)
c這個實驗要觀察什么?(觀察蠟的變化)
(4)提出實驗要求:
1、認真操作,仔細觀察實驗現象,填寫好記錄表。
2、觀察到實驗現象后就熄滅酒精燈。
3、不能用手直接接觸實驗中或實驗后的盤子。
(5)請同學們選擇在中間或者邊緣加熱,開始分組實驗。
(6)交流:
你們觀察到了什么現象?根據你們觀察到的現象,你能推測出熱在金屬片上的傳遞順序和方向嗎?
(7)小結:根據這兩種現象,誰來總結一下,熱在盤子上是怎樣傳遞的?
也是從酒精燈火焰加熱的部位開始傳遞,從較熱的部位向較冷的部位傳遞。(指板書:較高→較低)
【設計意圖】:根據日常生活經驗和上一活動的設計,學生往往會認為熱傳遞是一個線型的過程,而這一探究活動的設計不僅拓寬了學生的探究思路,也會使學生對熱傳遞有更全面的認識和理解。學生在此過程中不斷觀察、積累、比較,逐步形成了正確的科學概念。
三、鞏固延伸
1.小結:不管是銅棒上還是金屬盤子,熱在這些物體中的傳遞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誰發(fā)現了?(都是從溫度較高的部分傳遞到溫度較低的部分。)
2.今天,我們研究了熱在銅棒和金屬盤子上的傳遞。像這樣,通過直接接觸,將熱從一個物體傳遞給另一個物體,(比如酒精燈火焰的熱傳給銅棒、金屬盤)或者從物體的一部分傳遞到另一部分的傳熱方式,(熱在銅棒、金屬盤上的傳遞)我們稱它為熱傳導。(板:熱傳導)熱傳導一般發(fā)生在固體中,是熱的傳遞方式之一。
3、熱傳導現象在我們生活中也經常會發(fā)生,比如說炒菜,火使鍋熱起來,冬天從外面回來,用手捂一下熱茶杯,熱傳到了手上,熱手捂一下臉,熱傳到了臉上,你能來說說嗎?(火鍋里湯勺柄,熱水袋、電熱毯、坐板凳……)科學就在我們的生活中。
【設計意圖】:從生活中的事例引入到所需研究的科學問題,即“科學來源于生活”,又能夠通過學習,利用所學的科學知識來解釋生活中的現象,如“發(fā)燒時用濕毛巾敷額頭”“坐過的板凳要熱一些”等又回到生活中去,即“科學服務于生活”。突出了“科學生活化,生活科學化”的教學理念。學生所學的科學知識最終要應用在生活中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科學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5、(空調房,太陽)熱傳遞還有二種方式對流和輻射,這兩種方式是怎樣的呢,我們到初中里會學到,書本47面資料庫中有圖文介紹,想提前學習的同學課后去閱讀吧。
【設計意圖】: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產生新的問題,培養(yǎng)學生科學探究的興趣和能力。
《熱是怎樣傳遞的》教學設計 2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
1.經歷探究熱的傳遞規(guī)律過程。
2.加強測量水溫的技能訓練,培養(yǎng)連續(xù)觀察并記錄的能力。
3.學會分析實驗現象及數據,找尋其中的'科學規(guī)律。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知道科學探究過程中,離不開認真細致的觀察。
2.養(yǎng)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3.懂得分工合作的重要性,樂于合作,扎實完成自己的任務。
科學知識
1.知道熱能從一個物體傳到另一個物體。
2.了解熱總是從高溫物體(部分)傳向低溫物體(部分),直到物體溫度相等為止。
3.了解熱傳遞的三種方式。
教學準備:
金屬棒、酒精燈、火柴、凡士林或蠟、支架、溫度計、大燒杯、小燒杯、熱水、冷水。
教學過程:
一.教學導入
1.演示:將開水倒入杯中,放上湯匙,過會兒,讓學生摸摸。
2.提問:“湯匙變熱了,熱怎么傳遞過來的?” 引導學生做出猜想后,進入下面的實驗研究。
二.活動 物體怎樣傳熱
1.教師介紹實驗裝置及實驗材料。
2.猜測:火柴棒掉落的順序會怎樣?(猜測的理由)
3.交待實驗注意事項。
4.學生實驗。
5.匯報。
6.檢查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確。
7.歸納:熱是從高溫部分傳向低溫部分。
三.活動 測量變化的水溫
1.組織學生預測:兩杯水的溫度各會有怎樣的變化?兩杯水最后會怎樣?
2.討論要做好實驗,該怎樣進行?
2.討論:要做好實驗,該怎樣進行?
3.分組測量,認真觀察、準確讀數和及時記錄。
4.分析數據,發(fā)現規(guī)律:熱從熱水杯傳向冷水杯,溫度的變化先快后慢,最后直至兩杯水溫度相等。
四.拓展:熱的傳遞方式
多媒體課件輔助介紹。
《熱是怎樣傳遞的》教學設計 3
〖教學目標〗
1、過程與方法
● 能夠做固體熱傳遞的實驗;
● 能夠做液體對流的實驗。
2、知識與技能
● 知道熱總是從高溫處向低溫處傳遞;
● 知道傳導、對流、輻射是熱的三種傳遞方式。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 體會用數據進行論證的重要性;
● 體會到在科學探究的過程中也需要發(fā)揮想像力。
〖教學重難點〗
1、重點:認識熱的三種傳遞形式。
2、難點:正確使用酒精燈。
〖教學準備〗
試管夾,湯匙、蠟燭、酒精燈,燒杯,石棉網,三角架、茶葉,熱水。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講述:今天,我們手冷的時候,爹媽會用溫暖的大手握住我們的小手。這說明熱可以傳遞。讓我們一起來研究熱的傳遞。
二、研究固體的熱傳遞方式
要求:注意別燙到手;
可以從湯匙任何一個位置開始烤;
湯匙不要離蠟燭太近;
觀察蠟是怎么熔化的。
學生分組烤一烤涂了蠟的湯匙, 觀察蠟的熔化并用箭頭在圖(書68頁)中表示。
展示交流:蠟油熔化的規(guī)律?
小結:固體傳熱――傳導
三、探究液體的熱傳遞方式 出示用酒精燈加熱的水。
提問:酒精燈產生的熱傳遞到哪兒去了?
固體和液體傳熱的方式會相同嗎?
提問:用什么方法可以觀察到燒杯里的水是如何全部變熱的?
學生提出不同的方案。
領取材料進行嘗試,感受哪種方案能夠有效的'觀察到水的流動。
再用有效方案進行一次實驗(有效方案有很多種,鼓勵小組間選擇不同的方案),觀察水變熱的過程,并畫在記錄(書68頁)上。
展示交流:水變熱的規(guī)律?
小結:液體傳熱――對流。
四、拓展到空氣傳熱方式。
引導學生思考空氣的傳熱方式。觀看多媒體課件。
五、了解輻射 學生自學19頁“輻射”。
六、應用并區(qū)分熱傳遞三種方式 分析圖(第19頁)中熱的傳遞方式,直接看書,學生利用箭頭很容易分析出熱傳遞方式。去掉箭頭,學生有能力自己去表示熱傳遞的過程。
《熱是怎樣傳遞的》教學設計 4
一、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
熱總會從溫度較高的一端(物體)傳遞到溫度較低的一端(物體)。
通過直接接觸,將熱從一個物體傳遞給另一個物體,或者從物體的一部分傳遞到另一部分的傳遞方法叫熱傳導。
2、過程與方法:設計實驗觀察熱傳導的過程。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保持積極的觀察探究熱傳遞的興趣。
體驗通過積極思考和探究獲得的成功喜悅。
二、教學重點:
設計實驗觀察熱傳導的過程.
三、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燒杯、金屬條、熱水、課件
學生準備:試管夾、蠟燭、凡士林、火柴、金屬條、涂有蠟的金屬片、三角架
四、教學過程
(一)利用實驗,導入新課
師談話:生活中有這樣一種現象,媽媽在煮湯的時候,你把湯勺放入湯中,過一段時間后,勺柄會怎樣呢?(學生回答)下面我們做個實驗來感知一下吧!老師把金屬條的一端浸在很燙的熱水中,金屬條的上端會怎樣呢?
1、學生推測實驗現象。
2、教師進行演示實驗,學生感知實驗現象。
3、師提問,生思考:露出水面的金屬條怎么會變熱呢?熱怎么會傳遞到上端呢?(生回答,教師利用動畫課件演示)那么熱是怎樣傳遞呢?
(二)學習新課
實驗一:熱在金屬條中的傳遞
師談話:剛才熱傳遞的.過程只是同學們的推測和感知,那么怎樣才能親自觀察到熱傳遞的過程,并證明你們的推測是否正確呢?(生回答:實驗)這個實驗怎么做呢?老師為你們每組準備了許多材料:試管夾、火柴、蠟燭、凡士林、金屬條.你們能用這些材料先設計一個實驗方案來證明熱傳遞的過程嗎?
1、小組討論并匯報設計的實驗。
2、師利用幻燈片介紹實驗操作的過程,并提示實驗中應注意的事項及要求。
3、學生進行實驗,并填寫實驗報告單。
4、學生匯報實驗現象,火柴是怎樣落下來的?實驗說明了什么?(熱總是從溫度高的一端傳向溫度低的一端)
。ń處煾鶕䦟W生的匯報進行點撥)
5、教師利用幻燈片展示熱傳遞的過程和火柴掉落的方向
板書:熱溫度較高溫度較低
6、師小結:通過實驗我們知道熱總是從溫度較高的一端傳向溫度較低的一端,蠟燭被點燃后,熱傳遞到金屬條加熱的一端,使金屬條從加熱的一端傳遞到另一端,又傳遞給與它直接接觸的火柴,這說明熱也可以從一個物體傳遞給另一個物體。
實驗二:熱在金屬片中的傳遞
師:如果把熱源放在不同的角度,熱又是怎樣傳遞的呢?為了便于觀察,老師事先在金屬片上涂有蠟,如果在金屬片的中心(或邊緣的一個點)進行加熱,請同學們先猜想金屬片中的蠟會怎樣融化?(學生推測)
1、課件演示做法,同時提示學生實驗注意事項
2、學生進行實驗
3、匯報實驗現象
4、師小結.(課件演示)
(三)總結
1、通過這幾個實驗,你們有哪些收獲?
2、總結:熱總是從較熱的一端傳向較冷的一端.通過直接接觸,將熱從一個物體傳遞給另一個物體,或者從物體的一部分傳遞到另一部分的傳熱方法叫熱傳導。(課件展示)
《熱是怎樣傳遞的》教學設計 5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熱的傳遞》是蘇教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冷和熱》的第二課,這一單元主要是根據課程標準中“能的表現形式”和“物體與物質”中的部分要求建構的。從結構上看,這一單元探究的都是生活中一般的熱現象及簡單的規(guī)律。
而本課是學生在認識溫度的基礎上,指導學生研究三種形態(tài)的物質用什么方式來傳熱(即傳導、對流和輻射);使學生認識熱是從高溫處向低溫處傳遞;并能解釋生活中有關熱的傳遞現象。本課是從另一個角度對熱現象的研究。同時也是后面《加熱和冷卻》、《吸熱和散熱》的研究基礎和鋪墊。
二、學情分析
冷和熱是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如氣溫的高低、物體的冷暖、加熱、制冷等,學生都有豐富的生活感知,但他們對冷和熱的認識,更多時候還是停留在自我感覺的層面,對很多冷熱現象,并沒有刻意地關注,還不能作出合理的解釋,因此,當教材引領學生聚焦生活中一些常見的冷熱現象時,當他們面對熟悉的現象而產生迷茫時,探究的欲望是何等的強烈,這就是學習的內在動力。
根據以上教材分析,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規(guī)律,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知道熱總是從高溫處向低溫處傳遞;
2、 知道傳導、對流、輻射是熱的三種傳遞方式;
3、 能正確使用酒精燈。
過程與方法:
1、 能通過實驗理解熱的三種傳遞方式;
2、 能使用酒精燈幫助完成實驗;
3、 能運用熱的傳遞知識,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象。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 能保持積極的觀察實驗的興趣;
2、 體驗通過積極思考和探究所獲得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熱的三種傳遞方式
教學難點:正確使用酒精燈
三、說教學模式
在設計本課時,我關注了對學生的思維引導,整堂課就是一個完整的科學探究過程,采用“生活情境——提出問題——實驗探究——解釋問題”的教學模式,通過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教學情境,驅動學生的好奇心,根據生活經驗對該教學情境可能產生的`結果進行猜測,引發(fā)學生的問題意識,并在這一問題的引領下,進行有目的地探究,尋找問題的答案,再利用答案,解釋相類似的生活問題。因此我將本節(jié)課教學流程設計為:
1、 游戲導入、激發(fā)興趣
2、 自主設計,認識熱傳導
3、 合作探究,認識熱對流
4、 討論交流,認識熱輻射
5、 鞏固延伸,拓展應用
四、說教學過程
為完成教學目標,我設計了以下教學過程:
。ㄒ唬┯螒驅 激發(fā)興趣:
課始我以小魔術:《靈敏的鼻子》入題,讓學生猜測魔術中的秘密,之后再創(chuàng)設冬天的情景,讓孩子們想辦法利用哪些東西,讓老師的手馬上熱起來?
這樣設計可以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在猜測中喚醒對知識的探究欲望,并通過生活化的探究與引導,獲取知識的共鳴——熱是從高溫物體向低溫物體傳遞的。
。ǘ┳灾髟O計 ,認識熱傳遞。
對于熱傳遞的研究,首先從研究熱在固體中的傳遞開始,這個環(huán)節(jié),我以研究熱在鐵棒中的傳遞為主要任務展開教學,通過下面六步展開:
1、 提出問題;
2、 進行預測;
3、設計實驗;
4、實驗驗證;
5、討論分析;
6、拓展應用。
同時這也是一個典型的科學探究的過程。而科學探究總是從問題開始,“鐵棒中的熱是怎樣傳遞的呢?”這個問題,來源于生活,但學生平時很少去思考其中的科學道理,科學課的重要任務,就是要通過不斷地引導學生聚焦生活現象,發(fā)現、探究、解釋其中的奧秘。學生的預測,是學生最初的理解,對于這個問題,我安排讓學生畫出他們認為的傳遞路線示意圖。有了自已的預測,實驗是最好的驗證方法,于是我放手讓學生自主設計實驗。四年級的學生,經過三年級一年的科學學習,是具備設計簡單實驗的能力的,同時,這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設計實驗能力,為以后的教學打下基礎。
學生可能設計的方案:
1、 把開水作為熱源,把銅棒的一頭放入水中,不斷地用手摸,感覺熱的傳遞的過程。(此方案,能感覺到,但不能夠看到)
2、 把酒精燈作為熱源,在銅棒的一頭加熱,感受熱傳遞的過程。 (此方案,較危險,用酒精燈加熱,銅棒的溫度較高,容易燙手,而且也不能看到傳遞過程)
3、 把酒精燈作為熱源,在銅棒上用凡士林粘住數根細木棒,在銅棒的一頭加熱,利用觀察細木棒掉落的順序觀察熱傳遞的過程。(此方案較佳)
。ㄈ┖献魈骄浚J識熱對流
熱在固體中的傳遞方式是熱傳導,而在液體和氣體中的傳遞方式是熱對流,為了讓學生正確認識熱對流,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環(huán)節(jié),其主要步驟和“研究熱傳導”大致相同,主要包括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1、提出問題:熱在水中是怎樣傳遞的?
2、進行預測:在圖上畫出水的運動路線
3、設計實驗:主要解決什么方法能讓我們看到水的運動
4、實驗驗證:學生分組實驗討論分析:得出結論,熱在液體中的傳遞方式是對流。
5、拓展延伸:熱在氣體中的傳遞方式也是對流嗎?談談生活中熱對流的應用實例,如空調的位置等。
。ㄋ模┯懻摻涣鳎J識熱輻射
接著引導學生認識熱輻射,首先提出問題:在夏天的烈日下,為什么物體摸上去很燙?
通過討論讓學生認識到,太陽將熱傳遞到地面上來,既不是傳導,也不是對流,像太陽這樣,不靠空氣或其他物體也能傳熱,這種熱傳遞方式叫“輻射”。
(五)鞏固延伸,拓展應用
此時,學生已經掌握了熱的三種傳遞方式,為進一步讓學生理解、區(qū)分這三種熱傳遞方式,我設計了讓學生分析圖中的熱傳遞方式這一環(huán)節(jié)。
至此,完成本課教學目標,故而形成板書:
五、板書設計
2、熱的傳遞
溫度較高 溫度較低
由于采用了實驗法,運用了多媒體教學手段,我在黑板上只書寫了上述文字,簡潔明了,讓學生一目了然,對所學知識留下深刻印象。
六、說課堂評價
在課堂的評價中,老師要注重學生的自評和互評,注意采用劃分等級的辦法,使評價結果得以量化,顯性化。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評價學生。
1、能否積極主動的參與到科學探究活動中來。
2、能否把學到的科學知識靈活的運用到日常生活中來。
3、能否積極主動的與同學進行交流、合作。
4、能否傾聽其他同學的不同觀點,并改進自己的探究。
5、我比以前有進步嗎?
七、說課程資源開發(fā)
對于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我感覺:
1.要活用教材資源。比如:在第一個探究實驗中教材中使用蠟燭來粘住小木棒,而通過實際操作發(fā)現用蠟燭粘對學生來說不易操作。因此我選擇了生活中常見且更易于操作的凡士林。
2.善用生活資源,在實驗探究的實施過程中,借助生活情景和經驗,促進有效問題的產生,明確研究方向。本課探究實驗中所利用的材料就是生活中常見易得的。
3.巧用多媒體資源。學校已實現了電子白板“班班通”,不僅可以播放各種多媒體課件,還能播放視頻直觀演示教學內容。比如熱輻射概念很空洞,很難理解,可以利用網絡視頻,使學生直觀了解更多關于熱輻射的知識。
《熱是怎樣傳遞的》教學設計 6
教學目標:
1、 通過一些教學活動讓學生直接接觸知道什么是熱的傳遞。
2、 通過實驗觀察熱的傳遞過程和方向,進而讓學生嘗試自主實驗,教師引導學生綜合實驗結果,從探究中獲得熱傳導過程中的共同特點。
3、 培養(yǎng)學生的動腦、動手、觀察實驗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1、 探究熱是怎樣傳遞的是本課教學的重點。
2、 熱傳遞的過程和方向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教學思路:
注重實驗取證,開拓學生思路,提高學生能力。
教學準備
教師 鐵架臺 金屬條 金屬片 酒精燈 蠟燭 火柴 熱水
學生 金屬棒 牙簽 凡士林 蠟燭
教學設計過程:
一、新課引入:
1、實驗引入:教師拿一個燒杯里面裝入熱水再拿一根金屬條放入杯中讓學生觀察有什么變化,這根金屬條是怎樣熱起來的。
2、學生直接觸摸并說出這根金屬條的變化。
意圖:引用小魔術的實驗導入新課,一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二是激活了學生已有的知識,為教學過程中對熱是怎樣傳遞奠定了學習基礎。
二、師生共同研究新課:
師:科學研究注重事實證據,很多問題是通過實驗來證明自己的觀點是否正確,那么我們要親手來做實驗,這是一種獲得知識的方法。
【實驗活動—】
師生共同研究熱在金屬條中的傳遞。
生:學生分組討論交流
(1) 熱在金屬條中怎樣傳遞?
(2) 你有什么猜想,提出質疑。
。3) 設想實驗方法及要做哪些準備工作?應注意哪些安全事項?
。4) 交流中有什么發(fā)現,大家談。
師:教師做熱傳導的演示實驗,并向學生強調安全事項。
(1) 用手(觸覺)感受金屬條中熱的傳遞。
。2) 教師用直觀實驗讓學生觀察到金屬條中熱的傳遞。
生:學生用自己的設計方法來證明熱在金屬條中的傳遞,讓學生親手做實驗來證明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確。學生用學具把帶有小孔的金屬棒插到一個帶有孔塑料支架上再把支架插在盒中的槽里,用酒精燈燃燒金屬棒。
師:交流實驗中發(fā)現了什么,教師加以點撥,我們可以在金屬棒上的孔中用蠟油粘上,看清楚金屬棒上的火柴棒哪個先掉下來,青準確的記錄下火柴棒掉下的時間順序。
生:我從實驗中知道熱總是從溫度高的地方傳到溫度較低的地方。
意圖:通過實驗觀察讓學生進一步驗證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確,學生親手實驗,親身體驗自己的實驗方案,這樣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從實踐中獲得知識。
【實驗活動二】
師生共同探究熱在金屬中是怎樣傳遞的。
學生討論交流
。1) 推測熱在金屬中是怎樣傳遞的。
。2) 怎樣讓金屬片在熱的傳遞中可以看到。
。3) 分小組自行設計實驗方法,要做哪些準備。
師:再次進行安全教育。
1、 在鐵架臺上夾著金屬片去用酒精燈燃燒金屬圓片的`中央部分,讓學生仔細觀察,并匯報觀察結果,然后組織交流得出結論。
2、 用鐵架臺夾住金屬圓片去用酒精燈燒金屬圓片的任意一個邊緣,再次讓學生進行觀察、匯報觀察結果。
生:學生再次討論交流實驗中的發(fā)現。
1、 讓學生匯報觀察結果并記錄。
2、 從師生實驗中探究的過程中整理。
3、 讓學生親身體驗實驗。
4、 概述對熱傳遞的認識,同學們討論得出結論。
熱總會從溫度較高的一端(物體)傳遞到溫度較低的一端(物體)。
學生通過直接接觸知道將熱從一個物體傳遞給另一個物體,或者從物體的一部分傳遞給另一部分的傳熱方式叫做熱的傳導。
意圖:師生共同研究,讓學生親身體驗,動手去做實驗,實驗中發(fā)現物問題隨時交流總結。這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充分動起來, 親身體驗把總結、整理、概述對熱傳導的認識。使每個學生有機會展示自己的能力。從學生動手、動腦、親自做實驗證實自己的觀點方法是否正確體驗到了收獲的喜悅,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了學生的能力,最終達到了教學目的,圓滿地完成了教學目標。
教學反思:
本課教學我采用猜想——驗證——分析交流——證實結論等方法的流程,進行師生共同探究新課,準備了豐富的學具,讓學生再探究中實驗、觀察獲得事實證據,這樣培養(yǎng)學生講科學,用科學研究問題的學習習慣,教師注重了對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從學生的問題入手,在課堂上充分讓學他們討論交流。從合作學習和探究的過程中獲得能力。
這節(jié)課由于采取了以上措施,有效的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使學生不斷的推出質疑,不斷的想辦法尋找事實證據,教師不斷的追問,讓學生充分的參加實驗研究,給學生營造了良好的氣氛,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自主學習,培養(yǎng)了學生從小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學習習慣,取得了良好效果。
本課值得注意的問題:
1、 實驗時對學生安全教育,如:酒精燈的正確使用方法。
2、 科學學習以探究為核心,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注重學習人人參加實驗觀察活動。
3、 科學課的學習重事實,教師引導學生通過直接觀察實驗親身經歷研究問題的過程,使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從中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這需要給學生更充分的時間去探究問題,讓學生樂學、會學。
《熱是怎樣傳遞的》教學設計 7
【教學目標】
(1)在親身體驗和教師講解中,理解熱輻射是熱從熱源直接散發(fā)出去的傳熱方式,它可以不借助任何物質傳遞熱。
。2)小組合作完成實驗,觀察水受熱流動的現象,認識熱對流的特點,知道熱在液體和氣體中的主要傳遞方式是熱對流。
【教學準備】
演示實驗:100W的白熾燈泡、220V的交流電源。
分組實驗:溫度計、酒精燈、燒杯、陶土網、三腳架、茶葉、木屑等。
【教學過程】
(1)回顧舊知,提出問題。
師:回憶上節(jié)課我們所學的知識,誰能來解釋下冰淇淋融化的原因。
生:冰淇淋融化是因為熱傳遞。
師:熱從哪里來?
生:太陽傳遞給冰淇淋的。
所以太陽下的冰淇淋融化得更快。
。2)體驗熱輻射。
師:太陽的熱是怎樣傳遞過來的?
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探究熱的傳遞方式。
。ò鍟簾岬膫鬟f方式)
師:讓我們先通過一個小活動來體驗一下吧。
應該有部分同學體驗過,這是一個100W的白熾燈泡,現在我們給它通上電(給白熾燈通電),兩分鐘后,老師邀請一部分同學,像這樣把手慢慢靠近燈泡(老師示范),停在離燈泡大約10cm的地方,體會手的感覺。大家明白了嗎?
師:體驗的時候,有沒有什么要特別注意的?
生:手不能離燈泡太近,可能會燙著。
師:對,實驗安全是進行科學觀察的前提。
請同學們觀看溫馨提示。(課件出示)
。▽W生觀看安全提示,等待通電完成)
師:老師請第2小組的同學來前面近距離體驗,注意手不要離得太近,眼睛也不要長時間看燈泡,腳下的電線也要注意。(學生體驗)
師:請這組同學給大家說說他們的感覺吧。
生:手能感覺到熱,離得越近手感覺越熱。
師:其他同學的感覺呢?
生:我也是這種感覺,一開始我沒感覺到熱,后來老師提醒我可以離得更近一點,我才感覺到熱。
師:看來大家的感覺都一樣,有什么想知道的問題嗎?
師:老師有一個問題,像這樣燈泡傳熱的方式和我們拿著熱水杯暖手的傳熱方式一樣嗎?如果不一樣,哪里不同?
生:拿著熱水杯暖手時,我們的.手是直接接觸熱水杯的,剛才我們的手并沒有直接接觸燈泡。
師:大家同意他的發(fā)現嗎?燈泡并沒有接觸到手,它的熱是怎樣傳遞給手的呢?請同學們齊讀教材第7頁的“資料卡”。(學生閱讀)
師:燈泡的熱是怎樣傳遞給手的呢?
生:通過熱輻射的方式,直接傳遞給手。
師:熱輻射有什么特點?
生活中有哪些現象是熱輻射?
生:熱輻射是熱從熱源直接散發(fā)出去的,它可以不借助任何物質。像太陽給地球傳遞熱的方式就是熱輻射。
師:理解得非常正確。還有哪些現象是熱輻射?
生:火,人站在火邊烤火,也是熱輻射。
師:通常所有物體都會向外輻射熱量。這種熱從熱源直接散發(fā)出去的傳熱方式就叫熱輻射。(板書:熱輻射)
(3)設計實驗,觀察熱在水中的傳遞。
師:同學們在家中燒過開水嗎?熱在水中是怎樣傳遞的呢?
師:請大家結合材料超市中的材料,在小組里先討論一下,水是怎么變熱的?怎么證明我們的假設?然后把你們的猜想和實驗方案填寫在《學生活動手冊》第3頁“熱在水中的傳遞實驗記錄表”中。(學生分組討論)
師:誰來說一說,你們認為水是怎么變熱的?又計劃如何進行實驗?
生:我們認為,燒水時,火先使燒杯變熱,然后貼近杯子底的水再熱,然后再是上面的水變熱。
師:你們準備怎么證明呢?
生:我們打算使用溫度計,一個放在杯底,一個放在上面,看看哪個溫度先發(fā)生變化。
師:看來是借鑒了上一節(jié)課的經驗,挺好。其他同學認為這個方案還有沒有需要完善或修改的地方?
生:溫度計應該同時放入、同時觀察,并且我覺得不能挨著杯底,不然測量的可能是杯子的溫度,最好是稍微向上一點。
師:你們覺得有道理嗎?
生:這個想法好,待會兒實驗的時候我們就把溫度計稍微往上放一點。
師:老師建議你們可以把一支溫度計放在底部靠近邊緣的地方,另外一支放在中間靠上的部位。其他小組還有要修改的或者還有其他方案嗎?
生:我們打算通過觀察木屑在水中的變化現象來推測熱在水中的傳遞過程。
師:能不能具體解釋下?怎么想到要用木屑?木屑的作用是什么?
師:想一想燒開水的經歷,水在加熱的過程中會怎樣?
生:一開始會冒小氣泡,然后是中間來回翻滾的大氣泡。
師:我是不是可以理解為水在加熱過程中會流動?如果是這樣,那么木屑會怎樣變化?
生:水會帶動木屑一起運動,我們就能根據木屑的運動方向判斷水的運動方向。
師:真棒!水是無色透明的,不容易判斷它的流動方向,但是我們可以借助其他物質讓它的流動看得見。到這里,我看同學們都迫不及待了,老規(guī)矩,實驗前先看要求,誰來給大家讀一讀。(課件出示實驗要求:不要動燒杯,以免燙手;使用溫度計前先檢查再固定位置觀察;正確使用酒精燈;可以用示意圖的方式簡要描述熱在水中的傳遞過程)
。▽W生分組實驗,觀察哪個地方的水先熱)
。4)匯報交流。
師:哪個組來描述熱在水中的傳遞過程?
1、水在加熱過程中,水里的茶葉不停地上升、下降、再上升、再下降,持續(xù)循環(huán)。(板書:上下循環(huán)、相對流動)
2、我們發(fā)現,中間的先熱,溫度先上升,邊緣后熱,不是我們原來認為的離燒杯壁近的水先熱。
師:這說明了什么?
生:這說明水在加熱過程中,中間先熱,四周后熱。
師:中間的水熱起來之后呢?向哪流動?
生:中間的水熱起來之后向上升,上面的水從四周向下降,這樣上下不停地循環(huán)流動。
師: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研究的熱傳遞的另外一種方式———熱對流。
。ò鍟簾釋α鳎嵩谒芯褪峭ㄟ^上下循環(huán)、相對流動的方式傳遞的。下面的水受熱后上升,上面比較冷的水下降,下降的水受熱后又上升,這樣通過冷水和熱水的相對流動,整杯水就變熱了。不但是水,還有空氣也是主要用熱對流的方式來傳遞熱的。請同學們認真閱讀教材第8頁的“資料卡”和下面的結論部分。
。5)小結提升。
師:說一說,通過閱讀你都知道了什么?
1、我知道熱以不同的方式傳遞,熱傳遞的方式有熱傳導、熱對流、熱輻射。
2、我知道相互接觸傳遞熱的方式是熱傳導,可以不通過任何物質傳遞熱的方式是熱輻射。
3、液體和氣體內部傳遞熱的方式是熱對流。
4、不管是哪種傳遞方式,都是從溫度高的地方傳向溫度低的地方。
師:大家理解得都非常正確。
其實,生活中,很多時候這三種熱傳遞方式并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融合同時存在的。這是我們房間的暖氣片,冬天我們利用它取暖,想一想,這里有幾種熱傳遞方式?
生:空氣是對流傳熱,暖氣片直接散發(fā)熱量是熱輻射。
師:有熱傳導嗎?
生:有,暖氣片里的熱水把熱傳給暖氣片。
師:是的,這里面就有三種不同的傳熱方式。這樣的例子在生活中還有許多。還記得我們的冰淇淋冷藏箱嗎?要想讓冰淇淋融化得慢一些,就要想辦法阻止熱傳遞,想辦法保溫。下一節(jié)課,我們將進一步探究影響熱傳遞快慢的因素,為完成我們的制作任務打牢基礎!大家在課下的時候可以先想一想冷藏箱的保溫效果可能會跟哪些因素有關。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從學生體驗入手,利用白熾燈幫助學生理解熱輻射,激起學生的興趣。
在研究液體對流時,利用材料超市中材料的提示,讓學生自行探索液體熱對流的規(guī)律。
學生在設計實驗的過程中勢必會遇到如何看見水的流動的問題。
在第一課中,學生就已經在教師的指導下知道如何借助材料觀察一些不容易看到的現象,所以學生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結合所學設計出實驗方案。
這正是培養(yǎng)學生實驗能力的良好契機,放手讓學生獨立探究,增加學生之間交流的途徑,相互啟發(fā)。
【總結點評】
科學教學如何幫助學生建構新的科學概念,本節(jié)課是一個很好的載體。
本課的學習活動從體驗開始,建構第一個概念———熱輻射,再到實驗中探究,分析處理信息,建構第二個概念———熱對流,最后再完整地回顧感知,期間教師不回避講解,并沒有讓學生一味地自主探究。
教師在整個活動過程層層遞進,有邏輯有層次,最終讓學生建構起完整的熱傳遞概念,達成學習目標。
但無論是熱對流、熱輻射,抑或是熱傳導,都是不容易直接觀察的現象。因此,在學習的各個階段,都應當充分利用合適的方式、合適的材料來幫助學生展現自己的思考過程,幫助學生梳理分析加熱過程中的變化。
本節(jié)課中圖示方法的使用有痕跡但沒有凸顯出來,在展現思考過程和處理信息方面,還有待進一步完善。
【《熱是怎樣傳遞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愛心的傳遞者教學設計(通用7篇)03-28
生態(tài)系統信息傳遞教學設計07-24
《怎樣站起來》教學設計10-05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教學設計03-06
【熱】長城教學設計03-26
初中物理《電和熱》教學設計10-06
《生物入侵者》教學設計【熱】01-27
我是怎樣開始讀報的教案設計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