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片_最新国产免费Av网址_国产精品3级片

教學設計

《最后一分鐘》的教學設計

時間:2024-08-27 10:57:32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最后一分鐘》的教學設計(通用7篇)

  為了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教師課前都會擬定教學設計,那么,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收集的《最后一分鐘》的教學設計,供大家閱讀參考。

《最后一分鐘》的教學設計(通用7篇)

  《最后一分鐘》的教學設計 篇1

  【學習目標】

  1、認識5個生字。

  2、了解詩歌所表達的內容,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前準備】

  收集與詩歌內容相關的文字資料、圖片或影視資料,如香港的風土人情,地理環(huán)境,回歸時的情景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還記得那個日子嗎?1997年7月1日。對,就是香港回到祖國母親懷抱的日子。在那一刻,鮮艷的五星紅旗在香港的上空迎風飄揚;在那一刻,美麗的紫荊花在香港四處開放,中華民族又圓了一個團聚的夢,祖國大地又亮起了一片自由的`曙光。今天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詩歌:《最后一分鐘》。

  二、初讀感知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自己認為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讀后,同桌間互相檢查,或教師指名讀。

  2、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詞語,可以在小組內互相交流。

  3、默讀詩歌,想想每節(jié)詩主要講了什么。不懂的詩句提出來,和小組同學一起討論討論。

  三、討論交流

  1、指名讀詩,讀后評價是否正確流利。

  2、相互交流:

  了解了些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

  3、文中四次提到“最后一分鐘”,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四、體會詩歌內容

  1、讀第1節(jié),想一想:

  還有最后一分鐘,香港就要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此時此刻,所有中國人的情感是怎樣的?(激動無比的。)讀出這種情感。

  2、讀第2、3節(jié),想一想:

  作者分別想到了什么?(百年的痛苦歡樂,挺直了中國人的脊梁,展現(xiàn)香港的土地和天空,不等條約終被撕毀,領土、主權的回歸。)有感情地朗讀第2、3節(jié)。

  (自豪、激動、喜悅。)

  3、讀第4節(jié),想一想:“第一朵紫荊”是什么?我們應該帶著怎樣的情感來讀?

  (急切、盼望。)

  4、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五、總結升華

  1、讀了這首詩,你懂得了什么?

  (中國強大了,祖國領土更完整了,中國人是愛自己的祖國的,盼望祖國早日實現(xiàn)和平統(tǒng)一大業(yè)。)

  2、觀看香港回歸時的圖片或影視資料,感受那令人振奮的一刻。

  六、布置作業(yè)

  閱讀有關回歸的資料,了解香港的風土人情、地理環(huán)境,了解香港的過去與現(xiàn)在。

  《最后一分鐘》的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詩歌內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激發(fā)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重點

  在誦讀詩歌中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理解詩句內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

  教學難點

  結合歷史背景理解一些含義深刻、感情強烈的詩句。

  課前準備

  學生搜集有關香港及香港回歸的資料如:“香港被割讓的歷史”、“香港回歸歷程”、“香港回歸之后的繁榮”等。

  教學過程

  一、提出學習目標

  1.出示香港回歸時的圖片(文中插圖)。

  同學們,請仔細觀察這幅圖,這是一個特殊的地方,特殊的時刻,有誰知道?

  2.據生回答隨機追問:你是根據圖中的哪些景物判斷出來的?引導學生結合課外搜集的資料說說對香港的一些了解。

  3.揭示課題。

  這幅畫面就是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交接儀式的情景。這一刻,鮮艷的五星紅旗在香港上空迎風飄揚,這一刻,中華民族圓了一個期待了一百多年的團聚夢,也是我們十多億中華兒女無比激動振奮的日子。今天,讓我們一起來重溫這讓人心潮澎湃的《最后一分鐘》。(板書課題:最后一分鐘)

  4.提出學習目標

  (1)把課文讀通讀順,了解這篇詩歌主要寫了什么內容。難讀的字詞和句子多讀幾遍。

  (2)有感情朗讀課文,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

 。3)這是怎樣的最后一分鐘?

 。4)課外資料收集展示

 。5)能結合對課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

  二、展示學習成課

 。▽W生自主學習、解決問題)要求:小組內按學困生——中等生——優(yōu)等生的順序進行展示;別人在展示時,其他同學要學會傾聽,并做好點評。)

  (一)基礎知識展示。(小組內完成)

  1.這節(jié)課,我學會了硝煙、骨髓等詞語,理解了叩問、脊梁等詞語的意思。

  2.我會用其中的一些詞語造句。

  3.我能夠流利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4.我知道了詩歌的.內容。

 。ǘ、學文悟情展示。

  1.了解詩歌的主要內容。(通讀全文,全文寫了幾節(jié),每節(jié)主要寫了什么)

  2.品讀詩歌1.2小節(jié),激發(fā)情感。

  生1:第一小節(jié)作者把香港當作久別重逢的親人,用擬人的寫法表現(xiàn)出香港就要回歸祖國時所有中國人都在滿懷激情地迎接這一時刻的到來。

  生2:通過第二小節(jié)中“微微顫抖的嘴唇”,“在淚水中一遍又一遍輕輕地呼喊”等鏡頭,描繪了當時人們看著國旗和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區(qū)旗緩緩上升時無比激動自豪的心情。

  3.品讀第3小節(jié),回顧歷史。

 。1)學生出示收集的資料。

  香港包括香港島、九龍和新界,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

  1842年英國強迫清政府于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

  1860年英國迫使清政府締結《北京條約》,永久割讓九龍半島尖端。

  (2)從這段資料中了解到了什么?

  生3通過資料了解香港自從戰(zhàn)爭以來的那一段屈辱歷史

  生4:聯(lián)想到了虎門銷煙和英國殖民主義者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

 。3)理解:我看見,虎門上空的最后一縷硝煙,在百年后的最后一分鐘終于散盡;

  生5:感受到香港回歸是人們期盼已久的愿望,現(xiàn)在終于實現(xiàn)了,多么讓人激動。

  出示詩句:當一紙發(fā)黃的舊條約悄然落地,煙塵中浮現(xiàn)出來的長城的臉上,黃皮膚的臉上,是什么在緩緩地流淌——百年的痛苦和歡樂,都穿過這一滴淚珠,使大海沸騰。

 。ㄈ﹦(chuàng)作性展示。

  1.小組合作聲情并茂地朗誦詩歌。

  2.小組展示仿創(chuàng)的詩歌。

  3.展示個性談感受。

  三、激發(fā)知識沖突(可與學習成果展示合為一體)

  四、知識拓展延伸

  1.展示自己收集的有關香港的資料

  2.香港的回歸歷經坎坷,中華兒女可以挺直脊梁了。作者把自己那沸騰的熱血與深深的愛國深情融入到了詩句的字里行間中。如果你能親眼目睹這一激動人心的場面,你有什么話想說,請把它寫下來。

  [《最后一分鐘》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橋》的教學設計

  2.絕句的教學設計

  3.《清晨》的教學設計

  4.《雪》的教學設計

  5.《女媧補天》的教學設計

  6.樂高的教學設計

  7.愛心項鏈的教學設計

  8.蜜蜂的教學設計

  9.關于《水》的教學設計

  10.以Travels for the environment 為例的教學設計

  《最后一分鐘》的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詩歌內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重點難點:

  指導學生讀通詩歌,讀懂詩歌,結合歷史背景理解一些含義深刻、感情強烈的詩句,激發(fā)其熱愛祖國的情感。

  課時安排:

  1課時

  課前準備:

  收集與詩歌內容相關的文字資料、圖片或影視資料,如香港的歷史,香港回歸時的情景以及香港回歸后的繁榮景象等。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1997年的7月1日,當?shù)谝欢湫迈r的、含露的、芳香的紫荊花即將扎根在深深的祖國大地上的時候,13億中國人民的心沸騰了。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24課《最后一分鐘》,重溫那激動人心的一刻。(板書課題)

  2、通過預習同學們知道這“最后一分鐘”具體指哪一分鐘?

  生:1997年6月30日23時59分——1997年7月1日0時0分。

  師:這一分鐘有著什么特殊含義?

  生:這是香港回歸祖國的莊嚴時刻。

  師:這是激動人心的一分鐘,應該怎樣讀課題?(激動地)齊讀

  我們永遠也不能忘懷這歷史性的“最后一分鐘”,讓我們深情地讀——《最后一分鐘》。

  3、過渡:誦讀詩歌與作者心靈相約,查閱資料讀懂詩句深刻含義,感受詩歌表達的強烈愛國情感。

  二、初讀感知

  1、師:請打開課文,自由朗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全詩,有能力的同學可以做到有感情朗讀。通讀全文后,想一想:這首詩一共分為了幾節(jié)?每一節(jié)主要講了什么?

  2、交流討論:

  (全詩有4個小節(jié),分別是等待回歸、升旗儀式、回顧歷史和展望未來。)

  三、品讀感悟

  (一)等待回歸

  1、引入:午夜,世界的目光聚集香港,無數(shù)顆心都在期待著最后一分鐘的到來,一分鐘,最后一分鐘,香港這位歷經滄?zhèn)暮⒆泳鸵氐阶鎳膽驯Я。此時人們的心情是怎樣的?就讓我們走進第一小節(jié)。(板書:等待)

  教師提醒學生讀書要留有痕跡,一邊讀一邊想,動筆劃一劃,可以抓住一些詞語來體會當時人們的心情。

  2、引導學生交流讀書感受:你是從哪些詞句中體會到人們的心情?

  根據學生的匯報相應點撥,出示課件句子.

  你從“心跳”中體會到了什么?

  “叩問”是什么意思?如果你是祖國母親,你會怎樣詢問呢?

  從“越來越近”、“最后一分鐘”體會到什么?

  板書:急切、期盼

  3、朗讀訓練

  師:再過一分鐘,香港就要回來了,誰能把這種心情讀出來?指名讀。

  是啊,一百年的企盼,一個多世紀的等待,終于走到了(最后一分鐘),怎能不急切?(請男同學讀)

  一百年的企盼,一個多世紀的等待,終于走到了(最后一分鐘),怎能不激動?(請女同學讀。)

  教師激情引讀——午夜,香港,讓我拉住你的手……

 。ǘ┥靸x式

  1、引入:聽,最后一分鐘走到了盡頭,零點的鐘聲敲響了!升旗儀式開始了。(板書:升旗)

  2、請同學們反復朗讀第二小節(jié),并說說你讀著讀著,腦海中浮現(xiàn)出什么畫面。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旗幟冉冉升起——那是什么旗?

  旗桿——旗桿象征著什么?從“挺直的中國人的脊梁”你感受到了什么?

  看到了萬眾歡騰的場面——是啊,舉國歡慶。在升旗儀式現(xiàn)場卻是(剎那的寂靜)透過這表面的寂靜,我們看到中國人內心的……

  淚水——那是什么淚?

  (2)你仿佛聽到了什么?

  “淚水中一遍又一遍輕輕地呼喊”

  你來輕輕呼喚,誰再來輕輕呼喚?讓我們一起來呼喚。

  3、香港回歸,舉國歡慶,人們無比激動無比自豪,你能讀出這種感情嗎?來,準備一下。(激動、自豪)

  (聽同學們讀得那么投入,我也想讀。)

  (三)回顧歷史

  1、過渡:在雄壯的國歌聲中鮮艷的五星紅旗在紫荊花旗的伴隨下冉冉升起,此刻我們眼睛濕潤了,淚光中作者的聯(lián)想到了什么?請自由朗讀第3小節(jié)。

  2、“虎門硝煙、發(fā)黃的舊條約、深入骨髓的傷痕”怎樣理解?交流:

  “發(fā)黃的舊條約”指什么?(《南京條約》、《北京條約》、《展拓香港界址專條》)

  “那深入骨髓的傷痛”指什么?(“那深入骨髓的.傷痛”是說列強的侵略恥辱給中國人民造成了刻骨銘心難以忘懷的傷痛。)

  “當一紙發(fā)黃的舊條約悄然落地,長城的臉上,黃皮膚的臉上,為什么有淚珠在緩緩地流淌?”“使大海沸騰”怎樣理解?(曾經的屈辱和痛苦讓我們痛楚,而此時香港回歸之際,壓在中華兒女心頭百年的恥辱終于雪洗。中國人民的心情是復雜的,酸楚、激動、自豪,喜悅所有有淚珠在緩緩地流淌;“使大海沸騰”是說人們期盼已久的愿望終于實現(xiàn)之時噴涌而出的愛國熱情,非常強烈,非常深厚,仿佛能使大海沸騰似的。)

  3、引讀:這段歷史是滄桑的一百年,也是屈辱的一百年,我們地心不僅有憤慨,還有酸楚,激動、自豪,喜悅,帶著你的體會讀此段;(指名讀)

  在這最后一分鐘里,作者想到了虎門銷煙,南京不平等條約,這些中國人百年的痛楚,百年的傷痕,在最后一分鐘里得以雪洗,又怎能不讓我們熱血沸騰,我們齊讀此段。

 。ㄋ模┱雇磥

  1、過渡:最后一分鐘的跨越,香港揭開歷史的新篇章。(出示第四節(jié))

  2、師范讀,多么優(yōu)美的詩句!你也向老師一樣深情地誦讀,體會詩句深層的含義。

  3、總結:“最后一分鐘”既是午夜,又是清晨。然而,這僅僅是一個時間的代名詞嗎?它包含了什么?

 。ń處煱鍟核乔璧慕Y束,嶄新的開始)讓我們再次懷著激動、帶著對祖國的熱愛齊讀這首詩。

  4、回顧了屈辱的歷史,面對嶄新的香港,讓我們捧起書本,把我們對香港的美好祝福讀出來。(教師板書:未來——美好祝福)這是作者的祝福,也是我們的祝福,也是所有中國人的祝福,愿香港越走越好。

  四、拓展升華:

  1、香港的回歸歷經坎坷,中華兒女可以挺直脊梁了。作者把自己那沸騰的熱血與深深的愛國深情融入到了詩句的字里行間中.如果你能親眼目睹這一激動人心的場面,你有什么話想說,請把它寫下來,作為課后小練筆。

  2、香港能如期回歸祖國,離不開祖國的日益強大,繁榮。繼香港回歸后,澳門也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五、板書設計

  24、最后一分鐘

  等待——升旗——回憶——展望

  急切祝愿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讀詩歌要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怨言的優(yōu)美!苯Y合課外資料和課前的擴大閱讀,引導學生收集圖文資料,了解香港的歷史、回歸的歷程,今日繁榮的香港,落實“大閱讀”理念。自主研讀,探究感悟,反復誦讀,想象體悟,引導學生體會強烈的愛國情感和對相關美好未來的祝福。

  《最后一分鐘》的教學設計 篇4

  【學習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理解新出現(xiàn)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3、理解詩歌內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激發(fā)熱愛祖國的情感。

  【重點難點】

  理解詩句內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

  【相關鏈接】

  香港(包括香港島、九龍和新界)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1840年英國發(fā)動鴉片戰(zhàn)爭,強迫清政府于1842年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1856年英法聯(lián)軍發(fā)動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1860年英國迫使清政府締結《北京條約》,永久割讓九龍半島尖端。1898年英國又乘列強在中國劃分勢力范圍之機,逼迫清政府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強行租借九龍半島大片土地以及附近二百多個島嶼(后統(tǒng)稱“新界”),租期99年,1997年6月30日期滿。

  紫荊花是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區(qū)花。中央人民政府向特區(qū)政府贈送的禮品《永遠盛開的紫荊花》大型雕塑,高6米,重70噸,用青銅鑄造,典雅大方,寓意深長,坐落在香港會展中心新翼的海邊,已成為香港的標志之一。

  【自主學習】

  一、選擇合適的讀音填在括號里。

  1、(qiāo qiǎo) 悄悄話( ) 悄然離開( ) 靜悄悄( )

  2、(zā zhā zhá) 扎花( ) 扎針( ) 掙扎( )

  二、我能分辨同音字。

  kòu ( )子 日( ) ( )問 豆( )年華

  zhù ( )造 ( )作 ( )目 建( )

  三、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語。

  剎那的( ) ( )地流淌 嶄新的( )

  ( )地呼喚 微微顫抖的( ) 含露的( )

  四、縮寫句子。

  1、最后一分鐘是萬眾歡騰中剎那的寂靜。

  2、我悄悄地從后門走進教室,在最后一排空位上坐下,和孩子們一起,跟著那位老師,大聲地、整齊地、一遍又一遍地朗讀著。

  【合作探究】

  初讀感知

  1、讀懂字音,讀通句子,自己認為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2、查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詞語,可以在小組內互相交流。

  3、默讀詩歌,想想每節(jié)詩主要講了什么。

  討論交流

  1、指名讀詩,讀后評價是否正確流利。

  2、相互交流:了解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

  3、文中四次提到“最后一分鐘”,分別是在什么情況下提到的?每一次都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體會詩歌內容

  1、讀第一節(jié),想一想:還有最后一分鐘,香港就要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此時此刻,所有中國人的情感是怎樣的?讀出這種情感。

  2、讀第三節(jié),回答問題。

 。1)“那深入骨髓的傷痕”指的是:

 。2)“一張發(fā)黃的舊條約”指的是:

 。3)“大海沸騰”指的是:

  3、讀第四節(jié),想一想:“第一朵紫荊”是什么?我們應該帶著怎樣的'情感來讀?

  總結升華

  讀了這首詩,你懂得了什么?

  【練練測測】

  請選出句中的破折號的作用。

  A、意思轉折

  B、詮釋說明

  C、聲音延長

  D、意思遞進

  1、大家注視的是旗桿——挺直的是中國人的脊梁。( )

  2、是什么緩緩流淌——飽含百年的痛苦和歡樂的淚珠。( )

  3、“快回來!——”我從心底呼喚著香港快些回歸祖國。( )

  《最后一分鐘》的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詩歌的內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激發(fā)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重點:

  理解詩歌的內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激發(fā)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難點:

  結合歷史背景理解一些含義深刻、感情強烈的詩句。

  教具準備:

  搜集有關香港回歸的資料。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1、師談話:有這樣一首歌“100年前我眼睜睜地看你離去,100年后我期待著你回到我這里。滄海變桑田抹不去我對你的思念,一次次呼喚你,我的1997年。”這首歌的名字就叫《1997》在這一年,發(fā)生了一件舉世矚目的大事,那就是香港回歸祖國,在這一天里,中國人民歡欣鼓舞,今天我們要學的《最后一分鐘》就描述了當時的情景。

  2、齊讀課題。

  二、初讀感知,檢查預習

  1、讓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初讀課文,要求標出詩節(jié),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自己認為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查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詞語。

  2、教師檢查生字詞語認讀。同桌相互檢查詩歌讀的情況。

  三、品讀詩歌

  1、讀著這首詩,哪些語句讓你感覺熱血沸騰?作上記號,寫下你的感受。并且讀給同學聽,讀出你奔涌的豪情,讀出你內心的感動。

  四、研讀課文,讀中感悟

  1、交流資料:

  香港自古以來就是我們中國人的領土,它怎樣被割讓去了呢?迅速瀏覽一遍課文,找到相關語句,(虎門、舊條約)小組交流資料,理解那一些歷史,說說自己的感受。

  2、感受儀式前的激動:

  想一想: 還有最后一分鐘,香港就要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此時此刻,你的心情是怎樣的?

 。2)指名讀第1小節(jié)。

  (3) “讓我拉住你的手”“聽你越走越近的腳步”作者用了什么手法?

 。4) 齊讀第一小節(jié)。

  3、體驗儀式中的自豪:

 。1)盼啊,盼啊,這激動人心的時刻終于來到了,莊嚴的政權交接儀式開始了,讓我們全體起立,重溫那激動人心的時刻。(課件提示)

  (2)、此時此刻,你最想說什么?鏡頭上哪一幕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看,作者給我們捕捉了一些特寫鏡頭,鏡頭上都有什么呢?(旗幟、旗桿、寂靜的場面、微微顫抖的嘴唇、在淚水中一遍又一遍輕輕呼喊)

 。4)、指名讀第二節(jié)。應該讀出什么樣的`語氣?(激動高昂)生讀、評議、師指導。男生讀第二小節(jié)。

  4、聯(lián)想:師生交流,怎樣理解作者的聯(lián)想?用怎樣的語氣才能表現(xiàn)出這一段屈辱歷史和人們今天的激動與鼓舞?(先深沉緩慢,后強烈高昂)生讀、評議、師指導,女生讀第三小節(jié)。

  5、⑴ 久別的、思念已久的親人終于回來了,你會怎么做呢?

  讓我們伸開雙臂,去歡呼著迎接我們的親人吧!齊讀第4小節(jié),讀后評價:

  “紫荊”指什么?“去迎接那新鮮的、含露的、芳香的扎根在深深大地上的/第 一朵紫荊……”暗示什么?

  五、讀中升華。

  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最后一分鐘》的教學設計 篇6

  【教材內容】

  《最后一分鐘》人教版新教材五年級語文第九冊第7單元第24課(1課時)。

  【教材分析】

  這是一首充滿激情的詩。作者傾訴了香港回歸祖國懷抱的最后一分鐘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特殊時刻的思緒,表達了全中國人民繼續(xù)心中的強烈的愛國情感和對香港回歸祖國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

  【學情分析】

  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讓學生在文字中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并升華這種情感。

  【教學目標】

 。、認識5個生字。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詩歌的內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激發(fā)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理念】

  引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促進學生有效地理解詩歌內容、體會詩歌情感。

  【教學重點】

  理解詩歌的內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激發(fā)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難點】

  理解詩歌的內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激發(fā)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對香港有什么了解嗎?談談你所了解的香港。

  二、交流學生課前收集的資料

  學生從“香港回歸之后的繁榮”、“香港回歸歷程”、“香港被割讓的歷史”等,從而加深對香港的了解。

  三、品讀課文

  1、通讀全文,全文寫了幾節(jié),每節(jié)主要寫了什么?

 。病⒃僮x課文,引導學生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

  ⑴抓住作者直抒胸臆的詩句體會情感:

  如,“聽所有中國人的'心跳和叩問”;“是萬眾歡騰中剎那的寂靜”;“是誰在淚水中一遍又一遍/輕輕呼喊著那個名字/香港,香港,我們的心靈”;“然后去奔跑,去擁抱/去迎接……”。

  學生通過反復誦讀,把那種激動、自豪的感情與熱切之情溢于言表。教師適時的進行點撥。

 、坡(lián)系所收集的資料理解詩句,體會情感:

  教師播放自鴉片戰(zhàn)爭以來那一段屈辱的歷史。多年的屈辱終于揮之而去,“使大海歡騰”的那種場面。讓學生理解“使大海歡騰”的意思。

  四、指導學生朗讀

  “三分詩,七分讀”。結合詩歌內容引導學生注意朗讀時的抑揚頓挫:注意節(jié)與節(jié)之間以及每一節(jié)之內詩詞句間的停頓。

  五、小結

  六、作業(yè)

  《最后一分鐘》的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認識5個生字

  2.了解詩歌所表達的內容,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過程與方法

  1、在朗讀中理解詩歌內容。

  2、在吟誦中體會作者的情感。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誦讀詩歌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重點難點:

  體會四次“最后一分鐘”,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它們之間的聯(lián)系。

  教學過程:

  一、看圖交流,揭題

  1、交流香港的有關信息

  2、課件出示文中插圖。

  師:同學們,請仔細看這幅圖,你知道這是一個怎樣特殊的時刻嗎?

  3、教師激情揭題:是的,這個畫面就是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交接儀式的情景。這一刻,鮮艷的五星紅旗在香港上空迎風飄揚;這一刻,美麗的紫荊花在香港大地四處開放;這一刻,中華民族又圓了一個團聚的夢;這一刻,祖國大地又亮起了一片自由的曙光。今天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來重溫這激動人心的《最后一分鐘》(板書課題)。

  二、自由讀詩,解決字詞障礙,了解詩歌內容

  1、學生自由讀詩,要求把字詞讀準確,把句子讀通順。

  2、學生自由提出困難,共同解決。

  3、再讀詩歌,思考一個問題:文中的四個小節(jié)分別講了什么內容?

  三、品讀詩歌,體會、激發(fā)情感

  師:詩歌的大概內容同學們都已有所了解,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好好地品味這“最后一分鐘”。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找一找文中幾次提到“最后一分鐘”?

  第一處“最后一分鐘”

  1、指名讀第一小節(jié)

  2、師:同學們,在第一小節(jié)中躲著一種修辭手法,你能把它

  找出來嗎?(生:擬人)那用在這里有什么好處呢?(學生說一說)下面就讓我們一起拉著香港這位親人的手,傾聽最后一分鐘的風雨歷程。

  3、齊讀第一小節(jié)

  第二處“最后一分鐘”

  1、師:當鮮艷的五星紅旗和香港區(qū)旗升起的時候,我們的心情是無比的--(激動、自豪)。請大家讀一讀第二小節(jié),邊讀邊體會這一份激動和自豪。

  2、學生自由讀第二小節(jié)

  3、師:看著同學們這么認真地讀著,老師相信你們的體會肯定也到位了。下面我們一起來合作朗讀,一起來感受這份激動和自豪。請聽要求:前面部分男女同學輪讀,最后三行一起讀。

  4、分角色朗讀

  5、教師范讀

  6、有感情地齊讀

  第三處“最后一分鐘”

  1、師:同學們臉上的表情告訴我,你們已充分體會到了那份激動和自豪,真棒!同學們,我們都知道如今的香港是非常繁榮的,可在150多年的時間里,它走過的歷程卻是坎坷的。

  2、課件出示虎門銷煙和《南京條約》等相關資料,教師介紹。

  3、師:虎門上空的硝煙在百年后的最后一分鐘終于散盡,發(fā)黃的舊條約也在此刻悄然落地。在這最后一分鐘,又是什么在長城的`臉上,在黃皮膚的臉上流淌呢?快到第三小節(jié)中找一找。

  4、根據學生的回答課件出示相關語句。

  百年的痛苦和歡樂都穿過這一滴淚珠使大海沸騰!

  (1)指名讀一讀

  (2)理解“使大海沸騰”(學生自由說;借助圖片理解)

  (3)引讀:在這最后一分鐘,百年的屈辱終于揮之而去,

  中國人終于可以揚眉吐氣了,怎能不讓人歡欣鼓舞呢?--

  在這最后一分鐘,所有中國人的喜悅都化作了淚水,這怎能不使大海沸騰呢?--

  第四處“最后一分鐘”

  1、師:香港終于回來了,我們激動,我們自豪。香港從此掀開了新的篇章。請同學們自由朗讀第四小節(jié),體會這小節(jié)體表現(xiàn)出的心情是怎樣的?

  2、學生自由朗讀

  3、交流,指導朗讀

  (師:同學們,讓我們去迎接第一朵紫荊,一起把最美好的祝愿送給香港吧!)

  四、配樂齊讀,再次體會情感

  1、師:香港歷經百年滄桑,今天終于回來了。這最后一分鐘,帶給大家的是無盡的激動、喜悅和自豪,老師給同學們配上音樂,我們一起有感情地朗讀整首詩,永遠記住這“最后一分鐘”!

  2、配樂齊讀詩歌

  五、播放視頻,情感升華

  師:剛才的學習,我們從語言文字里感受到了那份激動、喜悅和自豪。下面老師帶大家走進當時的情景,再次感受這激動人心的最后一分鐘。(播放錄像,教師配畫外音。)

  六、課堂練筆、小結

  1、師:同學們,流浪了百年的游子--香港回來了,面對骨肉團聚的動人一幕,你最想說什么?請把它寫在課文空白處。

  2、集體交流

【《最后一分鐘》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最后的淇淇》教學設計06-23

最后一課的教學設計06-14

《最后一課》優(yōu)秀教學設計07-15

《最后的輝煌》語文教學設計方案05-20

《一分鐘》教學設計08-12

最后一次講演教學設計(精選5篇)10-28

最后一片葉子教學設計(精選7篇)09-27

課文一分鐘的教學設計10-06

2015年最后一頭戰(zhàn)象教學設計05-23

高中語文《最后的常春藤葉》教學設計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