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八年級《有的人》教學設計
《有的人》是當代詩人臧克家為紀念魯迅逝世十三周年而寫的一首抒情詩。所以副標題是“紀念魯迅有感”。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八年級《有的人》教學設計,歡迎參考。
【學習目標】
1、理解詩歌深刻的內涵,了解詩歌中對比手法的運用。
2、學習魯迅的偉大精神,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誦這首詩。
【課前準備】
魯迅的詩《自嘲》。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薄耄
人都有生死。對待生和死,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理解和態(tài)度。有的人活得崇高、偉大;有的人活得無恥、卑微。在死的問題上,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輕于鴻毛。哪個同學能舉出這兩方面的例子?
學生舉例,教師評析、小結。
2、根據(jù)本課內容,介紹魯迅的《自嘲》和散文詩集《野草》。
初讀詩歌,整體感知詩歌的基本內容
。、聽錄音帶,或者教師范讀全詩:
學生自讀詩歌。把握主要內容,理清詩歌的寫作思路,分清詩歌的結構層次。
。ㄔ姷牡谝还(jié)寫了兩種生和死,是全詩的總綱;第二、三、四節(jié)寫了兩種人對人民的不同態(tài)度,它們之間是并列關系;第五、六、七節(jié)分別與上面三節(jié)對應,寫出了兩種人的不同結局。)
二、小組合作,閱讀研討
1、找出哪些詩句寫出了詩人對魯迅的紀念?
。抗(jié)詩的后兩行。)
。病⒃姼璧氖坠(jié)中活與死的含義有什么不同?
三、精讀詩歌,領會詩歌感情
學生自由朗讀詩歌。注意體會每節(jié)詩歌中感情。
指名朗讀詩歌,讀出各節(jié)的真情實感。
。▽W生把握不準的地方,可以引導學生反復朗讀,或者變化語氣、語調使學生真正把握住詩歌的內在感情。)
對比是常用的一種藝術手法,在詩歌中使用對比,能產生強烈的感情沖突。這首詩每一小節(jié)都使用了對比的手法。細讀詩歌,體會詩歌對比的寫法。
八年級《有的人》教學設計二
【教學目標】
1、讀懂詩所表達的意思,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有感情朗讀。
2、感受魯迅的偉大,培養(yǎng)準確的人生觀。
3、鍛煉大膽質疑、自求自得的閱讀素養(yǎng)。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
出示提示(幻燈片):
1、(1881年9月25日)(浙江省紹興)(早)(棄醫(yī)從文 )答案兩個字(生說了之后請說出原因,其中棄醫(yī)從文:魯迅最早想學醫(yī)來解除人民身體上的病痛,但后來他發(fā)現(xiàn)當時中國人民更可怕的病是心理上的,于是他希望通過自己的文章來喚起人民的良知、骨氣 。)
2、(匕首)(野草)(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1936年10月29日下午5點25分 )答案三個字。
3、野草:魯迅認為野草具有頑強的生命力,他以野草自喻,同時把地面比作反動勢力,把地下的.熔巖比作革命的火焰。只要能讓革命火焰沖出地面,他愿意在熔巖中與反動派同歸于盡。
二、揭示課題
1、幻燈片出示:
面對敵人他橫眉冷對,為人民他愿作孺子牛。
2、組織討論偉人逝世,政府部門或者民間會可能舉辦的活動。
3、介紹寫作背景,揭示題目。
三、讀通讀順詩,個人大膽質疑
1、同學自由朗讀全詩,兩個要求:
、 讀通讀順;
、 讀出問題并做好記號。
2、檢查朗讀。
3、再讀詩。要求:
邊讀邊想,從讀懂一個詞一句話著手,把握每一小節(jié)的意思,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4、組織學習第一段。
5、小組自由學習其他段落。
四、質疑,理清課文脈絡
1、交流問題。
2、師設疑:
分別指得是哪些人?這些人分別得到怎樣的下場?
五、朗讀升華感受
1、音頻朗讀。
2、學生點評。
3、齊讀。
六、組織拓展
1、以小組為單位模仿著本詩的格式也來寫兩節(jié)詩,寫的對象可以是一個人,如紀念雷鋒有感,也可以是一類人。
2、交流。
七、總結作業(yè)
1、背誦。
2、完成個人詩稿。
【八年級《有的人》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有的人教學設計07-13
《20有的人》教學設計10-23
《有的人》語文教學設計10-28
關于有的人教學設計的范文07-23
課文《有的人》教學設計范文09-08
《有的人》導學案教學設計09-22
《有的人——紀念魯迅有感》教學設計10-12
有的人教學設計(通用10篇)09-30
《有的人》教學設計(通用14篇)10-31
有的人教學設計范文(通用10篇)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