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宗祠落成慶典的發(fā)言稿 推薦度:
- 清明散文 推薦度:
- 電影葉問的觀后感 推薦度:
- 春的散文 推薦度:
- 月亮的散文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葉氏宗祠見滄桑經(jīng)典散文
2016年6月7日上午,我和幾位文友應邀來到際嶺村采風,有緣探訪了神往已久的葉氏宗祠。
穿過村中的石子小路,伴著屋前淙淙的泉聲,推開破敗的木門,看見了飽經(jīng)滄桑的葉氏宗祠。觸目所及,一片蕭疏荒涼。眼前的一幕幕,令人唏噓不已。
殘墻斷壁中間的萋萋芳草,令人徒增感傷。昔日的繁華不復存在,徒留一片狼藉。我們只能從殘墻所及的范圍,想象舊日的輝煌。陽光穿過屋脊斜照在這方天地,似在告訴我們往事不堪回首,好好把握當下的所有。 高大的房柱,正以傲岸的軀干挺起一段艱難的歷史。昨日的梁燕,如今又飛往何處筑巢呢?兩根豎立的木柱是當年飲食煙火的'參與者。民以食為天,它們功不可沒。而今,已快湮滅在歲月的塵埃里。
雕梁猶存,似在訴說葉氏家族的興衰史。(據(jù)有關(guān)資料記載:葉姓源自沈姓。沈尹戌先居河南南陽,春秋時任楚國左司馬,與吳國交戰(zhàn)時殉難,楚昭王封其子沈諸梁食采于葉(今河南葉縣舊城),史稱葉公。后裔以葉為姓,并以諸梁為葉姓始祖。河南南陽葉姓初遷汴梁,唐昭宗時遷洪都武寧(今江西九江市境內(nèi))。南宋時,葉大經(jīng)避兵亂入福建,曾留居汀州寧化石壁,后分遷清流、長汀。復南下廣東,分居梅州、興寧,后裔散居大埔、龍川、河源、博羅,遠者徙居湖南、廣西、四川。葉姓九十五世葉映玉,號五郎,自河源遷上杭中都開基,其后裔派衍閩、粵、贛、川等地。明末清初,部分葉氏隨鄭成功收復臺灣,遂定居焉,葉姓逐漸發(fā)展成為臺灣大姓。還有不少人遷徙東南亞等地。葉姓郡望有下邳、南陽。)
悠悠歲月,幾多歡笑,幾多淚水……
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塊磚瓦都有一段動人的。只有心意相通的人,才能聽懂它的訴說。據(jù)旁邊守護的葉氏后人介紹,這座宗祠是從附近的觀前分派過來的。在觀前的四大宗祠中,葉氏宗祠是首屈一指的。際嶺的葉氏宗祠隱示著葉氏家族分枝散葉的脈絡。
這里的梁柱聳矗,這里的滿院木器,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讓人浮想連翩,戀戀不舍。
千古事,天地納于心。世間唯有文字能穿越歷史的風煙傳承下去。只可惜這里找不出些許昔日文字的痕跡。
幾近倒塌的磚砌大門,見證了多少人事的代謝,伴隨了多少次的旭日東升與殘霞夕照。
默默的老屋就這樣靜靜立于村子的一角,它還能存在多少日子呢?
別了,老屋!但愿下次,我們還能相見。但愿下次,我還能聆聽你的訴說。但愿下次,還能靜靜享受你庇護下的片刻陰涼。
走過這個拱門,我感覺我還沒走出那段歷史,沒有走出那紛繁的思緒。
【葉氏宗祠見滄桑經(jīng)典散文】相關(guān)文章:
滄桑的老樹散文08-01
戰(zhàn)滄桑散文07-01
滄桑的目光散文03-19
古城滄桑散文07-04
情路滄桑散文09-08
古城滄桑傷感散文07-18
歲月的滄桑傷感散文07-12
關(guān)于歲月滄桑散文06-14
經(jīng)典散文:歲月滄桑了記憶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