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jīng)典名著隨筆
讀錢紅麗的《低眉》,她寫到作家阿城,阿城說因為自己窮無錢買書,只好到書店蹭書看。大凡人一沾到“蹭”字,就失了底氣,看也就不可能是大大方方了。沒有錢,卻翻書無數(shù),遇到心儀的還要愛不釋手,只能站著,低頭勾腰,久了,就站出個水蛇腰來。想想,文人的樣子大抵都是如此,站出了“水蛇腰”還要遭人嘲笑,就覺更窮酸了一層。好在文人們自己都看淡這些,一個“俱往已”一切嘲笑或者惡人的面目以及自己的落魄心里都可以輕描淡寫的一帶而過了,水蛇腰也罷,被嘲笑也罷都不過是因為一個“文”字。竊書不算偷,何況,只是看,愛看才看,不愛看的要冷落灰塵的。
一個愛著文字的人,無論多么的柔弱不堪,樣貌多么奇特,長發(fā)也好,禿光光也罷,一旦被墨香熏著,就走了超凡的路子,但也有死心眼的人,有些時候走了極端的“體面”。
“體面”一詞來自錢紅麗的另一篇《廣博的才華停在樹梢上》,看這題目就覺超絕。停在樹梢上的才華,需要仰望,又可企及,可觸摸,可抵達;但又決不是伸手可及、易取,這當然需要一把梯子,夠高,夠穩(wěn),還要一步步踏實地攀登和摘取。錢作家說鐘鳴的《畜界,人界》是“一本詭異古怪、博學、智慧的書。鐘鳴的筆下書寫的均是一些看得見和看不見的活物。一只鼠到了鐘鳴的筆下,讓我們不禁產(chǎn)生了畏懼。其實,我們真正畏懼的是——文字。文字才是才華的投影,才華也是一種活物,征服她所要征服的,畏懼她所要畏懼的!薄皶鴮懀闶遣粩嗟剡原靠近內(nèi)心最為隱秘部分的過程!比缓螅岬健绑w面”,她說:“一個心遠的人總是比常人活得艱辛些,這亦是造化,心在高處,不囿于俗世,這亦是一種體面,常人不及的體面!
記下這些,我只能說,錢紅麗讀書不僅深刻,還有一種常人不及的感悟能力,一種異于他人的解讀力,她在一個人的文字中看到的那些“文字的奇險紛繁”,怎么說,都讓一個喜歡文字的人也值得站成一付腐朽文人的“水蛇腰”模樣的。
這樣,我就想到了伍爾夫。伍爾夫的讀書隨筆更有令人難以招架的東西,不留情面的深刻,和大解八塊的解析,使我看到了隨筆的豐富姿態(tài)的構成,它不完全在于被閱讀者的姿態(tài),還應該包括那個燈下的閱讀者有必須勝任這項任務的體力和智慧,一種在鋼絲繩上的平衡能力,必須有一顆能探尋到“奇險紛繁”景致的敏銳靈魂和旋旎的刀功。
然后,再說川端康成的字。
錢紅麗讀川端康成的《雪國》,讀到“銀河嘩啦一聲落到島村心坎上”。依了這樣的導讀去讀《雪國》,《雪國》也便這樣渺渺茫茫地鋪列在眼前了。
不知何因,讀著《雪國》總是無意中把駒子和葉子混為了一個,她們一個是行男的未婚妻,一個是情人,行男又瀕死。這樣的一個男人,駒子卻甘愿為他當藝妓掙錢治病;而美麗虛無的葉子卻愛他至深,至行男死后還一直懷念著;兩個女人都有凄絕之美,亦都是可愛之人。不然來此療養(yǎng)的島村又為何對她們生出了好感?可是,這樣的好感,也只能在心中存一存罷了,是不能走到哪里去的。如果為了一已的歡愉真的走到不堪的地步,豈不是玷污了那份純潔,又負了一種精神。小說處處描寫著雪,潔白,蕩滌魂魄,讀之就讓我想起北方原野上的雪,因此會無端地體味著它給予心靈的那種綿長的吸引力,仿佛時時身處其中,一步一步踏過,又仿佛有一種穿透時空的力量,不得不做著各種的掙扎。小說永遠在向我們訴說著美,它如一襲光彩華麗的綢緞,素雅,潔靜,雍容;而這樣的美又都虛幻如夢;又都撲朔迷離;又都沒有消逝卻已黯然失色;或者又都飄浮在流逝的暮景之中,模模糊糊地照亮著周圍的一切。那是一個不真實的世界,卻又實實在在在川端的心里,在他的筆下。因此,為這樣一個虛擬的世界《雪國》,為作家給我們營造的美好的心靈棲息之地感到了一絲絲的寬慰。
很偶然地讀到了川端康成的《花未眠》這篇不到兩千字的散文,它讓我看到了作家用一顆敏銳的心靈感悟生活細微之處的能力,他是在早上四點偶然發(fā)現(xiàn)花未眠的,這一發(fā)現(xiàn),讓川端吃驚不小,原來“在凌晨四點凝視海棠花,始覺得它美極了。它盛放,含有一種哀傷的美!比缓,作家一路讓筆峰跳躍著,說到死亡,說到壁龕里的插花,說到羅丹的《女人的`手》,瑪伊約爾的《勒達像》,這些無不在向人們訴說著接近死亡的美和人之非凡的觀察能力。而作家所觀察到的東西,在另一個表現(xiàn)者那里,又都一一得到了相似感覺的印證,這讓我再一次相信,敏銳而易感的心靈總是相似的。然而這樣的心靈又何其寥落和孤獨;因為他們活在當下,在現(xiàn)實之中,這是一種令人絕望的殘酷。
再讀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女》,又那么傾心。其實,我想世上的文字并不都為你而寫,但一定有一種文字是專為你而寫,專為你而存在的,這樣的文字在別人的眼里也許并不一定完美,也不一定有什么高妙的要意,但唯有你覺得它好,唯有你讀之有味,讀之哭笑和感嘆,于是就會無端的感激那個作者,感激他的文字的魅力。我就這樣一路讀著,只為那分純潔,那分溫暖,那分樸素的虛飄飄的美,直到再次翻頁,而翻頁之后竟然是空白一片,驚詫,鄂然。原來這就是小說的結尾——空白,空白,是一切都不需要再補述的空白,再有一句話,再添一個符號都是多余,都會污了讀者的感受。這就是川端康成給我的“極美”的真實體驗,幾分鐘之久,讓我默默體味,默默地徒然嘆息。
想到川端康成的一生可謂心靈孤寂,凄清。也許,正因為這樣才有了他的那些文字,那些端莊的美,虛無、飄渺;其實,這正是一個人對現(xiàn)實失望的再現(xiàn)。現(xiàn)實生活可謂苦絕,全沒什么快樂可言,而“美”是一件多么難以尋覓的東西,這種美只有用文字來描述,以心靈來勾畫,用想象來完成。如果一個敏銳而易感的心靈得到了它,全不要說出,而只能付諸文字。
那么,一切,也只有這樣!
【讀經(jīng)典名著隨筆】相關文章:
名著讀書隨筆300字10-13
讀名著《圍城》有感范文《圍城》名著導讀09-27
中學生寒假讀四大名著隨筆12-23
讀名著的讀后感03-13
讀名著倡議書06-13
讀演義隨筆08-07
讀名著讓我著迷優(yōu)秀作文04-07
讀名著愛的教育有感作文09-08
讀名著心得體會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