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火日子里的桂花香隨筆
桂花細(xì)細(xì)碎碎地開,最日常,最民間。像日子,無驚無瀾的日子。
一年一見。見時花開紛紛,小朵小朵,絮絮叨叨的樣子。擠著,花梗處,葉子下,一點兒不張揚,一副老老實實過日子的姿態(tài)。
《詩經(jīng)》里有男女互贈香草,贈芍藥,贈白茅,贈紅管草,但沒人贈桂花。我覺得桂花真值得一贈啊,在那樣的草木年代,贈一枝,一個村子都沉在香氣裊繞中了。
桂花似乎太煙火,最適合被愛情遺忘的姑娘。院子里栽一棵,沒有妖嬈的顏色,但是香氣熏染日子,熏得有一種很踏實的甜蜜。
每年桂花盛開時節(jié),我都會小病纏綿一場。但,即使病中,也會去采桂花,回來制桂花糖。
一手托一只小籃,一手從枝梗上捋,小半天才收獲半籃。這就夠了,看它們臥在籃子里,軟軟的,涼涼的,像戀愛過后有些寂然的心。回來在清水里漂幾趟,濾掉生水,拌糖。一層一層的白糖,水潤的花瓣,漸漸失了顏色,皺了。一缽的桂花糖啊,花已經(jīng)成了食物,換了身份,被實實裝進(jìn)密封的壇子里。
隆冬煮魚,開了壇子,舀出一勺桂花糖,白氣迷蒙中,轉(zhuǎn)身融化在突突冒泡的魚鍋里。中午,一盤紅汪汪的紅燒魚端上來,筷子蘸湯,舔上一口,桂花的香,都在。這是桂花呀,想想,覺得太隆重,太奢侈。可是,桂花浮在魚湯里,不言不語。
諸花之中,大約只有桂花,和吃貼得這樣近,和煙火貼得這樣近。除了桂花糖,還有桂花糕、桂花餅。中秋吃月餅,最喜那餅餡里一粒一粒的桂花,塵芥一般,丫環(huán)一般。
還有桂花茶,沸水沖泡,一粒一粒的小花在水里亂紛紛地逃逸,然后浮上來,在水面上鋪成一片,眉頭緊鎖似的不情不愿?墒,半個時辰后,揭杯蓋窺一眼,它們一粒一粒,相繼緩緩沉下去,禪坐在杯底。好像一群懷抱理想的女子,在茫然與不甘之后,在對抗與疼痛之后,最后與生活達(dá)成和解,平和下來,淡然下來。理想還在,化作了一脈裊裊的茶香,各自咀嚼,各自回味了。
冰糖桂花藕,是冬日里的最愛。想想就覺得溫暖,仿佛外婆的懷抱,載著綿長舊事的懷抱。冬日進(jìn)城,路過東門,總會在巷子口買一截桂花藕,棗紅棗紅的',還拖著細(xì)長的糯米汁。寒風(fēng)里,趁熱啃上一兩口,香香的,甜甜的,面面的,倏然覺得塵世仁厚可親。
可是,桂花骨子里到底是有遠(yuǎn)意的。山中桂子,在我們看不見的僻靜清幽處,兀自情懷落落。
讀王維的《鳥鳴澗》: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每讀一回,心上便起了霧似的空茫一片。月色素白,朗照深山,在那重重疊疊的深山里,有桂子在寥落地開,寥落地敗。
那多像一個寂寞的靈魂。那些在煙火深處打滾的桂花的靈魂,在午夜時分,在晚風(fēng)經(jīng)過的剎那,逸出了自己的身體,清涼地開落在山間,開落在露水里。我想,那更像是一個女子,有著古典的情結(jié),她一邊三頭六臂地應(yīng)付世俗日常,過著跟所有尋常主婦一樣的煙火日子。她是桂花糖、桂花餅、桂花藕。一邊,她隱藏自己,躲在書頁筆墨之后,躲在清風(fēng)明月淡花之后,過自己清涼的靈魂生活。在渾濁滯重的世俗對面,她是清涼落寞的山中桂子,遺世獨立,獨自花落,獨自享受這無邊的浩茫與靜謐。
允許有這樣一類女子存在。她們身陷煙火深處,又時時在內(nèi)心舉行莊嚴(yán)的儀式。她們時常放縱自己去悲欣交集,放縱另一個自己,去做山中月色里一樹零落的桂子,枝葉蕭疏,香氣淡遠(yuǎn)。
日子繁茂,內(nèi)心有一角,秋風(fēng)蕭蕭。我知道,遠(yuǎn)方的月下,遠(yuǎn)方的山里,有桂子,靜靜地,靜靜地,零落。
【煙火日子里的桂花香隨筆】相關(guān)文章:
在嚴(yán)寒的日子里的隨筆散文06-08
在沒有愛情的日子里隨筆散文06-13
在那停水的日子里隨筆散文02-23
妻外出的日子里散文隨筆08-23
沒你的日子里散文隨筆08-26
關(guān)于煙火隨筆散文05-16
煙火散文隨筆06-02
雨夜的煙火隨筆散文02-03
「隨筆」煙火與氣球(一)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