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讀書有感隨筆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后感了。怎樣寫讀后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寒假讀書有感隨筆,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故土依舊,熟悉的音容相貌。一個人,有一份童年的樂土,無論在何地何時都可以給自己一個零度起點,可以追尋最初始的情感,然后拍拍身上的灰塵,繼續(xù)上路。
我或許沒有出息,許多人都喜歡外面的世界,唯獨我留戀著故土,所以每逢假期,我勢必要回來,卸下一切浮華的角色和尊嚴,去做一個孩子。
外婆85高齡了,身體硬朗,但已糊涂,很多時候認不得自己的兒女。寒假第四天,外婆生日,所有親朋前來祝生。酒桌上,我只是拿著酒壺給姨夫、舅夫倒酒,至于提酒敬酒則沒有我的事兒。我或許離開故土太久了,很多時候,我插不上話,我感覺自己和他們嫣然兩個世界。
母親常常介紹,這是誰誰家的媳婦,這是誰誰家的孩子,我只是禮節(jié)性地打個招呼,而我所熟悉的長輩大都已經不在了。是啊,表兄弟、堂姐妹的孩子都快讀一年級了,這個叫叔叔,那個叫表大爺,我又豈是那個印象中的孩子呢?而母親岳母也常常施加“壓力”:該考慮下一代了。
近日,讀史鐵生的《靈魂的事》,他是一個對自己真誠的人,追問人世間的生命、情感、信仰與這個大千世界的“糾纏”;疖嚿希幸粋女孩對我說,對這些問題的思考沒有什么意義,就像史鐵生對死亡的解讀,無論解讀出什么,死亡仍就在那里,不曾改變。
其實,我當時想說而沒有說的話是:人無論如何都無法避免死亡,追求任何高品質的衣食住行、名譽權利都是枉然,還不如早死。很多時候,那個精神性的“我”代表真實的自己,尤其是歷史故人。我們在世界的本源之初贊成物質決定意識,很多時候大可以把它高高掛起。
今日,再次去新華書店免費觀賞書畫,然后聽一聽那舒緩的.音樂,最后把莎士比亞的戲劇給買下來了,其實我只讀過他的《哈姆萊特》和《李爾王》,還買了一本《為世界而生—霍奇金傳》,英國迄今唯一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女科學家。人都在尋找自我,而我只要置于書香世界,那個“我”就自然顯現(xiàn)。
寒假沒有給自己規(guī)劃閱讀的書籍,只是想把雅克·蒂洛的倫理學好好讀讀,然后重新讀一遍菲利普·津巴多的心理學。當很多同事和學生感嘆自己假期生活時,我曾想,如果給自己部分書籍和一臺瀏覽世界的PC終端,我一定倍感充實。
【寒假讀書有感隨筆】相關文章:
寒假讀書隨筆10-13
讀書有感教師隨筆12-17
寒假教師讀書隨筆03-08
以讀書有感為題目的隨筆06-08
高中我與地壇寒假讀書隨筆01-07
中學生寒假讀書隨筆12-14
寒假隨筆06-03
小學寒假魯濱遜漂流記讀書隨筆01-10
月考有感隨筆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