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作品與人品作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chuàng)造性。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yōu)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作品與人品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作品與人品作文1
古人云“言為心聲”“文如其人”,在歷史的滾滾紅塵中,這句話是無數(shù)文人志士的寫照,他們超然于燈紅酒綠的名利場,一如出生時的勇猛和無邪,向我們生動地展示了“作品即人品”,于世間之雨落風驚中靜水流深。
作品恬淡,人品泰然。
杜牧走入江南,著一襲青衣飄過江南的煙雨樓臺,享用一份心的靜謐。心無旁騖,靜如止水。其作品也因其寡欲而塑造出一個孤寂靈秀的詩魂。于是嘆道:“清時有味是無能,閑愛孤云靜愛僧。”納蘭性德,厭惡官場的爾虞我詐,無心功名利祿,只盼寄情于詩詞歌賦之中,于是寫出“顏昨非,才華尚淺,因何福薄”“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知道是尋!薄<{蘭公子的超然成就了一位以哀婉清麗的詩詞行走于世間的男子,其作品也因其不慕媚俗的品格而愈發(fā)惹人鐘愛。
作品博大,人品寬厚。
蘇軾被貶杭州,他卻以一顆寬厚之心容忍,對此不以為意,照樣為百姓做實事。他疏通西湖、修筑“蘇堤”,勤政愛民,體恤百姓。而他的作品“菰蒲無邊水茫茫,荷花夜開風露香”,正流露出他以淡然的態(tài)度處在被貶之地,卻激起了對西湖美景的熱愛。還有林則徐,被貶伊犁仍不改“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忠心,將他作品中的主張用實際行動展現(xiàn)給世人,使得伊犁從此多了一條造福世代的靈渠。
作品堅定,人品忠誠。
林清玄曾說:“人應站在傳統(tǒng)上,內心才會深刻!倍彩冀K堅守著一顆敬畏傳統(tǒng)的心進行創(chuàng)造。面對都市病態(tài)的浮躁,林清玄先生堅守本心,讓我們從他的作品中所闡述的佛教與禪道中,體會出無盡的哲理。巴爾扎克痛斥資本主義的'丑陋,擔起了重構人們失卻的精神家園的任務。在《貝姨》中痛斥“有錢人從來不肯錯過一個表現(xiàn)俗氣的機會”。讓觀眾不僅從他的作品中深刻的反省社會道德的缺失,而且也更加敬佩他堅定不移、敢為人先的人品。
世事如雪中觀鶴,有清凈,亦有混雜。這些作家,人品明亮,作品也不摻一絲雜質。如弘一大師一句“華枝春滿,天心月圓”,天地間便盈滿了純凈。作品即人品,不隨波逐流,便可如一枝墨梅,靜靜地綻放于生命的絹帛之上。
作品與人品作文2
正如枯水的沙漠養(yǎng)不活遍野的金黃小麥,煙雨的江南不適宜仙人球的生長一般,作品的格調趣味與作者的人品在本質上應當是一致的。林妹妹的性子孤僻,她寫柳絮時便覺哀婉凄涼、無依無靠;寶姐姐開朗達觀,于是寫出“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而一舉奪魁。
古人就說“言為心聲”“文如其人”。作品的格調趣味與作者人品似乎是相符合的。性情偏急則為文局促,品性澄淡則下筆悠遠。沒錯,作品意境與內涵的深遠與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學識與涵養(yǎng)的多少。作品的格調是人思想躍于紙上,而人品則是人的思想賦于實踐。
正如陳忠實和莫言,他們都是泥土孕育的生命,他們的思想來自鄉(xiāng)間,是淳樸而厚實的。陳忠實在孤獨的原上住了六年,才捧出《白鹿原》的巨制,他書中的語言讀來散發(fā)著黃土與青草的香味,正如他的堅韌與靜心;莫言的小說雖然奇幻,依舊處處樸實,如他本人那樣只愿樸實地講故事。倘若有朝一日,追求卓越與成功的郭敬明捧出一份這種反映鄉(xiāng)村反映泥土的小說,該是多么的'荒謬!
當然,作品與人品的一致性在表面上并不是完全地刻板貼合,但這并不意味著背離。要知道,由一個人產(chǎn)生的文字與行為想要背離,即使是瘋子也做不到。有人指著齊白石貼在門上的要價單,嘲諷大師也有俗的一面,殊不知,這位國畫大師成為大師的原因卻是“守靜之道、涵養(yǎng)靜氣”,而他筆下的山水魚蝦,其意境可謂靜矣。
齊白石作畫的價錢,不是因為他內心鉆進了錢眼,而是為生活所迫罷了。眾人以為的背離,是片面的觀察。生活使人的行為趨于不完美,但人的心、人的品原該是一塊寶玉,一如他的作品。
如果將眼界脫離藝術家,放眼于社會,手術何不是醫(yī)生的作品?課堂何不是老師的作品?如果醫(yī)生沒有一定的醫(yī)德、教師沒有一定的師德,又怎能進入手術室、走上講臺?每個人都是作者,每個人的人生都是自己的作品,思想高潔、行為高尚的必有長久流傳的美好;思想低俗的人品自好不到哪里去,又何談作品。
不論是廣義的作者還是狹義的作者,都應當把握作品與人品本質上的一致性,明白它們從思想中來,由此提升自己的思想,并認識到生活的影響與阻攔,使自己的心與作品在沙中仍是美玉無瑕。
我無比希望每個人都是謙謙君子,并用生活的筆畫出潔白的蓮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