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宿石邑山中賞析
宿石邑山中賞析1
原文:
浮云不共此山齊,山靄蒼蒼望轉(zhuǎn)迷。
曉月暫飛高樹里,秋河隔在數(shù)峰西。
注釋:
、派届\(ǎi):山中的云氣。
、魄锖樱褐柑焐系你y河。
[3]迷:分辨不清。
[4]暫:短暫,突然。
賞析:
這首七絕以極簡煉的筆觸,描繪了石邑山變幻多姿的迷人景色。石邑,古縣名,故城在今河北獲鹿東南。石邑一帶為太行山余脈,山勢逶迤,群峰錯列,峻峭插天。起句“浮云不共此山齊”,用“烘云托月”的手法,描寫了這種直插云天的氣勢:那高空飄忽浮動的白云也飛升不到山的頂端,敢去與它比個高低。如果說第一句是寫仰望所見,那么第二句“山靄蒼蒼望轉(zhuǎn)迷”,則是寫遠(yuǎn)眺情景:摩天的山巒連綿不斷,飄蕩的晚霞忽淡忽濃,忽明忽暗,給重巒疊嶂的山增添了迷人的色彩。“望轉(zhuǎn)迷”三字,玲瓏剔透,活脫脫地寫出了詩人身臨其境的感受,將沉浸在暮色中的群山幽深神秘、變化莫測的氣氛,描繪得淋漓盡致。此句巧妙地照應(yīng)上句,正因為山高云繞,才使入山的游人產(chǎn)生“望轉(zhuǎn)迷”的感覺。同時由“迷”字,又暗示夜暮來臨,詩人將在山中投宿。“宿”字是此詩的題眼,倘若不在此處投宿,后面寫破曉時的景色就顯得無根無襻。
三四句“曉月暫飛高樹里,秋河隔在數(shù)峰西”,是這首七絕精妙傳神之筆。陳子昂有“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春夜別友人》)詩句,寫拂曉與友人離別的景色,畫面是靜止的。韓翃這兩句詩由此化出,在寧靜的.氣氛中增加了豐富的層次和鮮明的動感。句中“秋”字點(diǎn)明了投宿山中的節(jié)令,“曉”字寫出暮宿曉行的時間。踏上旅程,透過參天大樹的縫隙窺見朗月高懸天中;當(dāng)旅人緣著山徑行進(jìn),隨著峰回路轉(zhuǎn)視角的變換,剛才還可以看到的明月突然隱藏到濃密的樹中去了!皶猴w高樹里”,看似隨意涉筆,無意求工,卻清絕洗煉,獨(dú)到含蓄:讀者從“暫”字中可以領(lǐng)悟到,隨著山路的曲折回環(huán),明月還會躍出樹叢;從“飛”字中可以感覺到,拂曉時萬籟俱寂,天空仿佛突然增添了動感。這是一幅語意新鮮、有層次有節(jié)奏的活動畫面,意境幽美,景色錯落有致,令人產(chǎn)生無限遐想。由于曙色漸開,銀河逐漸西流沉淪,又被群峰遮蔽,所以看不到了。最后一句“秋河隔在數(shù)峰西”,一筆帶過,戛然而止。這兩句一詳一略,一實(shí)一虛,把近景遠(yuǎn)景、明暗層次、時間空間安排得井然有序,將所描繪的景色熔鑄在俊美流暢的對句中,給全詩增添了富有特色的藝術(shù)魅力與和諧悅耳的音樂效果。同時,透過這兩句景色描繪,使人深深體味到旅人夜宿曉行,奔波不已的艱辛。
這首七絕寫得很圓熟。詩人采用剪影式的寫法,截取暮宿和曉行時自己感受最深的幾個片段,來表現(xiàn)石邑山中之景,而隱含的“宿”字給互不聯(lián)系的景物起了紐帶作用:因為至山中投宿,才目睹巍峨的山,迷漫的云;由于曉行,才有登程所見的曉月秋河!八蕖弊质骨昂蟀才庞熊夀H可尋,脈斷峰連,渾然一體。這種寫法,避免了平鋪直敘的呆板,顯得既有波瀾又生神韻。表面看,這首詩似乎單純寫景,實(shí)際上景中寓情。一二句初入山之景,流露作者對石邑山雄偉高峻的驚愕與贊嘆;三四句曉行幽靜清冷的畫面,展現(xiàn)了“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溫庭筠《商山早行》)式的意境,表達(dá)了詩人羈旅辛苦,孤獨(dú)凄清的況味。
宿石邑山中賞析2
“浮云不共此山齊,山靄蒼蒼望轉(zhuǎn)迷。”這兩句是說,太行山山勢逶迤,群峰錯列,峻峭插天,那高空飄浮流動的白云,也飛不到山的頂端,不敢去與它比個高低;高插天際的山巒連綿不斷,晚霞忽淡忽濃,忽明忽暗,給重巒疊嶂的山間增添了迷人的色彩。前句用“烘云托月”的手法寫仰望所見。后句寫遠(yuǎn)眺情景,“望轉(zhuǎn)迷”三字玲瓏剔透,生動地寫出詩人身臨其境的感受,將暮色中群山幽深神秘、變化莫測的景象,描繪得十分逼真。
出自韓翃《宿石邑山中》
浮云不共此山齊,山靄蒼蒼望轉(zhuǎn)迷。
曉月暫飛高樹里,秋河隔在數(shù)峰西。
注釋
⑴石邑:古縣名,故城在今河北獲鹿東南。
⑵浮云:飄動的云!冻o·九辯》:“塊獨(dú)守此無澤兮,仰浮云而永嘆!惫玻和,與。
⑶山靄(ǎi):山中的云氣。唐岑參《高冠谷口招鄭鄠》詩:“衣裳與枕席,山靄碧氛氳!蓖阂蛔鳌按洹薄C裕悍直娌磺。
、葧栽拢悍鲿缘臍堅隆D铣沃x靈運(yùn) 《廬陵王墓下作》詩:“曉月發(fā)云陽,落日次朱方!睍海憾虝,突然。高:一作“千”。
、汕锖樱呵镆沟你y河。
譯文
天上的浮云不能與此山平齊,山巒云霧蒼蒼遠(yuǎn)望反更迷離。
拂曉彎月暫時飛隱到高樹里,秋夜的銀河遠(yuǎn)隔在數(shù)峰以西。
譯文二
白云散亂地漂浮在天上,不與山一邊高,山中的云氣使人難以分辨眼前的景物。
清晨,月亮短暫地穿行在高高的樹林里,銀河被千千萬萬座山峰阻隔在了西邊的`天上。
簡析
《宿石邑山中》是唐代詩人韓翃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絕。此詩描繪了石邑山的迷人景色。前兩句寫傍晚投宿所見山之景,后兩句寫曉行山中所見天之色。全詩意境幽美,景中寓情,表達(dá)了詩人羈旅辛苦,孤獨(dú)凄清的況味。
這首七絕以極簡煉的筆觸,描繪了石邑山變幻多姿的迷人景色。石邑一帶為太行山余脈,山勢逶迤,群峰錯列,峻峭插天。起句“浮云不共此山齊”,用“烘云托月”的手法,描寫了這種直插云天的氣勢:那高空飄忽浮動的白云也飛升不到山的頂端,敢去與它比個高低。如果說第一句是寫仰望所見,那么第二句“山靄蒼蒼望轉(zhuǎn)迷”,則是寫遠(yuǎn)眺情景:摩天的山巒連綿不斷,飄蕩的晚霞忽淡忽濃,忽明忽暗,給重巒疊嶂的山增添了迷人的色彩!巴D(zhuǎn)迷”三字,玲瓏剔透,活脫脫地寫出了詩人身臨其境的感受,將沉浸在暮色中的群山幽深神秘、變化莫測的氣氛,描繪得淋漓盡致。此句巧妙地照應(yīng)上句,正因為山高云繞,才使入山的游人產(chǎn)生“望轉(zhuǎn)迷”的感覺。同時由“迷”字,又暗示夜暮來臨,詩人將在山中投宿!八蕖弊质谴嗽姷念}眼,倘若不在此處投宿,后面寫破曉時的景色就顯得無根無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