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孔子的故事》有感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孔子的故事
孔子的故事1
《荀子·宥坐》記載“孔子觀于魯桓公之廟,有欹器焉?鬃訂栍谑貜R者曰:此為何器?守廟者曰:此蓋為宥坐之器?鬃釉唬何崧勫蹲,虛則欹,中則正,滿則覆?鬃宇櫟茏尤眨鹤⑺。弟子挹水而注之,果中而正,滿而覆,虛而欹?鬃余叭欢鴩@日:吁!惡有滿而不覆者哉!宥和右的意思相同,也跟侑意思一樣,勸說、勉勵的意思,坐同座。古時候的`人沒有桌椅,只能坐
地上,前面是案幾。常用的物品放在右邊,所以,座位右邊是經(jīng)常關(guān)注的地方。宥坐即座右銘。
欹器的底是尖的,它有個特點:空虛時只能歪斜地
放著,即“虛則欹”;當注入一半左右的水,就可端正地擺放,就是“中則正”;但注水又不可太滿,水太多了,它又會自動側(cè)翻倒,把水都倒了出來,這就是“滿則覆”。欹器是對它的俗稱,當人們利用它的特性賦予了文化內(nèi)涵后,又送它一個雅號叫宥坐。
孔子博聞多識,他在魯桓公廟雖然第一次見到宥坐,卻早已知道它的特點,且立即讓學生當場實驗和講解施教。這件事不僅反映出孔子知識淵博,同時映了孔子重視實踐教育,把理論和實踐相結(jié)合能起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孔子的故事2
孔子的父親死得早,母親含辛茹苦地把他撫養(yǎng)成人。在孔子不太懂事的時候,顏徵在就買來了很多的樂器,有時請人為兒子演奏,有時自己為兒子吹彈,有時讓兒子自己玩弄。鄰里鄉(xiāng)人不解其意,顏徵在對人們說:讓孩子從小接觸這些器具,培養(yǎng)他的興趣,他就會漸漸喜歡這些樂器。做人要講根基,辦事要按規(guī)矩,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樂器最講禮儀與規(guī)矩,沒有章法演奏不出動聽的樂曲。讓孩子早點接觸禮儀、音律、等級,對他以后的成長是十分有利的。
在母親的教導下,孔子很快就愛上了這些樂器,并學會了吹、拉、彈、唱。鄰里有了婚喪等紅白喜事,他都會拿著樂器去為他們演奏。孔子成人以后,對音樂的愛好有增無減,把音樂當成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他在齊國聽了韶樂,一連學了三個月,整日沉醉其中。他說:“真沒想到音樂的感染力有這么強!”
有一次,孔子向魯國樂官師襄子學琴,他彈一支名曲,連續(xù)將它彈了十天。
師襄子讓他換個曲子,孔子說:“雖然我已經(jīng)熟悉了這支曲子,但還沒有將它掌握!
過了幾天,師襄子說:“你已經(jīng)掌握了這支曲子,可以彈別的了!
“我還沒有領(lǐng)悟它的用意。”孔子說。
又過了一段時間,孔子依然在彈那首曲子,師襄子不耐煩地說:“你已經(jīng)了解它的用意了,可以換一支曲子了!
“我還沒有領(lǐng)悟它描寫的人物形象呢。”孔子說。
又過了一些時候,孔子終于停下不彈了,他想了想,然后抬起頭,向遠方望去,說:“我可能領(lǐng)悟到了,這個人又高又大皮膚很黑,眼睛向上看,好像要統(tǒng)一四方,這就是周文王!
師襄子聽了十分驚訝,不得不佩服孔子對音樂執(zhí)著的精神。
從此,孔子更加刻苦地學習音樂,他能從音樂中悟出很多深刻的道理。在各種樂器的`演奏中,孔子從中摸出了好多規(guī)律,將它們總結(jié)出來,運用到音樂當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孔子在音樂方面的造詣是精深的,他整理了“六經(jīng)”之一的樂經(jīng)。他從音與音之間存在的節(jié)拍,符與符之間有著一定的規(guī)律,聯(lián)想到人與人之間的那種錯綜復雜的關(guān)系。他想:音樂調(diào)節(jié)好,才能演奏出動聽的音樂;人際關(guān)系調(diào)節(jié)好,才能安守本分。
在音樂的啟示下,他悟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為政一定要以“仁”為核心,以調(diào)整社會關(guān)系和人際關(guān)系為主體。這就是他創(chuàng)立的儒家思想中的內(nèi)容。他的這一套儒家學說一直為歷代封建統(tǒng)治者所沿用。
孔子的故事3
孔子得到《周易》之中的賁(bi4)卦,長嘆一聲,好像心情很不平靜。
弟子子張進來,舉手問道:“弟子聽說賁卦是吉祥的卦,賁卦的意思就是修飾,就像人需要修養(yǎng)一樣,這是很重要的、很應(yīng)該的事,但是,夫子為什么會嘆氣呢?”
孔子說:“賁卦所修飾出來的顏色不是真正的顏色啊,所以我才嘆息!
子張問:“難道修飾不重要嗎?”
孔子說:“我想,事物的本來色彩是最重要的。白色的應(yīng)當是正白色,黑色的應(yīng)當是正黑色,賁卦所說的修飾,其本來色彩的`正色是什么顏色呢?”
子張說:“夫子所說的意思是修養(yǎng)只是把自己的本心顯現(xiàn)出來,是吧?”
孔子說:“我聽說過,丹砂、朱漆都不需要添加另外的文采,白玉不需要另外雕琢,寶珠不需要有意地裝飾,為什么呢?本質(zhì)本來就美好,不需要再另外加上修飾。”
孔子的故事4
有一天,子路穿著華麗的衣服來見孔子。
孔子看到之后說:“仲由啊,你穿得這么華麗是為了什么呢?在長江水從汶山剛剛流出來的時候,連一個酒杯都無法漂起來;到了長江渡口的時候,兩條船要并列航行都很困難,而且不避風都無法渡過!
子路問:“敢問夫子說的是什么意思?”
孔子說:“長江是一條源遠流長的大河,它的水勢一開始并不大,后來因為逐漸地接納眾多的水流,這才成為一條大河的啊!你現(xiàn)在穿的衣服這個華麗,華麗到無以復加的地步,天下人之中還有誰能夠再給你增添點什么呢?”
子路以為孔子對他所穿的衣服太華麗而說出這樣的話來,所以,急忙小步地跑到外面,換了一身衣服才進來,并且對孔子表現(xiàn)出很恭敬有禮的樣子。
孔子看到子路還不是很明白他所說的道理,就接著說:“仲由啊,你要記住,我告訴你:說話謹慎的'人不會虛夸浮華,行為謹慎的人不會把功勞據(jù)為己有,表面上很聰明而自以為了不起的人必然是小人。所以,君子應(yīng)該是知道就說知道,不知道就說不知道,這是說話的要領(lǐng);能夠做到的事就說能做到,沒有能力做到的就說沒有能力做到,這是做事的要領(lǐng)。說話的時候能夠簡明扼要,是智慧的體現(xiàn);做事不生枝節(jié)而簡練,是仁德的體現(xiàn)。如果能夠既能智慧,又能仁德,還有什么問題可說呢?”
孔子的故事5
一頂方帽,長長的胡須,一身簡樸的衣服,雙手攏在袖口里,這就是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孔子。
孔子謙虛、大膽、聰明、好學、勤奮。他三歲就沒了父親,十七歲沒了母親,常人恐怕只能變得孤僻和冷酷,但是他沒有畏怯生存之危險和艱難,而是更加好學、勤奮,不懂就問。
孔子周游列國,希望在各國推行他的治國政策——“仁”。由于身處亂世,他主張的仁政沒有施展,很多權(quán)貴嫉妒他的才能排擠他。經(jīng)過一次次的碰壁,最終孔子回到了魯國,專心從事教育事業(yè)?鬃右簧鷼v經(jīng)磨難,然而他非常好學,終其一生從未停止過學習的腳步,即使自己已經(jīng)成名,仍然“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一點非常值得我學習,同時,為了推行自己的思想和治國之策,他百折不撓,勇往直前,不惜犧牲一切,直至暮年。這種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而頑強拼搏、樂觀向上的精神同樣值得我們用心學習。
令我敬佩的.還有孔子的謙虛,在故事《兩小兒辯日》中就體現(xiàn)了出來,當時孔子聽了兩個小孩兒的話后,仔細想了又想,覺得兩個孩子的話都很有道理,但他自己也不知道正確答案,于是,他沒有不懂裝懂,而是對兩個孩子說“兩位小朋友,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我也不知道!你們讓我回去想想吧!”孔子就是這樣的謙虛,沒有不懂裝懂,他這樣的好習慣在現(xiàn)實生活中沒有幾個人能做到。這讓我想起了他的一句名言:“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闭驗檫@樣,孔子學到了更多的知識,開闊了眼界,使自己變得更加博學,最終成為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
在我們的生活中,不正是需要這種執(zhí)著和堅持嗎?但事實上,有些人做一件事,總是只要做了就行了,從來沒有想過把一件事做精、做細,完全不去思考與挖掘事物的深層含意。生活中,缺少的就是能把一件事做精、做巧、做細的人,不論是大事還是小事,都能從中看出一個人將來的成功與否。如果一個人,對待任何事都能一絲不茍地完成,認真地對待每一件小事。這樣的人,何愁不會成功呢?
《孔子的故事》這本書給了我一次靈魂的洗禮,我永遠不會忘記這本書給予我的教誨:“把小事做到極致,把小事做成經(jīng)典。”我們要從身邊做起,做好每一件事,做最好的自己!
孔子的故事6
孔子是一個閱讀廣、謙虛、知書達理的人。讀完了孔子的故事后,我最最喜歡的故事是孔子與老子會見,主要內(nèi)容是孔子和老子見面相互敬佩對方的故事,我最喜歡也是印象最深刻的孔子說的話鳥,我知道它會飛,可是會飛的還常被人射下來。魚,我知道它會游水,可是會游水的還常被人釣起來。獸,我知道它會走,可是會走的還落了網(wǎng)。只有一種東西,我們不能控制它,它愛云里來就云里來,它愛風里去就風里去,它愛上天上天,這就是傳說中的龍。我沒法捉摸老子這個人,老子就像龍一樣吧。從這里我知道了孔子個謙虛、聰明的`人,老子是一個閱讀廣泛、文藝的人?鬃雍屠献舆@么老了還在學習,我長大一定要做一個文雅的、謙虛的、善良的人。
孔子的故事7
孔子是一位學識淵博的人,而關(guān)于他“仁”的思想我一直有些疑問,于是我就到李長之的《孔子的故事》里去拜訪了先生。
——“您好,孔子先生,我是2500多年后的一位學生,向您請教些問題。您為什么對‘仁’的思想這么深呢?”
——“‘仁’字拆開來是‘二’和‘人’意思是兩個人,含義就是人與人之間相互親愛。我把“仁”作為最高的道德原則、道德標準和道德境界是因為我認為人和人之間的`情誼才是體現(xiàn)道德的最重要的元素!
——“孔子先生,您最喜歡的學生是誰呢,又是為什么呢?”
——“當然是顏回了,顏回太好了!他生活很窮困,但是并不因為窮困而放松了自己的學習,顏回在我這里不止學到了樂觀、積極、勤奮不息的精神,還學到謙虛,他是一個特別聰明的人,我都認為我趕不上他,你講一樁,他能悟懂十樁,他虛心請教時到像個傻子一樣,你說什么他都會仔細聆聽,他當然是我最喜歡的學生!”
我知道孔子整理了不少詩書禮樂,而《春秋》是很著名的一部典籍,我想聽先生來講一講,先生告訴我“我喜歡古代的東西,而且我寫的《春秋》只是轉(zhuǎn)述,有些人他什么也不知道就去動筆創(chuàng)作,我不是這樣的,多打聽,多見識,選擇最好的才能創(chuàng)作。我寫《春秋》是為了記錄歷史事實,表現(xiàn)當時的社會!
原來《史書》《詩》《書》這些我們經(jīng)常聽說的孔子典籍中還有這樣別樣的風趣和故事啊,孔子說過“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他自己就是這樣一個把自己說過的話體現(xiàn)在生活中的人,他可真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博學多才,為他人著想,有禮節(jié)的人。
謝謝李長之的《孔子的故事》,讓我和孔子有了一次跨越千年的對話,讓我懂得了“禮”與“仁”。
孔子的故事8
“走近圣人的人生歷程,感悟智者的思想精髓”看著這泛黃的書面上的十八個大字,“哼,孔子,還圣人?有什么了不起!”我不屑的翻看了幾頁,漸漸的,十頁﹑二十頁……哦!看了短短幾篇孔子的故事,我便認識到自己是多么的膚淺。
孔子勤學苦讀,出身貧寒,很早就失去了父親,他過早地擔當起生活的重擔,然而他沒有被壓倒,而是更刻苦地學習。艱苦的環(huán)境磨練了他的意志,艱辛的勞動結(jié)出了豐碩的果實,孔子成了一位舉世聞名的大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而我遇到一點小小的困難就退縮了,更談不上樂觀,勇于克服,從孔子勤學苦讀的一生中體會到,一個人即使身處逆境,也要發(fā)奮努力。孔子那種堅持不懈、持之以恒的意志和毅力會永遠激勵我前進。
如果你是一個偉大的教育家,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尊稱為圣人、至圣、至圣先師、萬世師表,你會怎么想?要是我,早不再學習了!睡睡懶覺,吃吃零食,與人閑聊,出門閑逛……自己這么了不起,不用再努力追求了!而孔子說:“默而識之,學而不厭,何有與我哉!比绱说闹t虛,讓人肅然起敬。學習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也是一個需要靜下心來默默堅持的過程,所以要想學習好的第一步是自己要能靜下心來。可我學習,越學越感到厭倦,煩躁,缺少耐心,那次遇到一道數(shù)學難題,看了遍題目,咬咬筆頭,跺跺腳,用手撐著腦袋,皺著眉拿草稿紙算了幾個步驟,我實在堅持不住了,“煩死了!煩死了!”發(fā)泄地把書往地上一扔:“這題目是人做的嗎!不做了,浪費時間!”我氣紅了臉,不停抱怨,也不再往下做了,我放棄了……現(xiàn)在想來,自己真是太缺乏耐心了,更情不自禁地對孔子發(fā)出由衷的贊嘆,深深地敬佩這位博學多才的.杰出人物。
有一次,孔子和學生到魯桓公廟里,看到座位上擺著欹器?鬃酉蚴貜R的人問道:“這是什么器具?”“這是放在座位右邊的器具!笔貜R的人回答?鬃佣嗽斄艘粫䞍,若有所思地說:“我所知放在座位右邊的器具,當它空著的時候是傾斜的,裝了一半水的時候就變正了,裝滿了水就會傾覆!闭f完,他要學生們弄點水來,倒進去試試。果然,欹器里面裝了一半水時就正了,水一盛滿就傾覆了?鬃涌春,很有感慨!鞍,哪有盛滿了水而不傾覆的呢!”孔子說。“盛滿后有沒有辦法使它不傾覆呢?”子路問孔子。
孔子看了子路一眼,然后對學生說:“絕頂聰明的人,用持重來保持他的聰明;功滿天下的人,用謙遜來保持他的功勞;勇力蓋世的人,用謹慎來保持他的本領(lǐng)……這就是所說的用退讓的辦法來減少自滿!蔽也唤麘M愧起來,小學里就學過“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边有“半瓶子水嘩啦響,滿瓶子水沒聲響。”說的都是要謙虛的道理。因為只有謙虛才會讓你保持冷靜平和,正確地認識你自己,也才能進一步地充實和豐富你自己。我這個人就是有點自以為是,那堂語文課,拿到91分語文試卷的我洋洋得意,心里樂開了花,思想早不在課堂,“飛”到了回家要向爸爸媽媽要什么獎賞了,麥當勞?牛排西餐?玩具?……我絲毫不聽別的同學的發(fā)言,這條我對的,還要聽什么?我瞧不起那些分數(shù)比我低的同學,失去了許多增長見識的機會。為此不知挨了多少批評,但總改不了,影響了自己的進步,別人考的比我好,我只是自大的想:這次一定是沒發(fā)揮好!看了孔子的故事,我恍然大悟,懂得了要真正學到一點東西,必須抱著虛心的態(tài)度,驕傲自滿是學習上的最大障礙。孔子謙虛好學的精神將成為我前進的指路明燈。
讀一本好書就是交了一個好朋友,感謝《孔子的故事》陪我度過美好時光,他是我的良師益友,讓我們像孔老夫子一樣,做一個終身學習者,勤奮學習,謙虛學習,快樂一生!
孔子的故事9
孔子的遭遇:周游列國十四年,屢被拒仍雄心不改
從長線而言,中華民族需要孔子;從短線而言,春秋時期似乎不需要孔子。孔子一直想?yún)⑴c到春秋時代的洪流當中去,然而,后者卻拒絕他的參與。
公元前535年,17歲的孔子第一次嘗到被拒絕的滋味。那一年,魯國的管理層季氏宴請境內(nèi)有身份的人,具體而言就是“士”,喪母不久的孔子也登門了,然而,世界對于這個還不到弱冠之年的孩子是無情的,季家的管家陽虎擋在門口,說:“請走,沒你什么事。”
年少的孔子轉(zhuǎn)身離開。不知當時的他,有沒有做好心理準備,因為從這次吃閉門羹開始,他會遭遇一次比一次更難堪的拒絕和驅(qū)趕。
孔子樂觀向上的的故事
公元前517年,35歲的孔子在齊國,因為一次會談,齊景公很欣賞他的業(yè)務(wù)能力和愿景設(shè)計。正當人生將大有起色時,晏子出來了,他的一番話阻止了孔子進入齊高層。歷史不可捉摸,孔子和晏子都是圣賢,然而,那個時代,需要的是晏子,暫時還不是孔子,因此,兩賢不能共事。齊拒絕了孔子。
公元前497年,孔子55歲,這是他最接近理想的一次。他已掌握魯公司管理大權(quán),三個月的施政令魯公司的管理和業(yè)績大有起色。例如,賣牲口的不大肆提價了;外來客商不用去尋求幫助,魯公司的商務(wù)管理機構(gòu)能主動提供服務(wù)。
魯公司好了,齊公司就緊張了,于是給魯送來女樂,擾亂孔經(jīng)理的管理,孔子只得走人。這一回,魯拒絕了孔子,孔子也拒絕了魯。
公元前496年,孔子56歲,在衛(wèi)國,衛(wèi)靈公一方面對他很客氣,給他高薪,一方面卻不信任他。孔子走后,衛(wèi)靈公又想起孔子的好,再把他接回衛(wèi)國。但這一次,衛(wèi)靈公對孔子連基本的禮貌都沒有了,兩人開業(yè)務(wù)會時,董事會主席衛(wèi)靈公仰天看飛雁,“見蜚雁,仰視之,色不在孔子”。這種姿態(tài)很傷人,孔子只得再次走人。
除了吃閉門羹,還有嘲笑。公元前492年,孔子與學生們失散,獨自一人在鄭國國都東門外等學生。一個年已花甲的老人,旅途勞頓,神情疲憊地在城門外等人,當然光鮮不到哪里去,于是有人對子貢說:“東門那邊有個丑八怪,像喪家犬!
更有甚者,孔子的生命受到了威脅。公元前493年和公元前489年,前后在陳國和蔡國,曾經(jīng)兩度被圍困,最危急的時候,斷糧七天。好在,子貢是個外交牛人,搬來了楚國的野戰(zhàn)軍團,才將老師救出重圍。這一回楚國要供養(yǎng)和重用孔子,然而,出于利益考量,最終還是拒絕了孔子。
孔子實在有太多的理由去悲觀生活,然而,他并不在意。例如,對于“喪家之狗”的描述,孔子居然認了:“而謂似喪家之狗,然哉!然哉!”說我像喪家狗,確實如此。那天早上確實狼狽,別人能如實地描繪出來,干嘛不認呢?
孔子的堅強:對自己有信心、對文化有樂觀預期
一個人樂觀與否,不能完全按照平時的表現(xiàn)來判斷,而是要放在最危急的時刻來觀察,指標越嚴格,環(huán)境越嚴酷,結(jié)果越靠譜。
孔子的腦袋上有個土丘狀的玩意,偏偏陽虎和他長得不是一般的像。而陽虎和匡地的人結(jié)了梁子,孔子卻不好彩地到了匡這地兒來,由此“享受”了與魯國權(quán)貴陽虎同等的待遇——被當?shù)厝藝盟共煌ǎ趺唇忉尪紱]用。
當時的情況危急到連師生之間都不知道彼此的生死。比如顏回就掉隊了,好不容易才趕上,孔子說:“顏同學,我以為你死了呢!鳖伝卮鹆司涫帤饣啬c的話:“老師您健在,顏回我哪里敢去死!
在這種隨時會丟性命的情況下,孔子很淡定,沒有憂懼。而這樣生死關(guān)頭的樂觀才是真正的樂觀。
其實,樂觀來自于孔子對于文化的使命感,來自對文化的樂觀預期。就在匡地被圍困五天五夜的時候,孔子說了一番振聾發(fā)聵的話:“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后死者不得與于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這番話算是一個“劇透”吧,孔子的樂觀,都來自于這句話所透露的使命感。
孔子的使命感來自于對文化的傳承。他比較了夏、商、周三朝的文化,覺得周朝的文化十分完備和豐富,是最佳范本,于是決定繼承周的文化,《論語·八佾》記載:“郁郁乎文哉,吾從周!彼杂X地將自己當成周文王事業(yè)的繼承人,說:周文王死了,文化不是掌握在孔丘手里嗎?如果老天爺不想要周朝文化,那么就不會安排我繼承它。既然老天讓我學習繼承了周朝文化,說明它不想讓我滅亡,我是有文化使命的,匡地的這些人能大過天命嗎?所以,他們又能把我怎么樣?
孔子所說的天,可以理解為文化方面的使命,歷史發(fā)展的趨勢。
由此可見,真正樂觀的人是有使命感的人,他不只是看得開而已,而是看得準、看得遠、看得透,孔子把自己和周朝文化捆綁在一起,天下需要這種文化,尤其后世子孫需要這種文化,那么,從文化延續(xù)的意義而言,他就不會遭遇意外。因為對文化自信,從而他對自己的安危也是自信的?鬃硬皇强春米约海强春弥腥A文化。
果然,后來衛(wèi)國聽說孔子被困,馬上派兵解圍。之后的楚國也如此。這些諸侯國雖然沒有真正重用孔子,但他們也知道,這位大師肩負著夏商周以來的文化傳承,真的要是出意外了,他們也不好向祖宗交代。他們不重用孔子,未必是他們的錯,也不是孔子的錯,只是孔子的時代還沒有到來。
孔子有文化使命感,諸侯有文化責任感,這就是孔子樂觀的根源所在。一個人真的.要樂觀,就要有使命感、責任感和擔當感。
儒家的樂觀態(tài)度:但求人能弘道,不求道能弘人
孔子對于周朝文化的繼承,《史記·孔子世家》有記載,公元前518年,34歲的孔子出了趟差,地點就是周王朝的中心,在這里見到了史上最牛的圖書管理員——老子。他特意向老子學習禮,課程結(jié)束后,李耳老師將孔子送到門外,送了幾句心訣,其中一句譯成現(xiàn)代文就是:人別把自己看得太重了,“毋以有己”。
這話說到要點了,孔子并不把自己的個人命運和功名看得太重,他在乎的不是個人,而是個人所承擔的文化傳承。
儒家的一句名言是:“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背鲎浴墩撜Z·衛(wèi)靈公》。啥意思?就是說人能夠弘揚光大“道”,但是別指望著“道”來讓人獲得好處,諸如榮華富貴之類的,傳道的人與所傳的道,未必是互惠的。在道面前,別把自己看得太重了。在這上面,道家和儒家達到高度的統(tǒng)一。
正因為孔子心中只有文化使命感,時刻以文化,以道為核心,因此他經(jīng)得起一次又一次的被拒絕,如果反過來,他想拿著文化來博取個人的出路,當成一門換取生存和富貴的專業(yè),那么,他的氣度和勇氣一下就沒了,周游列國14年沒找到如意的工作,就夠他崩潰十幾回了。
受儒家這種以人弘道思想的影響,中華歷史上的圣賢都不計較個人待遇和前程,為文化,為蒼生,為大眾,舍生取義,舍小我而成大我,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對本國的優(yōu)秀文化有信心,這才是真正的樂觀,真正的豁達,真正的看得開,是中華文化最優(yōu)秀的部分。
感謝孔子,在中華民族文化思想的地平線上,他給我們留下一個樂觀堅定的身影。
孔子的故事10
在寒假里,我看了一本關(guān)于中國歷史人物的書——《孔子的故事》。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戰(zhàn)國時期魯國人,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
《孔子的故事》所講的是孔子與他的弟子在生活中所發(fā)生的事情及對話,其中有一個故事,我非常喜歡:有一天,孔子帶弟子們在一塊寶地上觀賞,看見路上有一群孩子在玩耍,他便讓馬車慢慢行駛過去。別的孩子早就躲開了,只有一個孩子一動不動?鬃訂栃∨笥眩骸澳憧梢越o我的車讓一條路嗎?”誰知道這孩子不僅不讓,還說:“不行,這有個城池,你的馬車怎么過?”孔子定睛一看,孩子背后的地面上有一堆石子,互相環(huán)繞,搭成了一個小小的城墻。于是孔子問那個孩子有什么用?孩子答:“防軍隊和你這些馬車的`!笨鬃诱埥痰溃骸澳窃撛趺催^呢?”孩子道:“你覺得是車讓你?還是你讓車呢?”孔子一聽,覺得很有道理,于是就讓車夫繞過孩子所堆的城池走了。
讀了《孔子的故事》這一本書后,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懂得了孔子為何被世人稱贊博學多才。是因為他謙虛好學的寶貴精神!所以身為小學生的我們應(yīng)當學習他勤學苦練、謙虛好學、不恥下問的精神!
孔子的故事11
我讀了一本有關(guān)政治和思想的書,這本書主要是寫孔子一生所經(jīng)歷的故事,孔子的思想對后世中國的影響很大,他坎坷求索的一生,也被歷代人說了又說。
其中最讓我難忘的故事是《孔子和老子會見》故事一開始,南宮敬叔做了孔子的弟子后,曾向魯昭公建議派他和孔子一塊兒去洛陽京城觀光。魯昭公答應(yīng)了。
好學的孔子覺得這是一個好機會,因為那里歷史悠久,還有豐富的文化寶藏,而且大思想家老子也住在那兒。老子聽說孔子來了,便套上車,到郊外去迎接。又讓僮仆把路打掃干凈?鬃右惨勒债敃r的禮節(jié),把見面禮大雁捧著送給老子。
老子的年紀比孔子的年紀大得多,經(jīng)驗閱歷也豐富的多,他所接觸的文物歷料也遠比孔子這時。所接觸的廣博的多。這一次會見,對孔子來說是極其有益的。老子來說他缺少了什么朝氣似的,但是和孔子的精神合起來,就構(gòu)成寶貴的'一種東西。幾天后,孔子要離開洛陽了。老子依依不舍的送行,并根據(jù)自己的處事狀態(tài)送給了孔子幾句話?鬃由钌畹赝嫖读死献拥亩,懷著感激回到了魯國。它建造自己的弟子時,還不住地贊美老子:“魚,我知道它會游水,可是會游水的還常被人鉤起來。獸,我知道他會走,可會走還常落了網(wǎng)。有一種東西我們不能控制他,他愛在云里來就云里來,愛在風里去就風里去,他愛上天就上天,這就是傳說中的龍,我沒法摸到老子這個人,老子就像龍一樣吧!”
讀完這個故事,我知道了,要像孔子一樣好學。只要有學習的機會,他就不會放過。他和老子一樣也是一條龍,我無法摸到他。
孔子的故事12
伴隨著夜間來臨的腳步,我讀完了《孔子的故事》這本書,讀完后,我非常敬佩孔子,我敬佩他什么呢?我敬佩他做事認真,用于接受現(xiàn)實。
為什么說孔子勇于接受現(xiàn)實呢?看看下面的故事就知道了。
有一次,孔子的錢財都被花光了,他沒有錢了,孔子的弟子子路,讓大家穿好仆人的衣服。將車上的布取下來。做成豪華的地毯。然后把凳子擺好。然后叫孔子過來?鬃拥牡茏幼勇芬詾榭鬃訒吲d然后夸獎他。但孔子來看見這樣子的排場,就生氣的說,人要接受現(xiàn)實,不可以這么虛假!
看完這個故事,我掩卷沉思。想到自己前天還幻想自己在云朵屋里當主角,可能這也是幻想吧。所以我不能這樣,我要接受現(xiàn)實,不可以整天沉浸在幻想里。
讀了《孔子的`故事》這本書,我有很多的收獲。收獲一。人要接受現(xiàn)實,不能沉浸在虛假里。收獲二。做人要謙虛,不能驕傲。收獲三。要知道,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和人外有人,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山外有山的意思就是你雖然學習很好,但是總有人比你學習更棒,所以要謙虛。
孔子的故事13
孔子是歷史上最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他教仔有方,也富有同情心,總是虛心的傾聽、采取別人的建議?鬃拥牡茏宇仠Y曾稱嘆孔子:“往上看,越看越高;往下鉆,越鉆越深,明明看見在前面,忽然又轉(zhuǎn)到身后了。老師是一步一步的誘導我,給我最廣泛、最扼要的東西。我總是費心竭力地跟他跑,但在快趕上時,他又跑到最前面了,總是跟不上!边@正是孔子教學的`閃光點。
我非常認同孔子按照特長把弟子分為四類:德行、政治、口才、文學。他還能根據(jù)每個弟子的優(yōu)缺點來回答問題,加以教育。比如子路和冉有都問孔子:“聽說一個主張很好,要不要馬上實行?”,子路遇事輕率,所以孔子說:“你應(yīng)該先向比你更有經(jīng)驗的人請教,在做出決定哪兒能馬上實行呢?”以叮囑他慎重。而冉有遇事畏縮,孔子就回答他:“當然要馬上實行”,以鼓勵他勇敢。我覺得孔子這么做是很好的,向優(yōu)缺點不同的人給予不同的答案,使他們都改正缺點。
我還認為孔子洞悉事物全貌的能力很強,而且還非常神秘。一次,顏子和孔子在泰山頂時看見了吳國都城門外拴著一匹白馬,說:“那里有一匹沒染色的絲娟”。孔子便說:“這是白馬蘆芻,因為身上反射出了光影,所以才看著像一條長長的白練”。
我特別佩服孔子日常為人的態(tài)度,謙虛謹慎、富有同情心,保持友誼。他特別喜歡唱歌,但是只要這一天有吊喪之事,就不唱了。見到瞎子穿孝服的人,他一定會上前詢問、關(guān)心。只要是有了喪事,他一定會表示嚴肅的哀悼。有一次,馬棚失了火,孔子首先問的是有沒有傷著人,而非問傷沒傷著馬。從這里我體會到了孔子真是關(guān)心人關(guān)心到了極致。這就是我的偶像,一個歷史奇跡人物孔子。
孔子的故事14
在月光的照耀下,我默默地讀完了巜孔子的故事》這本書,這本書深深地吸引著我把我?guī)нM了孔子的生活世界里。
這本書里面講了許多的小故事:有孔子在齊國政治活動的失敗、孔子在齊國的收獲和影響等等,我最喜歡的一個小故事是走向成熟的道路,這里面講了,孔子還不到35歲,就有了很多弟子,正因為他見過老子以后,遇事會冷靜和分析了,加上他原有的勤勉和熱情,弟子就多了起來,雖然他說人家不知道自己有本領(lǐng)也能沉住氣,但想施展自己的本領(lǐng),特別是政治方面的所謂報復,他曾說:"不愁沒有地位,愁的是自己沒有成套的東西;不愁人家不知道,只要自己有了成套的東西,自然會有人知道,也就是這種心理的表現(xiàn),這種心理使他在一生中浪費了很多有用的光陰和精力。直到經(jīng)過了很長的一段時間,孔子這種心理才有了一些扭轉(zhuǎn)。
毎當我讀到孔子說的這句話:"不愁沒有地位,愁的是自己沒有成套的東西;不愁人家不知道,只要自己有了成套的`東西,自然會有人知道,我就明白了,孔子他不愁沒有地位,愁的是自己沒有成套的東西,只要有了,人家自然就知道了,我們在生活中也是這樣,不愁沒有地位,只要你有了成套的東西,自然就有地位了,人家自然也知道了。
《孔子的故事》這本書里面的講了從剛出生到老了的生活故事,真的很有趣,你也來看看吧。
孔子的故事15
孔子的忠信(1)
有一天,孔子師徒從衛(wèi)國返回魯國,在橋上停車觀賞河上風景。河上的瀑布高懸,水流旋轉(zhuǎn),魚鱉不能游動。這時,他們卻看見一個男子正要從那里泅渡過河?鬃訐模s忙讓人去阻止。男子卻堅持泅渡,最后游了出來?鬃痈械狡婀,問:“你在如此湍急的水流中泅渡,有什么技巧嗎?”男子說:“始吾之入也,先以忠信;及吾之出也,又從以忠信。忠信措吾軀于波流,而吾不敢以用私,所以能入而復出也!币馑际钦f遵循水性,順從水流,沒有任何差池,這就像用“忠信”托著身軀,在急水湍流中平穩(wěn)前進一樣,所以能游入水中而又安全游出。
孔子的忠信這一場景,連見多識廣的孔子都感到吃驚。于是,他告訴弟子說:“你們記住,用忠信成就自身尚且可以用來親近水,更何況人呢?”這里的“忠信”便是掌握自然規(guī)律,順勢而為,不可不盡心竭力,不可偏離規(guī)則。這就是“忠信”的本義。
弟子謹記孔子的教誨,并在為政生涯中加以實踐。子路治理蒲地三年后,孔子經(jīng)過那里說:“好啊,仲由恭敬而有誠信!边M入城邑,孔子說:“好啊,仲由忠信而寬厚。”孔子到了子路的官署,說:“好啊,仲由明察而果斷!弊迂暲\繩,疑惑地問:“夫子還沒有看到仲由怎樣施政,就如此稱贊,說來聽聽?”孔子說:“進入蒲地,看到田地都得到了整治,溝渠都得到了深挖,這說明他為政恭敬而誠信,因此百姓盡力勞作。進入蒲邑,看到城墻房屋都很堅固,樹木很茂盛,這是因為他忠信寬厚,因而百姓毫不懈怠。進入蒲地,看到官署內(nèi)很清閑,手下人都聽從命令,這說明他明察而果斷!弊勇窞檎,以“忠信”治理蒲地,不僅自己恭敬誠信,而且以“忠信”教化百姓,使他們毫不懈怠,盡心竭力。
少年孔子的故事(2)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是我國春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也是我國儒家學說的創(chuàng)始人。他之所以能成為弟子三千、名揚四海的圣人,是和他小時候的刻苦勤奮分不開的,也正所謂是“天才來自勤奮”。
史書言,孔子的母親在他剛剛?cè)龤q的時候,就教他讀書識字,到四歲的時候,他已會念百余字了。
有一天,他的媽媽說:“昨天我教你的字會背了嗎?”
孔丘說:“都記住了!
媽媽說:“那好,明天一早我考考你!
孔丘睡覺,是和哥哥在一起。這天晚上,他鉆入被窩后對哥哥說:“哥哥,媽媽教給你的字都記住了嗎?”
哥哥道:“都記住了。你呢?”
孔丘說:“一我已經(jīng)練了多遍,也許都記住了,可又沒有打握,明天一早娘要考我,若有不會的,娘一定非常傷心和難過。不行,我一定要起來再多練幾遍!
哥哥被他這種刻苦學習、孝順母親的精神所感動,心疼地說:“天氣涼了,別起來練了,就在我的肚子上寫吧。我能覺出對錯,也好對你寫的做個檢查!”
于是,小孔丘就在哥哥的胸口上寫了起來。每寫一字,就念出聲來?蛇@聲音越來越輕,當他寫完最后一個字的時候,聲音也聽不到了。哥哥驗完他的最后一個字,聽著他那均勻的呼吸,望著他甜中帶笑的睡容,既心疼又愛憐地笑了。
第二天一早,在母親考核時,他一遍通過。母親驚喜道:“這孩子真神了,前天教了他那么多字,只過了一天,就如此滾瓜爛熟,將來準能干大事。
孔丘望著母親欣喜的面容,高興地笑了。然而在這微笑中,卻伴著兩行淚水。
站在旁邊的哥哥,深深地理解他,知道在他超人的天資背后,更多的則是弟弟那鍥而不舍的精神和刻苦勤奮的汗水。
孔子改錯(3)
一天。孔子帶領(lǐng)著子路、子貢、顏淵等幾個門生外出講學。師生們來到海州,天空忽然電閃雷鳴,狂風暴雨大作。當?shù)氐囊粋老漁翁把他們領(lǐng)進一個山洞避雨。
這山洞面對著大海,是老漁翁平常歇腳的地方?鬃佑X得洞里有點悶熱,便走到洞口,觀看雨中的海景,看著看著,不覺詩興大發(fā),吟成一聯(lián):風吹海水千層浪;雨打沙灘萬點坑。
老漁翁聽了忙道:“先生,你說的不對呀!難道海浪整頭整腦只有千層,沙坑不多不少正好萬點?先生你數(shù)過嗎?”
孔子覺得老漁翁的活有幾分道理,便問道:“既然不妥,怎樣才合適呢?”老漁翁不慌不忙地說,“咱生在水邊,長在海上,時常唱些漁歌。歌也罷,詩也罷,雖說不必真魚真蝦,字字實在,可也得合情合理,句句傳神。依我看,你那兩句應(yīng)當改成這樣:‘風吹海水層層浪,雨打沙灘點點坑。’浪層層,坑點點,數(shù)也數(shù)不清,這才合乎情理!
子路在一旁火了,沖著老漁翁說:“哎哎,圣人作詩,你怎能亂改!”
孔子喝道:“子路!休得無禮!”
老漁翁拍著子路的肩膀說:“圣人有圣人的見識,但也不見得樣樣都比別人高明。比方說,這魚怎么打法,你們會嗎?”
一句話,把子路問了個啞口無言。
老漁翁瞧著子路的窘態(tài),也不答活,飛身奔下山去,跳上漁船,撒開漁網(wǎng),打起魚來。
孔子看著老漁翁熟練的打魚動作,想著他談海水、改詩句、議“圣人”、責子路的情形,猛然間發(fā)覺自己犯了個大錯誤,于是把門生招攏在一起,嚴肅地說:為師以前對你們講過‘生而知之’,這句話錯啦!大家要記。褐疄橹,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說罷,順口吟出小詩一首:登山望滄海,茅塞豁然開;圣賢若有錯,即改莫徘徊!
孔子誤會了顏回(4)
有次孔子受困在陳蔡一帶的地區(qū),有七天的時間沒有嘗過米飯的滋味。
有一天中午,他的第子顏回討來一些米煮稀飯。飯快要熟的時候,孔子看見顏回居然用手抓取鍋中的飯吃。
孔子故意裝作沒有看見,當顏回進來請孔子吃飯時,孔子站起來說:剛才孟李祖先告訴我,食物要先獻給尊長才能進食,豈可自己先吃呢?
顏回一聽,連忙解釋說:夫子誤會了,剛才我是因看見有煤灰掉到鍋中,所以把弄臟的飯粒拿起來吃了。
孔子嘆息道:人可信的是眼睛,而眼睛也有不可靠的時候,所可依靠的是心,但心也有不足靠的時候。
樹德與樹怨(5)
孔子的弟子子羔,名叫高柴,他在衛(wèi)國從政期間,曾經(jīng)對一個人用個砍斷腳的刖(yue)刑。
衛(wèi)國君臣發(fā)生動亂的時候,子羔要逃走,來到城門,發(fā)現(xiàn)城門已經(jīng)關(guān)閉了。守門的人就是那個曾經(jīng)被子羔砍斷腳的那個人。
那人說:“在那邊城墻上有個缺口,可以逃走!
子羔說:“君子不能從缺口過去!
那人說:“另外那一邊有個洞口,可以逃走!
子羔說:“君子不能鉆洞逃走。”
那人說:“這里有一間房子可以躲避!
于是,子羔進入了那座房子。追兵過去之后,子羔要離開,對那個受刑的人說:“我不能損害國君制訂的法令,因而用刑砍斷了您的腳。我現(xiàn)在逃難,這是您報仇報怨的`好時候,您為什么還會幫助我逃避災難呢?”
那人說:“砍斷我的腳,本來就是因為我犯了罪,那是無可奈何的事情。當初您審判臣的時候,一開始先根據(jù)法律尋找減輕臣刑罰的方法,是想要讓臣免于法律的懲罰,這是臣很明白的;在審判完了定罪的時候,要確定刑罰了,您很莊重傷感,都可以從表情上顯現(xiàn)出來,這個也是臣很明白的。您不是因為私情而要對臣徇私舞bi,只是因為有天生的仁人之心,才會自然而然地這樣做。這是臣要使您逃避災難的原因!
孔子聽說之后說:“善于做官吏的人,盡力樹立起自己的品德;不善于做官的人,總是會多構(gòu)成怨敵。用公正之心來指導自己的言行,大概可以說子羔做到了!
虛心接受別人批評(6)
孔子在旅行,經(jīng)過一個村莊,他看到一個老人,一個很老的老人,他從井里面打水來澆地。那是非常辛苦的工作,太陽又那么大?鬃右詾檫@個人可能沒有聽說過現(xiàn)在有機械裝置可以打水——你可以用;蛘唏R代替人打水,這樣比較容易——所以孔子就過去對老人說:“你聽說過現(xiàn)在有機器嗎?用它們從井里打水可以非常容易,而且你做十二個小時的工作,它們可以在半小時之內(nèi)就完成?梢宰岏R來做這件事情。你何必費這么大的力氣呢?你是一個老人啊!彼隙ㄓ芯攀畾q了。
那個人說:“用手工作總是好的,因為每當狡猾的機器被使用的時候,就會出現(xiàn)狡猾的頭腦。事實上,只有狡猾的頭腦才會使用狡猾的機器。你這不是存心敗壞我嗎!我是一個老人,讓我死得跟生出來的時候一樣單純。用手工作是好的。一個人會保持謙卑!
孔子回到他的門徒那里。門徒們問:“您跟那個老人談什么呢?”
孔子說:“他看起來似乎是老子的門徒。他狠狠地敲了我一棒,而且他的論點好象是正確的。”
當你用手工作的時候,不會出現(xiàn)頭腦的影子,一個人保持謙卑、單純、自然。當你使用狡猾的機器時,頭腦就介入了。那些用頭腦工作的人被稱為頭頭:職員的頭頭,老師的頭頭——他們被稱為頭頭。不要做頭頭。即使做一個職員也已經(jīng)很不好了,何況做職員頭頭……那就完了。做一個老師已經(jīng)夠糟糕的了,何況做老師頭頭……要設(shè)法成為“手”!笆帧笔潜慌械,因為它們不狡猾,不夠具有競爭性;它們似乎是原始的。試著多用手來工作,你會發(fā)現(xiàn)那個影子出現(xiàn)得越來越少了。
說明孔子是個虛心接受別人批評和建議的人。
【孔子的故事】相關(guān)文章:
孔子的作文08-07
走進孔子作文10-04
走近孔子作文09-17
與孔子同行作文09-18
說孔子作文11-04
孔子的作文(合集)02-25
寫給孔子的信02-27
《孔子拜師》反思03-01
孔子的顏色作文09-21
孔子上課的作文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