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片_最新国产免费Av网址_国产精品3级片

數學課后反思

時間:2024-03-23 19:17:45 好文 我要投稿

(優(yōu)秀)數學課后反思15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反思自己,必須要讓自己抽身出來看事件或者場景,看一段歷程當中的自己。如何把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數學課后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優(yōu)秀)數學課后反思15篇

數學課后反思1

  今天上了《圓柱的體積》一課,覺得比以前上得輕松,回到辦公室細細品味上課的過程,頗有幾分感受:

  在本課中,當學生面對新的問題情境—“圓柱的體積該怎么求?”時,能從圓的面積公式的推導,根據已有的知識作出 “轉化”的判斷。當然,由于知識經驗的不足,表達得不是很清晰。但學生的這些都是有價值的。這些“猜想”閃爍著學生智慧的火花,折射出學生的創(chuàng)造精神。在此基礎上,讓學生以小組合作方式,利用已切開的圓柱體教具進行驗證,在討論聲中,學生獲得了真知?梢姡處熞Wo學生的創(chuàng)造熱情并給以科學探究方法的引導,以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在這點上,我對學生的探究精神給予了充分的肯定。這節(jié)課再次讓我知道了,相信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是我們設計教法的前提。

  在引導學生解決“粉筆的體積”等這個問題時,課堂上有學生把它當作圓柱體積來求,提出:“誤差這么小,是可行的!倍夷俏粚W生要求的僅是一個大約的數值,所以用這種方法可以。但這種計算粉筆體積的方法可行嗎?如果我不提出疑義,也不加以說明,就會給學生造成“圓臺的體積可以用這兩種方法來計算”的錯誤認識,對學生的`后續(xù)學習會造成一些不利的影響。我就這個問題引導學生進一步探索,使學生發(fā)現平面圖形中的一些規(guī)律照搬到立體圖形中有時會行不通,懂得知識并非一成不變的,有其發(fā)展性,初步理解三維空間物體與二維平面圖形的聯系與區(qū)別,為進一步學習積累經驗。學生在探索過程中,雖不能很快獲得結論性的知識,但卻嘗試了科學探究的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增進了情感體驗。這樣,既保護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又保證了教學內容的科學性,就學生的發(fā)展而言,誰能說讓學生經歷這樣探究的過程,不也比獲得現成的結論更富有積極的意義?

數學課后反思2

  數學知識是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缺了哪一部分都不行。例如在教學11減幾時,發(fā)現部分學生對10減幾的計算問題較大,這部分知識在利用“破10法”來計算11減幾時顯得非常重要,在整個計算過程中問題也大都出現在這里。

  第一步把11分成1和10,基本都能掌握分解;

  第二步從10里減去幾,問題比較大;

  第三步把減出的結果加上前面的1,基本掌握。

  針對以上學生掌握情況,課后進行了10減幾的練習,主要從加法入手,也就是湊十法。1+9=10、2+8=10、 3+7=10、4+6=10、5+5=10,教會學生根據這些加法算式來思考10減幾,如:根據1+9=10,想:10-1=9、10-9=1。

  利用破十法是計算11減幾和今后的12減幾、13減幾等等的'最基本的技能,也是必須要掌握的技能,所以必須要經過反復的練習,才能增加學生的熟練程度和正確率,才能為今后更好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數學課后反思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結合具體情景和具體圖形和物體,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周長,理解周長的意義。

  并能測量和計算簡單圖形的周長。數學思考:經歷觀察、測量等數學活動過程,讓學生在獲得直觀經驗的同時發(fā)展空間觀念。

  解決問題:

  在學習活動中,能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的策略,體現問題解決方法的多樣性。情感與態(tài)度:感知周長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認識周長,理解周長的含義,發(fā)展空間觀念。

  教學設計:

  (一)看一看,描一描。

  1、同學們,現在是什么季節(jié)?秋天是樹葉飄落的季節(ji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一些美麗的葉子圖片!多漂亮的葉子呀!可愛的螞蟻看到它,高興極了!它說它會畫樹葉,一筆就能畫成美麗的樹葉!看!(出示課件)仔細觀察兩只小螞蟻是怎么畫的?誰畫的好?師:這樣由一點開始,再回到起點的一圈,在數學中叫做一周。這外面的邊叫做邊線。

  師:沿著樹葉的邊線畫一圈,一個美麗的葉片圖案就出現了。

  現在誰再來說說,螞蟻是怎么畫的?生:小螞蟻沿著樹葉的邊線畫一周,最后又回到起點。師:小螞蟻也能做老師,它教我們畫出漂亮的葉子,你們學會了嗎?請你拿出一張紙,選擇一片最喜歡的樹葉,用彩筆沿著樹葉的邊線一筆描出它的輪廓來。

  開始吧!

  2、好!誰愿意來給大家演示一下是怎么描的?(請用筆指著,說清楚是從哪里開始的,又到哪里結束。)

  3、小結:看來,不管從哪里開始,大家都是沿著樹葉的邊線描了一周,請看(動態(tài)演示)。

  你們知道樹葉邊線的一周的長度在數學上叫什么嗎?這一周的長度,我們把它叫做樹葉的周長。(板書課題:周長)

  4、再來看(出示圖),你能描出下面圖形的邊線嗎?選擇自己喜歡的圖形,用一筆描出來。

  剛才同學們沿著圖形的邊線描了一周,這一周的長度就是圖形的周長。

  (二)找一找,摸一摸。

  1、你能從我們身邊找一個例子說說什么是周長嗎?下面請你們同桌合作找一找,并且摸一摸它的周長,也可以下位找。(指導:課桌面的周長、課本封面的周長、黑板面的周長、地面周長、水池池口周長。)

  2、誰來說一說你們找的結果?你可以邊說邊指一指。

  (三)量一量。

  1、大家找到了很多,看來周長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而且周長的應用也非常廣泛。比如,我們去做褲子時,裁縫都要量一量你的腰一周有多長,也就是平時所說的腰圍。

  2、現在請大家估計一下老師的腰圍大約是多少厘米?估計的準不準呢?誰來量一量?(注重測量方法的指導:腰圍怎么測量?)告訴大家測量結果。

  3、根據這個結果,請你估計一下自己的腰圍是多少厘米。

  同桌合作量一量。誰來說說自己的腰圍?看來同學們的腰圍大約在60cm左右。

  4、小結。通過前面的學習,老師發(fā)現同學們善于觀察、愛動腦筋,所以想邀請你們參加下面的闖關比賽。

  有興趣嗎?這里共有3關,每闖過一關都會得到相應的分值。最后得分最多的就是今天的勝利者!有信心嗎?讓我們充滿自信迎接挑戰(zhàn)!(四)闖關練習。

  1、先看第一關,量一量、算一算下面圖形的周長。這里有3個圖形,請你選擇其中1個圖形。

  看課本45頁第2題,做在書上即可。選擇長方形的能說說是怎么測量和計算的`嗎?有不同方法嗎?大家真聰明,關于長方形周長的計算后面我們還要研究。

  第一關誰成功了?請為自己加上100分!2、下面我們來繼續(xù)闖第二關。怎樣量出樹葉的周長?誰闖過了這關加上200分。

  3、第三關。(課本45頁第3題)課件出示圖:他們的周長一樣嗎?(指名說說)我們來看看演示移動的方法。

  誰闖過了這一關?祝賀你們!每人加300分!回想一下,剛才大家是用什么方法比較圖形周長的?這一關哪組闖過去了?請加上200分!現在算算自己得了多少分?祝賀你們!其他同學不要灰心,有信心趕上他們嗎?希望你們找出自己的不足,下一次迎頭趕上!

 。ㄎ澹┱n堂總結。今天,我們有什么收獲,你能談談自己還有什么困惑嗎?教學反思這節(jié)課學生興趣高漲,進行了充分的活動,并且自主探索,在充分的體驗中,感悟到了周長的實際含義。

  教學過程比較好地體現了新課標的“讓學生經歷知識形成的全過程”這一理念。具體說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優(yōu)點。

  1、在豐富的生活背景上學習數學,建立概念。首先利用微機向學生展示了許多漂亮的樹葉,給了學生美的享受以后,學生有了得到樹葉的欲望;緊接著教師創(chuàng)設了第二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描樹葉的輪廓,這樣教師就抓住了學生的心態(tài),使課堂氣氛驟然升溫;然后教師又讓學生通過找一找、摸一摸活動,使學生把周長這個抽象的概念與生活中具體的事例聯系起來,加深了學生對周長的理解。

  2、在有意義的實踐活動中強化概念。先讓學生估測老師的腰圍,然后選用合適的工具實際去測量,借此來估計自己的腰圍,通過這個環(huán)節(jié)拓寬對周長意義的理解,同時也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3、在一系列基本練習和變式練習中深化概念。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設計了闖關比賽形式的練習,一下子激發(fā)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并且將本節(jié)課的練習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讓學生興趣盎然地參與到練習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數學課后反思4

  “秒的認識”是在學生已經認識時、分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我認為本節(jié)課的難點是初步建立秒的具體概念、感受 1 分、 1 秒的時間觀念。我的設計理念是:讓學生在親身實踐中體會秒的實際意義,建立秒的時間觀念,逐步養(yǎng)成遵守和愛惜時間的良好習慣和意識。時間單位又不像長度、質量單位那樣可以用具體的物體表現出來,時間單位比較抽象。時間單位之間的進率是60,學生會感到不習慣。這就給學生認識時間單位、學習單位之間的簡單換算帶來一定的困難。因此,在教學中注意了以下幾點:

  1、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使數學學習活動與生活實際相聯系。在教學中借助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際情境中體會分、秒的'實際意義,豐富學生對時間觀念的感性認識,逐步養(yǎng)成遵守和愛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2、重視直觀教學,注重實際體驗。在教學中借助實物、直觀教具、學具和多媒體課件,組織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使學生在觀察、動手實踐、自主交流中獲得對時間觀念的體驗,積累豐富的表象,從而建立分、秒的時間觀念,掌握分、秒之間的進率關系。

  3、以“自主、探究、合作”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程度,培養(yǎng)“主角”意識,重視體驗。新理念下倡導自主學習,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只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1秒看不見,摸不著,1秒到底有多長,只有讓學生經歷豐富的活動,才能形成自己的體驗。在教學中,我讓學生看著鐘面秒針的走動點頭、拍手、數數,學生的眼、耳、口、手等多種感官都能同時參與活動,全方位地感受1秒,充分體驗了1秒的長短。同時,教師在學生清晰地建立對1秒的認識后,還引導學生通過做課件感受5秒、10秒、15秒的時間,讓學生在實際活動中體驗到估計較短時間的常用方法,加深了對1秒的體驗。

  4、將數學教學融入生活應用中,讓數學問題生活化,提高學生應用數學知識水平。練習中,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系,做一件簡單的事情需要幾秒鐘,由此,讓學生感受數學知識是由生活中來,又回到生活中應用,對數學產生親切感。

  這堂課中,我也有許多的不足之處:1、在學習“1分=60秒”的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應適時地“放”一下學生,讓小組的同學互相討論提問,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2、對后進生關注不夠。

數學課后反思5

  盡力給學生表現自己的機會,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在此多加強調,注意學生的個體差異,對有困難的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幫助。教學反思:學生把思考的`過程,結果有條理的說出來,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

  在此要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能夠通過整理,使之條理化,系統化,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和概括能力。

  教學反思:通過了解我國的國土面積,使學生了解我國的自然情況,從而進行德育教育。讓學生自己發(fā)現,兩種形式的結果完全相同,表達的意思也相同,只不過簡寫后的形式,讀寫更方便,從中體會到數學中的奧妙。

  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善于發(fā)現的能力,并從中獲取重要信息。

數學課后反思6

  本節(jié)課從實際問題出發(fā),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學生通過實例計算,激發(fā)學生的探索精神,又通過大量的數學練習,使學生在計算中發(fā)現,在小組交流中體驗,在教師的指導下自形歸納運算法則,親身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感悟數學的轉化思想。本課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參與者。本課改變了以往學生被動學習,被動接受知識的局面。但學生的認知水平畢竟存在差異,從學生的練習來看,大部分學生都掌握了有理數的運算法則,但還有些學生在將減法轉化為加法時,總弄不清該減去哪個數的相反數,有的甚至把被減數也改變符號,特別是減去一個正數時,往往又再加上該正數,如誤解— — = — + 。因此,教學還需要不斷的探索,不斷完善。

  本次學習,內容豐富,有專家對新課程的專題分析講座;對課例的講解;也有課堂實錄,通過學習,收獲不少,受益多多,F將學習感受總結如下:

  一、新課程理念更符合時代的要求,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二、教學要善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有意義的學習能誘發(fā)學生的內在動機,引發(fā)學生的積極思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因此為了使學習變成有意義的學習,首先學習材料必須是有意義的,也就是使學生感到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對生活實際和數迷的發(fā)展都是有用的。

  三、教學過程力求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參與者,教師盡量引導學生思考,探索,相研究。學生通過在小組的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大膽發(fā)表見解,從根本上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局面。在日常的'教學中提倡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交流等新穎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有個性的過程。

  四。課堂教學評價具有促進學生發(fā)展和和教師專業(yè)成長的從重功能。

  五、要致力于教學管理制度的重建。

  總之,課程改革需要建立一種以師生個性全面交往為基礎的新型師生情感關系,為此,需要教師全身心的真情投入,需要在完善教學活動和完善個性兩個方面共同努力。

數學課后反思7

  教材說明

  本單元的復習包括本冊所學的主要內容。到這冊內容學習完,學生在小學階段的整數、小數、分數的學習基本結束。通過總復習,可以將分數四則運算加以系統整理,使學生對所學的概念、計算方法和其他知識加深理解和掌握,進一步提高四則混合運算和解答應用題的能力,全面完成本學期的教學任務。

  這個復習可以分成四部分。第一部分復習分數四則的意義和計算以及倒數和比的知識。第二部分復習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第三部分復習分數、百分數應用題。第四部分復習圓和軸對稱圖形。

  總復習的編排注意突出知識間的內在聯系,便于在復習中進行系統整理和對照比較,以加深認識。如把計算、概念、應用題和幾何知識分別集中起來復習。便于學生在對比中加深對分數乘除的意義、法則和應用題的理解和掌握。復習中的計算題要求怎樣簡便就怎樣算,應用題多數沒有注明用算術解法還是代數解法解答,目的是要求學生根據題目的具體情況,合理地選擇比較簡便的算法,以培養(yǎng)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教學建議

  1.這部分內容可以用6課時進行復習。復習分數四則運算,倒數、比的概念和計算,分數四則混合運算,分數、百分數應用題,圓和軸對稱圖形,完成練習三十五。

  2.復習中應注意的問題。

  教材中的復習題是根據一般情況編寫的,教師要結合本班的情況靈活掌握。要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訂出復習計劃。在復習整理時,對學得較好的學生可以多讓他們回答一些稍難的問題,多做一些綜合性的練習;對程度稍差的學生,要多幫助,可以讓他們多回答一些稍容易的問題,多做一些基本題,把主要內容掌握好,使這些學生都能達到大綱和教材的基本要求。

  本冊的教學內容以分數四則運算和應用題為主,根據這一特點,更要注意對分數的內容進行系統整理,使學生弄清各部分內容的來龍去脈;而不是死記一些計算公式和法則或者解答分數應用題的所謂“竅門”和結語等。

  3.復習各部分內容的`一些教學建議。

  復習分數四則運算時,可以先引導學生把分數乘、除,倒數,比的概念和計算法則分別作一簡要的回憶和歸納,弄清這些概念和計算法則間的聯系和區(qū)別。如分數乘、除法之間的互逆關系,計算法則上的相同點和不同點,以及為提高學生計算的正確率和速度,要抓好基本訓練,特別要注意帶分數乘除法與帶分數加、減法的對比練習等。

  復習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簡便算法時,要注意提醒學生在動手做題之前,先要全面審題,確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以后,再計算。做完以后,還要讓學生說說是怎樣進行簡便計算的,互相交流經驗,以開闊學生的思路。

  復習分數、百分數應用題時,重點仍要放在使學生分析和弄清題目的數量關系上?梢韵葟土曇恍┖唵蔚奈淖诸}和應用題。如結合練習三十五第10、15題,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已學的誰是誰的幾分之幾的認識,分清用分數表示的量和分數的區(qū)別。如1/3米和1/3,1/3米是一個不變的數量,而1/3則是一個數,也可以表示兩個數相比的關系,所以要明確哪兩個數相比,以及誰先誰后。即把誰看作單位“1”。對于稍復雜的應用題(如總復習第7題),要通過對比練習,使學生明確解答這些應用題,首先必須確定把誰看作單位“1”,其次是弄清題目中包含的基本關系式。要特別強調借助線段圖可以幫助我們分析題目的數量關系,從而確定算法,正確地列式解答。

  復習圓、軸對稱圖形時,應注意多利用實物、圖形,引導學生回憶這些圖形的計算公式是怎樣得來的;不要死背計算公式。計算書中的習題,要根據題目中的不同條件和問題靈活運用公式解答。

數學課后反思8

  上周五去平邑學習回來后就知道學了肯定要講課,只是沒想到那么快,周二學校里就要求講課,并且還有外校的老師來聽課,當時就感到有點膽虛,怕給學校抹灰,但也只好硬頭皮講了。今天又講了一節(jié),感覺這兩節(jié)課都不是很成功,存在很多需要改正的地方。

  周二在四班講的這節(jié)課,由于經驗不足,對任務量的分配上沒把握好,以致任務過多,在課堂上沒能處理完,這是一大缺憾。如果課前能精選一下任務,在各環(huán)節(jié)的時間分配上再合理一些,可能效果會更好一些。今天在三班講的時候就縮減了任務量,每個任務只精選了一個有代表性的題目,小組展示時稍作一下拓展,這樣就完成了所有六個任務,使課堂顯得完整了一些。

  這兩節(jié)課講的內容基本差不多,教學流程都是一樣,先是班級宣誓,然后引入任務,各小組先對六個任務進行自主的學習,有難度的問題同時展開討論,接下來是任務的分配,然后按照分配或抽取的任務到任務區(qū)進行二次討論,為下一步的展示做準備,再接下來就是學生的展示了,六個任務結束后全班進行總結,學生反思談收獲,最后進行了達標抽測。雖然按照要求大致上照著路子走了,需要精加工的地方還有很多,這還需要今后的學習和改進,做到不斷地進步和提升。

  在整個過程中學生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有不同的表現,討論時還可以,在展示環(huán)節(jié)中,學生還是表現出了不自信,特別是三班的同學展示不出自己的風采,可能是練得少了,學生一看就有些緊張了,講的時候還存在口誤的問題,整個過程不是很流暢,但學生的可塑性還是有的.。在三班的展示中楊文豪同學表現比較突出,當別的同學有補充或疑問時及時表示感謝,這種做法應該是提倡的。

  總之,自己還處于課改的初級階段,剛學來的東西還沒來得及消化,需要繼續(xù)學習的地方還有很多,課堂教學還不夠完善和成熟,肯定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有問題才會有進步有提升,希望各位領導及老師給出寶貴指導意見和改進措施,將不勝感謝!

數學課后反思9

  本課是二年級第一學期的數學課。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1、會利用鄰近的整十數進行兩位數的估算。

  2、能利用估算估計計算結果在哪兩個整十數之間。

  3、能利用估算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墩n程標準》指出基礎教育階段的數學學習著重對全體學生強調:打好基礎,學會應用,激發(fā)興趣,啟迪思維;同時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上這堂課時,我先利用在一年級時學過的知識“鄰近的整十數”,他們利用數射線會做“進到下一個整十數”,“退到上一個整十數”的題。現在可以利用這一知識進行估算。這里的估算主要是利用鄰近的整十數滲透湊整的思想。而湊整又有三種方法:“進到下一個整十數”(進一法),“退到上一個整十數”(去尾法)“進到或退到鄰近的整十數”(四舍五入或五舍六入法)。

  教學時,利用課本之題圖,讓學生仔細觀察,認真思考,提出問題,激發(fā)學生對學習估算的興趣,并考慮進行估算的方法!吧罴唇逃。這句話是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說的。也說明了學習應該是學生自己的實踐活動,根據陶行知先生的這一教學理論,在上課時,通過幾組學生去超市買物品的練習,

  如:(1)籃球足球(2)蘋果香蕉(3)筆袋書包

  18元37元14元25元12元21元

  然后要求學生回答出,買每一組物品,大約要帶多少錢?你是怎么想的?他們的回答很踴躍。雖然他們人小,但他們基本上都去過超市,有過買東西的經歷。因此對這樣的學習很感興趣。從學生的回答中,我發(fā)現個位是5的數,個別學生有些困難,因為“5”在1~10的中間,沒有最接近的整十數,所以有的學生把它進到下一個整十數,有的`學生把它退到上一個整十數,這時我讓學生小組討論交流,得出當個位的數是1~4時,退到上一個整十數,當個位上數是5~9時,就進到下一個整十數。在這堂課里,學生都投身于自己探究知識的活動中,發(fā)現知識,領悟學習方法,品嘗到了成功的喜悅。

  通過這堂課的教學,使我體會到,以往教科書上枯燥的例題讓學生失去了學習數學的興趣,而現在,我們從生活實際出發(fā),在生活中想要發(fā)現些什么。因為生活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數學課堂,將學習和學生們的生活充分融合起來,讓他們在自己感興趣的問題中去尋找、發(fā)現、探究、認識和掌握數學。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學得興趣盎然。估算的內容在生活中隨處可見,有著極其廣泛的應用,在日常生活中,對量的描述,很多時候只要算出一個與精確數比較接近的近似數就可以了。這堂課的教學,讓學生把自己的經歷和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結合起來,因此培養(yǎng)了學生的素質和能力。

數學課后反思10

  開學初,千頭萬緒,為了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新課進行的很慢,時間已過將近四周,小數乘法的學習終于告一段落,雖然有部分學生掌握的不是很好,但是為了趕教學進度,我毅然決定開始進行第二單元《位置》,兩個課時的內容,同學們都掌握的不錯,今天上午我開始了小數除法的教學。計算教學是最枯燥的,以至于學生有稍許抱怨,第二單元怎么這么容易就過去了。∥依斫馑麄,本來學習基礎就不好,再接著學習難免壓力大了點。這也是20xx版小學數學課本照顧到的一個點,原來的數學書小數乘除法的章節(jié)是在一塊的,計算量都很大,而這次改革,中間已經緩沖了一個章節(jié)《位置》,學生換一種心情學習,頓時感覺心曠神怡!

  有了這些想法,今天上課前,我就給學生打預防針,“同學們,今天我們又要開始一個新的章節(jié)學習,小數除法,計算的學習最需要大家細心、認真,這可比小數乘法的學習難多了,你們要做好準備!”同學們一聽我這樣說,都被嚇壞了,坐的非常端正開始上課,生怕錯過了些什么。

  為了了解學生的知識基礎,我在開始新課前,先出示幾道整數除法題目,除了幾個基礎特別差的學困生不會寫,其他學生都能算出正確的結果。(遺憾的是,我應該把這個環(huán)節(jié)放在課下,首先做課前調查,對于整數除法都不會的學生,進行課前補課,再進行小數除法的教學,會更加順理成章,這部分學生才會更有信心學好。)

  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大概用了五分鐘時間,之后我課件出示主題圖,復習數量關系速度×時間=路程,并讓學生明白問題求的.是哪一個量,之后自然列出算式。這學期,我重點加強數量關系的教學,讓學生學會數量關系對于分析問題非常重要,分析條件從最簡單的問題著手,讓學生養(yǎng)成習慣,為今后教學解決問題打基礎。

  列好算式,學生小組討論小數除法該怎么除呢,我重點引導學生利用轉化的方法,把他轉化成整數除法,但是這個環(huán)節(jié)下來,大部分學生都能陰差陽錯,思維定勢不考慮小數點直接算,最后在商的查小數位數點小數點,卻也能得出正確的結果,當然這樣的思考方式是錯誤的。于是我與學生們一起轉換單位,把22.4千米轉化成米,有了第一步學生們思路大開,把這道題利用整數除法算了出來。接著,我引導學生列豎式,并讓學生明白為什么商的小數點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因為是24個十分之一除以4,商應該是6個十分之一,在6的前面應該點上小數點,同時強調商的小數點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之后,計算過程中就不用再出現小數點了。

  經過20分鐘的教學,同學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了這節(jié)課,做一做三道題正確率在90%以上。同學們都很疑問,“老師,小數除法很簡單?”我總結,今天這節(jié)課大家聽的都很認真,所以你們掌握的比較好,而真正的困難在后面的內容,還有更復雜的呢,不知道你們還會不會像今天這樣態(tài)度端正,“能!”同學們異口同聲,我想這節(jié)課達到了目的,布置完作業(yè),打鈴了,順利完成任務,“下課!”我們都笑著離開了教室。

數學課后反思11

  《9加幾》是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第10單元《20以內的進位加法》的第一課時,我設計了9加幾這節(jié)課,目的在于通過對問題情境的探索,使學生在已有經驗和知識的基礎上自己得出計算9加幾的方法,并初步理解湊十法的思維過程;讓學生經歷自己提出問題,自己解決問題這一過程,初步感受到數學源于生活,獲得成功解決數學問題的喜悅,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用數學的.意識。上完課后,我對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了深刻的反思。

  成功之處:

  1、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

  根據小學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上課伊始,我從學生熟悉運動會導入主題圖,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認識到生活中蘊含著大量的數學信息,存在著許多需要解決的數學問題,從而誘發(fā)孩子們主動地發(fā)現并提出問題,積極地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讓他們在具體的情境中始終精神飽滿地參與教學活動。

  2、讓學生經歷自主探索的過程

  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建構主義學說也認為,數學學習的過程是一個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數學知識、方法、思想等必須由學生在完成活動中自己去理解、感悟、發(fā)展,而不能單純依靠教師的講解去獲得。根據上述理念,我在教學中緊緊圍繞學生的心理,從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知識結構的實際出發(fā),讓他們通過開運動會的主題圖,通過觀察、交流、討論,主動建構自己的認知結構。在講湊十法這個環(huán)節(jié),我設計了先讓同學們動手擺小棒,來算9+4等于多少?讓學生上黑板來擺一擺,說一說。在說的過程中,有的說一根一根數的方法,知道 9+4=13。有的說:從9往后接著數,不管哪一種方法我們都不要反對。教師應開放自己的思想,開放學生的思維,提倡算法多樣化,只要是學生自己動腦想出來的方法,就是好方法。引導孩子再動動腦筋,能不能想出更好的方法,讓老師和同學一眼就能看出有多少根小棒呢?逐步引導孩子說出湊十法,因此,凡是孩子們能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我決不包辦代替,做到讓孩子們多思考、多動手、多實踐,提高他們的參與程度,最大限度地拓寬他們的思維,使課堂教學充滿生機與活力。

  3、不足之處:

  讓學生說的環(huán)節(jié)過少,沒有做一定量的練習題。但我堅信,通過不懈的努力,在指導老師和其他同事的幫助下,我一定會盡快的成長,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

數學課后反思12

  前不久,我在602班上了一節(jié)解決問題的糾錯課。這節(jié)課不同于一般的習題講評課,它要求老師要很好地利用學生作業(yè)中的錯誤資源,通過學生的自查、互查,以及師生的齊查,來達到糾錯的目的,從而讓學生養(yǎng)成自我反思的能力,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這節(jié)課由一個蘊含道理的故事導入,讓學生從老漁民的故事中悟出一個道理:犯錯并不一定是件壞事!由此,讓學生正確對待自己作業(yè)中的錯誤,并好好地利用錯誤進行自我反思。

  其實,學生出現錯誤是成長過程中必然的經歷,我們應該以一顆寬容的心來對待;同時,教師的責任并不僅僅在于避免錯誤的發(fā)生,還在于當錯誤發(fā)生時能夠挖掘錯誤的價值,使錯誤成為學生成長的契機,成為教學資源。通過這樣的一節(jié)糾錯課,讓我對學生作業(yè)中出現的錯誤有了全新的認識:

  1、以欣喜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的錯誤:

  一位教育家曾經說過:教室就是學生出錯的地方。學生出錯是正常的,關鍵是我們怎樣對待錯誤,如何將錯誤轉化為教學資源。當我們面對學生的錯誤時,是立即否定、責難?還是對學生的錯誤表示理解,并真誠地幫助學生吃一塹,長一智,讓錯誤成為學生成長的契機?面對學生自己創(chuàng)造出來的寶貴的教學資源,若我們能夠善于捕捉,靈活處理,以新的觀念、新的眼光,對其進行新的探索與實踐,那么學生就會在知錯、糾錯中感悟道理,領悟方法,發(fā)展思維,實現創(chuàng)新。學生在成長的道路上,只要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就能夠有助于學業(yè)的成功。

  2、透過表象探究錯誤的原因:

  只有真正了解了錯誤的價值,我們才能從根本意義上去正視學生的錯誤。對于學生,錯誤是走向完善的路標;而對于教師,學生的錯誤是反饋教學的鏡子。學生作業(yè)中出現的錯誤主要由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解題能力及學習習慣等多方面的因素所造成的。就拿解分數應用題來說吧!很多學生都能夠脫口而出解分數應用題的一般方法:找想列,但是在解答時往往會出現這樣那樣的錯誤,究其原因就是學生不能正確分析出題中的數量關系,因而無法列出正確的等量關系式。本節(jié)課,通過梳理學生作業(yè)中的錯誤,促成學生養(yǎng)成自我反思的.習慣。當面對自己的錯誤時,要先查找錯在哪,再分析錯誤的原因,后改正錯誤。

  3、追本溯源減少錯誤的發(fā)生:

  我認為,采用變式訓練,不僅可以提升學生對知識的遷移能力,還能有效地解決學生作業(yè)的錯誤問題。例如:本節(jié)課的例1:柳樹有60棵,柳樹比楊樹少1/5,楊樹有多少棵?一些學生選擇了這種算式:60﹙1-1/5﹚=48(棵)。經過糾錯,讓出錯的學生明白,自己錯誤的根源是沒有找到正確的數量關系。在此基礎上,教師再追問;如果要使這個算式正確,題目中的條件該怎么改?學生經過分析,將柳樹比楊樹少1/5改成楊樹比柳樹少1/5。這種化錯為正的方法,就可以讓學生很好地避免此類錯誤的發(fā)生。

  4、在反思中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學生習慣:

  在多次回顧自己作業(yè)錯誤的過程中學生會明白自己的錯誤。在這一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反思,并指導學生反思,即指導學生分析錯在哪里,為什么會錯。這是學生參照正確方法重新審視自己思維,看到自己的優(yōu)點與不足的過程。長此以往,學生的反思習慣就會自然而然地養(yǎng)成了。在不斷反思的同時,學生還能夠養(yǎng)成較好的學習習慣,如:獨立思考的習慣、校對的習慣、審題的習慣、養(yǎng)成仔細計算、規(guī)范書寫的習慣以及養(yǎng)成檢驗的習慣等等。

  總之,學生的作業(yè)中出現了錯誤并不要緊,只有系統地、科學地引導,最終還能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終生受益!

數學課后反思13

  教學目標

  1.結合“火車里程表”,經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學會讀常見的火車里程表,解決里程表中的數學問題,提高獲取信息的能力,增強應用意識。

  2.初步嘗試借助直觀圖和線段圖理解題意、表示數量關系,積累解決實際問題的經驗。

  3.在與他人交流時,能正確表達自己的想法,能認真傾聽別人的意見,感受數學學習的快樂。

  教學重點

  會讀常見的火車里程表,解決里程表中的數學問題。

  教學難點:

  能用直觀圖或線段圖表示數量關系。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國慶節(jié)假期你們都去哪里旅游?玩得開心嗎?淘氣在國慶節(jié)的時候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玩,他不僅玩得開心,而且在玩的過程中還發(fā)現了很多數學問題?我們一起去看看他發(fā)現了哪些數學問題?

  二、學習新課。

  1.出示行車路線圖和里程表。

 。1)學生獨立觀察,從中獲取相關的信息。

 。2)找出表格中的'每個數據在路線圖上分別是哪一段?并指一指。

  先指名說一說,然后同桌兩個人互相說一說。

  2.你能提出問題嗎?老師有一個問題想請你們幫忙,愿意嗎?

 。1)出示問題:保定到石家莊有多少千米?

 。2)學生動手在路線圖上畫一畫,并在圖上標出相應路段的數據。弄清北京到保定,北京到石家莊,保定到石家莊分別是哪能一段路程。

 。3)你還會用其他的方法表示他們之間的關系嗎?

  學生試著畫一畫。

  展示學生的不同表示方法。

  重點看學生的線段圖。

  說一說線段圖與行車路線示意圖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相同點:每一段表示的數據都一樣。

  不同點:淘氣畫圖是“線段”并改變了方向。

 。4)你會向他一樣試著畫一畫嗎?

  學生獨立畫圖。

  畫完后同桌交流,說一說圖中每一部分所表示的意義。

 。5)你能試著解決這個問題嗎?

  學生獨立計算:277-146=131(千米)

  集體交流計算方法,說清楚每個數量在圖中表示的是哪能一段路程。

 。6)你還想用這種方法來解決哪能兩個相鄰城市之間的路程?

  學生先說一說。

  自己在練習本上完成。先畫一畫,再解決問題。

  4.老師有一個問題:保定到鄭州有多少千米?你會解決嗎?

 。1)學生結合行車路線圖和里程表,在圖上找一找、畫一畫、再進行計算。

 。2)集體交流,說說你的想法。689-146=543(千米)

  5.你還會求出哪兩個城市之間的路程?

  自己畫圖,列式解決問題。

  6.老師發(fā)現有同學列出了這樣的算式:813-689,你知道他求的是哪兩個城市之間的路程?

  (1)學生對照里程表,在路線圖中找一找,再畫一畫。

 。2)說一說求的是哪兩個城市之間的路程。

  7.一列火車從北京出發(fā),已經行駛了約300千米,你能在圖中標出火車的大概位置嗎?

  學生在圖中標一標。

  三、教師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認識了火車里程表,并解決了里程表中的數學問題。大家回顧一下這節(jié)課的學習,想一想我們這節(jié)課用什么方法來幫助自己理解問題,解決問題的。

  學生說一說。

  用線段圖表示題中的數量關系簡潔明了,而且還能幫助我們弄清數量關系,理解題意,是幫助我們解決問題的一位好伙伴,希望大家以后都能與線段圖交朋友,他會帶給我們很大的幫助。

數學課后反思14

  一年級兒童年齡小,缺乏社會經驗,上市場購物的機會也少,對人民幣只是初步的認識,對于要用到錢才能買到東西這一樸素的等價交換的原則只有初步的意識。本節(jié)課的教學會使學生對人民幣有進一步的認識,使學生在簡單的活動中感知人民幣的幣值和人民幣的商品功能。本設計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把這一概念的學習設計成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初步認識商品的價格,學會簡單的購物,并了解元與角、分之間的進率關系。同時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與他人合作的態(tài)度以及學習數學的興趣,并進行愛護人民幣、勤儉節(jié)約的教育。

  1.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解決問題。

  我個人認為本課的重點就應該是讓學生能夠識別不同面值的.人民幣,并能夠會在具體的情境中能夠靈活應用已有的經驗來解決付錢、找錢、換錢能實際問題。而這些本領的獲得更多的需要學生自己的主動參與,積極體驗。

  所以在上課時,我采取了通過讓學生自主學習來認識人民幣。因為對于人民幣的認識學生并非是一張白紙,因為這是日常生活中可以接觸到的,所以在上課的時候我是先讓學生自己來說一說對人民幣有哪些認識。通過交流了解到其實大多數學生已經能夠識別不同面值的人民幣,有的甚至已經知道1元就是10角。在此基礎上我就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來介紹自己認識的人民幣,而課本上的“1元”面值的人民幣現在市面上已經很少了,我就讓學生看了一下,了解了一下,更多的是讓學生來介紹市面上流通較多的版本。學生介紹的很好,不僅能說出看到人民幣上的數字和單位可以看出它的面值,還能說出為了防偽上面還有水印,還可以怎樣來識別真幣和假幣等等。

  學生在介紹的時候很積極主動,盡管他們介紹的內容有的甚至與本課無關,但是內容很全面,有的甚至是我都還不了解的,讓學生來唱主角,充分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也體現了教學相長。

  2.可以發(fā)揮小組活動的優(yōu)勢,解決問題。

  做一做中有一個練習是給學生3種人民幣,問學生拿出5角,可以怎樣拿?這道題的方法不止一種,而學生往往不容易找全,更容易把5角換成5個1角和幾個2角,不明白題目的意思,我想,如果在這里我就先讓學生自己想一想,然后再和同桌交流,最后到4人小組里說一說,那樣效果會好一些的,讓學生逐步找到最全的方法。先自己思考是讓學生養(yǎng)成一種獨立思考問題的好習慣,在自己有了一定的思考之后,再和其他同學交流,可以比較自己的答案和別人不同的地方,獲得更多的方法,以開拓自己的思路。最后全班總結交流,得到最完全的拿法。

  對于這樣有一定難度的題目,采用小組學習的方法,可以讓學生之間互相啟發(fā),豐富了課堂活動的形式,也能起到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作用,不能怪學生的。

數學課后反思15

  本節(jié)課讓學生理解分數(幾分之一)的意義是重點,也是難點。課本主題圖用游樂園的方式呈現,體現了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動手操作讓學生直觀感受是認識分數理解分數的.基礎。所以本節(jié)課我進行了如下的設計:

  首先多媒體課件呈現主題圖,我讓學生仔細觀察說說自己的發(fā)現,然后讓學生猜一猜:你認為我們要學習什么內容?接著有學生說:分數。又問你是怎么猜的?怎么想到分數的?生1:我看到了分西瓜。生2:我看到了分餅。學生通過主題圖中呈現的分東西的畫面能想到分數,說明學生對于分數已經有一點生活經驗,只是缺少系統。在此基礎上,我又用課件出示:2人平均分4個月餅,每人分幾個?(2個)。怎么沒有分數?繼續(xù)展示分月餅的過程,使學生直觀感受: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1/2個;再通過折紙加深理解。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我又讓學生用語言敘述其含義;通過提煉語言使學生更加明確。接下來讓學生動手表示出1/4就很容易了。學生理解了幾分之一的含義后,再比較兩個分數(幾分之一)的大小就不再是難題。學生不但能夠比較出大小,而且能夠從幾分之一的含義進行解釋。

  本節(jié)課有以下不足:認識1/2時,我讓學生通過折紙表示1/2,折了正方形長方形和三角形,并分別表示出了1/2,比較:每種圖形形狀大小都不相同,怎么都能表示1/2呢?通過討論幫助學生理解。應該讓學生自由發(fā)揮,按照自己的理解表示出1/2,這樣不僅可以展現孩子的個性,還能促進學生交流,更能加深對1/2的理解。

【數學課后反思】相關文章:

數學課后反思03-11

《周長》課后反思03-11

長城課后反思03-11

《草》課后反思03-11

安全課后反思03-13

草原課后反思03-15

《春雨》課后反思03-15

《坐井觀天》課后反思03-15

《孔子拜師》課后反思03-16

充氣雨衣課后反思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