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片_最新国产免费Av网址_国产精品3级片

八年級物理知識點歸納

時間:2023-12-09 15:18:33 物理 我要投稿

八年級物理知識點歸納13篇[推薦]

  在我們的學習時代,說到知識點,大家是不是都習慣性的重視?知識點有時候特指教科書上或考試的知識。為了幫助大家掌握重要知識點,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八年級物理知識點歸納,歡迎大家分享。

八年級物理知識點歸納13篇[推薦]

八年級物理知識點歸納1

  透鏡

  1、凸透鏡:對光起會聚作用

  2、凹透鏡:對光起發(fā)散作用

  生活中的透鏡

  1、照相機:u > 2f成縮小、倒立的實像

  2、投影儀:f < u<2f成放大、倒立的實像

  3、放大鏡:u < f成放大、正立的虛像

  照相機、投影儀要使像變大,應該讓透鏡靠近物體,遠離膠卷、屏幕

  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

  物距(u)

  像的性質(zhì)

  應用

  u﹥2f

  倒立、縮小的`實像

  照相機

  f﹤u﹤2f

  倒立、放大的實像

  投影儀

  u﹤f

  正立、放大的虛像

  放大鏡

  1、焦點以外成實像,物體距離凸透鏡越遠像越小,像距越小。

  2、焦點以內(nèi)成虛像。

  眼睛和眼鏡

  1、近視眼成像在視網(wǎng)膜前,晶狀體太厚,需戴凹透鏡調(diào)節(jié)。

  2、遠視眼成像在視網(wǎng)膜后面,晶狀體太薄,需戴凸透鏡調(diào)節(jié)。

  眼睛的晶狀體相當于凸透鏡,視網(wǎng)膜相當于光屏(膠卷)

  顯微鏡和望遠鏡

  1、顯微鏡由目鏡和物鏡組成,它們使物體兩次放大。

  2、、望遠鏡由目鏡和物鏡組成,物鏡使物體成縮小、倒立的實像,目鏡成放大的像。

  1、顯微鏡的目鏡相當于放大鏡,物鏡相當于投影儀。

  2、天文望遠鏡的目鏡相當于放大鏡,物鏡相當于照相機。

八年級物理知識點歸納2

  理解: 1.W有:與工作目的相關(guān)的功

  2.W總:動力所做的功

  3.機械效率總小于1,且無單位,結(jié)果使用百分數(shù)表示 三類?紮C械效率問題: 1.斜面:??

  注意:1、 做功:W=Fs 正確理解物理學中“功”的意義(做功的必要條件,三種不做功的情況)

  2、知道功的原理是一切機械都遵守的普遍規(guī)律。使用任何機械都不省功,功的原理是對所有機

  械都普遍適用的原理。(理想情況:所有方式做功均相等,實際用機械做功都比直接做功多)

  3、理解機械效率的意義

  (1)機械效率是反映機械性能優(yōu)劣的主要標志之一,有用功在總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大,機械對總功的利用率就越高,機械的性能就越好。

 。2)在計算機械效率時,要注意各物理量名稱所表示的意義。

  (3)因為有用功只占總功的一部分,有用功總小于總功,所以機械效率總小于1。

  4. 理解功率的'物理意義(P=W/t=Fv)

  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它跟功和時間兩個因素有關(guān),并由它們的比值決定。

  5. 注意機械效率跟功率的區(qū)別

  機械效率和功率是從不同的方面反映機械性能的物理量,它們之間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功率大的機器不一定效率高。

八年級物理知識點歸納3

  第一章 聲現(xiàn)象

  一、聲音的產(chǎn)生:

  1、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一切發(fā)聲物體都在振動(人靠聲帶振動發(fā)聲、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點振動發(fā)聲,風聲是空氣振動發(fā)聲,管制樂器考里面的空氣柱振動發(fā)聲,弦樂器靠弦振動發(fā)聲,鼓靠鼓面振動發(fā)聲,鐘考鐘振動發(fā)聲,等等);

  2、振動停止,發(fā)聲停止;但聲音并沒立即消失(因為原來發(fā)出的聲音仍在繼續(xù)傳播);

  3、發(fā)聲體可以是固體、液體和氣體;

  4、聲音的振動可記錄下來,并且可重新還原(唱片的制作、播放);

  二、聲音的傳播:

  1、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zhì);

  介質(zhì):聲音傳播所需的物質(zhì)叫介質(zhì).固體、液體和氣體都可以傳播聲音;聲音在固體中傳播時損耗最少(在固體中傳的最遠,鐵軌傳聲),一般情況下,聲音在固體中傳得最快,氣體中最慢(軟木除外);

  2、真空不能傳聲,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員只能通過無線電話交談;

  3、聲音以波(聲波)的形式傳播;

  注:有聲音物體一定振動,有振動不一定能聽見聲音;

  4、聲速:物體在每秒內(nèi)傳播的距離叫聲速,單位是m/s;聲速的計算公式是v= ;聲音在空氣中的速度為340m/s;

  聲速的影響因素:介質(zhì)的種類,介質(zhì)的溫度

  三、回聲: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再傳入人的耳朵里,人耳聽到反射回來的聲音叫回聲(如:高山的回聲,夏天雷聲轟鳴不絕,北京的天壇的回音壁)

  1、聽見回聲的條件:原聲與回聲之間的時間間隔在0.1s以上(教師里聽不見老師說話的回聲,狹小房間聲音變大是因為原聲與回聲重合);距離:S=1/2Vt=340m/s×0.1s=17m

  2、回聲的利用:測量距離(車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離);

  四、怎樣聽見聲音

  1、人耳的構(gòu)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聽小骨、耳蝸及聽覺神經(jīng)組成;

  2、聲音傳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動,再經(jīng)聽小骨、聽覺神經(jīng)傳給大腦,形成聽覺;

  3、在聲音傳給大腦的過程中任何部位發(fā)生障礙,人都會失去聽覺(鼓膜、聽小骨處出現(xiàn)障礙是傳導性耳聾;聽覺神經(jīng)處出障礙是神經(jīng)性耳聾);

  4、骨傳導:不借助鼓膜、靠頭骨、頜骨傳給聽覺神經(jīng),再傳給大腦形成聽覺(貝多芬耳聾后聽音樂,我們說話時自己聽見的自己的聲音);骨傳導的性能比空氣傳聲的性能好;

  5、雙耳效應:生源到兩只耳朵的距離一般不同,因而聲音傳到兩只耳朵的時刻、強弱及步調(diào)亦不同,可由此判斷聲源方位的現(xiàn)象(聽見立體聲);

  五、聲音的特性包括:音調(diào)、響度、音色;

  1、音調(diào):聲音的高低叫音調(diào),物體振動越快.頻率越高,音調(diào)越高(頻率:物體在每秒內(nèi)振動的次數(shù),表示物體振動的快慢,單位是赫茲,;)

  2、響度:聲音的強弱叫響度;物體振幅越大,響度]越強;聽者距發(fā)聲者越遠響度越弱;

  3、音色:不同的物體的音調(diào)、響度盡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卻一定不同;(辨別是什么物體法的聲靠音色)

  注意:音調(diào)、響度、音色三者互不影響,彼此獨立;

  六、超聲波和次聲波

  1、人耳感受到聲音的頻率有一個范圍:20H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聲波;低于20Hz叫次聲波;

  2、動物的聽覺范圍和人不同,大象靠次聲波交流,地震、火山爆發(fā)、臺風、海嘯都要產(chǎn)生次聲波;

  七、噪聲的危害和控制

  1、噪聲:(!)從物理角度上講物體做無規(guī)則振動時發(fā)出的聲音叫噪聲;(2)從環(huán)保的角度上講,凡是妨礙人們正常學習、工作、休息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產(chǎn)生干擾的聲音都是噪聲;

  2、樂音:從物理角度上講,物體做有規(guī)則振動發(fā)出的聲音;

  3、噪聲的等級:表示聲音強弱的單位是分貝。符號dB,超過90dB會損害健康;0dB指人耳剛好能聽見的聲音;

  4、控制噪聲:(1)在聲源處較弱(安消聲器);(2)在傳播過程中(植樹。隔音墻)(3)在人耳處減弱(戴耳塞)

  八、聲音的利用

  1、傳遞能量:超聲波的能量大、頻率高用來打結(jié)石、清洗鐘表等精密儀器;超聲波基本沿直線傳播用來回聲定位(蝙蝠辨向)制作(聲納系統(tǒng))

  聲音可以傳遞能量(飛機場幫邊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聲說話,一音叉振動,未接觸的音叉振動發(fā)生)

  2、傳遞遞信息(醫(yī)生查病時的“聞”,打B超,敲鐵軌聽聲音等等)

  第二章 光的傳播

  一、光的傳播

  (一):光源:能發(fā)光的物體叫做光源。光源可分為(1)、冷光源(水母、節(jié)能燈),熱光源(火把、太陽);(2)、天然光源(水母、太陽),人造光源(燈泡、火把);(3)、生物光源(水母、斧頭魚),人造光源(太陽、燈泡)

  (二)、光的傳播

  1、光在同種均勻介質(zhì)中沿直線傳播;

  2、光的直線傳播的應用:

  (1)小孔成像:像的形狀與小孔的形狀無關(guān),像是倒立的實像(樹陰下的光斑是太陽的像)

 。2)取直線:激光準直(挖隧道定向);整隊集合;射擊瞄準;

 。3)限制視線:坐井觀天(要求會作有水、無水時青蛙視野的光路圖);一葉障目;

  (4)影的形成:影子;日食、月食(要求知道日食時月球在中間;月食時地球在中間)

  3、光線:常用一條帶有箭頭的直線表示光的徑跡和方向;

  (三)、光速

  1、真空中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

  2、在計算中,真空或空氣中光速c=3×108m/s;

  3、光在水中的速度約為 c,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約為 c;

  4、光年:是光在一年中傳播的距離,光年是長度單位;1光年≈9.46×1015m;

  注:聲音在固體中傳播得最快,液體中次之,氣體中最慢,真空中不傳播;光在真空中傳播的最快,空氣中次之,透明液體、固體中最慢(二者剛好相反)。光速遠遠大于聲速,(如先看見閃電再聽見雷聲,在100m賽跑時聲音傳播的時間不能忽略不計,但光傳播的時間可忽略不計)。

  二、光的反射:

  1、光從一種介質(zhì)射向另一種介質(zhì)中時,在兩種介質(zhì)的分界面上有一總分光被反射回原來的介質(zhì)中繼續(xù)傳播,這種現(xiàn)象叫做光的反射。

  2、我們看見不發(fā)光的物體是因為物體反射的光進入了我們的眼睛。

  3、反射定律:在反射現(xiàn)象中,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都在同一個平面內(nèi);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cè);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現(xiàn)象中光路是可逆的互看雙眼.

 。1)、法線:過光的入射點所作的與反射面垂直的直線;

 。2)入射角: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反射角:反射光線與法線間的夾角。(入射光線與鏡面成θ角,入射角為90°-θ,反射角為90°-θ)

 。3)入射角與反射角之間存在因果關(guān)系,反射角總是隨入射角的變化而變化,因而只能說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說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鏡面旋轉(zhuǎn)θ,反射光旋轉(zhuǎn)2θ)

  (4)垂直入射時,入射角、反射角等于多少?答:垂直入射時,入射角為0度,反射角亦等于0度。

  4、利用光的反射定律畫一般的光路圖(要求會作):

 。1)、確定入(反)射點:入射光線和反射面或反射光線和反射面或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的交點即為入射(反射)點

 。2)、根據(jù)法線和反射面垂直,作出法線。

 。3)、根據(jù)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畫出入射光線或反射光線

  5、兩種反射:鏡面反射和漫反射。

 。1)鏡面反射:平行光射到光滑的反射面上時,反射光仍然被平行的反射出去;

 。2)漫反射:平行光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反射光將沿各個方向反射出去;

 。3)鏡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相同點:都是反射現(xiàn)象,都遵守反射定律;不同點是:反射面不同(一光滑,一粗糙),一個方向的入射光,鏡面反射的反射光只射向一個方向(刺眼);而漫反射射向四面八方;(下雨天向光走走暗處,背光走要走亮處,因為積水發(fā)生鏡面反射,地面發(fā)生漫反射,電影屏幕粗糙、黑板要粗糙是利用漫反射把光射向四處,黑板上“反光”是發(fā)生了鏡面反射)

  三、平面鏡成像

  1、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像是虛像,像和物關(guān)于鏡面對稱(像和物的大小相等,像和物對應點的連線和鏡面垂直,到鏡面的距離相等;像和物上下相同,左右相反(鏡中人的左手是人的右手,看鏡子中的鐘的時間要看紙張的反面,物體遠離、靠近鏡面像的大小不變,但亦要隨著遠離、靠近鏡面相同的距離,對人是2倍距離)。

  2、水中倒影形成的原因:平靜的水面就好像一個平面鏡,它可以成像(水中月、鏡中花);對實物的每一點來說,它在水中所成的像點都與物點“等距”,樹木和房屋上各點與水面的距離不同,越接近水面的點,所成像亦距水面越近,無數(shù)個點組成的像在水面上看就是倒影了。(物離水面多高,像離水面就是多遠,與水的深度無關(guān))。

  3、平面鏡成虛像的原因:物體射到平面鏡上的光經(jīng)平面鏡反射后的反射光線沒有會聚是發(fā)散的,這些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畫時用虛線)相交成的像,不能呈現(xiàn)在光屏上,只能通過人眼觀察到,故稱為虛像(不是由實際光線會聚而成)

  注意:進入眼睛的光并非來自像點,是反射光。要求能用平面鏡成像的規(guī)律(像、物關(guān)于鏡面對稱)和平面鏡成像的原理(同一物點發(fā)出的光線經(jīng)反射后,反射光的反向延長線交于像點)作光路圖(作出物、像、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

  4、凸面鏡和凹面鏡

  1、以球的外表面為反射面叫凸面鏡,以球的內(nèi)表面為反射面的叫凹面鏡;

  2、凸面鏡對光有發(fā)散作用,可增大視野(汽車上的觀后鏡);凹面鏡對光有會聚作用(太陽灶,利用光路可逆制作電筒)

  四、光的折射

  1、光從一種介質(zhì)斜射入另一種介質(zhì)時,光的傳播方向發(fā)生偏折,這種現(xiàn)象叫光的折射。

  (光在同種介質(zhì)中傳播,當介質(zhì)不均勻時,光的傳播方向亦會發(fā)生變化。折射角:折射光線和法線間的夾角。)

  2、光的折射定律

  (1)在光的折射現(xiàn)象中,入射光線、折射光線、法線都在同一個平面內(nèi)。折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cè),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質(zhì)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從水或其它介質(zhì)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要求會畫折射光線、入射光線的光路圖)

  (2)斜射時,總是空氣中的角大;垂直入射時,折射角和入射角都等于0°,光的傳播方向不改變

  (3)、折射角隨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4)、當光射到兩介質(zhì)的分界面時,反射、折射同時發(fā)生

  (5)、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3、光的折射現(xiàn)象及其應用

  (1)、生活中與光的折射有關(guān)的例子:水中的魚的位置看起來比實際位置高一些(魚實際在看到位置的后下方);由于光的折射,池水看起來比實際的淺一些;水中的人看岸上的景物的位置比實際位置高些;夏天看到天上的星斗的位置比星斗實際位置高些;透過厚玻璃看鋼筆,筆桿好像錯位了;斜放在水中的筷子好像向上彎折了;(要求會作光路圖)

  (2)、人們利用光的折射看見水中物體的像是虛像(折射光線反向延長線的交點)

  五、看不見的光:

  1、太陽光通過三棱鏡后,依次被分解成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顏色,這種現(xiàn)象叫光的色散;天邊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現(xiàn)象;

  2、白光是由各種色光混合而成的復色光;

  3、色光的三原色是:紅、綠、藍;其它色光可由這三種色光混合而成,白光是紅、綠、藍三種色光混合而成的;世界上沒有黑光;顏料的三原色是品紅、黃、藍,三原色混合是黑色;

  4、透明體的顏色由它透過的色光決定(什么顏色透過什么顏色的光);不透明體的顏色由它反射的色光決定(什么顏色反射什么顏色的光,吸收其它顏色的光,白色物體發(fā)射所有顏色的光,黑色吸收所有顏色的光)

  例:一張白紙上畫了一匹紅色的馬、綠色的草、紅色的花、黑色的石頭,現(xiàn)在暗室里用綠光看畫,會看見黑色的馬,黑色的石頭,還有黑色的花在綠色的紙上,看不見草(草、紙都為綠色)

  5,太陽光譜:紅、橙、黃、綠、藍、靛、紫這七種色光按順序排列起來就是太陽光譜;

 。◤淖笸移洳ㄩL逐漸減;散射逐漸增強;人眼辨別率依次降低)應用傍晚太陽是紅的,晴天天是藍的,汽車的霧燈是黃光。

  6,紅外線:紅外線位于紅光之外,人眼看不見;

 。1) 一切物體都能發(fā)射紅外線,溫度越高輻射的紅外線越多;(打仗用的夜視儀)

 。2) 紅外線穿透云霧的本領(lǐng)強(遙控探測)

 。3) 紅外線的主要性能是熱作用強;(加熱)

  7,紫外線:在光譜上位于紫光之外,人眼看不見;

 。1) 紫外線的主要特性是化學作用強;(消毒、殺菌)

 。2) 紫外線的生理作用,促進人體合成維生素D(小孩多曬太陽),但過量的紫外線對人體有害(臭氧可吸收紫外線,我們要保護臭氧層)

  (3) 熒光作用;(驗鈔)

  (4) 地球上天然的紫外線來自太陽,臭氧層阻擋紫外線進入地球;

八年級物理知識點歸納4

  聲音的產(chǎn)生與傳播

  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

  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zhì)(固體、液體和氣體)

  真空不能傳聲

  2、聲音在15℃空氣中的.速度為340m/s

  我們怎樣聽到聲音

  聽到聲音的兩種途徑:耳朵聽聲和骨傳聲

  雙耳效應:可由此判斷聲源方位

  聲音的特性

  聲音的三大特性:音調(diào)、響度、音色

  1、音調(diào)由發(fā)聲體振動頻率決定的,頻率越大,音調(diào)越高。

  2、響度跟發(fā)聲體振動的振幅大小有關(guān),還跟聲源到人耳的距離遠近有關(guān)。

  3、不同發(fā)聲體所發(fā)出的聲音的品質(zhì)叫音色,由發(fā)聲體的材料和結(jié)構(gòu)決定

  噪聲的危害和控制

  減弱噪聲的三條途徑:可以在聲源處、傳播過程中和人耳處減弱

  凡是妨礙人們正常學習、工作、休息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產(chǎn)生干擾的聲音都是噪聲

  聲的利用

  聲音可以傳遞能量

  聲音可以傳遞信息

  利用超聲波碎結(jié)石、清洗鐘表等精密

  儀器等

  醫(yī)生查病時的“聞”,b超診病,敲

  鐵軌聽聲音等

八年級物理知識點歸納5

  一、力

  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2)力可以使物體發(fā)生形變。

  注: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改變指物體的運動方向或速度大小的改變或二者同時改變,或者物體由靜止到運動或由運動到靜止。形變是指形狀發(fā)生改變。

  2.力的概念

  (1)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力不能脫離物體而存在。一切物體都受力的作用。

  (2)有的力必須是物體之間相互接觸才能產(chǎn)生,比如物體間的推、拉、提、壓等力,但有的力物體不接觸也能產(chǎn)生,比如重力、磁極間、電荷間的相互作用力等。

  (3)力的單位:牛頓,簡稱:牛,符號是N。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叫做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都會影響力的作用效果。

  二、牛頓第一定律

  1.牛頓第一定律

  (1)內(nèi)容: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時,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靜止狀態(tài)。這就是牛頓第一定律。

  (2)牛頓第一定律不可能簡單從實驗中得出,它是通過實驗為基礎(chǔ)、通過分析和科學推理得到的。

  (3)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而不是維持運動的原因。

  (4)探究牛頓第一定律中,每次都要讓小車從斜面上同一高度滑下,其目的是使小車滑至水平面上的初速度相等。

  (5)牛頓第一定律的意義:

 、俳沂具\動和力的關(guān)系。

  ②證實了力的作用效果: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

 、壅J識到慣性也是物體的一種特性。

  2.慣性

  (1)慣性:一切物體保持原有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zhì)叫做慣性。

  (2)對“慣性”的理解需注意的地方:

 、佟耙磺形矬w”包括受力或不受力、運動或靜止的所有固體、液體氣體。

 、趹T性是物體本身所固有的一種屬性,不是一種力,所以說“物體受到慣性”或“物體受到慣性力”等,都是錯誤的。

  三、滑動摩擦力

  1.定義:兩個互相接觸的物體,當它們做相對滑動時,在接觸面上會產(chǎn)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這種力叫做滑動摩擦力。

  2.摩擦力分類:靜摩擦力、滑動摩擦力、滾動摩擦力。

  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

  4.在相同條件(壓力、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滾動摩擦比滑動摩擦小得多。

  四、摩擦力

  1.摩擦力

  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當它們要發(fā)生或已經(jīng)發(fā)生相對運動時在接觸面產(chǎn)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叫摩擦力。

  2.摩擦力產(chǎn)生的條件

  (1)兩物接觸并擠壓。

  (2)接觸面粗糙。

  (3)將要發(fā)生或已經(jīng)發(fā)生相對運動。

  3.摩擦力的分類

  (1)靜摩擦力:將要發(fā)生相對運動時產(chǎn)生的摩擦力叫靜摩擦力。

  (2)滑動摩擦力:相對運動屬于滑動,則產(chǎn)生的摩擦力叫滑動摩擦力。

  (3)滾動摩擦力:相對運動屬于滾動,則產(chǎn)生的摩擦力叫滾動摩擦力。

  4.滑動摩擦力

  (1)決定因素:物體間的壓力大小、粗糙程度。

  (2)方向:與相對運動方向相反。

  五、功

  1.功:如果一個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了一段距離,就說這個力對物體做了。

  2.功的兩個必要因素:一是;二是

  3.沒做功的三種情形:1)有力而沒有距離(勞而無功)2)靠慣性運動沒有力3)力和距離垂直。

  4.功的計算:功(W)等于(F)跟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s)的乘積。(功=力×距離)

  5.功的公式:W= ;單位:W→J;F→N;S→m。(1J=1N·m).

  六、機械能

  1.機械能:能和能的統(tǒng)稱為機械能。(機械能=動能+勢能)

  2.動能和勢能之間可以互相轉(zhuǎn)化的。方式有:動能重力、勢能;、動能、彈性勢能。

  在動能和勢能的相互轉(zhuǎn)化中,沒有摩擦等阻力(只有動能和勢能的轉(zhuǎn)化),機械能的總量保持.或者說,機械能是的;若有摩擦等阻力,機械能會不斷減少。

  3.水能和風能的利用:從能量是角度來看,自然界的流水和風都具有大量的能。

  水能的利用有:水能發(fā)電、水能磨粉等。

  風能的利用有:風能發(fā)電、風力推動帆船航行等。

  4.動能和勢能可以相互轉(zhuǎn)化。乒乓球下落過程中,勢能減小,動能增大,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人造地球衛(wèi)星在運行過程中可以認為機械能守恒。在運行到近地點時衛(wèi)星的勢能最小,動能最大;運行到遠地點時,勢能最大,動能最小。

八年級物理知識點歸納6

  物態(tài)變化

  溫度計

  1、溫度是用來表示物體冷熱程度的物理量。攝氏溫度的單位是攝氏度,用符號“℃”表示

  2、常用溫度計是利用液體的熱脹冷縮的原理制成的

  3、體溫計有縮口,讀數(shù)時可以離開人體,測量范圍是35℃~ 42℃;分度值為0.1℃

  攝氏溫度的規(guī)定:把一個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規(guī)定為0℃,沸水的溫度規(guī)定為100℃,然后在0℃和100℃之間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熔化和凝固

  1、物質(zhì)從固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叫熔化,熔化時要吸熱

  2、物質(zhì)從液態(tài)變?yōu)楣虘B(tài)叫凝固,凝固時要放熱

  晶體和非晶體的根本區(qū)別是:晶體有熔點(熔化時溫度不變繼續(xù)吸熱),非晶體沒有熔點(熔化時溫度升高,繼續(xù)吸熱)

  汽化和液化

  1、物質(zhì)從液態(tài)變?yōu)闅鈶B(tài)叫汽化,汽化要吸熱,汽化可分為沸騰和蒸發(fā)兩種方式

  2、物質(zhì)從氣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叫液化,液化要放熱

  3、使氣體液化的方法有:(1)降低溫度;(2)壓縮體積

  1、影響蒸發(fā)快慢的因素:液體溫度、表面積和液體表面空氣流動的.快慢

  2、沸騰只在沸點進行,要吸熱但溫度保持在沸點不變

  3、蒸發(fā)吸熱有致冷作用

  升華和凝華

  1、物質(zhì)從固態(tài)直接變?yōu)闅鈶B(tài)叫升華,升華吸熱

  2、物質(zhì)從氣態(tài)直接變?yōu)楣虘B(tài)叫凝華,凝華放熱

  1、升華現(xiàn)象:樟腦球變。槐鶅龅囊路兏

  3、凝華現(xiàn)象:雪的形成;霜的形成;北方冬天窗戶玻璃上的冰花(在玻璃的內(nèi)表面)

八年級物理知識點歸納7

  汽化:

  1. 定義:物質(zhì)從液態(tài)變?yōu)闅鈶B(tài)叫做汽化,汽化的最終狀態(tài)是氣態(tài),汽化過程中物質(zhì)需要從外界吸收熱量

  2. 汽化的兩種方式:蒸發(fā)和沸騰,液體蒸發(fā)吸熱有制冷作用,液體沸騰時的溫度叫做沸點。

  3. 常見汽化現(xiàn)象有:太陽出來了,霧散了,地面上的水變干,酒精蒸發(fā)等

  蒸發(fā)及其現(xiàn)象

  1、定義:物理學上,把只在“液體”表面發(fā)生的`汽化現(xiàn)象叫做蒸發(fā),蒸發(fā)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fā)生,液體蒸發(fā)時需要吸熱。動能較大的液體分子能擺脫其他液體分子吸引,溢出液面。故溫度越高,蒸發(fā)越快,此外表面積加大、通風好也有利蒸發(fā)。蒸發(fā)過程的汽化熱叫蒸發(fā)熱,與溫度有關(guān)。蒸發(fā)的逆過程是液化,即氣相轉(zhuǎn)變?yōu)橐合唷?/p>

  2、條件:在任何溫度下都可以發(fā)生

  3、生活舉例: 電風扇吹流汗的人;電熨斗熨燙衣物;攤開晾曬物品;吹風機吹干頭發(fā)

  4、蒸發(fā)的特點:蒸發(fā)只能發(fā)生在物體表面;蒸發(fā)過程吸收熱量

八年級物理知識點歸納8

  電荷

  1、用綢子摩擦的玻璃棒帶的電荷叫正電荷;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帶的電荷叫負電荷。帶電體具有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zhì)。

  2、同種電荷互相排斥,異種電荷互相吸引

  3、電荷的多少叫電荷量,簡稱電荷,單位是庫侖(C),簡稱庫。

  4、善于導電的'物體叫導體;如:金屬、人體、大地、酸堿鹽的水溶液;不善于導電的物體叫絕緣體,如:橡膠、玻璃、塑料等。

  1、元電荷:e =1.6×10-19C

  2、驗電器:用來檢驗物體是否帶電。原理是利用同種電荷相互排斥

  3、摩擦起電的實質(zhì):摩擦起電并不是創(chuàng)生了電,而是電子從一個物體轉(zhuǎn)移到了另一個物體,失去電子的帶正電。得到電子的帶負電

  4、金屬導電靠自由電子,酸堿鹽水溶液靠正負離子導電

  電流和電路

  1、電流的形成: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

  2、電流的方向:①正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為電流的方向,負電荷定向移動方向和電流方向相反;②在電源外部,電流的方向從電源的正極流向負極。

  3、電路的組成:電源、用電器、開關(guān)和導線。

  1、電路的三種狀態(tài):通路、斷路和短路

  2、電路圖:用符號表示電路連接的圖叫電路圖

  串聯(lián)和并聯(lián)

  1、串聯(lián)電路:①把電路元件逐個順次連接起來的電路叫串聯(lián);②特點:電流只有一條路徑;各用電器互相影響。

  2、并聯(lián)電路:①把電路元件并列連接起來的電路叫并聯(lián)電路;②特點:電流有多條路徑;各用電器互不影響,一條支路開路時,其它支路仍可連成通路。

  注意:

  連接電路一般從電源的正極起,順著電流方向,依次連接,直至回到電源的負極;并聯(lián)電路連接中,先串后并,先支路后干路,連接時找準分支點和匯合點。

  電流的強弱

  1、電流:表示電流強弱的物理量,符號I

  2、電流表:①測量電路中的電流,必須把電流表串聯(lián)在這部分電路里;被測電流不能超過量程;必須使電流從“+”接線柱流進電流表,從“-”接線柱流出;使用電流表時,絕對不允許把電流表直接連在電源的兩極上。②電流表的讀數(shù):(1)明確所選量程是0.6A還是3A;(2)明確分度值(每一小格表示的電流值)是0.02A還是0.1A

  電流單位:安培,符號A,還有毫安(A)、微安(&icr;A)

  1A=1000A

  1A=1000&icr;A

  串、并聯(lián)電路的電流規(guī)律

  1、串聯(lián)電路中電流的特點:電流處處相等;

  2、并聯(lián)電路中電流的特點:干路電流等于各支路電流之和 ( I=I1+I2) 。

八年級物理知識點歸納9

  光的傳播

  1、光在同種均勻介質(zhì)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2、真空或空氣中光速:c=3×108/s

  1、光直線傳播現(xiàn)象:激光準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等

  2、光年:光年是長度單位

  光的反射

  1、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在法線的兩側(cè);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兩種反射現(xiàn)象:鏡面反射和漫反射

  注意:1、無論是鏡面反射,還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2、在光的反射現(xiàn)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平面鏡成像

  1、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

 。1)像和物的大小相同;(2)像和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 ;(3)成的是虛象

  2、平面鏡對光的作用 :

 。1)成像 (2)改變光的傳播方向

  實像與虛像的.區(qū)別:

  1、實像是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可以用光屏接收到。

  2、虛像不是由實際光線會聚成的,而是實際光線反向延長線相交而

  成的,不能用光屏接收。

  光的折射

  (1)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質(zhì)時,折射光線向法線方向偏折;(2)光從水或其它介質(zhì)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光線遠離法線;(3)當光線垂直射向介質(zhì)表面時,傳播方向不變。

  在光的折射中光路也是可逆的

  光的色散

  1、太陽光通過三棱鏡后,依次被分解成紅、橙、黃、

  綠、藍、靛、紫七種顏色,這種現(xiàn)象叫光的色散

  2、色光的三原色是:紅、綠、藍

  (1)不透明體的顏色由它反射的

  色光決定;(2)、透明體的顏色由它透過的色光決定。

  看不見的光

  1、紅外線:主要特性是熱作用強

  2、紫外線:主要特性是化學作用強

  紅外線主要應用在遙控器

  紫外線主要應用在驗鈔機

八年級物理知識點歸納10

  第一章 聲現(xiàn)象 基礎(chǔ)知識

  回聲測距離:2s=vt

  第一節(jié):聲音的產(chǎn)生與傳播

  一:聲音的產(chǎn)生

  重點定義:

  1 聲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

  2 振動可以發(fā)聲

  要點:

  1 一切發(fā)聲的物體都在振動

  2 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

  3 發(fā)生物體的振動停止,發(fā)生也停止

  疑點:

  1 一切正在發(fā)聲的物體都在振動,固體,液體,氣體都可以因振動而產(chǎn)生聲音。

  2 “振動停止,發(fā)生也停止”不同于“振動停止,發(fā)生也消失”。振動停止,只是不再發(fā)聲,但是原來所發(fā)出的聲音還會存在并繼續(xù)向外傳播。

  二:聲音的傳播

  重點定義:

  1 聲的傳播需要介質(zhì)

  2 聲以波的形式傳播,這種波叫聲波

  要點:

  1 能夠傳播聲音的物質(zhì)叫做介質(zhì)

  2 聲音的介質(zhì)有:固體,氣體,液體

  3 真空不能傳聲

  重點:

  聲音以波的形式向外傳播。因為物體的振動,物體兩側(cè)的空氣就形成了疏密相間的波動向遠處傳播,這就是聲波

  三:聲速和回聲

  重點定義:

  聲傳播的快慢用聲速描述,它的大小等于聲在每秒內(nèi)傳播的距離。聲速的大小跟介質(zhì)的種類有關(guān),還跟介質(zhì)的溫度有關(guān)。

  要點:

  1 聲音在單位時間內(nèi)傳播的距離叫做聲速

  2 聲速與介質(zhì)的種類有關(guān)。一般在固體中傳播最快,其次是液體,在氣體中傳播最慢

  3 聲速與節(jié)制的溫度有關(guān)。一般在氣體中,溫度越高,聲速越快

  4 聲音在傳播過程中,碰到障礙物后被反射回來,人們能夠與原生區(qū)分開,這樣反射回來的聲波就是回聲。

  重點:

  聲音在15℃的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

  拓展:

  1 分辨原聲與回聲的條件:

 、倩厣竭_人耳的時間比原聲晚0.1s以上;

 、诼曉淳嚯x障礙物至少有17m遠

  2 回聲的作用:

 、偌訌娫;

 、诨芈暥ㄎ;

  ③回聲測距

  3 回聲測距離:2s=vt

  第二節(jié):我們怎樣聽到聲音

  一:怎樣聽到聲音

  重點定義:

  在聲音傳遞給大腦的整個過程中,任何部分發(fā)生障礙,人都會失去聽覺。但是如果只是傳導障礙,而又能夠想辦法通過其它途徑將震動傳遞給聽覺神經(jīng),人也能夠感知聲音

  要點:

  1 人耳的構(gòu)造: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鼓膜,聽小骨)內(nèi)耳(半規(guī)管,前庭,耳蝸)

  2 聽到聲音的途徑:物體振動→介質(zhì)→鼓膜或頭骨→聽覺神經(jīng)→產(chǎn)生聽覺

  難點:

  如果傳導聲音的鼓膜和聽小骨發(fā)生損傷,就會使聽力下降,叫做傳導性耳聾,但還可以通過其它途徑將振動傳給聽覺神經(jīng),人可以繼續(xù)聽到聲音;如果耳蝸,聽覺中樞或與聽覺有關(guān)的神經(jīng)受到損害,聽力會降低,甚至是喪失,叫做神經(jīng)性耳聾,一般不可治愈。

  拓展:

  聽到聲音的條件:

  ①聽覺系統(tǒng)正常;

 、谖矬w的振動頻率達到人耳的聽覺范圍;

 、勐曇粲凶銐虻捻懚龋

 、苡袀鞑サ慕橘|(zhì)

  二:骨傳導和雙耳效應

  重點定義:

  聲音通過頭骨,頜骨也能穿到聽覺神經(jīng),引起聽覺?茖W中把聲音的這種傳導方式叫做骨傳導

  要點:

  骨傳導的途徑:物體振動→聲波→頭骨或頜骨→聽覺神經(jīng)

  重點:

  雙耳效應產(chǎn)生的條件:

  ①對同一個聲音,兩只耳朵感受到的強度大小不同;

 、趯ν粋聲音,兩只耳朵感受到的時間先后不同;

  ③對同一個聲音,兩只耳朵桿受到的振動步調(diào)也不同

  第三節(jié):聲音的特性

  一:音調(diào)

  重點定義:

  1 物體振動的快,發(fā)出的音調(diào)就高;振動的慢,發(fā)出的音調(diào)就低

  2 每秒內(nèi)物體振動的次數(shù)—頻率來表示物體振動的快慢。頻率決定聲音的音調(diào)。頻率的單位是赫茲,簡稱赫,符號為Hz

  3 頻率高于20000Hz的聲音為超聲波;低于20Hz的聲音為次聲波

  疑點:

  1 音調(diào)是指聲音的高低,也就是平常我們說的聲音的粗細,不是聲音的大小,也不是聲音的音色。

  2 在相同的介質(zhì)和溫度中,頻率不同的聲音傳播速度相同。

  拓展:

  音調(diào)的高低與什么有關(guān)?

  音調(diào)的高低跟發(fā)聲體的形狀,尺寸和所用的材料的性質(zhì)等多種因素有關(guān)。

  二:響度

  重點定義:

  1 聲音的強弱(大小)叫做響度

  2 物理學中用振幅來描述物體振動的幅度。物體的振幅越大,產(chǎn)生聲音的響度越大。

  要點:

  1 物理學中響度指聲音的強弱,生活中指人耳感受到的聲音的大小。

  2 人耳感受到的物體的響度與距離發(fā)聲體的遠近有關(guān)。

  重點:

  1 響度與聲源的振幅有關(guān),振幅越大,響度越大;與人到聲源的距離有關(guān),距離越大,響度越小。

  2 音調(diào)和響度是根本不同的兩個特性,毫無關(guān)系。

  三:音色

  重點定義:

  1 頻率的高低決定聲音的音調(diào),振幅的大小決定聲音的響度。

  2 不同發(fā)聲體的材料,結(jié)構(gòu)不同,發(fā)出聲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要點:

  音色是指聲音的品質(zhì),即音質(zhì)。

  拓展:

  人的音色會隨年齡的增長,以及飲食,健康的因素而變化。鍛煉可以保持優(yōu)美的音色。

  第四節(jié):噪聲的危害和控制

  一:噪聲的來源

  重點定義:

  1 從物理角度來說,噪聲是發(fā)聲體作無規(guī)則振動時發(fā)出的聲音;從環(huán)保角度來說,凡是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產(chǎn)生干擾的聲音,都屬于噪聲。

  2 噪聲的波形無規(guī)律且雜亂。

  難點:

  樂音和噪聲的根本區(qū)別在于:樂音是由發(fā)聲體規(guī)則振動產(chǎn)生的,波形是規(guī)則的;噪聲是由發(fā)聲體不規(guī)則振動產(chǎn)生的,波形雜亂無章。

  二:噪聲的等級的劃分

  重點定義:

  1 人們以分貝(符號是dB)為單位來表示聲音強弱的等級。人的聽覺是20Hz-----20000Hz。0dB:人剛能聽到最微弱的聲音。30—40dB:較為理想的安靜環(huán)境,為了保證休息和睡眠,聲音不能超過50dB,為了保證工作和學習,聲音不能超過70dB,為了保護聽力,聲音不能超過90dB 。

  2 聲音從產(chǎn)生到引起聽覺的三個階段:

 、俾曉吹恼駝赢a(chǎn)生聲音;

 、诳諝獾冉橘|(zhì)的傳播;

 、酃哪さ恼駝

  拓展:

  噪聲的危害可分為哪幾類?

  造聲的危害可分為生理危害,心里危害和物理危害。不太強的噪聲,使人感到厭煩;比較強的噪聲,使人感到刺耳難受,時間久了會引起噪聲性耳聾,還會引起心律不齊,血壓升高,消化不良等癥狀;更強的噪聲,幾分鐘時間就會使人頭暈,惡心,嘔吐,像暈船似的;極強的噪聲還會影響胎兒的發(fā)育,妨礙兒童的智力發(fā)展,甚至是直接造成人和動物的死亡。

  三:控制噪聲

  重點定義:

  控制噪聲的三個方面:

  ①防止噪聲產(chǎn)生;

 、谧钄嘣肼暤'傳播;

 、鄯乐乖肼曔M入耳朵

  要點:

  消聲(從聲源出);吸聲(在傳播過程中減弱);隔聲(在人耳處減弱)

  第五節(jié):聲的利用

  一:聲與信息

  要點:

  1 回聲定位

  2 聲納測距,探測魚群

  疑點:

  聲的概念比較廣,包括超聲,次聲等;聲音則指人而能夠感受到的聲

  重點:

  聲音可以傳遞信息

  難點:

  用超聲波可以準確地獲得人體內(nèi)部疾病的信息,這就是“B超”。用超聲波檢查身體時,由于人體各部分器官對聲波的反射情況不同,利用計算機圖像顯示設(shè)備,可以清楚地將人體內(nèi)部器官的結(jié)構(gòu)顯示在屏幕上,根據(jù)圖像,醫(yī)生很快就可以找出病灶所在的位置了,超聲波探查對人體沒有傷害。這一點不同于“X光”

  二:聲與能量

  要點:

  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聲波→將能量傳遞出去→聲波能傳遞能量

  重點:

  超聲波可以用來清洗精密的機械;外科醫(yī)生可以利用超聲波振動除去人體內(nèi)的結(jié)石。

  第二章 光現(xiàn)象 基礎(chǔ)知識

  1. 光源:自身能夠發(fā)光的物體。太陽是自然光源,電燈、燭焰是人造光源。月亮和所有的恒星不是光源。

  2. 光在同種均勻的介質(zhì)中沿直線傳播。能解釋影子的形成和小孔成像。

  3.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用字母c表示:c=3×108 m/s 光在水中的速度約是真空中的3/4在玻璃中光速為真空中2/3

  4.光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許多物體的表面都會發(fā)生反射。光的反射遵守反射規(guī)律。

  (1)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nèi)

  (2)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cè)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5.在反射現(xiàn)象中,光路可逆。反射分為鏡面反射和漫反射。鏡面反射:表面光滑,平行光線入射,反射光線還是平行的。漫反射:表面粗糙,平行光線入射,反射光線向四面八方。

  6.光從一種介質(zhì)斜射入另一種介質(zhì)時,傳播方向發(fā)生偏折,這種現(xiàn)象叫光的折射。發(fā)生折射時,同時一定也發(fā)生發(fā)射。折射現(xiàn)象中光路也是可逆的。

  7.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者其它介質(zhì)中時,折射光線向法線方向偏折。光的折射定律:三線共面,兩線分側(cè),兩角不等(空氣中角大些)折射現(xiàn)象:鋼筆錯位、池水變淺、水中叉魚、海市蜃樓等

  8.一束白光(太陽光)通過三棱鏡分解成為紅橙黃綠藍靛紫七色光的現(xiàn)象叫做光的色散。說明白光不是單色光,而是各種單色光組成的復合光。彩虹是太陽光被水滴色散而成。

  9.光的三原色:紅、綠、藍 顏料三原色:青、黃、品紅透明物體的顏色有通過它的色光決定,不透明物體的顏色由它反射的色光決定。

  10、紅外線位于紅光以外,一切物體都在不停地發(fā)射紅外線,物體溫度越高,輻射的紅外線就越多,物體輻射紅外線同時也在吸收紅外線。紅外線作用:

 、贌嶙饔茫杭訜崾澄、熱譜圖診病

 、诩t外遙感:地球勘測、尋找水源、監(jiān)視森林火災等

  ③遙控:電視機、空調(diào)等

  11.紫外線位于紫光以外,太陽光是天然紫外線的重要來源。臭氧可以吸收紫外線,避免過量的紫外線對人體傷害。

  紫外線作用:

 、贇⒕横t(yī)院的紫外線燈

 、谧贤饩的熒光效應:驗鈔機、防偽

 、圻m當?shù)淖贤饩照射有利于人體合成維生素D,促進身體對鈣的吸收,對人體骨骼生長和健康有好處。

  第三章 透鏡及其應用

  1. 中間厚邊緣薄的透鏡叫凸透鏡,邊緣厚中間薄的透鏡叫凹透鏡。通過光心的光線不改變傳播方向。

  2. 凸透鏡有兩個實焦點,焦點到光心距離叫做焦距。凹透鏡有兩個虛焦點。

  3. 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

  4. 三條特殊光線:

 、龠^光心的光線不改變傳播方向。

  ②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jīng)折射后過焦點,對凹透鏡來說,它的焦點是虛焦點,是折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過焦點③過焦點的光線經(jīng)折射后與主光軸平行。

  對凹透鏡來說是虛焦點,是入射光線的正向延長線過焦點。

  5. 照相機的鏡頭是個凸透鏡,調(diào)焦環(huán)的作用是調(diào)節(jié)鏡頭到膠片的距離,拍近景時,鏡頭往前伸,拍遠景時,鏡頭往后縮,光圈控制進入光的多少,快門控制暴光時間。

  6.

  u>2f 倒立 縮小 實 照相機

  u=2f 倒立 等大 實

  fu=f 不成像

  u一倍焦距分虛實,兩倍焦距分大小,實倒虛正來成像,像的大小像距定,像兒跟著物兒跑。

  7.眼睛好象一架照相機,晶狀體相當于凸透鏡,視網(wǎng)膜相當于光屏。明視距離為25cm。遠視眼能看清遠處的物體而看不清近處的物體,晶狀體太薄,成像在視網(wǎng)膜之后;近視眼能看清近處而看不清遠處的物體,晶狀體太厚,成像在視網(wǎng)膜只前。

  8.近視眼應該帶凹透鏡,遠視眼應該帶凸透鏡。眼鏡的度數(shù)=100×焦度 焦度=1/f

  9.望遠鏡的目鏡和物鏡都是凸透鏡,目鏡相當于放大鏡,物鏡相當于照相機鏡頭。顯微鏡的目鏡和物鏡也是凸透鏡,目鏡相當于放大鏡,物鏡相當于投影儀鏡頭。

  第四章 物態(tài)變化

  1. 溫度是物體的冷熱程度。

  2. 溫度計原理:液體的熱脹冷縮的性質(zhì)制成的。

  使用前注意:

 、儆^察它的量程

 、谡J清它的分度值

  使用時注意:

  ①溫度計的玻璃泡全部放入被測液體,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②溫度計玻璃泡放在液體中稍等一會兒,穩(wěn)定后在讀數(shù)

  ③讀數(shù)時,溫度計不能離開(除了體溫計)被測液體并且時視線和溫度計液柱相平。

  3. 物質(zhì)從一種狀態(tài)到另一種狀態(tài)叫做物態(tài)變化。物質(zhì)從固態(tài)變成液態(tài)叫熔化,從液態(tài)變成固態(tài)叫凝固。熔化吸熱,凝固放熱。固體分為晶體和非晶體。

  4. 物質(zhì)從液態(tài)變成氣態(tài)叫做汽化,從氣態(tài)變成液態(tài)叫做液化。汽化吸熱,液化放熱。汽化分為蒸發(fā)和沸騰。蒸發(fā)現(xiàn)象:在任何溫度下,發(fā)生在液體表面,緩慢的汽化現(xiàn)象。

  影響蒸發(fā)的因素:

  ①液體溫度的高低

 、谝后w的表面積

  ③液體表面空氣流動的快慢

  沸騰:在一定溫度下,在液體內(nèi)部和表面劇烈的汽化現(xiàn)象。

  5. 液化有兩種方法:降低溫度,壓縮體積。

  6. 物質(zhì)從固態(tài)變成氣態(tài)叫做升華,升華吸熱,從氣態(tài)變成固態(tài)叫做凝華,凝華放熱。

  第五章 電流和電路

  1. 通過摩擦使物體帶電叫做摩擦起電,帶電物體能吸引輕小物體。自然界中只有正負兩種電荷。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帶正電荷,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帶負電荷,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2. 電荷的多少叫做電荷量。單位:庫侖(c)元電荷是最小的電荷e=1.6×10—19 原子有帶正電的原子核和帶負電的電子組成。通常情況下原子核帶的正電荷和核外電子總共帶的負電荷數(shù)量相等,不顯電性,但是得到電子就顯負電,失去電子就顯正電。

  3. 電荷(正電荷或者負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正電荷定向移動方向規(guī)定為電流方向。電源是提供電能的裝置,用電器是消耗電能的裝置,開關(guān)控制電路的通和斷,導線連接電路作用。

  4. 在電源外部:電流方向從電源正極到用電器再到負極,在電源內(nèi)部:電流的方向從電源負極流向正極。

  5. 通路:處處接通的電路,用電器正常工作。開路:斷開的電路,電路中沒有電流,用電器不能工作。短路:不經(jīng)過用電器而直接把導線接在電源兩端。

  6. 善于導電的物體叫導體,不善于導電的物體叫絕緣體。金屬靠自由電子導電,酸堿鹽溶液靠正負離子導電。

  7. 電流表示電流強弱的物理量,用I 表示。單A) 1A=1000 m A 1m A=1000uA

  8. 電流表使用注意(兩要兩不要):

  ①電流表要串聯(lián)在電路中

 、陔娏鲝摹+”接線柱流進電流表,從“—”接線柱流處電流表

  ③被測電流不要超過電流表的量程

 、芙^對不要不經(jīng)過用電器而把電流表直接接在電源的兩端。

  還應該注意:

 、偈褂秒娏鞅砬,應該觀察電流表指針是否指零,若不指零,應先調(diào)零

 、谟迷囉|法選擇量程,要從大量程的接線柱開始。

八年級物理知識點歸納11

  1、聲音的發(fā)生和傳播

  發(fā)生體在振動——實驗;聲音靠介質(zhì)傳播——介質(zhì):一切固液氣;真空不能傳聲

  聲速——空氣中聲速(約340m/s);一般的,固體中速度>液體中速度>氣體中速度;聲音速度隨溫度上升而上升

  回聲——回聲所需時間和距離;應用

  計算——和行程問題結(jié)合

  2、音調(diào)、響度和音色

  客觀量——頻率(注意人聽力范圍和發(fā)聲范圍)、振幅

  主觀量——音調(diào)、響度(高低大小的含義);影響響度的因素:振幅、距離、分散程度

  音色——作用;音色由發(fā)聲體本身決定

  3、噪聲的危害和控制

  噪聲——物理和生活中的噪聲(物理-不規(guī)則振動,生活-影響工作、學習、休息的聲音);噪聲等級:分貝(0dB-剛引起聽覺);減小噪聲方法(聲源處、傳播過程中、人耳處);四大污染(空氣污染、水污染、固體廢物污染、噪聲污染)

  1、光源——火把、蠟燭、電燈、恒星(月亮和行星不是光源)

  2、光的直線傳播

  光的直線傳播——條件(均一);可在真空中傳播;現(xiàn)象(激光準直、影子、小孔成像P78及大樹下的光斑、日食、月食);真空中的光速(3×10[sup]8[/sup]m/s),光年是長度單位

  3、光的反射

  反射定律——三線共面;分居兩側(cè);角相等;光路可逆(注意敘述順序要符合因果關(guān)系)

  鏡面反射和漫反射——每一條光線都符合反射定律(現(xiàn)象解釋:拋光的金屬表面、平靜的水面、冰面、玻璃面可看作鏡面;其他看作粗糙面,P79圖5-40;應根據(jù)現(xiàn)象回答)

  4、平面鏡

  平面鏡成像——規(guī)律(等距、等大、正立、虛像);能看見(看不見)像的范圍;潛望鏡

  5、作圖——按有關(guān)定律做圖

  1、光的折射

  折射——定義(……方向一般發(fā)生變化);折射規(guī)律(三線共面、兩側(cè)、角不等;光路可逆;注意敘述順序要符合因果關(guān)系);現(xiàn)象解釋(水中的魚變淺、水中筷子彎曲、海市蜃樓等)

  2、光的傳播綜合問題

  注意區(qū)分折射和反射光線;注意區(qū)分不同的影子和像

  3、透鏡

  透鏡中的名詞——主光軸、光心、焦距、焦點(測量焦距的方法)

  凸透鏡、凹透鏡對光線的'作用——“會聚光線”和“使光線會聚”的區(qū)別:“會聚光線”是能聚于一點的光線,“使光線會聚”是光線經(jīng)過凸透鏡后比原來接近主光軸)

  透鏡的原理——多個三棱鏡組合;光線在透鏡的兩個表面發(fā)生折射

  變化了的凸透鏡——玻璃球、盛水的圓藥瓶、玻璃板上的水滴等

  黑盒問題

  4、凸透鏡成像

  三條特殊光線(過光心-方向不變;平行于主光軸-過光心;過光心的光線-平行于主光軸);像距/像的大小/虛實/正倒和物距的關(guān)系;像移動的快慢(依據(jù):光路圖);實際應用

  1、溫度計

  溫度計——常見溫度計的測溫物質(zhì)、原理、量程(體溫計:35~42℃;寒暑表:-20~50℃)

  使用方法——體溫計構(gòu)造及使用(縮口部分;甩體溫計的作用、原理;不甩的后果-只影響測低溫)、溫度計的使用(注意量程的選擇);校正溫度計;讀數(shù)(一般地,讀數(shù)時不能離開物體)

  溫標——攝氏溫標、熱力學溫標及換算;絕對零度;常見溫度

  2、物態(tài)變化

  熔化和凝固——實驗裝置(水浴加熱);常見晶體、非晶體;熔點、凝固點;圖象

  汽化——蒸發(fā);影響蒸發(fā)快慢的因素;沸騰實驗裝置;蒸發(fā)和沸騰的聯(lián)系、區(qū)別(都是汽化;劇烈程度、發(fā)生條件等);酒精燈的使用(可參照化學相關(guān)內(nèi)容)

  液化——兩種途徑(降溫一定可使氣體液化;壓縮可能使氣體液化)

  升華和凝華——實例

  3、物態(tài)變化中的熱量傳遞

  吸熱——固→液→氣(即使溫度不變也有熱量的傳遞);放熱——氣→液→固

  4、其他

  現(xiàn)象解釋——例:P3圖0-3、紙鍋燒水、“白氣”和玻璃上的水珠(液化)、霜、露、晾衣服(蒸發(fā)和升華)、樟腦等;電冰箱原理;物態(tài)變化中的熱量計算;注意名詞的寫法(汽、氣;溶、融、熔;化、華;凝)以及字母(t和T;℃和K)

  第四章電路

  1、摩擦起電兩種電荷

  靜電——電荷種類的判斷;驗電器結(jié)構(gòu)(P45圖);電量(單位:庫侖C)

  物質(zhì)微觀結(jié)構(gòu)——原子結(jié)構(gòu)(可與化學中原子概念對照);摩擦起電原因(核外電子的轉(zhuǎn)移)

  2、電路相應概念

  電流(及方向:正電荷移動方向);電源;導體、絕緣體;串聯(lián)、并聯(lián);電路中的自由電荷及運動方向;電路圖;通路、斷路及短路;常見電路(樓道電路;電冰箱電路:第一冊P60圖4-18)

  等效電路的判斷——先去除電流表/電壓表(電流表:短路;電壓表:斷路)再做判斷

  1、各個物理量(I、U、R、P)的定義、單位(單位符號)及含義、換算

  電流表、電壓表的使用方法(量程及量程的選擇、串并聯(lián)、正負極、能否直接接電源兩端)及其構(gòu)造

  2、電阻的測量(基本方法及變化);影響電阻的因素;滑動變阻器的構(gòu)造及使用(P94圖7-7);變阻箱的使用及讀數(shù)(P95圖7-9、7-10;電位器);滑動變阻器的變形(如P101圖7-19)

  3、歐姆定律及變形(注意物理意義)

  4、串并聯(lián)電流、電壓、電阻公式(注意條件。如串聯(lián)時功率和電阻成正比,并聯(lián)時成反比;焦耳定律求功率只適用于純電阻電路,求熱量時適用于一切電路)

  常用結(jié)論(各比例式;當滑動變阻器的阻值變化時,電路中各物理量的變化情況-注意推導順序)

  5、電功——W=UIt=UQ;電能表及利用電能表測功率(P130);

  電器銘牌;電冰箱工作時間系數(shù)(P130)

  6、電學計算——①畫等效電路圖(幾個狀態(tài)畫幾個圖);②按串聯(lián)、并聯(lián)找等量關(guān)系和比例關(guān)系;③求解(注意電流、電壓、電功率均應取同一狀態(tài)下的值)

  八年級物理學習方法

  不要“題!保蓄}量。

  談到解題必然會聯(lián)系到題量。因為,同一個問題可從不同方面給予辨析理解,或者同一個問題設(shè)置不同的陷阱,這樣就得有較多的題目。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來體現(xiàn)教與學的測試要求,因而有一定的題目必是習以為常,我們也只有解答多方面的題,才得以消化和鞏固基礎(chǔ)知識。那做多了題就一定會陷入“題!眴?我們的回答是否定的。

  對于缺乏基本要求,思維跳躍性大,質(zhì)量低劣,幾乎類同題目重復出現(xiàn),造成學生機械模仿,思維僵化,用定勢思維解題,這才是誤入“題!。至于富有啟發(fā)性、思考性、靈活性的題,百解不厭,真是一種學習享受。這樣的題解得越多,收獲越大。解題多了,并不就一定加重學生負擔,只有那些脫離學習對象實際,超過學生的承受能力的,才會加重他們的負擔。雖然題目不多,但積重難返,猶如陷入題海。所以,為了提高學習成績和質(zhì)量,離不開解題,而且要有一定的題量給予保證,并以真正理解熟練掌握為題量的下限。

  八年級物理學習技巧

  獨立做題。

  要獨立地(指不依賴他人),保質(zhì)保量地做一些題。題目要有一定的數(shù)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質(zhì)量,就是說要有一定的難度。任何人學習數(shù)理化不經(jīng)過這一關(guān)是學不好的。獨立解題,可能有時慢一些,有時要走彎路,有時甚至解不出來,但這些都是正常的,是任何一個初學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物理過程。

  要對物理過程一清二楚,物理過程弄不清必然存在解題的隱患。題目不論難易都要盡量畫圖,有的畫草圖就可以了,有的要畫精確圖,要動用圓規(guī)、三角板、量角器等,以顯示幾何關(guān)系。

  畫圖能夠變抽象思維為形象思維,更精確地掌握物理過程。有了圖就能作狀態(tài)分析和動態(tài)分析,狀態(tài)分析是固定的、死的、間斷的,而動態(tài)分析是活的、連續(xù)的。

八年級物理知識點歸納12

  1、電能是一種能量。如:電燈發(fā)光:電能→光能;電動機轉(zhuǎn)動:電能→動能;電飯鍋工作:電能→熱能。電能即電功(W):電流所做的功叫電功,

  2、電能的單位:國際單位:焦耳。常用單位有:度(千瓦時),1度=1千瓦時=3.6×106焦耳。

  3、電能表(電度表):測用戶消耗的電能(電功)

  幾個重要參數(shù):“220V”:這個電能表應接在220V的`電路中使用。 10(20)A:標定電流為10A,短時間電流允許大些,但不能超過20A。(例子,不同電能表不同) 50HZ:電能表接在50HZ的電路中使用。 600revs/kwh:接在電能表上的用電器,每消耗1kwh的電能,電能表的轉(zhuǎn)盤轉(zhuǎn)600轉(zhuǎn)。

  4、電功計算公式:W=UIt(式中單位W→焦(J);U→伏(V);I→安(A);t→秒)。

  5、利用W=UIt計算電功時注意:①式中的W.U.I和t是在同一段電路;②計算時單位要統(tǒng)一;③已知任意的三個量都可以求出第四個量。

  6、計算電功還可用以下公式:W=I2Rt =Pt=U2 t /R;t

八年級物理知識點歸納13

  一、水循環(huán)的簡要闡述

  (一)水循環(huán)概念

  在太陽能和地球表面熱能的作用下,地球上的水不斷被蒸發(fā)成為水蒸氣,進入大氣。水蒸氣遇冷又凝聚成水,在重力的作用下,以降水的形式落到地面,這個周而復始的.過程,稱為水循環(huán)。

  (二)水循環(huán)分類

  (1)分類一:大循環(huán)和小循環(huán)。從海洋蒸發(fā)出來的水蒸氣,被氣流帶到陸地上空,凝結(jié)為雨、雪、雹等落到地面,一部分被蒸發(fā)返回大氣,其余部分成為地面徑流或地下徑流等,最終回歸海洋。這種海洋和陸地之間水的往復運動過程,稱為水的大循環(huán)。僅在局部地區(qū)(陸地或海洋)進行的水循環(huán)稱為水的小循環(huán)。環(huán)境中水的循環(huán)是大、小循環(huán)交織在一起的,并在全球范圍內(nèi)和在地球上各個地區(qū)內(nèi)不停地進行著。

  (2)分類二:海陸間循環(huán)、陸地內(nèi)循環(huán)、海上內(nèi)循環(huán)

  二、水循環(huán)的難點分析

  影響水循環(huán)的因素是學習中的理解難點,主要為自然和人為兩大因素。

  1.自然因素主要有氣象條件(大氣環(huán)流、風向、風速、溫度、濕度等)和地理條件(地形、地質(zhì)、土壤、植被等)。

  2.人為因素對水循環(huán)也有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人類活動不斷改變著自然環(huán)境,越來越強烈地影響水循環(huán)的過程:人類構(gòu)筑水庫,開鑿運河、渠道、河網(wǎng),以及大量開發(fā)利用地下水等,改變了水的原來徑流路線,引起水的分布和水的運動狀況的變化(目前人類主要通過對水循環(huán)中的地表徑流環(huán)節(jié)施加影響,以改變水的空間分布);農(nóng)業(yè)的發(fā)展,森林的破壞,引起蒸發(fā)、徑流、下滲等過程的變化;城市和工礦區(qū)的大氣污染和熱島效應也可改變本地區(qū)的水循環(huán)狀況。

【八年級物理知識點歸納】相關(guān)文章:

人教版物理知識點歸納02-17

初中物理知識點歸納10-30

壓強物理知識點歸納03-24

物理杠桿知識點歸納01-22

中考物理知識點歸納01-27

人體物理知識點歸納06-19

物理汽化知識點歸納01-22

八年級物理的知識點歸納07-18

八年級物理知識點歸納12-01

八年級物理知識點歸納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