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政治課堂教學策略探討論文
[摘要]根據(jù)教學規(guī)律和學生認知規(guī)律制定合理的教學策略,是保證教學工作順利開展的前提和基礎。本文將就高中的政治教師如何制定課堂教學策略進行相關的探討。
[關鍵詞]高中的政治;課堂教學;制定策略
高中的政治內容涉及政治、經(jīng)濟、社會、哲學等方方面面,信息量巨大,知識點繁雜,這對學生的知識拓展有著積極的作用。但如果學生不能理順其中的關系,不能正確理解和把握其中的內涵,也會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一定的難度。因此,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制定出合理的教學策略,通過有效的課堂教學讓學生真正的提高政治素養(yǎng),真正的掌握所學的知識,能在應對應試教育的基礎上,得到更多發(fā)展。不同的教師有不同的教學方式和習慣,但無論如何都必須要以教學的有效性作為前提。筆者根據(jù)自身的教學經(jīng)驗,從時政熱點的運用、課堂活動的組織以及探究教學的運用,這三個方面來探討高中的政治的課堂教學策略的制定和實施。
一、運用時政熱點,發(fā)揮政治教學實用性
政治是社會發(fā)展的產(chǎn)物,是與社會息息相關的,學習政治就必須要關注社會,就必須要對社會有足夠的了解。同時,時事政治是高中的政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學習政治的重要內容。在高中的政治教學中,引入社會時政熱點,符合政治教學的需要,可以豐富教學內容,開闊學生視野,也可以發(fā)揮政治的實用功能,讓學生將所學的政治知識,對問題進行分析研究,增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了解和認識,讓學生學會學以致用。因此,高中的政治教師在課堂策略的制定上,可以以社會時政熱點為切入,讓學生在課堂上對各種社會問題和事件進行分析研究。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觀念上要進行調整,不能把思維局限于教材,而應該將視野放寬,從社會的角度收集教學材料,并在制定教學方案時積極的在社會熱點中尋求其內在的聯(lián)系,通過某一事件或者現(xiàn)象的提出,讓學生把理論知識運用起來。如在學習“財政的巨大作用”這一章節(jié)時,教師可以把世界金融風暴背景下,我國的4萬億財政刺激政策作為導入,讓學生在進入課堂學習之前,根據(jù)前一節(jié)課的知識,對這一政策進行個人的評析,并說明其主要的作用。這樣,學生既能夠深刻的了解到發(fā)生在自己身邊的政治事件,也能把政治知識運用在日常生活中,發(fā)揮政治知識的實用性,讓學生對政治有更深刻的.認識,從而建立正確的學習觀念和學習方法。這對高中學生的政治知識和視野的拓展有積極的幫助,對教學活動的開展也是較為有利的,比較時政熱點“新鮮”的特點對學生是具有吸引力的。
二、組織課堂活動,發(fā)揮學生學習熱情
政治相對其他文科科目而言,有些枯燥。大段的文章,嚴謹?shù)谋硎,這些都可能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熱情。如果教師在教學策略上不進行有針對性的改變,可能會讓一些學生產(chǎn)生厭學的情緒,對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都是具有消極影響的。 因此,教師可以從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的角度出發(fā),在適當?shù)臅r候開展課堂活動,通過活動的組織改變課堂嚴肅并稍顯沉悶的氣氛。組織課堂活動的方式有很多種,關鍵是看教師教學策略的安排和教學目標的設定。一般來說,課堂活動的組織都是根據(jù)課堂教學的需要而進行的,其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更輕松更愉快的接受課堂知識。如在學習“兼顧效率與公平”這一節(jié)的教學中,教師可以以“效率與公平”為主題,讓學生分組進行辯論,讓學生從日常生活出發(fā),對“公平和效率”進行討論,看是公平重要還是效率重要。學生在辯論中,會深刻地感受到效率與公平的重要性,就會對我國的收入與分配的“兼顧效率與公平”的政策有深刻的體驗,并且能夠通過課堂活動的展開,促進學生間的學習交流,幫助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使課堂教學更有效。當然,在課堂活動的組織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把握好度,畢竟教學是有目的性的,是有基本目標的,是要完成教學任務的,不能為活動而活動,讓課堂教學變成活動場所,而學生一無所獲。如在上述主題的辯論中,教師應該作一個點評者,對學生在辯論中出現(xiàn)的錯誤觀點進行及時的糾正和點評。
三、開展探究式教學,發(fā)揮學生學習能動性
探究式教學在當前的高中教育中,已經(jīng)得到了較為廣泛的運用,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筆者認為,在素質教育下,開展探究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能夠幫助學生在考試中取得好的成績,能夠實現(xiàn)素質教育的教學目標。從學生長遠發(fā)展的角度上說,探究能力是學生未來學習的基礎,特別是在素質教育觀下,學生是否具備探索精神,是否具備探究能力,是衡量其優(yōu)秀與否的衡量標準之一。因此,高中的政治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活動中,可以根據(jù)教學的需要,采用探究性教學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觀察能力和分析、解決能力。如在“多變的價格”這一章節(jié)的學習中,教師可以準備好一張反映市場價格變動的圖表,然后讓學生根據(jù)日常經(jīng)驗,判斷引起價格波動的因素。同時也可以結合社會熱點,讓學生根據(jù)當?shù)胤績r、物價的波動情況,分析引起的原因,并運用相關理論作為支撐進行闡述。或者教師可以布置課后作業(yè),讓學生回家與父母合作,將日常生活用品的價格變化繪制成圖表,并說明變化的原因等等。通過這樣具有實踐性的探究活動,能讓學生更直觀的感受到價值規(guī)律的作用,能夠鍛煉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四、結束語
課堂教學策略是教師教學思想的體現(xiàn),是教學活動進行的依據(jù),對教學活動有著直接的影響。高中的政治教師在制定教學策略的過程中,應該注意采取多策并舉,因材施教的方式,對教學策略進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并找出最合適的教學方案。
[參考文獻]
[1]史璟.關于高中的政治課堂教學生活化的理性思考[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2]李源.淺析中學政治課堂教學生活化存在的誤區(qū)及對策[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07年10期
【高中的政治課堂教學策略探討論文】相關文章:
高中的政治翻轉課堂教學探討論文09-16
高中的政治案例教學探討論文11-21
新課改下政治課堂教學探討論文11-22
探討高中政治生活化的教學策略05-27
高中的政治案例教學法探討論文09-17
高中的政治創(chuàng)新思維教學探討性的論文09-18
淺析高中政治課堂教學論文12-29
高中的政治教學生活化策略論文08-13
信息技術與高中的政治課堂教學的融合論文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