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滄海原文及翻譯賞析
觀滄海是建安時代描寫自然景物的名篇,也是我國古典寫景詩中出現(xiàn)較早的名作之一。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 觀滄海原文及翻譯賞析,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觀滄海
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翻譯/譯文
登上高高的碣石山,來眺望蒼茫的大海。水波多么洶涌澎湃,山島高高的聳立在水中。山島上有叢生的樹木,各種各樣的奇花異草生長的很茂盛。水面上吹起蕭瑟的秋風,水中涌起了水花波浪。雄偉的太陽和皎潔的月亮,好像在大海里升起。燦爛的銀河,好像出自大海里。喜悅高興到了極點,用這首詩歌來抒發(fā)自己的心愿志向。
注釋
、佟恫匠鱿拈T行》,一名《隴西行》,屬漢樂府"相和歌·瑟調曲"。共五部分,開頭是"艷"辭(即序曲),下分四解(四章)。此選第一解和第四解。兩解的題目為后人所加。
②207年(建安十二年),曹操北征烏桓(遼東半島的少數民族),途經碣石山,作此詩。詩中描寫登山觀海所見到和想像的雄渾壯麗的景象。滄海,大海,指渤海。
、垌偈荷矫,在今河北樂亭縣灤河入渤海口附近,后陷入海中。一說指今河北昌黎縣西北之碣石山。
、苠#╠àn)澹:水波動蕩貌。
、蓠抵牛╯ǒngzhì):高高直立。竦,通"聳"。
⑥蕭瑟:草木被秋風吹的聲音。
⑦洪波:洶涌澎湃的波浪
、嘈菨h:銀河。爛,都像從大海里出來一樣。行,運行。其,代指大海。星漢,銀河,常用作星辰的總稱。
、"幸甚"二句:樂府本是用來配樂歌唱的,這兩句是配樂時附加的,不屬正文。意思是:好極了,讓我用詩歌來詠唱自己的志意。幸甚,表示非常慶幸。
賞析/鑒賞
頭二句點明“觀滄海”的位置:詩人登上碣石山頂,居高臨海,視野寥廓,大海的壯闊景象盡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寫,概由此拓展而來。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點像繪畫的粗線條。在這水波“澹!钡暮I希钕扔橙胙酆煹氖悄峭回B柫⒌纳綅u,它們點綴在平闊的海面上,使大海顯得神奇壯觀。這兩句寫出了大海遠景的一般輪廓,下面再層層深入描寫。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鼻岸渚唧w寫竦峙的山島:雖然已到秋風蕭瑟,草木搖落的季節(jié),但島上樹木繁茂,百草豐美,給人詩意盎然之感。后二句則是對“水何澹!币痪涞腵進一層描寫:定神細看,在秋風蕭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瀾,洶涌起伏。這兒,雖是秋天的典型環(huán)境,卻無半點蕭瑟凄涼的悲秋意緒。作者面對蕭瑟秋風,極寫大海的遼闊壯美:在秋風蕭瑟中,大海洶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島高聳挺拔,草木繁茂,沒有絲毫凋衰感傷的情調。這種新的境界,新的格調,正反映了他“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鼻懊娴拿鑼,是從海的平面去觀察的,這四句則聯(lián)系廓落無垠的宇宙,縱意宕開大筆,將大海的氣勢和威力托現(xiàn)在讀者面前:茫茫大海與天相接,空蒙渾融;在這雄奇壯麗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漢(銀河)都顯得渺小了,它們的運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納。詩人在這里描寫的大海,既是眼前實景,又融進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張,展現(xiàn)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偉氣象,大有“五岳起方寸”的勢態(tài)。這種“籠蓋吞吐氣象”是詩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藝術境界。言為心聲,如果詩人沒有宏偉的政治抱負,沒有建功立業(yè)的雄心壯志,沒有對前途充滿信心的樂觀氣度,那是無論如何也寫不出這樣壯麗的詩境來的。過去有人說曹操詩歌“時露霸氣”(沈德潛語),指的就是《觀滄!愤@類作品。
【 觀滄海原文及翻譯賞析】相關文章:
觀滄海原文翻譯及賞析02-16
觀滄海的賞析及翻譯02-27
觀滄海原文及賞析07-20
觀滄海原文和賞析02-27
觀滄海 / 碣石篇原文及賞析10-13
觀滄海原文名句賞析06-21
墨梅原文翻譯及賞析04-24
鄭人買履原文翻譯賞析01-04
天凈沙的原文翻譯及賞析02-16